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話常用的「虛字」舉例 (下)

0
馬祖話常用的「虛字」舉例 (下)
  1. 【怎、蔣蔣】:ㄗㄨㄛㄥ+,tsuong+。

語意為:怎能、怎麼、如何…等。任何一種語言,在內部總會有一些分歧,這分歧雖不影響溝通,但聽者一定能從細微的差異處,辨別其族群的歸屬。以本詞語來說,它是做「詢問」使用的助詞,有時也可做「反詰」的語氣。同樣的語氣,馬祖人是說「怎能」或「怎合」,而福州人是說「蔣蔣」。如:

薪水無夠使,日子伓捌蔣蔣過。(薪水不夠用,日子不曉得怎麼過。)

老酒怎能做才[勿會]酸?(老酒如何做才不會酸?)

  1. 【怎合】ㄐㄧㄤˇ兀ㄚㄏ,jiangˇngah。

「合」的字義為符合,所以本詞彙做「如何」、「怎麼辦」、「如何是好」…等解釋。如:

福澳怎合行?(去福澳怎麼走?)

  1. 【專者】ㄗㄨㄛㄥ ㄐㄧㄚㄏˇ,tsuongˇjiahˇ。

以某物當其他物品使用。語意類似國語的「把…當…」、「拿…當…」。如:

專者錢當買厝的厝款。(就用這個錢做買房子的款項。)

  1. 【者】ㄐㄧㄚ+,jia+。

這個指稱詞在唐朝就已經存在了,如今卻保留在南方的方言中。讀唐宋人的詩文,常見以「者」為「遮」又做「這」的例子。唐.齊己詩:「青嶂邊來已熟,紅塵那畔去應疎。」除此以外,它又可做應答語使用,文獻將此應答語寫成「遮」,君不見清宮電影常有君臣互動畫面。臣子對皇上自稱「奴才」之後,會再說一詞「喳」作結束,這表示對主子的服從。在此,「者」、「遮」、「喳」三者作用是一樣的。4、5、6三者字義相同,但字音有一些區隔,現在各造一句供大家做參考。

者倪囝實在野聰明。(這孩子實在很聰明。)

  1. 【只】ㄐㄧ+,ji+。

只輪無雨了。=者下無雨了。(此刻雨停了。=這下子沒有雨了。)

  1. 【這】ㄗㄨㄛ,tsuo。

這輪輪遘汝做頭了。(這次輪到你當主辦人了。)

  1. 【蔣】ㄗㄨㄛㄥ+,tsuong+。

疑問代詞,不單說,後面除了帶著動詞「講」、「做」以外,也可用「計」來構詞。有時候「蔣計」是做挑釁的口語使用,所以須看當下的氣氛決定雙方的姿態。以下各句請大家比較。

汝到底孛蔣講。(你到底要怎樣。)

汝到底孛蔣計。(你到底要怎樣。)

這架車賣我十萬蔣計?(這部車賣我十萬塊如何?)

汝蔣計嚕!(你想怎樣。)!

第二、第四兩句,語氣並不友善,說完之後可能會動武鬥毆的。

  1. 【粉款】:ㄏㄨㄥˊ兀ㄨㄤ+,hungˊnguang+。

「粉」是「夫總」的合音。在古漢語中「夫」可以做遠處、近處的指稱詞,而且實例很多。如,「微人之力不及此」。句中的「夫」做「這個人」解釋。「予觀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句中的「夫」做「那個」解釋。閩東語ㄈ的聲母混入ㄏ之後,「粉」就念ㄏㄨㄥ+(hung+)的音了。這是福建人說國語常被人笑話的例子。也因為是音變的關係,所以年長的福州鄉親會寫成「許」。「款」的意思是「樣子」、「形狀」、「款式」…等。

我總款講汝固是粉款做。(我這樣說,你還是那樣做。)

