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頁面 3

《相約十五暝》主題歌詞創作緣起

0
《相約十五暝》主題歌詞創作緣起

《相約十五暝》

 (馬祖福州語歌詞)
詞:陳高志
曲:張聖潔  
編曲:李欣芸

(A)〈楔子〉(序)

正月十五(元宵十五)
風燈掛門楣(風燈高掛門楣
圓圓月姐照門戶(月亮光照我家門
倪囝門喙聽講古(孩子們在門前聽故事
檐墘雨露(屋簷滴著露珠
園堘叫鷓鴣(田埂上鷓鴣鳥叫著
山走反搖大櫓(翻山越嶺、渡海逃難
骹踏海嶼做基礎(踏上海島奠定發展基礎)
越山走反搖大櫓(翻山越嶺、渡海逃難
骹踏海嶼做基礎(踏上海島奠定發展基礎)
著學燕鳥飛轉來(要學燕子按時的飛回來
著記馬祖是祖厝(要記得馬祖是故鄉)
著學燕鳥飛轉來(要學燕子按時的飛回來
著記馬祖是祖厝(要記得馬祖是故鄉)

相約十五暝主題歌

(B)〈擺暝迎神〉

十五暝啊十五晡(正月十五元宵夜)
天月家和圓珠珠(月圓如珠,人間祥和團圓)
火燒馬草炮仗飆(猛火燒馬糧,鞭炮四面炸射
迎神扛乩鄉間過(抬著神座、乩轎在村莊遶境)
喜酒喜燭謝庇佑(用桌上喜酒、紅燭答謝神明護佑)
碗燕硩青獻素果(供品有插榕樹葉的三牲及蔬果)
鼓板喝采密密聲(鑼鼓喧天,祝福話語此起彼落)
歡喜衣食續蜀句(每一句吉利的賀詞都令人高興)
著學燕鳥飛轉來(要學習燕子按時的飛回來)
著記馬祖是祖厝(要記得馬祖是故鄉)

(C)〈添花禎祥〉

添花添得起(添花添起來)
明年暝就有喜(明年喜事來)
添花添得懸(添花添高高的)
起厝連買畻(又買田地又蓋屋)
添花添當中(添花添在正中央)
好囝好囝孫(子孫將出人頭地)
轉厝擺暝圓融融(元宵回家團圓樂融融)
囝倪著記爸嬭恩(兒女要牢記父母恩澤)
受怪日子都過身(苦日子都已經過去了)
今晡碧華坐當中(坐中央的碧華是今晚的主角)
依婆歡喜微微笑(阿嬤滿臉微笑的看著)
骹手力健儂健康(老人家身手矯健身體硬朗)
臨水夫人祀房裡(臨水夫人的神位供在臥房裡)
明年一定養公孫(保證明年會生個好寶寶)

(D) 〈神明賜福〉

分肉分包做歡喜(分食供品大家都很高興)
四季平安好日子(食過供品一年都平安)
擺暝做頭輪換替(元宵爐主輪流做)
風水福氣熧熧起(為神明服務能使家道興旺)
食福食謝食渾味(大家歡喜來食福)
碗燕煮熟野有味(煮過的供品非常可口)
燒香拜神求神明(大家燒香拜拜祈求神明)
倪囝讀書會捌字(希望子弟的課業能進步)
做網放簾有乇鐺(希望捕魚的能滿載而歸)
開店日日有好市(希望經商的有榮景)
千里趁食無風波(希望離鄉背井的人工作順利)
做園有錢買土地(希望農家賺到錢能擴展土地)

(E)〈煞尾〉(尾聲)

十五暝晡(元宵十五的夜晚)
風燈照大墿(風燈照亮大馬路)
親房同心齊做主(至親同心協力承擔興家責任)
年年好花結好果(歲歲平安,年年豐足是好年)
十五暝晡(元宵十五的夜晚)
…  …  …
年年好花結好果(歲歲平安,年年豐足是好年)

(全劇終)

歌詞的創作緣起:

前年元宵節前夕,文化處安排我們到馬祖做「擺暝」采風之旅。同行的有愛樂謝淑靖導演、作曲家張聖潔、名音樂製作人、金曲獎得主程馗、李欣芸伉儷、宏文和我,一行將近十人,在料峭春寒的天氣裡飛抵北竿。原本三天兩夜的行程,卻因春霧干擾,結果在南竿多住了兩天。出發前,咱們都知道此行的目的是在收集音樂劇的素材,故大家都非常踴躍的參與「迎神」、「燒馬草」、「送喜」、「添花」的行列。我還臨時被安排去有喜之家做方言「喝采」祝福,為喜慶的日子增加歡樂的氣氛。

《相約十五暝》主題歌詞創作緣起
圖1.和音樂家李欣芸老師合影於鐵板沙灘。

我對北竿有點陌生,戒嚴時代只去過兩次,即便空中走廊開始運作,每一次都是來去匆匆,倒是對「橋仔」的名稱有不同的感受。因為,此地是海峽路斷前夕,家母逃離大陸,回到馬祖的落腳點。民國37、38年之間,列島充斥散兵游勇,社會秩序混亂,許多鄉親直覺地逃回大陸避難。沒多久,內地情勢急轉直下,家母帶著幼齡的家兄,再回長樂文莊領著阿姨、舅舅,打算由黃岐搭船到北竿再轉南竿。兵荒馬亂的當口,行色匆匆。「未晚先投宿,雞鳴早看天。」但何時能到黃岐,不知道!要如何回到牛角澳口,天曉得!只能邊走邊盤算,那一年,媽媽27歲。小舅提著一小袋的米跟隨著,因前途茫茫,米糧食用只能精打細算。到了寄宿點,就借主人的爐灶,抓一把米熬粥充飢。趕路避難途中,馬祖鄉親四處可見,互探局勢「亂」情變成問候語。走大路、抄小徑,朝露霑衣,田埂的鷓鴣鳴啼,徒增幾分悲涼。翻山越嶺,幾經波折,最後終於到達黃岐。一行四人,由家母領軍,搶登渡船才安抵北竿橋仔,然後託家國站長的父親帶口信到南竿報平安。

班機飛抵北竿。站在芹壁遠眺前方,「起從水面縈層嶂,恍似簾中見畫屏。」看似一衣帶水,卻是許多家庭天倫夢斷的鴻溝。此刻春雨綿綿的海面,雲氣氤氳,想起媽媽多次說到履險傳奇,引以為傲的口頭禪是「天幸」、「固力好」(方言)。直到今天,我還很佩服家母的果斷與膽識。因為有這一段刻骨銘心的歷程,所以,國軍在大陳島撤退之後,媽媽極力說服父親,同意先送咱們兄弟倆到台灣。此事背景我結合後來的族群大遷移,就寫了〈謝天〉的歌詞。

當天夜晚,進住芹壁民宿,潘前館長來此會合,大家「胡言亂談」,雖未到「東方之既白」,但也歡樂融融。過程中,淑靖導演要我寫方言主題歌詞,在下欣然接受。由於未見劇本,歌詞創作當時僅屬「發想」,但是整齣戲的軸線布局我們是清楚的。馬祖「擺暝」的真正意涵,是在展示宗社和家族的團結與實力,若是輸人又輸陣的,那就有礙於己方的利益維護,尤其是「以力服人」的年代,更是如此。主題曲的安排有兩種方式,它可在戲劇揭幕時展開,也可在壓軸時呈現。若屬前者,內容宜短,如同「定海神針」、「一槌定音」,接續的搬演,須依此邏輯鋪陳演繹。若屬後者,歌詞得為已演的內容做歸納總結。本劇是採用後者,所以,有很大的篇幅允許我把鄉親「渡海」的故事當〈楔子〉(前言)。

因為要寫主題歌詞,拿到劇本之後必須不斷的閱讀和揣摩。由於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感受,所以,除了主題歌詞之外,又寫了方言的〈叮嚀〉和國語的〈永結同心〉。歌詞完成之後,為了劇情及舞蹈需要,靖導將某些歌詞做了拆解和複沓,雖然影響押韻,但是,有了旋律的「掩護」,故也不感到突兀。方言教唱是重頭戲之一,這部份的確花了一些時間。參加合唱錄音的,除了翁玉峰老師和我是馬祖人以外,其他的都是「愛樂劇工廠」的台籍朋友,他(她)們的唱腔雖然不是很純正,但已難能可貴了,我們應該給演唱者喝采與掌聲。

《相約十五暝》主題歌詞創作緣起
圖2. 戲劇開排時。

           

為了讓大家先聽為快,特別選貼〈楔子〉的音樂檔給朋友們欣賞,希望鄉親能藉此體會專業音樂人的作曲、編曲的功力劇中人宏文的「哭」與「笑」收放自如;天喜的「喜」和「怒」,把馬祖話的精髓發揮到極致;學生輩的素人演員,可謂江山代有才人出。劉明仁團長率領紅瓦民族舞蹈團參加演出,為節目生色許多。安排的詞曲,除〈馬祖漁歌〉是我的舊作以外,其餘的都是為戲劇量身訂做的。總之,《相約十五暝》可說是馬祖音樂劇的「指標」之作。 以後若無法超越此劇,就是退步!願共勉之。

《相約十五暝》主題歌詞創作緣起
圖3. 紅瓦民族舞蹈團參加演出。

去外婆家吃飯 ▋掐米亜店

0
去外婆家吃飯

前幾天我去外婆家吃飯,跟外婆聊天。
吃著吃著,發現外婆的臉色看起來不太好……。

♫♫ 去外婆家吃飯 (馬祖話 對照字幕) ♫♫
我問外婆「你臉色怎麼看起來不太好,是哪裡不舒服嗎?」
外婆搖搖頭,沒有講什麼。
我又問「你怎麼吃那麼少?是不是牙痛?」
外婆說「沒有牙痛、沒有牙痛。」
我說「你嘴巴張開給我看看,嗯,看起來很正常。」
我又問「還是你肚子痛?」
外婆說「沒有肚子痛。」
我又問「沒有肚子痛?還是你手痛?你為什麼都不動筷子?」
外婆覺得很好笑,她說「手好好的怎麼會痛。」

我覺得很奇怪,很緊張地說
「你沒有牙痛、沒有肚子痛、也沒有手痛。
看你吃不太下的樣子,臉色看起來也不太好。
你有沒有流鼻水?發燒?是不是感冒了?
還是我們先去看醫生?」

外婆說「嗯…是因為我聽到你講的馬祖話都笑死人了,
我聽得都頭痛了,所以吃不下飯。」

♫♫ 今天的生活用語 (馬祖話 對照字幕) ♫♫
臉色看起來不太好
吃不下飯
身體不舒服
牙痛
肚子痛
手痛
頭痛
感冒
發燒
流鼻水
看醫生

♫–––––♫–––––♫–––––♫–––––♫–––––♫
掐米亜店是一個有關馬祖,有關馬祖話的廣播節目。
每週三會分享一則有趣的故事,歡迎沒事來逛一逛!

馬祖漁事名詞本字考述(一)

0

馬祖列島周邊,自古以來就是優良的漁場之一。民國38年之前,閩東沿海一帶的鄉親,隨著漁汛世世代代在此討生活,因此,發展出與台灣完全不同的海洋文化。早期的漁人,在此只是做短期的棲息,故原鄉人稱馬祖為「外斗山」(外面山),暫住的鄉親稱老家為「厝裡」(家裡)。後來變成「馬祖」與「大陸閩東」的通稱,這種稱謂一直延伸到民國四十幾年。由於環境的改變,數十年來海洋資源日益枯竭,迫使鄉親離鄉背井走天涯。故造成漁事工法失傳,漁事名詞流失,文化元素也逐漸淡出鄉親的記憶,從文化角度來看,這是令人扼腕的事。

馬祖有一句古話說,「[糸孟] 山出世伓捌魚」,語意類似農業社會諷刺人的「五穀不分,黍稷不別」。盱衡家鄉漁業發展情況,本是調侃諷刺之語,已漸成生活常態之描述。為此,連江縣政府和其他民間社團,無不積極辦理漁事及相關的民俗復振工作。大家用心之密、用力之勤,是令人感動的。但美中不足的是,許多紀載漁事名詞不妥當的書寫,未做討論與更正,故個人不揣淺陋,提出研究心得供鄉親參考。

「楄」與「墜囝」

「楄」與「墜囝」。池瑞銀提供。
「楄」與「墜囝」。池瑞銀提供。

「楄」與「墜囝」是裝在馬祖流刺網上的小配件。流刺網開口上方綁「楄」,其目的是讓漁網漂浮;開口下方綁「墜囝」,是希望網具能下沉。借一上一下「反作用」的原理,使佈在海流中的流刺網可張開網口,讓路過的魚兒順利入網。

這兩個小配件的功能不同,故漁夫對它們的要求也各不相同。「楄」是愈輕愈好,古早年代它都是木製品。因為長年累月浸泡海中,為避免海水滲入而產生重量或腐爛,故漁家會在它的外表塗上桐油保護之。上過桐油的「楄」,需經過陽光曝曬後方能使用(下圖2.)。但隨著時代進步,後來被塑膠材質取代,從此就免了這一道煩人的程序。

圖2.日光下曝曬上過桐油的木楄。
圖2.日光下曝曬上過桐油的木楄。

ㄆㄧㄢ字寫法我用「楄」。《說文解字》對它的解釋是「方木也。」中國古代的建築有「禁楄」的設計,它就是屋頂、屋簷上的「方形短桷」。用這四個字形容馬祖魚網上的ㄆㄧㄢ,似乎也蠻貼切的。

早年閩東漁民的「墜囝」,都是用紅土燒製一如磚瓦,製作成本高且耗時。馬祖鄉親承原鄉傳統,漁法、工法也與此類似。兩岸分治,海峽路斷,馬祖的物資須由台灣進口。有時緩不濟急,只好用變通的方式解決。民國五十幾年,山隴有一陳姓漁民,收集建築碼頭時灑落在地的水泥漿,把它倒進扁平的容器中,趁水泥半乾之際,進行畫線、切分成小小四方形的水泥片,再取步槍子彈頭,在每一小片的適當距離處戳一小洞,曬乾之後就完成克難的「墜囝」了。

圖3.精緻式的「墜囝」。馬報記者陳鵬雄提供。
圖3.精緻式的「墜囝」。馬報記者陳鵬雄提供。

東引附近的亮島馬祖話說「橫山」,這裡是兩岸鄉親捕撈黃魚的重要區域。漁汛期間,若「墜囝」不足,只好敲下無主墳墓周邊的磚片代用,因此,當時在大陸就有「興橫山,敗古墓」的說法。由於福州話的「古」發音和「祖」接近,故此諺語又被說成「興橫山,敗祖墓」。若果真如此,這些後代子孫可是大逆不道的。(感謝好友、老同事王爺告知「墜囝」的掌故及俗諺語。)

本節名詞註解和馬祖話的注音:

  1. 楄:能漂浮海流中的短木。ㄆㄧㄢ(phian)。
  2. 墜囝:有重量,能使網具下沉的四方水泥片。ㄊㄨㄧˋㄧㄤ+(thuiˋiang+)。
  3. 橫山:馬祖亮島。ㄏㄨㄤ ㄋㄤ(huang nang)
  4. 興橫山,敗古墓:在亮島捕魚發了財,卻毀壞了許多古墓。

「餌粕」與「捭鬮」

圖4.漁民肩扛延繩釣籃,釣籃上插滿了裝有魚餌的魚鉤 。
圖4.漁民肩扛延繩釣籃,釣籃上插滿了裝有魚餌的魚鉤 。
圖5.馬祖漁民傳統抽籤方式。
圖5.馬祖漁民傳統抽籤方式。

將帶魚斜切成肉片當魚餌,這種魚餌馬祖話說「餌粕」。魚餌穿過魚鉤後,將這些鉤子,依次的裝在「釣籃」周邊的稻草上。掛在釣鉤上的帶魚肉餌,在捕撈作業時是泡在海水中的,所以,它如同撒了天然海鹽,略帶鹹味。隔水蒸過,味道極為鮮美,是下飯聖品。漁民出海捕撈,魚獲量的多寡有時得看「天意」。運氣不好時,魚兒拒絕上鉤,「餌粕」必留存許多,回航時將之「脫鉤」,然後按合夥的人數分成若干堆,因為數量不平均,故以抽籤方式決定每一堆「餌粕」的歸屬。

「抽籤」是國語詞彙,這個動作的國語應該說寫成「抓鬮」(ㄓㄨㄚ ㄐㄧㄡ)。在馬祖,「抓鬮」的型態有多種,但是,在漁民之間,最常用的就是如圖中這一種。做「鬮」的人,取一段繩子,視參與者的人數,迴環轉繞做成如數的繩圈,握在手中,大家用尾指勾住繩圈,主事者將線頭往下拉,首先被觸動者算是優勝,然後依次訂出名次,按此名次為順序,各自選定屬於自己的「餌粕」帶回家享用。

本節名詞註解和馬祖話的注音:

