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頁面 6

鐵板燒塔歌

0

 〈鐵板燒塔歌〉

(一.)

白雞骹   紅雞髻

(白雞爪  紅雞冠)

 

鳥囝圓暝澳前飛

(鳥兒歸巢在村莊裡飛翔)

 

孩囝蜀墿跳跳動

(人偶沿路蹦又跳)

 

前斗保長公食酒醉

(前導是喝醉酒的「保長公」)

 

(二.)

來燒塔  拾柴配

(撿柴火來燒塔)

 

慢慢抾柴先排隊

(有秩序的拋木柴)

 

塔壘懸懸火燒旺旺

(塔砌高高火勢旺)

 

黃呱放籽儂富貴

(黃魚生生不息  人們大富大貴)

 

(三.)

道士逐野貓

(道士驅趕狐狸)

 

神明搦  [禾黑

(神明抓鬼魅)

 

鄉間作衣食

(村莊裡熱鬧求平安)

 

今晡來除穢

(今晚來除穢氣)

 

[第三段重複一次]

 

 

(四.)

官帽山  花結蕾

(官帽山  花朵含苞)

 

甘羅做官十二歲

(甘羅十二歲當大官)

 

倪囝跬大做大事

(孩子長大能作大事)

 

爸嬭珍珠瑪瑙穗

(孩子是父母親的珍珠寶貝)

 

倪囝跬大做大事

(孩子長大能作大事)

 

爸嬭珍珠瑪瑙穗

(孩子是父母親的珍珠寶貝)

 

 

這是一首旋律簡單、曲風輕快活潑的兒童歌謠。幾年前,曾答應仁愛社協要寫一首〈鐵板燒塔歌〉,因為事情繁忙,所以,遲遲無法交卷。今年辭去大學的兼任課務,同時在社大選修詞曲創作相關課程,在顔志文老師指導、同學切磋之下,學到最基本的譜曲概念,就試著把自己的作品譜上旋律,敝帚自珍也覺得差強己意。前一學期初始,請仁愛國小陳怡婷老師編曲、伴奏以及陳麗珠老師指導小朋友福州語的識讀。在老師們熱心的教導之下,清亮的童聲,完全把歌曲中的民俗意涵表現出來,真是令人感動與佩服。尤其是穿著亮眼的服裝登台,神采奕奕、容光煥發的台風,令在場的觀眾眼睛為之一亮。特別感謝,從前敬恆學生祥明為影片後製並加字幕,使畫面更加生色。

 

原本規劃,這首歌曲要在去年鐵板燒塔節時表演的,因為當時有閩劇演出,主辦單位在時間上無法作從容的安排,致使小朋友雖備妥「武功」卻無法一展身手,這是非常可惜的事。因此,今年五月份的母語歌唱比賽,我極力推薦,由他們登台高歌作觀摩表演。也希望藉此難得的機會,讓升國中之前的小朋友,能留下國小階段的美好回憶。

 

 

馬祖俗諺語珠璣:三叔公做歲,通澳無閒

0

【本義】

三叔公過大年,因個人的習性,而干擾到別人的生活節奏。

 

【引申義】

孤家寡人的三叔公,平時「一人飽全家飽」。然而,過年時總要拜祭天地、祖先等。大凡祭儀所需之供品,都是向左鄰右舍,甚至整村人家索取或借用來的。他很有技巧的把供品來源分散,大家都是鄰居或親友,被拿了一些,即便心裡不很舒坦,由於「人逢喜事精神爽」,過年前夕,也不必跟他計較了。三叔公整個村莊走一圈,回家後稍稍「整合」一下,滿桌的供品,反而比任何人家都豐富多彩。一場煞有介事的拜祭,人神倒也皆大歡喜的。

 

諺語在社會上流通之後,它的意思有時會向外引伸,以至於和原始的語意產生疏離,本句諺語也不例外。它有時候也能用在,「為圖自己方便,不惜牽累別人」、「為一己之目的而犧牲別人」以及「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情境時。

 

【註解】

  1. 三叔公:非特定人物,這只是代稱而已。運用時當然可以換上某人專名,但是,諺語的特點在「寓意」、在「指桑罵槐」或「意在言外」。若雙方情誼僅是泛泛之交,一旦換成實名,那是很傷人的。
  2. 通澳整個村莊。若說得誇張,也可以用它來形容「整個社區」、「整條街」…等。「通」有「完全」、「整個」、「全部」的意思。馬祖話裡還有一個比它意思更通俗、更傳神的語彙,那就是「個郎」(ㄍㄛ ㄌㄛㄥ,ko long)。「個郎」是連綿詞。連綿詞最大的特質在表現這個詞彙的「聲音」,而不計較這個詞彙的「字形」寫法。所以,它可以用任何同音的漢字。因為「個郎」好念、好認、好寫,所以,在福州文化區裡,無論雅俗文獻皆用「個郎」來表示。

 

【史鑑】

《史記‧伍子胥列傳》記載:伍子胥父親伍奢,在楚平王朝廷任太傅之官。因政爭而被奸佞囚禁,對方以伍奢為人質,想詐騙伍尚、伍子胥兄弟回朝廷,以便將父子三人一網成擒。但陰謀被伍子胥看穿了,他就匆促的逃亡國外以避禍。「知子莫如父」,當父親得知伍子胥安然出境之後,就感慨的說:「楚國君臣且苦兵矣!」意思是說:「你們倒大楣了。楚國上下等著吃戰爭帶來的苦頭吧!

 

事實果然如其父所料。為了要報殺父兄之仇,他仔細盤算,非得依恃強國之力難達其功。後來他曲曲折折的來到吳國。中途還發生他和申包胥互立「各為其主」的誓約。經過一番奮鬥,很快的就在吳國取得穩固的地位,緊接著率兵伐楚。此時楚平王已歿,他攻入首都郢城之後,一不做二不休的挖墳劈棺,把楚平王的屍體拖出,對他鞭屍三百以洩私恨

 

這個故事的真假曾有學者質疑過,然而事件的本末出自《史記》,為了輔助說明諺語意涵,本人仍然加以引用。以故事情節和俗諺對參,伍子胥就好比是「三叔公」。戰爭的目的,無論你喊得多崇高、多偉大,即便如「弔民伐罪」、「替天行道」…等,但畢竟是「兩敗俱傷」的。「一將功成」了,但是雙方人民注定都是苦主,都得跟著倒楣

 

【運用】

運用的情境有二,情節設計如下。 ( )內的紅字是國語翻譯。請參考。

 

情境一。.

男:道士嬸噢!魚麵掏蜀撮給我「分年」儷,安 [勿會] 使的?

(道士嬸啊!給我一小撮魚麵,好讓我拜祭天地可以嗎?)

 

女:魚麵著篩篩咧,你自家去 [扌馬] 吧。

(魚麵擺在竹篩裡,你自己去拿吧。)

 

男:哇嚇!篩篩咧復有魚麵復有魚丸啊。夫其我就夫其 [扌馬] 仂囝,者其掏仂囝。謝謝道士嬸噢。

(哎呀!竹篩裡既有魚麵又有魚丸耶。那我就那個抓一點,這個抓一些。多謝道士嬸啊。)

 

女:悽慘啊!者儂,復無閒復出鬼。「三叔公做歲,通澳無閒。」單身哥蜀隻,每蜀主都煎炒過呵,個郎澳都著跟咧拌。

(哎呀!這個人哪,我忙得不可開交,又來這裡囉哩八嗦的,「三叔公過年,大家也跟著忙。」光棍一根沒老婆做家事,每家每戶拿一點,整村人都被影響到了。)

 

(請大家特別注意,「夫其」、「者其」必須快速連音成一個音節,以表示「那麼」、「那個」、「這個」的指稱詞。)

祭儀的「供品」。賀廣義老師拍攝。
祭儀的「供品」。賀廣義老師拍攝。            

 

情境二。

通早村公所廣播,今旦有官長遘,固予講,吼民防隊集合做衛生。病吐瀉!「三叔公做歲,通澳無閒。」

(剛才村公所廣播,今天有長官到,所以,要求民防隊員集合整理環境。哎呀!「三叔公過年,大家都不得閒。」一個大官來,大家忙得人仰馬翻的。)

 

(「病吐瀉」的語意可用在很多場合,它可以做「該死的」、「要命啊」、「哎呀」等不悅的情緒表述,而且是很粗俗的民間詈語。可是,語言的功能在表情達意,同一個語彙,在不同的情境之下,交談者可能會有正反截然不同的感受。「病吐瀉」若運用在閨密或好友之間時,那是代表和諧和親切。在本情境中它是負面的意涵。為了真實傳達鄉間百姓的心理反應,也只好不計粗俗優劣了。敬請鄉親諒解。)

(開版照為李忠堅提供。本則諺語由老同事林滿棟先生提供。特此敬謝。)

水井紀事

0

‧ 擔水

自來水尚未普及的年代,島上各村都有一至兩口水井,維繫村人飲食與四時運作。除了少數人家得地形之便,擁有私井之外,村人都要往井邊挑水(馬祖話稱擔水)。與此對應,家家廚房布局也大同小異,泥灶旁邊都有一個陶製大水缸,木頭蓋子,放一把鋁製水瓢。大人小孩回家渴了,直接掀蓋舀水,咕嚕咕嚕灌下。

遠遠可見二、三女子,肩挑水桶(少見男性),花衫黑褲,快步走在窄小的巷弄。
遠遠可見二、三女子,肩挑水桶(少見男性),花衫黑褲,快步走在窄小的巷弄。

每日傍晚,西天猶有一絲殘照,種田的、捕魚的也陸續「轉暝(天黑回家)」,村裡傳出陣陣鋤頭「剃鼎」的刺耳聲音,逐漸有炊煙升起,遠遠可見二、三女子,肩挑水桶(少見男性),花衫黑褲,快步走在窄小的巷弄;扁擔彎彎,身形隨著重力律動,兩條烏黑的辮子左右晃動。

大白天婦人來井邊洗衣、洗菜,攀講嘻笑的聲音村子都能聽見。
大白天婦人來井邊洗衣、洗菜,攀講嘻笑的聲音村子都能聽見。

春夏潮潤,雨霧綿綿,島上水井也都豐沛滿溢,擔水的人直接沉入水桶,連打水的「駁桶」也省了。大白天婦人來井邊洗衣、洗菜,攀講嘻笑的聲音村子都能聽見。到了晚上,少年難耐炙熱,帶著臉盆、毛巾,到井邊摸黑沖澡。久久一部軍車駛來,車燈掃過,赤條條的身影無所遁形。有人手掩胯下,蹲躲低矮的井沿後面;有人拿起臉盆,還來不及遮掩,燈柱已返回路面。

老人家看不過,拉開嗓門朝水井吆喝:「這水給人食的!你們洗衣、洗身,到別位去!」

到了秋冬,東北季風把水氣帶到遙遠的南方,野溪乾涸,水井空蕩蕩,盡頭淺淺一漥濁水。打水的「駁桶」扔下,匡噹一聲砸到井底石頭,馬口鐵立即凹了一角,井底傳出嗡嗡的回聲,久久不散。

不知何時,水井旁邊開始排列各式各樣等待中的空桶。最常見的是上大下小,呈圓錐形的鐵製水桶,底部極易生鏽漏水,有人就換上圓餅狀木板底座,工法細巧,木頭與鐵邊嚴絲合縫;有些水桶鋁製,小巧不生鏽,價錢也貴些,但質軟,碰撞易留下凹痕;也有少數人家仍用傳統木桶,色澤深沉有些年代,外圈圍箍竹篾,桶內盛水,質厚如油,一擔水挑回家一滴也沒有濺出。

不知何時,水井旁邊開始排列各式各樣等待中的空桶。
不知何時,水井旁邊開始排列各式各樣等待中的空桶。

等水的通常是幼童,一次一次懸下「駁桶」,極有耐心,每次往往只有少量黃色土水,注滿水桶之後喚大人挑回。也經常可見十五、六歲的少男少女,肩挑兩個與身型不成比例的水桶,一階一階往山腰的家蹬去。

牛角村靠海處猶存一戶石屋,外牆斜斜伸出幾支石條,由低而高呈階梯狀,據說是特意鋪陳的捷徑,便於挑水入廚房,那可能是島上現存最艱險的水路之一。

牛角村靠海處猶存一戶石屋,外牆斜斜伸出幾支石條,這可能是島上現存最艱險的水路之一。(王清勇提供)
牛角村靠海處猶存一戶石屋,外牆斜斜伸出幾支石條,這可能是島上現存最艱險的水路之一。(王清勇提供)

再不久,井邊逐漸有爭吵聲,愈來愈頻繁也愈大聲。「你就一厝人,擺那麼多水桶,這井是你厝鑿的?」「你擺兩個空桶,半天見桶不見人,我在這等多久,你知道嗎?」隨後雙方語詞愈加辛辣,面色變得猙獰,兩造雙方轉為冷戰,可能幾年不說話。

於是,井口加蓋上鎖,每日晨昏兩次開井,規定每家每戶配額一擔水。

‧ 擀身

冬天洗澡,在島嶼是件奢華之事。軍隊未來之前,一個冬季下來,全島男女老少數一遍,沒幾人有過真正意義的沖澡或泡澡。

島人稱「洗澡」為「擀身」,毛巾擰水全身擀過一遍,就已功德無量。夏天才有「洗身」這回事。孩童相約,偷偷溜到戒嚴的海邊泅水,就說:「今旦要不要去洗身?」至於起灶點火,燒熱水「洗湯」,即便是家有私井的富人,也只能偶而為之吧!

