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頁面 8

馬祖俗諺語珠璣:話無講 [勿會] 記時 墿無行生青苔

0

 

【本義】

某些話題要經常翻出來說說,否則容易遺忘;道路要時常的踩踩走走,不然的話會長出青苔來。

 

【引申義】

前半句強調溫故知新的重要,後半句說明保持靈動,事物方能維持不腐不敗。兩句話可分用,也可以連用,得視實際情況而定。

 

【註解】

  1. 記時:泛稱能記得、不忘事、記憶力等意思。
  2. 行:此字不但有破音字,而且又有「文白異讀」的現象。做名詞「行列」義時,方言讀ㄏㄛㄥˋ(hongˋ)。當動詞「步行」義使用時,方言讀ㄍㄧㄤˋ(kiangˋ),它們是破音字的關係。做「步行」義使用時,方言白讀音為ㄍㄧㄤˋ(kiangˋ),而讀ㄏㄟㄥˋ(heingˋ)的是文讀音。後來為了方便區隔文字的音義,社會上又出現一個俗體字—-「[足行]」,它國語念ㄒㄧㄢˊ,可惜我的電腦無此字。不過,它也沒有被保留下來。
  3. 墿:道路的方言俗體字。

 

【史鑑】

想要牢記重要的話語或詞彙,不斷的複誦是方法之一。從前馬祖老鄉親認為,晨間大聲朗讀會「敆腹」(ㄍㄚㄎˋㄅㄡˊ,kakˋpouˊ),意思是說:早晨朗讀會記得牢。經驗中有時候刻意問別人某事,對方可能無法立即回答。必須用旁敲側擊、邊聊邊提示,讓他逐漸的打開記憶匣子。我記學生名字的能力一向良好,可是,近幾年來這種功夫正快速的流失中。解決之道就是經常點名,藉此可幫助恢復記憶於什一。

 

「路不常走容易長青苔」,這句話的道理很淺顯,語義在強調「動」的重要。古代「陶侃搬磚」的故事,想必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清朝中興名將曾國藩,嚴格來說他只是一個傳統的士大夫。但是,他熟讀兵書,組訓湘軍時特重軍士的操練,他在《治兵語錄》書中,曾勗勉屬下要對「公」等字下功夫。若非如此,最後必淪為紙上談兵。他的兵學理念,主張「個人步技」及「團體擺陣」相互為用,所以最後才能殲滅長毛。總而言之,有「動」才能「活」,能「活」才能談「希望」。

 

【運用】

重要語詞當下忘記該如何說時,有人會邊敲頭邊說:「話無講 [勿會] 記時,墿無行生青苔」以化解尷尬,這也是說話人表示懊惱之意。咱們馬祖另有一句諺語也很傳神,「只敆嘴口會講 [勿會] 出」(要說的語詞或人名已經到舌尖了,但就是說不出來。)

 

如果某人因聒噪而被指責,被指責的人卻以「話無講 [勿會] 記時,墿無行生青苔」來回敬對方,那他就是「皮肉癢——討拍」

(本俗諺語是由林元忠校長的尊翁林宜水先生提供,謹致謝忱。)

島嶼的走路時光

0

國軍部隊還未踏入小島以前,島上沒有汽車,也沒有腳踏車。島民往來各地,都靠雙腳,久了,便在海岸、山巔走出許多蜿蜒曲折的土路,有的通往村落,有的通往井邊;有的通往草埕,有的通往祖先的墳地。

路上行人形形色色。流汗喘氣的是擔柴、挑水,賣魚、賣菜的壯年男女;憂愁焦急、行色匆匆,往往是婦女與孩童,他們趕著借錢、借糧,或問神拿藥;當然也有頭戴紅花、一身大紅新衣轉外家(回娘家)的新嫁娘。

國軍來了以後,小路拓成大路,各式車輛來回疾駛,蓊鬱繁茂的綠樹遮掩遍地芒草與矮叢;如果您細心尋找,在大路的某個彎角,在某棵相思樹背後,在遠方若隱若現的島影裡,仍可遇見過去時光,仍可察覺那時人們留下的痕跡與氣味。

(一)依富的走路時光

依富並沒有如他母親的期望,成為富人;他是島上唯一的乞食(乞丐)。

依富是養父母從大陸福清鄉下買來的,到馬祖時已是略懂世事的少年。也許是福清鄉下濃重口音,也許是海島四周蒼茫的大海,也許是夜間震摇門窗的海風,讓他時時刻刻覺得惶恐疑懼。他甚少講話,也不大搭理人,經常在清晨時分,呆呆望著海上風帆飽脹的錨纜,喃喃自語,直到錨纜逐漸變成一個黑點,消失在遙遠的岬角。

島上流行「病吐瀉(傷寒)」那幾年,死了許多人,養父母也不幸雙亡。他只好跟在沒有血緣關係的姑姑身邊,養豬放羊、挑水砍柴。他逐漸變高變壯,喉頭長出細細喉結,唇上一抹青黑鬍鬚。他每日都在變化,不變的是依舊不跟旁人說話,依舊喃喃自語,依舊遠遠呆望錨纜駛過岬角。

曾有一段時間,村裡婦女曬在屋外的衣褲,經常無端不見。村人以為被海上突起的狂風颳走。直到有一天,姑丈在依富床底發現一堆女人衣物,狠狠揍他一頓,趕出家門。從此,他就住到鄰村「土坑(防空洞)」裡,人們在背後叫他「癲趴(瘋癲)!癲趴!」

有幾年時間,依富經常出現在小島土路上;有時在島嶼南方的鐵板、津沙,有時在北邊的珠螺、清水。夏天一件又破又舊的碎花女衫,袖子只到手肘,一排「右衽」開襟勉強扣上。他穿黑色長褲,褲管寬大,走起路來有如兩葉大扇在腿肚上晃蕩。腰帶有時紮白的、有時紮紅的,都是喪家扔棄的戴孝布條。冬天套一件破棉襖,腹背滿是補釘,外露的棉絮不斷從衣縫冒出。

他身形瘦長,面容白淨,有時頭上還戴朵嬌豔的鮮花,口中喃喃,哼著誰也沒聽過的歌曲,痴痴地傻笑。

到村裡來的時候,他總是身背竹簍,赤腳上盡是泥垢,還有捲曲如樹瘤的指甲。他一手托著碗公,另一手款款搖擺,跟村人招呼:

「依哥,依姊,有無飯底(飯餘),分我一些?」

「依哥,依姊,有無飯底,分我一些?」

幾個村童跟在身後:「癲趴來了!」「諸娘形!」「娜娜形!」撿小石頭丟他。

他轉身咧嘴,痴痴而笑,隨後從褲袋掏出「梗苜(椬梧)」、「雛蘊(蛇莓)」這些採自山林的野果分給村童,小孩四散逃開,更小的嚇哭了,他們跑到更遠的路邊繼續叫嚷:「癲趴!癲趴!」

依富只向大路兩邊民家乞討,沿著土路一個村子一個村子行過,甚少深入村內挨家挨戶討食,彷彿討飯只是他行路之餘的附屬。他從不去附近軍營,那裡阿兵哥會大聲斥喝:

「滾開!男不像男,女不像女,神經病變態!」

村人依稀從他自言自語的口中聽出:

「西尾那頭貓要生貓仔了!」

「糞池邊的紅花嘴巴張的好大!」

「黑狗追趕白雲飛得很快!」

彷彿他說的是另外一個陌生世界。

依富把討來的飯食倒入竹簍,簍裡的菜盆子盛裝幾塊帶魚、蟹腳、醃過的鹹鯷魚、吃剩的鱸魚頭。有時路上會見到無主的貓咪一路嗚嗚叫,亦步亦趨跟著,他便抱回防空洞餵食,成天跟貓說話。

有一次,甚至抱回一窩被人棄置、剛出生、紅通通五隻雛貓;他把討來的地瓜簽挑出,一條一條咀嚼後細心餵食。不久,防空洞內外,攏聚二、三十隻大大小小的貓兒,深夜此起彼落的叫聲淒厲恐怖,村人都說那裡有「狐狸貓(鬼魂)」,大家都不敢靠近。

那時經常會有台灣來的高階長官,搭乘軍艦或水上飛機,來島上巡視。這時島上就會動員大批阿兵哥、民防隊,掃馬路、清水溝,好像要過新年似的。有人突然想到平日赤腳花衣、一身襤褸,在島上神出鬼沒的依富,若是被長官看到,瘋言瘋語肯定有礙瞻觀,有辱「三民主義模範縣」的聲譽。於是連夜派人把依富帶到一間禁閉室,日夜看管,三餐供食,一直到長官離開。

依富在禁閉室三天,衣食無虞,豆漿、饅頭、米飯、豬肉罐頭……,雖然好吃,但他並不歡喜,他掛心防空洞裡的貓兒貓女。不久,他又背著竹簍出現在路上,喃喃自語,哼著旁人聽不懂的歌曲。

再後來,有好長一段時間,沒有看到依富花彩斑斕的身影。據說他被強制送到台灣的精神病院。島上頓時失去多年以來言之不盡的話題,孩子們也少了一個取樂對象。那些生活在防空洞裡大小貓兒,又重新回到軍營、商店、魚寮以及村民的廚房四周。

又過了不久,人們發現路邊林子裡,村後廢棄空屋內,甚至在海邊的軌條砦上,都吊掛著被棄置、處死的貓兒。據說貓有九命,這些不幸貓族的九倍靈魂,成群結隊,都在無聲地尋找消失了的依富。人們這才知道,如果有依富在,貓族應該都在防空洞的某個角落,不會被孤單地懸吊在無知與邪惡的空氣中。

原文連結

從南竿的「津沙」說到「討沰」

0

看到〈馬祖日報〉(107年11月23日)宋社長〈橋仔魚村補 糸孟〉的相關報導,讓我又聯想起許多陳年往事。宋社長的大作和本文題名「津沙」、「討沰」,看起來好像沒啥關係,而今天居然會放在一起討論,那就請你聽我說分明吧。

馬祖列島向來是閩東重要的漁鄉之一,居民的生活受海洋文化影響很大。譬如說,生活空間的選擇、民俗信仰的傳承、作息型態的安排、人名地名的取定、…等,這些無不被生活空間所制約的。因受限於篇幅,今天只好單提「津沙」地名和「討沰」動作和大家做切磋了。大家都知道,地名考證有它的難度存在,稍不注意可能就張冠李戴。除了當地耆老的意見要重視以外,語音的分析也非常重要。馬祖的發展歷史很特殊,有很多事情和軍事管理有關,地方的命名就是其中之一。時代走到今天,回頭看過去的歲月,有些事是令人緬懷,但卻有更多的事是令人感到唏噓的。

九月底,我陪朋友到馬祖旅遊,同行中有大學教授、知名詩人、中學校長、經商有成的學弟、…等。來到津沙社區的澳口,眼看海天蔚藍,腳踩黃沙滾滾,有同行者回頭後望,「金沙」村名牌坊映入眼簾,當下情不自禁的贊嘆:「村如其名。」我只好在一旁微笑點頭。因為「津沙」與「金沙」,這是方言遇上國語後所產生的矛盾與扞格。和不是同語系的朋友談它們之間的關係,得費許多功夫。好在大家都是中文系出身的,僅略舉二三術語,並以閩南語、客家語為旁證,大夥皆瞭然於心。討論之熱烈,彷彿又回到當年修讀《聲韻學‧上古音》時的情景。

金沙牌坊
金沙牌坊

 

國軍轉進馬祖時,如火如荼的推行國語運動,和我年齡相仿的朋友一定都吃過很多苦頭。撇開政治眼光,單就語言表情達意的功能來說,我個人覺得這是極重要且有意義的政策。但是,漢語是單音節的語言、漢字是獨體的方塊字,音近或形似的現象是極其常見的。從廣義的角度來看,我們的國語(普通話)也是方言之一,它是北方官話的系統。今天的「漢語八大方言」本是同出一源,但分化之後的方言,彼此之間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分歧,這是複雜卻容易理解的事實。故南腔北調之話語,有時同音的語彙卻不同意義,有時不同的概念卻用相同的「形體」呈現。所以,許多誤解也跟著出現了。某些反差大的語詞,甚至可編成娛樂性十足的表演節目,那我們也不必感到意外。

 

民國38(1949)年,國軍轉進馬祖,配合整軍經武之政策,以枕戈待旦、提升士氣為最高準則。對既「俗氣」又「土直」的地名進行變革。主事者常以音同、音近的國語替換方言名詞,但是被替換的馬祖地名,用自己的方言去念就會出現隔閡了。東莒的進出口門戶鄉親稱ㄇㄛㄩㄣˋ兀ㄛˇ(moyngˋngoˇ),因為這裡是當地人曬漁網的地方故有此稱,若以文字書寫應寫成「[糸孟] 澳」才對。但軍方以音近的「猛澳」替代。結果「猛」則猛矣,卻全然失去原汁原味。南竿最西端的聚落,鄉親稱ㄙㄝˋㄇㄨㄧ+ (seˋmui+),手寫成「西尾」最為貼切,也最符合該村的地理位置所在。官方用國語音近的「四維」替代之後,名詞「雅」則雅矣,長官們絕沒想到「四維」的馬祖話是說ㄒㄧ ㄇㄧˋ(si miˋ)。小時候聽父叔輩講古,改名之初,有一些耆老只會說方言而不會說國語,當他眼看「四維」而口中說ㄒㄧ ㄇㄧˋ時,一般人卻不知此地所在何方!

 

扯遠了,現在說「津沙」。從前的津沙村是個大村落,此地有完整的國民學校,據耆老說,同時代的鐵板村卻只是分校而已。因為時空環境改變,漁村繁華落盡,國校先縮小成分班,最後連學校也廢了,校園由地區自強中隊進駐。津沙的漁業既然很昌盛,按理說必然有和漁事作業有關的地點。有鄉親說:村莊名ㄐㄧㄥ ㄋㄚ(tsing na)是因為「曬漁網的大石頭」而得名的,漢字應寫成「繒礁」。此說「目前」我認為合理。因為「繒」是漁網之一,「礁」的字義為海邊或海中的岩石,馬祖話說ㄉㄚ (ta)。我舉一個旁證,燒乾、曬乾、烤乾,馬祖話說ㄉㄚ,字形寫成「焦」(下方四點為‘火’),閩南語的乾杯也說ㄉㄚ。前人在造字時,取表示讀音的「焦」加上部首的「石」,就成了岩石的專用字—-「礁」(ㄉㄚ,ta)。當兩個字組合成一個詞彙時,下字的聲母會因為前字的韻尾而產生不同的音變現象,這是閩東方言的規律之一。所以,「繒礁」的讀音就由ㄐㄧㄥ ㄉㄚ變成ㄐㄧㄥ ㄋㄚ了。國軍來了之後,用音近之「津沙」替代,解嚴後的社區朋友則用國語的「金沙」來書寫,且製作牌坊豎立於村落之口。可是,我們從來沒聽過有耆老稱此村落為ㄍㄧㄥ ㄋㄚ(king na)之例,因為「津」「金」國語同音而馬祖話卻完全不同。牌坊豎立於此,就當做為村莊討吉利,同時兼說村落因時空環境特殊而改名的故事,那也是蠻不錯的。

 

幾年前,我曾經在馬祖四鄉五島做過簡單的方言調查。發現有些語彙讀音有島際差別。譬如說,到海邊拾海螺、採牡蠣、挖蚌殼、刮紫菜的動作,莒光鄉親泛稱為ㄊㄛˇㄌㄚ(thoˇla),而其他各島都是說ㄊㄛˇㄌㄚㄎ(thoˇlak)。兩者差別很大,請大家注意聽我的音檔。莒光地區說的是開尾韻,換言之,說話時氣有多長就能把尾音拉多長。而其他地區說的是入聲韻,尾音是要立刻堵塞住的,閩東方言的入聲字韻尾用ㄏ(h)或用ㄎ(k)皆可,它們在此是不發音的,簡單的說它是扮演「剎車」的角色,念的時候看到它要立刻把尾音收住。目前台灣的閩南語、客家語的母語課本都是如此標示的。

 