  1. 餌粕:馬祖話說ㄋㄧˋㄆㄛ^(niˋpho^)。
  2. 捭鬮:俗稱抽籤。馬祖話說ㄅㄧ ㄎㄡ(pi khou)。

「結 [糸奓]」 與「[糸奓] 索」

[糸奓] 是罕用字,電腦無法打出只好用組合的方式呈現。它的字義《玉篇》說:「[糸奓] 絮相著貌。」《集韻》說:「絲棼也。」可見它就是「絲線、繩索糾纏在一起的樣子。」馬祖話形容「繩子糾纏打死結」時說:「線ㄉㄚ ㄌㄚ 蜀堆」,句中的ㄉㄚ ㄌㄚ 就是 [糸奓] 的分音詞。從前的馬祖社會很重人情,不同的節日或活動會致送專屬的禮品,有人嫌麻煩就用紅包當代金,這個動作可以說「使錢 [糸奓]」,意思是說,「所有的祝賀物品全包含在禮金之中」。努力、勤奮、用功、賣力的馬祖話,鄉親手寫成「結打」,實際上要寫「結 [糸奓]」才對。另外,鄉親稱「話多且喜歡賣弄辯才」的人為「話打」,其實「話打」也應該寫成「話 [糸奓]」才是。因為這種人擅長用話語擾亂對方思路,他故意用無關痛癢的話語「兜圈子」,最後讓自己佔了上風。

「[糸奓] 索」的意思是「糾纏竹索」,在從前的夏天,這是馬祖漁村空曠地常見的景象,它是打樁「羈」定置網捕蝦皮必要的工具。此景今天已經看不到了。

本節名詞註解和馬祖話的注音:

  1. 「結 [糸奓]」:ㄍㄧㄝㄎˊㄉㄚ+  (kiekˊta+)。努力、勤奮、用功、賣力的馬祖話。
  2. 「[糸奓] 索」:ㄉㄚ ㄌㄛˊ(ta loˊ),絞粗大的竹索。

 (未完、待續)

(開版照片為賀廣義老師提供。)

從「刀」說到「艚」,兼說馬祖漁家菜(帶魚篇)

0
從「刀」說到「艚」,兼說馬祖漁家菜(帶魚篇)

「刀」是無人不知的通俗字,它的文字初形是刀子的象形。有趣的是,它曾經被用作「船隻」之名。按理說,「刀子」和船隻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連結,如今,將它們放在一起討論,請大家留意它們之間的因果關係。

《詩經‧衛風‧河廣》:「誰謂河廣,曾不容刀。」此地的「刀」字歷來有不同的解釋。一說「形容船身之小。」(此說是把「刀」字當形容詞。)一說「船名曰刀。」(此說是把「刀」字當名詞。)兩種說法都能言之成理,我們必須在形容詞或名詞之間找出最合理的答案。

我個人認為它是名詞。理由是:

任何民族,一定是先有語言,然後再發明文字,這是文化進步的里程,兩者之間的時代差距無法確知。上古的時候,一定有一種名稱為ㄉㄠ(tau)的船隻,只是文字尚未創造出來。人們為了書寫需要,只好用假借(借用同音字)的方式,借「刀」字來使用。因為「刀」有自己的專屬形音義,誰都知道它是「切割」的工具之一,若再做船隻名稱,勢必造成語言文字的混淆。所以,聰明的古人,就在「刀」字旁邊添加「舟」的部首,成為「舠」船的專用字。

前述,語言比文字早出現。人們根據語言來造字時,不可能事先做了溝通,因此文字的創造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包含同時代或不同時代的人)。各造各的結果是字形多樣化,最後由社會決定某些字的存廢。所以,有人用「舠」,有人用「[舟周]」,也有人用「艚」,這是很正常的現象。這三個字只有 [舟周] 字《說文》有收,據此推估,另兩字可能出現於東漢以後。以今天角度來看,它們的古音是接近的,字義擴大引申之後,變成船隻的通稱。「舠」、「[舟周]」、「艚」三字既然音近義通,按理說選「舠」字通行最為穩當,因為可以有邊讀邊。可是社會既然選了「艚」字,我們就不便再標新立異了。

在馬祖,稍大的漁船稱「[糸孟] 艚」,它捕撈的魚貨以蝦皮、黃魚、帶魚…等魚類為大宗。有許多老鄉親將類似的船隻寫成「艋艚」,這是不妥的。因為「艋艚」構詞之後的讀音,聲調和口語完全不合。閩東語(福州語)文白異讀的現象非常強烈。「網」的文讀音為ㄨㄛㄥ+(uong+),白讀音為ㄇㄛㄩㄣ^(moyng^),因為如此,東莒民眾曬魚網的村落,被國軍改稱為「猛澳」。馬祖另有「簾艚」、「繒艚」的漁船,「簾」與「繒」也是魚網名稱,由此可旁證寫「[糸孟] 艚」是正確的。數十年前的馬祖是螃蟹、黃魚、蝦皮、帶魚…的故鄉,今天借行文之便,介紹以帶魚為食材的漁家菜,一者自我緬懷過去的歲月,同時,也將馬祖人的「基因」食品,介紹給大家做參考。

「物多價必賤」,這是市場經貿的潛規則。我在西莒敬恆國中任教期間,聽當地朋友說,早年螃蟹、帶魚吃到怕。這種「氣魄」,外地人是無法想像的。在從前馬祖人的心目中,帶魚並非高檔的魚種。有一句俗諺說:「使帶魚辦酒,看廚師傅做手。」語意是,用上不了檯面的帶魚辦酒席,得考驗廚師的功力了。其實,我認為魚只要新鮮都好吃。帶魚油脂多,它是冬天的魚種,所以,鄉親說「冬節帶魚會插燭。」意思是說,冬天的帶魚油脂多,可以當蠟燭點燃供照明用。這句話當然是誇飾修辭的說法。不過,在寒風瑟瑟的冬夜裡,能吃一碗「剔骨帶魚粥」,那是人間最大的享受。今天,〈帶魚篇〉的食物介紹,就從它開始吧。

  1. 剔骨帶魚粥。(圖1.)
圖1. 剔骨帶魚粥。
圖1. 剔骨帶魚粥。

稀飯可用生米熬,也可以用剩飯煮。煮成糊狀,或者帶有顆粒感,哪一種好,很難說,完全看個人喜愛的口感而定。若用生米煮,米粒七分熟時,置入薑片及洗淨的帶魚一條。五、六分鐘之後,夾魚頭提起,將魚的兩側細骨抽出。(別煮太熟,否則,輕輕一提,未剔細骨的魚肉都滑落湯裡,吃起來很煞風景的。)鍋邊放一碗冷水,用來冷卻手指以免燙傷(圖 2.)。過程結束後,放下帶魚繼續煮,熟了以後,再夾起魚頭,用筷子由上往下刮,魚肉盡入粥中(圖 3.),加適量鹽巴調味,以杓子略作攪拌即可。有些鄉親喜歡加青蒜增加「粗獷」霸氣,我則獨愛芹菜之淡雅清香,撒上白胡椒粉,吃罷必定通體舒暢。請注意:仔細地吃完魚頭,不能破壞任何一根骨頭,因為它們可組成一隻仙鶴(圖 4.)。

圖2. 抽出帶魚刺。
圖2. 抽出帶魚刺。
圖3. 以筷子刮下魚肉。
圖3. 以筷子刮下魚肉。
圖4. 魚骨仙鶴。內弟余長明老師作品。
圖4. 魚骨仙鶴。內弟余長明老師作品。
  1. 乾煎魚片(圖 5.)
圖5. 乾煎魚片。
圖5. 乾煎魚片。

平底鍋煎魚沒技術,炒鍋煎魚真功夫。一般人都知道煎魚的種種難處,但是若能把握要點,煎出一盤外皮酥脆的帶魚片,也是舉手可得。我的經驗,以中火燒熱油鍋,旋轉炒鍋,讓油均勻週遍。下薑片、蒜粒爆香後推置一旁,捏一小撮鹽巴撒在油鍋裡。用紙巾吸乾魚片上的水分後,整齊的排入鍋中。略煎片刻蓋上鍋蓋,煎到可翻面為止,熄火。此時不能將鍋蓋掀開,就讓水氣在鍋內迴繞。5分鐘後掀蓋、輕輕翻面。改用中、小火,同時視需要再環倒一些油下去,蓋上鍋蓋繼續煎。傾斜旋轉炒鍋,5分鐘之後熄火,不掀蓋燜著,5、6分鐘後即可起鍋裝盤。態度從容,手法「熟練」是成敗的關鍵,別怕失敗,多做幾次必能得心應手。

  1. 繼刀帶魚(圖 6.)
圖6. 繼刀帶魚。
圖6. 繼刀帶魚。

福州話的「繼刀」,就是「連刀」的意思。以不切斷的刀法將魚身等距斜切,抹上適量的鹽巴,迴環盤中,入鍋清蒸。冬天寒風刺骨時,以同樣手法製作帶魚乾,用它配乾飯,尤其是配木桶蒸飯,保證連吃幾碗猶不肯罷手。從前東莒帶魚盛產時,因市場消化不及,漁家用重鹽醃漬於超大的木桶裡,以便久存待沽。初醃之帶魚,鹽份尚未浸透,故美味勝過「一夜乾」,若「假以時日」,則入口唇舌為之而麻。久居台灣,難免有「蓴鱸之思」,幾次動手曬帶魚乾,因為氣候不對而全告失敗。橘子「逾淮為枳」,在此得到印證。

  1. 紅糟帶魚片(圖 7.)
圖7. 紅糟帶魚片。
圖7. 紅糟帶魚片。

福州餐廳,無糟不成菜。雖然它是尋常佐料,但卻有畫龍點睛之妙方。馬祖百姓,居家必備紅糟,任何海產以紅糟烹調都算對味。將切片的帶魚裹上酒糟,趁煮飯時入「飯鼎」(飯鍋。ㄅㄨㄛㄥˋㄋㄧㄤ+,puongˋniang+)蒸。帶魚吃完了,抓一撮淡味蝦皮霑紅糟,一樣能下三碗飯。

  1. 魚燴大白菜(圖 8.)
圖 8.魚燴大白菜
圖 8.魚燴大白菜

經過霜降的馬祖白菜、蘿蔔,甜而爽口,品質高檔,遠近馳名。旅台鄉親,習於原鄉滋味,難免「五嶽歸來不看山」。家鄉「三寶」收成時,海空運輸盡繁忙。四十年前任教敬恆國中,冬天常見岳母烹煮「帶魚燴大白菜」。優質的海、陸食材,讓氣味融合得天衣無縫。先爆香薑片,將大白菜入油鍋炒軟,加適量水,蓋鍋燜煮。大白菜耐久煮,掌杓者可慢條斯理地進行將事。湯汁燒開,岳母手持莒光厚厚的帶魚片,神情優雅的「分發」入鍋,那種氣度,如同發撲克牌,令人難以忘懷。但是,台灣的帶魚有「黃眼」、「白眼」之分,前者肉質粗、味道腥,不符馬祖人口感。「白眼」的多屬身短體薄,冷凍過後,不僅魚肉鬆垮,而且鮮味喪失殆盡。故每次都得先煎後煮,即便添加許多佐料,然而味道終究無法複製。

  1. 老酒蒸帶魚(圖 9.)
圖 9.老酒蒸帶魚。
圖 9.老酒蒸帶魚。

從前的馬祖,「漁寮」幾乎是男人的天地。他們工作之餘,有時也會犒賞自己。撈到大黃魚、大帶魚,大家有共同的默契,就是將它蒸老酒。人的味覺受基因主宰,馬祖人的珍饈,外地人可能聞之色變。記得在馬祖高中服務時,我以老酒蒸帶魚招待教官,結果害他一整年不敢吃帶魚。台灣的帶魚個頭「小兒科」,為了寫本文,只好買一隻做成示意圖,鄉親切莫嘲笑,認為這是「畫虎不成」的模樣。

  1. 龍鳳呈祥(圖 10.)
圖 10.龍鳳呈祥
圖 10.龍鳳呈祥

念大學時,新生南路的瑠公圳剛剛完成加蓋工程。此地原本有許多違章建築,365行有四分之一的行業在此「存活」。違章拆除之後,他們為生活所逼,只好每天晚上在台大宿舍穿梭,目的是招攬生意。有一位修理皮鞋師傅,原籍馬尾的富家子弟,咱們以方言攀談,愉快氣氛如同他鄉遇故知。他是家中唯一的禿頭漢,追根究柢後找到原因,他說在馬祖當兵時,吃了太多的廉價帶魚有以致之。他的家世良好,見多識廣,每次閒聊,無不趣味滿滿。據他說,原鄉上流之家,洞房花燭夜前夕,拜過堂的新人在新房內吃「房裡酒」(ㄅㄨㄥˇㄋㄧㄝˊㄧㄨ+,pungˇnieˊiu+),除了有象徵吉祥的「勸酒」(ㄎㄨㄛㄥˋㄐㄧㄨ+,khuongˋjiu+)之外,必有一道「龍鳳呈祥」的菜餚以為祝福,「伴房嬤」(今福州稱喜娘)上這道菜時新郎要給紅包的。此話縈繞我腦海數十年不忘,三年前突發奇想,憑記憶複製原貌。以帶魚為「」,請魚販將魚肉片下,切塊油炸備用。長長的魚身切三段,酥炸後放在盤中做分隔線。以雞肉為「」,將它油炸成如坊間的香酥雞,再和魚塊分置「龍骨」兩旁,稍加裝飾即可。這道菜本與馬祖無關,只因為話題相近,特將附錄於此。

小時候看家母油炸帶魚,或者「滑魚湯」,都是先切片,再由中骨左右各切一刀(一片切分成三塊),然後下油鍋或裹地瓜粉。這種料理法,帶魚的體型必須碩大而肥厚,如今吃不到了!有一種一指寬的小帶魚,馬祖話說「帶小」、「帶紐」(ㄉㄟˋㄋㄧㄨ+,teiˋniu+),此物今已不見。粗鹽醃漬後密存甕中,醃熟霑白醋食用,是馬祖孕婦們的最愛。它是下雜魚類,很難用來煉製蝦油,故了無經濟價值,一般人多用它當肥料。貧窮年代,農家向漁民討一些曬成「乾條」,度小月的日子裝進鋁盆,煮飯時擱在飯鍋內同蒸。飯熟魚乾也熟,用來下飯,湊合一下又度過一餐。現在回想,苦日子過得很心酸,當時沒人知道,它居然是鈣質豐富的營養食品。……今天就說到這裡吧,下次再找話題和大家「攀講」了。

(開版照片為王建華處長拍攝。)

解釋「討沰」與「討礁」-兼說相關食材

0

從前,不到莒光,不知道當地海產之豐富。東莒人自豪地說:「我家冰箱在海邊」,這絕不是「囂張」托大之詞,而是事實的描述。民國68年,我應聘到敬恆國中任教,當時莒光的漁業榮景已過,但是,流風餘韻仍可耳聞。有一位炊事大姊話當年,「小時候每見飯桌上的螺、蚌、藻類、海鮮,都是眼淚往肚裡吞。」她話說得輕鬆,卻讓來自南竿的我們,心生無限嚮往。在潮間帶採蚵拾貝的過程,鄉親有固定的名稱,可四鄉五島的說法並不相同。本文試著分析彼此差異點,並介紹相關食材。

若干年前,莒光舉行「花蛤節」活動,主辦方問我,採蚵拾貝的過程該怎麼書寫,我二話不說地用「討沰」。因為它是冷僻字,所以,宣傳旗幟掛出之後,引發鄉親和遊客的熱議,從某個角度來看,也算是達到了宣傳的效果。當時,個人的馬祖閩東語田調已經開始了,只是尚未做到庶民的營生項目而已。田調結果方知,四鄉五島只有莒光二島說ㄊㄛˇ ㄌㄚ(thoˇla)。口說此音,手寫相對應的漢字當然是「討礁」最為貼切,可惜它的詞義涵蓋面並不周延。因為「討礁」的字面解釋是:在礁石上採集螺貝。此說卻無法照應到,莒光最有名的花蛤是產自福正村的沙灘。當然,這是細節問題,我們可暫且忽略,因為漢語的詞義有時可以「部分」代替「全體」。只是這個語詞在其他三鄉三島就不適合使用了,因為語音有落差。現在,田調早已結束,假若時光倒流,莒光的類似活動,我會用「討礁」而不會再用「討沰」。後來我為祥官寫家族歌曲時,有一句歌詞用的就是「討礁」,因為祥官是東莒人。

當初我將採蚵拾貝的動作寫成「討沰」,也非毫無理由。它的活動過程必須在退潮時進行(圖1.)。退潮的馬祖話說「水ㄉㄚㄎ」,韻尾有「ㄎ」的字,表示它是發音短促的入聲字,此地的ㄎ不發音,它只是扮演字音煞車、收束的角色。這個入聲字形體一直到現在仍然找不到。大陸的陳澤平教授將它寫成「水汑」(見《19世紀以來的福州方言》p.301),馮愛珍的《福州方言詞典》將它寫成「水沰」(p.209)。李如龍等人編的《福州方言詞典》未收此詞。兩位學者都沒交代選字理由,今天就趁此機會說一說我個人的意見。

圖1. 退潮時的採蚵拾貝活動。曹祥官課長提供。
圖1. 退潮時的採蚵拾貝活動。曹祥官課長提供。

東引、北竿、南竿的鄉親,都把採蚵拾貝的動作說成「討ㄌㄚㄎ」,這是我田調的結果。第二字遍尋不著,只好另闢蹊徑。大家都有經驗,握筆在手時,某字的寫法苦思不得,當下會有三種舉措。一是寫同音字;二是寫同義字;三是直接放棄、不寫了。寫同音字就是《文字學》說的「假借字」。用同義字就是《方言學》中的「訓讀字」,無論是寫「假借字」或是寫「訓讀字」,都算是在無可奈何之下寫的錯別字。電腦打字用注音輸入時,有時會出現一串同音字,若不謹慎選字,就會出現錯別字的現象,說好聽一些,它就是「假借字」。大家對「訓讀字」比較陌生,所以,我就舉簡單的實例來說明它。「蹲下」的馬祖話說ㄇㄝˋ,因為不知本字為何,用字人只好寫「蹲」口唸ㄇㄝˋ。長短的「短」,馬祖話說ㄉㄛㄩ+,本字不知如何書寫,最後只有寫「短」,口唸ㄉㄛㄩ+ 才能將問題解決。