冬日酷寒又缺水,長年未洗的棉襖外衫,衣領烏黑有油光漾出。過年時辰,島上休耕休漁,男女見面寒暄,常有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兩手互伸袖口,頭往衣領微縮,身體左右晃動,引導厚沉的棉襖輕輕摩擦肩背,捫搔因暖意而甦醒的陳年老垢。

老一輩常說,哪天有錢,一定坐錨纜去福州湯池「洗湯」,讓師傅擦背刮垢,像一頭放血燙毛、白慘慘橫躺的豬仔,一次清理乾淨。

‧ 洗澡

當年初中入學,註冊通知清清楚楚載明,住校生要檢查臉盆、牙膏、牙刷、香皂、毛巾、漱口杯等盥洗用具。好像讀初中就為了洗臉刷牙,缺了其中一項,入學考試就白考了。

住校生睡大通鋪,上下兩層,五、六十人擠一間。所有規矩比照軍中,棉被折成豆腐塊,毛巾掛床頭,臉盆擺在床底,下鋪在前,上鋪在後;唯一不同的是,兩大間寢室擠了一百多人,熙熙攘攘,居然沒有浴室。大概校方認為,沒水,建了也是白搭。可以想見,上完體育課那個嗅覺極端恐怖的夜晚,每人汗涔涔,脫衣脫鞋,所有人都在五味雜陳、昏天暗地的烘臭中沉沉睡去。

住校生睡大通鋪,上下兩層,五、六十人擠一間。所有規矩比照軍中,棉被折成豆腐塊,毛巾掛床頭,臉盆擺在床底,下鋪在前,上鋪在後。
住校生睡大通鋪,上下兩層,五、六十人擠一間。所有規矩比照軍中,棉被折成豆腐塊,毛巾掛床頭,臉盆擺在床底,下鋪在前,上鋪在後。

那時校方規定,每日晚餐後、晚自習前的短暫時間,開放住校生到中隴山腰打水,準備第二天漱洗。多數人規規矩矩拿著臉盆,長途跋涉來到井邊,好不容易爬一段斜坡,端回來的水只剩半盆;也有人迷上籃球,把握分秒時間,痛快打幾回半場,徹底忘了打水這個瑣事。深夜無語,眾人皆睡,打籃球的卻醒著。他拿著鋼杯悉悉窣窣舀水,這裡一杯那裡半杯。晨起,眾人見他坦蕩刷牙洗臉,毫無愧色。他盆裡水最多。

週六下午不上課,住校女生三三兩兩結隊,往山朧洗澡洗衣,順便感受一下南竿首善之村的風華。她們分別從東引、白犬、北竿跨島來南竿上學,平日回不了家,假日分外思念親人。於是,到軍中福利社吃一碗肉絲麵,去掬水軒叫一盤四果冰,讓食物與笑聲沖淡思鄉之情。

等到天完全暗黑,滿街休假的軍人都已歸營,街上幾間浴室空空盪盪。這時她們才躡手躡腳,尋一間可靠的、熟悉的(同學家開的),進門再三確定,隔成一格一格有如獸檻的浴間,已空無一人。她們要求老闆關大門,小心翼翼如臨大敵,她們包場了。

那個年代,開浴室的承天啟運,自家尋到水源掘成水井,自用之餘還可外賣。先是在井口裝上人力幫浦,一上一下掄動把手,井水神奇地嘩嘩流出,島上來電之後,改裝馬達抽水,水管像蛇一樣通到鍋爐與各個浴間。鍋爐燃料也一路進化,從木材、煤炭到柴油。浴室隔間倒是經年不變,一律透天式塑膠隔板,一室一門。

每片隔板可見香菸燙炙的孔洞,零星分布,黑乎乎的,每個孔洞背後,都有一雙如火焰一般,充滿慾望的眼睛。

浴室經年潮濕,瀰漫一股混合著肥皂、毛髮、汙垢的腐味。浴盆一般都是水泥灌模,內層抹平,講究一點用磨石子,像溜滑梯表面,後來提升為馬賽克磁磚,縫隙粗礪,人躺其中並不服貼滑潤。老闆提著水桶傾入熱水,八分滿,隨後關門,留下一個氤氳混沌的世界。

浴室經年潮濕,瀰漫一股混合著肥皂、毛髮、汙垢的腐味。
浴室經年潮濕,瀰漫一股混合著肥皂、毛髮、汙垢的腐味。

她們樽節挪移,洗頭、洗澡、洗衣,將八分滿的熱水運用到極致。浴畢返校,臉盆重新裝滿一件一件洗淨擰乾的衣物,她們走在月光輕灑的小路,才剛浸泡熱水的臉頰白裡透紅,夜色幽微,隱隱流動私密的想像,還有瑪莉香皂的清香。

‧ 鑿井

在遙遠的年代,島上並無今日規模的水井,只是在某個湧泉的巉巖之下,或者尋到水草茂盛處,挖窟蓄集,水清為淨,島人取之飲用與灌溉。國軍來了以後,將原來的水窟掘深擴大,以水泥填高井沿,鋪陳腹地;然而,井內水深之處仍是土壁圍砌。

有段時期,島上孩童普遍腹脹如鼓,如廁或進食,不時拉出一條條比蚯蚓還要粗壯的蛔蟲,有人甚至在升旗之後的早操,跳著跳著從股間滑落長物,扭曲蠕動,十分可怖。

軍醫單位斷定病原癥結在水質,消息傳到美援支持的農復會,他們出錢出力,除了興建防空洞躲避空襲,還做了兩項建設,其中之一是各村加蓋豬舍,將畜養在住家前院、與家人生息與共的大小豬隻,喬遷到公共豬舍豢養;另一項目,即是在各鄉各村普遍鑿井,改善居住與飲水環境,根絕蛔蟲之患。

然而,事態發展往往與想像不符。公共豬舍離居家太遠,大豬小豬食量驚人,拖著沉重的豬料晨昏餵食,非常不便,豬舍入住率始終不高。此外,台灣來的鑿井技師畢竟不熟悉島上地質水文,有些井鑿好了卻乾枯見底,沒有水。

各村加蓋豬舍,將畜養在住家前院、與家人生息與共的大小豬隻,喬遷到公共豬舍豢養。

面對農復會長官即將登島視察建設成果的壓力,主事官員慌了,村裡的指導員與村幹事倒十分靈光,他們臨機應變,立即動員民防隊,從舊井挑水灌入新井,從民家抓豬關入豬舍。於是,村落上下挑水的挑水,抓豬的抓豬,場面紛亂,十分詭異。

‧ 假信

梅英家住東邊山,讀完小學三年級,就沒上學了。她爸爸認為女子終歸嫁人,識字即可,不必讀太多書。媽媽每天在田裡忙著,梅英就幫忙煮飯、挑水、洗衣服、照顧弟弟妹妹,有空就到山上割芒草、折樹枝、撿豬菜。

梅英的爸爸既不捕魚也不種菜,他四處幫漁家補魚網。每隔三、五天,爸爸就挎著竹籃出門,籃子裡放了十多隻大大小小、表皮光滑、削得尖尖的竹梭,兩把割線頭的彎月小刀,還有一綑一綑,粗細不同的網線。他有時會受雇北竿、白犬的漁家,在那裡補網「隔暝」,幾天不回家。

有一次,梅英看見爸爸從白犬回來,拎了兩尾大黃魚,鱗片又亮又黃,他沒有回家,而是往西邊山走去。梅英知道,這麼大隻黃魚只有酒席才吃得到。她看到爸爸停在一戶低矮的屋子前,木門伊呀打開,一個女人探頭而出,面色粉白,爸爸隨即隱入門中。

有一次,梅英看見爸爸從白犬回來,拎了兩尾大黃魚,鱗片又亮又黃,他沒有回家,而是往西邊山走去。

梅英頓時明白,為何這陣子媽媽總在深夜哭泣,為何依嬤皺著眉頭唉聲嘆氣,為何爸爸經常在餐桌上大聲咆哮,拍桌罵人;突然在晚上憤憤開門,碰的一聲,消失在黑暗之中。

爸媽爭吵的時候,依嬤無語,梅英很害怕,她躲在土灶後面,感覺自己是個多餘的人,只有這個角落才覺安心。她想到鄰居春花姐姐,過年從台灣回來,純白喇叭褲,亮黑高跟鞋、粉紅高領毛衣,大紅繡花棉襖。春花姐姐說,她在工廠車衣服,每月可賺2千多元。她說台灣夜市吃的、穿的,應有盡有;她還說火車好長好長,車頭轟隆轟隆駛過,好半天才能看到車尾。

那時,有支台灣來的鑿井隊伍,住在村公所。他們每天敲敲打打,釘甜甜圈形狀的模板,水泥灌入,過幾天拆板,露出像車輪一樣巨大的空心圓體。他們把車輪圓體綁上繩索,合力抬到鑿井預定地,慢慢降到挖到一半的井底,隨後一圈疊上一圈,再挖深、再疊上,用不到幾天,一座新井便大功告成。

梅英有時會逛到工地附近,特別是在爸媽又開始永無止盡爭吵之後,她跑去看工人鑿井,聽他們嘰嘰喳喳講她聽不懂的台語。他們還會用半生不熟的普通話告訴梅英,百貨公司電梯多神奇,兒童樂園、動物園多好玩、阿里山、日月潭的風景多美麗。

有位工頭模樣的師傅跟梅英特別投緣,他看梅英似乎非常嚮往台灣,半認真地問:「小妹妹,你要不要跟叔叔去台灣啊?」

梅英想起,她有一位阿姨嫁給軍人,已經遷台多年;想到春花姐姐的車衣工廠、她穿的繡花棉襖、夜市、百貨公司…,她還想到爸媽三不五時的爭吵,以及土灶後面那個悲傷而孤獨的角落。

她很認真回答:「我想去啊!可沒有出境證怎麼去?」

那個年代,島上戶籍管制,並非每個人都能申請出入境證。15歲的梅英已經列管民防婦女隊。村幹事告訴她,台灣親人來信證明才可以申辦證件。

過了幾天,島上鑿井工程告一段落,工程隊忙著整理工地,收拾器具,準備搭船返台。梅英靈光一現,立刻找來紙筆,以她有限的語文能力,假冒阿姨口氣,絞盡腦汁,勉強寫了一封短信。大意說:阿姨剛生小孩,身體虛弱,家裡需人照顧,請姪女梅英火速來台幫忙…,云云。

信寫好,封入收信人是梅英媽媽的信封,貼上郵票。她去拜託那位與她投緣的工頭叔叔,請他到台後,路過桃園,務必將此信投入郵筒。

三個月後,梅英搭上駛往台灣的補給船。

三個月後,梅英搭上駛往台灣的補給船。

她沒有到桃園找阿姨,同船赴台的鄉親介紹她去基隆一家髮廊當洗頭小妹。此後,她換了許多工作,始終沒有去過阿姨的家。

她偶而會夢見年幼的自己,衣著單薄,在家鄉井邊等水。她把「駁桶」扔入井中,不知怎麼手鬆了,「駁桶」落入有若無底深淵的井中,自己也隨著「駁桶」一直下沉、一直下沉,她驚叫醒來,眼角都是淚珠。

舊物有如時光的回眸,保存無數氣味、聲音與對話的記憶。

全文連結

吃茄子

0

茄子是極普通的蔬菜,古書上載有許多異名。如,「落蘇」、「紫瓜」、「酪酥」、「昆倉紫瓜」、…等。老鄉親說它「野毒」(ㄧㄚˇㄉㄛㄩㄎ,iaˇtØyk ),吃多了傷口不易癒合。其實這是對它的誤解。或許受此觀念誤導,再加上它有一股說不出的氣味,小時候我有三種蔬菜絕不下箸,它就是其中之一。但說也奇怪,我現在卻「愛」死它了。偶而外食,每次進自助餐廳,燜煮茄子是我必夾的菜蔬之一,紫色的它,會令餐盤生色不少。尤其是自創以它和魚乾同燴時,那來自家鄉的海洋味道,立刻在口腔中彈跳,屬於馬祖的鄉土記憶,也陸續的從舌尖上蹦出。(本文未錄製音檔)

 

說「茄燒魚乾」出於自創是有一點「誇張」,嚴格來說,不過是改變古人繁瑣的烹調工法而已。這故事得從很久很久以前說起了。我有一位嫁到成功山的堂姊,回牛角村省親時,偶而會帶自種的蔬菜當伴手禮。若有茄子的話,這一天中餐一定有與飯同煮的茄子段。我排斥茄子氣味,心理作用的結果,總覺得整鍋飯都是茄子「怪味」,可是家大人卻吃得津津有味。家父是釀酒、煉蝦油的高手,飯前喝半煉乳罐的紅露酒是他最大的享受。和一般老鄉親飲食習慣一樣,口味嗜重鹹。他喜歡將蒜粒拍碎、剁成米粒狀後調入蝦油,就以此沾魚、沾花生或沾肉來吃。好幾次看他端著裝滿白飯的大碗公,夾一條茄子段擱在白飯上,慢條斯理的用筷子撥開,接著用筷子沾蝦油,來回的點著茄子的白肉,半截一口的吃著,那種滿足感一直到我成年以後才體會到。尤其是初到敬恆任教國三國文,上到夏丏尊的〈生活的藝術〉課文時,被弘一大師享受吃蘿蔔的滋味感動到。國中教了三年,代表這篇文章教了三次,每次上課,很自然的將大師的生活境界和父輩鄉親平淡的過日子作個聯想。

 

蝦油的氣味我很喜歡,即便加了蒜米的蝦油也不排斥。但把它和煮過變了顏色的茄子作搭配,坦白說,當時是不敢恭維的。父親木訥寡言,父子之間絕少閒話家常。可是看到我懷疑的眼神,然後就以輕鬆的語氣說:「《紅樓夢》裡還說用鹹魚乾燜煮茄子哩!」在下將信將疑,因為《紅樓夢》對當時少年的我來說,隔閡實在太大了。記憶中,父親的床頭小桌上立著一個克難書箱,是由裝「如意」牌洗衣肥皂的小木箱改造的。裡面豎立著《三國演義》、《西遊記》、《聊齋誌異》,《紅樓夢》、《幼學故事瓊林》……等書。傳統的父母親都不鼓勵子女看課外書,但這些書除了《紅樓夢》以外我都曾「偷」看過,直到入中文系之後,才驚覺《紅樓夢》是一本古今奇書,而且書中的確有魚鯗(魚乾)燒茄子的記載,只是料理程序過分繁瑣。書中所載,完全是凸顯富豪家庭的鋪張,庶民的我們是難以想像的。我蠻好奇的,這些食物在當時是如何保鮮,又如何讓食物久存不腐敗!

 

久在廚房打轉的人,都能憑經驗察知食材的特性。茄子吸油性強,而且須靠其他滋味來「壯大自己」的。不僅如此,它最大的麻煩在煮了會變褐色,這是「有礙觀瞻」且煞風景的事。餐廳賣的多是經過油炸,所以才能維持紫艷光亮的色澤。民國77年來台任教,有一次和同事到客家莊參訪,用餐時,客籍同事特別介紹一道,用台菜「三杯」方式料理的「茄燒大腸」。哇!好吃極了,光是用湯汁拌飯就能連吃兩碗。那一餐,大家的話題集中在茄子,連老闆娘也加入聊天行列,她並且教我們選茄子的技巧。要挑直條有光澤的,尤其是不要選蒂頭分叉的(見下圖1.),她說這種茄子煮起來容易變色。(謹供參考,因為我的經驗任何形態都會變色,也許是個人的技術問題。)

蒂頭分叉的茄子。
蒂頭分叉的茄子。

馬祖老一輩的鄉親烹煮茄子絕不會用油炸,因為窮得無油可用,而且也不知道炸過的茄子會不變色的「眉角」。在駐軍多的年代,軍民互動非常頻繁。參加春節遊藝會的阿兵哥們,男扮女裝時須向民眾借花衣裳。事後歸還衣物,總會用一些口糧、罐頭等當作答謝禮。鄉親視豬肉罐頭為珍品,如「雞肋」般的牛肉罐頭,只好用來燒豆腐、煮蘿蔔或燜茄子了。從前我家開雜貨鋪,大人做生意忙,只要不礙到他們,就可容忍我取貨架上的食材隨意煮食。初中時代,馬中學生須住校以便接受軍事化教育。星期日收假前,若機會巧合,我會用豬肉醬罐頭燜煮茄子。隨著年齡增長,對茄子的「怪味」漸能接受,加了罐頭調味之後,它立刻升格為當時的豪華大餐。

 

台灣真是寶島,一年四季多能吃到想吃的農產品。豬肚、豬大小腸等都有處裡好的現成品可買,只是馬祖優質的魚乾是可遇不可求的。偶而我也會用豬肚來燒(圖2.),但是家人的接受度並不高。原因出在豬肚太有嚼勁,和柔綿的茄子肉質是矛盾的。另一道是用魚乾、豬大腸和茄子燴燒,這是重口味的菜餚。做法並不難,只是有一點費工。無論是用豬肚,或是用豬大腸都得先滷過。每一次煮這道菜時,前一天一定會滷豬肉、豆乾…等。趁做滷味之便先滷好食材備用。魚乾最好選用淡味鰻魚乾,若是鹹味的,須先浸泡清水去鹽,否則台籍朋友會避之唯恐不及。請特別注意,動刀切魚時,要順著魚骨頭平行切,若和魚骨頭垂直亂切,吃的時候滿嘴細骨,很是麻煩。

豬肚燒茄。
豬肚燒茄。    

料理方式請參考:洗妥茄子,擦乾,切小段,入油鍋稍炸後撈起。薑片、蒜粒爆炒,20秒後魚片(或魚小塊)入鍋、加冰糖些許,加適量的醬油著色,若是用鹹魚,先不加醬油以策安全,否則太鹹了將難以處理。翻炒後加水,蓋鍋燜煮,做法基本上是如同「三杯」。待魚乾七分熟時拋入滷過的大腸和炸過的茄子。別擔心,茄子、豬腸都很耐煮,但要注意鍋中水量,以免燒焦。嘗一嘗味道,感覺鹹甜夠味了,下辣椒及九層塔再翻炒,起鍋裝盤前撒入蔥花,悶一兩分鐘讓熱氣薰熟蔥花。大功告成,準備開飯吧!(圖3.)