莒光鄉ㄊㄛˇㄌㄚ的語音漢字可以寫成「討礁」,意思是:在海邊岩石上採集可食用的生物(見下圖)。但離開莒光之後這兩字就不適用了,因為「討礁」兩字無法反映其他地區的語音。馬祖話的海水退潮是說ㄗㄨㄧˇㄉㄚㄎ(tsuiˇtak)。但第二個字的字形始終找不到,最後,別無他法,只好用訂「訓讀字」的方式取「沰」來用。無論是找「訓讀字」(借義)或是用「假借字」(借音),都是無可奈何的事,我在新修《連江縣志‧語言志》中有專章說明。「沰」的國語讀ㄊㄨㄛ,字義有脫落、退下、滑落…等,就只好暫借其字義表示海水退潮。因為到海邊撿海螺、挖蚌殼就是退潮以後的活動,將此活動說成ㄊㄛˇㄌㄚㄎ(thoˇlak),寫做「討沰」,目前看來還算合理。

岩石上採集生物。曹祥官課長提供
岩石上採集生物。曹祥官課長提供

 

前一陣子為朋友寫家族歌曲,內容說到父母親辛苦的養家育兒過程,我用「討礁」而不用「討沰」,因為他是東莒人士。如果是為莒光以外的人創作,那就得用「討沰」而不適合用「討礁」了。因為語言須盡量做到形、音、義之間的密切配合,如此的表情達意方能暢通無礙。

(開版照片:「津沙聚落」。翻拍自《南竿鄉志》)

山隴村獅子市場導覽雜記

0
山隴村獅子市場導覽雜記

連續兩次為經典工程顧問公司作南竿介壽村市場導覽,第一次是在臨時攤販集中地。第二次在新修後的獅子市場。市場格局及攤商陳列雖各不相同,但顧客無法構成人潮,卻是共同景象。我們慣以市集形容熱鬧、雜沓情境,然而,馬祖由軍政過渡到憲政,駐軍不斷的裁撤,進而影響社會運作模式也是事實。來到市場,撫今追昔,百感交集的心情,不免油然而生。

傳統市場對我來說並不陌生,因為逛市場是我日常生活重心之一。從前在馬祖高中任教時,山隴獅子市場算是鄰居。眼前半數以上的攤商老闆是我熟識的,這次「舊地重遊」,和他們閒話家常耽擱了一些時間。因為我們成長的時空背景相似,當介紹的內容出現疏漏時,他們偶而會適時地補充,也因為老鄉的提示,讓我有更多的觸發、更多的聯想。可惜的是時間真的不夠,無法暢所欲言,結果只能像蜻蜓點水般的約略陳述了(圖1.)。

為學員解說情景
為學員解說情景

因為時空環境特殊,馬祖沒有發展遠洋漁業的條件,民國40、50年代初期,列島的魚種不多,但魚量卻很豐盛,尤其是北竿和白犬(莒光)地區。初中時代,馬祖最高學府在南竿,有幸和外島同學朝夕相處,聽聞當時當地漁家捕撈營生、垂釣採蚵、游泳戲水等情景,常常會令人心生嚮往。回程我枯坐機場候機,想到剛才意猶未盡的導覽,腦海浮現的都是塵封已久的往事…。牛角村莊漁舟返航的喧囂…、學校空地曬蝦皮…、夜車 (熬夜。ㄧㄝ ㄩ,ie y) 篩 (篩選。ㄊㄟˋthei)蝦皮…、冬陽下的婦女補魚網…、漁夫買「馬鼻舅」雜貨店水池裡冷而不凍的福壽酒…、某老師吩咐學生剖烏賊曬墨魚乾、…等。夜晚漁夫走過後,下雜小魚撒落的螢光小徑,和今天的藍眼淚相比,那又是不同的浪漫情調。遙望候機室外的碧海藍天,這些童年的記憶又不斷的被縈牽而出。

我成長於漁村,父母年輕時曾從事多元生計。耳濡目染的結果,讓我記得許多雞毛蒜皮的事。所以,閒暇時常常將往事寫成文章。經典顧問公司的黃小姐第一次安排導覽時,建議我煮紅燒豬腳,我以耗時太多而猶豫,最後只好抱歉婉謝了。本次導覽前夕,主辦方與我溝通時,黃小姐提出烹煮「帶魚剔骨鹹粥」的要求,但是我心中另有盤算。外地人有所不知,不是所有的帶魚都適合煮鹹粥的。不同品種的帶魚,其外型雖酷似,但各有不同的特點及最適當的料理方式。在馬祖常見的帶魚有三種,一種是眼睛略呈黃顏色,是台灣進口的。魚身大且厚,惟肉質粗而腥。一種是「釣帶」(借音。ㄉㄧㄨˋㄌㄞˇ,tiuˋlaiˇ),魚身薄而硬挺,夜晚的星光下將它提在手上,螢光反襯,如同大俠士手上握的寶劍,令人不寒而慄。馬祖當令的帶魚,魚片厚而肥,略煎之後燒煮霜降大白菜,起鍋前(蒜白薑片已先爆香)撒下蒜苗、白胡椒粉提味,這是天王老爺從沒吃過的馬祖尋常食物。只有如此檔次的道地帶魚才入得了鍋;唯有如此等級的帶魚煮「剔骨鹹粥」才能解嘴饞、消鄉愁。

出發前兩天,打電話向王爺及昔日學生查詢,問馬祖是否有帶魚?鄉親回答令人沮喪。帶魚的貨源不僅不穩定,而且大多數是小得「皮包骨」。為避免「開天窗」,只好改煮「雪菜燒魚」及「梅子紅魚」(圖2.)。否則「無米之炊」會令賓主尷尬的。很可惜當天北竿的漁船久等不至,少了熟悉的魚種作切入話題,無法為在場的導遊朋友盡一些「添柴加薪」的心意,我真的過意不去啊!

烹煮梅子紅魚
烹煮梅子紅魚 

 

主辦者黃小姐開場引言後,大夥隨我進獅子市場,走到賣雜貨的攤位前,看到提味的蔥、薑、蒜,不免睹物思舊情。除了介紹用電鍋考薑片以昇華薑味之外,又說了一則小故事。從前馬祖長輩為訓練嬰幼兒手指的靈巧度,往往教他們將雙手的手指做左右重疊,且盡其所能的變化型態,這種親子遊戲稱之為「做薑母」(ㄗㄛˇㄍㄩㄥˋㄇㄛ+,tsoˇkyngˋmo+)。小學時代,每一班總會有超齡的男女學長。女生較懂事、較聽話,很得老師歡心。大男生則常常帶頭「革命」、「造反」,被處罰責打是家常便飯。不知道誰提供的「祖傳秘方」,認為生薑有鎮熱止痛的療效,所以,每次月考以後,學校廚房裡的生薑都被嚴密的監控著,以免又不翼而飛。初中時代,馬中學生有一個奇特的「編制」—監廚。說淺白一點就是專司監督廚工,以防他們「揩油」。當時為教職員掌廚的曹先生,其父曾是私塾教師,家父、叔父少年時代曾入門念書。曹先生知道我的「來歷」之後對我特好。輪到我監廚時,若逢烹煮紅燒肉,他會擱兩根不切斷的蔥下去同煮,這兩根蔥足足讓我配兩碗白飯。時到今天,本宅紅燒豬肉時,我都會繞蔥成束與肉同煮,讓蔥中有油脂,肉中有蔥香,互相幫襯的入口落喉。

 

我曾用剝皮蒜頭泡酸醋,常溫之下擺10天左右,然後移入冰箱存放。泡過醋的大蒜每餐吃兩粒,據說能預防流感,並降低膽固醇。類似的「療效」也許只是傳說中的經驗之談,但是特殊的口感確實是佐餐聖品。處理過的蒜頭,那種不再爽脆而略呈柔綿的顆粒,配麵或佐水餃無不對味。

 

由市場走回社協時,利用煮梅子魚切辣椒的當口,順便講述在馬祖高中任教時吃辣椒的故事。從前的馬祖冬天非常冷,大眾伙食團的伙食並不好。所以,我常油炸辣椒佐餐(圖3.4.),一桌同仁幾乎每一餐要吃一斤辣椒,令學生和廚工嘆為觀止。製作方法如下:辣椒洗淨晾乾,摘去蒂頭 ,再以刀面重拍辣椒讓它爆裂,浸泡於醬油約10分鐘。起油鍋,燒熱油,夾辣椒入油鍋略炸片刻後挾出,待最後一根辣椒離開油鍋時,熄火約一、兩分鐘,把泡辣椒的醬油倒入油鍋,再開爐火,煮10秒之後將沸騰過的油脂、醬油倒回炸過的辣椒上,辣椒就泡在油中,然後裝罐保存。炸過的辣椒適合夾饅頭,用辣油拌麵也是一絕。為了撰寫本文特別炸了五根辣椒做示範。台灣的氣候多半炎熱,即便冬天,依然溫煦如三春,適合吃它的時間點,不過幾天的霸王寒流來臨時。

拍爆裂的紅辣椒
拍爆裂的紅辣椒

 

油炸辣椒
油炸辣椒

家母仙逝,出殯前夕,姑媽特別從台灣趕回弔唁。晚餐後閒聊,說起從前姑嫂互動的往事。話題一出,在場的人就有回應。我們因此也聽了許多先人的風範與風采。姑媽說,開雜貨鋪的我們有時以碎米粉贈送親戚。老鄰居勾起回憶就接著說,賣剩的碎米粉難免混雜異物,貧窮時代的人很惜物,每將碎米粉漂洗曬乾(或風乾)保存。當時馬祖魚多,受贈的人家煮魚湯時,會抓一把碎米粉當配料。吃到最後,米粉一絲不剩而鍋底猶有魚塊。人間多奇事,這與今天相較可謂本末互易。打字到此,突然想起一件事,煮米粉湯的時候,若能切幾塊蕃薯下去同煮,這又是另一道馬祖傳統的庶民美食。

 

時間實在太過緊湊,最後只能在「掌故」與「烹調」之間二選一了。看到攤商擺的麵線,想起了煮麵糊的往事。退休以後,在〈馬資網〉、〈攀講馬祖〉等平台貼了不少回憶性的文章。文章多次提到我家經營過的行業,如,釀酒、煉蝦油、製冰、開雜貨舖等,很多人並不知道,我牛角村的老家曾經拉過麵線,父親也曾在山隴「做 [糸孟]」(網。ㄗㄛˋ ㄇㄛㄩㄣ^,tsoˋmoyng^)當過漁夫。指導家父的拉麵師傅是來自大陳島的軍人,父親稱他為「老 兀ㄨˋ,loˇnguˋ」而不名。到目前為止我仍不知他到底是姓「吳」或是姓「牛」,因為「吳」、「牛」二字馬祖話同音。製作好的麵線需經曝曬方能久存,在收存的過程中難免有碎碎麵屑,在物力維艱的年代,壓碎的麵線雖礙瞻觀,但也不忍拋棄。煮麵糊時,先取出已呈小線段的麵線入清水中漂洗(或用完整的麵線剪斷來煮),如此能降低鹽味且去除霉味。熬一鍋高湯、待涼。所謂高湯,在當時「不過」是魚蝦湯頭。在貧窮的當時,一般人家若非年節喜慶,則往往「三月不知肉味」。把洗過的麵線置入冷高湯內以文火慢煮,且湯勺要不斷的攪拌以免燒焦沾黏鍋底。熬煮到最後,湯汁會漸漸收乾而成糊狀(圖5.),民國四零年代,缺乏母乳的媽媽會以此餵稍大的嬰兒。有人或許會「何不食肉麋」的問,為何不沖泡牛奶補充?讓我告訴你吧,那些似「石」如「磚」的美援奶粉,是供應學童課間點心或營養午餐用的,「人間哪得幾回聞」!雖然如此,我們還是要感念這些得來不易的外援。我住莒光三年,和當地鄉親互動頻繁,曾耳聞青蕃「小香港」年代的餐館,他們有一些特殊的、獨家的食材料理方式,下圖麵糊上的油炸紫菜就是其中之一。它的做法很簡單,油燒滾熱之後熄火,取菜埔澳的紫菜置於漏勺中,漏勺在油鍋裡略涮後取出,待涼揉碎即成,它的用途只是當點綴配料而已,你若嫌煩,用魚鬆、肉鬆也行。至於用紫菜泡老酒,不勝酒力的朋友別輕易嘗試,因為碘的作用會讓人更容易醉。

(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

麵線糊
麵線糊

這次導覽比上次成功,報名參加的都是年輕的鄉親朋友(圖5.)。真的很想盡情的介紹我所知道的故事,但是面對紛雜的食材時,反而不知道該從何處說起了。

與學員們快樂合影
與學員們快樂合影   

馬祖話兒童唸謠創作舉例

0

前一陣子回鄉和朋友座談,聊的話題就是,〈馬祖話音韻特點與兒童唸謠的創作〉。為了講題需要,特別創作了幾首長短不同的唸謠,同時納入先前譜寫的〈鐵板燒塔歌〉作例子。因為不是談音理和音變,所以內容簡單,現場的氣氛也很熱絡。今天就選擇其中兩首不同風格的文詞,並略加翻譯後發表本社群平台,希望大家會喜歡。因為這兩首算是長篇作品,為免標音繁瑣,所以只標注兩套音標系統。好在有附音檔,小朋友學習起來還不會有太大的困擾。

 

其實兒童唸謠也算是廣義的韻文之一。但它有詩的形式,卻沒有如傳統近體詩一般的格律要求。勉強來說,它的形式有一點像〈竹枝詞〉、〈蓮花落〉,漢、魏六朝民歌,又有點像唐朝的「歌行體」。創作時全文的句式若能整齊、能一韻到底固然是好,若是中途有語句參差、變換韻腳等情形,閱聽者也不會有異議。只要能做到:針對不同年齡層的人講道理、把握住趣味性、略加押韻即可。雖然如此,但是在實際創作時仍有需注意的事項,就利用座談機會提出和大家切磋。

 

兒童唸謠的內容須有教育意義。小朋友的學習如一塊吸水性很強的海綿,給他正向的引導,必能收潛移默化之功。所以,正確的內容、適當的語彙和施教的方法等都需要特別講究。一句大人聽了會起雞皮疙瘩的敘述,也許正是孩子們最能接受的話語和情境。從教學效果來看,題材要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才有加乘之效,因此,在馬祖各級學校,尤其是國民中小學,編故事或舉例做說明時,舉「老鷂」(老鷹。ㄌㄡ ㄩㄛㄎ,lou yok)為例不如舉「隻隻」(麻雀。ㄗㄚˇ ㄧㄚㄎˊ,tsaˇiakˊ),舉「隻隻」不如舉「燕鷗」;若不受限於季節氣候,用菊花說明比用蓮花、梅花適當。關鍵就是在生活經驗中常見與罕見之別。

 

接下來我們要談選韻腳和節拍的問題。有押韻的文句能令人印象深刻,且能流傳久遠。所以,保存生活智慧和具有警示作用的俗諺語,每每以押韻的形態出現。唸謠需要多少句並無一定的限制,但語句長短、篇幅大小,總是要配合年齡來設計的。句數以雙數為原則(當然也有例外的)。為中、低年級學生而寫的唸謠,每一句的字數盡可能壓縮在三個字或五個字以內。三個字的用兩拍。五個字的用三拍,前四字兩字各一拍,第三拍由末字獨佔。七個字的用四拍,超過七個字就得將文字限制在四拍之中。前幾年我寫〈馬祖漁歌〉,其中有一句「吼伊丁香剔骨煮鹹粥」(惡婆婆要求媳婦取下丁香魚的肉來煮鹹稀飯),九個字須在四拍之內完成,我就把它切分成「吼伊 \ 丁香剔骨 \ 煮鹹 \ 粥」。最後一個語段成單數字,也是中國古詩的基本要求。如「朝辭 \ 白帝 \ 彩雲間,千里 \ 江陵 \ 一日還。」…等。如此才符合詩歌的韻律。

 

最後再說選韻的問題。押韻與否,是「詩」、「文」最大的分野。個人的經驗,每喜在大韻部之中找押韻字,因為大韻部的單字眾多,有充裕的備選字可用。〈數青蛙〉這首唸謠,部分的韻腳我用「骹」(ㄎㄚ)而不用「腿」(ㄊㄛㄩ+),純粹是因為能和ㄎㄚ押韻的字較多。一首唸謠,若通篇一韻到底固然是好,只是難度較高,但至少也要做到兩句一韻,這是最低要求。唸謠是出於朗誦,故它的韻腳諧和度的要求比歌謠高。歌謠因為有曲調旋律做幫襯,所以「四聲通押」,甚至寬鬆押韻,都不感覺突兀。今天,念謠 (〈數黃蜱〉)與歌謠 (〈鐵板燒塔歌〉)各選一首為例,透過我提供的音檔給大家做參考,希望朋友們會喜歡。以下是原文,(  )內的文字是它的簡單翻譯。

青蛙
青蛙 

〈數  黃  蜱〉(數青蛙)

(一.)

