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女」字有關的文字何其多,本文僅就閩東語中較為特殊的相關字做介紹。因為數量不少,礙於篇幅,今天只選擇數例為大家做說明,請大家參考之。(本文未做音檔)。
說「女」、「母」、「毋」
人類之中,男、女人數各佔一半。「男」用力、田會意造字,「女」則用柔順之義構思。兩字出現時代是否和社會制度有關,這是另一個專業課題,我不敢置喙。今天只討論字形結構,用以解決方言書寫的問題。
「女」的古文字形體如上圖。此字看似簡單,但是歷來學者卻有歧義。《說文解字.女部》:「女,婦人也。『象形』。王育說。」許慎寫《說文》時,會引用當時學者的意見,這些學者許慎稱之為「通人」,王育是當時的通人之一,《說文》書中曾多次引述他的意見。但是根據學人研究,《說文》書中凡是引通人之說的幾乎都是有問題的見解。因為某些文字的演變、結構,許慎自己也不甚理解,所以「姑且」引用以待來者。李孝定先生審視各家見解之後總結說:「夫男女之異,於字形上殊難區別,故製字惟就男女工作之不同,以為示意;古文人體象形字,凡兩手相交者均是有所操作,其下从*,相跽坐之形,女紅之事,多在室內,男者从力田會意也。」(見《讀說文記》p.270。引文中的 * 號,原本是古文字人的下肢承彎曲形狀,因為無法打字,故以 * 號標示,讀者朋友可參考圖1.即知。)
在古文獻上,「女」、「汝」、「你」、「爾」等字都曾經做第二人稱使用。寫文言文時必須用「女」、「汝」、「爾」,但是寫白話文時只能用「你」。其實它們之間音義本來就有淵源。如,「爾」的俗體字做「尒」,馬祖鄉親都是寫成「尔」。「你」字出現當在六朝以後,它可以寫成「伱」,也可以寫成「你」,今天卻以後者通行。起初我寫方言文章、文句時,第二人稱都是用「你」,因為是貪一時之便,又因為它通俗。現在為了和閩方言統一,我改用「汝」,何況馬祖母語課本《福州語》本來就是用「汝」。因此毫不懸念的改用它了。
「女」和「母」性別相同,故早期文字形體有時混用。其後為了區隔字義,「母」字加繪「乳房」兩點,以突顯她哺乳育兒的特徵(見圖1.)。否定詞是抽象的概念,造字時無法以具體、實像的形體來描繪,所以,毋忘在莒的「毋」只好靠同音假借來解決書寫的問題。起初是借用「母」當否定詞「ㄨˊ」使用,其後就在「女」字中間強加一條線而成專用字(見圖1.)。《說文解字》說:「毋,止之詞也,从女,有奸之者。…」這個說法很令人費解,若將它翻成白話文,其語意當是:「毋,表示停止的意思。文字結構和女有關。『一』表示有人奸淫,…。」讀此文獻需要有高度的聯想力。其實文字多出的一條線,只是做區隔的符號而已。故李孝定先生說:「…使不與母字相混,許君望文生訓,不免支離耳。甲骨金文均以『母』為『毋』。」(見《讀說文記》p.278。)
說「毓(育)」
母親分娩、育兒是偉大的天職,「毓」字結構即象女性生產之形,「育」是它的簡化形體 (見圖2.)。「毓」的甲骨文寫法頗多,主要的形體結構是象「嬰兒逐漸的從母體脫離而出」。而且嬰兒的頭部先出來,誕生者的頭上有多寡不定的點畫,有人說是頭髮,也有人說是羊水,兩說雖異但不影響對此字的認知。值得注意的是甲骨文最後一個形體的寫法,嬰兒和母體分開之後,母體的「產道」變成「肉」部,此即後來「育」字的來源。
生兒育女即「繁殖」之事,「繁」有「多而富」之意涵,閩東語「繁」、「煩」也是同音。去年開始,參加《閩東語課綱》研修團隊,常有審查委員提問有關「閩東語音變」的規律,每當須要書面回應時,基於珍愛自己的母語,我都是用「繁『富』」而不用「煩雜」。今天趁此機會,載此瑣事以和鄉親朋友共勉。
說「孔」、「乳」
《說文解字.乙部》:「孔,通也。从乙(ㄧㄚˋ),从子。乙(ㄧㄚˋ),請子之候鳥也,乙(ㄧㄚˋ) 至而得子,嘉美之也……。」這又是許慎望文生義的例子。因為許慎時代,甲骨文尚未出土,金文只是偶而出現而已,五經無雙的他,只好用經書義理來解釋了。乙(ㄧㄚˋ)是燕子的象形,是天神賜子的吉祥鳥,它和甲乙丙丁的「乙」不同。《說文》整句話的翻譯是:「孔,通達的意思。文字結構是由乙和子結合會意。乙,求子的候鳥,它的來到,就會得到子息,使人們獲得吉祥。」這些話已經進入哲學層面,古人造字時代沒有如此「抽象」的觀念。創造文字者,以嬰兒吸食奶水,體會到母親乳房有「孔洞」能分泌乳汁,就創造「孔」字運用,此字右邊的「ㄑ」,就是女性乳房的象形,整個字形就是畫嬰兒吸奶的樣子。「乳」是畫媽媽環抱幼兒餵奶狀,手之形狀簡化成「爪」(圖3.)