「沰」與「汑」是音義相同的異體字,馬祖話讀ㄊㄡㄎ(thouk),意思是「滑落」。老人家看見年輕人穿低襠褲,會不悅的說:「褲頌沰沰(汑汑)略」。我是商家子弟,常聽父叔輩說帳目短缺為「數沰(汑)呵」,這是它的本字用法。「退潮」就是「海水向下滑落」的意思,所以,寫「水汑」、「水沰」皆可。退潮時到潮間帶採集可食用的海生物,理論上來說,莒光以外的地區寫「討沰」或「討汑」皆可,但我選「討沰」而不選「討汑」。因為「汑」出現於宋代的《集韻》,而「沰」最早出現於梁朝的《玉篇》,「沰」比「汑」早出現了600年左右。

問題釐清之後該換一個話題了。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莒光學生個個是釣魚「討礁」的高手。解嚴之前的馬祖,島際交通不像今日便捷,即便是敬恆國中來自東莒的住校生,非逢三天連假是不准渡海回家的。有些適應不良的國一學生,難免會淚眼滂沱。有一年端午節前夕,耿主任為消弭學生想家愁緒,特別請男老師帶他們到青蕃港撿海螺,短短兩小時卻收獲豐碩,抬著直徑三尺大的澡盆,內裝「戰利品」招搖過市,也引得居民注目。

莒光學生長期受環境薰陶,熟知各種海生物的習性。大退潮時看他們手持竹竿,在岩石縫東戳戳、西戳戳的,很快地就會抓到「倒楣」的章魚。清水白煮,切片沾醬油,鮮甜的滋味盡在舌間跳躍,或是將它清炒蒜苗也是一絕。在台灣,市場賣的冷凍貨,老闆促銷時喊說「現撈」,你聽聽就好,要有心理準備,料理時得加上許多佐料,方有聊勝於無的感覺(圖2.)。

圖2.涼拌章魚。
圖2.涼拌章魚。

有一種海生物馬祖話說ㄘㄛㄩㄎˊ(tshoykˊ),漢字寫成「蜐」或「砝」(圖3.)。它是附著岩壁上的,有人為了摘採燕窩,必須腳踩著它攀登而上,採到燕窩之後,再把踩過的它剷回家煮食。因此,從前家鄉有一句俗諺語說:「先摘燕宿再杼蜐」,這句話是諷刺某人「過橋拆橋」或「忘恩負義」,詞義生動而精準。「蜐」的味道很鮮美,蒸芙蓉蛋很對味,可惜有砂囊,對外地人來說,口感並不討好。久居台灣的我們,家鄉食材來源不易,每次料理,都是超量的用蛋,結果每次都讓它「滅頂」(圖4.)。

圖3. 「蜐」。下載自林金炎校長的line貼圖。
圖3. 「蜐」。下載自林金炎校長的line貼圖。
圖4. 芙蓉蛋蒸蜐。
圖4. 芙蓉蛋蒸蜐。

有一種海生物學名叫「石鱉」(圖5.),因為外表有八片鱗甲,因此老鄉親稱之為「八疕(皮)」,因為鱗甲層層相疊,故又稱為「層層上」。因為左右各有一條粗糙的沙皮,故又稱為「茨肉盔」。老實說它的口感並不好,不被「討沰儂」青睞,但是在物資貧乏的年代,喝酒時買不起花生米,用清水白煮的它下酒,倒也有「無魚蝦也好」的感覺。

圖5. 石鱉。
圖5. 石鱉。

以紅糟當佐料是福州菜的特色之一。我曾經用它炒蛤蠣、蒸尼羅紅魚,味道都不對。幾次實驗之後,我的結論是:酒糟與淡水養殖物的調性不搭,故無加乘的效果。建議鄉親朋友,烹煮酒糟菜餚時,調入適量的醬油,會增加無法言喻的風味。有一種貝類學名為青鬚魁蛤,方言說「盕 [兼攴]」(ㄏㄨㄤˇ ㄎㄞㄥˇ,huangˇkhaingˇ)(圖6.)。在從前它並不是「討沰儂」鎖定的目標,因為它體內有寄居蟹,所以肉質瘦小,但是炒過紅糟,或者直接用醬油加砂糖爆炒,吸食它的湯汁下飯,也能勾起對往日情懷的想像。

圖6. 盕 [兼攴]。
圖6. 盕 [兼攴]。

若說淡菜是豪門貴婦,那學名紫孔雀蛤的「蚶囝」(ㄍㄤˋ兀ㄧㄤ+,kangˋngiang+)就算是小家碧玉了(圖7.)。家父生前不吃淡菜,尤其不吃養殖的成品,因為他嫌淡菜肥膩,但是,卻獨鍾蚶囝霑蝦油。同樣有大小厚薄之分的是「笠螺」和「薄批」。笠螺俗名「海鋼盔」(圖8.),馬祖話說ㄆㄨˋㄌㄛ+,phuˋlo+,它的漢字應寫成「蒲蠃」才是。因為早在春秋時代的《國語.吳語》書中即見它的紀載。

圖7. 蚶囝。
圖7. 蚶囝。
圖8. 笠螺。
圖8. 笠螺。

小時候在海邊戲水,曾見鄰居揹著一麻袋的「粗螺」回航,「大規模」的收獲令旁人羨慕。鄉親說他遇到「螺孵」(ㄌㄛㄩˇㄅㄡ^,loyˇpou^)。所謂「螺孵」,用最通俗的話來解釋,就是「群聚一窩的螺絲大家族」。這種螺絲的學名是「柯岩螺」(圖9.),產量多且外殼粗糙,故民眾稱之為「粗螺」,又因它的尾端清甜微辣,故又有「辣螺」稱號。以榔頭敲它半碎,用粗鹽醃漬,假以時日即成「鹹螺」,此刻它搖身一變,就成了馬祖旅外老鄉親的夢幻食品了。

圖9. 柯岩螺。
圖9. 柯岩螺。

從前的馬祖,有沙灘的村落就會有「鳳螺」,但馬祖話音變之後說成「黃螺」,每逢大退潮時,牛角的海灘經常出現「螺紋」,食指往下一戳,即可勾出一粒鳳螺。大約在民國46、47年之間,有村民因吃鳳螺中毒而送醫,村莊耆老想必猶記此事。說也奇怪,從此以後鳳螺在馬祖好像斷了根、絕了種一般。久住台灣,上市場偶見鳳螺,買回洗淨,先以薑、蒜、辣椒快炒,加水、加調味料後略煮,湯汁收乾前拋下九層塔,台式口感,配啤酒別有一番滋味(圖10.)。

圖10. 快炒鳳螺。
圖10. 快炒鳳螺。

馬祖潮間帶的生物極為豐富,因限於篇幅,其它如「海葵」、「牡蠣」、「木瓜螺」、「佛手」、「竹蟶」、「花蛤」…等,只好等以後再說了。

簡介馬祖傳統婚宴及菜餚

0
簡介馬祖傳統婚宴及菜餚

民情風俗是居民共同的生活習慣,是民族為生存而奮鬥所留下來的生活經驗,它是源遠流長的。但是,這些歷史悠久的風俗習慣,會因生存的時空條件而改變。所以,同是福建地區,不僅閩東、閩南的文化有別,山區海邊的風俗不一致,甚至翻過一座山嶺就得入境隨俗了。今天我就為大家介紹馬祖與外地不同的婚宴文化。

福州自古以來就是福建首善之都,其風俗文化來自上國中州。吾鄉馬祖列島雖位於閩東海上,原屬漁民短暫棲息之所,但是,因為地緣關係,居民的生活習俗,均在福州文化廣衍漸潤的範圍內。以馬祖傳統婚禮喜宴來說,烹調方式雖簡單,但餐宴形式卻很複雜。從前的馬祖社會,因經濟低度發展,除年節以外,平日飲宴應酬的機會並不多。所以鄉親稱喝喜酒的宴會為「食酒」,而不擔心和其他的餐會混淆。傳統的喜宴分三天進行,總共三大宴八小餐。三大宴統稱為「大酒」。若細分則為「伴角」、「佳期暝」、「姿儂酒」。八小餐只是家常便飯,所以被稱為「飯囝。雖然如此,八小餐的飯是用木質蒸籠蒸煮的,香噴噴的白米蒸飯,佐以勾薄芡、灑蔥花、調入白胡椒粉的牡蠣豆腐湯,以及裹上糖衣的油炸花生米,青春少年郎吃它五碗猶不肯罷手。這些婚宴中的菜餚、儀式的祝福語等,的確呈現與外地不同的海洋風情。三天喜宴,每到餐宴時刻,會有兒童敲鑼吆喝:「拍鑼食酒菜凍去了!」此時,「有份」的人 ,一家大小皆可來此飽餐一頓,但三大酒宴每戶僅可一人代表出席。在電話未普及的年代,除了分發喜帖以外,新郎在友人陪伴下,必須親自到親友家邀請一次,即使是外村也不例外。這個動作馬祖方言叫做「喊酒」。

「伴角」、「佳期暝」、「姿儂酒」雖然並稱「大酒」,但是隆重程度仍有區別。「伴角」的用意是陪伴出力者用餐。「角」是「角色」、「人力」的意思,從第一天到次日,已出動過不少的挑夫和轎夫。儀式原始設計,這一餐的主角是出力者。所以,餐宴是在婚禮的第二天中午舉行。因為此時花轎已經抬回來了,婚禮的重頭戲已完成一半了。赴宴的賓客多半是位居家中的二號的男性人物,菜餚以炸、炒的烹飪方式為主。

三大酒宴中,最隆重的是第二天晚上的「佳期暝」,主桌設於自宅大廳。出席「佳期暝」者絕大部分是一家之主,或這一家的主要經濟來源者,拜過堂的新婚夫妻在新房內吃「房底(裡)酒」,有時會安排新娘出來敬酒並見過男性長輩。新娘不能與賓客同桌,只有在第三天吃「姿娘酒」時可坐在主桌末位,與時下新婚夫妻高坐主位迥異。主桌席次的安排是極為慎重的。南竿西區鄉親稱主桌為「長一桌」,依福州、長樂習俗這是祖母娘家長輩的座席,故稱為「嬤頭親」席。若依連江習俗,主桌坐的是外公、舅舅等,故稱之為「嬭頭親」席。這些都是來頭不小的貴賓,不可造次怠慢,否則舅公耍性子發脾氣,會使賓主尷尬萬分 。

「佳期暝」的菜餚非常豐盛,是喜宴的重點所在。當酒席進行到一半之後,必有「伴房嬤」一手提水壺,一手持托盤逐桌奉茶。托盤上置十個小酒杯,注滿調過白糖的茶水,口唸「大家儂齊請茶」取飲者得置銅板一枚於托盤中。一角、兩角、伍角皆可,視個人情況隨喜回贈。前後兩小時左右的餐宴,她至少會奉茶兩巡,十個小茶杯,經過所有賓客之手,張三李四的朱唇口涎盡在其中,當時氣氛其樂融融,如今回想,內心實在百味雜陳。

最後一餐安排「姿娘酒」是有道理的,因為當天上午(或中午)有「看皮箱」的習俗 ,這個活動常常會引來大量的婦女人潮。新娘的嫁妝展示人前,有批評、有讚嘆,新娘不許有喜怒之色,否則必遭非議。「姿娘酒」結束後,由她們處理「汁底」(菜尾) ,並善後一切事務,使三天婚宴畫下句點。這是招待女眷的宴席。按理說,「大酒」每戶僅一人代表出席,但「姿娘酒」例外,因為媽媽上桌,背後會跟著稚齡兒童,所以,這一餐菜色不必太精緻,但上菜要快,且出菜的量要多。實際上動輒二、三十桌的宴席菜是不可能精緻化的,能蒸能炸的絕不用炒的,更不會用煎的,因為前者耐壓、耐放,後者須隨炒隨吃,讓出菜的速度及鍋爐器皿的調度增加變數。附帶一提,從前的人家兄弟姊妹眾多,能代表家長出席餐宴者只有一人,此人必須身懷手帕,將它四角打結成克難的小提袋,以便提一人一份的乾貨菜餚回家,和其他兄弟姊妹共享。彼時無塑膠袋,所以,喜宴結束,幾乎能見到稍大的女生,手上提著裝了食物的手帕,這是見怪不怪的場景。

男方迎娶的婚宴是非常盛大的。為了經濟考量,在婚期前之適當時間就開始飼養禽畜以備宴客之用,如此可降低成本負擔;婚宴前在自宅附近搭棚「結灶」(砌臨時性的大爐灶。以備外燴。宴席場地、碗盤、杯碟、桌椅等都是向左鄰右舍商借。鄰居男女、黃髮垂髫,大家都樂於幫忙。三天婚宴,前置與收尾,幾乎要耗時一週。三天婚宴,各家預備的菜餚豐盛與否,多少會受主人家境貧富的影響,但有幾道菜是必須(經常)有的,如:

  1. 拼盤
    既然是「拼盤」,顧名思義,就是將不同的、適合搭配的下酒菜拼湊在一起。在三大餐宴中它只出現在「伴角」宴時(當然也有例外的),因為這一餐的賓客以年輕小夥子居多。
  2. 太平燕(圖1.)
    這是喜宴中最重要的一道菜,象徵闔家平安吉祥,凡事順遂成功。因為有它,這一餐酒席的地位才能被確定,所以,它上主桌時,端菜者要邊走邊吆喝有象徵意義的吉祥話。閩東傳統,在出「太平燕」時須燃放鞭炮。在喜宴吃三天的年代,馬祖少有大場面的餐廳,每逢喜事宴會,都是借用鄰居住宅擺桌(也有少數借用學校禮堂的例子),因此出菜的速度快慢不一。習俗上它是在喜宴前段端出,如同今日台灣酒席上的「油炸雙色糯米小丸子」。人們聽到迎接「太平燕」的鞭炮聲響,會誤以為這是為喜宴開始而燃放的。這道菜做起來並不複雜,只是一定得用鴨蛋。馬祖鄉親把煮熟的鴨蛋叫「太平」,因為「鴨卵」鄉音等同「壓浪」,閩東一帶的居民多以討海為業,故以諧音來討吉利。將煮熟的鴨蛋去殼,入油鍋炸成金黃色,冷卻後會有縐紋出現,因而取名「虎紋蛋」。「燕丸」是福州名菜,外皮如餛飩,但它是精肉捶打而成。
圖1. 太平燕。
圖1. 太平燕。
  1. 全隻瓜(全隻黃魚)(圖2.)
    過去的馬祖,黃魚價廉物美,而且產量極豐,黃魚的異名頗多,如黃花魚,黃瓜(以馬祖方言說)等,宴客用的黃魚都是採用全魚油炸,然後再調上醬汁,菜餚全名為「全隻黃瓜」(「或醬汁黃瓜」),簡稱為「全隻瓜」(醬汁瓜)。
圖2. 「全隻瓜」,侯全寶先生提供。
圖2. 「全隻瓜」,侯全寶先生提供。
  1. 大小魚丸湯
    馬祖話說「大丸」、「嫩丸」。本地靠海,日常食材以海產為主。酒席上的魚丸湯有兩道,先上小顆小粒,後上大粒魚丸,前者不包餡,後者是以豬肉為餡。根據不成文的規矩,大粒的一人可分配到兩粒(圖3.)。在吃的時候,憑口感可判定廚師之廚藝高下。
圖3. 大顆魚丸湯。
圖3. 大顆魚丸湯。
  1. 糖醋排骨
    從前的馬祖民生經濟落後,民眾惜油如金。家常烹調極少用油炸,炒菜時,窮苦的人家,都是先用番薯片沾花生油「擦」鍋子,然後再把青菜下鍋翻炒。更窮的人家,炒菜之前只能用筷子沾油後點擊鍋底。所以,視油炸的食物為珍饈,何況又有糖醋勾芡。一直到今天,老人家還把糖醋排骨當作「儀式性」的食物。編號5、6這兩道排骨有時是二擇一的。
  2. 燜燒排骨(圖4.)
    在我印象當中,這道菜的呈現方式經過四次變革。起初只是以亂刀砍切後入鍋燜煮,沒添加其他配料。說它「粗壯」一點也不為過。因為當時日子過得苦,賓客吃它在嘴,無人會嫌它「柴」。第二階段是以長條形盤子裝盛,然後在左右各擺一坨加鹼水製成的黃麵。麵條既能當擺設裝飾,又能讓食客飽足,可謂一舉兩得。第三階段是馬祖不再製售「鹼麵」後,主人家改用「生力麵」,這是孩子們最喜歡的食物。第四階段則用燙菠菜擺兩端。(照片是用地瓜葉。)
圖4. 燜燒排骨。
圖4. 燜燒排骨。
  1. 紅糟鰻魚
    一般餐會和喜宴上最常見到的是「炸紅糟鰻」(圖5.)。有一種油炸鰻魚馬祖話說「打糟鰻」,這道菜不好料理,除了費工以外,火候的控制尤須留意。因為它須加生油、蘇打粉及蛋白,炸出來的品相是蓬鬆多油的感覺。由於喜宴需求量大,無法用繁複的工法處理,但是,和打糟鰻相比,相對少油,又沒有其它添加物,吃起來反而健康。但有時大廚會在上面撒白糖,今天看來是沒啥必要的。
圖5.紅糟鰻魚
圖5.紅糟鰻魚
  1. 燉全雞
    這道湯品只有在最隆重的「佳期暝」中出現,「粗平直」(俗擱大碗)的「姿娘酒」不可能有它。
  2. 百菓飯
    即國語說的八寶飯。最方便的做法是:以蒸熟的糯米調上豬油、花生粉、白芝麻、冬瓜糖等,裝碗略壓後再上蒸籠回蒸,因為是甜食,所以極受婦幼賓客的歡迎。
  3. 甜點心
    先前多半是用「角餅」(圖6.),因為切成三角形狀(一人一片)而得名。莒光或北竿地區也有用「蘿蔔絲(菜頭)餅」(圖7.),兩者在當時可都是高檔的食品。後來為了省事而改用「海綿蛋糕」。物以稀為貴,起初大家以為蛋糕的檔次較高,其實它只是「虛有其表」而已。今天因為冷藏設備進步,使用冰淇淋當甜點的鄉親也大有人在。
圖6. 角餅。
圖6. 角餅。
圖7. 蘿蔔絲餅。
圖7. 蘿蔔絲餅。
  1. 鳳梨甜湯
    在婚宴的菜餚中,它是最廉價、最受孩童喜歡的一道點心。說起來不過是將鳳梨罐頭中的鳳梨片切成顆粒狀,投入沸水鍋中,再灑下適量的砂糖而成。但是,它一上桌,不到一分鐘,即宣告碗底朝天。上甜湯時,習慣上會端上每一桌一小碗的清水,這是供賓客洗湯匙準備舀食甜湯的,講究一點的主廚還會丟幾粒蔥花下去當裝飾。在沒電沒冰箱的年代,為了食物保鮮,往往口味偏鹹。此時宴席已到尾聲,端菜者端著能擺八、九碗清水的托盤走來,有不明就裡的國軍士官長以為每人一碗,就迫不急待地端起猛然灌下,引發一陣嘻笑。

