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兀ㄧˋ (ngiˋ)
《說文》:「疑,惑也。」從圖1.甲骨文、金文的字形結構來看,字形圖像的寓意是非常傳神的。甲骨文的形構是:象人在十字路口,因不知方向而東張西望的樣子。另一圖的人形手中居然有拐杖,視讀之後,不禁為之莞爾。文字創制之後,必須放在社會使用,在使用的過程中,會因種種因素而增減筆畫和符號。也許在當時它是個困難字,因此到了金文時代,就在文字的旁邊加「牛」(紅色字體者),「牛」加在此地是表音的功能,也就是說,你若不會讀這個字時,只要讀「牛」的音就對了。它是扮演標音符號的角色,可見「疑」和「牛」在當時是同音的關係。直到今天,它們在閩東語的讀音中雖然已見分化,「疑」讀兀ㄧˋ(ngiˋ),而「牛」讀兀ㄨˋ(nguˋ),它們的聲母還是相同,都是讀「兀(ng)」。
字形分析完畢,下面就舉實例為大家做說明。( )內的文字是國語翻譯。
伊講會變好,我心咧有仂囝可疑。(他說會改過自新,我心裡有一些懷疑。)
「疑」除了讀兀ㄧˋ(ngiˋ)以外,還能做「凝固」的兀ㄧㄏ(ngih)使用。《詩經.大雅.桑柔》:「靡所止疑,云徂何往。」經傳解釋,「疑」的字義為「定也」,讀音為「屹」。「屹」也是入聲字,古音反切為「魚訖切」,此音正和馬祖話凝固結塊的意思音近。又,《儀禮.士昏禮》記載,結婚後第二天大清早,要舉行新娘向公婆請安之儀節,此時新娘「疑立于席西。」意思是說「新娘靜靜的,直挺挺的站在席的西側。」此處的疑讀「魚乙切」和「魚乞切」,是入聲字的語音結構,這是「肅立」、「定立」的音義所在,然後再引申為「凝結」、「凝固」、「結凍」等義。以下不同的語境我分別舉例,請大家參考:
- 聽著獃消息,伊個郎隻儂疑夫塊去。(聽到壞消息,他整個人愣在那裡。)
- 冬天豬油都疑呵了。(冬天的豬油都凝結成塊了。)
凝:兀ㄧㄥˋ(ngingˋ)
在漢字中,「仌」是水結冰的象形文字,「仌」是冰雪的晶體,後來隸變成兩點,所以國人習慣說「兩點冰、三點水、四點火」的口訣。「冰」是會意字,而它的俗體字卻是「凝」,但是它的讀音是:魚陵切,和「冰」字卻無甚關係。魚陵切的古音,經過音變之後國語讀ㄋㄧㄥˊ,而我們的閩東語則讀兀ㄧㄥˋ(ngingˋ),和形容某人對某物「呆呆地、深情地注視著」的入迷樣子,其音義完全吻合。古漢語的音系是很有系統的,他的音變條件有時還蠻好掌握的。大致來說,聲母的清濁會影響聲調的陰陽變化。換句話說,真正屬於國語陽平調的字(非由入聲字變來的),到了閩東方言幾乎都讀類似國語的第四聲。但李如龍等人編撰的《福州方言詞典》和馮愛珍的《福州方言詞典》都將「凝」當作「凍結」、「凝固」的兀ㄧㄏ(ngih)使用。此音和魚陵切無關,如此同義不同音的現象,只能算是「訓讀字」了。從前常見鄉親將熱水倒在鋁盆中,然後漂在冷水上以加速冷卻,這個動作馬祖話寫成「凝」而讀成兀ㄩㄣ(ngyng)和兀ㄧㄥ(nging)。現在我以不同的情境分別造句如下,請參考之。
- 看見俊的姿娘,目睭都看凝呵。(見到漂亮的女子,眼睛都發直了。)
- 乍燒的開水,著凝凍儷再食。(水剛燒開,需冷卻一下再喝。)
- 冬天換緊身衫野凝。(冬天換內衣感覺很冰冷。)
懝:兀ㄩ+ (ngy+)
字與方言的「語」同音。《說文》:「懝,駭也。一曰惶也。」此字可使用於「對害怕的事情產生聯想時」的情境。在我小時候,復興村入口處是亂葬崗(圖3.),夜晚經過此地,內心不免畏懼。此字的反切是「牛代切」和「偶起切」,上聲的讀音,再配合「駭也、惶也」的字義,以它表示害怕、恐懼的音義,也極為到位。以下舉實例供大家做參考。
- 行堘中就懝安無老蛇。(走在水田裡,就怕會遇到蛇。)
- 暝晡頭經過公墓,心會做懝懝略。(夜晚經過公墓,內心有些怕怕的。)
憖:兀ㄛㄩㄣˇ(ngoeyngˇ)
說過恐懼、畏懼的音義之後,不得不說「憖」字。這個字的讀音,是閩東語最難標的音。《說文》:「憖,敬謹也。」本來是頗正面的語義,但後來卻朝負面引申,這種現象在古漢語中是多不勝舉的。此字在馬祖用在對某人、某事感到「噁心」、「反胃」時。從前教國中《國文》時,每次教到柳宗元〈三戒.黔之驢〉的「憖憖然」時,我都會用馬祖話來印證它。當時禁說方言的政策仍在,用母語講解,每每引發學生哄堂大笑。
句例:
脰脖垢敆滇呵,會憖吶儂。(脖子滿是汙垢,令人反胃。)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