大腸魚乾燒茄子。
大腸魚乾燒茄子。

 

這道菜因為食材關係可創造出截然不同的風格。若用淡味鰻魚乾燒煮,它會顯現如小家碧玉般的清秀與婉約。若選了鹹魚乾,其面貌將轉成梁山綠林的豪邁與壯烈。沒有一道菜能同時滿足所有人的味蕾。因為「人各有好尚,……而海畔有逐臭之夫。」從色澤來看,這是重口味的小菜,主角是茄子,魚乾和大腸只是幫襯而已。有朋友認為要加辣豆瓣醬,我不建議。個人認為,把它放在冰箱冰鎮半日,那可是炎炎夏日調飯、拌麵、夾饅頭的海島風味食物。

天有多大‧理想就有多高  讀楊前縣長三體帆船首航新聞有感

0
天有多大‧理想就有多高  讀楊前縣長三體帆船首航新聞有感

 

最近看到馬祖媒體報導,有關楊前縣長三體帆船即將下水的新聞,個人對此壯舉深感敬佩。坦白說,我看到的不是一艘成形的小船,而是支持他追求理想的背後一股力量。楊前縣長憑著對貝塚的敏感度,邀請專家學者進行研究。同時也排除軍事、行政等各方面的困難,逐步將「亮島人」推向全世界。因此,他對「亮島人遺址」的發現,可說是居功厥偉的。後來考古團隊在中研院陳仲玉教授的領導之下,提出令全球學界震驚的考古報告。甚至有學人認為,「亮島人」的發現比發現「北京人」更有意義。此番交通工具製造完成,是否有下一步打算,譬如,循海路模擬古人遷移路線、亮島周邊生態環境的深究……等等,鄉親們多樂觀其成。個人基於同村兼好友之誼,謹以本方言歌詞向楊前縣長表示祝賀與感佩(圖1.)。

天有多大‧理想就有多高  讀楊前縣長三體帆船首航新聞有感
慢工細琢的工作神情。劉羽茵女士提供。

去年,台北聯經出版公司為王花俤校長出版繪本──《八千歲亮島人》,本人有幸為此書做方言朗讀,有關亮島人的事也因此略知一些。本歌詞的創作思維不可能完全放在亮島人的身上,因為他們畢竟是八千年前的老、老、老祖宗。後代的我們只能據史推想描述,將近代史上鄉親義勇渡大海、「入荒陬」的精神和他們比附。所謂「帝力與我何有哉」,他的另一面意義就是,「化外之區」的大海島民,在生活上所展現的豪邁與粗獷。直到今天,好友相聚,酒過三巡後,狂飆性格的「海島基因」,不多時就會出現在酒桌之上或座席之間了。

為紀念建國百年,馬祖在國家音樂廳舉行「藍海的故鄉」音樂會。我為自己的作品〈美麗的藍海故鄉〉寫曲目介紹,當寫到「距今六千年的熾坪隴遺址」時,我用了驚嘆號表示「驚奇」的感覺,因為「遺址的年代比甲骨文早了三千年」。現在,面對距今八千多年的亮島人,當他們進出東海捕魚時,五千年之後孔子才誕生,鄉親們不妨想想,我們還能用什麼符號來表示大家的驚訝。尤其是一層層堆疊的貝塚,裡面歲月軌跡,可有太多的故事值得後人去扒疏。所以,靠悠久的歷史積澱,培養出一代又一代的海洋子弟,一波波的勇敢突破逆境,開枝散葉的向外拓展。許多鄉親也在異地創造出傲人的事業,這都是其來有自的。

 

歌詞的標音以羅馬字音標為準。在自然狀況之下,任何人在學習新的語言時,一定會受母語的特質所影響。大家聽我的音檔後,當可知道大部分馬祖人說國語是「ㄢ、ㄤ不分」、「二聲、三聲難區別」、「翹舌音常混淆」的原因所在了。歌詞中有些概念必須要特別說明。全文以豪邁的性格開宗,表達「天高皇帝遠」的自在。七分的霸氣,加三分的浪漫,這就是海洋子弟的性格總體表現。「安」做虛字用時可表達「命令」、「驅使」、「要求」、「壓迫」等語氣,它可以讀ㄤ(ang)或ㄍㄤ(kang)。請大家不要誤會,這是講方言,不是說國語。「浪趏」的意思是浪濤,「趏」是替代字。暫時借用而已。

 

第二段是凸顯遺址的歷史悠久。我特舉儒家指標人物周、孔二人,和亮島人做對比,說明遺址對馬祖文明啟蒙的意義。從此之後,那些動輒說馬祖是「鳥不生蛋」、「化外之區」、「文化沙漠」等輕蔑語的外地客,說話時可得要三思了。「橫山」是亮島的俗稱。「遞早」詞意等同「老早」,是表示自信滿滿的口氣。馬祖話沒有「貝塚」詞彙,所以只好用「一層一層的貝殼」來表示了。「捭帆」意為升起風帆,蓄勢待發狀。「熾坪隴」是東莒地名之一,但是它的字形和讀音卻不統一,我們要以在地人的發音為準,所以請仔細聽我的音檔。

 

末段以民國50年代末期族群大遷徙做鋪陳。彼時離開馬祖的鄉親,有個最卑微的共同理由──「找飯吃」。因為海洋資源枯竭,許多人是帶著一屁股的債務離開原鄉的。坦白說,那是刻骨銘心的過程,一幕一幕的往事總令我無法忘懷。一根扁擔就能挑盡所有家當,其中還包括列祖列宗的「牌位」以及神明「香火」。在憲兵吆喝聲中,步履蹣跚的擠上登陸艇。了無尊嚴的躺在甲板上、坦克倉底,暈船婦女淒厲無助的吐著、孩子哭鬧著,…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這一次的「渡海」。鄉親們就憑著過人的毅力,在他鄉漸漸的闖出名號,開拓了一片天。每一個新世代所開創的新局面,必然如閩海浪濤,一波推著一波的永遠向前邁進。

 

楊縣長的毅力與理想是令人敬佩的。上一世紀因為「地不愛寶」,使得大陸考古事業有了輝煌的成就。根據經驗所知,有些遺址的發現是經由研究探勘所得,有些卻是因為剎那的機緣交會,接著進一步考究,最後才綻放光芒的。當時楊縣長因公務而登上亮島,若他僅僅泛泛瀏覽,不必懷疑,哪今天貝塚還是貝塚,亮島人依舊繼續躺著。在星空之下,浪濤聲聲入耳,軍事管制區裡的亮島人,不知何時才能重見天日。文章寫到這裡,突然想起酈道元在《水經‧江水注》的末尾說:「既自欣得此奇觀,山水有靈,亦當驚知己於千古矣。」對於亮島人,楊前縣長似乎也能做如是說。

馬祖俗諺語珠璣  介紹兩則與東引有關的諺語

0

東引大王嘴頭急

()

 

【本義】

東引大王性格豪邁直爽,來到供桌前,不必等待招呼就立刻吃將起來。

 

【引申義】

形容性急之人,在餐桌上不待全員到齊,就兀自開動。它的關鍵字詞是「嘴頭急」,所以,無論任何階等的人,只要表現出匆忙吃東西的儀態,或者在廚房裡,邊看烹飪邊品嘗菜餚的樣子,皆可適用之。

 

在《漢語修辭學》中有「藏詞」格式。人們在語文表達時,為了達到某種效果,說話人(或書寫者)會把大家熟悉的語句作某種程度的簡省。它有省略前面字眼的「藏頭」,省略中間文字的「藏腰」以及省略後面文字的「藏尾」。舉例來說,「而立之年」是省去前面的「三十」,這是典型的藏頭格。「…夜郎式的錯覺。」(黃森松〈露從今夜白〉)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省略了「自大」的藏尾格。在駢體文寫作時,為了語句對稱,有時須將格言,甚至人名,做割裂拋棄,如,介之推、鍾子期被說成「介推」、「鍾期」等,這是藏腰格的例證之一。本次兩則諺語都能當藏尾格來看待,因為口語一說「東引大王」和「東引黃呱」,人們就知道他要表達「嘴頭急」和「被自己的嘴巴所陷害」的意思。

 

【註解】

諺語中的「嘴頭急」有兩種發音,若慢條斯理、或嚴肅、生氣的說,請聽所附的音檔即可。若在開玩笑或輕鬆的場合時用到它,則語調會明顯的變成ㄘㄨㄧˋㄌㄡˇㄟㄎˊ(tshuiˋlouˇeikˊ),這是圓轉而「流氣」的說法。

 

某個節慶日回岳家吃飯。根據慣例,都是先到先吃,邊吃邊聊邊等。聊得正起勁時,有人對先開動者說:「東引大王嘴頭急」,言畢大家相視而笑。聽者都知到語意所在,但卻不知道它的來龍去脈。第二天,我打電話請禮民校長就近向耆老詢問,不到20分鐘就有答案了。這個答案令人不禁莞爾。

 

「白馬尊王」是馬祖鄉間非常重要的神明,祂有時被簡稱為「白馬王」或「大王」。在從前,這些分駐各島的「大王」們,每隔一段時間須返回祖廟會香述職。以馬祖列島的分布區域來看,東引島和原鄉祖廟距離最遠,所以,東引的大王必須提前出發。既然提前出發,那想當然爾是提前到達。神明蒞臨凡人豈敢怠慢,只好提前供奉祭拜,換言之,同樣的祭儀須舉行兩次,因此就創造出這一則有趣的俗諺語。這句諺語我聽過多次,但就是不知它的出現背景。經過禮民校長的訪查探問,所得結果令人喜出望外。電話彼端的禮民,應可聽到我的爽朗笑聲。

 

【史鑑】

造成「嘴頭急」的原因有很多。當時正餓、個性急躁、有急事待辦、…等,都會出現外人覺得脫序的行為。從前的馬祖,兩性地位是極不平等的,負責養家活口的男人,在家裡的地位如同廟中「大王」。故事發生於民國38年之前的牛角村。海峽兩岸路未斷時,閩東人士來馬祖,有冒險找機會的、有捕魚的、也有收購漁獲轉賣的。當時大家都沒有手錶,反正餓了就吃,睏了就睡。某日,一位男主人做完生意,手提著大秤回家,肚子有點餓,沒想到爐灶上毫無動靜。站立一旁無所事事的少年兒子,令他火冒三丈。這老兄一氣之下,隨手一桿秤柄橫掃過去,秤鉤正好勾住孩子的膝關節,當場血流如注,造成日後他行動微跛。事後「嘴頭急」的父親深感懊惱,然而父子「情仇」,至死方解。

 

【運用】

有關本諺語的運用情境設計如下,前一句用完整句,後一句用藏詞。( )內的文字是國語的翻譯。

 

1.老張者儂啊,飯頃頃熟就貯來食,東引大王嘴頭急,食都 [勿會] 赴。

  (老張這個人啊,飯剛煮熟就盛來吃,就像「東引大王急著吃東西」一般,匆匆忙忙的吃著。)

 

2.雞未上斤就搦來刣,復伓是東引大王,你急什乇?

(捉還不到一斤重的雞來殺,又不是東引大王,你急什麼?)

 

 ()

【本義】

東引的黃魚,因為口中會發出呱呱的叫聲,所以,害自己現蹤而被捕撈。

 

【引申義】

古人說「禍從口出」,今人說「自己害自己」等,都可以作本句諺語的註腳。言語的功能在表情達意,故辭令優雅妥適的人,其言談會如春風之入襟懷。前人每每以「沉默是金」嘉勉後輩要做詞寡之吉人。然而因自己的聒噪而惹禍上身的慘例,也史不絕書。這是我們要隨時提高警覺的地方。

 

【註解】

從前的馬祖是黃魚的故鄉,東引、亮島附近是它洄游集中之海域。所以每年三月份開始,列島漁民都會蜂擁來此,這對東引民生的繁榮,多多少少有些助益。黃魚可寫成「黃花」、「黃呱」,後者一般人會寫成「黃瓜」。「花」的聲母為ㄏ(h),但是音變之後會讀兀(ng或ŋ)。人類為動物命名時,會根據它的叫聲來取名,如,貓、鴨、鵝…等都是。旁邊的「苗」、「甲」、「我」都是它鳴叫聲的狀聲詞,然後再加上偏旁部首,就成為它的專用字了。

 

任何地方的黃魚都會發出ㄍㄨㄚ、ㄍㄨㄚ的聲音,有經驗的漁夫會根據此撒網圍捕。這是黃魚「自掘墳墓」,但是漁夫卻喜上眉梢。從前漁船上有「 [扌冒] 棬」(ㄇㄡㄎˋㄍㄨㄛㄥ+,moukˋkuong+)的設備,漁夫敲擊它會發出如黃魚的叫聲,藉此來招引魚群的攏聚。因為東引的產量多,所以就冠上「東引」之名。社會俗體字有寫作「黃瓜」與「黃呱」之例,但我會認同用「黃呱」,因為「黃瓜」與植物瓜果類名重疊,容易造成混淆。老祖宗當初若創造了 [魚瓜] 字,那今天的黃魚(ㄨㄛㄥ 兀ㄨㄚ)就可以寫成「黃 [魚瓜]」。遺憾的事是 [魚瓜] 乃「魪」的錯字。

 

【史鑑】

春秋時代的晉國公子重耳,為避國亂而流亡國外。到了齊國,娶公主齊姜為妻。「溫柔鄉是英雄塚」,生活安定後的他想終老於齊國。幕僚們不希望主子消沉喪志,就在後花園商量對策,想辦法讓重耳遠離齊國。無巧不成書,所有計策都被桑樹上的採桑女聽到了。她伺機將消息向公主稟報。沒想到公主反而殺她滅口,然後要求丈夫離開齊國,去成就男兒四方之志。可憐的丫環,自以為立下大功,沒想到搞不清狀況而惹來殺身之禍。所以,想發言時一定得把握「對的時機」,否則被當作「二百五」事小,若引來不必要的麻煩,那就後悔莫及了。

 

【運用】

有關本諺語的運用情境設計如下,前一句用完整句,後一句用藏詞。( )內的文字是國語的翻譯

  1. 講話著磁磁略、緩緩略。東引黃呱乞嘴害去,你著記定定啊!

 (發言要小心謹慎,東引的黃魚被自己的嘴巴所害,你要牢記在心啊!)

