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年前的龍王鯛獵殺事件
這幾日,綠島民宿陳姓業者捕殺被列入保育類龍王鯛事件的新聞引起國內外媒體的韃伐,兩年前發生在屏東同樣的捕殺事件則未引發這麼大的迴響,根據 2014年7月2日中時電子報報導:「全台野生蘇眉魚剩不到30尾,其中墾丁不超過6尾,農委會為此修法公告今年7月起列入保育並禁捕,沒想到還是阻擋不了悲劇發生。竟有恆春漁民趕在保育令生效前,下海捕捉一尾長約1公尺蘇眉魚,30尾又少1尾」。事隔兩年,同樣的事件在綠島上演,台灣蘇眉魚的數量再減一尾,所不同的是;引發媒體的重視程度,是兩年來社會的保育觀念大幅提昇了嗎?
「蘇眉魚」為隆頭魚科,唇魚屬,種名為「曲紋唇魚」,頭部隆起像拿破崙的招牌帽子,固也有人稱其為「拿破崙魚」或「隆頭魚」又有「龍王鯛」、「海哥龍王」及「大片仔」等別名。嘴唇肥厚,臉部有兩條曲紋,一條在眼睛後方,像極了眉毛,另一條在眼睛下方連結到嘴角處,有如長了鬍鬚,所以在半世紀前,香港餐飲界早就把該魚命名為「鬚眉」,意謂有鬍鬚,有眉毛的魚,後來廣東菜流傳到台灣,「鬚眉」改用國語發音就變成了「蘇眉」或「蘇美 」(整理自網路資料)。是最大的珊瑚礁魚種之一,根據歷史紀錄,最長的身長達229公分,重量達190.5公斤。
蘇眉魚屬於雙性魚,要長至五-七歲才可繁殖,至少可活三十年。幼魚呈黑白色,年輕時橄欖色,成熟後則變為藍綠色。蘇眉魚遲熟、生理周期長,居所固定,活動區域小,因經濟誘因大而造成過度捕撈。目前蘇眉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易危」類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已列保護魚類。
我寫這篇文章是因為在馬祖民俗文物館一樓的「亮島人」與「熾坪隴」考古出土展文物中,皆出現蘇眉魚的咽喉骨遺留,因形狀奇特,引發我的好奇。經由不斷的上網搜尋與比對資料,終於認出那是蘇眉魚的咽喉骨。另外在民俗文物館未展出的亮島考古出土中,也發現大小蘇眉魚的咽喉骨數量逾百,可以說是亮島人魚獲的大宗。
綜合網路上一些潛水人的觀察及文獻資料顯示,蘇眉魚活動於珊瑚礁區,食物非常多元包括珊瑚礁區的一些有殼的生物諸如蝦蟹,也包含珊瑚。蘇眉魚夜間藏身在岩洞中或岩石裂縫裡,棲息環境很固定,這成為容易被獵殺的重要原因。當遇到緊急狀況,會以魚身衝撞入侵者,曾有潛水人胸部被撞至死的傳聞。令我好奇的是;8320年前亮島及6000年前熾坪隴以及殼丘頭考古遺跡中都出現蘇眉魚的咽喉骨遺留。
史前時代的先人是如何獵捕這號珊瑚礁區的龐然大物?伴隨亮島人出土的骨製魚叉提供了8000多年前亮島人獵殺龍王鯛的直接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