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東地區風燈的功能是多元的,它除了供擋風照明以外,更多的場合是用在祈福,或討喜時。任何行動一旦提升到儀式層次,就會延伸出禁忌或新的詮釋。因為風燈用在吉慶時,人們絕不會讓「祈求」的工具出現忌諱以觸犯霉頭。所以,請神巡遊時,若不慎發生失火燃燒時,老一輩鄉親會說「開店門」……
本則俗諺語極具智慧,但是,不能單從字面上去理解它,應從更深一層的處世態度去探討。在現實社會中,許多有成就的人,都知道借力使力、因勢而起的重要與策略,所以,他的成功就不會令人感到意外了。本則諺語涉及「音理」討論,請大家參考。
本文主要在分析「匝」字來歷。它的音義在日常生活中不算陌生,但它的字形結構及來歷,頗見曲折。方言書寫是一門難度很高的學問,本文試著為大家作解釋,希望能提供可用的本字,使鄉親在書寫方言時能更順暢、更便利。
近幾年,馬祖「藍眼淚」曾為當地觀光事業掀起熱潮。許多人慕名而來,甚至夢幻景觀照片也登上國際媒體。相關知識報導已多,今天我利用此機會說一些少為人知的小故事,並介紹這首詞曲創作的原由。(本文未做音檔。)
謝人優老師為2019年福州春晚寫頌詞,鐵畫銀鉤的書法令人讚嘆。馬祖風情的內容,也在鄉親之間引起熱烈迴響。本文續貂,除了以馬祖話朗誦之外,並附以馬祖傳統之唱腔唱出它的旋律。這是我的嘗試,獻醜請大家聽聽看。
各地方都有足以勵志,及教導後人生活智慧的諺語。它們都是族群長時間共同奮鬥的經驗結晶。所以,有必要加以整理闡述,好讓民族文化瑰寶能永久的流傳下去。
「難字」的定義很難下,它未必是複雜難寫的字形,所以,其難易程度是因人而異的。今天就介紹「晉」字流變,將個人小小心得和大家分享。
「難字」的定義很難下,它未必是複雜難寫的字形,所以,其難易程度是因人而異的。本單元以ㄧ般人較不易理解的單字為對象,為大家做簡單的分析,希望鄉親能瞭解自己的母語傳承,也是源遠流長的。
俗諺語是族群的生活經驗與智慧的結晶,前人為了將此經驗傳後,特別用韻語來呈現。押韻的文字不僅方便傳誦與記憶,而且也是趣味所在。所以,在人際溝通時,若適時適地的「出口成章」,一定能令在場的聽眾報以會心一笑。
地名考證有它的難度存在,稍不注意可能就張冠李戴。除了當地耆老的意見要重視以外,語音的分析也非常重要。馬祖的發展歷史很特殊,有很多事情和軍管有關,地方的命名就是其中之一。「津沙」和「討沰」,這兩個詞彙看起來沒啥關係,而今天會在此相提並論,那就請大家聽我說吧。
連續兩次為經典顧問公司作菜市場導覽,第一次是在臨時攤販集中地,第二次在新修後的獅子市場。攤商陳列雖各不相同,但人潮肩摩不再,卻是共同情景。導覽過程免不了介紹陳年往事,大家對從前的漁業榮景感到驚訝,對軍管時期的漁農掌故也聽得津津有味的。
兒童唸謠有詩的形式,但沒有如詩ㄧ般的嚴格格律。全文的句式能整齊、能一韻到底固然是好,若是語句參差、中途變換了韻腳,閱聽者也不會太有異議。只要針對不同的年齡層,把握住趣味性,能將道理講清楚即可。本文特舉兩首不同風格的文詞為例,請大家參考。
《閩都別記》是福建文學史上的一本奇書,因內容所及多為閩東、閩北軼聞奇事,敘事情節頗為傳奇,故深受大眾喜愛。因述說當地事,為求傳神、存真,作者慣用許多閩東方言(福州話)語彙及俗諺語,故後人視之為閩東文化資庫。然而,事情是相對的,過多的方言敘述和方言語料,致使本書的普及率降低也是必然的結果。
「掆(扛)齋」並非馬祖獨有,它是閩東一帶的敬師禮儀。簡單的說,這禮儀有一點像今天的「謝師宴」。頗具人情味的地方習俗,卻隨著時代演進而式微,今天以本文向鄉親介紹此善良習俗,就當作是教師節前夕的應景文章吧。因為對「扛」字的說解,附帶解釋閩東方言中「文白異讀」的現象給大家做參考。
這是人性,但是也有例外【俗諺 外。自古以來,我國社會中的後母、晚娘角色多半是負面的。本俗諺語並無針對性,但就大體而言,後母不善待前妻兒女的場景,大家應該不會陌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