  1. 【夫塊哪】:ㄏㄨ+ ㄨㄞˊㄋ廿+,hu+ uaiˊn oe+。

那裡、那個地方。這是馬祖常用的指稱詞,是指稱遠處目標的助詞。末字讀音國語所無,它是前中高ㄝ(e)的圓唇音,國際音標是「œ,若干年前在語音學教授指導之下創造「廿」符號備用,這是無可奈何的事情。類似情形也發生在其它方言,大家都是採用這種方式來處理。這個音的漢字無法選定,馬祖母語教材用訓讀字「所」表示,我個人覺得,與其如此不如用「哪」。因為「哪」字音義和語境皆合,故這幾年我的文章遇此情形皆用「哪」而不用「所」了。特別要說明的是「夫塊哪」也可以寫成「遠哪」。茲就「夫塊」、「夫塊哪」、「遠哪」各造例句如下:

伊光現現坐夫塊哪,汝都無看見。(他明明坐在那裡,你都沒看見。)

伊光現現坐夫塊,汝都無看見。(他明明坐在那裡,你都沒看見。)

伊光現現坐遠哪,汝都無看見。(他明明坐在那裡,你都沒看見。)

  1.  【祖塊哪】:ㄗㄨˇㄨㄟˊㄋ廿+,tsu+ ueiˊnoe+。

這裡、這個地方。此也是馬祖常用的指稱詞之一,是指稱近處目標的助詞。實際上它是「者塊」的音變,老一輩鄉親會將它寫成「嚽塊」、「租塊」等。因為虛字的重點在反映語音,所以字形的參差是被允許的。既然如此,另一個音變的寫法「掌哪」,也是可以被接受的。以下就「祖塊哪」、「祖塊」、「掌哪」各造一句供大家做參考。

著洗的衣裳廮祖塊哪。(要洗的衣服放在此地。)

著洗的衣裳廮祖塊。(要洗的衣服放在此地。)

著洗的衣裳廮掌哪。(要洗的衣服放在此地。)

  1.  【至】:ㄉㄟˇ,teiˇ。 

語言必須放在社會運用才能行之久遠。在使用時,會因為不同的時空背景、使用者的性別、學經歷條件等因素產生變化。閩東語的難度在於它的音變條例太過複雜,不僅有「連讀變調」、「文白異讀」、「嗽音」、還有「分音」、「合音」等諸多問題。本則所說的「至」,就是由兩個音節的「第一」合音而成的。雖然「至」的方言讀ㄗㄟˇ(tseiˇ),但是它在中古時代是讀「脂利切」,此類的字是由上古的ㄉ、ㄊ聲母字變來的。正常的狀況「至」讀ㄗㄟˇ,但是某些語詞偶爾保留一些古音痕跡也不是不可能的。所以我選用「至」來書寫並不算突兀。以下兩句是分別用「第一」和「至」造出的句子,請大家參考。

伊是我第一好的朋友。(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

我至愛食蘋果了。(我最愛吃蘋果了。)

12. 【伓】:ㄧㄥ,ing。

否定詞之一,也是福州語的俗體字。它的出現是為了和「不」字有所區隔,所以加「人」的部首變成ㄧㄥ的專用字,以免二者產生混淆。使用時它的後面是加動詞或形容詞,如:

我伓去拍球。(我不去打球。)

汝者形款野伓好看。(你這種行為很難看。)

  1. 【是伓是】:ㄒㄧㄥˋㄋㄟˊ,singˋneiˊ。

用國語交談時,遇到詢問、詰問時,會用「是不是」作表示。馬祖話中也有類似用法,只是我們的母語不是一個字、一個字的唸三個音節,而是前兩字合成一個音節,快速地讀成ㄒㄧㄥˋ,若寫成漢字,姑且用「神是」。如:

神是我害汝的?(是不是我害你的?)