在馬祖婚俗的飲宴中,另有兩餐是一般人所不知的。這兩餐由男方父母各自擇日主持,而且必須在婚禮之前完成。餐會名稱分別是「廚底旦」和「請起花」,前者是招待主廚以及主要出力者,表示對他們崇敬和禮遇,也就是說,吃了這一餐表示重要的人手開始就定位了,後者是外婆家的阿姨輩宴請新娘。隨著社會經濟條件的翻轉,這兩餐的象徵意義大過實質的吃吃喝喝。

三天餐宴,不僅動員的人力不少,且碗筷、杯盤、桌椅、場所等無不來自租借。所以,需盡快的歸位與復原。以「汁底」(菜尾)做謝禮,在當時是頗受歡迎的剩餘食材,用它煮粗米粉湯,那微微的酸甜鹹辣,是難以形容的五味中和,若搭配木桶蒸飯,搖身一變即成療癒的因子,也是回憶的觸媒,其特殊氣味,至今回想仍不免垂涎……。

從「聞」字說到馬祖的「氣味詞」

0
從「聞」字說到馬祖的「氣味詞」

人生在世,表達「氣味」概念的機會是常有的。對嗅覺的體驗,雖然人人有經驗,但是能具體地表述出來,那又是極其困難的事。有些表達氣味的漢字,在國語中是不存在的。因此,我篩選方言中常用的氣味語詞,試著去考證它的本字,並且將小小的心得供大家做參考。現在就先從「聞」字說起吧。(圖1)

圖1.「聞」的字形演變圖
圖1.「聞」的字形演變圖

「聞」是通俗字之一,它本是「聽音」之詞。它的甲骨文形體特別突顯手和耳朵的相互關係。時到今天,我們還能看到一個有趣的景象,當老人家為了聽清楚對方的話語時,他會不自覺的拉平耳朵,可見這發自本能的動作古今都一樣。它後來演變成「嗅覺」之義。何時轉變,不得而知。翻查《故訓匯纂》,「聞」字下收錄45條詞例,但是沒有一條是做鼻嗅的解釋。再查商務版的《辭源》(1981年第六版),「聞」字下收有「鼻嗅」之義項,此義項用韓愈詩「清香撲地只遙聞」為例,殊不知這是出於誤解。韓愈詩的「遙聞」在此依然做「聽見」、「聽說」、「耳聞」解釋。倒是在戰國時代的《韓非子‧十過》中已見變遷之例。〈十過〉篇說:「共王駕而自往。入其幄中,而還。」這句話值得注意的地方是,「聞」做鼻嗅解釋,同時本義是嗅覺的「臭」,也從動詞變成「惡劣氣味」的形容詞了。這種詞義變遷、移轉的現象,在我們的方言中也屢見不鮮。

「聞」字說過之後,再來討論我們母語「聞嗅」動作的形音義。馬祖話稱嗅覺器官為ㄆㄟˇ(pheiˇ),漢字寫成鼻,這是人盡皆知的事。可是「聞嗅」的動作,馬祖話說ㄅㄟ^(pei^),字形也是用「鼻」來呈現。從前在大學兼課時曾講授過李漁的〈芙蕖〉,文章說:「(荷花)可鼻,則有荷葉之清香,荷花之異馥,…。」文中的「鼻」就是當聞嗅之義使用。當時不經意發現,今天卻能引用參證,真是大快我心。不僅如此,馬祖話的鼻涕是說ㄆㄟˇ(pheiˇ),漢字還是用「鼻」來表示。一個字形表達三個概念,方言研究者應多多留意這種現象。

與嗅覺器官有關的事情已如上述,接下來就從位於「氣味詞」正反兩端的是「香」與「臭」進行介紹。它的字形演變如下圖所示(圖2.),與之有關的文字形音義也賡繼述說。

圖2. 「香」與「臭」的字形演變圖。
圖2. 「香」與「臭」的字形演變圖。
  1. :ㄏㄩㄥ,hyng。
    它是佳味總名,聞之能使心神愉悅者皆可形容之。原始的字形結構是用「黍稷入口令人歡愉」來會意。其後「黍」被「稻禾」同化,其下用「甘」表示甜美,因此才變成楷書的「香」。
  2. :ㄑㄧㄠˇ,qiauˇ。正宗的福州人會說成ㄘㄠˇ,tshauˇ。
    「自」是鼻子的象形。動物裡狗的鼻子最靈,故以牠的鼻子表達「ㄒㄧㄡˋ覺」之意。古今的人有一個習慣動作,當他指稱自己時,會用手指指著自己的鼻子,所以,鼻子的「自」就發展出「自己」、「本身」的概念。「臭」的本義是「嗅覺」,它的字義引申為香臭之後,只好另創新字「齅」來使用,但形體太過龐雜而被淘汰,最後就在字旁加「口」成「嗅」,讓字義返原。
  3.  [香犮] :ㄅㄚㄎ,pak。
    此字電腦所無,故用組合的方式來呈現。它的字義由「大香」、「香」轉變成極度惡臭,這也是蠻有趣的改變。在居家日子裡,常聽到媽媽用疊字方式對幼兒說「臭 [香犮] [香犮]」,這種親暱的說法,是馬祖社會極普通的表述方式。
  4. :ㄏㄧㄤ,hiang。
    多指尿騷味而言,它是替代字。醫生說,營養不良,或壓力大的孩子容易出現尿床現象,這種無法自我控制的行為好發在寒冷的冬夜裡。貧窮的年代,一般人家會用稻草做床墊,講究一點的還編有花邊。尿床後的「墊被」,隔天若有陽光,媽媽會將它攤在冬陽下曬,這是當時常見的村景。媽媽曬它時,難免會抱怨連連,所以,口中常掛著這個字。   
  5. [至鼻] :ㄉㄧㄚㄎ,tiak。
    這是罕用字,也是借用字,在此做「臭不可聞」的形容詞,字形有時會左右互易。它是動詞、形容詞兩者兼用。
  6. 餿:ㄊㄧㄡ,thiou。
    酸腐的氣味,多用在形容不新鮮而有異味的飯菜時。馬祖有「食飽嫌餿」的諺語,常用來調侃對食物挑剔的人。
  7. :ㄐㄧㄝ,tsie。也可說成ㄗㄧㄝ。
    曝曬高油脂的魚類如帶魚、鯧魚…等,因為食鹽或日照控制不當,使肉質產生不良的氣味。也可用在形容不新鮮的肉類產品時。
圖3. 曬花枝。
圖3. 曬花枝。
  1. :ㄩㄥ,yng。
    魚肉腐敗的氣味。此字除了形容「物不新鮮」以外,也做「臭草」解釋。是漁農社會的馬祖常用字之一。
  2. :ㄘㄛ,tsho
    不太新鮮的海產所發出的氣味,但尚未到達「蔫」的程度。遇此現象,烹調時靠酒、糖和辛辣佐料,或能遮掩難聞之氣味。
  3. :ㄉㄧㄡ,tiou。
    泛稱苦味。在口語表達場合,有時會用疊字加強語氣說成「苦刁刁」。
  4. :ㄒㄧㄢ,xuan。也可說成ㄙㄧㄢ。
    牛、羊肉的特殊氣味。民國四十年代的前期,本地各村莊都有養羊人家,因為牠破壞地區造林工程,也影響軍事上「雷區」的佈設,故軍政一元化的管理單位下令「嚴禁養羊」,從此羊肉的「腥羶」氣味,變成了長輩日夜「幻想」的佳餚。族群大遷移之後,鄉親散居台灣各地,品嘗羊肉的機會大增,長輩在大快朵頤之際,總覺得有些遺憾,因為台灣的羊肉「羶」度不夠,缺乏「家鄉」味道而難以解饞。雖然如此,有些年輕輩的家人,一見到餐桌上的羊肉,只好端碗避之老遠,人們對氣味的感覺是很主觀的,三國時的曹植曾說,「海畔有逐臭之夫」,這可是他通情達理的見解。
  5. :ㄎㄛㄩㄣˇ,khoyng。
    本義為「羊腊」,即曬乾的羊肉。「腊」在古書中除了做肉乾、肉脯解釋以外,也做陳年、老舊解釋。老鄉親口語中的「羫」,都是對食物、食材變質後所產生異味的總括之詞。家父生前在釀酒、做蝦油時,經常會說到它。
  6. :ㄏ廿,hoe。
    此字的韻母是國語所無,只好為它設計一個符號。它的使用場合有二,一為吃到薄荷、麻辣食物時舌頭產生的感覺。一為將未曬乾的蝦皮,密不透風的悶著,不多時就產生此怪味。
  7. :ㄆㄨ+,phu+。
    食物發霉的味道。它是常用字,所以,異體字有很多。
  8. 臭燒:ㄘㄡ ㄒㄧㄨ,tsou xiu。
    燒焦的味道。
  9. 上洞(酮):ㄙㄨㄛㄥˋㄉㄛㄩㄣ^,suongˋtoyng^。
    特指番薯腐爛的氣味。大家都知道番薯能釀酒,馬祖北竿的「番薯燒」(地瓜酒)遠近馳名。當初我為臭地瓜味道尋找本字時,認為它應該寫成「酮」。因為「酮」的字義為「酒壞」,用「釀失敗的酒」來形容爛地瓜似乎也免強說得通。但後來作方言田調時,發現鄉親用「臭洞爛空」形容腐敗的地瓜,此地「洞」和「空」的文法意義是相同的,所以,從此就以「上洞」來形容爛地瓜的臭味了。
  10. [囟臭]:ㄙㄟㄥˇ,seingˇ。
    狐臭味。《集韻》對它的解釋是「腋氣病」。馬祖缺水,出操構工後的阿兵哥將衣服送洗時,遇年輕活潑的小姐難免會打情罵俏。女孩的娘看在眼裡,有時會借題發揮,故意誇大其詞,面帶微笑,將「臭汗味」說成「臭 [囟臭] 味」。其實兩者是不一樣的。坦白說,「臭 [囟臭] 味」即便是本地年輕人也未必聽得懂,何況是外地來的阿兵哥。雙方在口頭上各佔便宜,所以,一時也能皆大歡喜的收場。
  11. 臭油味:ㄘㄡˋㄧㄨˋㄟ^,tshouˋiuˇei^。
    海域生態受到汙染後,迴游其中的魚類身上多霑有汽油味,鄉親稱此為「臭油味」。
  12. 褪 [食斬]:ㄊㄛㄥˋㄐㄧㄤ+,thongˋ+tsiang+。
    失味的釀造飲品。馬祖話稱淡而無味為ㄐㄧㄤ+,它的漢字結構可上下式,也能寫成左右式。
  13. 荒原:ㄏㄨㄤ 兀ㄨㄛㄥˋ,huang nguongˋ。
    失去原本該有的氣味,即變質之意。
  14. 臭水卵:ㄘㄡˇㄗㄨㄧ ㄌㄡㄥ^,tshouˇtsui  loung^。
    長時間悶著濕毛巾、濕衣物,所產生的氣味。

方言中的氣味詞比國語豐富多了。因為它保留於社會底層,是民眾生活上的通用語,有些雖然登不了大雅之堂,但活潑度與生命力卻是無與倫比的。氣味是很抽象的名詞,它得靠人的感覺器官感受而知。有時因各人的「感受」程度不同,故所產生的「好惡」反應也是南轅北轍的,甚至連具體的描述也語焉不詳。所以,只能試著用實物、經驗和它做連結,然後靠聯想去理解它。

馬祖庶民生計與飲食-番薯篇

0
馬祖庶民生計與飲食----番薯篇

馬祖的氣候四季分明,海陸物產的收穫,大致與季節合轍。番薯是冬天產物,它除了能當主食以外,其副產品對馬祖年節應景食物的製作,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馬祖話稱種地瓜為「硩番薯」,這是從前馬祖人養家活口的重要事之一。鄉親以「坪」(ㄅㄤˋ,pangˋ)、「坵」(ㄎㄨ,khu)作農地的單位名稱,但兩者概念很籠統,有時會混用。所以,在需要精確、具體的意思表達時,上一代的馬祖人,會用實際能種植地瓜的「蔸」(株、棵。ㄉㄡ,tou)數,來表示旱地面積的大小,如「兩百蔸」、「三百蔸」…等。

依本地習俗,田園種植是婦女的事。白天男人已出海捕魚,大孩子又要上學讀書,媽媽在必須農作時,只好帶著小小孩「上工」(圖1.),以便就近照料,那時候的馬祖人真是辛苦極了。冬天的馬祖,刺骨寒風壓境,如此氣候最適合曬魚乾或番薯籤(圖2.)。即便手指凍僵,但該幹的活一項都不能少。

圖1.墾地的媽媽和孩子。
圖1.墾地的媽媽和孩子。
圖2.番薯籤。
圖2.番薯籤。

每一年的4、5月份是馬祖麥子成熟時,接下來要開始種地瓜了。從前的農家,只要環境許可,都會在家裡挖個地窖,將收成的番薯儲存其中。儲藏時也順便挑選外觀平整、沒有凹凸、歪七扭八的實品,留著做下一年的種苗,這種地瓜馬祖話叫做「番薯母」,在清明節前後埋它下土,端午節時即可將蕃薯藤採收回家,稍作整理,上午將它剪成4葉一節的長度,下午將它沾水後扦插在土,如此就能生生不息的長著。番薯施的肥料主要是人畜的糞便,這些排泄物在當時農人眼裡真的是「黃金」。從前大戶農家,會養牛羊,一般人養豬雞鴨鵝更不在話下,家裡隨時儲放海沙,將沙鋪灑禽畜圈舍以吸收穢物。因為番薯是藤狀植物,不能讓它四處蔓生。故適時得將藤莖移回田畦,好讓它結成粗壯的根實,這個動作馬祖話說「拾藤」。

地瓜收成後,田地裡總會有一些遺棄的小地瓜,有些莒光鄉親稱之為「除薯囝」(ㄉㄩˋ ㄌㄩ+ ㄧㄤ+),在山上撿柴火的孩子們會搶著撿回家。據說有一個惡婆婆,童養媳若無「戰利品」帶回家,小女孩今天就有得瞧了。幾年前我寫〈馬祖漁歌.九月〉時,我換一種表達方式來描述婆媳關係。基於同情之心,有一些好心的農家,會故意留一些讓她帶回家交差。這種「除薯囝」最適合做「番薯韌」(見下圖5.)。再大一點的稱「番薯囝」,適合埋在枯草灰燼中「悶煨」,在物資貧乏的年代,這些都是美味的食品。當時的番薯葉是豬的飼料,馬祖話稱豬飼料為「豬 [米尾]」,沒想到今天搖身一變,成了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收成後的地瓜,必須趁秋霜寒風壓境時刨籤,刨籤的馬祖話說「锸番薯米」(第一個字借用) 。先將地瓜洗淨,刨成絲後略浸水片刻,取出,攤在竹幈上曬(圖3.),曬乾後就收存在「[木皇]」和「」中,前者是特大木桶,後者是二樓特製有「錔板」的倉儲空間(圖4.)。這種「設備」我老家二樓就並排有三個,當時是存放花生、米粉等貨品。置物其間,一者可避免受潮,再者可隔絕鼠耗,乾燥而寒冷的冬天,曾經是我睡覺的地方。