 

  1. 伊是「話打」角色,總有蜀日會變東引黃呱呵。

(他是強詞好辯的人,總有一天會落得像東引黃魚一樣的下場。)

莒光鄉元宵抽「鄉運籤」過程略述

0

前年有莒光之行,特別向老朋友陳順壽先生請教莒光「漁事工法」及元宵迎神的相關事宜。行程雖然匆匆,然而收獲確是滿滿的。莒光多采多姿的「擺暝」內涵,早在40年前任教敬恆國中時就已經感受到了。這次舊地重遊,順壽兄特別介紹抽「鄉運籤」的過程,讓我驚艷萬分,尤其是已接近失傳的莒光「祈夢」,更有必要為大家做說明。因受限於篇幅,有關莒光「祈夢」之事,請容許日後再向大家報告。

 

順壽兄說,向神明問卜新一年當地運勢的儀式很像台灣的抽「國運籤」。整個過程馬祖話說ㄗㄛˇㄙㄤˋ兀ㄩㄥˇ(tsɔˇsangˋngyongˇ),第二字的聲母在此讀原音ㄙ(s),而不變讀成ㄌ(l)。這三個字的寫法可以是「做三獻」或「做山獻」。前者是我個人思考所得,後者是當地耆老意見。「三」與「山」馬祖話同音,由於耆老的意見有傳統支持,是代代相傳下來的。兩種說法都能言之成理,以研究民俗、田野調查的角度來說,長老的意見必須被尊重的,所以,本文用儀式的內涵──「抽鄉運籤」為題目,但在行文敘述時就讓兩種寫法併呈,謹供大家做參考。(圖1.)

陳順壽先生「做山獻」(做三獻)儀式示意圖。
陳順壽先生「做山獻」(做三獻)儀式示意圖。

向神明祈求「鄉運籤」,這位神尊必然是該村境的主神,馬祖話說「地頭神」(ㄉㄧ ㄌㄡ ㄌㄧㄥˋ,ti lou lingˋ)。每年元宵酬神時,在主神專屬的「擺暝」夜的子時開始舉行。執占卜大禮者多是地方長老,或是當年的「做頭儂」(社首。ㄗㄛ ㄊㄠˋㄋㄛㄩㄣˋ,tsɔ thauˋnɸyngˋ)。卜問的項目雖然每一年大同小異,但也有個別需求可臨時加上的,所以,從所問的項目就可以查覺社會變遷的情勢。

 

求「鄉運籤」的目的是問新的一年鄉間運勢如何,除了公眾的事情以外,其餘問的事都是自己最關心的事。而且主事者還把卜問的結果記錄下來,有的載在「數簿」(帳冊。重要記事簿。ㄙㄨˋㄅㄨㄛ^,suoˋβuo^)裡,也有用紅紙書寫並張貼在廟柱或明顯的地方。(圖2.圖3.圖4.)

田澳村將民國57年問卜的結果記載在書冊上。
田澳村將民國57年問卜的結果記載在書冊上。

民國107年田澳村問卜的結果。
民國107年田澳村問卜的結果。

青蕃村將問卜結果張貼於威武陳元帥廟的大柱子上。
青蕃村將問卜結果張貼於威武陳元帥廟的大柱子上。

 

田澳與青蕃卜問的項目,都是和村民營生行業有關。比對田澳村前後兩張祈求的事項,不難發現內容是隨社會發展而做調整的。其中最重要的事是「人口平安」、「人馬平安」、「珠年平安」、「珠猛平安」。「珠年」和「珠猛」的概念是相同的,指的是「天花」與「痲疹」,這是很可怕的傳染病。經過政府、公衛專家們的多年努力,這種病症,尤其是天花,在今天的台灣地區已絕跡,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功。小時候的我們都有「種牛痘」的經驗。我的左手臂還留下接種疫苗後的「蟹足腫」。年輕的朋友可能不知道它的「厲害」。別被此地「珠」字影響,誤以為這是寶貝。老鄉親說的「出珠」就是國語的「天花」。「出 [疒孟]」就是國語所說的「痲疹」。因為「[疒孟]」是福州方言的俗體字,不僅《康熙字典》沒收載,連《戚林八音》也是用「癮」字替代。所以,青蕃父老只好用讀音接近的「猛」字來表示,這是沒辦法中的辦法。(正確的寫法請見圖5.手寫圖。)隨著醫療進步,鄉親對它的恐懼感大為降低,漸漸的也不在乎它所呈現的「筊象」了。田澳鄉親手寫的漁農名稱容我稍做解釋。「蕃茹」即蕃薯、地瓜。「蠘 [魚廉]」即捕撈螃蟹。「鮐仔」即今天所謂的「鯷魚」。以螃蟹、竹蟶為占問項目,可見當年莒光漁業的榮景。

珠、痲、「[疒孟]」的形音義手寫圖。
珠、痲、「[疒孟]」的形音義手寫圖。
以下所述就是「做三獻」(「做山獻」)的過程。擺暝當天,將三牲「禮意」,擺滿供桌,外頭迎神巡遊的活動已告一段落。子時一到,執事者焚香跪拜壇前,向主神稟報心意,透過「卜杯」,祈求「地頭神」明示新年之運勢。「卜杯」馬祖話說「跋聖珓」(ㄅㄨㄚㄎˇㄒㄧㄤˋ兀ㄚˇ,puakˇsiangˋngaˇ),「珓」與「筊」在此為異體字。一個半月形的筊稱為「支」,合兩個「支」則稱為「對」。隆起這一面稱「陰」,這是反面,馬祖話稱「覆」(ㄆㄡㄎˊ,phoukˊ)。平面部分是正面,稱之為「陽」,馬祖話說ㄎㄩㄛˊ(khyoˊ。語意為「仰」,但本字未明。)只有出現一正一反的形式才算是獲得「聖」杯。

 

每問一項擲筊一次,而且以一次為度。筊象呈現時,無論是「陰」、「陽」、「聖」,執事者皆須高聲喧呼,旁立提大鑼者,就同時密集敲鑼,表示喝采,接著將陰、陽、聖據實登載。這種現象類似競選抽號碼簽,任何數字對候選人來說都是吉祥的,而且也能說出一番道理。儀式中的「陰」或「陽」並無吉凶意義,都算是「第二志願」,可以各自表述。雖然社會已進步,民智也已增長,但鄉親仍然「寧可信其有」。所以出現「聖杯」時一定歡呼雷動。前文說過,在「做三獻」(「做山獻」)的過程中,鄉親最重視的事無非是「人口平安」、「人馬平安」、「珠年平安」、「珠猛平安」等。以理智來看「卜杯」,這完全是機率的問題。雖然如此,就人的心理狀態而言,「敬神」、「拜神」對心靈療癒絕對是有正面意義的。當你問到重要問題時,若「筊象」呈現非如你所願,那心中難免有疙瘩。因此,心思細密的老鄉親,就設計出人神同樂、皆大歡喜的辦法。所以啊,當執事者跪問最重要的事項時,絕不能用拋擲的方式讓「筊杯」隨機彈跳。而是左右手各執一正一反的「聖杯」筊象,然後俯身而下,這表示向神明祈求,希望能有「聖」象,懇求法力無邊的神明,使本村境今年的「人口平安」、「人馬平安」等能如願達到,這也表示整個元宵慶典的高潮和福壽圓滿的境界。

 

我不知道其他島是否也有類似的儀式,如果有的話,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就形式、內涵、儀式宣科、語言詞彙…等項目進行比較研究,這對文化的復原及保存是很有意義的。

介紹山隴村部分地名及其軼聞 (下)

0
介紹山隴村部分地名及其軼聞 (下)

在閩東文化圈內,為地方命名時有一個約定成俗的方法。濱海較大的聚落稱ㄛˇ(ɔˇ),漢字可寫成「澳」。這只是近似音而已。嚴格來說,它必須發半低後元音,也就是發國際音標的「ɔ」,國語無此音,所以未替它設計符號。山區聚落也是用此音,但是字形則用「嶴」(俗體字用「岙」),以部首決定字義。再小一點的濱海聚落稱「澳囝」(ㄛˋㄧㄤ+,ɔˋiang+)或「澳囝裡」(ㄛˇㄧㄤˊㄋㄧㄝ+,ɔˇiangˊnie+)。山區小聚落則稱「巃」(ㄌㄛㄩㄣˋloyngˋ)、稱「窟」(ㄎㄠㄎˊ,khaukˊ)。

 

所謂「芭蕉巃」(ㄅㄚˇㄧㄨ ㄌㄛㄩㄣˋ,paˇiu loyngˋ),籠統的範圍是在體育館、舊鄉公所山坳附近,該區域內還有已廢棄的營區一座(圖1.2.)。令人困惑的事是,馬祖不產芭蕉,該山坳地形也不像香蕉,用香蕉命名似乎與理不通。所以,合理的推測,此名稱的正確寫法可能另有它字。王爺說,從前此地是山隴村民放羊的地方之一。套繩索野放的羊隻若不慎跌落山溝,被拴住脖子的牠,會發出淒厲「羋~~羋~~」的叫聲。「羋」字本義為「羊鳴」,國語唸ㄇㄧㄝ,做姓氏用時要讀ㄇㄧˇ,此字今天已被會意字的「咩」取代了。小學三年級時,我第一次登臺獨唱,唱的曲子是台語歌曲〈快樂的出航〉。老師吩咐,演出前要勤加練習。老人家說,早晨朗誦容易記得牢。所以,那一陣子每天都是跟公雞比早起。童聲音頻尖銳,必然擾人清夢。聽不懂閩南語的鄰居,無法理解我在唱啥。所以,常常笑罵我是「羊母吊死芭蕉巃」,當時我把「芭蕉巃」聽成「馬祖巃」。語音的訛誤,一錯就是六十年。今天要特別感謝老同事王榕樂組長,為我解決六十年來的訛誤。

舊南竿鄉公所。賀廣義老師提供。
舊南竿鄉公所。賀廣義老師提供。

芭蕉巃舊軍營。賀廣義老師提供。感謝廣義老師於課餘協助拍攝所需照片。
芭蕉巃舊軍營。賀廣義老師提供。感謝廣義老師於課餘協助拍攝所需照片。

從「勝利之路」北側斜坡而下,來到舊社教館,顯著的地標就是兩個漁夫的塑像。黑白老照片所「記憶」的最早影子,這裡是「介壽國校」舊址。從前牛角村高年級的學生須來此就讀。不僅如此,連第一屆馬祖初中也在此開班,慘澹經營,艱困興學,後來也開創出新的局面。但年輕朋友可能不知,此地是山隴村另一座「白馬尊王廟」所在。一個村莊,同時有兩座廟宇供奉同一尊神明,的確是很奇特的事。據當地耆老推測,老廟位於村境東側崖邊,不僅通路窄仄,且幅員偏狹。敬香拜祭,終覺難以「旋馬」,一直到海埔新生地出現後才有今天的規模。所以,在村內再建大廟實屬必要,新廟建成之後,無論「擺暝」、祭祀,甚至福州來的戲班酬神演出,空間就感到優游寬裕了。

 

國軍進駐之前,馬祖是「以力服人」的地方,「擺暝」、建廟是凝聚宗親力量的方式之一。台灣也一樣,每到選舉時,動員宗族網絡的力量,常令其他小眾「靠邊站」。有關公益分派出資,常以該年的漁獲多寡而定。大家對「大眾事」、「神明事」都是踴躍捐輸的。此廟頗具規模,因為除了有主體建築之外,另有兩側廂房。可惜的是因民眾不慎引發火災,結果付之一炬化為灰燼。大陸淪陷之後,或因本地匠師無法承擔重建之任,使籌建之事只好擱置。廣義老師家的後方,仍然能見到廢棄的牆基,附近有一口水井,居民稱之為「馬王下水井」,這是「白馬尊王廟下方的水井」的簡稱。這些瑣碎小事,將來可能都是歷史考證的重要素材。

 

因為無法重建,後來原址改建成馬蹄型的校舍,這就是「介壽國校」的初型(圖3.4.)。兩側教室外牆,分別寫著「禮義」與「廉恥」,馬祖初中第一屆學長的教室,就在「廉恥」這一側。牛角(復興村)的中心國校原本要設在介壽,不知何故後來改設復興。 所以,有一些設備必須搬到牛角。當時學校中有許多超齡的「學童」,他們被指派協助搬教學器具及一般雜物,我們也跟著前往鬼混。眼見大哥哥們把「種在」地上的木質溜滑梯,像拔蘿蔔一樣連根拔起時,大家報以熱烈的歡呼。無所事事的我們就在單調的校園內閒逛,因秩序不佳,難免引起教室內的老師不悅。過程中曾看到有一班正在上音樂課,老師用風琴教唱,這是我從沒見過的場景。好奇,大家都很好奇!我愛唱歌,故風琴的樂音讓我著迷。帶隊老師說要把其中一台風琴搬走時,我們自動請纓去抬。大家小心翼翼的抬著,抬著。到了平地,稍事休息,大夥急著掀開琴蓋,伸出細嫩的手指頭,爭先恐後的一陣猛按亂壓,但就是沒有聲音。「土包子」們不知道要先踩踏板才能發聲,卻誤以為是搬動過程造成故障。當下面面相覷,誰都不敢當「華盛頓」,大家二話不說的將它擱在路旁。最後,一哄而散的下坡到對面逛大街。

介壽國校遠景。翻拍自《典藏馬祖》
介壽國校遠景。翻拍自《典藏馬祖》

 

介壽國校師生合影。請仔細瞧,能認出幾位?後排中間男生為老友陳寶興先生。王榕樂先生提供。
介壽國校師生合影。請仔細瞧,能認出幾位?後排中間男生為老友陳寶興先生。王榕樂先生提供。

 

逛完大街沿著馬路回牛角村。出了街坊,很快的看到一排鋁皮屋,老鄉親稱之為「三軍福利社」(今天坊廂玉餐廳附近),這裡有附設「澡堂」等。唸初中時代,曾多次由老師帶隊,全校男生來此洗澡,人人手持一個臉盆,隊伍走在路上極為壯觀,也引人側目。它的左後方有養雞場,附近有山洞,據說可穿過南竿機場下方直通海邊,和黃官嶼遙遙相對。可惜洞口已經坍塌,再加上荒煙蔓草遮堵,今天縱然有桃花源漁夫也難以「問津」。王爺講古:從前有牧羊人或採貝、拾海螺的村民來到海邊洞口,發現洞內有類似石桌、石凳的擺設。某鄉親往深處前進,或許因光線折射關係,感覺有巨大手掌迎面揮來,嚇得他拔腿就跑。從此村民稱此地為「大巴掌」(ㄉㄛㄩˇㄅㄚˋㄩㄥ+,toyˇpaˋyong+)。

舊養雞場。賀廣義老師提供
舊養雞場。賀廣義老師提供

 

從縣政府往北,一直到中隴新街下方,從前都是水田。因為靠近我外婆家,所以小時候常在這裡抓青蛙、撈蝌蚪。舊電信局對面的中隴新街,原先是中興酒廠栽種高粱的旱地。下方一路到縣黨部附近,老牛角人慣稱「山隴 兀ㄩㄥˋ(ngyongˋ)」,但在地人士則稱「牛角墿(ㄉㄨㄛ^)」(圖6.7.),意思是通往牛角的道路。「山隴 兀ㄩㄥˋ」的漢字到底是「洋」還是「陽」?這個問題曾經困擾過我。在閩東方言中,凡是稱「洋」的陸上地點,多是廣大平坦之處。若是如此,為何在地人不用此稱?馬祖是小地方,在南竿地區它相對是較大的區塊,據說民國四0年代,軍方有意在此規劃做偵察機的停機坪,後來改做軍需補給的空投地點,只是飛機上的工作人員稍不留神,就投到「芭蕉巃」附近。但隔村的牛角老人都稱斜坡以下為「山隴 兀ㄩㄥˋ」,這是很怪異的事!這可能與傳統習慣有關,因為古人習慣稱山之南、水之北為「陽」,此地正是在牛角嶺的南邊,所以稱「山隴陽」是名符其實的。對山隴鄉親來說,這裡的方位是北邊,所以稱「山隴陽」反而與事實不符。(此話題暫時打住,將來還有論述。)