春水遘,桃花滿山陂,   (春天到了,桃花開滿山。)

黃蜱叫,啁道天光早。   (大清早,青蛙就發出吵雜的聲音。)

來數黃蜱骹,   (我們來數一數青蛙的腳。)

數綻再數起,   (數錯了,須從頭再數一遍。)

無綻頂呱呱。   (數對了,將備受讚賞。)

 

(二.)

蜀頭黃蜱四條骹,   (一隻青蛙四條腿。)

日頭向西七車車。   (日出日落,光陰不停地向前走。)

兩頭黃蜱八其骹,   (兩隻青蛙八條腿。)

缽裡長春開紅花。   (花盆裡的薔薇花正紅。)

三頭黃蜱骹十二,   (三隻青蛙十二條腿。)

學啦算盤學寫字。   (學了珠算學書法。)

四頭黃蜱骹十六,   (四隻青蛙十六條腿。)

骹遛唱歌書也著讀。   (玩耍、唱歌別忘了要做功課。)

五頭黃蜱骹十雙,   (五隻青蛙二十條腿。)

歇夏定蟲水向東。   (悠閒、懶惰將虛度光陰。)

六頭黃蜱骹廿四,   (六隻青蛙二十四條腿。)

先生上課心著記。   (要牢記老師上課的內容。)

七頭黃蜱骹廿八,   (七隻青蛙二十八條腿。)

去齋尚緊顧品德。   (上學要努力陶冶品德。)

八頭黃蜱骹卅二,   (八隻青蛙三十二條腿。)

課本罔讀罔有味。   (課本越讀越有趣味。)

九頭黃蜱卅六骹,   (九隻青蛙三十六條腿。)

學著功夫是自家。   (學到本領別人是搶不走的。)

十頭黃蜱有卌骹,   (十隻青蛙四十條腿。)

厲害儂 [勿會] 假百師。   (高手是不會搶出頭的。)

 

(三.)

黃蜱蹠,黃蜱活跳跳。   (青蛙到處活蹦亂跳的。)

天未光,堘中昂昂叫。   (天還沒亮,就在水田裡鳴叫著。)

背好乘法表,   (把乘法表背誦好。)

嘴築心算飂,   (口中計算或是心算,都會快速地完成。)

先生微微笑。   (計算無誤,老師也會微笑以對。)

 

(一)、(三)分別是前言和結尾。特別說明,本唸謠是兩句一押韻的,而且每一組的前後兩句沒有因果關係。學會乘法計算結果,在此當作詩歌的「興」,緊接著是對學生講道理。讓學生明白:把握時光的重要,以及做人、求學的態度,…等。當然,每一組的第二句話,也可以換上對「馬祖風土人情」的介紹等。呈現的方式不必做特別的限制。

 

兩首唸謠用了許多「ㄧㄨ」和「ㄨㄧ」音節的字,這兩個音節是國語(普通話)所無,但在中國南方方言中卻普遍存在的。馬祖話說「腰」為ㄧㄨ(iu),說肚子餓的「枵」為ㄧㄡ(iou),兩者不宜用同一個音節的拼音。同樣的,馬祖話說賴床為煨舖的「煨」字,其讀音為ㄨㄧ(ui)。方言說「歪」為ㄨㄟ(uei),兩者也是有區別的。第二首唸謠PDF檔中有一個紅色的注音,那是表示提醒大家要注意,此地採用權宜式的注音,要發「ㄦ」的平舌、圓唇音。國語沒有這個「半低舌面前的圓唇元音」,要以相配的國際音標為準,這是無可奈何的措施。

 

    

〈鐵 板 燒 塔 歌〉

 (一.)

白雞骹 紅雞髻,   (白色雞腳,紅色雞冠)

鳥囝圓暝澳前飛,   (小鳥歸巢,飛滿村莊)   

孩囝蜀墿跳跳動,   (一路上僮仙人偶又蹦又跳的)

前斗保長公食酒醉。  (最前面是酒醉狀態的地保大人)

 

(二.)

來燒塔 拾柴[配], (撿柴火來燒塔。本字是替代字

慢慢抾柴先排隊,  (大家排好隊,慢慢地把木柴拋入火堆)  

塔壘懸懸火燒旺,  (寶塔砌得高,火燒猛旺)

黃瓜放籽儂富貴。 (黃魚等海洋資源豐富,人們大富大貴)

 

(三.)

道士逐野貓,    (道士驅趕野狐狸)

神明搦[禾黑]鬼。  (神明捉拿妖魔)

鄉間做衣食,     (村莊裡熱鬧的酬神)

今晡來除穢。     (今晚燒塔要去除穢氣)

 

(四.)

官帽山 花結蕾   (官帽山 花兒正結蕾)

甘羅做官十二歲   (甘羅十二歲就當宰相了)

倪囝跬大作大事(孩子們可塑性強,個個前途無量)

爸嬭珍珠瑪瑙穗 (個個是父母的心肝寶貝,掌上明珠) 

 

燒塔實況
燒塔實況

幾年前,曾答應仁愛社協要寫一首〈鐵板燒塔歌〉,因為事情繁忙,所以,遲遲無法交卷。今年辭去大學的兼任課務,同時在社大選修詞曲創作,學到了最基本的譜曲概念,就試著把自己的歌詞譜上旋律,敝帚自珍也覺得差強己意。本學期初始,委請仁愛國小陳怡婷老師伴奏,並且由陳怡婷、陳麗珠兩位老師指導該校學童演唱。因為今年燒塔節是安排閩劇演出,使得小朋友無法登台表演。希望明年五月份的母語歌唱觀摩賽時,能安排他們登台高歌,展現歌詞童趣,並且欣賞兒童清亮的嗓音。我們一起期待著。

 

 

介紹馬祖的「九皇大帝」崇拜

0

馬祖人對「九皇」的崇拜,具體來說就是表現在食「九皇菜」(權宜注音ㄍㄡ ㄨㄛㄥˇㄗㄞˇ,kou uongˇʒaiˇ)上。年輕的朋友可能對祂所知不多,但長輩對一連要吃九天的「九皇菜(齋)」可是極其重視的,小時候常看到,在「食菜」(吃素。ㄒㄧㄝˋㄘㄞˇ,sieˋtshaiˇ)期間,有人在自家門楣上掛九個晚上的黃色燈籠(見圖1.),此習俗今已少見。其實這是對「北斗七星」的禮敬,「北斗七星」的崇拜禮俗,在中國歷史上可是淵遠流長的。

拜祭九皇大帝禮儀。翻拍自賀廣義:《島嶼群落祭祀》p.146
拜祭九皇大帝禮儀。翻拍自賀廣義:《島嶼群落祭祀》p.146

古老社會的民眾,對天文、氣象的變化理解,當然不如今人精密透徹,但為了生活所需,老祖宗們也能從生活經驗中發掘到一些基本知識。誠如明代大儒顧炎武所說:「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農夫之辭也。『三星在天』,婦人之語也。『月離于畢』,戍卒之作也。『龍尾伏辰』,兒童之謠也。…。」(見《日知錄》卷三十)。顧炎武舉《詩經》、《左傳》之例,說明上古時代,農夫、婦人、兵卒、兒童等,都能將天文知識運用於口語言談之中。其實這種現象並不難理解,因為這是生活所需,是人們累積生活經驗的結果。雖然如此,對更深奧且無法破解的問則賦以神秘的禁忌,再由此發展出種種的禮俗。你可以說這是迷信,但是對某些人來說,能從此得到心靈上的慰藉,進而產生力量,其重要性就不能以簡單的「荒誕不經」一詞能否定的。

 

華夏之邦是以農立國的,這對節氣、天候等自然界的知識掌握是必要的。仰望天空群星,「北斗七星」的亮度及其結構,不僅能滿足農業社會農耕漁牧的需求,同時也能作指引方向的座標。它既然是「謀生」的憑藉,人們一定會對它做神格化的附會。根據傳統文獻記載,這七顆星的名稱是: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瑶光,眾星連線如斗之形(見圖2.)。但在道教文化中,卻稱整組星座為「北斗九星」,並且說「北斗九星」是「七現二隱」,意思是說:除了七顆明亮的星球以外,另有兩顆隱藏在附近的「輔」、「弼」星球,名為洞明左輔星君及隱元右弼星君。經過歷代數術方士的推闡,「九宮星君」的名稱就出現在道教的典籍之中,祂們分別是:天樞宮貪狼星君、天璇宮巨門星君、天璣宮祿存星君、天權宮文曲星君、玉衡宮廉貞星君、開陽宮武曲星君、瑶光宮破軍星君。道教北斗九星的基本理論至此確立。不僅如此,各星君的名諱也出現了。祂們是:天樞宮貪狼星君姓靈諱搖天搥、天璇宮巨門星君姓育嬰諱激明光、天璣宮祿存星君姓歸並諱處眾踏、天權宮文曲星君姓靈諱搖天、玉衡宮廉貞星君姓上開諱變、闓陽宮武曲星君姓明靈諱昌上元、瑶光宮破軍星君姓玄樞諱開天徒、洞明左輔星君姓精常會上開、隱元右弼星君姓幽空諱冥陽暉。(眾神名諱請參考胡孚琛主編的《中華道教大辭典》p.1476-p.1480)

七星如斗。下載自網路。
七星如斗。下載自網路。 

這套理論不僅被民間奉為消災解厄、保命延年的秘方,同時也廣泛的利用於算命看相、風水堪輿、醫學養生等領域。古代中國向來有「北斗注生,南斗注死」的說法。注的意思為主持,簡單的說就是「負責某件事」的意思。所以,《三國演義》記載,當年諸葛亮病危時執行延壽法會,其祈求對象就是北斗諸神。然而令人納悶的事是,吾鄉的食「九皇菜(齋)」也是對九皇大帝(九皇爺)表示崇敬,但神明的名諱尊號卻與文獻所載了不相同。下圖是潘建國館長為我拍攝的「九皇燈」,一盞風燈的四個面向,其上所載眾神之名均極為陌生。莫非我們所供奉的「九皇大帝(九皇爺)」是另有其人!

 

「九皇燈」及諸天君尊名。潘建國館長提供。
「九皇燈」及諸天君尊名。潘建國館長提供。
「九皇燈」及諸天君尊名。潘建國館長提供。
「九皇燈」及諸天君尊名。潘建國館長提供。
「九皇燈」及諸天君尊名。潘建國館長提供。
「九皇燈」及諸天君尊名。潘建國館長提供。

 

關於燈上神名,賀廣義老師在他的《島嶼群落祭祀》書中有解釋。「王、馬、趙為道教四大護法其中的三位,…岳元帥為宋代抗金名將岳飛,可見,福州與馬祖一帶的民間節俗,吸納了知名歷史人物,充滿了道教文化與民族英雄相互雜揉的痕跡。」(見該書p.146)

 

說到這裡,不可避免的要談一談與此禮儀有關的馬祖話語彙。「食九皇菜」也有少數鄉親說「食九皇爺」(ㄒㄧㄝㄎˇ ㄍㄡ ㄨㄛㄥ 兀ㄧㄝˋ,siekˇ kou uong ngieˋ)雖然語意不是很清楚,甚至會引發誤解,但在族群裡無礙溝通,其他的事就不必多說了。正式吃「九皇齋」的起訖日是由農曆九月初一至初九,但吃素時日需溯及前一天八月卅日的晚餐,該項禮儀開始之時稱之為「下閌」(ㄚˋㄡㄥˇ,aˋoungˇ)。當天夜晚,門前須設供桌,預備一個罐子當簡易的香爐,貼上寫有「九皇大帝」的黃色紙。或在門柱上張貼,可供插線香的黃色或紅色的紙香袋。九天以後禮儀結束則稱「上閌」(ㄙㄨㄛㄥˋ兀ㄡㄥˇ,suongˋngoungˇ)。有的大戶人家在敬送「九皇爺」登天時,供品當中會備有一隻鴨子,其因為何,有待考證。若有網友知其緣故,敬請回應賜教。第九天的素食晚餐結束後,即可吃簡單的葷食,馬祖話說「開葷」(ㄎㄟ ㄏㄨㄥ,khei hung)。社會上難免有「無肉不歡」、「無魚不飽」的肉食主義者,經過九天的「修練」可謂「身心俱疲」,等待「開葷」時刻特別難熬。這些人自有說詞以求良心安適,他們會調整心態,自我權宜解釋,「牛底欄」(趕牛進入牛棚。兀ㄨˋㄉㄧㄝˇㄌㄤˋ,nguˋtieˇlangˋ)時即可改素食為葷食。農家多在黃昏時刻驅趕耕牛入牛圈,所以「牛底欄」表示「日落而息」一天即將過去,但此時大地仍然一片光明,距離天黑點燈籠還有一段時間。可愛的肉食者,辛苦走來卻在最後當口破了功,寬宏大量的「九皇大帝」,看在素食九天的份上,必然會為之莞爾。

 

時間不斷的過去,老成也逐漸的凋零。許多民俗必然會流失於時代巨輪之下。有些零零碎碎的情境,雖靠個人記憶所得,但仍需藉田調加以補強。年邁的鄉親識字不多,耆老能說卻無法筆談,許多名詞需由「聽音」、「辨義」進而考訂其本字的可能寫法。雖然如此,總會有一些義有未安的結論盤旋在心。文中的「下閌」、「上閌」就是最好的例子。這兩個詞語在整個禮儀中是極為重要的。它的漢字寫法,是聽鄉親口語後索尋而得,正確與否,還需要驗證。網路力量無遠弗屆,期盼閩東一代的讀友能惠賜高見,以供我做修正的參考。感恩。

(開版的北斗七星圖下載自網路)

說《閩都別記》中的方言奇趣

0
閩都別記

圖1.馬祖正月初九禮敬臨水夫人,方言說「擺嬭」[ㄅㄝ+ ㄋㄝ+,pe+ ne+]
圖1.馬祖正月初九禮敬臨水夫人,方言說「擺嬭」[ㄅㄝ+ ㄋㄝ+,pe+ ne+]
本文原刊登於福州市的《閩都文化》(見開版書影),題目原為〈雅俗并存見其趣〉。《閩都別記》是福建文學史上的一本奇書,因內容所及多為閩東、閩北軼聞奇事,敘事情節,傳奇如《聊齋誌異》、《鏡花緣》,其中對臨水夫人的描述,更是鄉親耳熟能詳的,故深受大眾喜愛。因述說當地事,為求傳神、存真,「作者們」慣性的用了許多閩東方言(福州話)語彙及俗諺語,後代的人,將400回的鉅著視為閩東文化資料庫也不為過。然而,事情是相對的,過多的方言敘述和方言語料,致使本書的普及率降低也是必然的結果。(本文未錄音檔。)

 

福州話是閩東方言的代表,它是漢語八大方言之一。以此角度來看,它和普通話的地位是相等的,雖然使用的人口相對偏少,但也是同宗共祖,淵遠流長的語言之一。既然如此,在發展的歷史長河裡,彼此語料互相吸納,進而不斷的重整,那也是正常的現象。所以,本書所使用的語彙,有來自道地本土性的語言,甚至不避粗俗;也有引用傳統經典用語,琳瑯優雅。一言以蔽之,莊諧互用,雅俗並存是其特點之一。今天,本人不揣淺陋,以書中方言詞彙奇趣為題,提出一得淺見,以就教於各界方家。

 

