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馬祖鄉親稱之為「冬節」。從前的馬祖,生活條件非常差,人們(尤其是兒童)對年節有高度的期盼。習慣上冬節一到,社會上就已經聞到過年的氣味了。冬至的前一晚,吃過晚餐之後,家家戶戶要準備進行「搓丸」儀式(見上圖。陳貴忠議員拍攝)。這是歡樂時刻,在沒電的年代,平常這個時候是要上床「煨舖」(ㄨㄧ ㄆㄛ, ui phuo)的,可這天晚上完全不一樣了。
傳統的馬祖社會,拜神祭祖多半是女人家的事,只有擺暝「做頭」(ㄗㄛ ㄊㄠˋ)或年初一入廟禮敬神明時,才會看到男人持香膜拜。搓丸之夜也不例外,整個過程都是由家中女性成員擔綱。邊搓邊唱應景的〈搓丸歌〉,那種和樂融融的氣氛,令人難以忘懷。
〈搓丸歌〉是馬祖人耳熟能詳的童謠,它的版本有很多。有的文詞以戲謔為主,有的是以祈福為意涵。內容雖然大同小異,但表達方式也算多元。茲將收錄所得提供給大家做參考。
- 搓丸自搓搓,依嬭疼依哥,依哥有老嬤,依弟單身哥。
搓丸自搓搓,年年節節高,大儂添福壽,倪囝歲數多。
這首歌謠的內容流行最久、最廣,馬祖母語教材有收錄。「節節高」的意思是不斷的長高、不斷的成長。慶祝建國百年活動,馬祖舉行藍海的故鄉音樂會,馬祖兒童合唱團曾在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唱它,頗受好評。
- 搓丸七搓搓,依嬭疼依哥,今年暝討兄嫂,明年暝抱細哥。
詞文並不難解。只是末句需要說明。「抱細哥」是指哥哥結婚以後,次年嫂嫂所生的小壯丁。
- 搓丸之搓搓,依嬭疼依哥,紅紅水中菊,排排兄弟哥。
這首歌謠和第一首相比,是比較有人情味的,不像第一首媽媽對兄弟倆有差別待遇。「水中菊」不知何意,須待高人解惑。它有不同的版本,如,「水漲菊」、「水黨菊」等。馬祖的秋冬之際,滿山遍野都綻放著金黃色的野菊花。本歌謠用紅顏色描述菊花,到底是出於口述的任意性,還是此物另有所指,我不敢妄下結論。
- 搓丸、搓丸,有食有長,大粒拜大王,嫩粒貼敆牆。
「有食有長」意指生活上不僅衣食無缺,而且有剩餘。「長」是長短的長,要唸成ㄉㄡㄥˋ(toungˋ)。老鄉親在冬至的次日早晨,把煮熟的湯圓黏在門柱上,任其風乾後剝下烤食。(下圖民俗場景是曹祥官課長拍攝的,貼湯圓者是其夫人池瑞萍女士。)詩文中的「大粒拜大王,嫩粒貼敆牆」,語意是:大顆的用來敬神明,小粒的將它黏貼在牆上,等過幾天風乾後剝下烤食。這首歌謠內容與實際情形不符, (門邊的柱子馬祖話是說ㄇㄨㄛㄥˇㄑㄧㄝˇ,muongˇtshieˇ。漢字寫成「門栨」。) 說「貼敆牆」只是方便押韻而已。特別說明,「敆」字在馬祖方言中出現頻率很高,它是黏貼、黏在、存在…的意思,本來讀音為ㄍㄚㄎ(kak),但音變之後只讀「ㄚ」,由動詞變成虛字語氣詞了。
- 搓丸、搓丸,囝孫傳傳,依哥進士,依弟狀元。
這一首童謠是我大姊提供的,它關係到搓丸儀式的完整與否,是早年聽她婆婆唱誦的。「傳傳」音義為ㄉㄨㄛㄥˇㄉㄨㄛㄥˋ(tuongˇtuongˋ)世代流傳也。搓丸的過程大家都不陌生,但最後一個動作很多家庭遺漏了。搓丸時,必須先將榨乾水分的糯米食材放在陶缽、木盆等圓形器皿中搓揉,(依傳統習俗,用來搓揉的器皿一定是圓形的,搓好的湯圓才可以擺放在方形的托盤中,包含接下來的祭祖儀式)。儀式用的供品,如,各種造型的湯圓、紅燭、紅筷子、甜食、插了黃菊花的橘子等擺放在托盤中。(見下圖,李振元拍攝。)圖片中有一把青蔥,可見台灣、馬祖文化交融的現象。搓丸接近尾聲,主其事的人(媽媽、阿嬤、長嫂或大姊等),會左手扶著圓形器皿,右手沿著器皿口緣,以順時針的方向繞一兩圈,口中唱著最後這一首唸謠,並且雙手在器皿的上方拍一拍,把手中乾的、濕的粉狀食材盡量的保留在器皿中,這個動作就好比大年初一,不向外潑水、灑水、掃地的概念一樣。儀式結束,孩子們盯著供桌上的甜食,並期待次日清晨的水煮湯圓。
童謠和俗諺語一樣,它的來源途徑不一,所以,無所謂對錯問題,只要聽到了就應該加以記錄,為後人盡量保留一些史料。隨著時代演進,許多好的民俗也逐漸在消失之中,若今天不收集整理,花果飄零的結果,終將是馬祖歷史文化的憾事之一。
(感謝陳貴忠議員、李振元先生、曹祥官課長提供本文珍貴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