圖3. 竹幈。曬地瓜籤的工具,「幈」本字應做上「竹」下「屏」。
圖3. 竹幈。曬地瓜籤的工具,「幈」本字應做上「竹」下「屏」。
圖4. 厫倉。
圖4. 厫倉。

泡水的過程就是「洗膏」,因為刨下的地瓜絲會分泌白色的乳汁,浸水後就沉澱水底,將上層的水倒掉,沉澱物曬乾結塊,刮除雜質後備用,碾碎它就是所謂的地瓜粉,是做魚丸、魚麵、黃金餃、龜桃…等食物很重要的食材。地瓜粉的馬祖話說「葛粉」。這個名稱唐朝就有了,因為《唐詩》曾讀過。「洗膏」後的番薯籤口感並不好,因為精華已洗去了。只因為現成的地瓜粉來源不易,鄉親能省則省,只有自己動手來做了。貧窮的時代,百姓必然有惜物的觀念,很多鄉親刨地瓜絲時是不去皮的,只有在煮番薯塊時會用鍋鏟刮皮。現在回想,越貧窮年代,百姓吃得越健康。地瓜最甜的部位在中心點,外層刨去後,將地瓜心切片曬乾,樣子像錢幣,故稱之為「番薯錢」,這是高檔食品。大陸長樂有一句形容富足的諺語說:「金絲米(地瓜籤)配噩噩魚(海蜇皮)。」咱們馬祖可沒有這種氣派的。

小時候聽阿兵哥稱馬祖話為「地瓜話」,可見將它視為本土象徵的不是只有台灣。地瓜對從前的馬祖人來說,真的是命脈所繫,它不僅能果腹,而且許多年節的應景食物都得靠它完成。所以,即便是「臭洞爛空」(馬祖話:腐敗的地瓜),也捨不得扔掉。當時許多家庭可分得救濟品,大人怕腥羶,對牛油多半是敬謝不敏。家中孩子王,常趁父母外出做事,就糾集同伴來家做「牛油炸薯片」。那種特殊的香味,至今猶印象深刻。我們這一堆小蘿蔔頭,可能是馬祖吃洋芋片的「先行者」。

前述,馬祖冬天極度寒冷,冷冽刺骨的東北季風最適合做手工繁複的「番薯韌」(圖5.)。先把小地瓜煮熟,放在戶外風吹三、四天(視霜風強弱而定),然後再入蒸籠隔水來蒸,否則一定發霉。經過這道手續之後,手指一捏感覺如柿餅,還要再經風吹日曬。等不及的兒童,第一階段尚未完成即搶食一空。講究的阿婆阿嬤會緊盯著瞧,如同照顧「長孫」。這種零食,即便在今天也很令人喜愛。因為天候因素,在台灣試做幾次都沒成功。有一年,聽氣象報告將有「霸王寒流」過境,蒸好了地瓜,為免昆蟲沾爬還特別加上罩子,同時試驗做剝皮式的「番薯韌」,結果寒流匆匆而過,半成品只好「概括承受」了。最後我的結論,不會長凍瘡的地方,根本做不成它。

圖5. 尚未製作完成的番薯韌。
圖5. 尚未製作完成的番薯韌。

童年時的夏天,常用地瓜粉仿做「莓梨糕」(荸薺糕),有人寫成「迷你糕」,這是不妥的。先將一碗地瓜粉加入三碗的清水中,調拌融化之後,倒入熱鍋,用鍋鏟不停地翻拌,以免燒焦。鍋中水漸漸收乾,出現黏稠稠的狀態時,立刻熄火。「偽莓梨糕」完成之後,倒入小鋁盆裡塑形。那時馬祖沒電沒冰箱,只好裝在容器裡,讓它漂盪在冰涼的井水上「冷卻」。過程中換井水兩三次,兩小時之後,它凝結如膏,調入糖水,「望梅止渴」、「畫餅充飢」,精神上多了幾分想像,自然也覺得聊勝於無。另有一種晶瑩剔透的地瓜粉食品叫做「葛粉溜」。「葛粉溜」口味可甜可鹹,但是,最具馬祖風味的莫過於「番薯米粉湯」了(圖6.)。煮這道庶民小吃不必靠高湯打底,只要撒一些蝦皮和紫菜,就能「清水變雞湯」(50年前某食品的廣告詞)。下面的第7圖就是我們熟知的「老鼠囝」。這是改良版的作品,因為加了豬油,故外觀看起來油亮光滑,的確是令人垂涎,食指大動。蔡佳蓉小姐說,這是她公子的傑作。葉府早年經營手工零食有成,看來葉家小兄弟頗能克紹箕裘,假以時日,必當承先家傳。

圖6. 加了蝦皮和紫菜的「番薯米粉湯」。
圖6. 加了蝦皮和紫菜的「番薯米粉湯」。
圖7. 「老鼠囝」。蔡佳蓉小姐提供。
圖7. 「老鼠囝」。蔡佳蓉小姐提供。

我在西莒任教時,曾吃過岳母做的「薯丸」(ㄒㄩˇㄨㄛㄥˋ,syˇuongˋ),這是福清小吃。仿做之前曾向內弟長明詢問此物名稱,長明並且交代要添加肉末。我依樣畫葫蘆,將地瓜煮熟搗成泥、慢慢調入地瓜粉、拌勻。一陣搓揉如做包子,取一小塊試試柔軟度,感覺能包能捏即可。接著包入蔥薑肉末做的內餡,搓成小圓球,置於掌中,雙掌一拍,壓它成厚餅,拋入沸水煮熟,就大功告成。岳母手藝精巧,成品大小如50元錢幣,適合做招待客人的點心。我做的「薯丸」(圖8.),碩大如小籠包,則適合充飢。多餘的地瓜糰,加入輾成半碎的熟花生和蔥花,搓它成條,也算是另一種的「老鼠囝」(圖9.)。

圖8. 薯丸。
圖8. 薯丸。
圖9. 「老鼠囝」
圖9. 「老鼠囝」

本文內容,不僅講述番薯的種植過程,同時也介紹屬於馬祖庶民的小吃。「黃金餃」、「龜桃」是習見之傳統食品,故本文略而不言。我料理食物一向大膽敢試,掌握基本方法之後,就開始試作。「覆鼎」(失敗)沒關係,個人的信念是「能熟就能吃」(湮滅證據只好自己偷偷的吃掉)。多做幾次,慢慢修正,從失敗中累積經驗,最後一定有七分像的成品出現。

從「永、派」說到馬祖「男女髮型」

0
從「永、派」說到馬祖「男女髮型」
永的字形演變圖
永的字形演變圖

「永」字馬祖話讀音。

反    切:衣引切。

注音符號:ㄧㄥ+

馬    拼:ㄧㄥ+(ing+)

國際音標:iŋ33

漢語拼音:ying+

圖2.派的字形演變圖
圖2.派的字形演變圖

「派」字馬祖話讀音。反    切:坡怪切。

注音符號:ㄆㄨㄞˇ

馬    拼:ㄆㄨㄞˇ(phuaiˇ)

國際音標:pˊuai21

漢語拼音:puaiˇ

「永」、「派」二字無人不懂,但是它的創制及變化卻頗有來歷。學界對「永」字的解釋並不統一。一說字像人「水中潛行」狀,故它是「泳」字初文,其後才在字旁加「三點水」成游泳的專用字。因為游泳是行進的,所以,東周金文有加「止」的情形。「止」是「腳趾」的象形字,在古文字中的意義有時是表示「行動」。持此說的學人有高鴻縉先生等。另一種說法是來自《說文解字》。許慎說:「永,長也。象水巠理。」它的白話意思是:「永,長的意思。字形象水源流長的樣子。」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解釋,但都能言之成理。然而,「永」做長久解釋乃古書常見,持「游泳」本義之說者,只能說「長久」義是出於假借。

大家都知道,創造具體的、有實像形體的文字較簡單,反之,製造抽象的文字形體較為困難。因此古人在創造抽象的文字時,會有一些聯想或變通的辦法。譬如說,想要造一個代表:分流、分別、分岔、斜出、分支…等概念的漢字,就借用表示長流的「永」字做相反的呈現。所以古人有「反永為派」的說法。也就是說「永」字正寫為長流的意思,倒反書寫就是水長流的相反。分流、分別、分岔、斜出、分支的概念就是如此發展出來的。今天的「派」是後起字,三點水是後來加上去的。

「派」有中分、分別、分支的意思,所以,我們陳氏家族在牛角村被稱為「復興派」。來自香港的廣東籍僑生把「分信件、送報紙」的工作說成「派信、派報」。行政單位有「派任」名詞,就是「分發擔任」的意思。古人用干支計時,「午」時是上午11點到下午1點,方言的「熯派晝」就是正午時分。這些例子道理都是一樣的。雖然如此,古文字正反並書的現象是常見的,為避免兩字混淆,所以,有時會在字的上方加讀音相近的「羊」作區別(見字形演變圖)。目的是告訴人們此字要念「永」而不能念「派」。「永」和「派」的字形畢竟有關,所以在合體字中(尤其是俗體字),常見互用的現象,如,脉脈、眿眽…等。

圖3.中分髮型圖。攝於經國先生紀念館前。
圖3.中分髮型圖。攝於經國先生紀念館前。

馬祖話把男士西裝頭(見上面圖3.,男士中分髮型)說成「派剪」,這種髮型、早期女生「清湯掛麵」和女人與肩膀齊平的髮式都稱為「半剪」。男士西裝頭之所以有「派剪」之稱,那是因為有髮線向左右「派分」的結果。有人會寫成「破剪」,這也不能說是錯誤,因為「破」和「派」是同源詞,只是用「破」得費一些唇舌解釋。

從前的中小學有髮禁,男女學生每一次檢查,個個都是寸土必爭的。「服儀」晨檢時,最常見的場景是:男生都是抬頭挺胸,臉孔略帶仰角,如此能讓教官「錯覺」頭髮長度並無太超過。女生盡量拉上衣下襬,暫時讓衣領和頭髮間的空隙加大。凡此總總,如今回想無不為之莞爾。小學低年級的女生允許剪「瀏海」,馬祖話說「齊眉囝」(圖4.)。男生是超短的小平頭,馬祖話說「海軍頭」(圖5.)。為了省錢,有些同學跑到軍中福利站剪頭髮,用國語對理髮班長說:「理海軍頭。」弄得士官長一頭霧水。

圖4. 齊眉囝,瀏海。
圖4. 齊眉囝,瀏海。
圖5. 海軍頭,小平頭。
圖5. 海軍頭,小平頭。

古早以前,馬祖女人小姐、女士的身分靠髮型認定。未婚姑娘梳辮子,有時單辮垂背後,有時雙辮掛前胸。做新嫁娘開始,必須「梳髻」。年輕時秀髮茂密,女士們梳的是「大絡」(替代字)。這種髮式特色是,髮髻固定在後腦勺,前額則梳個隆起且中空的髮式,無以名之,姑且稱它為「髮包」。這是非常耗功夫的梳理(圖6.)。兒童時代看家母梳頭,每天早晨得費時40分鐘左右,這對家事繁忙的婦女來說,實在是一大負擔。50歲之後,髮量日漸稀疏,只夠在她後腦勺留個小髻,因為小髻是用「別脈」簪固定,所以,這種髮式也就叫做「別脈髻」。(圖7、8)。請大家注意朱興國老師左側的女士髮型,她就是梳「別脈髻」的。

圖6.大絡髮髻。
圖6.大絡髮髻。
圖7. 別脈髮簪。
圖7. 別脈髮簪。
圖8. 別脈髮髻。
圖8. 別脈髮髻。

家母在世時曾說,從前衛生條件差,女子頭生蝨子,男生頭長「白露屎」( 癩痢頭,那是極普遍的現象。當時的人家,把男生視為心肝寶貝,平時除了呵護有加、取惡名以避邪以外,還在他們的頭頂上下功夫。據家大人說,3、4歲時的我,仍然不良於行,郎中說那是腳生「遱骹彎」之故(腳無法伸直)。家族裡的伯母、嬸嬸建議媽媽,將我頭髮剃光,僅僅留下後腦杓一小撮,這叫做「犬尾」。此舉等同將我當狗來養,其意義和取「惡名」相同,目的是要躲避鬼怪或邪煞的侵擾。類似髮型大家應不陌生,因為和古畫中男童的髮型相似。若頭前留一撮,那也叫做「齊眉囝」。若左右兩側各留一撮,馬祖話稱「桃桃囝」(圖9.)。女生頭頂左右兩側各梳一粒「髮包」,老人家稱「蚱蜢纇」(圖10.),因為它像蚱蜢的眼睛而得名的。(圖中的女生「蚱蜢纇」形狀太尖了,應該梳扁平一些。)      

圖9.桃桃囝。
圖9.桃桃囝。
圖10. 蚱蜢纇。翻拍自王弘力《古代風俗百圖》。
圖10. 蚱蜢纇。翻拍自王弘力《古代風俗百圖》。

馬祖傳統髪式已如上述,隨著老成凋零,許多髮型已不被今人所知了。時代在變,馬祖的閩東文化也在蛻變之中。今天,我將所知之事略作敘述,希望能為家鄉的歷史文化做一些補充。

馬祖「斥責詞」舉例 (二)

0
  1. 荒鬼(ㄏㄨㄛㄥˋㄍㄨㄧ+,huongˋkui+)
    餓鬼。形容吃相難看、饑不擇食的人。從前的馬祖中學,學生全部住校,學校裡的伙食不太好,假日回家,看見餐桌上的紅燒五花肉,筷子就停不下來了,有時會邊吃邊自我解嘲的說:「野荒啊野荒」。特別說明,它也可以形容「急色鬼」,不過,要看場合與交情。交淺的人用它,說不定會起爭執。
  2. [日難] 燜(ㄋㄤˇ ㄇㄛㄥ^,nangˇmong^)
    這個詞彙描述很傳神。詞彙的意思是「慢慢加溫」、「鬱結悶在心裡」,進而引申為思想糾結,有理說不清的「特異」人士。[日難] 字本做上「日」下「難」形式,但無論上下式或左右式,電腦皆無法打出,所以,只能用組合的方式來呈現。偶而也聽聞鄉親說成「[日難] 燜瓜」。
  3. 放肆(ㄏㄨㄛㄥˋㄙㄛㄩˇ,huongˋsoyˇ)
    這是來自國語的詞彙,它出現於經典文獻甚早。嵇康〈琴賦〉說:「放肆大川,濟乎中洲。」這裡的意思是:「讓船隻任意前行,不加拘束。」隨著時空環境的變遷,這個詞彙成了責備行為放縱、不受約束的形容詞了。
  4. 儸豚下界(ㄌㄛˇㄌㄛㄥˋㄚˋㄍㄞˇ,loˇlongˋaˋkaiˇ)
    這是長輩責備孩童的話語,可用在親暱或斥責時,要看說話時的情境而定。有鄉親單稱「儸豚」,「下界」是指陰間、地府與陽世相對的地方,「下界爺」就是那個空間的頭頭。「豚」的本義是小豬仔,後來用作形容「物之小者」。如,兒童的馬祖話稱「倪囝豚」,小飯碗稱「碗豚」,短褲頭稱「褲豚」或「褲豚囝」,由此看來,「豚」的字義已經不單指「活跳跳」的小豬了。社會越貧窮,越多奇奇怪怪的傳說。幾十年前的馬祖春天,每逢潮濕日子的夜間或凌晨時,都會聽到戶外有類似雛鴨的叫聲,老鄉親說這是「鴨囝鬼」的叫聲,是「嬰靈」的哭聲。因為是「嬰靈」聲,就稱之為「儸豚」叫。《篇海》對儸的解釋是「健而不德」,構詞後的「儸豚」,其詞義就是「健而不德的兒童」。故稱調皮的孩子為「儸豚」,那是絕妙生動的形容詞。從前外省的阿兵哥,稱本地調皮的孩子為「小鬼」…等,應該都是出於類似的思維。
  5. 椷囝蒂 (ㄤˇ 兀ㄧㄤ ㄉㄟˇ,angˇngiang  teiˇ)
    和前述「儸僮下界」的意思一樣,都是長輩責備孩童的話語之一。也可以說成「椷囝」,此地的「蒂」,表示小孩、兒童的意思。「椷」的本義是容器,嬰幼兒夭折、喪亡,屍體裝箱後,多半是草草處理。後來鄉親就把裝嬰尸的小箱子代稱調皮的兒童。記得小學時代,老師稱好動的小男生為「小蘿蔔頭」等,這些都算是《修辭學》的「借代格」之一。閩東地區有夫妻同壙的喪葬禮俗。配偶往生,因某種因素無法妥善殯葬,待另一人也走進歷史後,子女備妥永久墓地,就將「先走的人」遷葬。撿骨師用小棺木裝屍骨,這小棺木馬祖話稱「六囝」(暫時借用字)。
  6. 魃透(ㄅㄟㄎ ㄊㄠˇ,peik thauˇ)
    喝斥人走開!滾開!閃開!也有鄉親說「魃遠」,意同「通遠」。在忙碌時,有人卻不識相的騷擾,或者不想讓某事發生時,當下就會脫口衝出此語,在同鄉群聚時就不難聽到它。可是,對「魃」字的書寫可能比較陌生,所以,我特別將它的形義附錄於後,請大家參考。《神異經》說:「南方有人長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頂上,走行如風,名曰『魃』。所見之國大旱。」(見《康熙字典.魃》字註解)。文中描述的人,身高僅二、三尺,這是小人國的尺寸,再加上他走路急速如風,感覺前人構詞還蠻精準的。
  7. 擺架(ㄅㄝˇ ㄍㄚˇ,peˇkaˇ)
    意同「端架子」、「擺譜」,是諷刺人自我托大、目空一切、自以為了不起…等的形容詞。
  8. 刁囝(ㄉㄧㄡˋ ㄧㄤ+,tiouˋiang+)
    「問題少年」、「不良少年」、「小混混」、「古惑仔」的方言語詞。有鄉親寫成「吊囝」,音變之後的「吊囝」和「刁囝」讀音相同,只是以「刁囝」形容桀驁不馴的少年,是名符其實的。
  9. 依仕(ㄧˋㄙㄛㄩ^,iˋsoy^)
    反諷愛出鋒頭、耍大牌、打扮入時的男人。馬祖話的「出仕」意指出人頭地、位居要津的人生勝利者。詞頭的「依」等同台語的「阿」,習慣上在名字和親屬名稱前加「依」或「阿」,都是表示親暱。但口語的「依仕」,總是用在調侃的場合。
  10. 依妤(ㄧˋㄊ廿+,iˋtoe+)
    「妤」的字義為「美好的稱謂」。但是方言卻用在負面的語境。從前鄉親常以它責備活潑大方的女生。傳統的馬祖社會,民風極度保守,將女生的活潑大方視為不守規矩。再加上當時有兒童訂親的習俗,女生稍有「引人注目」的行為,左右鄰居會視為影響雙方「門風」的舉動。生在如此氛圍之下的女生,真是有口難言。一般來說,本詞語用在小小女生的身上時,是表示長輩、大人的慈祥與親切,若是稱荳蔻年華的少女,那絕對是不懷好意的,更何況它後面常接著「白面」這個不雅的名詞。(這個方言音韻,國語注音符號無法注出,所以〈馬拼〉特別為它設計一個符號。)
  11. 話[糸奓] (ㄨㄚˋㄉㄚ+,uaˋta+)
    形容話多的人。論辯時,有人顧左右而言他,故意將不相干的話題牽扯進來,以擾亂對方的思維,對方不勝其擾時,他就能「偷襲」的掌握議題走向,最後佔了上風。話 [糸奓] 有人寫成「話打」,這是不對的。「[糸奓]」字電腦所無,故只好用組合的。它的字義有二,一為絮相著貌。一為絲棼也。翻譯成白話文就是,將絲絮糾合在一起散亂的絲線。這兩個字義已經很清楚告訴我們,被稱為「話 [糸奓]」者說話的神情了。幾十年前馬祖漁業的榮景讓人津津樂道,每年夏天的陰涼處,有漁民在「剖篾」、紮稻草,然後將三股竹繩絞成更粗的「竹索」,以備兩個月後打樁之用。絞竹索的過程就叫做「[糸奓] 索」,絕不能寫成「打索」。在馬祖,年節送禮各有不同的應景實物,時代進步,人們忙於工作,收入也比前人豐厚,嫌麻煩不想再去張羅禮品者,就改送「代金」彼此兩便。送代金就是馬祖人說的「使錢打」,這句話也應該寫成「使錢 [糸奓]」才對。
  12. 絕囝(ㄗㄨㄛㄎˋㄍㄧㄤ+,tsuokˋkiang+)
    用在對淘氣、調皮的兒童或青少年的責備語,有時會帶有不捨的情緒在內。當阿嬤、阿婆看到兒孫不慎跌跤時,她會扶起嚎啕大哭的小孩,一邊輕揉痛處,一邊說「絕囝啊絕囝!」這是從前最常見的場景。也曾聽過老人家說「絕儂」,兩者的意思是相同的。
  13. 絕緒(ㄗㄨㄛㄎˋㄙㄛㄩ^,tsuokˋsoy^)
    絕後。這已到達詛咒語的層次了,小時候常聽鄰居老人用它罵惹事的小孩。我懷疑他們是否知道詞義,或許是誤以為這只是普通的罵人話語,所以才會說得如此自然而順暢。
  14. 絕者(ㄗㄨㄛㄎˋㄐㄧㄚ+,tsuokˋjia+)
    負面用語,形容絕配,人間難尋的「活寶」搭檔。
  15. 絕尋(ㄗㄨㄛㄎ ㄒㄧㄥˋ,tsuok singˋ)
    馬祖話另有「無內尋」的話語,也是形容人間難見,天下無雙的人或事。尤其是對某人的行為感到不解或訝異時,就很自然地發出這句埋怨語。它的詞義等同前述的「絕者」,但「絕者」是用在雙人組,而「絕尋」可單用於某一個人。