從某一本書談方言奇趣,實際上就是由作者所使用的語彙進行董理考查,進而找出構詞、用詞的興味旨趣。所謂「趣」,不一定要令人開懷,只要是生動達意、情溢言表皆可稱之。故「生動詼諧」固然是趣,但「羚羊掛角」也是趣。詞彙「古稱『字』、『名』。語言中最小的能獨立運用的造句單位,是音義結合體,具有語法的定型性、意義和結構的整體性等特徵。」漢語是單音節的語文,其發展的途徑是從單字詞為主流而走向複音節,如此方能順應日漸複雜的社會需要。大致來說,社會愈複雜、民族接觸愈頻繁,新創詞的出現機會也愈大。雖然新詞彙不停的出現,但總不會如今天爆炸性的湧現。活躍於民間的方言,如同伏流,也如同化石,在封閉的地理環境中,它保守性很強,這就是方言保留了許多古音、古義的道理。再說某地區的主流方言,在發展的過程中它必然會吸納其他元素來壯大自己。所以,福州方言除了仍見古漢語的語料以外,楚方言、吳方言的因子也隨處可見。本書既然使用大量的福州方言,我們就從作者所使用的語彙入手,擬分以下數條目,分析遣詞用字的理趣所在。

一.使用借音詞。

所謂「借音詞」,就是文字學六書中的「假借」或字義學的「通叚」。前者是無本字可用而用同音字通行,後者是有本字而不用,結果用了錯別字。本書將肯定詞寫做「務」,否定詞寫成「毛」。福州方言有文白異讀的現象,簡單的說,文讀是讀書音,接近官話系統,白讀為民間日用,較接近古音。這兩字的本字是「有無」,人們不知音變的道理只好用「務毛」。此法其來有自,至少從宋朝以下,俗語中的否定詞多半是用借音字的「毛」為之,蘇東坡請人吃「毳飯」更是有名的歷史笑話。馬祖的老鄉親也是如此,早期商場交易有「有辭無討」的怪現象,鄉親將這種「不平等條約」寫成「務辭毛討」。債留子孫後,為了履行權利與義務而對簿公堂,承審法官看到如此契約也為之嘖嘖稱奇。

 

79回有描寫盜墓情節,「沒腳度靛」是三個盜墓賊之一。度靛顯然是「蚰蜒」之誤。這是一種生活在樹木、岩石下,陰濕地帶的節肢動物,它常夜間出沒,故形容見不得光的盜賊是很貼切的。馬祖鄉親以「死蛇死蚰蜒」調侃性格溫吞,做事不積極的人。有學者將之寫成「杜墊」。但無論是「杜墊」或是「度靛」都不是本字,若不深究,可能會造成文義的曲解。

 

32回「拾柴配」指的是撿拾木柴碎片以維生的人。「配」指的是畸零廢木屑,它是建材之餘物,已無大用只能當燃料。作者不知它的本字是「木朮」,故只好用「配」字替代。它後來引申做凡物之碎片皆可稱之。如,「玻璃 木朮」、「瓶瓶 木朮」等。此字是冷僻字,會寫會念的人可能不多,所以借用同音字本也無可厚非。

二.使用借義字。

借義字和前述借音字恰好相反。借音是「假借」,而借義則是「訓讀」,兩者都是廣義的錯別字。但也都是出於無奈的變通作法。福州方言區的人,將正確無誤的概念寫成「毛鄭」,這是民間日用的俗體字。第51回有「莫錯」一詞,其詞義應是「沒錯」。目前學界認為本詞彙正確的寫法是「無綻」。我們不會苛求古人書須寫「無綻」,但至少要寫成「毛鄭」或「無鄭」,方合閩東用語習慣。

 

福州人稱品物低劣、德性欠佳的形容詞為兀ㄞˋ(ngaiˋ),《戚林八音》收在「開」韻。但把字形寫成「呆」,個人則期期以為不可。因「呆」是「保」的簡化, 俗體作愚痴義通用。其實壞的形容詞可以寫做「騃」或「獃」,因為《廣韻》以騃做「癡也」解釋,而《集韻》把獃當「癡也」訓解。兩字的讀音都相同。《閩都別記》卻「歹」、「呆」交互使用。讀者必須視語境通讀上下文方知其義。如此必然影響閱讀速度。

 

從前的馬祖婦女,已婚、未婚的身分靠髮型區別。未婚者紮辮子,已婚者梳髮髻。年輕婦女頭髮豐茂,梳的髮髻費時耗工,此髮型稱之為「大纝」。因為髮量多,有時要用到髮簪,甚至髮網。年長者髮量稀疏只夠梳小髻,適用的髮簪稱「扁脈」,作者權宜用「扁簪」,實因下字無法考定之故。再以「扎」、「匝」兩字為例。「短衣抄札」(59回)形容俐落打扮,語意清楚明白。但「扎袖拔鞋」(104回)則必須多作思量。扎應改成「匝」,「匝」的字義為回環纏繞,匝袖的意思是捲起袖子。165回「內外尋匝」的「匝」方是使用正確。69回、77回皆見「隔夜」之詞。老一輩的馬祖鄉親稱做客為「過位」,做客留宿稱「隔暝」。書中稱留宿為「隔夜」,稱洗臉的毛巾為「臉布」而不用「隔暝」、「面布」(130回),這些並非傳統福州語彙,此即為訓讀之例。類似情形本書多見,茲不一一列舉。

三.古今詞意已見扞格。

詞意演變是極為複雜的問題。大致說來,它會隨社會演變而變。今天,閩東地區年長者的口語仍稱「上船」、「登船」的動作為「落船」。推敲此義之來源,乃描述「人落在(進入)船艙內」之實情,惟此語彙今不見存。年輕朋友但以「上船」稱之。「落」雖有「下」之義素,但「落船」不僅音義相合,且已是固定詞語。若「落船」、「下船」相互為用,徒然增添閱讀上之困擾,­而本書正是如此。

 

「造化」原為「自然的創造化育」之意。使用至今,詞意如同「蒼天」,這個詞語涵意甚廣,注疏家往往隨文釋義。它用作嘆詞時可訓為「老天」!「天幸」!福州方言還可以代換成「做愆哩」(ㄗㄛ ㄎㄧㄢ ㄌㄧ˙,tso khian li˙)、「病吐瀉」、「該死哩」等。本書多次使用它做嘆詞或呼告詞,明瞭詞意之後,當可更精確的掌握語意,進而領會行文之旨趣。

 

70回稱拔牙為「取牙」,這是非常古老的語詞。「取」的古文字結構是會意字。《說文解字》:「取,捕獲也。从又从耳。《周禮》:『獲者取左­耳。』《司馬法》:『載獻上聝。』聝者耳也。」它的字義從「獵捕獸類」到「割取俘虜的耳朵」,這是文字引申的結果。福州方言稱用刀剜挖的動作為「取」。如,摘除眼球說「取目睭」。將排骨分割出來稱「取排骨」,…等。所以,「取牙」構詞是非常傳神的。

四.可資糾正今人語詞之是非。

本文一再強調,語文是受社會制約的,相較於今之口語,本書時代在前,存真的機率相對較高。生活中常見集資辦事之例,收錢的動作馬祖人稱「交錢」,殊不知寫「鳩錢」更精確,因為「鳩」有聚集之意。《詩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今天已成尋常話語,受「攻玉」影響,人們依語言慣性將「為錯」訛成「攻錯」。27回的「攻書」和245回的「攻玉」,正可糾世人之謬誤也。

 

書中多次用「飾辯」形容文過飾非、狡辯塞責的人。日常耳聞此語彙,誤以為它的書面語是「死辯」。馬祖鄉親甚至累增成「死辯棺材辯」。福州人謔稱好管閒事者為「挺公」,它是「頂缸」之訛。「挺公」之詞出現後,想當然耳的累增做「挺公媽」或「挺公媽媽」。因「公」「媽」並稱是自然的聯想。書中用「鼓吵」形容掣肘、影響、阻礙的情境,相較今人用「攪炒」更合乎邏輯。

 

本書之成,非成於一人之手。作者「們」若非文士之輩難竟其功,故行文走筆夾雜典雅用語也是出於人情必然。90回有「足為門楣」之詞。隋唐之際,有人以此為「家世」、「門第」的代稱。楣的本義為「門上橫木」。馬祖鄉親稱供桌前緣的錦繡絹織為之「桌裙」和「桌楣」。實者「桌楣」為「桌帷」之誤。此乃音變後所生的誤解。

 

「窗稿」(90回)與「參考」兩者方言音近。古代稱書塾為「書窗」,同學互稱為「窗友」。故「窗稿」、「窗課」皆彼此間之詩文習作。早年聽耆老用語,皆誤以為說「參考」之鄉音。彼時只知用語突兀,卻不知對錯所以。等知曉原委之後,不僅恍然大悟,且為之莞爾不已。

 

192回題名「將行嫁麗容仍詼諧」。「行嫁」與「出嫁」同意。閨女出閣之前辦嫁妝,馬祖鄉親稱「辦行嫁」,這是正確的寫法。從前台灣、馬祖兩地往來,民眾須靠申請方能通行。粗具文書能力之辦事員,在赴台事由欄填「辦含嫁」或「辦寒假」,略帶口頭解釋,長官也能允於所請。

本書「挨」字重出多次。其字義有:靠近、忍受、拖延等。《康熙字典》引楊雄《方言》說:「強進曰挨。」今天社會上將貪污錢財的行為稱「A錢」,「A錢」應寫成「挨錢」才是。

以上所舉,僅寥寥數例,但「嘗鼎一臠」,可知本書在福州文化史上的地位。拙文中多次引馬祖語彙供做比較,實因馬祖是閩東文化霑漑之區,不僅語言同出一源,甚至生命禮俗、節慶風華,皆可在《閩都別記》中獲得印證。故研究閩台文化必須在本書多做琢磨才好。

平安添福的馬祖「香火袋」

0

在我小時候,馬祖是民智未開的社會,所以,鄉野奇談、傳奇故事特多。舉例來說,春天時候,在濛濛白霧的凌晨,常聽到屋外雛鴨叫聲,老人家說這是「鴨囝鬼」(ㄚㄎˇ ㄍㄧㄤˊ 兀ㄨㄧ+,akˇ kiangˊ ngui+)的呼叫聲。語言在社會上通用日久,某些名詞難免產生音變,以訛傳訛的結果,「鴨囝鬼」不知不覺地說成「[木圅] 囝鬼」(ㄤˇ 兀ㄧㄤˊ 兀ㄨㄧ+,angˇngiangˊngui+)。「[木圅]」是俗體字,閩東文獻將它解釋成「小棺木」,所以,這個名詞本來是對兒童極不懷好意的稱法。因為詞彙使用久了,語意的強烈程度有時會降低,結果它卻變成對調皮、刁鑽的幼兒、少年的暱稱。事到如今,若被指稱,當事人反而有親切、溫馨的感覺。因為「[木圅] 囝」的本義是「小棺木」,故老一輩的鄉親就附會它是「嬰靈」的叫聲。奇怪的事是,這種聲音如今已成「絕響」。我相信它只是某一種昆蟲,因巢穴受潮然後頻頻發出ㄧㄚ ㄧㄚ的叫聲而已。

 

牛角村的入村處,從前是亂葬崗,也是槍決的刑場,偏偏它又是村莊的重要出入口。小時候常常被使喚當跑腿,有時到中隴外婆家,有時到福澳叔叔店。往返此地,心中總是忐忑不安。媽媽為了降低我的恐懼感,就隨手取下掛在牆上的「香火袋」(權宜注音ㄏㄩㄥˇ 兀ㄨㄧ ㄌㄛㄩ^,hyongˇngui lɔy^)讓我掛著,祂對我情緒的安定起了極大的作用。

 

從前,父母親和我,仨人對神明的信仰度並不一致。家母尊神,家父疑神,在下則半信半疑。雖然如此,當時去陸軍醫院(今縣立醫院)看電影、看勞軍晚會,身上除了斜背用花線吊掛著的手電筒以外,脖子上、領子裡,也配掛著別人看不到的「香火袋」,以免被同儕嘲笑。直到今天,若出遠門,我依然佩戴著神像玉珮出發,這對人的心靈安定有正面的意義的。

 

牛角村的中心國小成立之前,本村的學長、學姊必須到山隴唸高小。山隴算是都會區,牛角村民的魚農產品要在此集散,換言之,各村的小道消息也會在此「交流」,許多傳言往往就此不脛而走。當時的國小學生升讀初中須通過會考,各校為了拚升學率,就強迫外村的學童住校,以方便課業輔導或晚自習。聽說有一位小朋友因不耐瞌睡侵擾,趁老師不注意時偷溜到隔壁空教室假寐。沒想到「一夜無話」(當時的漫畫用語),假寐變熟睡,一覺到半夜。大概是著涼了,次日行為反應令老師擔憂,鬼神之說就甚囂塵上。村莊裡有子弟在山隴就學的父母,紛紛裁製內裝香灰的紅色小袋子,來我家央請父親用毛筆書寫:「牛峰境000香火」。大人並且說,若遇不祥之物,或感應到不良的徵兆時,可將香袋放在嘴中用門牙咬著,喃喃默念香袋上的神明法號,並且對天三作揖,必能逢凶化吉、消災解厄。這個說法令我好奇,但始終無法驗證。其實話說回來,類似情形不必驗證,只要是能壯膽,能令內心安定,也是心靈療癒的工具之一。現在的人,將它的神秘面紗去除,以文創產品面向世人。有了設計感,小朋友掛在身上,一則能做裝飾,同時也能表示長輩的祝福,兩全其美,何樂不為!(參見下列3圖。)

文創式的香袋。劉羽茵提供。
文創式的香袋。劉羽茵提供。
文創式的香袋。王詩光老師提供。
文創式的香袋。王詩光老師提供。
新材質的香袋。張月仙老師提供。
新材質的香袋。張月仙老師提供。

說到這裡,此物的寫法言人人殊。祂到底要寫成「香火袋」、「香灰袋」、還是「香位袋」呢?三種說法都能言之成理,所以必須由語言做最後定奪。個人認為應寫成「香火袋」才是。我們先由語音條件將「香灰袋」、「香位袋」排除之後,再來討論選擇「香火袋」的道理。

 

  1. 選「香灰袋」不合理的原因是音變條件不合。它音變後的方言要讀ㄏㄩㄥˇ兀ㄨㄧˋㄌㄛㄩ^ (hyongˇnguiˋ lɔy^)。請大家再用方言念「相思病」、「燒天地」、「中山路」等詞例,就不難判定「香灰袋」時無法表現實際的語音的。
  2. 不能選「香位袋」的理由也是如此。大家用方言試讀「招待站」、「拋逿陣」(走失)、「伓像樣」(不成材)即知,它與實際的音讀也是不符合的。
  3. 「香火袋」的讀法完全符合鄉親的實際口語。同樣也舉三個詞例供做參考。請大家用方言讀「真好樣」、「金伙弟」、「三碗飯」等,其音調的變化是非常貼切的。

 

最後再從閩東用語習慣來看,一般人都知道,「香火」有家族甚至國族命脈之意涵,但馬祖鄉親心中的「香火」卻另有寓意。說明白一點,就是將祂的涵意窄化成地方正神或主神。坦白說,終日為生活奔波的馬祖父母們,只能夠想到自家的生計,還無法將情操昇華的國家民族的層次。地方正神或主神馬祖話說「地頭神」(ㄉㄧ ㄌㄡ ㄌㄧㄥˋ,ti lou lingˋ)。「地頭神」會因村境不同而有別。以我家為例,每一年的「分年」(過年祭拜天地。ㄅㄛㄥ ㄋㄧㄢˋ,puing niengˋ)和正月十五都會敬拜「香火」,這香火指的是駐蹕牛角村莊的「大王」(一說是白馬尊王)。在從前,長輩取「地頭神」的香灰裝在紅色小袋子裡,外寫神明尊號,並在左下角寫「香」,右下角寫「火」(也有相反書寫)。長輩視小小物件為「地頭神」的分身,讓出外就學、工作、當兵的子女配掛著祂,象徵家鄉神明永保本鄉子弟,諸事順遂,四季安康,進而達到家族生生不息的心願。因為音變的結果,有些朋友在書寫時難免舉棋不定。又因為受習稱的負面用語—-「地頭蛇」的影響,就把祂寫成「角頭神」。而「角頭」並不是閩東語彙,所以,看起來總是有一些突兀的感覺。

傳統式的香袋。賀廣義老師提供。

感謝劉前秘書長羽茵女士、詩光老師、月仙老師、廣義老師提供實物照片,讓本文增色不少。而廣義老師又提供閩南、客家習俗和馬祖傳統式樣的香火袋,更讓人產生思古幽情的情懷。

