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貧窮的年代,「分救濟」(ㄅㄛㄥˇㄍㄧㄨˋㄧㄚˇ,puongˇkiuˋʒiaˇ)和「食救濟」(ㄒㄧㄝㄎˇㄍㄧㄨˋㄧㄚˇ,siekˇkiuˋʒiaˇ)是生活大事之一。復興村在中心國校成立之前,村莊中最大的廣場,非六間排常璧學弟門前的空地莫屬了。這雖然是一塊小小空地,但也五臟俱全。村莊中許多大型活動都在此進行,所以,分救濟品也不例外。「救濟」本是動詞,後來卻轉品為名詞。這是賑災概念的延伸,它的宗旨應該是救急而不是救窮。本文內容除了敘述「食救濟」的往事以外,也順便介紹幾個接近失傳的古老生活用語。
馬祖海域自古以來就是優良漁場之一,此地是進出福州、馬尾的門戶,又具南北交通樞紐地位。因此,不僅英、法、日等列強覬覦,許多梟雄也勇於在此冒險及尋找機會。然而,地理環境雖佳,其利益卻無法霑及平民。不諱言的說,馬祖能走上中國近代史的舞台,完全是因國共內戰的結果。大陸淪陷時,番號74軍的國軍轉進來此,也許他們只是短暫的停留,但所代表的意義非比尋常。老鄉親以「74軍來」(ㄑㄧˇㄌㄟˇㄒㄧ ㄨㄥ ㄌㄧˋ,tshiˇleiˇsi ung liˋ) 代稱民國38(1949)年,這是我國「大事紀年」的傳統習慣。
聽長輩說,1949年之前的馬祖,根本就是弱肉強食的化外「叢林」。彼時國軍來此,維持了秩序,振興經濟,提倡教育等,各項措施雖是因陋就簡,但也都是公認的德政啊!當然,政策的推動,會造成民怨也是事實。有些盪漾餘波至今猶存。站在「受害者」的角度來看,這是可以理解的。前年我在北竿當任「人文講座」的主講人,現場有一位阿嬤說:「若非國軍來此,馬祖人會餓死一堆。」這是事實。「管教養衛」雖是稍晚的政治口號,但政府初來時的作為,也符合此軍政治理的四大方針。
「余生也晚」,零碎的童年記憶,必然是民國45年以後的事。軍管初始及「以力服人」的年代之實情,都是聽長輩轉述。彼時民生之「慘況」是今人難以想像的。茲舉一例說明,其他事就可想而知了。一般人半年吃不到幾兩油,「擺暝」次日分豬肉時,肥肉反而受人青睞。家庭主婦炒青菜時,會以地瓜片沾油在熱鍋上摩擦一週,隨即倒菜入鍋快速翻炒,故炒出的青菜常見黑色「焦點」。
50年代,美國以地大物博、世界獨強的姿態傲視全球,來自美國社會的各種救濟物資,透過各種管道(包含教會)來到台灣(圖3.),位處前線、貧窮的馬祖也分得一杯羹。但是大量的救濟品來到,是在四十幾年某村落街上發生火災時。街道全長約三十公尺,台灣媒體就事實報導說,本次火災波及到了整條街。「整條街」!這在台灣同胞的概念裡是非同小可的,因此,被激發的同胞愛轉為實際行動,各種物資就源源運到。
再多的救濟品都是僧多粥少的,受贈戶必須先作篩選。「赤貧戶」與「小康之家」很容易區別,但「有點黏又不太黏」的「臨界點」家戶,能否享「食救濟」的權利,得靠村長、鄉紳等人的評定。因利益有衝突,故村莊中蜚短流長的閒言閒語,往往到處流竄。外援的物資令鄉親最有感的是食物和衣物,其中以食物最被期待,因為食物「療飢」能解決燃眉之急。當時曾見同學在現場撿拾撒落的黃豆或大紅豆,由於社會普遍貧窮,當下也就見怪不怪了。
