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硩紙」

0

「清明」節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二十四節氣是中國老祖宗的智慧。它表示太陽移到黃道上二十四個具有季節意義的關係位置及日期。中國是以農立國的國家,這個曆法知識,一直影響著古人的生活與作息。它是以「立春」為首,「清明」為第五順位。大致來說,「立春」後60天左右就是「清明」節了。在所有的節氣中,大家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清明」和「冬至」,因為前者有假可放,後者有湯圓可吃;前者假期若放得巧,甚至可做短期的國外旅遊。除此兩天,其他的節氣與現今的社會關係不大,所以,大家也就等閒視之了。

 

進入主題之前先說一個故事。《論語‧陽貨篇》記載著孔子和學生宰我就「三年之喪」有一段精彩的對話。孔子認為,父母過世子女要守三年之喪,但宰我不認同。宰我認為:若三年對禮樂不作為,則禮樂制度必然崩解。所謂「舊穀既沒,新穀既登,鑽燧改火,期可已矣。」照宰我的觀點,父母過世子女只要守喪一年就夠了。歷代經學家對「鑽燧改火」的解釋,若翻譯成白話文就是:「上古時代的人用火時,都是採取鑽木取火的。取火用的木柴會因季節的不同而改變。他們在春天時候用榆柳,夏天用棗杏,秋季用柞楢,冬季用槐檀。」這就是中國古代的「改火」制度,因為如此,後來就有文人學士以「改火」來稱「年」的例子。

 

榆、柳是春天的代表植物,從古到今柳樹即被賦以神秘的色彩,它有「鬼怖木」之稱。清明節到臨,人們以它應景,折柳、戴柳、插柳保平安,似乎也蠻貼切的。所以,很多相關的文獻都記載「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的諺語。從唐朝以來,官方、民間都很重視這個節日。詩人在這一天也有許多詩文創作,《千家詩》中就有四首相關的作品。其中高菊卿(一作高菊礀)的七言律詩是我最喜歡的。「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落狐狸眠塚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這首作品頗符合各地方清明掃墓的情景。只是作者勸人及時行樂、灑脫的性格以及看盡人生百態的生活智慧,不是每一位讀者都能參透的。

 

2.折柳
2.折柳
3.盪鞦韆
3.盪鞦韆

 

在福州,這一天有許多相關活動。如,前述的折柳、插柳,盪鞦韆(參見上二圖)、吃菠菠粿、踏青、祭墳…等。馬祖習俗雖然來自閩東,但福州清明節的習俗在馬祖只剩下掃墓硩紙了。「硩」是福州語的俗體字,字義為「壓也。」個別字馬祖話念ㄉㄚˊ(takˊ)。它是入聲字,念「硩紙」時音變要讀類似國語的第四聲。「掃墓」是國語詞彙,馬祖人的口語無此語彙,因此,老一輩的鄉親都是把掃墓說「硩紙」(ㄉㄚˋㄗㄟ+,taˋ ʒei33)。表面上看來,它只是單純的把紙錢用小石塊壓在墳頭,但經過歷史淬鍊後的簡化儀式,依然能呈現慎終追遠的意涵。

 

記得小時候,牛角入村口的斜坡上是亂葬崗,本村居民稱此地為ㄌㄚˇ ㄐㄧㄚ ㄉㄡ(laˇ jia tou ),意思是「靠近村莊的骯髒處所」。它的漢字我考定為「擸兜」。(第二個字一般人的電腦可能無此字,前兩字構詞的語彙有些方言念ㄌㄚˋㄙㄚˇ,字義為骯髒、不潔、不乾淨…等。)每一年的清明節,都會看到有些婦女在新墳處哀哭,也許是親人往生不久,或許心中有委屈,掃墓時觸景傷情,悲傷的情緒就傾洩而出。此情此景,隨時代變遷已消失在現實的社會中。

 