教師節說馬祖「掆(扛)齋」 ——兼說方言「文白異讀」現象

0
教師節說馬祖「掆(扛)齋」

中學時代,每一學年都有兩次遠足、郊遊的活動。就某些同學來說,活動的「重頭戲」不在野炊當天,反而是在前一天下午翹課採買食材時。我們借用同學家通宵烹煮,次日抬著野餐食物招搖過市。家父曾說:「復(又。ㄅㄨˋ,pukˋ)像厝裡祭墓,復像故底扛齋。」這句話的意思是:「(這種情景)既像在大陸老家清明節時,抬著祭品到祖墳祭拜,又像是從前私塾老師,在課堂上招待學生並做玩遊戲的活動。」「祭墓」的事情今天暫時不說,本文僅就「掆(扛)齋」(權宜注音ㄍㄡㄥ ㄗㄝ,koung ʒɛ)習俗向大家做概略的說明。表面上來看,本篇是教師節前夕的應景文章,然而,希望能為馬祖風俗文化留下史料,卻是有更深層的意義。(讀音請以羅馬字拼音符號為準。)

野炊實況
野炊實況

某次回馬祖,和王榕樂先生連袂拜訪玉貴兄的尊翁,向他請教馬祖私塾事。回台之後反覆聽錄音檔,吉光片羽的內容,使我受益良多。後來根據此訪談資料,再電訪住中壢的常泰姑丈,經耆老們的講述,許多原本我僅略知的情節,也獲得圓滿解答,以喜出望外形容當時心情,可謂貼切至極。

 

所謂「學年度」、「學期」、「年級制」、「五育並重」、「愛的教育」…等,那是新式學堂搞的玩意ㄦ。從前私塾教學,除了教唸、背誦、書寫、珠算之外,其他的都算是「旁鶩」,即便是上茅坑,也要抽一根「出恭」的籤條留在桌面上。老師的威嚴無不令學生們震懾。當時「人家齋」(私塾。ㄧㄥˇ 兀ㄚ ㄗㄝ,ingˇnga ʒɛ)老師,既無退撫基金,又無18%,為了「餬口」,只好延長工作時日。現在的制度,一年有接近三個月的寒暑假、周休二日等名堂,對過去的師生來說,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一般來說,過了元宵,就是私塾開課之時。除了固定的束脩以外,家長也會奉上謝禮。敬師金的額度多寡,視各家經濟條件而定。老師收下禮金之後,挪一部分金額做一年一度的「掆(扛)齋」活動費。在「掆(扛)齋」這一天,老師會率領學生向孔子香案敬拜,當下老師不僅暫時收起威嚴、戒尺,師娘還會準備簡單的食物分送學生享用,讓學生度過短暫的快樂時光。活動過程少不了餘興節目,這些只會教書的先生焉能變出啥把戲!即便多才多藝能彈琴吹簫的人,礙於當時保守風氣,會覺得這是翫歲愒時的雕蟲小技,故「掆(扛)齋」時的娛樂多半是比賽作詩作對聯,表現好的同學會獲得老師書畫,或背面寫有老師題詞的摺扇作鼓勵。

野炊時的餘興節目
野炊時的餘興節目    

由上述情節看來,「掆(扛)齋」禮儀有一點像今天的「謝師宴」,可是又不完全像。這一天老師準備食物的費用是來自學生家長,這顯然是把面子做給老師。活動日期都是訂在四月份的某一天。此時麥子已成熟,麵粉也磨好了,為了能讓「倪囝豚」(兒童或青少年。ㄋㄧㄝˇㄧㄤˇㄊㄡㄥˋ,nieˇiangˇthoungˋ)填飽肚子,師娘會端出包子,但是為了經濟考量,絕大部分是煎「夏餅」(ㄏㄚˋㄅㄧㄤ+,haˋβiang+)當主食。「夏餅」是從前馬祖人立夏必吃的應景食物(大戶人家吃「鼎邊抆」)。它做法極為簡單,把蔥花、蝦米調入麵糊中,然後入鍋煎熟即成。夏餅、魚丸和油炸魚塊是主菜,再搭配其他簡單的食物,就是當天的「掆(扛)齋宴席」了。習慣上這一天學生會換上最好的夏衫,自備碗筷的走進課堂。因為不必背書、不必挨打,而且還有得吃,所以,此刻學生的快樂指數僅次於過年。

 

「掆(扛)齋」的「掆(扛)」是當動詞用,《說文解字》說它的本義是「雙手舉起重物。」後來字義引申出「眾人合力抬起」。所以,「掆(扛)齋」顧名思義就是:「以大家的力量,把這次學堂事辦好。」「掆(扛)」的讀音在隋唐時代讀「古雙切」,換成國語就是讀ㄍㄤ,福州話說ㄍㄡㄥ。但是,它後來分化出背負的ㄎㄤˊ。國語的第二聲字(不含從入聲變來者),在福州話中要讀類似國語的第四聲。所以,ㄎㄤˊ的馬祖方言就是念ㄎㄡㄥˋ,字義為揹負。說到這裡,大家不難發現,一個「扛」字它同時扮演著馬祖話的「ㄍㄡㄥ,抬起來」和「ㄎㄡㄥˋ,揹負起來」的音義。今天的國語只剩下ㄎㄤˊ這個音義了。依常理來說,一個字若同時扮演太多的角色,在情意溝通時難免會產生混淆,所以,社會上會出現新字以取代之,其目的是在區隔和別嫌。「掆」就是在這種情境下出現的。從此「扛」專門當作「ㄎㄤˊ揹負義」使用。「掆」字出現,泥古守舊的人會說它是錯字,而我個人認為它是不得不出現的後起字。語言文字是供人使用的,經過組合成詞彙時,有時會產生負面的語詞,如,章回小說中的「掆(扛)幫」,意指拉結幫派的「狐群狗黨」。馬祖社會上使用的「掆(扛)家」或「掆(扛)骹」(ㄍㄡㄥ 兀ㄚ,koung nga),多用在「狼狽為奸」、聯手詐賭時。

掆(抬)的動作
掆(抬)的動作
扛的動作
扛的動作

 

有學界朋友認為,「扛」馬祖話既有「ㄍㄡㄥ,抬起來」的音義,又有「ㄎㄡㄥˋ,背負起來」的音義,這是方言「文白異讀」的現象。我不認同此說。我認為它們是破音字的關係。「破音字」和「文白異讀」很容易辨別。一個字形有兩個以上的音義者是「破音字」。如,國語的「行」,唸ㄒㄧㄥˊ的時候表示動詞走路的意思;唸ㄏㄤˊ的時候表示名詞行業的意思。再如,國語的「中」,唸ㄓㄨㄥ時,表示中間,讀ㄓㄨㄥˋ時,表示擊中、命中。吃飯的「吃」,口吃的「吃」想必大家都會區別,它們是破音字。而「文白異讀」是讀書音和口語的區別,是同一個字形、同一個字義卻有不同讀法。如:

 

  1. 平:文讀音為ㄅㄧㄥˋ,白讀音為ㄅㄤˋ。讀音不同,但都是平坦的意思。
  2. 初:文讀音為ㄘㄨ,白讀音為ㄘㄛㄦ(tshœ)。讀音不同,但都是起初、初始的意思。
  3. 爹:文讀音為ㄉㄧㄝ,白讀音為ㄉㄧㄚ。讀音不同,但都是父親的意思。福州人用ㄉㄧㄝ,馬祖庶民則用ㄉㄧㄚ。
  4. 樓:文讀音為ㄌㄧㄡˋ,白讀音為ㄌㄠˋ。讀音不同,但都是樓房的意思。
  5. 網:文讀音為ㄨㄛㄥ+,白讀音為ㄇㄛㄩㄣ^(mφyng^)。讀音不同,但都是漁撈的工具之一。

 

「文白異讀」是方言普遍的現象。當文讀、白讀雙方普及率勢均力敵時,民間還會為其中之一創造新的字形以區隔之,如「網」和「[糸孟]」,前者是讀書音的字形,後者是白讀音的字形,兩者是涇渭分明的。所以,憑藉方言進行古聲古韻的系統重建工程,有時會受到它的干擾。原則上,用方言念古書、古詩,音韻接近全國「凡通語」(普通話)的,在日常生活中,新的概念、新式物品名稱、人名等,絕大多數要使用讀書音的。只要多留意、多聽聞,必能充分掌握其條理。

從牛角村莊「送喜喝采」活動說起

0

一年一度的牛角社區「做出幼」活動,已於日前畫下句點。活動中穿插「送喜喝采」的單元,也在歡樂的氣氛裡完成了,而且也獲得許多正面的迴響。家國站長認為送喜要跨出村境,我個人絕對是樂觀其成的

 

「做出幼」、「送喜」、「分盆(成年禮)」、「燒塔」、「喝采」…這些都是馬祖無村不有的傳統民俗。如今分別由各村就不同的項目重新詮釋,這對民俗內涵的精緻化,必然是有助益的。牛角社區將幾個不同的生命禮俗合而為一,擺在同一天舉行,從某種角度來看,這也是創意之一。只是有些細節,地區的文史工作者應該做更完整的論述。從去年開始,我就擔任「喝采」課的講師,過程中看了大陸來的喜娘、道士的施作情形,情感上的感覺,距離有一點遠又不太遠。文化是族群生活的呈現,因為兩岸分隔了數十年,彼此之間,從共同承襲的種苗,經過不同養分的澆灌,所產生的差異與隔閡,當然是無法避免的。今天,我就以懷舊的心情,寫出感觸和所知道的事,來和大家分享之。

喝采詩文教讀
喝采詩文教讀

 

閩東習俗,孩兒出生時,家境好的人會擇日請私塾老師或相命先生,為嬰兒訂生辰八字,方言說「訂時」(ㄉㄧㄥ ㄋㄧˋ,ting niˋ),用他「神機妙算」的功力,算出這嬰兒一生之中所帶的關卡,並且將關卡的名稱,連同出生時辰寫在一張紅紙上,這張紅紙就叫做「訂時紙」。(見下圖1.)翻開封面,首先記載的資料是生辰八字,這是最重要的「個資」。第二部分是人生關卡。第三部分是客套語,男生有男生的說法,女生有另一種說詞。總之,寫的文句,男生各個頂天立地,女生人人賢慧婉約。

定時紙
定時紙      

 

家長根據記載的關卡名稱,延請道士施法祈福。道士持劍歕 [角革] (吹號角。權宜注音ㄅㄨㄥ

ˇㄍㄛˊ,pungˇkɔˊ),請的神明就是臨水夫人,因為閩東一帶的百姓視臨水夫人為婦幼的守護神。

傳統人家會在媽媽的臥房內恭設臨水夫人的神位,此即鄉親口中所說的「房裡(底)嬭」(ㄅㄨㄥˇㄋㄧㄝˊㄋㄝ+,)。整個請神祈福消災的過程,馬祖話說「過關」(ㄍㄨㄛ ㄨㄤ,kuo uang)或「做出幼」(ㄗㄛˇ ㄘㄨㄎ ㄧㄨˇ,tsoˇtshuk iuˇ)。打個岔,「出幼」二字不能寫成「初幼」。雖然­兩組詞彙國語都是同音字,但是方言的讀音不一樣,以至於單字組合成詞彙時,其讀音就相差很遠了。若寫成「初幼」,依方言的音變規律是唸成ㄘㄨˋㄧㄨˇ,如同「高見」、「新厝」、「官印」、「開放」、「初四」的方言聲調。「幼」的方言讀音不能注成「ㄧㄡˇ」,因它與國語「有」同音,代換而讀,即知「初ㄧㄡˇ」或「出ㄧㄡˇ」它的讀音不是很準確的,何況「初」字又有文白異讀的特殊狀況。「做出幼」的意思是:「執行讓孩子平安的脫離幼兒期的禮儀。」所以,「做出幼」的意義等於「過關」。從前的馬祖,是生活困頓又是重男輕女的社會,除非家境良好,否則「做出幼」能拖則拖,命運「剛硬」的人,甚至終生未曾做過。有時是因小男生得重病,家人才考慮用此心靈療法。女生大多數會拖到出嫁的前一天,連同其他的儀式一起舉行。若缺此儀典而嫁到夫家,萬一夫家有不幸的事情發生,則這位新嫁娘會承受「禍水進門」的責難。為此,娘家不得不有預防性的措施以撇清關係,免得將來女兒受委屈而百口莫辯。

 

母親臥房內的「臨水夫人神位」只是簡單的擺設。用紅紙寫妥後貼在臥房內的牆上,下方用紅紙做個能插線香的紙袋即成。也有克難做法,取一鐵罐,「臨水夫人神位」的紅紙條貼在鐵罐外,內裝白米或海砂供插線香,如此最方便收納。孩子出生後,逢年過節要準備簡單的酒菜敬拜神位,燒的紙錢用紙箔(ㄗㄟˇㄅㄜㄎ,tseiˇpok)即可。一直到孩兒16歲的元宵、或端午、或中秋(擇一日),準備「雞角禮」(殺公雞當供品。ㄍㄧㄝˇㄛㄩㄎˊㄌㄝ+,kieˇɔykˊ lɛ+),來拜祭臨水夫人,感謝祂16年來的護佑,這個禮俗馬祖話說「分盆」(ㄅㄨㄛㄥ ㄅㄨㄛㄥˋ,puong puongˋ)。這是馬祖傳統的成年禮。「分盆」禮結束,媽媽可將神位的紅紙撕下,和紙錢一起焚燒,等第二胎出生時再重新設立。小時候常見村人請家父用毛筆寫神位,後來都是由我代打,印象中好像每年總會寫一兩次。那時候牛角村的人口真多啊!

 

「喝采」只是附屬於各項禮俗中的一個節目,所以,它是通體適用的,舉凡賀新屋落成、結婚典禮、年節喜慶等場合皆可實施。甚至為舞台上的表演歡呼、運動場上的啦啦隊加油聲,都算是廣義的「喝采」。它的目的是帶動歡樂的氣氛,為喜慶或某人增添光彩。故歡呼的內容必須人人能懂、對環境或情節須貼切。尤其是帶有押韻的吉利話語,保證能令當事人樂不可支。多年來,牛角村「喝采」的「喜娘」都是由大陸籍的女士擔綱。從去年開始,改由我當任講師,而且親領喜娘到各家各戶去送喜。感謝爾嵐村長事先統計出名單,兩年來,都是盡量為當事人量身撰寫文詞,目的是希望能提升親切感。今年因為時間上的安排,我無法親自領軍,只好把內容簡單化,並且請馬祖喜娘們輪流當「領頭羊」。事後看影像檔,人人有大將之風,個個能獨當一面。我事先的擔憂全變成多餘了,潛力令人驚嘆,由此可見。以下是今年用的喝采詩文選,請大家參考。

 

送喜團喝采實況
送喜團喝采實況

 

 

107年牛角村莊送喜喝采詩文()

 

.序曲

炮仗鼓板響連天

送喜喝采遘(ㄍㄠˇ,到達。)厝邊

面前(禮物)蜀籃有心意

喝采美女嘴馬(泛稱言談、口才)甜

 

.〈紅布袋紅丹丹〉

1.

送喜送遘(到達。ㄍㄠˇ)東邊山

00依公做儂好

名譽留鄉間

依嬤福氣好

框(管教ㄎㄨㄛㄥˋ)囝興家厝平安

依公依嬤添福壽

福如東海壽南山

 

2.

