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福建女兒「轉外家」走親活動,是文化處第二次辦理,共有八個家庭接受走親致意,過程祥和順利。每一位福建新娘,她的原生家庭和婚姻生活都有一部令人動容的歷史。今年,我打算在第二篇以後用方言〈竹枝詞〉的型式來呈現,希望能為大家報導這幾天的所見所聞。既然如此,這首〈轉厝〉歌就當作是個人文章的「前言」吧。
「擺暝」是馬祖年節的重要項目之一。熱鬧程度,用現代人的習慣說「瘋擺暝」,絕非是誇張的形容詞。「擺暝」的供品多由信眾出資備辦,次日中午的餐宴馬祖話說「食福」、「食渾味」。其菜餚就是用拜過神用的供品烹煮而成。出席者一戶以一人為代表,在物資貧乏的當年,這也是令人期待的餐會。
馬祖各村境的元宵酬神活動各有酬謝的對象。「擺」的字義為擺設、呈獻供品。「擺嬭」的對象是禮敬臨水夫人陳靖姑,祂是閩東地區的婦幼守護神,故被當地人暱稱為「嬭」。馬祖話的「嬭」是母親的意思,因此當天夜晚的敬神活動就圍繞著養兒育女、安宅護幼的話題上。
簡單的說,「躃火儽」就是「孩囝」賽跑,這是西莒特有的年節民俗活動。它選在元宵期間舉行,除了有祛災祈福之意義以外,又可達到競技聯誼、運動強身的效果。若能推廣,不僅讓馬祖「擺暝」文化更加多元,且對行銷西莒觀光當有正面意義。(文章中的字詞標音,請以羅馬字音標符號為準。)
「拜年」是華人社會很普通的禮儀之一。傳統的馬祖是很有人情味的,所以,從前的鄉親,會將拜年禮儀賦以特殊的意義。會面拜年的施作方式有「繁」、「簡」兩種。簡單式的拜年從容自在,揮手、欠身、鞠躬敬禮、打躬作揖,只要口中有說吉祥話都算。但馬祖繁文縟節式的拜年,也會令外人嘆為觀止的。 (字詞的標音以羅馬字音標符號為準。)
傳統的馬祖社會很有人情味,年節中有許多習俗是值得保留和推廣的。印象中我們的習俗沒有送「臘八粥」和送「拗九粥」。但正月初二、初三卻有端點心向村莊中老人家致敬的風俗,它源於何時不得而知,但是代表純樸年代、敬老尊賢的心意,卻是不容懷疑的。(字詞的標音以羅馬字音標符號為準。)
「筅堂」也可以說「掃塵」、「掃年」…等。意思是年終大掃除,這是各地方都有的習俗。「筅」字只有一個讀音,但它的字義卻因詞性不同而有別。這個有意義的年節活動,卻因時代進步,生活環境的改善,使它的禮俗色彩淡化了許多。
冬天的馬祖,在寒流來襲,大家都在顫抖說著好冷~~時候,馬祖很多村莊家戶高興地動起身,泡米、泡紅麴、炊米、涼米、混和攪拌、約一個禮拜再翻攪,經過的人不時聞到糯米炊煮香味,涼米時順手抓了小團飯,不搭配任何酌料的炊米吃進嘴裡,寒冷的天氣甜在心頭,再聽著老師傅說著製酒經驗,世世代代的傳承至今,吃出的不只是好味道,更有古香的畫面在腦海圍繞。
「喜娘」馬祖話說「伴房嬤」,在傳統的婚禮上她是很重要的角色。新娘出嫁到婆家,內心難免不安,此時必須靠伴房嬤來安定情緒。她不僅是婚禮儀式的引導,能適時地炒熱氣氛以外,遇到想在口頭上佔便宜的賓客,還要會調解或排除。總之她是婚禮中不可或缺的靈魂人物。
新婦仔或稱媳婦仔,即童養媳,是吾鄉烙印著悲傷的詞彙。我幼年與村子同伴一塊上學、玩耍,總是有一雙眼睛在背脊遊走,她遠遠立著,定定地望著我們,從不加入,我們也不喚她。她是別村乞來的新婦仔,某個同伴未來的佬媽。
劉金依姆樂觀、爽朗,八十多歲了,笑起來「呵呵~呵呵~」的,像個純真的少女。大概因為這樣,她的兩位男女外孫稱外婆為「劉金姊姊」,還幫她開了一頁臉書「FB:劉金姊姊的馬祖話教室」,非常活潑,非常逗趣。
馬祖人以方言說薺菜時,口中是發ㄐㄧˇ ㄧˋ ㄗㄞˇ,(這只是近似音而已,尤其是「菜」的注音,聲母不能用ㄘ,因為它在此已經產生音變了。要想注出標準的音必須借助國際音標,所以,鄉親說的語詞,它的拼音應該是ʨiˇ iˋ ʒaiˇ。)大陸出的《福州方言字典》將漢字寫成「懿旨菜」,實在無法讀出我們熟知的語音來。
今日讀陳高志老師的大作「三月三,搭門青」,想起小時候祖母總是讓我去家裡的田地拔薺菜,拿回來後在莖上卷上一截紅紙後釘在大門兩邊木門框上,我們家稱為「當門青」。這些年,馬祖人家的木門窗大都改成鋁門窗,但人們還是不忘這一傳統,鋁門上也都會掛上兩束薺菜,看著還真是好看,觀光客來時我們也有一套「懿旨菜」的故事向他們講述。
「上巳」日對馬祖人來說,雖不是重要的節日,但是有「搭門青」、「掛門青」的習俗,讓人覺得它也有一些不平凡。它的意義在趨吉避凶,單單這個舉動,就能和福州以及古老的社會產生連結…。此時也是野葱採收之時,鄉親雖不做古人「踏青」、「袚禊」之事,但是,到郊外採擷野味時蔬,實際上已有「春季郊遊」的事實了。因此整個過程也是令人感到快樂的。
「掃墓」是國語詞彙,馬祖人的口語無此語彙,老一輩的鄉親都是說「硩紙」(ㄉㄚˋㄗㄟ+)。表面上看來,它只是單純的把紙錢用小石塊壓在墳頭,但經過歷史淬鍊後的簡化儀式,依然能呈現慎終追遠的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