今天偶爾見到在墳前備酒菜、燒紙箔、冥錢拜祭的例子,但是絕大多數的人,只是將去年舊紙錢清除,然後壓上新的楮幣,頂多在四周割鋤雜草,聊盡孝心而已。清明節若要設宴祭祖,在自宅或墳前祭奠皆可(二選一)。若已遷居到台,尤其是祖先牌位不在馬祖者,在墳墓前祭奠是唯一的選擇。堂兄高富哥生前曾說,淪陷之前,他好幾次回鄉參加清明祭祖。祭儀結束,就地享用祭品,這是中國式的野餐。回家後,宗親對外分送包子。(我現在猜想,這個應景的包子可能是菠菠粿。)對外派送禮品或食物,最大的用意在展現瓜瓞綿綿,五世其昌的事實。我念中學時,春秋兩季學校都要舉行遠足、野炊或郊遊,各班主事者會送午餐到野外定點供同學享用。家母說,這有點像「厝裡」(原鄉。ㄘㄨㄛˋㄌㄧㄝ+,tshuoˋlie33)「祭墓」(ㄐㄧㄝˋㄇㄛˇ,jieˋmuoˇ)。這些舉措隨時代而漸漸式微,正說明了一切禮俗都是變動不居的。不僅如此,從前在雨紛紛的時節裡,天氣微寒,半夜常聽到雛鴨的聲音,鄉親們稱此為「鴨囝鬼叫」。大人說這是嬰靈的悲鳴,我則認為,是某一種昆蟲在潮濕的空間裡所發出的聲響。奇怪的事是,今天在馬祖這種聲音也成了「絕響」。

 

「硩紙」雖然是小動作,但背後所代表的意義是非常深遠的。家母生前告訴我許多相關常識,有些已不在社會上通用了。傳統的馬祖人(或者說華人)會相信祖墳和風水有關,而風水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家族的興衰。所以,除非萬不得已,否則都會不遠千里的回鄉「硩紙」。從前閩東有些地方習俗,墳墓左側是長房子孫「獨享」的「硩紙」區域,其他各房只能壓在右側。這種不盡人情的規制,馬祖人並無承襲。「硩紙」絕不能委託外人代辦,再好的朋友也不會願意為你出力。出嫁的女兒如同外人,依例是不能為娘家祖墳「硩紙」的(媳婦則可以),以免將原生家庭好的風水帶走。豈有此理!

 

4.黃錢
4.黃錢
5.白錢
5.白錢

 

「硩紙」用的紙錢馬祖話說「錢紙」(權宜注音ㄐㄧㄢ+ ㄗㄟ+,tsieng33 ʒei33)。「錢紙」有兩種顏色,分別是「白錢」和「黃錢」(見上圖),它的使用場合也不同。一般而言,「黃錢」的價值較高。愈古老的社會規矩愈多,時代進步了,稍大型的廟宇點香,都是用打火石引燃瓦斯做點香的火種。古人無此設備,講究的鄉親會用「黃錢」引火點香,如此對神明方稱誠敬。道士在施法時,除了燒符咒遶遍全身以外,也有燃燒「黃錢」繞身的情景。小時候曾見到可愛的老鄉親,以「黃錢」浸泡高粱酒,然後將它貼在皮膚或受傷的部位上,用它做跌打損傷的特效藥。此法若有效,那當然是心理作用的結果。對仙界來說,「白錢」的地位較低。馬祖的喪禮出殯時,走在隊伍最前頭的人,他扛著鋤頭、畚箕,邊敲鑼、邊向天地撒著紙錢,這個紙錢就是「白錢」,它另一個用途就是用在掃墓時的「硩紙」了。

 

社會是進步的,所有的禮俗、規矩也會因地制宜的。從前看過林清玄的《傳統節慶》著作,書中有對台灣清明節的描述。他說:「拜祭時的供品是三牲,……並且用一種長方形的掛紙掛在墳墓四周,…。」去年三月份我和高中老同學遊湖北,時序剛過清明,沿途見到許多墳墓插著五顏六色的彩紙,不知這個現象與台灣習俗是否同出一源(見下圖)。

 

6.湖北省掃墓後的墳塋
6.湖北省掃墓後的墳塋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