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馬祖過年的吉祥語

0
山隴廣場慶賀新年遊藝會的場景。賀廣義老師提供
山隴廣場慶賀新年遊藝會的場景。賀廣義老師提供

「過好年,說好話」,這是人同此心的道理。小時候,對年節總有許多期待,所以,在一年一度的春節裡,孩子們被要求守規矩、不得口出惡言,這雖然是行為上的約束,但是在歡樂的氣氛下,頑皮的兒童也能隱忍或遵守。老實說馬祖過年吉祥語並不多,鄉親們說的應景好話,有時只是長輩們隨機、隨口說說而已,但吉光片羽,終究是文化的瑰寶之一,身為在地文史工作者,為之收集和保存也是責無旁貸的事。

5、60年代的馬祖,一般家庭普遍貧窮,所以,兒童對過年、過節的盼望,會被極度放大。華人社會對舊曆年極為重視,過年除了吃喝玩樂以外,在精神層面也賦予諸多的「抽象」意涵。那時村莊裡守舊的老成猶在,鄰居中常見性格拘謹、凡事忌諱、思想「嫩膩」的 婆婆、姥姥,她們在言談時絕不會用「病痛」、「喪亡」、「短缺」…等語彙。長輩之間溝通都能知其所言,唯獨孩童,一不小心就犯了她的忌。所以,每逢初一、十五,媽媽都會再三叮嚀,某人的家要過門不入,以免出言不遜把老奶奶嚇壞了。除夕黃昏或大年初一清早,媽媽們會拿枯稻草繞成的「草蓊」,叫孩子來擦拭嘴巴,這個動作就叫做「拭草蓊」(ㄑㄧㄎˇㄘㄛˇㄨㄥ,qikˇtshoˇung)。在物資貧乏年代,家家戶戶都是用捲曲環繞的稻草當抹布或刷子,然後沾著海沙洗刷桌椅等家具。馬祖的稻草是由台灣進口的,它是絞竹索做漁具的重要物資,故在漁鄉馬祖,稻草不算是稀有物。有人冬天用它做床墊禦寒,甚而有更貧窮的人以此充當衛生紙使用。有了「草紙」(早年粗糙的衛生紙)以後,擦拭孩子嘴巴的道具也升格了,此舉的用意,是把孩子的嘴巴當屁股,萬一不小心口出穢言,請大人別介意,就當他在「放屁」吧。

新年吉祥話有新舊之分,也就是國語和方言之別。可是兩者有代溝,因為阿嬤聽不懂國語,而新世代的人不會說典雅的方言。過年期間,國語版的「恭喜發財」、「好運年年來」、「新年快樂」等祝賀語可隨時聽聞(圖1.),然而方言版的應景頌詞,卻隨老人凋零而漸漸消失在寒冷的北風中。今天我利用此機會,舉五則方言吉祥話語和鄉親分享,請大家參考。( )中的紅色文字是國語翻譯。

圖1. 74年的正月初一,馬高學生在山隴廣場表演踩高蹺,手持祝禱語紙板。
圖1. 74年的正月初一,馬高學生在山隴廣場表演踩高蹺,手持祝禱語紙板。

一. 過年、過年,福壽連連。
(過年、過年,祝大家多福多壽,幸福長長久久。)

二. 絡歲飯,有食有剩。
(紅斗裝年飯,象徵年年有吃有餘。)

三. 歲飯絡絡,囝孫野臒。
(紅斗年飯裝飾完成,家中兒女永遠伶俐乖巧。)

四. 做歲、做歲,依弟跬大,依哥富貴。
(時序又過了一年,希望弟弟快速長大,哥哥也能功成名就。)

五. 拜年、拜年,無橘也著錢。
(拜年、拜年,沒給我橘子,也得給我壓歲錢。)

以上5則頌詞的語義雖然不難理解,但有些詞彙還是要跟大家稍作解釋。如,

  1. 絡歲飯:這是馬祖很重要的過年儀式之一,是由家庭主婦一手包辦。每一年正月初一的清晨,媽媽會以虔誠之心著手製作,過程代表著期盼與感恩。從前的馬祖,冬天酷寒 ,有些怕冷的女主人,在除夕時,就先把「絡歲飯」和「隔年飯」(ㄍㄚㄎˋㄋㄧㄢˇㄇㄨㄛㄥ^,kakˋnianˇmuong^)要用的米飯蒸 好,並且裝進紅斗裡,等初一天亮,再補完點香敬神的程序即可。下圖是今人做的「歲飯」,形式「熱鬧」而且豪華,小時候的物資條件差,絡的「歲飯」,除了榕樹、竹枝尚稱茂盛以外,飯的表層所點綴的花生、瓜子、蜜餞等零食,都是點到為止。(連續幾年,賀廣義和林錦鴻兩位老師,曾在牛角社區推廣「紅斗」的製作,深受鄉親歡迎。)
圖2.馬祖的「絡歲飯」。賀廣義老師提供。
圖2.馬祖的「絡歲飯」。賀廣義老師提供。
  1. 剩:多餘的。馬祖話說ㄉㄨㄛㄥ^(tuong^)。「剩」是它的訓讀字,本字應是「長」,此字在古代有許多讀音,「直亮切」是它的讀音依據,此字中古時代已發展出「餘也」、「多也」、「冗也」、…等字義。
  2. 臒:福州方言字,讀音為ㄛㄎˊ(ɔkˊ),它是入聲字,尾音要立刻收束住。字義為:乖巧、聽話、守本分、…等,有時也用來形容聰明、伶俐、懂得自我保護的人。
  3. 跬:方言替代字,語音為ㄍㄧㄝ(kie)。字義本為半步、舉一足。此引申做快速、立刻等字義使用。

請大家注意第五則話語的使用場合。因為「拜年、拜年,無橘也著錢」,出於「施」、「受」之口,會產生不同的情境。晚輩向長輩拜年時脫口說它,那肯定會令長輩尷尬萬分。拜過年之後,長輩致送紅包,對知禮謙讓的晚輩說此語,則表示長輩的熱情與和藹。民國64年左右,台灣的電視還是老三台時代,賀歲節目曾出現「恭喜發財,紅包拿來」的戲謔語,不多時它就流行於大街小巷。果不其然,有衛道人士出面呼籲:類似話語不學為妙,不講更佳。

今天介紹5則應景話語,其中二、三兩則用在自家。一、四兩則非常討喜。過年訪友,一進門就開口朗誦,保證會賓主盡歡,若加上眾人的吆喝「是啊、好啊、利啊、發啊」,那就變成馬祖式的過年「喝采」了。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