牛角墿。賀廣義老師提供。
牛角墿。賀廣義老師提供。

牛角墿遠景舊照片。王榕樂先生提供,新舊路況可做對照。
牛角墿遠景舊照片。王榕樂先生提供,新舊路況可做對照。

繼續往北走,左手邊山坳有一聚落,官方稱「中隴」。這裡冬暖夏涼,地靈人傑。出了博士、將軍和現任縣長。「中隴」之名,一定是國軍進駐後,根據原名之發音而改稱的。「中隴」、「山隴」讀音聲調相同,換句話說,兩者之間的音變條件也是一樣的。但是用馬祖話念「中隴」,絕對念不出ㄉㄡ ㄌㄛㄩㄣˋ(tou loyngˋ)的音來。所以,此聚落之名應該是「兜巃」。從前我曾經寫做「兜壟」,但後來放棄了。因為「壟」字後來發展出「冢墓」意思,而且「隴」、「壟」同音,都是「上聲」調的字,這個聲調的調值和調形是「33,+」。若以馬祖方言唸起來類似國語第4聲的字,那一定是陽平字(中古入聲字變來的不算),所以,必須到國語第2聲的字群中尋找。兜的字義為「鄰近」、「靠近」。「兜巃」之名是以牛角村為本位的稱法。意思是:靠近(牛角的)山坳聚落。當初畫分各村莊行政界線時,中隴本來要歸併到牛角的,理由是:牛角的晨雞報曉中隴聽得見,而山隴則否。後來公路開通、拓寬後,自然的村界出現了,變成山隴一份子,那是理所當然的。

 

有關中隴掌故,知道的人可能不多,這是聽父叔輩閒聊時說的。復興村陳氏家族的長輩,當年多半是社會意見領袖之一,有些甚至參與民教政策的擬訂,故他們之言可謂實錄。如今,父叔輩皆已魂歸道山,晚輩如我,在此述說陳年往事,一者分享、補史,同時也表示紀念之意。

 

 (開版照片為王榕樂先生提供,先生且熱心接受徵詢,特此敬謝。)

介紹山隴村部分地名及其軼聞 (上)

0

某地原始地名必有命名者,只因為時代久遠,後人不見得能知道何方神聖。其初的名稱,或許是出自族群的共同智慧,稱謂也可能是五花八門的,然而,經過流通、刪汰後,就適者生存了。一旦被接受了,就得受社會的制約。有些名稱,今天看來不知其義。但命名之初必有道理可說,而且都是最接「地氣」的。

去年曾介紹過山隴「蓮花 [石覃]」(勝利之路)的一些掌故。今天再從此地出發,換一些話題,介紹即便是山隴鄉親也不見得知道的趣事。幼年時代我曾在山隴住過,因為家父在此經營漁事。住的漁寮就在今天公車總站後方,有一條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臭水溝,其上架一條木板連結兩邊,附近還有一座公廁。大潮和下大雨時,頗有「小橋流水」的感覺。因為危險性增高,每逢「詩情畫意」時刻,都是媽媽牽我走過小橋上「茅坑」。三十年後任教馬祖高中,經常路過此地,居然找不到一鱗半爪、記憶中的童年舊地。用「滄海桑田」形容此事,雖然有些誇張,但物換星移造成地景的改變,卻也是事實。

 

最近幾年,經常往來台馬兩地,只要時間允許,必登山隴王府向老同事、老朋友王爺問好兼閒聊,每一次「攀講」結果,無不收穫滿滿。某日吃罷早餐,站在廣場東側遙指西邊山,述說歷歷往事,許多如斷線風箏般的童年記憶,又一一的轉化成當日交談的話題。我們站立的位置,背後原本就是一座舞台,不知曾有多少台灣來的勞軍團在此演出過;也不知有多少長官在此發號司令過。我入小學之前搬回牛角,從軍報國的高祥堂兄回鄉探親,同時帶回來一些塑膠材質的「竹蜻蜓」做伴手禮,堂兄弟們人手一具,興高采烈的四處找空曠地展現身手。因為我住過山隴,所以就鎖定山隴舞台「獻寶」。當時兒童玩具奇缺,大部分的同伴都只能玩「彈珠」(ㄉㄤ ㄗㄨㄛ,tang tsuo)、「拍敲尺」(ㄆㄚㄎˇㄎㄚˋㄩㄛㄎˊ,phakˇkaˋyokˊ)、「抖銅片」(ㄉㄧㄡˋㄉㄛㄩㄣˇㄇㄧㄢˇ,tiouˋtoyngˇmiengˇ),女生玩「蹶班辡」(跳房子。ㄎㄨㄛㄎˋㄅㄤ ㄅㄞㄥˇ,khuokˋpang paingˇ)、「拾盔」(ㄎㄚㄎˇ ㄎㄨㄧ,khakˇkhui)…等。當時大家看到我手中的新奇玩具,立刻引起騷動。輪流把玩,有一支直衝舞台頂,而且卡在縫隙。有人自告奮勇攀登拾取,結果他「順便」拆了一窩麻雀鳥窩下來。

王爺與我
王爺與我

去年「蓮花 [石覃]」上的勝利之路恢復舊觀,這應該是馬祖觀光事業的大事之一,因為有太多的鄉親、老兵「魂縈夢牽」於此。這得感謝所有社區人士積極任事、多方奔走的結果。據王爺告知,它的背面還有刻文,只是被叢生的樹木枝榦遮蔽。向南側下坡移動,看到雄偉的「中正堂」(圖2.)。這座原名為「中山堂」的建物,是馬祖極重要的集會和表演場所。馬祖第一屆集團結婚就在此地舉行,當時有19對佳偶經長官福證後完成終身大事。室內鑲有落成紀念碑記(圖3.),從漫漶的石碑摩挲而讀,可感受撰文者的文采頗佳。

整修後的「中正堂」。賀廣義老師提供。
整修後的「中正堂」。賀廣義老師提供。

中正堂內漫漶的碑文----〈中正堂記〉。王榕樂先生提供。
中正堂內漫漶的碑文—-〈中正堂記〉。王榕樂先生提供。    

 

令我感到困惑的事是,此建物既有「中正堂」之名,又有〈碑記文〉為證,為何附近村莊的耆老,以及我從小到大所聽到的都是稱它為「中山堂」?是因為語音訛誤的結果?還是因政治因素而改名?個人淺見以第二個原因可能性較大。若以馬祖話來唸「中山堂」(ㄉㄩㄣˇㄋㄤ ㄋㄛㄥˋ,tyngˇnang nongˋ)和「中正堂」(ㄉㄩㄣˇㄗㄟㄥ ㄋㄛㄥˋ,tyngˇʒeing nongˋ),不難發現,說「中山堂」要比說「中正堂」發音輕鬆一些。「山」的聲母音變之後是讀次濁的舌尖鼻音ㄋ(n),它和「中」的聲母ㄉ(t)算是廣義的雙聲。「中正堂」的「正」,聲母音變之後是讀全濁的舌尖面擦音ʒ。這個聲母不在國語注音符號之內,是介於舌尖舌尖面之間。我們馬祖母語課本《福州語》,遇到這個音都是借用國際音標ʒ 來標示。但鄉親朋友對ʒ不是很熟悉,所以,必須做權宜性的變通。依個人對音韻的理解,凡是ʒ 後面有介音「ㄧ」的,我會用「ㄐ」取代,無介音則用「ㄗ」。同樣的,「ㄒ」、「ㄙ」也是如此。

 

依語言、文字變化最基本的通則來說,無論是「讀」或「寫」,都是淘汰難讀、難寫的,然後朝較簡單的、較自然順暢的來發展。若非強大的外力介入,「中山堂」的讀音不會訛誤成「中正堂」,而且集體的錯誤更是不可能的。我的推測,民國40年代兩岸對峙,時空環境嚴峻,為了鞏固領導中心而改為今名。從此「中山」之名通用於「室」,不僅退居營區之內,且將此空間之利用,定位為文康與交誼。以上推測之見,答案恐將永無揭曉之日。

 

未入學時的某一年兒童節,附近村莊的學校在此開慶祝大會。因為場面盛大,我也跑上來湊熱鬧。分發「幸福袋」時,在場的兒童及小小孩(包含我在內)人人有份。忘了袋中有無糖果,只記得有一個大型「壽桃包」,這件事後來被我家大哥證實了。美軍顧問組進駐鐵板之前也曾駐紮過此地,受雇的庶務性人員多半是在地鄉親。偶而分享到美軍食品,大家都非常珍惜,對於「象形」食物的熱狗,因為少見多怪而表現靦腆且嬉笑不已。

 

王爺說,中正堂的右後方村民稱之為「芭蕉巃」。原來馬祖人嘲諷歌聲難聽的俗諺為:「老羊母吊死芭蕉巃」,是有典故的。典故的來龍去脈請聽下回分解。

 

(開版照片為王榕樂先生提供。)

 

(未完,待續)

 

 

馬祖俗諺語珠璣:贏儷蜀日食四頓(摶)  輸儷熻舖咧睏

0
贏儷蜀日食四頓(摶) 輸儷熻舖咧睏

       

贏儷蜀日食四頓(摶) 輸儷熻舖咧睏

本義

賭博贏到錢,一天要吃四餐才過癮。輸了錢,只好乖乖的悶在被窩裡睡覺。

 

引申義

錢來得容易,去得也快。所以,賭博贏到錢,花錢不眨眼,這是人性。但如果輸了錢,也只好摸摸鼻子,躲在被窩裡「休養生息」。整句諺語由兩小句組成的,所以也可以分開使用。尤其是前半句,會用在嘲諷某人花用不義之財時。它的語意都很淺顯,直白的人人能懂。

 

註解

  1. 頓(摶):今天的「頓」當「餐」字使用,這是大家都知道的簡單事。但「頓」字以「頁」為部首,頁的本義為「頭」,由此可知它與「餐食」是無關的。它的本字或許是「摶」,然而今天已經約定俗成了,所以,我在題目上以附註的方式處理,一者避免「冬烘」之譏,再者提醒大家,若看到有人寫成「摶」,它不見得是錯字。「」的意思之一是將飯揉成丸狀,是揉飯擠壓成團的動作,後來變成名詞,今天此字寫成「團」和「糰」了。
  2. 儷:這是馬祖話的合音詞之一。它是「蜀下」的合音,在福州話中使用非常頻繁,它等同國語的「一下」。我們將「蜀下」(ㄙㄨㄛˇㄚ^,suoˇa^)兩字快速唸過,它會變成ㄙㄚ^(sa^)的音,然後再因受前字韻尾的影響,聲母就變讀成ㄌ(l)了,所以,這兩字的合音在此要唸ㄌㄚ^(la^)。
  3. 熻:「熻」是由「翕」字增繁來的。《說文解字》說:「翕,起也。」它的本義是「鳥類起飛」。後來字義的引申有「合也、引也、動也、盛也、熾也火炙也」諸義。馬祖鄉親稱木桶蒸飯為ㄏㄧㄎ ㄅㄨㄛㄥ^(hik puong^)。本來它的漢字寫成「翕飯」就可以了,但是為了字義更加明確,人們就在字的旁邊增加「火」,就變成熾熱義的「熻」專用字了。此字在此做「埋在」、「堅守著」、「堅持」等解釋。從前的馬祖社會,曾用ㄏㄧㄎˊ (hikˊ)來形容做男歡女愛的事,小時候不懂事,同儕之間也有樣學樣的說著。今天看來,這個詈語的漢字應寫成「翕」。鄉親們不見得會認得它,但是它的語音,卻代代相傳的保留在日常用語之中。

 

史鑑

上古時代,一般人以一天吃兩餐為常態,隨者採集、狩獵的技術進步,逐漸的演變成吃三餐。吃第四餐表示過夜生活所追加的「宵夜」。「宵夜」在馬祖算是外來語,馬祖話是說「點心」(ㄉㄧㄢˇㄋㄧㄥ,tiengˇning)。五、六十年前的馬祖,大家普遍貧窮,能吃飽三餐已是萬幸了,在寒冷的冬夜能有點心享用,那是在漁寮「夜車」(夜班趕工。ㄧㄝ ㄩ,ie y )的人才有的檔次。

 

少年時代,某次代表家父出席村民大會,副村長在政令宣導時說,「只見因賭博而敗家,卻不見靠賭而致富的例子」。這句話令我印象深刻,至今記憶猶新。

 

我認同「小賭」怡情的道理,尤其是在家庭聚會時。但沉溺於此絕非好事,至於以設局詐賭的手法侵占人家產的,更是令人不齒。小時候聽長輩說,某人因賭而「典妻」、「鬻女」,甚而避居大陸。過程險峻可資警惕。

 

中國最大尾的賭徒,非明朝魏忠賢莫屬了。早年他是市井無賴,以賭為生。因躲賭債而「自宮」,在明神宗萬曆17年時,改名為李進忠後入宮當太監。憑著過人的手腕、待人機靈的功夫,再加上許多客觀因素,讓他逐步掌握大權。

 

皇帝後宮佳麗三千,有的女孩終其一生未受臨幸。皇帝老爺無力「眷顧」,只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讓她們找太監自行配對成假夫妻,平時生活在一起,能互相「取暖」,彼此照應,這個制度叫做「對食」。大家別替太監擔心,船到橋頭,他們自有辦法。和魏忠賢「對食」的女人,居然是宮廷中皇子皇孫的奶媽客氏,這一對偽夫妻根本就是利益結合。其後變本加厲,強化「東廠」羅織賢良的威勢,釀成東林黨的激烈抗爭。為禍亂紀歷神宗、光宗、熹宗三個朝廷,終於在思宗皇帝時伏法,但明朝的國運大勢已去,最後清兵入關,漢人政權因此而結束。

 

運用

根據慣例,假設一個場景,讓大家能快速的理解本句諺語的用法。( )內的文字是它的國語翻譯。

 

某日,鄰居兩位太太在閒聊,因為多日未見對方的老公,她表示關懷的說:

 

怎講,連的幾工都無看見妳老公?

