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婦仔

新婦仔

0
新婦仔或稱媳婦仔,即童養媳,是吾鄉烙印著悲傷的詞彙。我幼年與村子同伴一塊上學、玩耍,總是有一雙眼睛在背脊遊走,她遠遠立著,定定地望著我們,從不加入,我們也不喚她。她是別村乞來的新婦仔,某個同伴未來的佬媽。
劉金依姆樂觀、爽朗,八十多歲了,笑起來「呵呵~呵呵~」的,像個純真的少女。大概因為這樣,她的兩位男女外孫稱外婆為「劉金姊姊」,還幫她開了一頁臉書「FB:劉金姊姊的馬祖話教室」,非常活潑,非常逗趣。

撞球

0
50年代,「撞球」是籃球之外,馬祖軍民最普遍的休閒運動。那時村村都有撞球店,短短一條街,往往多達五、六間。只要住家或店面有個5平方米的空間,就能擺張球檯,牆壁掛幾球桿,一塊計分小黑板,幾顆「膠鼓(chalk)」,便開門營業。那時一局2塊錢,客人絕大多數是休假出營、穿草綠軍服的阿兵哥。
在馬祖列島泛白馬王信仰裡,唯有坂里與白沙兩村在迎神遶境時,各家戶必備「馬草」,並夾帶「五穀糧秣」與「元寶」一併焚燒給尊王座騎白馬使用。農曆十三日傍晚時刻,中澳口白馬尊王廟埕前,就集結好迎神陣伍,由長老入廟恭請白馬尊王、白馬夫人香爐,並且迎金身「起駕」,隨即遶境進入白沙村平水尊王廟會香。
馬祖人以方言說薺菜時,口中是發ㄐㄧˇ ㄧˋ ㄗㄞˇ,(這只是近似音而已,尤其是「菜」的注音,聲母不能用ㄘ,因為它在此已經產生音變了。要想注出標準的音必須借助國際音標,所以,鄉親說的語詞,它的拼音應該是ʨiˇ iˋ ʒaiˇ。)大陸出的《福州方言字典》將漢字寫成「懿旨菜」,實在無法讀出我們熟知的語音來。
多年前撰寫過《尋查閩越族蛙與蛇的圖騰崇拜》,也曾在連江水月刊89.8號發表過。上個月某國立大學中文系研究生,欲引用這篇文章,苦無全文資料,於是在我的部落格留言希望取得圖文,本諸文章理應濟世利人,因未存電子檔,慨然允諾重新打字完稿後寄出,今已寄出也備份在部落格裡存查,以利同道研究,更期待有識之士協尋蛙神三兄弟中「金甲將軍」下落,方能完成閩越族蛙神一族的拼圖。
今日讀陳高志老師的大作「三月三,搭門青」,想起小時候祖母總是讓我去家裡的田地拔薺菜,拿回來後在莖上卷上一截紅紙後釘在大門兩邊木門框上,我們家稱為「當門青」。這些年,馬祖人家的木門窗大都改成鋁門窗,但人們還是不忘這一傳統,鋁門上也都會掛上兩束薺菜,看著還真是好看,觀光客來時我們也有一套「懿旨菜」的故事向他們講述。
離開樟湖鎮趕往福州,車行在高速公路上,蜿蜒的閩江景色就在視線旁飛逝,時空交錯於閩江,想像漢人還沒來到此地開拓時,那時是閩越國屬地,遍地是森林,林間無數猛禽野獸,閩越人手持石斧、石矛、石簇……追趕動物,一落落集村散在河階谷地,汲水灌溉過著水耕火耨的生活,圍在火塘祭拜氏族圖騰,當然有不少氏族屬蛙圖騰崇拜,祈求農穀豐收。
「上巳」日對馬祖人來說,雖不是重要的節日,但是有「搭門青」、「掛門青」的習俗,讓人覺得它也有一些不平凡。它的意義在趨吉避凶,單單這個舉動,就能和福州以及古老的社會產生連結…。此時也是野葱採收之時,鄉親雖不做古人「踏青」、「袚禊」之事,但是,到郊外採擷野味時蔬,實際上已有「春季郊遊」的事實了。因此整個過程也是令人感到快樂的。
透過信仰的力量,不論多遠的路途,不管多忙的工作,都會放下趕回家「擺暝」,共享人神團圓的日子。昨天下午二點起,是北竿塘岐村與後澳村的三座廟迎神繞境,相互尬乩成為百年的傳統,水部尚書府、蕭王府、楊公八使宮迎神繞境時間不同,各有傳統的路徑。各自擁有不同信眾,以及源自不同移民區的信仰圈。
「掃墓」是國語詞彙,馬祖人的口語無此語彙,老一輩的鄉親都是說「硩紙」(ㄉㄚˋㄗㄟ+)。表面上看來,它只是單純的把紙錢用小石塊壓在墳頭,但經過歷史淬鍊後的簡化儀式,依然能呈現慎終追遠的意涵。
白馬尊王在馬祖是非常重要的神祇,祂的地位如同台灣的城隍爺。在四鄉五島中,北竿坂里正月十三的夜晚,民眾燒草料(馬草、馬糧)給白馬尊王的座騎,這是最具特色的民俗文化。這次社區劇場由台北愛樂與謝淑靖導演擔任編導,表演者全是馬祖在地的素人演員,也包括多位坂里國小的學童。辛苦排練的結果獲得滿堂彩,為本年坂里「元宵十三暝」畫下完美的句點。
人們對擁有土地、房屋的意念是非常強烈的。所以,古人有「有恆產斯有恆心」、房屋為「千年寶蓋」的說法。房屋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地方,除了居住舒適是基本要求以外,平安、祖蔭的理念也非常重視。因為如此,許多功能設計、方位安排、風水勘輿、鎮煞禁忌的理論也就應運而生了。
細珠和她的親戚都是中國境內少數民族「畲族人」,她們的母語是畲語,普通話(國語)是通用語。一踏進阿姨家,乍一看和一般漢族人的房舍格局差異不大,然而細看時,畲族特色一一呈現,首先是阿姨家準備的一桌子的畲族食物,有烏米飯、糍、月桃粽子、桂圓、糖果、蘋果、橘子等等,還有二三十杯加了少許白糖的熱開水,每一杯裡浮著二枚紅棗、擱著一隻匙子(喝完甜茶方便取食紅棗)。這完全是最高規格的接待,令人感動。阿姨說烏飯是每年農曆三月三日、月桃粽是端午節、糍是過年時必吃的節令食物。
二月初,連江縣政府文化處召集數位來自福建的馬祖媳婦,參與正月走親戚的活動。本活動希望達成的目的有三。一、在走訪的行程中,瞭解當初遠嫁馬祖的背景,和婚後的情感連結。二、體現政府關懷及深化新住民融入與認同。三、實地記錄馬祖與原鄉相隔數十年後民俗風情的延續及變化。本系列文章是針對第三項目的進行論述的。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