類似話題就說到這裡吧!這幾年收集的斥責語,總數將近三百,越到後面,詞義越難聽。已發表的兩篇文章內容,應該不至於太離譜。發表它的目的,絕非鼓勵大家使用它,而是希望大家了解之後,要小心的運用。記得在《相約十五暝》音樂劇開排讀劇本時,我不顧形象「鼓起勇氣」,在方言台詞中,加入一些市井小民的罵人口頭禪,當天在場的夥伴,有很多是我在馬高時的學生,他們乍聽之下,從驚訝的沉默,到三秒鐘之後的開懷爆笑,甚至有鼓掌叫好的。可見它具有畫龍點睛之「神功」。由於音樂劇演出成功,接下來必定紅紅火火的跨步向前。戲劇就是戲劇,戲劇是演大千世界的人生百態,365行、販夫走卒,各有形象、各有風格,若要求所有人都「孔子曰」、「孟子曰」的,那實在是強人所難。

馬祖「斥責詞」舉例 (一)

0
在公園聊天
馬祖「斥責詞」

簡單的說,「斥責詞」就是罵人的語詞,若再作細分,它又可分成「詈語」和「穢語」兩類,前者威猛嚴苛,有時尚有教化意義;而後者粗鄙低俗,多半是難登大雅之堂。類似話語,古今中外皆有,只要社會有互動,就必然有它存在的空間。使用時,「說話人」和「聽受人」的關係深淺,會決定「斥責詞」後座力的強弱。所以,某些話是否能說,在心中可要先盤算一番,以免聽者有意,被反彈後再去解釋或道歉,那一切都與事無補了。

身為教育工作者,在網路平台上公然介紹世俗詈語,論身分是屬不宜。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某些歪語髒話的殺傷力,其強弱很難一言以蔽之。這些話語保留在民間底層,生命力很強,若不以衛道眼光看之,也算是民俗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但語言的形、音、義會隨時空環境的轉變而改變,有些詞義的「猛爆性」也逐漸在降低之中。不明就裡的人優游自在的脫口而出,若逢愉悅場合,雙方交情也夠,「說」、「聽」者反而皆大歡喜,甚至以為「土直」,以為「傳神」。然而聽在「有識之士」耳裡,必覺粗暴以為不可。

我們不能責怪年輕人口無遮攔,有時他們的確不知某些語彙的本義。個人在各級學校專兼職工作「凡四十年」,經常糾正口出穢言的學生。可就是很難講出「某些話之所以不能說的理由」。以「空寬」為例,它常用在形容事情的「麻煩」或「棘手」時。所以,在馬祖「有井水處」皆能聽到它,但是有多少人知道,它的語義是極度不雅而粗鄙的!在大男人主義的氛圍之下,物化女性變成常態,故有修養的長輩,絕不會將它掛在嘴邊。咱們不妨設想一下,若有學生拿著不及格的考卷,用馬祖話說:「這下空寬去了!」聽在老師耳裡,糾不糾正都很為難。我若糾正說話人,勢必要再複誦一遍,甚至要說出不能說的原因,這…情何以堪!為了避免尷尬或被批有違師道,今天就「精選」一些,不算太低俗,而且與男女關係、詛咒生命長短無關的斥責語,將我所理解的意涵、用法…等常識,向大家做個簡單的介紹。

  1. 溪豬(ㄎㄝ ㄌㄩ,khe ly)
    這是福州省城裡的人,嘲笑來自閩江上游的民眾,譏諷他們沒見過什麼世面,後來也用作「呆瓜」、「傻蛋」之形容詞。前些日子,我曾貼一篇〈趣味福州 語.只有正宗福州人看得懂〉小文章,全文列舉45個趣味詞,其中24.27.兩個詞我自己招認沒啥把握,其中「27. 有種智商叫K驢。」我把「K驢」寫成「苛勒」。文章貼出不到半個小時,就接到好友王榕樂組長的來電,王爺說: 「K驢的漢字應該是『溪豬』,在上一代鄉親的社交場合,它常和『海驢』並用,兩者都是用在調侃笨蛋、土包子時。」王爺之言,言之有理。本文特將「溪豬」列於首位,一者用以糾己之謬,再者表示萬分的謝忱。
  2. 豬相(ㄉㄩˋㄙㄨㄛㄥˇ,tyˋsuongˇ)
    形容某人做了愚蠢的事。本詞彙流行於民國50年代中、晚期的馬祖中學,在當時,它幾乎變成同儕之間的口頭語,尤其是責備「不聽話」和愛「耍寶」的學弟時。
  3. 山裡猴(ㄙㄤˇㄋㄧㄝˇ ㄍㄠˋ,sangˇnieˇkauˋ)
    嘲諷來自偏遠地區、未見過世面、凡事好奇、或神態羞赧的人。有時也可簡略的說「山猴」。
  4. 挺公(ㄊㄧㄥˇ兀ㄨㄥ,thingˇngung)
    責人多管閒事,有些女生會說成「挺公嬤嬤」,這是很普通的斥責語。在日常生活裡,我們常見某甲以幸災樂禍的心態,等著看別人出糗,但好戲都因為某乙的插手而宣告失敗,此時某甲會以悻悻然的語氣脫口抱怨說:「使你挺公。」其實它的本義是來自「無端的代人受過」。原始之詞應寫「頂缸」,其後音變而寫成「挺公」,再由「挺公」延伸出「挺公嬤嬤」的說法。 
  5. 櫃頭企(ㄍㄨㄧˋㄌㄡˇㄎㄧㄝ^,kuiˋlouˇkhie^  )
    民國四十幾年,軍中樂園還在牛角村的時候,大澳老街曾是南竿繁榮的街坊之一。每天黃昏時刻,逛街的軍人,返港的魚夫,購買什物準備晚餐的婦女,總是將街道營造得熱鬧無比。雜貨店偶而有新奇的貨品陳列,必然會吸引放學的學生圍觀。因為學生的駐足攏聚,難免影響生意,所以,老闆會喝斥孩子們是在買「櫃頭企」。「企」的字義為站立。
  6. 猴癖(ㄍㄡˇㄆㄟㄎˊ,kouˇpheikˊ)
    形容做事草率,行為冒失,態度有失穩重的人。從前社會它多用在責備好動、調皮的兒童時。
  7. 荒唐(ㄏㄨㄛㄥ ㄉㄛㄥˋ,huong tongˋ)
    許多人誤以為它等於國語的「混蛋」,不對!因為兩者方言的語音無法對應。「荒唐」原本並無惡意,典故出自《莊子》。《莊子.天下篇》:「荒唐之言。」此處荒唐的意思是:「廣大無邊際之意。」語言的意義會改變,今天它的語意已成「言行不飭、行為乖張」的形容詞了。
  8. 獗雞角(ㄎㄨㄛˇㄍㄧㄝˋㄛㄩㄎˊ,khuoˇkieˋoykˊ)
    本詞彙有兩個意思,一為形容四處遊蕩的無聊男子。一為形容性好魚色的登徒子。因為馬祖話稱公雞發情為「獗」。對飼養家禽有經驗的人都知道,「獗雞角」的下一個動作就是「鉋母」(交配)。
  9. 褻語(ㄒㄧㄝㄎˋ兀ㄩ+,siekˊngy+)
    罵人「胡說八道」。在所有的斥責語中,「褻語」算是很典雅的語彙。「褻」的字義有:狎弄、靠近、汙穢等,後來引申出侮慢不正經的意思。
  10. [多束] 話婆(ㄙㄝˇㄨㄚ ㄅㄛˋ,seˇua poˋ)
    本義是「多嘴婆」,是形容話多的女人。語彙演變到最後,話多的男女生皆可通用之。在推行國語運動時代,小學生們為了避免講方言被處罰,在沒有更傳神的語彙,來「反擊」愛向老師告密的女生時,只好用音近、意義毫無相關的國語「西瓜婆」來稱她們了。
  11. 關楗(ㄍㄨㄤˋㄍㄩㄥ^,kuangˋkyng^)
    這個詞彙現在寫成「關鍵」,而且詞意也有了轉移。簡單的說,「關楗」的本義是「關閉門戶,鎖門、拒門的木棍。」今天的解釋是:事情的機要、重要點。老一輩的鄉親會用它來諷刺愛招搖、耍大牌、自我托大、空心老倌、目空一切的人。
  12. 講龢囉(ㄍㄛㄥ ㄏㄛˇ ㄌㄛˇ,kong hoˇloˇ)
    諷刺某人愛說大話,終日言不及義的行為。漢朝王裦〈洞簫賦〉:「啾咇喞而將吟兮,行鍖銋以龢囉。」「龢囉」的意思是:聲音重疊振盪的樣子。所以,我們的方言承襲古漢語,用「講龢囉」表示對「放空言、說大話」的人做某種程度的批評。
  13. 講無算(ㄍㄛㄥ ㄇㄛˇㄌㄛㄥˇ,kong moˇlongˇ)
    責備食言而肥,說話不算話的人。面對輕諾失信的人,用這句話形容它是很恰當的。
  14. 講爽快(ㄍㄛㄥˇㄋㄛㄥ 兀ㄨㄞˇ,kongˇnong nguaiˇ)
    話講得頭頭是道,但可行性並不高。甚至說得天花亂墜,不過讓自己的精神得到短暫的滿足而已。在現今的社會裡,到處可見沉浸在虛幻夢境的說話人,可是,一旦夢醒跌回現實,只好繼續面對平凡的人生。
  15. 有尋(ㄨ ㄒㄧㄥˋ,u singˋ)
    罵人炫耀與乖張。或有鄉親會寫成「有神」,語音雖然相同,但是意義並不妥當。「尋」的字義為尋找,所以,形容某物是「人間難見」,我們的方言可以說「無內尋、無內討」。由此看來,「有尋」是反諷的語氣,詞意類似國語的「你跩什麼?」「有啥好跩的!」或輕蔑的說「帥啊!」「你真行啊!」它是用在看不慣對方囂張氣焰的時候。 (未完)

林宜水先生提供的諺語選析 (四)

0

 十主富,難濟一家窮。

【本義】

十戶有錢人,也很難接濟一戶赤貧之家。

【引申義】

這句話的意思是,無論是親戚或是朋友,遇生活拮据時,只能救急而不能救窮。某人的處事態度及處世原則,大家心知肚明,若只是一時的手頭不便,親友、同儕必定會伸出援手,讓他度過燃眉之急。貧窮的原因有很多,需要長時間靠外援才能彌縫補洞,這是不必爭論的事實。國語的「救急不救窮」,其語意與此類似。第一次聽這句話是在我青少年的時代。那時候海、陸士官學校在馬祖招生,某天晚上,校長來我家買東西,順便和家父聊天。校長對本村學童的家境瞭若指掌,也許他見我在場,因此沒有指名道姓的說,「脫貧脫困,翻轉家境這是唯一的機會。」校長的話,今天果然一一驗證。當時的情況,社會普遍貧窮,「救急」難,「救窮」更難。有時候有些人家,不靠「食救濟」(ㄒㄧㄝㄎˇㄍㄧㄨˋㄧㄚˇ,sieˇkiuˋiaˇ)真的無法過日子。

【註解】

:馬祖方言中的「主」,除了做「主人」解釋以外,有時也做「神主牌」及「家戶」的單位名詞使用。由於甲、金文未見此字,今所見之古文字形乃小篆之形體。許慎對此字的析解是:「鐙中火主也」。許君認為主的本義是「燈心火焰」。因為燈心是燭火的主體,故引伸為「最重要」、「最基本」的概念。語彙中的「主流」、「君主」、「神主」、「家戶」…等都是由此而得。特別說明,做神祖牌使用的「主」,馬祖話要說ㄗㄩ+(tsy+),列祖列宗的木頭神祖牌方言說ㄒㄧㄥ+ ㄗㄩ+(sing+ tsy+)。小時候聽大人稱「木主」時都是聽成ㄒㄧㄥ+ ㄋㄩ+(sing+ ny+),這個語音寫成漢字就是「神女」,此非端莊之語彙。若果真如此,就是對祖先 大不敬。

【運用】

這句話有時被當作「拒絕搭救」的託辭。我就設定兩個情境給大家做參考。第一句語帶同情,並且為當事者拿定主意。第二句話的意思是,表明無能為力的立場。

  1. 十主富,難濟一家窮。去做公事申請食救濟。

   (十戶有錢人,也難救一家窮。去打報告、上公文,申請政府的救濟吧。)

  • 敗囝做乞食,在伊生在伊死。故底儂講聲音,十主富,難濟一家窮。實在插無力起。

(耗盡家產的人,流落街頭乞討,隨他去吧。從前人說,十戶有錢人,也難救一家窮。這個忙,實在無從幫起。)

 爸嬭疼囝疼黃金,離山離海無離心。

【本義】

父母疼愛子女如同黃金,縱然山海相隔,子女在外的一切事,無時無刻不惦念在父母心中。

【引申義】

諺語前半句的敘述有些怪異,按理說,「黃金」的價值無法和「子女」相比,但這只是譬喻說道理而已,請大家不要過於拘泥。古文獻中有不少「孝敬」與「慈愛」的詩文,茲舉兩首古詩給大家做參考。一首是韓愈的〈誰氏子〉,這首大家可能較陌生,另一首是耳熟能詳的孟郊〈遊子吟〉。兩首都提到媽媽對即將離家的兒子表達不捨與懸念。〈誰氏子〉說:「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兒子執意要去修道,母親難過,流著眼淚拉著他,兒子意念堅定不為所動。〈遊子吟〉中的媽媽,拿著針縷為遠行的兒子縫征衣,當了別人父母之後讀此詩篇,比青少年時代唱它更有感。因為「慈母手中線」是我們現在進行式。大致來說,父母心念子女,和子女承歡父母,兩者之間難成比例,這在西方社會尤其強烈。時下媒體報導許多虐殺子女的案例,那只能說是千夫所指的「異類」了。