(怎麼啦,一連幾天都沒看到妳先生。)

 

悽慘啊!者儂無書中講,日暝磨敆賭錢館咧,大概昨暝晡復輸遘褪褲咧住。贏咧

(哎呀!這個人我不知該怎麼講他,日夜待在賭場,可能昨晚又輸個精光。贏的時候)

 

蜀日食四頓,輸咧熻舖咧睏。我想伊仱仱固咧覭舖咧讋(ㄊㄧㄚㄎˊthiakˊ)

(一天三餐還不夠,還要吃消夜,輸的時候就躲在被窩裡睡大頭覺。我猜他現在還躲在被窩裡嘆息。)

 

         本諺語是林元忠校長尊翁林宜水先生提供

「分救濟」憶往事──兼說幾個方言古老用語

0
分救濟品的場景。地點為介壽廣場。翻拍自《典藏馬祖》、《時空寄情一一馬祖》
分救濟品的場景。地點為介壽廣場。翻拍自《典藏馬祖》、《時空寄情一一馬祖》

在貧窮的年代,「分救濟」(ㄅㄛㄥˇㄍㄧㄨˋㄧㄚˇ,puongˇkiuˋʒiaˇ)和「食救濟」(ㄒㄧㄝㄎˇㄍㄧㄨˋㄧㄚˇ,siekˇkiuˋʒiaˇ)是生活大事之一。復興村在中心國校成立之前,村莊中最大的廣場,非六間排常璧學弟門前的空地莫屬了。這雖然是一塊小小空地,但也五臟俱全。村莊中許多大型活動都在此進行,所以,分救濟品也不例外。「救濟」本是動詞,後來卻轉品為名詞。這是賑災概念的延伸,它的宗旨應該是救急而不是救窮。本文內容除了敘述「食救濟」的往事以外,也順便介紹幾個接近失傳的古老生活用語。

分救濟品的場景。地點為介壽廣場。翻拍自《典藏馬祖》、《時空寄情一一馬祖》
分救濟品的場景。地點為介壽廣場。翻拍自《典藏馬祖》、《時空寄情一一馬祖》

分救濟品的場景。地點為介壽廣場。翻拍自《典藏馬祖》、《時空寄情一一馬祖》
分救濟品的場景。地點為介壽廣場。翻拍自《典藏馬祖》、《時空寄情一一馬祖》

馬祖海域自古以來就是優良漁場之一,此地是進出福州、馬尾的門戶,又具南北交通樞紐地位。因此,不僅英、法、日等列強覬覦,許多梟雄也勇於在此冒險及尋找機會。然而,地理環境雖佳,其利益卻無法霑及平民。不諱言的說,馬祖能走上中國近代史的舞台,完全是因國共內戰的結果。大陸淪陷時,番號74軍的國軍轉進來此,也許他們只是短暫的停留,但所代表的意義非比尋常。老鄉親以「74軍來」(ㄑㄧˇㄌㄟˇㄒㄧ ㄨㄥ ㄌㄧˋ,tshiˇleiˇsi ung liˋ) 代稱民國38(1949)年,這是我國「大事紀年」的傳統習慣。

 

聽長輩說,1949年之前的馬祖,根本就是弱肉強食的化外「叢林」。彼時國軍來此,維持了秩序,振興經濟,提倡教育等,各項措施雖是因陋就簡,但也都是公認的德政啊!當然,政策的推動,會造成民怨也是事實。有些盪漾餘波至今猶存。站在「受害者」的角度來看,這是可以理解的。前年我在北竿當任「人文講座」的主講人,現場有一位阿嬤說:「若非國軍來此,馬祖人會餓死一堆。」這是事實。「管教養衛」雖是稍晚的政治口號,但政府初來時的作為,也符合此軍政治理的四大方針。

 

「余生也晚」,零碎的童年記憶,必然是民國45年以後的事。軍管初始及「以力服人」的年代之實情,都是聽長輩轉述。彼時民生之「慘況」是今人難以想像的。茲舉一例說明,其他事就可想而知了。一般人半年吃不到幾兩油,「擺暝」次日分豬肉時,肥肉反而受人青睞。家庭主婦炒青菜時,會以地瓜片沾油在熱鍋上摩擦一週,隨即倒菜入鍋快速翻炒,故炒出的青菜常見黑色「焦點」。

 

50年代,美國以地大物博、世界獨強的姿態傲視全球,來自美國社會的各種救濟物資,透過各種管道(包含教會)來到台灣(圖3.),位處前線、貧窮的馬祖也分得一杯羹。但是大量的救濟品來到,是在四十幾年某村落街上發生火災時。街道全長約三十公尺,台灣媒體就事實報導說,本次火災波及到了整條街。「整條街」!這在台灣同胞的概念裡是非同小可的,因此,被激發的同胞愛轉為實際行動,各種物資就源源運到。

外國友人分送衣物。下載自網路
外國友人分送衣物。下載自網路       

再多的救濟品都是僧多粥少的,受贈戶必須先作篩選。「赤貧戶」與「小康之家」很容易區別,但「有點黏又不太黏」的「臨界點」家戶,能否享「食救濟」的權利,得靠村長、鄉紳等人的評定。因利益有衝突,故村莊中蜚短流長的閒言閒語,往往到處流竄。外援的物資令鄉親最有感的是食物和衣物,其中以食物最被期待,因為食物「療飢」能解決燃眉之急。當時曾見同學在現場撿拾撒落的黃豆或大紅豆,由於社會普遍貧窮,當下也就見怪不怪了。

 

我最喜歡牛油煎包穀粉餅(玉米粉。ㄅㄡˇㄍㄨˊㄏㄨㄥ+,pouˇkuˊhung+)。一家煎餅萬家香,那種氣味真是撩人哪。每次聞到香味,我會回家偷抓糖果和他們交換。大人對牛油多半敬謝不敏,因為嫌其「羶」(ㄒㄧㄢ,sieng),故有人用它來點燈,結果反而將屋內「炥」(薰。ㄅㄨㄎ,puk)得滿室腥臊。在我中年級時,每天上午第二節課下課有供應牛奶(圖4.5.),結塊的奶粉也是來自美援。那時代的奶粉是奢侈品,喝牛奶的場景只有在電影裡才看得到。飲食習慣的關係,故有同學喝了因此而感到膛酸」(胃酸過多。ㄊㄤ ㄋㄛㄥ,thang nong)。美援終止後,這時段只好改成韻律活動──跳土風舞,跳舞就必須牽女生的手,大家哀鴻遍野,「叫苦連天」。

供應牛奶情形。翻拍自《時空寄情一一馬祖》。
供應牛奶情形。翻拍自《時空寄情一一馬祖》。

供應牛奶情形。翻拍自《時空寄情一一馬祖》。
供應牛奶情形。翻拍自《時空寄情一一馬祖》。      

 

現年60歲以上的鄉親朋友,應該都經歷過「有制服而無便服」的日子。民國50(?)年,我是中心國小樂隊,某日著裝到馬港迎接來自台灣教會的外賓,主客大名已忘,只記得當中有一「葛」字。他帶來許多舊衣服,我們樂隊小蘿蔔頭也見者有份。我分到的是一件淡黃色的小襯衫,真是如獲至寶。當時的人,習慣把好衣服「囥咧(留著。ㄎㄛㄥˇㄌㄝ+)集合頌(穿)」、「囥咧食酒(喝喜酒)頌」、「囥咧做歲(過年)頌」。這一件小襯衫陪我度過一個愉快的暑假。

 

分發衣物是靠抽籤決定,主事者事先在公正人士的監督之下,將衣物等級評定妥當,再把衣、褲、鞋、帽做合理的搭配。優劣等級混搭的動作,馬祖話說「篋」(ㄎㄧㄚㄎ,khiak。替用字。)。最受鄉親喜愛的是大衣、夾克、毛衣以及方言說「工褲」的牛仔褲,西裝勉強能接受,所以,早年常見到穿西裝鋤菜園的情景。馬祖有一句俗諺語說:「頌(穿)西裝擔糞(水肥)」,並非無稽之說。有時摸摸夾克口袋居然發現美元銅板。最糟糕的是抽到雞肋的高跟鞋。本村有一民婦,手氣衰到爆,「莫非定律」在她身上顯靈。她提著「戰利品」坐在我家門前的台階上,自我解嘲說:「復(ㄅㄨˇ)伓是(ㄧㄥˋㄋㄟ^)做白面哥…。」這句話有一點粗俗,若翻譯成國語就是:「又不是當八三么…。」此時「軍中樂園」還在牛角村營業,因此她有此聯想。最後由她先生代勞,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鋸斷鞋跟。結果,這雙斷了根的「美國鞋」,連拖鞋都「當」不成了。

 

當時的情形是,拿到手的衣物,先不管它是否合身,就先留著。「進可攻,退可守」,既可以和別人交換,也可以請人修改後自用。過年時,翻箱倒櫃的找出收藏品,不管顏色或款式搭不搭,只要平時沒穿過的就算是時尚。修改衣服的典雅說法是「軌」(ㄍㄨㄧ+,kui+)。太長的褲腳將它截斷要說「敲」(ㄎㄚˇ,khaˇ),這兩個語彙今天已經很少聽聞了。若褲腳或袖口太短,必須把原來的縫邊拆開、燙平,補上一小布條,然後再縫回去,這一小布條就叫做「袼」(ㄍㄛˊ,k ɔˊ)。如果要補上一大片的布,這動作叫做「紲」(ㄒㄧㄝˇ,sieˇ)。把不耐髒的素色衣服染成深色的動作叫做「染」(ㄋㄧㄢ+,nieng+)。接下來我利用上述幾個詞語,設計一個場景,用馬祖方言說出,就當做本文的尾聲,請大家參考之。( )內的紅字是國語翻譯。

 

今年暝字運野好,分救濟會捭著工褲蜀條,汗衫蜀件。工褲洽大仂繭,吶使掏衣

(今年運氣很好,發救濟品時抽到牛仔褲一條,襯衫一件。牛仔褲大了點,只要拿到)

裳店軌蜀軌。褲骹先敲蜀寸去,再別蜀條袼上去。汗衫衣裳 [衣奚] 紲蜀塊布上

(服裝店改一改。褲腳先裁去一寸,再縫上一條小布條。襯衫的下襬接上一塊布。)

去。總款頌身咧就平搭去了。

(這樣穿起來就很合身了)

 

開版的空投救濟品照片下載自網路

依灼的走路時光-完結篇

0
討海人家

(一)討海人家

討海人家

依灼的爸爸討海,他有兩張捕蝦皮的定置網,泊在雞冠嶼外面的海域。

從有記憶開始,家裡廳堂長年擺置一座與人齊高的巨大木桶,外圍以竹條箍緊。依灼小時候經常踩著竹條攀上桶沿,俯視堆得像小山一樣的乾蝦皮。他也常常躲在屋角的漁網堆裡,跟妹妹玩捉迷藏。屋外橫躺幾根竹篙和碗口粗的篾繩,爸爸經常捧著碗公蹲坐上面吃點心。

曝蝦皮
曝蝦皮

夏天晚上,他們一家就睡在曬蝦皮的竹簀上。海上吹來涼風,屋裡屋外散發一股腥鹹的海潮氣味,飄向媽媽的頭髮,也鑽進依灼的衣衫。

簀:曬蝦皮的漁具
簀:曬蝦皮的漁具

每天早上,依灼爸爸都會站在屋前,觀望天空與海水的動靜。當潮水上漲,他便換上油衣、草鞋,到海灘會合同船的夥伴,大家合力抬舢舨下海。依灼最喜歡看爸爸搖櫓,他褲管捲起,兩腳一前一後踩住艙板,小腿青筋浮現,隨著手搖韻律,舢舨搖搖擺擺,神奇地向深水處的艨艚靠近。隨後小船換大船,艨艚駛向外海,直到消失在岬角後面,猶可聽見噗噗的馬達聲。

舢舨與艨艚
舢舨與艨艚

雞冠嶼附近,是依灼家祖先留下的漁場。長長一列蝦皮網,載浮載沉,遠遠望去像是一道海上長城。竹篾絞成的繩索,將繒網牢牢繫在海底竹樁上。當潮水流過,四根竹篙組成的方形網窗,有若張開巨口的遊龍,嘩啦嘩啦地大口吞噬洋流帶來的魚蝦。

窗(撐)
窗(撐)

樁(楸)
樁(楸)

依灼爸爸幾乎每天來此巡網。他將漁網尾端撈起,解開紮繩,蝦皮傾洩而出,連帶也會捕獲墨魚、帶漁,還有滑溜溜的海鰻…。新鮮的蝦皮晶瑩剔透,散發海潮清新的氣味,蒸煮曬乾,賣到台灣、香港,那是他們一家依託的命脈。

(二)不再打樁的爸爸

每年秋末冬初,南風轉北之前的大潮時刻。依灼家裡便會聚集二十多名壯漢,有些是本村鄉親,有些從外村聘僱。那一天,媽媽特別趕早,起灶生火,蒸一大桶白米炊飯,再煮一鐵鼎帶魚發湯,眾人吃飽喝足,他們來協助依灼爸爸-「打樁」。

打樁與定置網
打樁與定置網

那幾日,依灼都能聽見海上傳來打樁的號聲:「齊力囉~!蜀囉~!兩囉~!參囉呀~!」聲音綿長悠遠,岸上的人聽見了,都覺得心安踏實,彷彿得到大海承諾,預見來年的豐收。

深秋的海面遼闊高遠,幾隻鷗鳥上下盤旋,偶而發出嘎嘎的叫聲。依灼覺得鬱結,心裡隱隱一絲憂愁。他清楚知道,那一陣一陣風裡傳來的「打樁」號聲,並沒有爸爸的聲音。爸爸已經連續兩年沒有跟上打樁隊伍。他虛弱無力,不時腹痛。那種撼山震海,二十多人拉繩舉斗,把粗大的竹樁一根一根打到海底的力道,已不是他能負荷。

扛舢舨的漁民
扛舢舨的漁民

兩年來,依灼經常幫爸爸到小舖買「五分珠」止痛散,就著福壽酒服下。疼痛紓解了,爸爸一如往常,穿油衣、戴油帽,勉力出海。沉在網底的漁獲,隔夜未撈起便腐爛發臭,爸爸說,那是大海的懲罰。

依灼爸爸特別喜歡艨艚歸航的時光,那些放釣、放縺、圍繒,在近岸討小海的舢舨也紛紛歸航,小小海灘頓時熱鬧起來。扛舢舨的漁人、撿雜魚的孩童、送點心的婦女、買漁獲的魚販、抬蝦皮的企山…,叫喊吆喝,論斤論兩。依灼爸爸坐在岩礁上,吃著媽媽帶來的「白丸」點心,他非常疲憊,心裡卻像珠圓的「白丸」,一樣溫熱,一樣完滿。

出海準備
出海準備

爸爸的五分珠先是一次食一包,後來增為兩包,再後來愈吃愈多,出海的次數卻愈來愈少。望著臉色日漸蠟黃、日漸暗黑的爸爸,依灼看到媽媽憂傷的眼睛。

依灼小學畢業那年,爸爸抵不過胃疾折磨,永遠離開依嬤、媽媽、依灼、還有兩個年幼的妹妹。依灼沒能像其他同學一樣升上初中,媽媽讓他跟伯父去打漁。他先在「艨寮」幫忙拉風爐,煮蝦皮、曬蝦皮,把混夾在蝦皮內的帶扭、小蝦、螃蜞、鯷仔等魚雜細心挑出。

隔兩年,依灼個頭長高,筋肉也變得結實有力,伯父試著帶他出海。艨艚剛出內海,依灼已經跟不上船身搖晃的節奏,一陣柴油煙味撲來,他開始「倒鼎」,吐到黃胆嘔盡,猶不能止。

第二天,第三天風浪已歇,船身只是輕微晃動,依灼卻依然如故。

伯父是老舵,識多見廣,他對依灼說:「你吃不了這碗飯,去做別的吧!」

依灼想起爸爸的油衣與草鞋,想起爸爸扛舢舨的那個清晨,想起爸爸小腿上的青筋。他知道,他永遠無法像爸爸那樣輕盈而優美地搖櫓,搖舢舨。

(三)村丁歲月

依灼暈船,討海吃不消。只能在家挑水挑糞、放羊餵豬。

那時島上來了一批揹步槍、打綁腿的軍人,時局更新,煙硝味日濃,時有槍砲聲從天際劃過。原來以潮水漲落決定出海時辰的漁戶,現在去頭截尾,壓縮成早上六點到傍晚六點的白天。人民訴願求情的官廳,也從「竿塘聯保」轉為「行政公署」。各村成立村公所與民防隊,上級派來的指導員說,要找一名村丁,負責掃地、送公文、接電話。

民防訓練
民防訓練

伯父給指導員送了兩尾大黃魚,年齡還夠不上當民防隊的依灼,成了首任村丁,村人仍沿舊習喚他「保丁」。說是吃公家飯,其實是取自民間用至民間,每個家戶月收五元,那是依灼的薪資。報到那一天,指導員交給他一只海螺殼,依灼試吹幾次,「噗~噗~」馬上上手,指導員非常滿意。

民防隊每年固定集訓、出操,平日協助軍方搬碼頭、掘戰壕、挖防空洞,晚上還要站衛兵。每隔幾天,依灼就得吹響海螺,通知民防隊集合、演習,或到村公所擦槍;此外,依灼還有一本小冊子,記錄保丁費、民防隊衛兵輪班,以及各式各樣的夜間口令。他要將當夜口令如實轉告站哨的衛兵,複誦再複誦,特別是那些大字不識的「依拔」與「依嘎」。

民防女隊員 (珠螺村)
民防女隊員 (珠螺村)

民防隊非農即漁,經常夜間有事,補魚網、掛浮楄、小孩生病、太太分娩,這時依灼就得代班站衛兵。冬天夜晚,北風呼嘯,依灼穿上大一號的民防隊連帽大衣,肩揹七九步槍,縮在村公所前的崗哨裡;除了狗吠貓叫,以及遠方海浪的聲音,他從沒見過傳說中的水鬼或匪諜。

第二天,依灼就會在記事本上記下:「某月某日,某某人代班1小時1元。」

每個月底挨家挨戶收規費,那是依灼最煩惱的時候。有人說已經繳過了,有人說兄弟沒分家怎麼要多繳一戶?有人積欠三個月還嚷著要他下個月再來;總要吵吵鬧鬧,爭得面紅耳赤。

依灼最不願意看到有些人家,進門除了簡陋的床鋪、矮桌與一個土灶,什麼也沒有;他很清楚,他們有一餐沒一頓,這五元無論如何是擠不出來的!

