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字馬祖話讀音。
八音反切:只衣切。
注音符號:ㄐㄧ(或ㄗㄧ)
馬 拼:ㄐㄧ(tsi)
國際音標:tsi44
漢語拼音:ji(或zi)
「 止」字馬祖話讀音。
八音反切:只以切。
注音符號:ㄐㄧ+(或ㄗㄧ+)
馬 拼:ㄐㄧ+(tsi+)
國際音標: tsi33
漢語拼音:ji+(或zi+)
「 匝」字馬祖話讀音。
八音反切:止插切。
注音符號:ㄐㄧㄚㄎˊ
馬 拼:ㄐㄧㄚㄎˊ(tsiakˊ)
國際音標:tsiak23
漢語拼音:jiakˊ
本文主要在分析「匝」字來歷及它的音義。在日常生活中它不算是罕見字,但字形結構及演化過程頗見曲折。我不否認方言書寫是一門難度很高的學問,稍不注意就會張冠李戴。以自己的經驗為例,有些雖經過長時間考證的方言本字,在提出結論時頗感「得意」,但隨著閱讀古書增多,信心偶而也會動搖,甚至當下就靦腆的自我推翻和改易。學問之道無他,只有「日知其所無,月無忘其所能,」不斷的自我充實,方能「日起有功」。本文試著為大家就「之」、「止」、「匝」三字本形作解釋,希望能提出合理的解釋,進而提供可用的本字,使鄉親在書寫方言時能更順暢、更便利。
「之」、「止」、「匝」三字的造字理念本來是有關聯的。但隨著時代遞嬗,最後三者變化卻各有方向。「之」今天用做虛字,是假借字之一,由結果來看,它的發展結果和原本意思已大不相同了。它的本義是象「人的腳掌踩地」,一橫就是表示地面(或平面)。故全字形構是在表達「行動」、「前進」、「前往」等概念。國中國文課本有一篇〈為學一首示子姪〉,文中描寫四川有一貧窮和尚,「吾欲之南海」(我想去南海一趟)。李白有一首七言絕句〈送孟浩然之廣陵〉,這裡的「之」得做「前往」解釋。兩個句例中的「之」都是當動詞用。和「之」的形音義皆相近的字是「止」。兩者最大的差別是在「地面一橫」之有無。從古文字的形體看來,「止」是「腳掌」的象形,所以,它的本義是「腳趾」。可是,它被用作「終止」、「停止」義之後,人們就在旁邊添加「足」形,讓「趾」成為「腳趾頭」的專用字。這種經過兩次造字過程所產生的後起形聲字,我的文字學老師龍宇純教授稱之為轉注字。有趣的事是,「止」被當作「停止」義使用其時代甚早。春秋時代有「止戈為武」的名言,說話人是根據「止」的後起字義來解釋武,認為「能終止戰爭才是武德表現」。錯!在古早為生存而戰的時代,不可能有如此高尚的哲學意涵。「止戈為武」應該作「帶著戈矛出發征伐敵人」,如此才符合造字原意。
「之」、「止」本義和引申義都有「行動」的意思,故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正大門有「止於至善」之語,此處的「止」就不應該做「停止、終止」的解釋(這是另一個話題,今暫不表述)。「之」在上古時代有作「ㄓ」形,人們為了要表達「不前進」的意思,最方便、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取「ㄓ」字作相反表示。換句話說,「前進」的相反就是「不前進」。「ㄓ」的左右相反意義不大,故只好用「ㄓ」作上下顛倒的「帀」。所以,《說文解字》說:「帀,周也。从反之而帀也。」就是這個道理。「不前進」就是「在原地逗留」、「在原地打轉」,所以,「帀」有圍繞、環繞的意思,只是後來帀被「匝」取代了,以至於今天「帀」廢而「匝」存。
李孝定教授由「帀」古文字進行比對、歸納後,提出不同的看法。李老師認為:「帀」在金文中用法同「師」,「師」的意思為軍隊。軍事行動必有圍攻、包圍…等動作,所以,環繞、圍繞的意思由此發展而出。各家言之成理,不同的推闡卻有相同的結論。無論是「帀」或是「匝」,做圍繞、迴環的解釋應無疑義。分析完字形回到自己的母語來看問題。
我喜歡運動,經常在住家附近的國小快步走操場。某日,有一位台籍阿伯用閩南語問我說:「陳老師!汝(ㄋㄧˋ)行(ㄍㄧㄤˊ)幾(ㄍㄨㄧ)ㄗㄨㄚˇ?」老先生是問我走了幾圈?他用的詞彙很典雅,但許多人並不知道他說的ㄗㄨㄚˇ漢字就是「匝」。當下我非常高興,立刻在隨身帶的筆記本上做紀錄。其實這個字對咱們馬祖人來說算是常用語彙,因為老鄉親在日常對話裡常用到它。譬如說,捲褲管的動作就是「匝」(ㄐㄧㄚㄎˊ)(見下圖1.)。把過長的繩子圈起來是「匝」(見下圖2.)。馬祖漁家曬蝦皮用的竹篾蓆子也應該是「匝」(見下圖3.4.),只是一般人都把它寫成「笮」了。(笮的國語讀ㄗㄜˊ。)
說了半天,現在就舉幾個實例以幫助大家理解。
- 匝起呵:捲起來。盤起來。此地用作動詞,以它來造句就是:
▲ 揢褲骹匝起呵。(把褲管捲起來。)
- 若當名詞使用,則指大型的竹篾蓆子。它是漁家必備的曬魚貨工具之一。因
面積大,不用時能捲而收之。下列兩句都是用名詞來造句的。請大家參考。
▲ 匝(笮)鋪地兜曝蝦米。(竹篾蓆子鋪在地上曬蝦皮。)
▲ 伊野受怪,厝咧使匝(笮)做牆。(他很窮,家裡是用竹篾蓆子做牆壁。)
(開版的照片下載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