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方言「同物異名」的現象舉例(扛板歸)

0
扛板歸
扛板歸

有一種學名為「扛板歸」的植物(如圖)。莒光鄉親稱為ㄍㄧㄝˋㄇㄛ+ ㄇㄛㄩㄎ ㄗㄧㄨ(kieˋmo33 moyk5 tsiu),漢字寫成「雞母目睭」。連江縣政府編印的《馬祖植物誌》中有介紹到它(圖文說明參見該書p.318)。

 

大學時,因為課業繁重,所以口腔經常潰瘍,有一位懂中醫的教官,某日拔了一堆青草,吩咐我熬煮後不加糖當開水喝,味道不甚好,但症狀得以減輕。在敬恆國中任教時,因校外教學野炊,發現「山海一家」到莒指部附近,到處都可見此物。隨手拔了一些回學校,有一位工友同事告訴我它的俗名,並且說加某物同煮,吃了可治療痔瘡。(抱歉,不敢說太多,以免被人當做密醫。)我猜想,口腔潰瘍、長痔瘡等症狀,以中醫理論來說是起因於火氣大,故一物能治兩病。後來應聘馬祖高中,經常和好友林金國老師跑後山、繞福澳嶺、經酒廠再折回山隴,沿途也可以見到它。復興村有一少婦,坐完月子後一直被痔瘡困擾著,家母得知,建議她用此物姑且一試,因為有療效,此偏方也曾經在村莊中廣為流傳。村中耆老稱它為「野蕃薯」(ㄧㄚˇㄨㄤ ㄋㄩˋ,iaˇuang nyˋ),可見這又是一個同物異名的實例。(按:第二字的聲母本來是ㄏ(h),因為受前一個字的韻尾影響,快速連讀變音成零聲母。若依照本音來唸,反而感覺不夠道地。)

特別要說明的音理有二,一是ㄧㄨ(iu)的音節;其次是「目」的音讀。ㄧㄨ(iu)的音節是國語所無,熟悉國語注音的人會用ㄧㄡ(iou)標示。各位朋友,當你用馬祖方言說「油」、「搖」、「笑」、「招」、「酒」時,不難發現用ㄧㄨ(iu)韻比用ㄧㄡ(iou)韻更貼切。此類字讀起來有一點像分布在《等韻圖》三等韻的字,是很細的音,感覺上發音部位是在口腔前面。ㄧㄨ(iu)的音節並非馬祖話所獨有,許多地方的方言都存在著。(相關的意見我在續修縣志的《語言志》中有專節討論。)馬祖母語教材碰到這個音韻時,國語注音一律用ㄧㄡ,但對應的國際音標卻用iu,乍看之下是矛盾的、是錯誤的,但是,遷就國語注音條例(簡單的說)也只好如此了。再說「目」字。它是入聲字,後面的「ㄎ(k)」不發音,是扮演煞車的功能,所以,在說的時候尾音要很快地堵塞住,因為有它,「入聲短而促」的語音特質才能顯現出來。如果你對這個拼音不熟悉,那就請翻開馬祖母語教材《福州語》的附錄<標音方式說明>,在編號46號的地方找到參考的字「墨」。在馬祖方言中「墨、目」兩字的聲、韻、調完全相同,只是國際音標的入聲標示方式不同而已。古代的三個入聲韻,到閩東方言不但只剩下「ㄎ(k)」,而且還弱化成清喉塞音的Ɂ,此音又稱為「次入韻」。因此,使用國語注音符號時,可以標清喉擦音的ㄏ(h),也可以標成「ㄎ(k)」。這對閩東方言的語音系統來說是不構成影響的。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