我最喜歡牛油煎包穀粉餅(玉米粉。ㄅㄡˇㄍㄨˊㄏㄨㄥ+,pouˇkuˊhung+)。一家煎餅萬家香,那種氣味真是撩人哪。每次聞到香味,我會回家偷抓糖果和他們交換。大人對牛油多半敬謝不敏,因為嫌其「羶」(ㄒㄧㄢ,sieng),故有人用它來點燈,結果反而將屋內「炥」(薰。ㄅㄨㄎ,puk)得滿室腥臊。在我中年級時,每天上午第二節課下課有供應牛奶(圖4.5.),結塊的奶粉也是來自美援。那時代的奶粉是奢侈品,喝牛奶的場景只有在電影裡才看得到。飲食習慣的關係,故有同學喝了因此而感到膛酸」(胃酸過多。ㄊㄤ ㄋㄛㄥ,thang nong)。美援終止後,這時段只好改成韻律活動──跳土風舞,跳舞就必須牽女生的手,大家哀鴻遍野,「叫苦連天」。
現年60歲以上的鄉親朋友,應該都經歷過「有制服而無便服」的日子。民國50(?)年,我是中心國小樂隊,某日著裝到馬港迎接來自台灣教會的外賓,主客大名已忘,只記得當中有一「葛」字。他帶來許多舊衣服,我們樂隊小蘿蔔頭也見者有份。我分到的是一件淡黃色的小襯衫,真是如獲至寶。當時的人,習慣把好衣服「囥咧(留著。ㄎㄛㄥˇㄌㄝ+)集合頌(穿)」、「囥咧食酒(喝喜酒)頌」、「囥咧做歲(過年)頌」。這一件小襯衫陪我度過一個愉快的暑假。
分發衣物是靠抽籤決定,主事者事先在公正人士的監督之下,將衣物等級評定妥當,再把衣、褲、鞋、帽做合理的搭配。優劣等級混搭的動作,馬祖話說「篋」(ㄎㄧㄚㄎ,khiak。替用字。)。最受鄉親喜愛的是大衣、夾克、毛衣以及方言說「工褲」的牛仔褲,西裝勉強能接受,所以,早年常見到穿西裝鋤菜園的情景。馬祖有一句俗諺語說:「頌(穿)西裝擔糞(水肥)」,並非無稽之說。有時摸摸夾克口袋居然發現美元銅板。最糟糕的是抽到雞肋的高跟鞋。本村有一民婦,手氣衰到爆,「莫非定律」在她身上顯靈。她提著「戰利品」坐在我家門前的台階上,自我解嘲說:「復(ㄅㄨˇ)伓是(ㄧㄥˋㄋㄟ^)做白面哥…。」這句話有一點粗俗,若翻譯成國語就是:「又不是當八三么…。」此時「軍中樂園」還在牛角村營業,因此她有此聯想。最後由她先生代勞,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鋸斷鞋跟。結果,這雙斷了根的「美國鞋」,連拖鞋都「當」不成了。
當時的情形是,拿到手的衣物,先不管它是否合身,就先留著。「進可攻,退可守」,既可以和別人交換,也可以請人修改後自用。過年時,翻箱倒櫃的找出收藏品,不管顏色或款式搭不搭,只要平時沒穿過的就算是時尚。修改衣服的典雅說法是「軌」(ㄍㄨㄧ+,kui+)。太長的褲腳將它截斷要說「敲」(ㄎㄚˇ,khaˇ),這兩個語彙今天已經很少聽聞了。若褲腳或袖口太短,必須把原來的縫邊拆開、燙平,補上一小布條,然後再縫回去,這一小布條就叫做「袼」(ㄍㄛˊ,k ɔˊ)。如果要補上一大片的布,這動作叫做「紲」(ㄒㄧㄝˇ,sieˇ)。把不耐髒的素色衣服染成深色的動作叫做「染」(ㄋㄧㄢ+,nieng+)。接下來我利用上述幾個詞語,設計一個場景,用馬祖方言說出,就當做本文的尾聲,請大家參考之。( )內的紅字是國語翻譯。
今年暝字運野好,分救濟會捭著工褲蜀條,汗衫蜀件。工褲洽大仂繭,吶使掏衣
(今年運氣很好,發救濟品時抽到牛仔褲一條,襯衫一件。牛仔褲大了點,只要拿到)
裳店軌蜀軌。褲骹先敲蜀寸去,再別蜀條袼上去。汗衫衣裳 [衣奚] 紲蜀塊布上
(服裝店改一改。褲腳先裁去一寸,再縫上一條小布條。襯衫的下襬接上一塊布。)
去。總款頌身咧就平搭去了。
(這樣穿起來就很合身了)
開版的空投救濟品照片下載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