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山隴村部分地名及其軼聞 (下)

0
介紹山隴村部分地名及其軼聞 (下)

在閩東文化圈內,為地方命名時有一個約定成俗的方法。濱海較大的聚落稱ㄛˇ(ɔˇ),漢字可寫成「澳」。這只是近似音而已。嚴格來說,它必須發半低後元音,也就是發國際音標的「ɔ」,國語無此音,所以未替它設計符號。山區聚落也是用此音,但是字形則用「嶴」(俗體字用「岙」),以部首決定字義。再小一點的濱海聚落稱「澳囝」(ㄛˋㄧㄤ+,ɔˋiang+)或「澳囝裡」(ㄛˇㄧㄤˊㄋㄧㄝ+,ɔˇiangˊnie+)。山區小聚落則稱「巃」(ㄌㄛㄩㄣˋloyngˋ)、稱「窟」(ㄎㄠㄎˊ,khaukˊ)。

 

所謂「芭蕉巃」(ㄅㄚˇㄧㄨ ㄌㄛㄩㄣˋ,paˇiu loyngˋ),籠統的範圍是在體育館、舊鄉公所山坳附近,該區域內還有已廢棄的營區一座(圖1.2.)。令人困惑的事是,馬祖不產芭蕉,該山坳地形也不像香蕉,用香蕉命名似乎與理不通。所以,合理的推測,此名稱的正確寫法可能另有它字。王爺說,從前此地是山隴村民放羊的地方之一。套繩索野放的羊隻若不慎跌落山溝,被拴住脖子的牠,會發出淒厲「羋~~羋~~」的叫聲。「羋」字本義為「羊鳴」,國語唸ㄇㄧㄝ,做姓氏用時要讀ㄇㄧˇ,此字今天已被會意字的「咩」取代了。小學三年級時,我第一次登臺獨唱,唱的曲子是台語歌曲〈快樂的出航〉。老師吩咐,演出前要勤加練習。老人家說,早晨朗誦容易記得牢。所以,那一陣子每天都是跟公雞比早起。童聲音頻尖銳,必然擾人清夢。聽不懂閩南語的鄰居,無法理解我在唱啥。所以,常常笑罵我是「羊母吊死芭蕉巃」,當時我把「芭蕉巃」聽成「馬祖巃」。語音的訛誤,一錯就是六十年。今天要特別感謝老同事王榕樂組長,為我解決六十年來的訛誤。

舊南竿鄉公所。賀廣義老師提供。
舊南竿鄉公所。賀廣義老師提供。
芭蕉巃舊軍營。賀廣義老師提供。感謝廣義老師於課餘協助拍攝所需照片。
芭蕉巃舊軍營。賀廣義老師提供。感謝廣義老師於課餘協助拍攝所需照片。

從「勝利之路」北側斜坡而下,來到舊社教館,顯著的地標就是兩個漁夫的塑像。黑白老照片所「記憶」的最早影子,這裡是「介壽國校」舊址。從前牛角村高年級的學生須來此就讀。不僅如此,連第一屆馬祖初中也在此開班,慘澹經營,艱困興學,後來也開創出新的局面。但年輕朋友可能不知,此地是山隴村另一座「白馬尊王廟」所在。一個村莊,同時有兩座廟宇供奉同一尊神明,的確是很奇特的事。據當地耆老推測,老廟位於村境東側崖邊,不僅通路窄仄,且幅員偏狹。敬香拜祭,終覺難以「旋馬」,一直到海埔新生地出現後才有今天的規模。所以,在村內再建大廟實屬必要,新廟建成之後,無論「擺暝」、祭祀,甚至福州來的戲班酬神演出,空間就感到優游寬裕了。

 

國軍進駐之前,馬祖是「以力服人」的地方,「擺暝」、建廟是凝聚宗親力量的方式之一。台灣也一樣,每到選舉時,動員宗族網絡的力量,常令其他小眾「靠邊站」。有關公益分派出資,常以該年的漁獲多寡而定。大家對「大眾事」、「神明事」都是踴躍捐輸的。此廟頗具規模,因為除了有主體建築之外,另有兩側廂房。可惜的是因民眾不慎引發火災,結果付之一炬化為灰燼。大陸淪陷之後,或因本地匠師無法承擔重建之任,使籌建之事只好擱置。廣義老師家的後方,仍然能見到廢棄的牆基,附近有一口水井,居民稱之為「馬王下水井」,這是「白馬尊王廟下方的水井」的簡稱。這些瑣碎小事,將來可能都是歷史考證的重要素材。

 

因為無法重建,後來原址改建成馬蹄型的校舍,這就是「介壽國校」的初型(圖3.4.)。兩側教室外牆,分別寫著「禮義」與「廉恥」,馬祖初中第一屆學長的教室,就在「廉恥」這一側。牛角(復興村)的中心國校原本要設在介壽,不知何故後來改設復興。 所以,有一些設備必須搬到牛角。當時學校中有許多超齡的「學童」,他們被指派協助搬教學器具及一般雜物,我們也跟著前往鬼混。眼見大哥哥們把「種在」地上的木質溜滑梯,像拔蘿蔔一樣連根拔起時,大家報以熱烈的歡呼。無所事事的我們就在單調的校園內閒逛,因秩序不佳,難免引起教室內的老師不悅。過程中曾看到有一班正在上音樂課,老師用風琴教唱,這是我從沒見過的場景。好奇,大家都很好奇!我愛唱歌,故風琴的樂音讓我著迷。帶隊老師說要把其中一台風琴搬走時,我們自動請纓去抬。大家小心翼翼的抬著,抬著。到了平地,稍事休息,大夥急著掀開琴蓋,伸出細嫩的手指頭,爭先恐後的一陣猛按亂壓,但就是沒有聲音。「土包子」們不知道要先踩踏板才能發聲,卻誤以為是搬動過程造成故障。當下面面相覷,誰都不敢當「華盛頓」,大家二話不說的將它擱在路旁。最後,一哄而散的下坡到對面逛大街。