「孔洞」馬祖話有許多種說法。1.若說ㄘㄨㄛㄥ ㄘㄨㄛㄥ(tsuong tsuong),漢字書寫可用「穿穿」或「川 川」;2.若說ㄎ廿ㄩ兀 ㄎ廿ㄩ兀(khoeng khoeng ),漢字書寫可用「空空」,所以鼻孔說寫成「鼻空」;3.若說ㄎㄛㄩ兀ˇ ㄎㄛㄩ兀ˇ(khongˇ khongˇ ),漢字書寫則用「爿空 爿空」或「片空 片空」。
說「媽」
「媽」國語讀第一聲,這是極簡單的字。可是若探究下去,其中卻有極深澳的學理。《廣韻.姥韻》:「媽,母也。莫補切。」這個古反切今天國語卻讀ㄇㄨˇ。「馬」是莫下切,國語讀ㄇㄚˇ。中古時代「媽」和「馬」並不同音,《廣韻》把兩者放在不同韻類,他們只是同聲、同調的關係。因為不同韻母,所以讀音並不相近。社會習俗將「媽」讀成「馬」的平聲,這個音讀何時出現,目前無法說得準。今天用閩東語念「媽祖娘娘」和唸「馬祖娘娘」是同音的。閩南語稱祖母為ㄚ ㄇㄚˋ,寫成「阿媽」這是合理的。因為閩南語地區稱呼母親為「阿母」,所以不必擔心稱謂混淆的問題。馬祖母語課本《福州語》也是用「媽」稱祖母,這是要仔細商榷了。因為50歲以下的馬祖人稱母親幾乎都是說ㄧ ㄇㄚ(依媽),60歲以上的鄉親,絕大多數是稱ㄧˋㄋㄝ+(依嬭)。若奶奶和母親都是用「媽」來表示,勢必會出現語意混淆。故縣編版的教材一律用「依嬤」稱祖母,這雖然不是頂好,但至少是經過深切思考的結果。參考詞例如下:
公婆嬤:ㄍㄨㄥˋㄇㄛ+ ㄇㄚ+,kungˋ mo+ ma+
泛稱列祖列宗。
說「嬰」
馬祖話說「擺放」、「放置」為ㄟㄥ(eing),讀音為陰平調。許多人會用漢字「廮」來書寫,這也是值得商榷的。《說文解字.广部》說:「廮,安止也。」《廣韻》說它的讀音為「於郢切」,此是上聲調,其讀音完全不符。因此個人認為此音此義用「嬰」即可充分表達。因為「嬰」的古文字「象人以貝殼懸掛頸部」(見圖4),「貝」是貨幣象徵,選掛頸部表示他「擁有」、「具有」、「保有」之意。所以,此字後來引申為「纏繞」、「罹患」的意思。參考詞例如下:
錢嬰好呵:ㄐㄧㄝㄥˋㄟㄥ ㄏㄛ+ ㄛ,tsiengˋeing ho+ o
把錢放好。
和「女」有關的字就說到此,下次再找機會向大家介紹其它的字群。
(本文開版照片翻拍自王弘力:《古代風俗百圖》p.14,遼寧美術出版社,2006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