紅布袋紅丹丹

送喜送遘0邊山

00依婆身體好

長壽好比松柏青(ㄑㄧㄤ)

 

.〈送喜送遘西邊山〉

炮仗響兵邦

送喜來遘西邊山

鼓板響叮噹

0家都出好囝孫

00依公教導好

鄉里耀(誇獎。ㄒㄧㄨ^)你真相當

囝孫有出仕(有本事,有出息。)

報答公嬤不盡恩

 

.〈送喜送遘這〉

今旦好日子

送喜送遘這

00公(婆)身體好

儂家來這做歡喜

 

.〈送喜遘六間排〉

六間排風水好

生活自在無煩惱

位處向東陽

冬天熱暖夏季涼

自家搏打(努力)討海開店做山園

天地神明保佑十周全

 

詩文中的00符號,可依實際的方位和對象做變更。每次喝采結束,大家必須齊呼「好啊」、「利啊」、「發啊」等,把氣氛拉到最高點。

異父一母親兄弟   一父二母別儂儂

0
異父一母親兄弟   一父二母別儂儂

 

【本義】

同母異父的兄弟感情較融洽,同父異母的兄弟關係會形同陌路。

 

【引申義】

(無)

 

【俗諺語的析論與註解】

這句俗諺的語意非常明白,不必做其他的引申或聯想。當初聽到這句話時,我第一句的筆記是寫成「一父一母」。但仔細思量,「一父一母」的兄弟豈不是同胞手足?他們本就是親兄弟,既然是正常狀態,有心人用它來編俗諺的意義就不大了。可見是說話人或聽話人,沒有把入聲的「一」和非入聲的「異」說聽清楚,以至於有此誤會。

 

前後兩句話是相對的,利用反差關係說明「正常人」的處事態度。無論是現實社會,或是傳統的戲劇小說,「晚娘」、「後母」總是扮演負面的角色,否則不會把多變的春天氣候形容成「晚娘臉」。同樣是責罰孩子,被處罰的對象是否是親骨肉,足以影響她的社會觀感。「後母難為」,尤其是在華人社會,這是不爭的事實。所以,一位女子,在入門當現成的娘時,不僅自己會多所猶豫,其父母、友朋也會建議她要慎重考慮。

 

早年的馬祖,經濟條件極差。無恆產的女子一旦失去丈夫,母子生活就立即陷入絕境。因此,「上門」(ㄙㄨㄛㄥ ㄇㄨㄛㄥˋ,suong muongˋ)、「改嫁」,當事者出於無奈,旁觀者也不太會用異樣的眼光看這一段新的婚姻關係,甚至還會報以同情和祝福。只是會苦了前妻所生的年幼兒女,尤其是「新婚」以後的孩子誕生,前妻之子女悲劇將開始上演。隨母親過來的孩子和新爹生的弟妹,較能維持融洽的關係。但和家中的「舊住民」兄弟,不僅關係緊張,也可能勢同水火。

 

本句諺語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二,句中的「親兄弟」和「別儂儂」都是形容詞。前者表示「情感深厚」,後者形容「情感疏離」。「別儂」的詞意為「別人」,在馬祖話裡它多用在表達「其他人」或「陌生人」,是不設定對象的虛指人物。若「別儂儂」的語氣在兩個「儂」字的中間讀斷,這表示讀斷的地方省略了介係詞「的」。因為表達的意思不同,所以,儘管字形相同的「儂」,卻要讀成不同的聲調,這是福州方言極為常見、也極為複雜的音變現象。

 

【運用】

俗諺語的實際情境模擬如下。情境設計成甲、乙兩人的對話。上一行為方言敘述語,()內的紅字是國語的對譯句子。

 

甲:想起故(舊)底,我乞後娘嬭受治野慸。仱仱想起去固會流目滓啊。

   (想起從前,我被後母虐待得很慘。現在回想起來仍然會掉眼淚。)

 

乙:事計過身去了,就莫去想伊了。故底儂講聲音:

(過去的事情就別去想它了。從前人都這麼說的:)

   「異父一母親兄弟,一父二母別儂儂」。贅是野正常的事計。

    (「同母異父的兄弟感情較融洽,同父異母的兄弟關係會形同陌路。」這是    

    很正常的事。)

 

【方言情境語的註解】

  1. :字義為「被、給」。它可同時表示「給予」和「接受」,在語法上是表示「施受同詞」的意義。
  2. 受治:ㄒㄧㄨˋ ㄌㄟ^(siuˋlei^)。詞義為「虐待」,也有鄉親寫成「燒治」。兩種寫法意義都蠻貼切的。
  3. 仱仱:ㄉㄤ+ ㄋㄤ+ (tang+ nang+)。詞義為「現在、目前」。「仱」的國語讀音為ㄑㄧㄢˊ,音義和方言的音義了不相干。可見它是福州方言的俗體字之一。
  4. 野慸:ㄧㄚ ㄌㄞˇ(ia laiˇ)。詞義類似「非常痛苦」、「極度不安」。也可以用在因「做了某事而得到慘痛的代價」的情境時。
  5. 過身:ㄍㄨㄛ ㄌㄧㄥ(kuo ling)。詞義為「過去了」,「通過了」、「已經過去了」、「消失了」…等等。
  6. 去了:原來是動詞,也引申做形容詞使用。本音是ㄎㄜˇㄌㄡ+ (kɔˇlou+)。馬祖鄉親在口語表達時,習慣把本音的「去了」當作失敗、完蛋、糟糕了、死定了…等負面的語意來使用。所以,有一些「嫩貳」的阿婆絕口不說它。因為詞義「虛化」作用的結果,在語法上它變成表示「事情結束」的語氣詞。在人際溝通時,它有兩種說法,勉強注成ㄛ+ ㄌㄡ+ (ɔ+ lou+),一是兀ㄛ+ ㄌㄡ+ (ngɔ+ lou+)。不同的唸法決定於前一字的韻尾,前一字的韻尾若是陰聲韻,「去了」須讀ㄛ+ ㄌㄡ+,此時寫「呵了」反而貼切。語氣詞是虛字之一,字形可以不必固定。前一字的韻尾若是陽聲韻,所謂「陽聲韻」,指的是韻尾屬鼻音韻尾的字。以國語為例,字的尾音屬ㄢ、ㄣ、ㄤ、ㄥ的都是。,「去了」須讀兀ㄛ+ ㄌㄡ+才對。請大家注意聽我的音檔。或者把下面兩句話,「飯食飽去了」以及「飯食完去了」用馬祖話唸一唸,一切都明白了。
  7. 講聲音:ㄍㄡㄥˇㄋㄧㄤ 兀ㄧㄥ(koungˇniang nging)。這是從前老鄉親用的語彙。60歲以下的馬祖人可能很少會聽到或用到它了。在交談時,說話人對某人的言論表示認同時會用到它。如,「國父講聲音:『人生以服務為目的』。」表示你是認同國父說的這句話。以此類推。
  8. :ㄗㄨㄧˋ(tsuiˋ),字義為「這個」。它是方言「者其」的合音。是福州方言的合音詞之一。

 

(本俗諺為林元忠校長尊翁林宜水先生提供。)

介紹馬祖岩石和島礁的專名及故事

4
黃官嶼(刊頭)
黃官嶼(刊頭)

石頭和島礁之所以有專名,那是方便用來做路標的,有了專名,才方便做方向指引。為石頭取名,絕大多數是基於形似,這必然受到命名者主觀意識的影響,所以,像與不像有時很難以道理來說。只是地名如人名,一旦確定且被社會接受了,那就不好再更改了。這就是《荀子》所說「名無固宜,約之以命;約定俗成謂之宜,異於約則謂不宜」的道理了。

 

按理說,使用已久的地名(即便是積非成是),若無重大且明顯的誤謬就不宜更動,否則撩撥春水漣漪,難逃冬烘之譏。何況根據傳說找答案,本身就是有風險的,可是站在學術論辯的角度來看,又很難對相異之說視而不見。因此,只好將研究的重點,設定在瞭解發生錯誤的可能原因上。至於是否要更改,那不是我敢造次的。

 

某次返馬,飛機由北面入場,降落剎那,首先看到的是左側的「黃官嶼」(見下圖1.),馬祖話說ㄨㄛㄥ 兀ㄨㄤ(uong nguang)。這個漢字名稱已經被確定了,且用在官方的文獻上。當時坐我旁邊的是一位首次來馬的觀光客,他對這個島礁非常好奇,頻頻地問:「上面有人住嗎?有淡水嗎?有蛇嗎?…」坦白說,我雖然是牛角人,但對位於村莊北側的它卻只是一知半解的。這有限的知識,還是從曾經登島做考古工作的潘建國館長處得知,當外賓請我把地名寫出來時,對於方言書寫頗有敏感度的我,疑慮立刻湧上心頭。鄉親口中說的名稱一定要寫「黃官」嗎?這個問題事後一直在腦海中盤旋。(文章中的音讀請以羅馬字拼音符號為準。)

黃官嶼全圖及島上的地點名稱。潘建國館長提供。
黃官嶼全圖及島上的地點名稱。潘建國館長提供。

 

年紀越大越容易追懷前塵,往事如「粽」,只要稍一觸發,酸甜苦辣的往事就一串串的牽連而出。如今旅居台灣,經常坐在自家陽台,遠望東山明月,有時會想起兒童時代種種事,以及迷人的鄉野奇談。如耆老出謎語猜地名:「水漲汨碗墘,水沰汨碗面。」(原先僅依稀記得,後經爾嵐村長補足。)當時有人猜測謎底是在黃官嶼。但這個答案被馬祖考古隊登島研究後推翻了,因島上既無充足淡水,又缺可聯想之線索。國軍進駐馬祖之後,為避免敵人入侵,其上布滿地雷,致使人煙絕跡。千古以來,人心如一,愈是蹤跡難到之處愈有繪聲繪影的傳說。又聽說,此島嶼因像古代帝王戴的冠冕而得名。若果真如此它應稱「王冠」或「皇冠」才是。之所以被寫成「黃官」,這有學理可說。「王」、「黃」國語發音不同,但馬祖話是同音的。「官」「冠」國語同音,方言也同音,只是它國語的韻尾是ㄢ(an),而方言的韻尾是ㄤ(ang),找一位未曾學過國語的同鄉耆老一唸即知。而「皇冠」之所以不被選用,因「皇」的方言說ㄏㄨㄛㄥˋ (huongˋ)。和方言的「王」、「黃」相較,「皇」多了一個聲母ㄏ(h)。當然,也有可能是先有「黃官」之名,然後再作其他聯想。

 

去大陸旅遊,導遊對風景區的山石常有主觀的附會。其實這也無可厚非,因為,一鱗半爪的傳說,片言隻字的紀錄,可能就是觀光導覽的絕佳資料。由北竿上村遠眺,壁山之下加油站附近,有一像似伏趴的兔子巨石(見下圖2.),當地人稱之為「兔 [石覃]」(兔形石。ㄊㄨ ㄌㄤˋ,thu langˋ)照片中的它,頭、耳、腳皆具體而微,後端樹枝正好補做尾巴。我曾問過北竿鄉親,人們並沒有對它附會出相關的故事。人間事情有時不是絕對的,既然無故事可言,則人人得而說之。腦筋靈巧的導遊,若能編出合理的、纏綿的故事,那這塊奇石就變成你個人的私房景點了。

北竿兔形石。《馬報》記者陳鵬雄提供。
北竿兔形石。《馬報》記者陳鵬雄提供。   

 

北竿另有一塊如牛巨石(見下圖3.)。它位於橋仔環島北路的上方。因為有它,所以,此地被稱作「牛頭灣」(兀ㄨ ㄌㄡ ㄨㄤ,ngu lou uang)。我曾經向學生—-北竿鄉長陳如嵐詢問相關典故,他介紹尊翁和我認識。承蒙陳先生告知:牛頭本來向海。每逢月夜,它會踐踏莊稼,吃盡水稻或小麥,隔天就留下牛足跡。當地人不意石牛作怪,俟滿月之夜分批伺探,查其所以。夜半時分,石牛活化。民眾掄起扁擔敲其後背,石牛驚嚇回望人群,致使呆立原地,造成了石牛轉向之結果。

北竿石牛。《馬報》記者陳鵬雄提供。
北竿石牛。《馬報》記者陳鵬雄提供。

 

這當然是說給兒童聽的床邊故事。雖然有些離奇,但也是口耳相傳的地方「史詩」之一。編故事的鄉親為了取信聽眾,「杜撰」時會根據合理的時空環境以求符合邏輯。石牛所在之處,有小麥、水稻,這間接告訴我們:此地必然多水,且易於構築聚落的地點。傳說日久,水文、地貌的前後不一,其改變與遞嬗,正是日後作環境變遷研究的絕佳材料。

 

南北竿水道之間有一座島礁,有些阿兵哥稱「蛇島」(見下圖4.)。牛角人稱ㄐㄧㄥˋㄋㄛㄩ^(tsingˋnφy^),漢字可以寫成「進嶼」、「浸嶼」等。若一定要二選一,我會選「進嶼」而不選「浸嶼」,更不會選「近嶼」。因為馬祖話「進」、「浸」同音,而「近」的方言讀音和兩者全然不同,「近」的方言音節及聲調是國語所沒有的,若勉強標注,那就是ㄍㄛㄩㄣ^(kφyng^)。「嶼」和「士」方言讀音相同,都是ㄙㄛㄩ^(sφy^),在構詞後產生連讀音變,它的聲母就由ㄙ(s)變成ㄋ(n)了,而它也影響到前字的聲調,把原本的「陰去」聲調變成「陽平」,換言之,把原本唸起來像國語第三聲的音變成類似第四聲。有些鄉親將它寫成「進士」之後,很巧妙地和北竿的尼姑山搭配,編出淒美、浪漫的故事。故事雖然是編出來的,但卻是馬祖觀光的亮點之一。

進嶼
進嶼

討論語音的變與不變,這牽涉到個人對音理的認知,論述的內容不免枯燥。以下我就換個話題,也來說說有關它的故事。馬祖四面環海,任何島礁都是「浸泡」在海水之中,若稱「浸嶼」則定義太寬泛了。我認同鄉親長輩將它寫成「進嶼」,對地名的指稱應尊重在地人的意見才是,否則「田野調查」就變成毫無意義的事了。民國38(1949)年之前,牛角人進出大陸原鄉,此地是必經之路。據說後來它也成為兩岸交換情報的地點之一。民國38年,馬祖鄉親並不知道大陸情勢的變化,海峽一夕路斷,造成許多家庭天倫乖離的悲劇。這一年,牛角好幾戶曹姓人家,相約抱著男嬰回曹朱祖廟「做歡喜」,其中有一位是金燦兄。船過「進嶼」不久,卻見許多船隻由大陸划出,彼此吆喝,方知情勢已急轉直下。船老闆當機立斷的回航,使這趟「謁祖進香」畫下句點。

 

另一個悲劇故事是發生在抗戰末期的七夕日。當時的日寇敗象已露,但虛張聲勢的說,只要佔據中國沿海島嶼,就能再和同盟國周旋十年。所以,美軍轟炸台灣時就很注意台、閩、浙之間的島嶼動靜。七夕日當天,許多牛角村民、村婦連袂搖船登上進嶼採蚵。馬祖習俗七夕要吃鼎邊抆(ㄉㄧㄤˇㄇㄧㄢ 兀ㄨㄥˋ,tiangˇmieng  ngungˋ),此美味的傳統點心有鄉親寫成「鼎邊糊」。煮這道料理時,牡蠣和新鮮蠶豆是不可缺的配料。為了趕生意,有些手腳俐落的人已經回到村莊了,有些還坐在回程的小船上,有的仍在進嶼島礁上繼續拾貝採蚵。天空的美軍飛機,伏看下方的人,以為是偽裝的日軍。一陣機槍掃射,死傷枕藉,海水為之殷紅。血濺裝蚵的陶碗,少數生還者,見此慘狀,心生陰影,從此終生不敢吃牡蠣。毫無醫療設備的當時,民眾只能燒香求神,眼睜睜的看著躺在沙灘上的鄉親流血而死。大約10年後,有鄉親在牛角沙灘為親人招魂,這是我第一次看到的招魂法會。(我看過兩次,場面一次比一次震駭。)

 

今年的七夕剛剛過去,每一年的七夕,我都會想到發生在本村的大悲劇。

玉珠的蠣啄

0
民國46年珠螺村
民國46年珠螺村

(一)討沰

玉珠的家在海邊,石頭外牆因為海風侵蝕,佈滿暗褐色黴斑,愈來愈像海裡的岩石,有時還有海蟑螂慌亂地掠過。

當新月初起,或月圓前後的大潮,海水退的很遠,天地寬闊,海浪像巨大的布幕,從澳口一吋一吋的向遠方收捲,砂礫、淺灘、水塘、卵石、礁岩,嶙峋起伏,毫不遮掩的攤開袒露。這時,總是可以見到三、五人影,在沙灘埋頭蠕動,在礁岩爬上爬下;或挖掘、或鉤取,把各式各樣的海貨裝進竹簍,帶回家蒸煮炒炸,為千遍一律的番薯簽歲月增添風味。

他們在「討沰」。

沰(馬祖話讀「ㄉㄚ˙」)有落下之意,所以海口人把漲潮說成「水漲」,退潮說成「水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討沰」雖談不上什麼民生活計,卻是輔佐生活的重要作息。像一切古老技藝一樣,從工具到技巧,從語彙到禁忌,逐漸發展出一套完整的工法與論述。