(四)特約茶室

依灼做了三年保丁,從沒有收齊過保丁費。有一天,守海防的班長告訴他,真正吃公家飯的機會來了。軍方借用民宅、娛樂官兵的「白面館」喬遷至梅石,堂而皇之改名為「特約茶室」。海防班長介紹依灼去那裡當工友,每個月領500元,比保丁挨家逐戶討飯似的300多元好很多。

梅石特約茶室 (左) 與販賣部 (右)
梅石特約茶室 (左) 與販賣部 (右)

特約茶室主要工作是買菜、煮飯、燒水,另外就是跑腿。小姐們燙髮擦粉穿裙裝,與島上婦女穿著明顯不同。她們人地不熟,也不願看到別人異樣的眼光。她們極少外出,下班後,喜歡喝兩杯,經常讓依灼上街買酒菜。福壽酒一瓶9元,她們給10元,找回的1元往往就賞給依灼。

南竿特約茶室 (軍樂園)
南竿特約茶室 (軍樂園)

依灼記得,才來上班沒幾天,一位經常光顧茶室的老士官叫依灼買香菸。新樂園香菸一包5元,他給依灼10元;也許因為在心愛的小姐面前,老士官那天特別慷慨,他把找回的5元全數給了依灼。對於還陷在保丁收款糾葛中的依灼而言,這5元不啻天外飛來。

南竿特約茶室娛樂券
南竿特約茶室娛樂券

依灼仔細收好紙鈔,等最後一批小姐吃完晚餐,他很快收拾清洗,急急回家。他要用3元買扁肉給沒有牙齒的依嬤,剩下2元給媽媽和妹妹買麻花。他愈想愈高興,腳步變得非常輕快,等他趕到扁肉店,剛要跟老闆說:「買一碗扁肉!」發現5元紙幣不見了。他慌忙地搜遍全身上下,翻出所有口袋,什麼也沒有!

依灼立即調頭往原路尋去,他睜大眼睛一步一步睃巡。他掃視路面、探查水溝、撥翻草叢,心裡焦急卻非常堅定。終於在離清水不遠的路邊,他看到那張紙幣,被風吹到石頭底下,安穩的躺在那裡,似乎在等著與主人見面。

月色清冷,依灼幾乎要哭出聲來。

(四)過海到台灣

特約茶室的工作輕鬆,薪水不高卻很安穩。但依灼逐漸不耐鄰居與親友,不斷刺探、不斷詢問「八三么」的隱私,更無法忍受別人毫無隱藏的投來鄙夷與猥瑣的眼光。

遷台
遷台

那個時候,同是前線的金門成立了士官學校,許多跟他上下年齡的男生投入軍旅,或遠赴鳳山的官校;也有許多同伴到台灣工作,進入桃園、淡水、三重的大小工廠,上班、加班、下班取代捕漁與種田,成為最日常的語彙。

年關近了,補給船滿載回鄉的人潮。男生留長髮、穿高領襯衫,女生喇叭褲、留赫本頭。他們興高采烈,不斷訴說台灣的火車、公車、百貨公司、動物園、電影院、夜市…,那個存在於18個小時航程以外的新天堂樂園。

遷台與返鄉搭乘的補給船
遷台與返鄉搭乘的補給船

但更為吸引依灼的是那群穿著軍裝的少年。他們戴大盤帽,制服筆挺皮鞋黑亮,腰帶上的銅環光可鑑人。他們肩揹同款綠色背袋,兩人成列三人成行,眼神明亮,尚且留有童稚的天真。當他們喀拉喀拉地走過街頭,依灼的心也緊緊跟隨他們而去。

那時依灼瞞著依嬤與媽媽通過體檢,立意從軍,到金門讀士校。那天部隊長官召集依灼與同伴講話,依嬤不知從哪裡得到消息,踩著三寸金蓮一拐一拐地尋到山隴福利站。

依嬤劈頭數落訓話的軍官,不該慫恿沒有父親的孩子到軍中去;她隨即對依灼說:「依命,當兵很苦,雅受怪,依嬤不捨你去!」她拉依灼回家,留下聽不懂馬祖話的軍官愣在那裏。

依灼在家幾天不言不語,他不要再去茶室工作。媽媽到廟裡求籤,終於答應依灼,選擇當兵以外的第二條路,到台灣發展。

候船室裡的軍民
候船室裡的軍民

基隆6號碼頭前等候返鄉的民眾
基隆6號碼頭前等候返鄉的民眾

擺暝過後的第一班船,依灼燒香祭拜祖先與天上的父親,媽媽給了他500元,還有廟裡求來的香火袋。

海水正滿,補給船緩緩退出。依灼想到那年也是滿潮時分,爸爸搖櫓,舢舨搖搖擺擺的朝艨艚駛去。隨後換接艨艚,駛向外海,直到消失在岬角後面,留下噗噗的馬達聲。

(島嶼的走路時光系列完)

全文轉自劉宏文臉書

〈掛風燈  迎新春〉

0
掛風燈 迎新春

1月31日接到美珍的電話,她說正月十二的晚上北竿有歡慶元宵晚會,主辦單位安排她表演以風燈為主題,用馬祖話「喝采」慶元宵的節目,因此要我幫她寫文稿。瞭解晚會主題等相關事宜後,我調整手邊工作順序,開始構思、擬大綱、選擇寫作元素…等,希望能在年前趕出來,好讓她進一步的設計舞步及熟練方言詩文。2月2日文稿完成,也錄了音檔傳回去。美珍的專業舞姿令人敬重,去年福州之行,喜娘風采一鳴驚人,唱作俱佳的魅力,曾引起當地喜娘們的追逐。今年在北竿的元宵晚會上再度登台(圖1.2.),由於風強雨驟,所收之音,盡是風聲呼呼。再加上文稿過長,當初我建議她隨機應變,內容可做適度的刪減。所以,表演時的內容和原稿稍有不同。接下來我利用此機會,將全篇方言詩文做成音檔,並將它的結構、意涵為鄉親略作說明。

掛風燈 迎新春
美珍現場表演神情

掛風燈 迎新春
美珍現場表演神情

詩歌和散文一樣,都需要分段作意思表達,所以,本詩文也不例外,分起、承、轉、合四段鋪陳。大致上來說,起:說本次節目總綱。承:介紹馬祖風燈造形。轉:介紹風燈的作用及活動熱鬧情形。合:說風燈的剪紙圖案,並以添喜增福的賀詞做為本文的總結。以下是本詩文及其簡註。

 

 

 

簡註:

  1. 唸:吟誦。不是宣讀,而是帶有抑揚頓挫、簡單旋律的朗讀。
  2. 酒亭(埕):裝酒的燒陶容器之一。馬祖風燈的基本造型有四種,由外觀來看,第一種,上大下細(頭重腳輕)型,它有一點像裝酒的大型容器。這種容器馬祖話說「酒亭」,所以,它被稱為「酒亭燈」(圖)。但閩東一帶的民間俗體字都是寫成「酒埕」。「埕」的馬祖話說ㄉㄧㄤˋ(tiangˋ),這個讀音和ㄉㄧㄥˋ(tingˋ)是有距離的。其實它的的形狀如「亭」子的抽象之形,所以我將它暫時作如此寫。第二種是長方體的風燈,有握把以方便手持高舉,多年前我在琅岐島拍到肩扛式的四方燈(圖4.5.)。因外型很像放大的麻將或骨牌,所以,它被稱為「骨牌燈」。第三種是略呈圓球體的形式,這是目前最流行的造型,因略呈圓型,所以,它被稱為「球燈」(圖6.)。第四種是呈八卦型,這種形式的風燈今已不見,印象中它像八個角的月餅盒子,只是比月餅禮盒更厚一些,即使厚度增加,但仍呈扁狀(圖7.),也許它比較容易「開店門」(風燈燃燒。ㄎㄨㄟˇㄌㄟㄥ ㄇㄛㄥˋ,khueiˇleing muongˋ),故坊間已難見被稱為「八卦燈」的風燈了

掛風燈 迎新春
酒亭燈。家母檢視風燈的愉悅神情

掛風燈 迎新春
骨牌燈

掛風燈 迎新春
骨牌燈

掛風燈 迎新春
球燈。家母持球燈的愉悅神情,風燈剪紙是家母自己的作品

掛風燈 迎新春
八卦燈。下載自網路,王榕樂先生提供

  1. 擺嬭抱卵連褪鞋:「擺嬭」是敬拜臨水夫人的元宵儀典。「抱卵」、「褪鞋」都是儀典中帶有神秘色彩的求子儀式,執行者都是婦女同胞。
  2. 摸:本義是「輕撫」。本句話是隱栝自馬祖另一句諺語:「尾囝尾真珠,復好疼復好摸。」(意思是說:最小的兒子如同愛不釋手的小珍珠一般,抱在懷裡,不斷的疼愛他,撫摸他。)
  3. 盞:此處暫時用它做風燈的量詞。它的本義是「淺而小的碟子」。馬祖話說小酒杯為「酒盞」(ㄐ一ㄨˊㄧㄤ+,jiuˊʒiang+)。古人點油燈以淺碟盛油,故它日後發展出酒杯、油燈的量詞來。雖然如此,它並不適合作風燈的量詞,關鍵是在語音的隔閡。大家不妨用馬祖話念「三盞酒」、「九盞酒」、「七盞酒」,你會發現量詞「盞」的聲母音變的讀音是穩定的。反之,若將它用做風燈的量詞時,「三盞風燈」的單位聲母必須念ㄋ(n),「九盞風燈」的單位聲母必須念ㄌ(l),「七盞風燈」的單位聲母必須念ㄉ(t),由此可知它的單位名詞不應該是「盞」。先前我是用「頂」做它的單位名詞,但也不是很理想。此話說來話長,將來介紹馬祖話的量詞時再一併說明。
  4. 做郎郎:形容終日無所事事、遊手好閒的人。
  5. 企扇:「企」有豎立、挺立、站立的意思。「扇」閩東俗體字寫 [木扇] 。蓋房子到了立柱架樑的時刻,這是極重要且令人歡慶的時候。因此,至親好友都會挑著內裝禮品的紅布袋來慶賀。禮品中有鞭炮、彩布、[米時]、寫有百子千孫的風燈…等。彩布要繫在屋樑上,風燈也要掛上,以示祝賀。
  6. 燕子:燕子又名「玄鳥」、「鳦鳥」,古籍所見多指「家燕」而言。在華人社會中,「燕子入室」被視為婦女生育的象徵,所以,牠是吉祥之鳥。唐代劉禹錫作〈烏衣巷〉:「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故馬祖鄉親不會驅趕在屋簷下築窩巢的燕子,即便是鳥糞滿堂,屋主也甘之如飴的為牠清掃。
  7. 懸懸:馬祖話說ㄍㄟㄥˋ(keingˋ)。高高的樣子。
  8. 堘:馬祖話說ㄘㄟㄥˋ(tsheingˋ)。水田也。它是「田」的白讀音,文讀念ㄉㄧㄢˋ(tiengˋ)此字的異體字有:畻、塍、[田曾]…等。《康熙字典》說 [田曾] 的讀音為ㄗㄥˇ,但是,不僅電腦無此字,甚至國語(普通話)也無此音節,國語只有第一聲的ㄗㄥ和第四聲的ㄗㄥˋ。
  9. 貯:馬祖話說ㄉㄨㄛ+ (tuo+),裝盛、收存、保藏。
  10. 鉸、褙:「鉸」的字義為「剪」,是方言詞之一。它的國語音讀為ㄐㄧㄠˇ。「鉸」和「剪」在馬祖人的口語中都存在。甚至用「鉸」的頻率高過用「剪」。「褙」的字義為「糊」、為「黏貼」。
  11. 外孫:閩東鄉親稱「外孫」的發音如同「外甥」,稱「姪兒」音同「孫」,這是非常特殊的鄉俗。
  12. 鯉魚:鯉魚在中國向來被視為吉祥物,但最幸運的鯉魚是在唐朝時,因為唐朝皇帝姓李,故曾禁止人民吃鯉魚。傳說鯉魚跳過龍門就能化成龍,所以,民間年畫多用它作圖案。詩文中的「鯉魚放籽」是形容多子多孫。
  13. 蒂蒂:以男嬰「特徵」,祈求能有添丁之喜。

 

在我小時候,牛角村的大人們稱元宵神明巡遊的活動為「擺暝」和「擺元宵」(ㄅㄝ 兀ㄨㄛㄥ ㄋㄧㄨ,pe nguong niu),如今名稱被前者所專有,語言和物種一樣,「物競天擇」的鐵律隨時都在進行著。個人覺得,「擺暝」這兩字用國語來說,感覺就是有一點怪。因為它是專有名詞,真希望長官們在宣導或推銷馬祖時,能直接說ㄅㄝˇ ㄇㄤˋ(peˇmangˋ),一如稱巴黎、紐約、華盛頓…等外國地名時。

 (開版照片為潘政傑先生拍攝)

馬祖俗諺語珠璣 :船比擺,骹只[齒齊]

0
馬祖俗諺語珠璣 :船比擺  骹只 [齒齊]

馬祖俗諺語珠璣 :船比擺  骹只 [齒齊]

 

【本義】

站在顛簸的船上,雙腿須順著搖擺的船隻,做左右或曲或伸的擺動,如此才能站得安穩,不至於跌跤。

 

【引申義】

本則俗諺語極具生活智慧,但是,不能單從字面上去理解它,應從更深一層的處世態度去探討。在現實社會中,看到某人成功就說是老天眷顧,或出於僥倖,這是酸葡萄的心態之一。我們必須近距離的觀察他、瞭解他,看他是否有借力使力的能耐,以及掌握形勢變化的謀略。所以,「因勢而起」雖然是簡單的話,但做得好,做得恰當,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馬祖俗諺語珠璣 :船比擺  骹只 [齒齊]
圖1.水面平穩時,撐篙者穩當的站在竹筏上。
馬祖俗諺語珠璣 :船比擺  骹只 [齒齊]
圖2.竹筏擺動時,撐篙者的雙腿,會配合弧度,順勢作彎曲或伸直的動作
 

【註解】

一.