介壽國校遠景。翻拍自《典藏馬祖》
介壽國校遠景。翻拍自《典藏馬祖》

 

介壽國校師生合影。請仔細瞧,能認出幾位?後排中間男生為老友陳寶興先生。王榕樂先生提供。
介壽國校師生合影。請仔細瞧,能認出幾位?後排中間男生為老友陳寶興先生。王榕樂先生提供。

 

逛完大街沿著馬路回牛角村。出了街坊,很快的看到一排鋁皮屋,老鄉親稱之為「三軍福利社」(今天坊廂玉餐廳附近),這裡有附設「澡堂」等。唸初中時代,曾多次由老師帶隊,全校男生來此洗澡,人人手持一個臉盆,隊伍走在路上極為壯觀,也引人側目。它的左後方有養雞場,附近有山洞,據說可穿過南竿機場下方直通海邊,和黃官嶼遙遙相對。可惜洞口已經坍塌,再加上荒煙蔓草遮堵,今天縱然有桃花源漁夫也難以「問津」。王爺講古:從前有牧羊人或採貝、拾海螺的村民來到海邊洞口,發現洞內有類似石桌、石凳的擺設。某鄉親往深處前進,或許因光線折射關係,感覺有巨大手掌迎面揮來,嚇得他拔腿就跑。從此村民稱此地為「大巴掌」(ㄉㄛㄩˇㄅㄚˋㄩㄥ+,toyˇpaˋyong+)。

舊養雞場。賀廣義老師提供
舊養雞場。賀廣義老師提供

 

從縣政府往北,一直到中隴新街下方,從前都是水田。因為靠近我外婆家,所以小時候常在這裡抓青蛙、撈蝌蚪。舊電信局對面的中隴新街,原先是中興酒廠栽種高粱的旱地。下方一路到縣黨部附近,老牛角人慣稱「山隴 兀ㄩㄥˋ(ngyongˋ)」,但在地人士則稱「牛角墿(ㄉㄨㄛ^)」(圖6.7.),意思是通往牛角的道路。「山隴 兀ㄩㄥˋ」的漢字到底是「洋」還是「陽」?這個問題曾經困擾過我。在閩東方言中,凡是稱「洋」的陸上地點,多是廣大平坦之處。若是如此,為何在地人不用此稱?馬祖是小地方,在南竿地區它相對是較大的區塊,據說民國四0年代,軍方有意在此規劃做偵察機的停機坪,後來改做軍需補給的空投地點,只是飛機上的工作人員稍不留神,就投到「芭蕉巃」附近。但隔村的牛角老人都稱斜坡以下為「山隴 兀ㄩㄥˋ」,這是很怪異的事!這可能與傳統習慣有關,因為古人習慣稱山之南、水之北為「陽」,此地正是在牛角嶺的南邊,所以稱「山隴陽」是名符其實的。對山隴鄉親來說,這裡的方位是北邊,所以稱「山隴陽」反而與事實不符。(此話題暫時打住,將來還有論述。)

牛角墿。賀廣義老師提供。
牛角墿。賀廣義老師提供。
牛角墿遠景舊照片。王榕樂先生提供,新舊路況可做對照。
牛角墿遠景舊照片。王榕樂先生提供,新舊路況可做對照。

繼續往北走,左手邊山坳有一聚落,官方稱「中隴」。這裡冬暖夏涼,地靈人傑。出了博士、將軍和現任縣長。「中隴」之名,一定是國軍進駐後,根據原名之發音而改稱的。「中隴」、「山隴」讀音聲調相同,換句話說,兩者之間的音變條件也是一樣的。但是用馬祖話念「中隴」,絕對念不出ㄉㄡ ㄌㄛㄩㄣˋ(tou loyngˋ)的音來。所以,此聚落之名應該是「兜巃」。從前我曾經寫做「兜壟」,但後來放棄了。因為「壟」字後來發展出「冢墓」意思,而且「隴」、「壟」同音,都是「上聲」調的字,這個聲調的調值和調形是「33,+」。若以馬祖方言唸起來類似國語第4聲的字,那一定是陽平字(中古入聲字變來的不算),所以,必須到國語第2聲的字群中尋找。兜的字義為「鄰近」、「靠近」。「兜巃」之名是以牛角村為本位的稱法。意思是:靠近(牛角的)山坳聚落。當初畫分各村莊行政界線時,中隴本來要歸併到牛角的,理由是:牛角的晨雞報曉中隴聽得見,而山隴則否。後來公路開通、拓寬後,自然的村界出現了,變成山隴一份子,那是理所當然的。

 

有關中隴掌故,知道的人可能不多,這是聽父叔輩閒聊時說的。復興村陳氏家族的長輩,當年多半是社會意見領袖之一,有些甚至參與民教政策的擬訂,故他們之言可謂實錄。如今,父叔輩皆已魂歸道山,晚輩如我,在此述說陳年往事,一者分享、補史,同時也表示紀念之意。

 

 (開版照片為王榕樂先生提供,先生且熱心接受徵詢,特此敬謝。)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