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原始地名必有命名者,只因為時代久遠,後人不見得能知道何方神聖。其初的名稱,或許是出自族群的共同智慧,稱謂也可能是五花八門的,然而,經過流通、刪汰後,就適者生存了。一旦被接受了,就得受社會的制約。有些名稱,今天看來不知其義。但命名之初必有道理可說,而且都是最接「地氣」的。
去年曾介紹過山隴「蓮花 [石覃]」(勝利之路)的一些掌故。今天再從此地出發,換一些話題,介紹即便是山隴鄉親也不見得知道的趣事。幼年時代我曾在山隴住過,因為家父在此經營漁事。住的漁寮就在今天公車總站後方,有一條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臭水溝,其上架一條木板連結兩邊,附近還有一座公廁。大潮和下大雨時,頗有「小橋流水」的感覺。因為危險性增高,每逢「詩情畫意」時刻,都是媽媽牽我走過小橋上「茅坑」。三十年後任教馬祖高中,經常路過此地,居然找不到一鱗半爪、記憶中的童年舊地。用「滄海桑田」形容此事,雖然有些誇張,但物換星移造成地景的改變,卻也是事實。
最近幾年,經常往來台馬兩地,只要時間允許,必登山隴王府向老同事、老朋友王爺問好兼閒聊,每一次「攀講」結果,無不收穫滿滿。某日吃罷早餐,站在廣場東側遙指西邊山,述說歷歷往事,許多如斷線風箏般的童年記憶,又一一的轉化成當日交談的話題。我們站立的位置,背後原本就是一座舞台,不知曾有多少台灣來的勞軍團在此演出過;也不知有多少長官在此發號司令過。我入小學之前搬回牛角,從軍報國的高祥堂兄回鄉探親,同時帶回來一些塑膠材質的「竹蜻蜓」做伴手禮,堂兄弟們人手一具,興高采烈的四處找空曠地展現身手。因為我住過山隴,所以就鎖定山隴舞台「獻寶」。當時兒童玩具奇缺,大部分的同伴都只能玩「彈珠」(ㄉㄤ ㄗㄨㄛ,tang tsuo)、「拍敲尺」(ㄆㄚㄎˇㄎㄚˋㄩㄛㄎˊ,phakˇkaˋyokˊ)、「抖銅片」(ㄉㄧㄡˋㄉㄛㄩㄣˇㄇㄧㄢˇ,tiouˋtoyngˇmiengˇ),女生玩「蹶班辡」(跳房子。ㄎㄨㄛㄎˋㄅㄤ ㄅㄞㄥˇ,khuokˋpang paingˇ)、「拾盔」(ㄎㄚㄎˇ ㄎㄨㄧ,khakˇkhui)…等。當時大家看到我手中的新奇玩具,立刻引起騷動。輪流把玩,有一支直衝舞台頂,而且卡在縫隙。有人自告奮勇攀登拾取,結果他「順便」拆了一窩麻雀鳥窩下來。
去年「蓮花 [石覃]」上的勝利之路恢復舊觀,這應該是馬祖觀光事業的大事之一,因為有太多的鄉親、老兵「魂縈夢牽」於此。這得感謝所有社區人士積極任事、多方奔走的結果。據王爺告知,它的背面還有刻文,只是被叢生的樹木枝榦遮蔽。向南側下坡移動,看到雄偉的「中正堂」(圖2.)。這座原名為「中山堂」的建物,是馬祖極重要的集會和表演場所。馬祖第一屆集團結婚就在此地舉行,當時有19對佳偶經長官福證後完成終身大事。室內鑲有落成紀念碑記(圖3.),從漫漶的石碑摩挲而讀,可感受撰文者的文采頗佳。
令我感到困惑的事是,此建物既有「中正堂」之名,又有〈碑記文〉為證,為何附近村莊的耆老,以及我從小到大所聽到的都是稱它為「中山堂」?是因為語音訛誤的結果?還是因政治因素而改名?個人淺見以第二個原因可能性較大。若以馬祖話來唸「中山堂」(ㄉㄩㄣˇㄋㄤ ㄋㄛㄥˋ,tyngˇnang nongˋ)和「中正堂」(ㄉㄩㄣˇㄗㄟㄥ ㄋㄛㄥˋ,tyngˇʒeing nongˋ),不難發現,說「中山堂」要比說「中正堂」發音輕鬆一些。「山」的聲母音變之後是讀次濁的舌尖鼻音ㄋ(n),它和「中」的聲母ㄉ(t)算是廣義的雙聲。「中正堂」的「正」,聲母音變之後是讀全濁的舌尖面擦音ʒ。這個聲母不在國語注音符號之內,是介於舌尖和舌尖面之間。我們馬祖母語課本《福州語》,遇到這個音都是借用國際音標ʒ 來標示。但鄉親朋友對ʒ不是很熟悉,所以,必須做權宜性的變通。依個人對音韻的理解,凡是ʒ 後面有介音「ㄧ」的,我會用「ㄐ」取代,無介音則用「ㄗ」。同樣的,「ㄒ」、「ㄙ」也是如此。
依語言、文字變化最基本的通則來說,無論是「讀」或「寫」,都是淘汰難讀、難寫的,然後朝較簡單的、較自然順暢的來發展。若非強大的外力介入,「中山堂」的讀音不會訛誤成「中正堂」,而且集體的錯誤更是不可能的。我的推測,民國40年代兩岸對峙,時空環境嚴峻,為了鞏固領導中心而改為今名。從此「中山」之名通用於「室」,不僅退居營區之內,且將此空間之利用,定位為文康與交誼。以上推測之見,答案恐將永無揭曉之日。
未入學時的某一年兒童節,附近村莊的學校在此開慶祝大會。因為場面盛大,我也跑上來湊熱鬧。分發「幸福袋」時,在場的兒童及小小孩(包含我在內)人人有份。忘了袋中有無糖果,只記得有一個大型「壽桃包」,這件事後來被我家大哥證實了。美軍顧問組進駐鐵板之前也曾駐紮過此地,受雇的庶務性人員多半是在地鄉親。偶而分享到美軍食品,大家都非常珍惜,對於「象形」食物的熱狗,因為少見多怪而表現靦腆且嬉笑不已。
王爺說,中正堂的右後方村民稱之為「芭蕉巃」。原來馬祖人嘲諷歌聲難聽的俗諺為:「老羊母吊死芭蕉巃」,是有典故的。典故的來龍去脈請聽下回分解。
(開版照片為王榕樂先生提供。)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