神是,共汝講汝就是 勿會 肯信。(是不是,跟你說你就是不相信。)

特別說明,這個語詞還可以快速連貫的發一個音節,那就是ㄋㄟˊ(neiˊ)。嚴格說來此音是「安是」的合音,用在表示對對方的親切認同時。此音漢字我寫的是「匿」,是同音借用字,因為無適當的字可用,故只好如此這般了。請大家注意它使用的場合,兩人(尤其是女生)小聲閒聊,某甲有一肚子的委屈、怨懟,某乙靜聽對方訴苦,乙在適當時機會插入此語音,表示認同與關懷。請大家參考以下的場景。

甲:昨暝晡腹栳痛,蜀晡都無睏。(昨晚肚子痛,整夜都沒睡。)
乙:匿ˊ。(尾音上揚。)

甲:只輪固咧痛。(現在還在痛。)
乙:匿ˊ,著去看醫官啊。)

當然,這個「匿ˊ」也可以說「安是ˊ」,同樣的,尾音要上揚才能讓對方感到溫暖、溫馨。

  1. 【伓者樣】:ㄧㄥˇㄐㄧㄚ ㄩㄥ^,ingˇjia yong^。

不像話。形容動作、形像難看。使用時前面加動詞。

好好的蜀樣事計,會做遘伓者樣咧住。(好好的一樁事,結果做到這種地步。)

  1. 【伓著…】:ㄧㄥˇㄋㄨㄛˋ…,ingˇnuoˋ。 

詞語之後要加「有」,實際上是表示「不正在、不存在」的一件事情。它用在對某人「嗆聲」、「打臉」或「潑冷水」的時刻。舉例來說,某人對結婚日子充滿著憧憬,但收入少到只能算是「月光」一族。入不敷出的窘境始終不改結婚「壯志」,朋友們潑他冷水說:

想結婚!伓著有討著好工作儷再拍算。

(想結婚!應該要找到好工作之後再打算。)

  1. 【噢】:ㄛˇ,oˇ。

表示不以為然的語氣。有時也做應答之語詞。如:

噢,乇骹遛騃呵都是賴我,(東西玩壞了都以為是我幹的。)

噢,來了!來了!(噢!來了!來了!)

  1. 【者世事】:ㄐㄧㄚˇㄌㄧㄝˋㄌㄛㄩ^,jiaˇlieˋloy^。

表示「糟糕透頂」的語氣詞。語氣帶有幾分無奈與責怪的意味。

病吐瀉,帶魚會煎遘者世事去。(真是糟糕,帶魚怎麼煎成這個樣子。)

悽慘啊!蜀面會妝遘者世事呵。(拜託哦!怎麼妝成這副德行。)

  1. 【大拇】:ㄉㄛㄩˋㄇㄛ+,toyˋmo+。

大致、大約、估量之詞。

飛機捅馬祖飛去台灣,大拇吶使蜀點鐘左右。(飛機由馬祖起飛,大約一小時左右就到台灣了。)

  1. 【屢屢】:ㄌㄧˊㄌㄧ+,liˊli+。 

老是如此、經常如此、總是如此。在古漢語的語法中,「屢」和「婁」常被用做狀語。如,《漢書.成帝紀》:「火災降,…。」《詩經.小雅.巧言》:「君子盟,亂是用長。」可見用「屢屢」表示「經常」的概念,並非馬祖話所獨有。

飯食蜀下,伊屢屢伓收碗。(他吃過飯總是不收碗。)

飯食,伊屢屢伓收碗。(他吃過飯總是不收碗。)

「蜀下」意同「一下、一下下」,表示事情結束了,他常合成一個音節,此音節福州文獻是寫成「儷」。

  1. 【改】:ㄍㄟ+,kei+。

在實詞中「改」做更改、改正解釋,這是大家熟知的事。但在虛詞中它做「再」字使用卻鮮有人知。《孟子‧公孫丑上》:「地不闢,民不聚…。」語句中的「改」就是做「重複」解釋。閩南語也有類似語音,台灣社會都把它寫成「擱」或「閣」,這些都是表音作用,所以不必在意它的字形如何。若有人使用「該」字來表示,就虛字來說,也不算是錯誤的。

請汝改來蜀輪。(請你再來一遍。)

請汝再來蜀輪。(請你再來一遍。)

「改」和「再」都有人使用。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