【運用】

倪囝出國做工,依嬭著厝咧稠稠流目滓。「爸嬭疼囝疼黃金,離山離海無離心。」者句話就是總款講囉。

(孩子出國謀生,娘在家裡常常流眼淚。父母都是疼愛子女的,無論孩子離開多久、多遠,都會一直惦念在心的。這句話的道理就在此。)

 老艄真才子,出海儂體己。

【本義】

漁船上的「艄公」是要有真本事的,「出海」的職務是由股東公推出來的。

【引申義】

從前社會,「老艄」與「出海」,在村莊裡都是受人敬重的對象。艄公靠的是長年在海上討生活的經驗與知識,這非要有真功夫、硬底子不可。「出海」的身分是船公司的總負責人。船隻作業人員的聘招集、「辦季頭」(採購)的規劃與安排、銷售謀略等,都是他的基本的任務。這句話有兩種用法,它可以用在恭維船老大時,此刻只要說前半句就足夠了。兩小句若同時使用,是在說明職務的分工,各有不同,各有重點。第二小句若由「出海」自己說出,則讓人有謙虛客氣的感覺。

【註解】

  1. 老艄:俗稱「船老大」。明清小說及戲曲常寫成「梢公」、「梢人」、「梢子」、「艄公」等。他是掌舵者,船行的安全和漁事作業地點的判定,和他的經驗、方向感、海流走向等知識,有絕對的關係。此字除了用梢、艄以外,也可寫成「稍」。《字彙》:「船柁尾曰梢,令人謂篙師為梢子,…。」《方言》:「肖、小也。」以肖得聲的字或有「小」義,如梢、消、宵、稍、哨……等。故船之末尾為「艄」,在此工作者即稱之為「艄工」、「艄人」,老艄之詞是由此發展而來的。
  2. 出海:漁家的分工職務名稱之一。他是由股東互推產生的,本身須懂得文書、珠算等知能及人際應對的手腕。它是名詞而不是動詞,所以,不能由字面去理解它的意義。特別感謝老同事、好朋友王榕樂組長的協助,因為他的詢訪、舉例,並且進一步的解釋,讓我對「出海」的功能、職責又更深入的了解。
  3. 體己:今天的詞意是:貼身的、親近的、對我通融、對我優惠…等。它也可以寫成:體起、梯己、梯氣、稊己等。這個詞彙的詞意,古今演變的反差頗大,在《紅樓夢》中曾做「私房錢」的意思表達。從前社會,物資條件不足,家庭中食物分配的標準是依經濟能力而定;有時也會遷就長輩咀嚼而做的特別料理,這種專屬性的菜餚,通俗小說稱之為「體己菜」。

 【運用】

  1. 你爹是老艄,老艄真才子,固予講你兄弟哥都野聰明。

(令尊是船老大,有真本事。所以,你們兄弟得此遺傳都很聰明。)

2.老艄真才子,出海儂體己。

(船老大的角色不可或缺,被公推當總負責人的,也是重要的角色。)

3. 謝謝大家儂支持,出海儂體己,才有今旦者日子。

   (多謝大家支持,都是靠您們的照顧,我擔任此職務才能得心應手。)

 未上六十六,難講雙骹、雙手共雙目。

【本義】

不到66歲的人,無法體會身體機能因退化所造成的苦處。

【引申義】

這句俗諺的語意有一點像,「夏蟲不可語冰,蟪蛄不知春秋」的字面意思。對毫無經驗的人說自己的過來事,那得費許多唇舌的。遇此情形,說話人即便是舌燦蓮花,口若懸河,但是,聽者依然如霧裡看花,瞎子摸象一般。66歲在此只是虛指,目的是方便押韻而已。

【運用】

兄弟啊!莫笑依伯骹骨硬,目睭花。你未上六十六,難講雙骹、雙手共雙目。

(小兄弟啊!別笑我這老人家,骨頭僵硬眼睛花。你還沒上年紀,很難體會腳不靈光、手不靈活、雙眼昏花的苦處。)

 天光伓使雞叫。

 【本義】

天亮不是因為公雞鳴叫。

【引申義】

「天亮」是自然的現象,與公雞叫不叫無關。俗話說,一種米養百種人,在我們生活周遭,有些人熱心,有些人冷漠。更有一種人,遇他人求助時,起初冷眼旁觀,甚至拒絕以對,等事態明朗,成功將至,姿態立刻翻轉為積極和熱誠,以坐收拔刀相助之美名。百感交集的當事者,可能會隨口噴出這句話。所以,鄉親會用它調侃多管閒事的人以外,有時也會用來諷刺前倨後恭、不懷好意、「討感謝」的人。

【註解】

伓使:不必、不用、不需要。「伓」是福州方言的俗體字之一。他可用於客套情境,也能用在「婉拒」場合。得視當時說話的情境而定。

【運用】

  1. 天光伓使雞叫。無你事計,伓使你挺公。

   (天亮不是因為公雞鳴叫,沒你的事,不必由你多管閒事。)

  • 天光值使雞叫,事計卜生花了,使你做依舅。

   (天亮哪需要公雞叫啊!事情快成功了,用不著你來瞎攪和。)

趣味福州語

0

幾年前,有朋友給我看一篇有趣的〈只有正宗福州人看得懂〉的文章。文內有一些詞語作者不用本字書寫,結果造成了集體猜謎的熱鬧氛圍。我不知道作者大名、又是何方人士,但是,從設計的題目可知,他必然是熟知榕城文化,熱愛福州語的鄉親朋友。也許是作者強調趣味性,因而不用本字。結果為了書寫,勢必動用「漢語拼音」、「英文字母」及同音漢字來交互運用。前些日子這篇趣味性的語料又被提起,有老同學指名回答,所以,當下就錄了音檔做了回應。因為時空差異,有些詞語出現隔閡,故有兩則自己也沒把握。雖然如此,文中有關音理的介紹,也是個人研究心得累積。故幾經思考,決定將答案貼出,希望藉集思以收廣益。由於我非題目設計人,只是一位馬祖鄉親,對有趣的母語提出心得和朋友切磋而已,故若有侵權,敬請聯繫以便刪除。謝謝。(為了方便閱讀,我將原題目以粗體呈現,同時編了流水號碼以求醒目。)

只有正宗福州人看得懂。

在福州:

  1. 有種天氣叫雅頁。
    答案:野熱。讀音為ㄧㄚˇ ㄧㄝㄎ(iaˇiek)。
    「野」在此地當虛字用,表示「非常」意思的俗體字。
  2. 有種颜色叫烏秃頭。
    答案:烏黜黜。語流音變之後唸ㄨˇㄊㄨㄎ ㄊㄡㄎˊ(uˇthuk thoukˊ)。
    是黑漆嘛烏、烏漆嘛黑的意思。「黜」的方言說ㄊㄡㄎˊ(thoukˊ)。
  3. 有種人物叫顛趴。
    答案:癲脬。方言說ㄉㄧㄢ ㄆㄚ(tian pha)。
    意思為神經病,這是很粗俗的話,「脬」意思是陰囊,泛稱男性的生殖器官。因為使用日久,變成普通日常用語後,習焉不察,使負面成分大為降低。
  4. 有種病叫板路lia。
    答案:病吐瀉。方言說ㄅㄤˇ ㄋㄨˋㄌㄧㄚˇ(pangˇnuˋliaˇ)。
    福州方言的音變現象是稀鬆平常的。有些福州人是ㄋ(n)、ㄌ(l)不分的,出題目的人是其中之一 。按音變條例來看,第二個字正常的讀音會變成ㄋㄨˋ。
  5. 有種讚美叫丫霸。
    答案:野霸。方言說ㄧㄚ ㄅㄚˇ(ia paˇ)。
    意思是:很厲害、超強的、很強悍。
  6. 有種認同叫將内。
    答案:正是。方言說ㄐㄧㄤˋㄋㄟ^(jiangˋnei^)。
    這是普通的日常用語,表示認同和同意。
  7. 有種美女叫山丫種。
    答案:生野俊。方言說ㄒㄧㄤ ㄧㄚ ㄗㄛㄥˇ(sang ia tsongˇ)。
    小姐長得美、長得漂亮。有一些鄉親會把此地的「生」唸成ㄙㄤ(sang)。
  8. 有種破爛叫莫瑞西。
    答案:無內死。方言說ㄇㄛˇㄋㄛㄩˋㄒㄧ+(moˇnoyˋsi+)
    本意是「無處可安置」、「無處可去」。後來詞意引申為:東西壞到極點,物品爛到無以復加。
  9. 有種娛樂叫帕瑪挫。
    答案:拍麻雀。方言說ㄆㄚㄎˋㄇㄚˇㄘㄨㄛㄎˊ(phakˋmaˇtshuokˊ)。詞意等同國語的打麻將。
  10. 有種咆哮叫恰搶。
    答案:悽慘。方言說ㄘㄝˋㄑㄧㄤ+(tsheˋqiang+)。
    本詞彙能當嘆詞,也可做形容詞使用。
  11. 有種趣味叫丫勿眉。
    答案:野有味。方言說ㄧㄚˇㄨˋㄇㄟ^(iaˇuˋmei^)。
    意思為很有趣、有意思。中國南方方言有許多「文白異讀」的現象。此字白讀音讀ㄇㄟ^(mei^),文讀音是唸ㄟ^(ei^)。
  12. 有種功夫叫拱趴。
    答案:講脬。讀音為ㄍㄛㄥˇㄆㄚ(kongˇpha)
    這不是很正經的詞彙。請參看3.的分析。許多人誤以為它的意思和「攀講」一樣,其實不然,它的詞意是:說大話、狗掀門簾全憑一張嘴,…。
  13. 有種逼視叫切k。
    答案:此刻。方言說ㄑㄩㄎ ㄎㄞㄎˊ(tshyk khaikˊ)。
    我覺得這一題的題意不是很明白,只能從後面的「切k」來推斷了。此地的「此刻」意思是立刻、馬上。兩個都是入聲字。
  14. 有種受不了叫東咩逮。
    答案:鐺 [勿會] 㦅。方言說ㄉㄡㄥ ㄇㄝˋㄌㄞˇ(toung meˋlaiˇ)。
    本意是承受不住、耐不住。
  15. 有種噁心叫補隆弄。
    答案:不惀恫。讀音為ㄅㄨㄎˇㄌㄨㄥˋㄋㄛㄥˇ(pukˇlungˋnongˇ)。
    詞意是打寒顫。此為暫時替代字。
  16. 有種兄弟叫咖溜翁。
    答案:骹遛幫。讀音為ㄎㄚ ㄌㄧㄨ ㄅㄛㄥ(kha liu pong)。
    意思是:在一起吃喝玩樂的一堆人。這是略帶負面的用語。
  17. 有種不清楚叫達啦電。
    答案:[糸奓] 拉纏。讀音為ㄉㄚˇㄌㄚ ㄉㄧㄢˋ(taˇla tianˋ)。
    [糸奓] 的字義是糾纏,這個詞彙也可以說成 [糸奓] 纏。中間的「拉」是語氣詞,無義。這是福州話單字「分音」成多音節的現象。
  18. 有種架勢叫配勞。
    答案:派頭。讀音為ㄆㄨㄟ ㄌㄠˋ(phuei lauˋ)。
  19. 有種喝彩叫ho啊。
    答案:好啊。讀音為ㄏㄛ+ ·ㄚ(ho+ ·a)。
    這是可以用來表示喜、怒、哀、樂等情緒的語詞。
  20. 有種貝類叫作妞央。
    答案:蟟囝。讀音為ㄌㄧㄨ+ ㄧㄤ+(liu+ iang+)。
    題目寫成「妞央」,那是ㄋ、ㄌ不分的語言現象。它就是國語的蜆,台語的ㄌㄚ ㄚˋ(la aˋ)。
  21. 有種小氣叫敢U磊。
    答案:奸糾厲;奸狡利。讀音為ㄍㄤˇ ㄍㄧㄨ ㄌㄟ^(kangˇkiu lei ^) 。
    小氣、尖酸、刻薄到極點的人,多用在形容為富不仁的守財奴時。
  22. 有種交通工具叫卡拉恰。
    答案:骹踏車;單車。讀音為ㄎㄚˇㄌㄚㄎ ㄑㄧㄚ(khaˇlak qia)。
  23. 有種人叫南啊凉。
    答案:兩家聲;兩各聲。讀音有兩種,一為ㄌㄤˇ兀ㄚ ㄌㄧㄤ(langˇnga liang)。另一為ㄌㄤˇ兀ㄚˇ ㄌㄧㄤ(langˇngaˇliang),不同的讀音,字形就會有不同的寫法。我從小聽到的是第二種說法。福州地區把閩東以外不會說福州話的人,統稱為「兩家聲」,這個稱謂多少帶有排外的心理。早期的馬祖社會,把隨政府來的公務員(流亡儂)和國軍都稱之為「兩家聲」,隨著時空背景的改變,外來的公務員和在地的小姐(或獨身婦女)結婚,漸漸地融入馬祖社會,此後「兩家聲」就專屬軍人之稱謂了。
  24. 有種裸體叫Tong Miang Miang。
    答案可能是:褪 [骨甹] [骨甹]。ㄊㄛㄥˇㄆㄧㄤ ㄆㄧㄤ(thongˇphiang phiang)
    打赤膊。脫光上衣。馬祖人是說「褪澈澈」(ㄊㄛㄥˇㄋㄚㄎˋㄌㄚㄎˊ,thongˇnakˋlakˊ)
  25. 有種遊戲叫瘪瘪捏。
    答案:瘪=癟。躃躃搦;走走搦搦。ㄅㄧㄝˇㄅㄧㄝ ㄋㄧㄝㄎ(pieˇpie niek)。
    詞意為捉迷藏。
  26. 有種丫霸的方言叫虎鳩哇。
    答案:福州話。讀音為ㄏㄨㄎˇㄐㄧㄨˋㄨㄚ^(hukˇjiuˋua^)
  27. 有種智商叫K驢。
    答案可能是:苛勒。讀音為ㄎㄛㄎˋㄌㄟㄎ(khokˋleuk)。
    詞意為要脅、敲竹槓。對某人的請求,故意的推託,或表示愛莫能助的樣子,最後坐收不恰當的利益。
  28. 有種狀態叫叠仙。
    答案:底纏。嗲纏。讀音為ㄉㄧㄝˇㄌㄧㄢˋ(tieˇlianˋ)。
    詞意為纏繞、糾纏。本來用一個「纏」字即可達意,但說話時,為了表示一種特殊的狀態,它會將一個字分音成兩個音節,第一個音節字無義,只要是同音字都行,關鍵在第二個字,這也是福州話「嗽音」的道理。
    另一個答案也可能是:詐癲(ㄉㄚㄎ ㄉㄧㄢ,tak tian)。意思是裝蒜、扮豬吃老虎。
  29. 有種挑釁叫總意。
    答案:怎樣計;蔣計。讀音為ㄗㄨㄛㄥˇ兀ㄧˋ(tsuongˇngiˋ)。
    「蔣」是替代字,是由「怎樣」兩字和音而成的。意思是說:你想怎樣?不爽嗎?
  30. 有種厲害叫撒把。
    答案:捎扒;捎扒裡。讀音為ㄙㄚ ㄅㄚˋ(sa paˋ)。
    大撈特撈,佔盡好處。也有馬祖鄉親說成三個音節,即,捎扒裡(ㄙㄚˋ ㄅㄚ+ ㄉㄧㄝ+,saˋta+ tie+)。末字「裡」要讀白讀音,所以,有時寫成「底」語意反而清楚明白。
  31. 有種無聊叫些卡把。
    答案:食卡飽。讀音為ㄒㄧㄝㄎˋㄎㄚㄎˊㄅㄚ+(siekˋkhakˊpa+)
    意思是:吃飽撐著。
  32. 有種脾氣叫一尼呸。
    答案:伓是坯。讀音為ㄧㄥˇㄋㄧ ㄆㄨㄧ(ingˇni phui)。
    本詞語還能說成四個音節,即,「伓是坯殼」「坯殼」的本意是陶瓷器皿的模型,後來引申為性格、脾氣、形象…等。說直白一些,語意等同「什麼玩意ㄦ」、「不是東西」。
  33. 有種噁心叫因尼hing。
    答案:伓是形。讀音為ㄧㄥˇㄋㄧ ㄏㄧㄥˋ(ingˇni hingˋ)。
  34. 有種可愛叫丢屁。
    答案:調皮。讀音為ㄉㄧㄨ ㄆㄧˋ(tiu phiˋ)。
  35. 有種老實的叫板力咖。
    答案:平直骹。讀音為ㄅㄤˇㄋㄧㄎ ㄍㄩㄛˊ(pangˇnik kyoˊ)。
    語意為老實人。在古文獻中,「腳色」和「角色」的音義是相同的,所以,看到書寫的「腳」或「骹」時,絕對不可唸ㄎㄚ(kha),而是唸ㄍㄩㄛˊ(kyoˊ)。
  36. 有種否定叫應乃。
    答案:伓使。讀音為ㄧㄥˋㄋㄟ+(ingˋnei+)。詞意為:不必、不需要,或不客氣。因題幹是「否定」,故「不客氣」的答案謹供參考。
  37. 有種孤單叫鄲臨哦。
    答案:單身哥。讀音為ㄉㄤˇ ㄋㄧㄥ 兀ㄛ(tangˇning ngo)
    孤家寡人的單身漢。
  38. 有種難受叫莫年愛。
    答案:無能隑。讀音為ㄇㄛˇㄋㄟㄥ 兀ㄞˋ(moˇneing ngaiˋ)。
    有關「無能隑」的語音變化我曾寫過兩篇文章,此地不再述說了。
  39. 有種地瓜叫喚綠。
    答案:蕃薯。讀音為ㄏㄨㄤ ㄋㄩˋ(huang nyˋ)。
    此即俗稱的地瓜。
  40. 有種職業叫泡勿嘛。
    答案:伴房嬤。讀音為ㄆㄨㄤˋㄇㄨㄥ+ㄇㄚ+(phuangˋmung+ ma+)。
    今天在福州被稱為喜娘。
  41. 有種調味品叫哈油。
    答案:蝦油。讀音為ㄏㄚˇㄧㄨˋ(haˇiuˋ)。
    馬祖老鄉親稱「鹹」(ㄍㄟㄥˋ,keingˋ)越南菜的調味品「魚露」,味道與此相似。
  42. 有種温暖叫微坡。
    答案:煨舖。讀音為ㄨㄧ ㄆㄨㄛ(ui phuo)。
    寒天躲在被窩裡「冬眠」,即俗稱的賴床。
  43. 有種豪爽叫磨帶野。
    答案:無事計。讀音為ㄇㄛˇ ㄌㄟˋㄧㄝˇ(moˇleiˋieˇ)。
    語意為:沒事兒,看我的。一切包在我身上。
  44. 有種老頭叫依拔。
    答案:依伯、伯父。讀音為ㄧˋㄅㄚˊ(iˋpaˊ)
  45. 有種叔叔叫嘎嘎。
    答案:家家。讀音為ㄍㄚ ㄍㄚ(ka ka )。
    它是「家叔」的簡稱,有時稱「依家」,有時把「家」字重疊,變成更親暱的稱呼。馬祖人稱大姑媽、大姨媽為「依大」(ㄧˋㄉㄨㄞ^,iˋtua^),道理也是如此。

