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遘拍寒都 [勿會] 記得哈嚏

0

 

 

【本義】

驚嚇過度,使冷到打擺子都忘了打噴嚏。

 

【引申義】

驚嚇過度,慌了手腳,使原本極其自然的反應動作都亂了套。

 

【註解】

  1. 拍寒:原意是「受風寒而打寒顫」,即俗稱的「打擺子」。但是現在已成了馬祖詈語之一。都是用在責備,調侃、戲謔的場合。真正做忽冷忽熱的病症描述時,都是說「拍生凊寒」(ㄆㄚㄎˇㄑㄧㄤˇㄐㄧㄥ 兀ㄤˋ,phakˇ tshingˇ ʒing ngangˋ)。國語是權宜注音,以羅馬字拼音為準。請大家注意聽我的音檔。
  2. 哈嚏:打噴嚏。因為它是狀聲詞,無一定的字形,所以,有鄉親寫成「哈市」與「喝市」,就是沒人寫成「噴嚏」。
  3. 遘:達到、到達。表示到了某一種程度、位置、地點…等的語詞。

 

【史鑑】

任何人都有受驚嚇的經驗,受到驚嚇後的反應是千奇百怪的。當事人是魂飛魄散、是面不改色、或是逶迤虛應,這完全是天生性格的呈現,「雖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曹丕〈典論‧論文〉語)局外人都會說要鎮定、要冷靜,可一旦自己身入其境,表現未必如事不關己時的從容自在。受驚嚇時表現在外的行為,有時會令人同情,有時卻不幸壞了大事。

 

話說戰國時代,荊軻接受燕太子丹的指使,前往秦國去刺殺秦始皇。出發前夕,太子丹為荊軻找了一位助手—–秦舞陽。他13歲就「開始」殺人,而且殺人後的囂張氣焰,令人不敢正眼瞧他。兩人到了咸陽宮,殺人經驗豐富的秦舞陽,被宮廷威嚴的陣仗嚇住了。《史記‧刺客列傳》說:「秦舞陽色變,振恐,群臣怪之。」因事跡敗露,致使荊軻功敗垂成。

 

漢劉邦得天下之後,曾刑殺白馬對天發誓說:「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劉邦過世後,呂后違背誓約大封「諸呂」為王侯。劉氏子弟人人自危,只有年僅廿的劉章最具膽識。在某次宴會時,先立「酒令狀」,藉機殺了逃酒、賴酒的呂家子弟以下馬威。同時當場唱了一首〈耕田歌〉,歌詞是:「深耕穊種,立苗欲稀;非其種者,鋤而去之。」末兩句話根本就是弦外之音。意思是「非我劉家的種,要斬草除根。」霸氣十足,勇猛無比,不僅令呂家人嚇得屁滾尿流,自己也因適時立威而聲勢看漲。

 

【運用】

其實這句諺語是禁不起深究的,因為語義不合邏輯。但是生動有趣,用在表達誇張的情意時,不可否認,它的趣味指數一定破表。

 

方言的「拍寒」絕對不是好話,它常用在嘲諷、調侃「熱天穿厚衣服」的人,或責備「沒事雙腿抖動」的人。在兩人互動時,若雙方交情夠深,用它互虧,則無傷大雅。若僅僅泛泛之交,說的時候可要三思。

 

以下我設想一個情境,讓大家理解這句話的使用場合。(先方言敘述,然後再做國語翻譯。)

 

「今旦校長企台懸頂,手摜籤桶咧拔鬮,吼儂上台來背書。籤摔啊嘩嘩叫,有劣像賣山楂。學生囝坐台下,有儂骹驚抖抖顫,也有儂驚遘『拍寒都 [勿會] 記得哈嚏』咧住。天幸我無乞伊拔著,若伓是啦,事計就纏呵了」

 

賣山楂小販
賣山楂小販

「賣山楂」類似北方的「賣糖葫蘆」。他以手抓筷子一把,不斷的在竹筒裡上下甩動,以嘩啦啦的聲音為信號,告訴人們「我來也,要買請速。」請注意小販右手所持之物,他拿的就是小竹筒,內裝竹籤,上下不停的甩動,就能發出嘩啦啦的聲音。這個聲響,馬祖民間約定俗成做為賣糖葫蘆的專屬信號。

 

方言敘述的國語翻譯如下:

「今天校長站在台上,手提著籤桶在抓鬮,要抽學生上台背書。籤在籤桶裡發出嘩啦嘩啦的聲音,有一點像賣糖葫蘆的小販。坐在台下的學生,有的嚇得腳發抖,也有人嚇得『打擺子都忘了打噴嚏』。好在沒抽到我,不然的話,事情可大條了。」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