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墓」是國語詞彙,馬祖人的口語無此語彙,老一輩的鄉親都是說「硩紙」(ㄉㄚˋㄗㄟ+)。表面上看來,它只是單純的把紙錢用小石塊壓在墳頭,但經過歷史淬鍊後的簡化儀式,依然能呈現慎終追遠的意涵。
簡單的說,「躃火儽」就是「孩囝」賽跑,這是西莒特有的年節民俗活動。它選在元宵期間舉行,除了有祛災祈福之意義以外,又可達到競技聯誼、運動強身的效果。若能推廣,不僅讓馬祖「擺暝」文化更加多元,且對行銷西莒觀光當有正面意義。(文章中的字詞標音,請以羅馬字音標符號為準。)
鄉野奇談之所以迷人,在於它的故事情節曲折。當事人若有繪聲繪影的本領,那迷人的故事將會流傳於同儕之間。本文所說的幾則小故事,雖然都是我的經驗,但類似的情節相信各村都有,大家看了之後不妨去類比,或許會牽引出更多的事情來。
細珠和她的親戚都是中國境內少數民族「畲族人」,她們的母語是畲語,普通話(國語)是通用語。一踏進阿姨家,乍一看和一般漢族人的房舍格局差異不大,然而細看時,畲族特色一一呈現,首先是阿姨家準備的一桌子的畲族食物,有烏米飯、糍、月桃粽子、桂圓、糖果、蘋果、橘子等等,還有二三十杯加了少許白糖的熱開水,每一杯裡浮著二枚紅棗、擱著一隻匙子(喝完甜茶方便取食紅棗)。這完全是最高規格的接待,令人感動。阿姨說烏飯是每年農曆三月三日、月桃粽是端午節、糍是過年時必吃的節令食物。
閩東、閩南的禮俗互有異同,馬祖人酬謝天地神明時所用的「刀鹽」,這是台灣禮俗所無。旅居台灣的鄉親,每次拜神時供桌上擺著「刀鹽」,總是令台籍鄰居感到好奇。
今年文化處開民俗直播「馬祖攀講」節目,這是全新的嘗試。從「街談巷議」的情況來看,推想看的人還不少。由此可見,工具的使用,對重要議題的討論和推廣,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是當天話題的補充,敬請大家參考。
劉金依姆樂觀、爽朗,八十多歲了,笑起來「呵呵~呵呵~」的,像個純真的少女。大概因為這樣,她的兩位男女外孫稱外婆為「劉金姊姊」,還幫她開了一頁臉書「FB:劉金姊姊的馬祖話教室」,非常活潑,非常逗趣。
「義親」與「認親」是社會網絡運作的方式之一。在古今的華人社會是備受重視的。以「義親」為例,吾鄉馬祖結義的對象有「對神」、「對人」兩種,今天就請大家聽我說分明。
「補庫」是馬祖重要且特殊的祭儀,老一輩「嫩貳」鄉親又稱它為「添庫」。它的意思是:充實神明財庫,以免神明經濟窘迫。多年前我曾在《馬祖日報》及《馬資網》刊登過相關的論述,但隨著歲月過往,如今又有新的體會及新的發現,所以重新整理和增刪,且附上照片供大家做參考。
馬祖人以方言說薺菜時,口中是發ㄐㄧˇ ㄧˋ ㄗㄞˇ,(這只是近似音而已,尤其是「菜」的注音,聲母不能用ㄘ,因為它在此已經產生音變了。要想注出標準的音必須借助國際音標,所以,鄉親說的語詞,它的拼音應該是ʨiˇ iˋ ʒaiˇ。)大陸出的《福州方言字典》將漢字寫成「懿旨菜」,實在無法讀出我們熟知的語音來。
馬祖列島位於閩東海上,原屬漁民短暫棲息之所,但是,因為地緣關係,民情風俗等,均在福州文化廣衍漸潤的範圍內。故部分習俗與與古籍所載多所雷同。以馬祖傳統婚禮喜宴來說,烹調方式雖簡單,但餐宴形式卻很複雜。傳統的馬祖喜宴分三天進行,總共三大宴八小餐。以下就聽我來解釋吧。
農曆正月廿九日是馬祖人過「拗九」的日子,但是福州地區也有人做「送窮九」的儀式。「拗九」是閩東地區非常特殊的節日,而「送窮九」的儀式在馬祖從未出現過。所以,此事的由來有必要在此做一些說明。    
冬天的馬祖,在寒流來襲,大家都在顫抖說著好冷~~時候,馬祖很多村莊家戶高興地動起身,泡米、泡紅麴、炊米、涼米、混和攪拌、約一個禮拜再翻攪,經過的人不時聞到糯米炊煮香味,涼米時順手抓了小團飯,不搭配任何酌料的炊米吃進嘴裡,寒冷的天氣甜在心頭,再聽著老師傅說著製酒經驗,世世代代的傳承至今,吃出的不只是好味道,更有古香的畫面在腦海圍繞。
牛角社區「送喜喝采」是「做出幼」的節目之一,整個過程已於日前風光落幕。從去年開始,我就擔任「喝采」課的講師,過程中看了大陸來的喜娘、道士的施作內容,感覺上距離有一點遠又不太遠,也許這是兩岸分隔數十年之後,所產生的必然隔閡。現在我以懷舊的心情,將內心的感觸和所知道的事寫出來,和大家分享之。
「上巳」日對馬祖人來說,雖不是重要的節日,但是有「搭門青」、「掛門青」的習俗,讓人覺得它也有一些不平凡。它的意義在趨吉避凶,單單這個舉動,就能和福州以及古老的社會產生連結…。此時也是野葱採收之時,鄉親雖不做古人「踏青」、「袚禊」之事,但是,到郊外採擷野味時蔬,實際上已有「春季郊遊」的事實了。因此整個過程也是令人感到快樂的。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