以上共45題,每一題的敘述都是「(在福州),有種A叫B。) 故A、B之間有因果關係。B是答案,它必須符合A的條件。從人類的進化史來看,先有語言然後再有文字。所以,有時候「有音無字」的現象是無法避免的。漢語是單音節的語文,同音字特多,所以需靠聲調來區別音義。人們為了記錄語言,若找不到本字使用時,必然會動用假借或訓讀的方法來處理,這雖然是無可奈何的事,但造成閱讀上的困擾也是事實。然而,作者為了趣味性而如此,那又另當別論了。

從「不」說到「餛飩皮」

0
玫瑰花

國語的「一朵花」,馬祖話說ㄙㄨㄛ ㄅㄨㄛˋㄏㄨㄚ(suo puoˋhua),有鄉親寫成「蜀菩花」或「蜀柎花」。可是,「柎」是後起字,「菩」字另有本義,所以,若推考本始,「不」才是它的本字。(圖1.)

圖1.花蕾和有花托的花朵。
圖1.花蕾和有花托的花朵。

先民創造文字之初,必然會遇到要表達抽象概念的時候。這些抽象的概念,用同音假借的方式呈現是最為便捷的。否定詞的「不」無法有效的進行繪製,它就得靠假借而來的。然而,文字使用日久,有時假借義比本義流通更廣,人們習以為常,「不」的本形本義在社會上逐漸被人淡忘。《說文解字》說:「不,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許慎是把「不」解釋為否定詞。可見此字形義的失傳早已在漢朝以前。一直到宋朝的鄭樵開始,才發現此字應該是「花朵」、「花托」(花瓣底座)的象形。文字的形義會因時代的進化而產生訛變,所以,我們必須找更早的文獻來考察。《詩經‧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鄭玄《箋》說:「承華(花)者曰:『鄂』。『不』當作『拊』。拊,鄂足也。……古聲『不』、『拊』同。」但是,《玉篇‧木部》將它寫成「柎」。並且說:「柎,方無切。花萼足也。」(下圖2.)所謂「花萼足」,簡單的說就是花托、花蕾的底座。

文字被假借作為它用之後,有時會久借不歸,此時,人們會再造新字或用其他字供做表情達意之用,因此就會有新的文字出現做花朵的單位名詞。假借字的基礎是建立在音同或音近之上。「不」和「柎」今天之所以不同音,那是因為古今音變的結果。國語中的「ㄈ」(f)是近代才發展出來的,今天輕唇音的「ㄈ」(f)它原生於中古、上古時代的「重脣音」。

一個「不」字,因為被用做否定詞之後,人們只好借「柎」、「拊」、「菩」、「蒲」「扶」、…等字,來滿足花「朵」的表意的功能。這些字各有本義,造字之初它們和花朵無關,只因為是音近關係而被借用,甚至一直被用到今天。

圖2.「不」的古文字創造理據。
圖2.「不」的古文字創造理據。

從文化進程來看,人類是先有語言然後才發明文字的。漢字六書中的象形文字絕大多數是名詞。我們可以想像一下,遠古時代的人類,當他們在野外看到花朵時,想要把口語中的「ㄏㄨㄚ」(假設古人是這樣說)用文字寫出來,最方便的方法就是採用寫生、畫出它的樣子。由甲骨文、金文的字形來看(圖2.),「不」就是畫一朵花的形狀,其下還帶著根,圖畫文字線條畫之後,花瓣變成一直線,其下碗狀形體即花房,是日後結果實的重要部位(圖3.),口語中的「開花結果」是物之因果關係,後來語言的發展就產生了胚胎的「胚」字。特別說明,「胚」是後起的俗體字,本字是「肧」。外表圓滾如鼓,內部能容納什物如陶瓷器皿,因此就出現手拉坯的「坯」。有趣的是,「坯」也是後起字,本字也是作「坏」。不過,遺憾的事是,「坏」今天已變成「壞」的簡體字了。

圖3.花、胚、果實。
圖3.花、胚、果實。

陶瓷器皿的「坏」,它和「模子」、「範」的概念有關,精良的模子鑄出來的物件必屬佳構,所以,口語中有「模範」、「師範」。粗製濫造的「殼」做出來的器皿必有瑕疵,故馬祖老鄉親把「坏殼」(ㄆㄨㄧˋㄛㄩㄎˊ,phuiˋoykˊ)形容人的脾氣、性格、個性…等。嘲諷某人的態度囂張,除了說「伓是形」(ㄧㄥˇㄋㄧ ㄏㄧㄥˋ,ingˇni hingˋ)之外,也可以說「伓是坏」(ㄧㄥˇㄋㄧ ㄆㄨㄧ,ingˇni phui),當然,也可以說成「伓是坏殼」。

說完了「不」的來龍去脈之後,咱們該換個話題了。或許有朋友會覺得「不」和「餛飩皮」是八竿子打不著的事,若果真如此認為,那就請聽我解釋吧。馬祖人稱燕餃皮為「燕坏(肧)」(ㄧㄢ ㄆㄨㄧ,ian phui),稱餛飩皮為「扁肉坏(肧)」(ㄅㄧㄢˇ ㄋㄩㄎ ㄆㄨㄧ,pianˇnyk phui) (圖4.5.),這是稱完好無缺、四方平整的餛飩皮。若是畸零麵皮、難包肉餡的外殼,則稱之為「粉坏(胚)」(ㄏㄨㄥˇㄆㄨㄧ,hungˇphui)。兒童時代,開小吃店的堂叔以及我家對面糕餅店的老闆,都是這麼叫的。手工製作麵皮時難免有破損或缺角的情形,在貧窮的時代,「雞肋」之物也有它的剩餘價值。彼時小本經營,產量不多,瑕疵品多半是老闆留著自用。也有惜物的人買來曬乾備用,以它和「白丸」一鹹一甜的輪流變換口味。古早、古早前的馬祖只有賣手拉的麵線,我家也曾經做麵線生意。後來不再製作了,就把掛麵條日曬的光滑竹竿送給曹姓老村長。馬祖引進製麵的機器之後,老一輩的鄉親就稱新式麵條為「機器麵」(ㄍㄧˇ ㄧˋㄇㄧㄢ^。kiˇiˋmian^)或「台灣麵」(ㄉㄟˇ ㄨㄢˇㄇㄧㄢ^,teiˇuangˇmian^)。這兩個名稱,相信45年次以上的鄉親都曾用過。有了機器代勞,就能大量製作長條狀類似「粉坏(肧)」的商品,至此,「粉坏(肧)麵」的名稱才「宣告」確立。(圖6.)

圖4.餛飩皮。
圖4.餛飩皮。
圖5.包餛飩。
圖5.包餛飩。
圖6.粉坏麵。王榕樂組長提供。
圖6.粉坏麵。王榕樂組長提供。

有一位小學同學在桃園經營壓麵條的生意,由於為人誠懇,老實厚道,因此店務蒸蒸日上,壓製的ㄏㄨㄥˇㄇㄨㄧˋㄇㄧㄢ^ 供不應求。他為自己的產品命名為「風飛麵」,語音很切合,用字很典雅。兩年前有人討論「風飛麵」寫法的妥適性,因此有朋友提出應該用「粉皮麵」。幾年前隨福建兒女回鄉走親,到了仁光兄的舊居—曉澳,途中看見有人在造船,滿地都是木材廢料。這種廢料用來燒火煮飯特好,馬祖話說ㄑㄧㄚˇㄆㄨㄧˇ。第二個字一般人不會寫,甚至連福建名著《閩都別記》都寫成「柴配」。有一種木材廢料,經由刨刀刨過呈捲曲狀的薄片,馬祖老人家稱之為「捲(光)溜翹」(ㄍㄨㄛㄥˇㄌㄧㄨ ㄎㄧㄨˋ,kuongˇliu khiuˋ )。當天看見滿地柴 [木巿] 時,我心頭為之一顫,立刻聯想到,這個傳統的地方美食也可以寫成「粉 [木巿] 麵」。( [木巿] 與「柿」非同一字。前者右邊4畫,後者右邊5畫。)經過再三思考,茲將能用的4種名稱羅列於後,供有興趣的朋友作參考。4組語詞音變後的讀音如下:

  • 1. 風飛(ㄏㄨㄥ ㄇㄨㄧ,hung mui)。
  • 2. 粉坏(肧)(ㄏㄨㄥˇㄇㄨㄧ,hungˇmui)。
  • 3. 粉 [木巿] (ㄏㄨㄥ ㄆㄨㄧˇ,hung phuiˇ)。
  • 4. 粉皮(ㄏㄨㄥˇ ㄆㄨㄧˋ,hungˇphuiˋ)。

以上四種組合的讀音雖各不相同,但是,各自加上「麵」字之後,前三者的讀音完全相同了,第4組需前兩字讀成一個音段,然後再讀「麵」字,最後也可以得近似之音。所以,各位好朋友,您該如何選擇?我的建議:

如果您是浪漫的人,凡事講情趣、重氣氛,那就選1.,感覺上「風飛麵」較有羅曼蒂克情調。假如您是遇事不轉彎、一貫直通的人,那就選2.。因為「粉坏(肧)麵」是正確的寫法。不過,講完冗長的音理之後,您的食慾已降到冰點了。假設您是豪邁、有氣魄之士,您可選擇「粉 [木巿] 麵」或「粉皮  麵」,因為這個名稱是就它的外觀來形容的,在四組名稱之中它是最接地氣的。

馬祖〈天淨沙〉

0

「文化」的定義很難下。簡單的說,就是「民眾的生活內容」。馬祖雖然曾是窮鄉僻壤,但是閩東文化的流風餘韻,也是令人驚豔的。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是元曲的經典之作,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精品」。今天就利用它的「型式」,以馬祖話介紹馬祖人的「四季風情」。這是我另一種創作形式的新嘗試。

既然選用馬致遠〈天淨沙〉的「型式」以方言寫故鄉事,那我得用馬祖話先唸它一遍,並且說一些大家可能疏忽的小問題。

〈天淨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  在天涯

元曲雖然和唐詩、宋詞並稱,但是,它有自己獨立的特色。因為語言隨時代演進而變化,元朝時古漢語的「入聲字」已經開始弱化,甚至消失,所以元曲的韻腳是可以四聲通押的。所謂「四聲」,中古的隋、唐時代指的是平、上、去、入。元朝以後的近代音,平聲逐漸分化成陰、陽兩類。此刻,即便是入聲消失,但漢語音韻的聲調還是維持四個。所以,同名「四聲」而本質卻大不相同了。

有人說,「用方言讀古詩詞韻味雋永」,這是事實,因為方言保留了許多古音韻的特質。大致來說,今天的國語,是元朝前後逐步發展起來的,所以,以國語讀元曲似乎更對味。說到這裡,或許有人會質疑:「既然如此,為何陳老師仍然使用馬祖話讀它?」我的理由是:馬祖推行國語是現代的事情,我相信民國38年之前,在地的私塾先生,一定是用福州話教讀古書和唸所有的文獻資料。記得我唸小學時,家父拿我的《國語》課本來唸,都不是用普通話,因此唸的內容,當時小小年齡的我,沒聽懂幾句。今天,我「思古幽情」,利用我們母語朗讀元曲〈小令〉,一者重溫兒時記憶,二者讓自己的創作領域再行擴大。 我唸最後一行「斷腸人  在天涯」時,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這和一般常聽到的讀法有一些不同。這首〈小令〉我學過、教過,當年都是讀成兩字一斷,即「斷腸  人在  天涯」,後來重讀傳統文獻時,愈覺本句話應做三字斷。所以,我在創作時,就把〈夏天〉這一段的末句,仿馬致遠手法,將六個字唸成兩句。接下來我為大家朗讀我的新作,除了逐句標音、翻譯之外,最後並附上簡單的說明。

豆梨花
藍眼淚。曹祥官課長提供
油菊花
牛角鼓板隊

首段寫馬祖的春天景象。華人社會將燕子視為吉祥之鳥,「結巢屋簷下」,屋主對它呵護有加。村莊中燕群翦風,感覺大地一片榮景。「春節」和「擺暝」在馬祖人的觀念中意義是不同的。所謂「擺暝」,就是在正月裡,各家族、各宗社為自己認定的守護神而舉行的祭儀。「擺暝」時的馬祖,氣氛比過年還熱烈。因為風土氣候的條件,故鄉山野的春景沒有盛開的花叢,但豆梨的白,苦桃的粉紅,綻放迎春,也能見幾分嬌豔。〈曲〉中特別介紹馬祖的野蔥—麥蔥,因為它是馬祖「春」的滋味。然而海島的三春南風,吹在身上,令人慵懶無比。「慢活」度日,只是令少數人陶醉而已。

小時候我是兒童鼓號樂隊成員,曾演奏過世界名曲〈夏天裡過海洋〉。可馬祖的海邊是禁區,澳口兩側說不定還埋著詭雷。孩子們依樣畫葫蘆地吹著口琴,敲著鑼鼓,事實上是無法體會曲風旋律的優美。戒嚴時期,金、馬屏障台灣;颱風季節,台灣守護馬祖。因為來自太平洋的颱風,掃到馬祖的不過是颱風尾而已。炎炎夏日,陰涼處有人為打樁捕蝦皮從事前置作業。鄉親們終年無休地工作著,農曆中旬,灑落在地的下雜小魚會散發螢光;但在月黑風靜之際,海邊淺灘俗稱「丁香水」的「藍眼淚」,則發出夢幻藍光,那又是另一種情調了。

秋風送爽季節,野菊金黃道旁,芒草也搖曳山崖。鄉親信守祖訓,唯有勤奮工作,人生才有意義。然而兩岸形勢嚴峻,故軍管時期的漁民只能從事近海漁撈。山上也遍布要塞與碉堡,軍事操練,戰爭演習,無日無之。在謀生條件欠佳的時刻,只有靠讀書、唸軍校才能翻轉家境,事實證明,果然如此。

冬天的馬祖,刺骨寒風壓境,此時最適合曬魚乾或番薯籤。即便手指凍僵,但該幹的活一項不能少。刨地瓜籤洗出來的澱粉是副產品,它是年節應景食物的原料之一。小朋友的五官、雙手露在外面,臉頰經過風霜吹襲,白裡透紅的樣子如蘋果,被不明就裡的阿兵哥讚嘆不已,殊不知這是「凍瘡」的前奏。臘鼓頻催,年節的氣味已濃,白露時節釀的老酒,正等著開罈。拜謝天地神祇的護佑,村莊裡到處洋溢著豐穰太平的歡樂聲。

記得在紀念建國百年時,本縣假國家音樂廳舉行「藍海的故鄉—馬祖音樂會」,我為音樂會寫了《組曲》之一〈雲台風情〉,歌詞是以一年四季搭配四鄉五島的介紹,內容雖簡單,但與生活經驗結合。所以,演出之後也獲得觀眾迴響。今天我選擇小巧玲瓏的〈小令〉來創作,〈小令〉所能乘載的元素有限,本文僅能提供繽紛的意念,讓曾經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鄉親、朋友,靠串點連線,織線成面的迴溯過往,使情感能藉吟詠的內容,飛到甜蜜的從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