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庫」是馬祖重要且特殊的祭儀,老一輩「嫩貳」鄉親又稱它為「添庫」。它的意思是:充實神明財庫,以免神明經濟窘迫。多年前我曾在《馬祖日報》及《馬資網》刊登過相關的論述,但隨著歲月過往,如今又有新的體會及新的發現,所以重新整理和增刪,且附上照片供大家做參考。
金門王和李炳輝唱紅了〈流浪到淡水〉之後,其末句「ㄏㄛ ㄉㄚ ㄌㄚˇ」就流行於台灣的大街小巷。但是一般記者不知其本字寫法,在寫新聞稿時只能用意思相近的「呼乾啦」來表達。乍看之下創意十足,但細想之後,終究覺得不妥。本文除了檢討「呼乾啦」的用語之外,也介紹我們的勸酒詞供大家做參考。
諺語有時無法用邏輯去衡量它。在正常的行為或反應之間來個「反差」敘述,常能引發會心一笑的效果。這就是俗諺在語意表達時,具有高度「渲染力」、「穿透力」的道理。
競選時候,難免有結盟的行為。結盟的基礎有時是靠親屬、同學、鄉誼等關係。但是,也有以彼此共同的利益為紐帶,進而合縱連橫、拉幫結黨。遊說談判時常用的話語有很多,如,國語的「胳膊往內彎」;馬祖話的「倒牆無倒基」。本句諺語的意思與此相近,但很少人會使用它,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它的相關意涵。
「ㄇㄚ+ ㄌㄤ+,ma33 lang33」,海中載貨之大帆船也。這個聲調不僅國語所無,連他的漢字形體也搞不定。從前我讀《廣韻》時,看到下平聲〈唐韻〉有「艆」字,其字義為「海中大船也。」我大喜過望,立刻用它表示漕運貨物的大帆船。再加上古漢語構詞習慣,凡是帶「馬」的語詞都有「大」的意思。結果順理成章的用「馬艆」承載這個語音。後來重新檢討,發現它只是詞義相通而已,語音是有一段距離的。所以,目前我已捨棄不用了。
語言是社會現象。詞彙是表達情意的信息之一。鄉親把吃虧、上當、倒楣的現象叫做「下層磨」、「盤數」等。這些語彙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我們社會生活的縮影之一。本文先告訴大家「下層磨」的由來及使用之例。
我國上古時代,詞彙是以單音節為主流,然後逐漸朝複音節的形式演進。 以頭昏腦脹的「眩暈」來說,上古時代的文獻都寫成「眩」,到後來才和「暈」字構詞成一組複音節的語詞。兩本《福州方言字典》都把這個詞彙寫做「昏眩」,但讀音有一些距離。
有一種學名為「扛板歸」的植物。莒光鄉親稱為ㄍㄧㄝˋㄇㄛ+ ㄇㄛㄩㄎ ㄗㄧㄨ(kieˋmo33 moyk5 tsiu),漢字寫成「雞母目睭」。連江縣政府編印的《馬祖植物誌》中有介紹到它(圖文說明參見該書p.318)。
前些日子,在《馬祖日報》上看到鄭韻秋老師對椬梧的介紹,並且說它的俗名是「鹹ㄇㄨˋ」。因為前字的音節唸法是國語所無,所以韻秋老師用權宜的辦法,以人人都會說的國字暫代。後來有讀者朋友提出不一樣的語音做回應,從社會語言學的角度來看,這些差異是正常的。根據學者研究可知,造成語音變化、或同物異名的原因很複雜,如,說話人的語言習慣、發音器官之一的口腔開口度大小、居住環境的風土氣候、用話人的性別、年齡…等,都有可能是造成語言變化的因素之一。
今天收到《馬祖日報》,閱讀之後,發現99年4月21日第一版有「補庫」相關新聞,一時興起,持狗尾以續珍貴之貂,謹提拙見以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