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文章之前,請大家先聽三小段〈馬祖農事歌〉:
二月風絲吹過嶺
春水土軟好掘「町」
火烌做料割韭菜
麥葱蝦米胳鹹餅
三月馬祖雨盪盪
門嘴園「坂」莫嫌嫩
栽菜栽豆栽辣椒
園壁裡水窟栽芋卵
九月芹菜勃直直
骹踩園「畷」逐逐日
趁錢養厝讀書少
只學粗字看黃曆
十二個月的內容太長了,就選擇三個月份向大家做報告。「」內的字就是今天順便要討論的字。
天地之中,隨處皆學問所在,但每一個人所學不同,關注的話題也不一樣。在日常生活之中,若聽聞異音異讀之字與詞彙時,我經常喜出望外的隨手而記,甚而追問到底,有時答案難定,必須就教於兩岸耆老。多年下來,不僅自己學識略有長進,更重要的是結交了許多對岸學界的朋友。開學之初,有不少的朋友和學生來電問「坂里」和「坪里」的事。現在就藉此機會,將和「坂」字有關的田園事(部分)一併做說明。
任何人談地名,一定不會忽略《鄉志》所提供的資料。《北竿鄉志》說:
「坂」是山坡地。該村地勢平坦,斜而不陡,但早期住屋多建在山坡地上,故名坂里。一說坂里根據方音應作「坪裡」,意思是平地的那個區域。北竿山地起伏,耕地多梯田,少水田,而水田多在坂里,從前坂里是地區唯一大面積種植水稻的村莊,現在不種水稻,改種其他農作物,依然是北竿農業發展最興盛的村莊。
《鄉志》對「坪裡」之說,有對也有不妥的地方,且聽我說分明。感謝廣義老師提供的資料說,坂里的古地名為「塍村(堘村)」,此事說解詳後。以結果論來看「坂里」和「坪裡」,雙方各有對錯。也就是說,坂里用錯了「里」,而坪裡用錯了「坪」,這是很有趣的事。我們必須尊重鄉親口稱該村落為ㄅㄤˊㄋㄧㄝ+(panngˊnie+)的事實,然後再根據此音找文字。
國語中兩個三聲字的詞彙,前字要變讀成第二聲,這是大家都知道的規律。福州話的音變複雜度遠高過於此。當我們口唸方言的「坂里」時,千萬別上當誤以為首字「坂」是第二聲。它國語讀第三聲,而方言的本音聲調為「+」(33或31),這是國語所沒有的聲調。類似的話說多了,請鄉親以馬祖話唸下列各詞即可知此道理。「總統」、「老蔣」、「馬祖」「海堡」、「假酒」、「水井」、「理想」、「演講」…等,它們和「坂里」的聲調變化是相同的。
「坂里」「坂」可通「阪」。其字義頗多,如,1.斜坡。2.水堤。3.兩山之脅。4.貧瘠田地。5.隆起高險之地…等。從現在拍的照片看來,今天的坂里有山、有水、有田地,完全符合文字的解釋。然而下字到底是「里」或是「裡」,必須從實際語音進行爬梳。大陸推行一字多用的簡化字政策之後,把「裡」「里」合而為一,結果混淆了文字之間的界線。由方言唸ㄉㄧㄝ+來看,第二字是「裡」而不可能是「里」。因為「里」只有一個讀音ㄌㄧ+。「裡」也有文白異讀的現象,它的文讀音為ㄌㄧ+,這和「里」字同音,它的白讀音為ㄉㄧㄝ+ 。到目前為止我所聽到的都是稱「坂里村」為ㄅㄤˊㄋㄧㄝ+,所以村名要寫成「坂裡」才合理。至於稱之為「坂里」,是否又是國軍到馬祖以後,以國語同音字取代,須進一步找證據了。
但隨著時間的演進,字詞的語義會產生移轉。故現在的鄉親對「坂」的解釋簡化為1.園地的泛稱。2.未開墾的田地。3.大面積的田地。雖然如此,我們無法「起古人於地下」,問他們該聚落稱「坂裡」的原因所在,故只能從語音條件來探討了。從語音學的角度來看,「坂」字沒有被其他字取代的可能。所以,寫該村莊為「坂裡」是正確的。
