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方言《說字解文》:說「歠」(啜)

0
歠的字形演變

 

歠的字形演變

前一篇說了「飲」字,今天再為大家介紹和「飲用」有關的「歠」字。

國語的「喝」馬祖話有多種表達方式,「歠」是其中之一(見下圖)。它是入聲字,圖示的拼音符號ㄎ(k),在此是不發音的,它只是扮演剎車的功能,當你在ㄘㄨㄛ的拼音完成時,要立刻把尾音收住,才能產生入聲字「短而促」的語音效果。若不收停尾音,就變成發國語「搓」的音了。所以,在馬祖方言中它和方言的「灼」同音,和方言的「尺」音近。「歠」字甲骨文、鐘鼎文均未見,我暫時懷疑它是後起的文字。

啜飲
合理的推測,人類是先有語言然後再發明文字的。語言中的具體實物或概念容易用「象形」、「會意」來表達,可是碰到抽象的事物時,只好用「借字音」或「借字形」的方式權宜暫代。借字音的字就是「假借字」,借字形的字就是「訓讀字」。兩者都是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產生的。遙想古早、古早以前的老祖宗,他們為了要表示喝水ㄔㄨㄛˋ的意思時,一定想過用「舌頭伸入酒罈汲取吸食」的樣子,但此形已被「飲」字所專有(參見前一篇「」字解說),故只好另闢蹊徑了。也有一種可能,先民採用「訓讀」的方式,將「飲」的字形表示兩種場景,一是維持「飲用」不變,一是借它的字形當做ㄔㄨㄛˋ來使用。任誰都知道,一字多用之後,必然造成文字形義的混淆,為了溝通,提升表情達意的精確度,最後勢必要改變字形做出區隔才行。

 

《說文解字》說:「歠,飲也。从飲省,叕聲。」(高志按:「飲」是楷書寫法,《說文》的「飲」字應從小篆寫法,因電腦無此字,所以,權宜用「飲」。)本文開頭所列的字形演變表,就是根據許慎之說來繪製的。文字加上表聲音的「叕」(ㄔㄨㄛˋ)以後,為了形體的方正美觀,將篆文「飲」字的結構做部分省略,以容納聲符的「叕」。加上聲符以後,此字就可以有邊讀邊了。從此和「飲」(ㄧㄣˇ)字分道揚鑣,漢字的字形數目又多出一個來。只是它的筆劃太繁雜了,最後還是被哭泣的「啜」字所同化了。

 

我在馬中擔任國文教師時,曾經講授過《楚辭‧漁父》篇。其中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釃」的句子。《孟子‧滕文公上》引孔子的話說:「君薨,聽於冢宰,歠粥,…。」兩處文獻書證都將歠字用為「喝」。福州方言「歠」的意思正與此相同。但是,隨著社會變遷,字義逐漸引伸,隋唐時代,產生了狂飲、猛喝的字義。­而我們的方言依然維持原樣,是中性詞。雖然根據語言情境有時是形容「大喝」的樣子,但更多的場合是單純的做「喝」來解釋。例如,慢慢的喝,我們的方言是說「慢慢歠」。來我家喝一口水,方言是說「來我厝裡開水歠蜀嘴」。方言保留古音古語,這又是一個明證。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