諺語中的「比」和「只」,在此是做無義的語氣詞使用。它也是福州方言中極為特殊的「嗽語」現象。有學者將此現象視為音變,外地人學講馬祖話(福州語),視音變現象為畏途,這是原因之一。有它存在,閩東方言的語彙在口語表達時,能充分表現出圓轉、流暢的感覺。在日常生活中,常聽到馬祖鄉親,把一個動詞發成雙音節的語音。這個雙音節的動詞語彙,多用來表現「輕蔑」、「快速」、「順暢」、「簡易」、「不在意」等態度。前一個音會隨後面的動詞而變,必須靠上下文的語言環境來判定,所以,有學者稱前一個音節為諧音前綴。由於前後音節不同音,故書寫時不能寫成同一字。既然它是類似語氣詞,故有學者用缺空的方法來處理,說明這只是有音無字的現象而已。我個人覺得不宜如此,應採用六書的假借方式,找個簡單的同音字補足之。現在就舉幾個例子幫助說明。(我在新修《連江縣志‧語言志》中有分析說明。請參閱本書p.168。)例子如下,()中的文字是國語的屘義 :

 

1.「事計ㄐㄧ(tsi)做去儂就閒呵了。」(事情做完了人就悠閒自在了。)若把音標的地方補上實字就成了:事計「」做去儂就閒呵了。

 

2.「兩嘴飯奚勢伓ㄅㄧㄎˇ(pikˇ)扒底呵。」(兩口飯為何不快快的吃下去。)若把音標的地方補上實字就成了:兩嘴飯奚勢伓「」扒底呵。

 

3.「揢錢ㄌㄧㄥˊ(lingˊ)領出來。」(把存款領出來算了。) 若把音標的地方補上實字就成了:揢錢「」領出來。

 

4.「揢飯ㄊㄧㄥˇ(thingˇ)吞底呵。」(把飯吞下去。) 若把音標的地方補上實字就成了: 揢飯「」吞底呵。

 

以上4個例子中的紅色字就是「諧音前綴」。從這幾個例句看來不難發現,若動詞是陰聲韻的話,就把該動詞的聲母加上韻母ㄧ(i)之後,再置於該動詞之前,構成複音節的語彙。動詞若為陽聲韻,則前綴語一定是該動詞的聲母加ㄧㄥ(ing)。例子雖然很多,但只有兩個型態。因為它不單用,而且也不存在於詞彙中,只是在說話和造句時會用到它。各位朋友,您可以到菜市場,仔細的聽中年以上的鄉親說話聊天,他們的口語會不時的冒出這些語助詞來。

 

二.

[齒齊]:這是個冷僻字,因為電腦所無,故用組合的方式來拼合。它國語念ㄐㄧˋ,《玉篇》說它的字義為「齧也。」(咬也。)但《戚林八音‧西》韻類中有收此字,並且將字義解釋成「齒不齊。」這個音義和傳統文獻所載完全不符。而且它未出現在先秦典籍之中。一直到梁朝時的《玉篇》才見其蹤跡。由此看來,它是福州地區所發展出來形容「牙齒不整齊」、「牙齒歪斜」的俗體字。然後再由「牙齒不正」向外引伸,在口語中,凡是要表達「不平、不齊、扭曲;手腳拐到、扭到了」的概念時皆可用它。不僅如此,連這個字的讀音「ㄗㄝ+」,也是靠有邊讀邊得來的。

 

而《戚林八音‧嘉》韻類中另有 [齒虘] 字。亦電腦所無的冷僻字,故也是用組合的方式來拼合。它的國語讀音是:ㄗㄚ、ㄔㄚˊ、ㄐㄩˇ。《說文解字》對它的解釋若翻譯成白話就是:「牙齒不整齊的相對」。字義雖然引申有「手腳拐到、扭到」的意思,但字音卻無絲毫線索可循。幾經思考,最後還是維持用「[齒齊]」。因為它畢竟在閩東地區已流行了數百年之久,在兩字都有「不足」的情況之下,只好隨俗了。

 

【史鑑】

前文說過,凡是能「因勢而起」、「順勢而為」的人,他做事的成功率較高,在中國的歷史、傳奇小說上有太多的例子。如,

 

  1. 春秋時代,晉國內亂,皇親公子們,拉幫結黨的逃亡國外避禍。公子重耳一行人路途缺糧,經過衛國時就向當地農民乞討。農民卻不友善的遞給他一塊泥土。公子重耳憤怒至極,想要當場發飆。同行的首席顧問子犯(舅犯)卻極力安撫重耳的情緒說,「這象徵老天賜給我們土地,並且將有百姓歸順我們,這是吉兆。」子犯順勢的往好處想,不願意把時間耗在無意義的紛爭上。唾面自乾,堅苦卓絕的流浪19年,最後讓重耳成功的回到晉國登基。重耳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
  2. 《虯髯客傳》描寫李世民出現時,翩翩風采,器宇軒昂的樣子令人懾服。在場的道士非等閒之輩,虯髯客也非泛泛武夫,見過李世民之後,道士明白的勸虯髯客別逆「勢」爭霸,換個地方或許能稱雄。這雖然是唐人傳奇小說,但道理卻很淺顯。只有認清局勢,轉個心念,最後三方都能平和,且有尊榮的收場。

 

【運用】

最後,我設計一個場景,讓大家更容易瞭解本俗諺語的用法。(  )中的紅色字是國語翻譯。

 

話說某一位家長,為他的子女經常換工作而擔心。旁人勸他把心放寬,一切順其自然即可。兩人的對話是如此:

 

家長:我囝蜀年工作換三位處,事計都是做啦半生成,我講伊,伊都伓聽。

(我兒子一年要換三個工作,事情都是做一半就離開了,我勸他他都不聽。)

 

旁人:你囝是聰明倪囝,伊有自家想法。「船比擺,骹只 [齒齊]」,你就順伊吧!

(你兒子是聰明的孩子,他有自己的想法,凡事都要順勢而為,你就順他吧!)

 

         本則俗諺語由老同事林滿棟先生提供。特此申謝。

馬祖禮俗簡介:回憶馬祖「分年」禮的趣事

0
回憶馬祖「分年」禮的趣事

「分年」是馬祖年俗中極重要的儀式之一。類似的禮儀其實各地方都有,只是名稱不同而已。

 

在台灣求學連同工作,加起來也住了將近40年,所以,對此地的習俗也略知一些。馬祖人的「謝天地」,如同本地的「拜天公」。只是台灣「拜天公」是拜玉皇大帝,而我們的「謝天地」並無明確對象,鄉親把「天」神格化,視「天」為對人間賜福降禍的最高主宰。我們稱「謝天地」禮儀為「分年」,是在除夕當天的日間假自家大門前舉行。住宅門前的小區塊平時稱「門兜」(ㄇㄛㄥ ㄋㄡ,muong nou),只有在酬謝天地時稱「天前」(ㄊㄧㄢ ㄋㄟㄥˋ,thieng neingˋ)。馬祖人稱住宅大門邊的柱子為「門栨」(ㄇㄛㄥˇㄑㄧㄝˇ,muongˇtshieˇ),屋主會在此貼門聯,或有釘設供插線香用的小裝置(見圖1.)。有「文化素養」的耆老,他們對天敬香後,絕不說:把香「插門栨咧」,而是說「插天前」。雖然說「分年」是在除夕日舉行,只因為馬祖環境特殊,偶而也有提前之例,但絕無延後辦理之情形。

這是舍弟為家母做的簡易香插,圖案是家母自己的剪紙作品。
這是舍弟為家母做的簡易香插,圖案是家母自己的剪紙作品。

從前台馬之間的交通非常不方便,四十年前絕對想不到,兩地之間居然能開闢空中走廊。海路航班每個月3~4航次,依慣例,農曆年前的最後一航次是安排在「祭灶日」和「小年夜」之間,有時交通船甚至在除夕的清晨才到達基隆港。若要來台過年的家庭主婦,會在除夕之前找個適當的日子「分年」,以方便旅程的安排。40歲以上的鄉親,對「分年」詞彙應該不會感到陌生。在人口大遷徙之前,牛角村的人口很多,年節時刻,我家雜貨舖的生意非常好,當時半大不小的我需幫忙顧店。感覺到,顧客雖同屬一村,但老、中、青的男女用語,似乎仍有些微異同。彼時年紀小,我總是將它聽成「ㄅㄛ(puo) 年」,可是聽家母的發音卻是「ㄅㄛㄥ(puong) 年」。民國72年任教馬祖高中時,縣府文教科招集南竿鄉的文史老師撰寫《吾愛吾鄉》—馬祖鄉土教材,在下負責撰述〈民俗〉及〈教育〉兩個單元。文章中就用到這個名詞,當時是寫成「報年」(見該書p.12)。因為「報」在甲骨文、鐘鼎文中有用作祭祀名稱的,「報年」的意義在「酬謝老天的保佑」。所以,用「報年」來記述此禮俗似乎也順理成章。

 

隨著時間過去,讀書心得略有增多,心想:本詞彙若寫成「褒年」好像也通。因為有民俗學者將「年」視為「獸類」,既然是「年獸」,人們為了趨吉避凶,對它進行「安撫」、「頌揚」,不是也頂合理的嗎!「褒」的馬祖話說ㄅㄛ(po),老祖母抱小孫子入懷,一手輕輕的拍著嬰幼兒,口裡發出:「褒啊褒」的安撫聲音。哄孩子入睡的動作說「褒去睏。」這些都是寫成「褒年」的很好理由。後來作馬祖方言調查,發現絕大部分的鄉親是發帶有鼻音韻尾的ㄅㄛㄥ(puong)年,在三種說法都能言之成理時,我只好「從俗」、「從眾」。所以本篇文章就採用「分年」為題。

 

既然採用了「分年」,那它的詞形、詞義等問題必須做釐清。在收集方言語料時,曾為某些詞語走訪多人,本詞彙就是其中之一。台馬兩地的耆老只知梗概,卻無法給出精確的答案,因此只能靠「自力救濟」,想方設法的為它做合理的解釋,好在鄉親們提供的詞義頗為統一,現在只要解決它被寫成「分年」的原因就可以了。

 

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辭源》收有「分歲」之詞條(見該書p.264),其下引述兩則資料極為寶貴。《風土記》:「除夜祭先峻事,長幼聚飲,祝頌而散,謂之分歲。」(原文簡譯:除夕夜晚,祭祀祖先結束,大家聚在一起飲酒,彼此祝禱後離去。這個餐會就叫做分歲。)又引陳善《杭州志》說:「古有守歲之宴,言為達曙飲也,今至夜分而止,故謂之分歲。」(原文簡譯:古人有通霄喝酒守歲之規矩,今天習俗有變,喝到半夜即可,所以,這種習俗就稱為分歲。)看了這兩條資料,有關「分年」的答案已思過半了。「分」有切割、分開…之意,年三十的除夕是舊曆年之終,隔日凌晨開始即為新一年的開端。換言之,新舊歲月在此切分、交替,人們祭祀答謝上蒼,同時也寄望來年大展鴻圖。「分年」的解釋應如此這般。

 

前述「分年」儀式須在自家大門口舉行,此非馬祖創例,閩東地區也是如此。民國60年代,大台北地區的住宅逐漸「公寓化」,「我家門前有小河」已成了夢想,公寓的大門前那是公共空間,想要設供桌擺「香案碗燕」是有些麻煩。旅居台北住高樓層的福州老鄉,有些不想下樓、有些是懶的下樓,因此「分年」就在自家的前陽台「將就」、「將就」。我有一位台籍女性朋友嫁做福州媳婦,嫁進門的第一年除夕,看見婆婆在門口拜拜,她以為是拜鞋櫃裡的拖鞋。因為傳統華人在過年時,會在重要的器具上貼紅紙表示感恩,所以,當下她對福州人知恩圖報的美德極為崇敬,認為福州人真是多禮啊!「可惜」這心中的「茅塞」,還不到元宵節就被她先生給疏通了。

 

我有一位姑婆,和我家比鄰而居(即今曹前局長家)。印象中姑婆是纏足的,我常常被「使嘴」(使喚。ㄙㄟㄗㄨㄧˇ,sei ʒuiˇ),所以她對我蠻友善的,調皮的我被父母親責備時,她會出面打圓場。她有一台織布機,只有玩弄她的織布機時才會被罵。老家左右兩側原先是以木板相隔的,小時候每一次上下樓梯,從空隙處看過去,就能看到姑婆在飯桌邊織布、和填鴨子的神情。每逢初一、十五她都要吃素、燒香。在木板的隔牆上,貼滿了紅紙做的插線香用的克難香袋。姑婆不識字,更不會寫字,牆上不下十個的拜神香袋,都是用她熟知的記號代替神明之名。每一次燒香敬神,將拜一輪的線香插妥,屋內早已香煙瀰漫,且久久不散,不難想像此刻她家裡是「高神滿座」的。當下最緊張的就是家父母,因為稍不注意,三間連棟木房子,那不是開玩笑的。所以,都會趁上下樓梯時,多留意一下姑婆家的大廳以策安全。她平時也養雞,一定會留一隻公雞做「分年」的供品。有公雞做供品的祭儀馬祖話說「雞角禮」(ㄍㄧㄝˇㄛㄩㄎˊㄌㄝ+,kieˇψykˊle+),而且牠的尾巴須留一撮雞毛(見下圖2.。留羽毛的目的為何?目前待考)。某年她養的公雞不知被誰拔了毛,拿去做毽子(我猜),姑婆茹素敬神,為人「嫩貳」,她不可能如潑婦般的當街叫囂罵人,但輕聲細語的埋怨可沒少過。「分年」當天,她從我家的雞毛撢子拔下幾根雞毛,然後用針線縫在雞屁股上。敬神的誠意令神明感動,只是那幾根羽毛看起來就是奇怪。借廣告詞來說:「天然尚好。」因為雞毛和雞身不成比例,在寒風中隨風飄盪,就是顯得孤單。

供品中,尾巴留有羽毛的公雞。顏震宇先生拍攝,王建華處長提供。
供品中,尾巴留有羽毛的公雞。顏震宇先生拍攝,王建華處長提供。

某次同學聚會,大家閒聊不免說起從前事。當時我把姑婆事和大家分享,座席上有人因大笑而岔了氣。有一位來自莒光的同學說,他少年時代也曾見過類似的處理方式。可見人同此心,心同此「禮」,但話說回來,這是權宜變通的做法,非屬常態。前人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相同的閩東文化薰陶之下,彼此的思維一致,表現在行動舉措上當然也是有幾分雷同的。

        (開版照片為賀廣義老師提供。)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