話說到此,讀友一定會問「坪裡」錯在哪裡?我的理由:「坪」國語讀第二聲,真正屬國語二聲的字,福州方言一定讀成類似國語的第四聲,(詞彙下字的聲調不變),絕少例外。所以,東莒的大坪馬祖話說ㄑㄧㄝ ㄅㄤˋ(tshie pangˋ)。「坪」可以當田地的單位名詞,如,三塊田地馬祖話說「三坪園」(ㄙㄤ ㄇㄤˋ ㄏㄨㄛㄥˋ,sang mangˋhuongˋ)。再舉幾個聲調結構相同的詞彙給大家做參考,請大家用馬祖話唸「民主」、「門板」、「南海」、「排長」、「男女」、「來往」、「油管」…等。我們從來沒聽過有鄉親稱此村落為ㄅㄤ+ ㄋㄧㄝ+(pang+ nie+)的。漢語是單音節的語文,聲調有別異(或別義)的功能,所以聲調若掌握不準,結論可能就會動搖。
任何地點之得名必有其原因,古人將村莊取名為「坂」,必然曾考慮過此地有斜坡、山腰、農地等事實。日常生活中時常聽聽長輩說「園坂」一詞。為了解心中之惑,我曾多次向務農之家請教,所得到的答案不離「小面積田地」、「未整治的園地」等。老一輩的鄉親雖識字不多,但是他們對農耕名物的辨別還算精確,尤其是對生活中所無法割捨的事物。他們能輕易地分出「園」、「田」、「町」、「畷」、「塍」和「坂」的概念。以下就將這些字做個介紹。
鄉親說的「園」,除了指田地的泛稱以外也指旱地,它是相對水田的「塍」(ㄘㄟㄥˋ,tshengˋ)而言的。所以,莒光的田沃村名應該稱「畻澳」,台灣的田尾應該稱「畻尾」。一個水田、田畦、田埂義的漢字有四種寫法,即,「畻」、「堘」、「塍」、「塖」,它們的關係是異體字。依漢字部首理論來說,水田應該寫成「畻」才符合部首表義的原理。三民版的《學典》以「塍」為正字,「堘」為俗體,但《康熙字典》卻未收「塍」字。鄉親稱上下高低、一層一層的園地為ㄏㄨㄛㄥˇㄑㄧㄥˋ(huongˇtshingˋ),為了使一字一形一義能有區隔,這個詞彙個人認為應寫成「園堘」才是恰當的。
下圖農夫掘土地的動作馬祖說ㄍㄨㄎˋ ㄊㄧㄤ+ (kukˋ thiang+)。「掘」是入聲字,尾音必須快速的收住。一畦土地馬祖話說「蜀町」(ㄙㄨㄛˋ ㄌㄧㄤ+,suoˋliang+)。日本人在台灣留下一些以「町」為名的地方,如,西門町、跑馬町…等。大家誤以為它是唸ㄉㄧㄥ。其實它田畦義的本音是唸「都挺切」,是上聲字。所以墾地的馬祖話漢字就是「掘町」。
田畦和田畦之間的通道,馬祖話說ㄏㄨㄛㄥˇ ㄉㄛㄩㄎ (huongˇtøyk)。漢字可以寫成音近義合的「園畷」。「畷」也是入聲字,所以尾音也要很快的堵塞住。馮愛珍《福州方言字典》將此字寫成「碡」,並在字的下方打個「。」,表示出於有音無字的暫用。(此字馬祖方言很難注音,請以羅馬字音標為準。)它的古音是「陟劣切」,此類字的聲母國語變成捲舌音了,而方言依然維持讀舌尖音的ㄉ或ㄊ。
考證方言地名是一項吃力不討好的事,因為有太多不確定的因素「埋伏」其中。即便有古文獻如帳冊、地契…的出現,有時也不足以為準。因為類似的文獻常把「有辭無討」(ㄨ ㄒㄩˋㄇㄛ+ ㄊㄛ+)寫成「務辭毛討」;閩劇唱本將「沒這回事」寫做「毛者代」(ㄇㄛˇ ㄐㄧㄚ ㄉㄞ^)…。這些文獻紀錄,非福州人是難以閱讀的。只因為有學生問及相關地名之事,為人師者,知無不言是義務,言無不盡是責任。又擔心電話無法做詳細論述,只好撰寫短文貼出供大家做參考。若說我故意「吹皺一池春水」,那可是大大的誤會了。
(本文開版照片是坂里國小劉碧雲校長提供。敬向所有提供照片的朋友致上最高的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