和尚絲瓜

1
和尚絲瓜

和尚絲瓜

 

 

【本義】

貧窮的和尚沒有隔夜的絲瓜。

 

【引申義】

  1. 貧窮的人沒有多餘的糧食。
  2. 貪吃的人每每將食物吃得精光。
  3. 寅吃卯糧的人只顧眼前不計後果。

 

【註解】

  1. 囥:收藏;儲存。
  2. 隔暝:隔夜的。可以解釋成「前一天」,也可以形容「後一天」。此地也可做多餘解釋
  3. 「艹」頭「初」:絲瓜(如下圖)。這是福州地區的方言字,故電腦無此字。因為字形是上下式的結構,很難用拼合的方式來呈現,所以,只好用口述的方式來處理。

 

和尚絲瓜 和尚絲瓜

 

【史鑑】

和尚的身分特殊,他四處雲遊、各地掛單,在遊走的過程中,可沿門托缽乞討,所以不必自備存糧。討得一根絲瓜,既不能當木魚,又不能做枕頭,帶在身上覺得累贅,不如趁新鮮將它放進肚子。

 

國二的《國文》有一篇課文〈為學一首示子姪〉,這是清朝人彭端淑寫的。文章舉四川偏遠的地方,有貧、富兩和尚想到南海朝聖的故事為例,說明事在人為、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窮和尚靠的是一瓶一缽、邊行走邊乞討,最後終於從南海回來,完成朝聖的心願。

 

【運用】

一句話通行日久會產生引申義是必然的。在口語表達時,它由對和尚實際生活的描述,逐漸變成對一般人的諷喻。當你發現:某人的口腹之慾高過一切、打腫臉充胖子的揮霍、收入頗豐而無法累積財富、或寅吃卯糧時,皆可用本諺語形容之。

 

今年四月初,幾位高中同學聯袂遊湖北。久居台灣的人,吃慣了台灣豐足而甜美的水果,到了陌生地,常常受當地蔬果不足所苦。所以,旅途中一見到水果攤就會央請女眷採買,然後再分發給同伴。大家一拿到手,立馬解決,而且點滴不剩。我嗜吃水果,能「坐視」米缸無米,卻無法忍受冰箱沒水果,「美食」當前焉能輕易罷休,該有的配給,談笑之間「灰飛煙滅」。所以,在吃飽抹嘴時,也會說這句話來自我解嘲了。

前一篇文章酒燒牛肉厚片
下一篇文章說「企」與「徛」(站立)
陳高志
馬祖南竿復興村人,台灣大學文學博士,世新大學中文系兼任助理教授。因長期關注馬祖地區母語的教學與發展,獲教育部「推展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的表揚。目前從事福州方言文字研究、馬祖禮俗闡述,同時以福州方言創作歌詞,介紹家鄉人文風情。作品經公開演出後,深獲兩岸鄉親的熱烈回響。

1條評論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