〔啄蠣〕曹祥官攝影
〔啄蠣〕曹祥官攝影

(二)打鐵舖

玉珠還沒上小學,就跟哥哥到「江頭墘」討沰。當哥哥往更遠的礁岩尋找各類海貨,她年紀太小,只能在離家最近的「半蹋墘」,掀翻石塊,抓蟛蜞(小螃蟹),看水窪裡石頭邊,來不及返回大海的魚苗,游進遊出。

江頭墘
江頭墘

被蟛蜞的螯鉗夾過幾次後,玉珠學會以食指按住蟛蜞背殼,再用拇指與中指夾住兩端,把蟛蜞一隻一隻丟到裝鳳梨的空鐵罐裡,蟛蜞趴著,像疊羅漢一樣層層堆高,不消多久,鐵罐就滿了。媽媽看到金番鴨一口一隻,啄食滿地竄爬的蟛蜞,便摸摸玉珠的頭。玉珠心裡甜滋滋的,明天還要跟哥哥去討沰。

那時,村裡各戶都務農,卻有一間打鐵舖,伙玉伯和天財叔每天在裡面敲敲打打,島上的鋤頭、鐵耙,造船用長釘,螺鈎、蠣啄、蛤扒,幾乎都是他們打造琢磨的。

玉珠有時給種菜的爸爸送點心,經過鐵鋪,都要在門口站一會兒,看大風爐煽起火紅的煤堆,伙玉伯一手執小鐵鎚,另一手從熾紅的炭火中夾出一截又紅又亮,閃著白光的鐵條,天財叔掄起大榔頭,兩人一搭一檔,輪番在鐵砧敲擊琢磨,濺出的火星像銀花一樣,照亮他們滿是汗珠的黑臉。

伙玉伯看到玉珠就喊:「囡仔哥,快走開,會灴著!」

(三)蠣啄

玉珠上小學了。她看到小朋友星期例假,都在「江頭墘」討沰,他們走到海潮的底線,在那裏找螺貝,有時還會抓到黏呼呼的「石居(章魚)」。

玉珠便跟媽媽說,她不要抓蟛蜞餵鴨了!她想要跟媽媽一樣「挖蛤」、「啄蠣」。

媽媽賣了一擔大白菜,湊足錢,央請伙玉伯打磨一只蠣啄、一把蛤扒、一隻螺鈎,型號都比大人用的小一些。玉珠最喜歡那只小巧精緻的蠣啄。爸爸砍一截海檀木枝幹,削成把手,穿過圓圓的啄頂,搭配有點彎曲的長喙,舞動起來,有如飛翔覓食的海鷗。

〔蠣啄〕、〔魚簍〕、〔螺鈎〕董逸馨攝影
〔蠣啄〕、〔魚簍〕、〔螺鈎〕董逸馨攝影

自從有了討沰工具,玉珠便接替媽媽的位置,在週末假日、寒暑假,到海邊討沰、挖蛤、啄蠣。她有時斜揹竹簍,插一隻螺鉤,到「中沙」附近採擷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海螺;有時挽著竹籃,內盛鋁盆、蠣啄、蛤扒,就近在「半塌墘」附近挖蛤、啄蠣。

濱海的玄帝廟後面,聳立一塊巨大巉巖好像在幫玄帝擋風抗浪,那裏有一道裂罅形成的洞穴,除非颱風颳起滔天巨浪,平日清涼幽靜,少有人去。玉珠喜歡由高往下鑽入,狹長的岩壁充滿海浪留下的氣味,一隻小螃蟹瞪著天線一樣的眼珠四處張望,海浪的回聲一陣一陣,非常清晰。

從這裡開始,世界分成陸地與海洋,一邊是學校、菜園、挑水、煮飯;另一邊是海螺、牡蠣、沙灘與海風。

玉珠每天都在世界的兩邊進進出出。

(四)海螺三寶

夏天的傍晚很長,玉珠揹著竹簍、螺鈎,穿一雙塑膠拖鞋,小心踩在濕滑的鵝卵石上。橙紅色的夕陽在海面閃現金光,像一道濃淡不均的光束,從芙蓉澳映照「江頭墘」。她走到哪裡,夕照的光束就跟到哪裡。海浪退去後的「江頭墘」既神奇又慷慨,總是能滿足人們的想望。

跟著媽媽「討沰」多年,玉珠非常熟悉螺貝的習性與分佈。她有一張隱藏在心裡的地圖,配合天氣與潮差,自動編碼,形成一條豐收的路徑。

她會先到「鬼澳」海域,把頭伸進石縫,探查九孔的動靜。九孔外觀很像人耳,外號就叫「耳瓣」,黏附在岩縫內壁,外殼色澤跟岩壁幾乎一模一樣。「耳瓣」非常敏感,要探頭扭身以螺鉤撬取,而且要迅猛快捷,狠狠一刺,耳瓣應聲脫落;一旦驚動,「耳瓣」有了防備之心,便愈黏愈緊,那麼狹小幽暗的空間,要再鉤取,就很困難了。

海螺三寶之三:〔耳瓣:九孔〕照片取自網路
海螺三寶之三:〔耳瓣:九孔〕照片取自網路

耳瓣好吃,是兵家必爭,可遇不可求。玉珠就往「舢舨頭」一帶,尋找綽號「觀音髻」的大型鐘螺。「觀音髻」螺如其名,形如女子髮髻,冠上觀音之名可見地位之尊崇。「觀音髻」肉質滑嫩鮮美,最大的可長到嬰兒拳頭大小,只要幾顆螺肉就盛滿一個小碗。玉珠記得,爸爸最喜歡此味,沾醬油或蝦油,一口螺肉,一口老酒。

舢舨頭
舢舨頭
海螺三寶之一:〔觀音髻:鐘螺〕照片取自網路
海螺三寶之一:〔觀音髻:鐘螺〕照片取自網路

等到開始漲潮,海浪捲起的浪花變大也變快,玉珠就會拐到「中沙」附近,此時躲在巖罅深處的螺中珍品-「草螺(即蠑螺)」,緩緩爬出覓食。有時在嶙峋的岩層移動,有時在淺水中潛行。玉珠眼明手快,直接伸手撈取,沉沉的一顆粗如碗口。

海螺三寶之二:〔草螺:蠑螺〕照片取自網路
海螺三寶之二:〔草螺:蠑螺〕照片取自網路

一切螺貝都很敏感,草螺一旦察覺環境有異,就會快速閉合口蓋,像石頭一樣噗通沉入水中,隨著浪潮不知滾向何方。

草螺的殼很硬,白色內層布滿細細的花紋,非常晶瑩美麗。玉珠手巧,每次都會留下大小適中的一顆,打磨漂亮的螺骨戒指。媽媽便笑她,女孩子訂親才戴戒指,你跟誰訂親啊?

除了耳瓣、觀音髻、草螺三樣珍品之外,其他蟄居在灘頭、岩塊、石縫的螺種,幾乎俯拾皆是。像漲潮時石塊上蠕動的「嚕螺」;口蓋堅硬,空殼可當哨子吹的「嗶嗶螺」;還有一種群居性岩螺,煮熟後有辛辣味,就叫「辣螺」,一窩撈起有半個麻袋之多。爸爸會把辣螺擊碎,螺肉連同碎殼裝在甕裡加鹽醃製,一星期可食,好像夜市賣的燒酒螺一般吮吸,吱吱作響,那是玉珠最討厭的味道。

這些雜螺可補充三樣珍品的不足,是主旋律之外的變奏與副歌。玉珠知道,它們永遠都會等在那裏。

(五)牡蠣與花蛤

〔筆架:龜足、佛手〕
〔筆架:龜足、佛手〕

「筆架」與「虷仔」大多長在中潮線一帶的石頭罅隙裡,黑紫色的虷仔與黃綠色的筆架,鑲嵌在石壁上有點可怖。玉珠身形太矮,力量也不足,有時試著用螺鉤撬掘,勉強摳下來的「筆架」總是缺了最肥美的後柄,「虷仔」也破碎不完整。「還是讓大人來吧!」玉珠心想。

幾次「討沰」回來,玉珠有些膽怯,媽媽也擔心。礁岩崎嶇不平,處處陷阱,一腳踩空免不了頭破血流;而暗褐色的海垢更是危險,薄薄一層,奇滑無比,一不小心可能墜入大海之中。玉珠最喜歡的還是「啄蠣」和「挖蛤」,一個人專心致志,在方寸之地尋求最大的可能。

伙玉伯鍛造的「蠣啄」非常靈巧好用,玉珠很快掌握竅門。長長的鳥喙要對準蠣殼口器,輕輕敲擊如鳥類啄食,撥開上蓋後,再以喙嘴尖端鉤出飽滿的蠣肉,扔入鋁盆,岩壁瞬即留下一塊硬幣大小的白斑。不多久,白斑漸漸擴張,鋁盆內蠣肉跟著堆疊長高,乳白色的蠣汁漫出鮮腥的味道。媽媽會用嫩白的牡蠣煮槓麵,或者拌入地瓜粉勾芡煮湯,鮮鮮甜甜的滋味會在夢裡再現。

玉珠也經常在澳口的砂礫地帶挖花蛤,她的心裡地圖已經把偌大的「江頭墘」區分三處,像三角形的頂點。她戴一頂斗笠一蹲幾個小時,不停地以「蛤扒」喚醒躲在石頭下、沙礫裡的蛤蜊。她知道花蛤有自己的洞穴,不輕易搬家,子嗣也在附著在鄰近的石塊上。等到一處挖得差不多了,就移到下一定點。她留下時間讓幼蛤長大,如此循環輪迴,生生不息。

玉珠特別喜歡小潮,因為潮差減少,海水上漲的速度相對較慢,她有充裕的時間篩選大而肥碩的花蛤,加蝦油和蔥花清炒,蛤蜊的嘴巴啵啵張開,那將是晚餐最鮮美的海味。

(六)遷台

升上國中後,玉珠討沰的次數減少了。時緊時鬆的海防政策,常常在哨子聲中從潮間帶倉皇而回;年輕軍人的戲謔搭訕,也讓她打消去海邊的念頭;她也顧忌海風與太陽會傷害細心呵護的姣好面容。只有在某個陰涼午後,禁不住舌尖對海味的呼喚,她把自己包紮成人形肉粽,拿起蠣啄,趁海防哨兵還未出聲喝止的空檔,熟門熟路,很快啄滿一小碗牡蠣。

國中畢業那年,正是馬祖人大舉遷台的時候,每班補給船都有數十戶人家搬到台灣。玉珠也跟著家人遷到桃園。白天在工廠上班,晚上讀夜校,開始另一階段,沒有討沰,也看不見大海的生活。

玉珠記得,臨行前一天,她與幾位死黨在科蹄澳同學家聚會。那時環境艱難,買不起汽水、餅乾這些零嘴。玉珠提議,由她到「江頭墘」啄蠣,為大家加菜。她跟阿姨借了「蠣啄」,才一會兒功夫,玉珠啄滿一大碗公的牡蠣,乳色蠣汁都快溢出碗面了。大家都說玉珠能幹,阿姨也讚不絕口,把整碗牡蠣調了麵粉,下鍋油炸,金黃色的蠣酥一片一片,大家邊吃邊聊,非常盡興。

搭船那天,媽媽打理船上要吃的鍋巴、滷蛋,牽著小弟;爸爸打包鍋瓢盤碗盛入籮筐,棉被衣物裝入布袋,像平日擔水一樣,一頭籮筐、一頭布袋,挑起擔子登上補給船。

玉珠一眼瞥見廚房牆角,那只伴著她度過童年的「蠣啄」,順手塞入包裡。

(七)野生與養殖

多年以後,玉珠在台灣工作、結婚,有了自己的家庭。她仍然喜吃海魚,始終不習慣淡水魚的土味。有時也會買些養殖牡蠣,肚子圓白非常大粒,煮槓麵放幾顆。麵煮熟了,那幾顆又大又肥的牡蠣浮在上層,灰塗塗的有點唐突不搭。這類養殖牡蠣,似乎僅適合做「蚵仔煎」沾番茄醬。煮麵、發湯,始終少了大海涵育的清新鮮味。

有一次,友人相邀到竹圍附近的海邊遊玩,海風的腥味讓玉珠想起遙遠的家鄉。玉珠特意帶上那只已經生鏽的「蠣啄」,打算啄一些野生天然牡蠣。到了漁港旁的海灘,果然見到防坡堤、消波塊,密佈許多牡蠣群落。那個下午,玉珠的蠣啄發揮最大能耐,她啄了2斤之多。回到家勾芡煮湯,撒了蔥花、澆上米醋,卻不大敢吃。湯裡隱隱有股柴油味道,蠣肉泛出絲絲綠色,與記憶中的牡蠣品相大不相同。

(八)同學會

家鄉這幾年推行觀光,閩東風情、戰地景觀與「藍眼淚」推波助瀾,吸引很多觀光客。許多久住台灣的遊子,也因航空交通的便捷紛紛返回家鄉,重溫兒時舊夢。

去年夏天,玉珠接到回鄉召開同學會通知。她看了行程,松山搭機到南竿,再到北竿、東西莒。同學會很貼心,特意安排一個下午時間自由活動拜訪親友。她心中暗喜,正可利用這個時段回到「江頭墘」啄蠣,順便看看老家,還有久違的巉巖、中沙、淺灘,以及裂罅洞穴裡那隻有著天線眼珠的螃蟹…。

她興沖沖從櫥櫃裡拿出那只「蠣啄」,仔細用報紙包捲,放在手提包內。出門那天,還特地檢查一番。誰知機場通關時,被海關攔下,說是危險物品不能攜上飛機。玉珠慌了,這要怎麼辦?又無人可攜回,只好讓「蠣啄」孤單地留在海關,任其處置吧!

有了靈活快速的小白船,島際間來往非常迅捷。他們去了許多以前列為禁區的碉堡、坑道,巨大的媽祖神像、芹壁聚落、東莒燈塔,還看了幾間新建的廟宇。馬祖就像小白船尾端洶湧的浪花,正在快速的揮別過去。

自由活動的那個下午,玉珠還是去了常在夢裡出現的「江頭墘」。這裡的每一塊石頭、每一處水塘,都有她年少的記憶。她在潮間帶走走停停,聞聞嗅嗅,驚奇地發現昔時經常攀爬的「中沙」、「樓梯坪」,還有無數嶙峋的礁岩,因為大陸抽砂船日夜抽取,變的形象怪異,且長高許多。她隨意翻動幾個石塊,試著挖掘花蛤,幾隻蟛蜞竄出,始終沒有找到一個。那幾塊她幼時經常「啄蠣」的岩壁,佈滿了一塊一塊的白斑,顯然許多人來此「啄蠣」。

玉珠心想,就算把那只「蠣啄」攜回,大概也無蠣可啄了。

(九)藍眼淚

旅程最後來到北海坑道,小船搖櫓載她到坑道深處。她依船夫指示撥弄海水,刺激夜光藻激發藍光。黑暗中,她似乎看見遙遠以前的自己,正在海邊「討沰」,那時太陽已下山,天暗黑下來,海水也悄悄回捲爬昇,有幾隻小的幾乎看不見的藍色精靈,在浪花裡舞動,岸上正傳來媽媽的喊聲:「玉珠!玉珠!天暗了,快轉來,海裡溟鬼要出來了!」

(全文完)

註:「蠣啄」,馬祖話,音: (ㄉㄧㄝˋ ㄉㄠˇ),挖取牡蠣的工具。「啄蠣」則是指挖取牡蠣的動作,音:(ㄉㄠ ㄉㄧㄝˇ)。

說馬祖「扁擔」傳奇

0

大學時代,曾被家住桃園的同學請去吃拜拜。大家在火車站附近選購伴手禮,當時我屬意罐頭禮盒,因為遠距離,上下車不怕撞。禮盒中有一份紅燒牛肉,此時,一位家住南部的同學提醒說:「這份禮物可能不適合,因為台灣農家是不吃牛肉的。」當下我方驚覺,在《現代散文》的課堂上,教授介紹〈台灣文學〉時,常見作品中有老人不吃牛肉的故事。那是農家前輩,為感念牛隻終年辛苦的付出,不忍以牠的肉來祭自己的五臟廟,這是知恩圖報的心念。聽了同學之言,我們只好改買別的。由此看來,為避免失禮,入境問俗是社交應酬必要的程序之一。

 

