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漁事名詞本字考述(一)

0

馬祖列島周邊,自古以來就是優良的漁場之一。民國38年之前,閩東沿海一帶的鄉親,隨著漁汛世世代代在此討生活,因此,發展出與台灣完全不同的海洋文化。早期的漁人,在此只是做短期的棲息,故原鄉人稱馬祖為「外斗山」(外面山),暫住的鄉親稱老家為「厝裡」(家裡)。後來變成「馬祖」與「大陸閩東」的通稱,這種稱謂一直延伸到民國四十幾年。由於環境的改變,數十年來海洋資源日益枯竭,迫使鄉親離鄉背井走天涯。故造成漁事工法失傳,漁事名詞流失,文化元素也逐漸淡出鄉親的記憶,從文化角度來看,這是令人扼腕的事。

馬祖有一句古話說,「[糸孟] 山出世伓捌魚」,語意類似農業社會諷刺人的「五穀不分,黍稷不別」。盱衡家鄉漁業發展情況,本是調侃諷刺之語,已漸成生活常態之描述。為此,連江縣政府和其他民間社團,無不積極辦理漁事及相關的民俗復振工作。大家用心之密、用力之勤,是令人感動的。但美中不足的是,許多紀載漁事名詞不妥當的書寫,未做討論與更正,故個人不揣淺陋,提出研究心得供鄉親參考。

「楄」與「墜囝」

「楄」與「墜囝」。池瑞銀提供。
「楄」與「墜囝」。池瑞銀提供。

「楄」與「墜囝」是裝在馬祖流刺網上的小配件。流刺網開口上方綁「楄」,其目的是讓漁網漂浮;開口下方綁「墜囝」,是希望網具能下沉。借一上一下「反作用」的原理,使佈在海流中的流刺網可張開網口,讓路過的魚兒順利入網。

這兩個小配件的功能不同,故漁夫對它們的要求也各不相同。「楄」是愈輕愈好,古早年代它都是木製品。因為長年累月浸泡海中,為避免海水滲入而產生重量或腐爛,故漁家會在它的外表塗上桐油保護之。上過桐油的「楄」,需經過陽光曝曬後方能使用(下圖2.)。但隨著時代進步,後來被塑膠材質取代,從此就免了這一道煩人的程序。

圖2.日光下曝曬上過桐油的木楄。
圖2.日光下曝曬上過桐油的木楄。

ㄆㄧㄢ字寫法我用「楄」。《說文解字》對它的解釋是「方木也。」中國古代的建築有「禁楄」的設計,它就是屋頂、屋簷上的「方形短桷」。用這四個字形容馬祖魚網上的ㄆㄧㄢ,似乎也蠻貼切的。

早年閩東漁民的「墜囝」,都是用紅土燒製一如磚瓦,製作成本高且耗時。馬祖鄉親承原鄉傳統,漁法、工法也與此類似。兩岸分治,海峽路斷,馬祖的物資須由台灣進口。有時緩不濟急,只好用變通的方式解決。民國五十幾年,山隴有一陳姓漁民,收集建築碼頭時灑落在地的水泥漿,把它倒進扁平的容器中,趁水泥半乾之際,進行畫線、切分成小小四方形的水泥片,再取步槍子彈頭,在每一小片的適當距離處戳一小洞,曬乾之後就完成克難的「墜囝」了。

圖3.精緻式的「墜囝」。馬報記者陳鵬雄提供。
圖3.精緻式的「墜囝」。馬報記者陳鵬雄提供。

東引附近的亮島馬祖話說「橫山」,這裡是兩岸鄉親捕撈黃魚的重要區域。漁汛期間,若「墜囝」不足,只好敲下無主墳墓周邊的磚片代用,因此,當時在大陸就有「興橫山,敗古墓」的說法。由於福州話的「古」發音和「祖」接近,故此諺語又被說成「興橫山,敗祖墓」。若果真如此,這些後代子孫可是大逆不道的。(感謝好友、老同事王爺告知「墜囝」的掌故及俗諺語。)

本節名詞註解和馬祖話的注音:

  1. 楄:能漂浮海流中的短木。ㄆㄧㄢ(phian)。
  2. 墜囝:有重量,能使網具下沉的四方水泥片。ㄊㄨㄧˋㄧㄤ+(thuiˋiang+)。
  3. 橫山:馬祖亮島。ㄏㄨㄤ ㄋㄤ(huang nang)
  4. 興橫山,敗古墓:在亮島捕魚發了財,卻毀壞了許多古墓。

「餌粕」與「捭鬮」

圖4.漁民肩扛延繩釣籃,釣籃上插滿了裝有魚餌的魚鉤 。
圖4.漁民肩扛延繩釣籃,釣籃上插滿了裝有魚餌的魚鉤 。
圖5.馬祖漁民傳統抽籤方式。
圖5.馬祖漁民傳統抽籤方式。

將帶魚斜切成肉片當魚餌,這種魚餌馬祖話說「餌粕」。魚餌穿過魚鉤後,將這些鉤子,依次的裝在「釣籃」周邊的稻草上。掛在釣鉤上的帶魚肉餌,在捕撈作業時是泡在海水中的,所以,它如同撒了天然海鹽,略帶鹹味。隔水蒸過,味道極為鮮美,是下飯聖品。漁民出海捕撈,魚獲量的多寡有時得看「天意」。運氣不好時,魚兒拒絕上鉤,「餌粕」必留存許多,回航時將之「脫鉤」,然後按合夥的人數分成若干堆,因為數量不平均,故以抽籤方式決定每一堆「餌粕」的歸屬。

「抽籤」是國語詞彙,這個動作的國語應該說寫成「抓鬮」(ㄓㄨㄚ ㄐㄧㄡ)。在馬祖,「抓鬮」的型態有多種,但是,在漁民之間,最常用的就是如圖中這一種。做「鬮」的人,取一段繩子,視參與者的人數,迴環轉繞做成如數的繩圈,握在手中,大家用尾指勾住繩圈,主事者將線頭往下拉,首先被觸動者算是優勝,然後依次訂出名次,按此名次為順序,各自選定屬於自己的「餌粕」帶回家享用。

本節名詞註解和馬祖話的注音:

  1. 餌粕:馬祖話說ㄋㄧˋㄆㄛ^(niˋpho^)。
  2. 捭鬮:俗稱抽籤。馬祖話說ㄅㄧ ㄎㄡ(pi khou)。

「結 [糸奓]」 與「[糸奓] 索」

[糸奓] 是罕用字,電腦無法打出只好用組合的方式呈現。它的字義《玉篇》說:「[糸奓] 絮相著貌。」《集韻》說:「絲棼也。」可見它就是「絲線、繩索糾纏在一起的樣子。」馬祖話形容「繩子糾纏打死結」時說:「線ㄉㄚ ㄌㄚ 蜀堆」,句中的ㄉㄚ ㄌㄚ 就是 [糸奓] 的分音詞。從前的馬祖社會很重人情,不同的節日或活動會致送專屬的禮品,有人嫌麻煩就用紅包當代金,這個動作可以說「使錢 [糸奓]」,意思是說,「所有的祝賀物品全包含在禮金之中」。努力、勤奮、用功、賣力的馬祖話,鄉親手寫成「結打」,實際上要寫「結 [糸奓]」才對。另外,鄉親稱「話多且喜歡賣弄辯才」的人為「話打」,其實「話打」也應該寫成「話 [糸奓]」才是。因為這種人擅長用話語擾亂對方思路,他故意用無關痛癢的話語「兜圈子」,最後讓自己佔了上風。

「[糸奓] 索」的意思是「糾纏竹索」,在從前的夏天,這是馬祖漁村空曠地常見的景象,它是打樁「羈」定置網捕蝦皮必要的工具。此景今天已經看不到了。

本節名詞註解和馬祖話的注音:

  1. 「結 [糸奓]」:ㄍㄧㄝㄎˊㄉㄚ+  (kiekˊta+)。努力、勤奮、用功、賣力的馬祖話。
  2. 「[糸奓] 索」:ㄉㄚ ㄌㄛˊ(ta loˊ),絞粗大的竹索。

 (未完、待續)

(開版照片為賀廣義老師提供。)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