就知恩圖報的角度來看,我們馬祖鄉親也不落人之後。今天為大家介紹的話題,其中就有類似的題材。「扁擔」國語又稱為「扁挑」,而馬祖老鄉親卻有特殊的稱法,如「扁擔刀」等(權宜注音ㄅㄧㄢˇㄋㄤ ㄋㄛ,piengˇnang no),尤其在鬥毆或責打別人時,如此說法可增加威勢。它雖是普通之物,但在四十幾年前,馬祖鄉親運送貨物幾乎都得用到它,在當時、當地,它是非常重要的生活工具之一,而且是家家戶戶必備的。為了方便識別,大家都會在上面做些記號或寫上名字(見圖1.)。

 

任何族群都有自己的傳說與禁忌,這些民俗上的禁忌,多由生活經驗發展而來。簡單的說,人們對某物的功能產生依賴,就會逐漸對它萌生崇敬與忌諱,甚而轉化出獨特的娛樂方式。人多有感恩戴德的善念,鄉親對它的禮敬,是社會風氣樸實純良的反映。我從小到大、到老,曾聽過不少有關它被感念尊崇、軍民互動軼事,甚至搬上檯面做娛樂表演等事,如此多采多姿的文化內涵,卻隨著時間流逝、生活型態改變而漸漸式微。年輕朋友對於它被演繹出來的枝節,也許並不十分了解,所以,今天我就利用此機會,向鄉親說說扁挑在馬祖的傳奇故事。

寫上名字的扁擔
寫上名字的扁擔

打開話匣子之前總要先解題。在中國文學領域中,「傳奇」的體裁,既是戲劇表演,也是故事的描述,到了今天,它多指情節離奇的事物,或行為超越尋常的人物而言。無論「傳奇」的古今定義為何,在馬祖的生活圈中,「扁擔」都有與之合轍之內容可說。

 

戒嚴初期,南竿的「八三么」設在牛角,她們確實帶動了本村的繁榮。因為鶯巢燕窩所在,難免雄鷹猛鴞盤旋在側,故常有爭風吃醋的事端發生。「軍中樂園」北側是修珠姊夫的老家,我舅與友人曾合夥租用此屋開撞球店,這是牛角第一間撞球店。南側是餐館,黃昏與假日經常高朋滿座,有能力在此消費的多是軍方人士。每次發生為情鬥毆時,兩側老闆的慣性動作分別是,收起球桿及圓球,藏扁擔並將菜刀拋入大水池中,因為這些都是既方便又稱手的凶器。扁擔之所以有「扁擔刀」的說法,或許就是因為類似的場景吧。

 

我是商家子弟,打從有記憶以來,看到家裡的扁擔,都是用它的彎鉤掛在置物櫃的側面,絕不像有些人家把它斜靠在「門後角」(ㄇㄨㄛㄥˇ兀ㄡˋㄛㄩˊ,muongˇngouˋφykˊ),因為此地是放置掃帚的地方。小學《國語》課本中有「騎木馬」的情境介紹,兒童時代的我,也模仿它將扁擔夾在胯下,在大澳老街來回奔跑,因此常被伯祖母(高義的祖母)和姑婆責備。稍長,父母吩咐我挑東西,若逢中心國小籃球場五缺一時,內心總是萬分的不甘與不願,此刻會把扁擔放在地上拖著走,被老爹瞧見,難免又吃一頓排頭。長輩的嚴苛令人大惑不解,後來聽「嫩貳」(凡事戒慎恐懼者。ㄋㄛㄥˋㄋㄟ^,nongˋnei242)的姑婆說:「凡物皆有神,不得對營生之物造次和不敬。」難怪,我曾見過老鄉親把壞的扁擔鋸下,削成小圓鏟狀當做鏟海沙、鏟草灰的工具(此事也曾聽王榕樂先生轉述過)。此舉固然可視為廢物再利用,可我認為,這是鄉親不忍將用到油盡燈枯的扁擔,拋入土灶去充當燒菜煮飯的柴料。

 

馬祖的山頭綠化,國軍功不可沒,當年我雖是學童,但在植樹方面也盡了「綿薄」之力。「嚴禁砍伐樹木」是彼時重要的政令宣導之一。某次,牛角某鄉親向鄰居借扁擔挑樹枝,半途遇見憲兵,他嚇得魂不附體,拋下扁擔及樹枝拔腿跑回家。副村長拿著有名字的扁挑,輾轉找到違規人,最後以服勞役收場。家父對此事感觸頗深,再三叮囑子女:不要替人做財務擔保,也不得將寫有名字的物品出借給素行不良的人。這兩件警惕之事放在今天仍然很受用。

 

馬祖的扁擔形狀有三種,最常見的是兩端呈彎鉤狀,第二種是兩端扁平但刻有凹槽,以免擔子滑落。下圖2.兩位婦女挑餿水走過雲台山「八角亭」,其中一位用的扁挑就是此型。第三種是兩端較大如蜻蜓的頭(見下圖3.),承蒙親家滿棟兄告知,這種形狀西莒稱「螞蚨頭扁擔」,馬祖話的「螞蚨」(ㄇㄚˇㄨˋ,maˇuˋ)即蜻蜓也。去年我回牛角講授喜娘「喝采」課程,在場有一位女士說,從前的馬祖,凡因喜事挑紅布袋送禮品時,必須用彎鉤扁擔(參見開版照片),若執行和喪禮有關的事務時,就得用兩端扁平式的扁擔。坦白說,如此講究的規格,我可是第一次聽聞,所以,特記載於此以供鄉親參考。

婦女挑餿水。前《馬報》社長吳依水先生提供
婦女挑餿水。前《馬報》社長吳依水先生提供

螞蚨頭扁挑。攝自西莒田澳村

螞蚨頭扁挑。攝自西莒田澳村

蜻蜓
蜻蜓

蜻蜓從古到今,扁擔總是和魁儡戲結上不解之緣。幾年前,福建省屏南縣的木偶戲團來台北聯誼演出,他們使用的扁擔外型極為特殊(見下圖5.6.),當時我特別詢問,此造型特殊的扁挑有否相關典故,可惜問不出所以然來。文獻記載,扁擔戲多由一人挑着擔子遊走各地演出。因為集各種角色於一身,故他必須擁有多變的聲腔。余生也晚,未見過早先馬祖「扁擔戲」的丰采,據耆老說,它與「硩(壓)花會」有關。

造型特殊的扁擔。陳春平先生提供
造型特殊的扁擔。陳春平先生提供
木偶戲。鄭宗謀先生提供
木偶戲。鄭宗謀先生提供       

去年回馬祖參加馬高慶祝60周年校慶活動,老同學、老同事齊聚一堂。翁玉峰老師提及,當年曾聽聞並記錄曹新國組長口述「請扁擔神」遊戲的戲文與過程。回台後老翁將資料轉贈,我如獲至寶。茲將台詞戲文及遊戲方式記載如下:

 

扁擔放在兩人肩上,一前一後如同抬物狀。請神時,靈媒先念咒語,持「黃錢」(黃色紙錢,ㄨㄛㄥˇㄐㄧㄢˋ,uongˇʒiengˋ)點火繞頭。此時跳者低頭、垂涎不止、且任憑口水直流,不可收涎吞下。反覆請神,至扁擔神附身為止,兩人前後、左右有節奏的舞著,狀如今之「扛乩」。如欲停止,再請靈媒念咒語後,把扁擔拋擲在地,並拍舞者前額,請求扁擔神離身。休息片刻,舞者才漸漸清醒過來,整個過程帶有幾分神秘的色彩。

 

撰寫本文時,為了徵實,特別打電話向王榕樂先生請教。熱心的王爺為我訪問村中的耄齡阿婆,且想方設法的請她回憶、朗誦、錄音。阿婆的唸謠內容與老翁版本差別不大,只是玩的形式不同。後期的玩法不用靈媒,唸謠照唱但扁擔可以抬著一位小小孩,娛樂性質提高不少。我把唸謠附在後面,[]內的文字須視為一個漢字,因電腦所無。( )內的紅色文字是它的國語解釋。請大家仔細聽我的音檔,因為其中有許多文字是音變後的念法。

 

扁擔伕 (泛稱工作者),扁擔神。
儂()講扁擔第一聖(威嚴),
儂講扁擔第一靈。
今晡(今晚)弟子愛好樂,
請你扁擔師傅降來臨。
急急行,急急[走辟]
三步併遘(到、成)兩步行,
兩步併遘蜀()步行。
大墿()通天府,小墿()透(通到)花城。
兩邊擔罌粟,當中插花瓶。
莫拐(拐彎、順便到)茶店食茶薰(香菸),
莫拐酒店伴酒言。
莫聽老儂(老人)講古話,
莫聽秀才讀文章。
老儂古話講[勿會](否定詞,不會)盡,
秀才文章讀[勿會] (否定詞,不會)完。
香花請,香花靈,香花卜(即將)請扁擔神。

 

外地人曾謔稱馬祖是「鳥不生蛋」的地方,但是,今天卻有絡繹不絕的觀光客來此看鳥。馬祖也曾是貧瘠之區,然而閩東文化的底蘊卻很深厚。一根扁擔能說許多「傳奇」,間接證明馬祖無處「不故事」,只要隨時留意,隨時找耆老閒聊,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說牛角民防隊軼事〉補遺

0

家母往生,兄弟姊妹齊聚馬祖老家料理喪事。在門口燒紙錢時,小妹瑞玲指著門前三層階梯說:「當年這裡是是非之地。」我聽了頗有同感。三層階梯又在屋簷之下,大人都指稱為ㄌㄛㄥˋ(longˋ),漢字寫成「廊」。許多文學作品以門前的榕樹、門前的小河…做起興,也許這是他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因子,進而內化成日後情感之寄託。我也不例外,家門前的階梯為用大矣!一年四季都有鄉親在此寄賣農產品、以瓦片畫棋局在此對弈。在經濟低度發展的年代,夏季的傍晚,它是鄰居擺桌吃飯的地方、悶熱的夜晚,是我的床鋪所在,星光燦爛時,耳聽遠處的海浪聲,平添些許浪漫的氛圍。雖然後來在結構上有所改變,但卻不改它對我成長的意義。

 

民國47年金門823砲戰結束,據說中共揚言十年後再戰。所以,民國56、57年時的外島局勢格外詭譎,當時已是青少年的我們,對當下的氛圍是有感覺的。57年的暑假,我常睡在自家的屋簷下,偶而聽到父母親低聲說話和整理細軟的聲音,…從我身邊走過的查哨兵員人數也增加了,…學校規定的暑假作業,咱們不約而同的「擺著」,以為會打戰寫了也沒用。這時候的東區守備師是「虎嘯」部隊,師長是福州籍的趙將軍,他看中了牛角的地理環境,決定在本村實施「村落戰鬥演習」。牛角村的地理形勢,在南竿東區裡算是較特殊的,東西兩側山陵對立相望,大澳老街在底下,若站在學校的育才樓往前眺望,全村三分之二的幅員盡收眼底。後來演習的長官指導席,果真設在育才樓的樓頂,當天還因此架設簡易的樓梯供長官上下。演習訓練開始,國軍為主力,民防隊配合演練,也安排村婦用扁挑痛揍敵人的「橋段」。因為演出逼真,後來她獲得若干罐的軍用罐頭獎賞,羨煞了許多人。

當時演習的情境設計是:敵人從海上來,兩股匪寇通過了灘頭,沿著階梯,一股殺進大澳老街,另一股挺進東邊山的山坡。這兩股敵人必須在我堂叔家和曹前立委家附近加以殲滅。這兩個地方有相對較大的空地,能夠套花招、耍動作。地上畫了許多記號,何時臥倒、何時匍匐前進、傷亡人躺的位置必須「死得其所」,幾乎分寸不差。此地之所以被相中當「舞台」,主因是整個過程育才樓頂上的長官能看得到。我家對面是糕餅店,正好擋住長官的視野。所以,演訓告一段落時,許多軍民會聚集我家門前「打屁」嬉鬧。

 

演習一定有驗收成果,而且是循級層層而上。第一次驗收官來自師部,平常凶神惡煞的指導員,也只能唯唯諾諾的「隨侍在側」。有一位扮演匪徒的林姓鄉親,也許是故意想讓副村長「穿小鞋」,扭打時就是不肯就範,更不肯「當場斃命」。台灣來的充員兵哪是他的對手!一陣拉扯,惹毛了驗收官,他破口大罵:「媽格巴子,趴下!趴下!老子從沒見過這麼不聽話的敵人。」經典話語引來一陣訕笑。根據多年的觀察,軍中罵人也有省籍情結。台籍班長愛用「ㄍㄢˋ」,外省籍的班長好用「△」(實在不方便說),這位長官出口「媽格巴子」,頗具東北「響馬」豪邁的風格。8月23日晚間照例由對岸開炮過來,第一響大家繃緊神經,後來發現一切如常。8月24日公雞一如往常地叫太陽出來,學弟們早起第一件事就是到處借暑假作業來抄,以備9月1日的開學註冊。

 

抗戰歌曲中有描述為征人送草鞋、送征衣、…等歌曲,歌詞內容都是表達婦女同胞愛國不落人後的精神。當初防區將各村的婦女組織成隊,或許也是基於類似的思維吧。隨著民智日開,女生受教育的機會漸多,國語說得愈來愈標準,她們從原來的後勤人力支援,逐漸的開始學習包紮傷患的技巧(見下圖2.),更有的被訓練成心戰喊話的尖兵。從前演習要關大門、跑防空洞,一些聽不懂國語的長輩,只要聽到擴音器裡傳出小姐的聲音,就知道演習即將結束。下圖1.是牛角婦女集合場景,操場的位置在六間排常璧弟老家的前方,在當時這是很重要的集會場所。內側有一個克難的司令台,我小一時在此表演過唱遊,外側能搭簡易的戲台,供來自莒光的東海部隊演「海堡戲」(福州戲)。老照片的遠景還能看到我的老師—-曹金平校長的老家。

牛角婦女隊集合場景。王榕樂先生提供。
牛角婦女隊集合場景。王榕樂先生提供。
婦女隊包紮傷患訓練。王榕樂先生提供。
婦女隊包紮傷患訓練。王榕樂先生提供。
民防隊支援幫運彈藥。王榕樂先生提供。
民防隊支援搬運彈藥。王榕樂先生提供。     

李定司令官駐防馬祖時,特別重視軍民的體育、文康活動,尤其喜歡推軍民並競,軍民同樂的賽事。所以,他在軍中提倡小型康樂,民間的三鄉四島(東引因交通不便得免)有康樂競賽,連帶使馬中為了徵選質優的晚會節目,高、國中部一連兩年舉行班際康樂比賽。(相關話題前已說過,今天不必提及)司令部在南竿,此地人口最多,又是最大島,所以被盯得最緊。山隴是都會區,女生活潑大方,又有知名的弦樂師傅,早在推行「四健會」時代就組成了民間遊藝隊伍,在南竿地區巡迴演出,這個時候他們順理成章的擴大規模。而牛角以漁民居多,除拔河比賽以外,其他的活動多半敬謝不敏。康樂比賽時,當村長的堂叔,還得拜託我和曹金華小姐同台合唱〈朗尼路加〉。因上級規定要推出節目,大家商議結果,委託老士官紮一條15節的巨龍,在當時這是最長的龍了。據說龍頭重達15公斤,必須分3組人馬輪流舞弄,但牛角漁夫卻能耍得威震八方。當時人人愛舞龍,因為集訓期間,可以抵免民防隊夜間站崗。民防隊中能舞得動龍頭的人眾多,但能勝任耍龍尾的只有一位—-常林兄。若以圓心和半徑的關係來看,龍首稍微一動,半徑末端的龍尾就得大距離的奔跑。只見他滿場飛舞,卻氣不喘面不改色。因為他體力超好的,是首屆軍民馬拉松賽跑(由馬港經中興嶺、成功山、牛角嶺到山隴廣場)的民眾代表。這隻巨龍曾從牛角港口搭馬達船直航北竿表演,當天我還抱著連珠炮到港口歡送和恭迎。這件事是當時鄉親們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話題。

 

軍管時代,各鄉各村都有民防隊的編制,所以,相關的趣事、軼事必然不少。拙文兩篇,希望能拋磚引玉,或者下回碰面時,各位鄉親能將您的見聞告知,說不定能讓我聯想到更多的陳年往事。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