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義】
有努力過就能成為專業人士,不努力那永遠只是粗工角色。
【引申義】
「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這是老生常談的道理。別人的成就絕非從天而降,成功的背後可能是一部斑斑血淚史。羨慕他,無可厚非,但最重要的事是劍及履及的效法他,否則,「臨淵羨魚」終將一事無成的。本諺語也能用在說明:「慢工出細活」的情境時。
【註解】
這句話不僅有押韻,而且還用到「析詞」的修辭技巧。古漢語構詞的歷程是由單音節詞逐漸發展出複音節詞,這需要漫長的時間演化。複音節詞出現後,人們在語文創作時,有時會反向突顯詞彙的單字意義,並以此表達特殊的概念。這在修辭學上來說,這是「析詞」格和「雙關」格的運用。雖然如此,兩者之間同中有異,異中有同。在日常生活中常聽到人們對「運動」的勸勉語:「活動、活動,想活就要動。」本諺語前半句把「工夫」詞語加以析解,然後巧妙的將「粗細」、「精拙」的形容詞配合使用,就構成一則極富哲理的俗諺語。語詞一旦析開後,單字的意義和詞彙的意義仍見關聯,則此為「析詞」,如前面所舉的「活動」一例。若意思完全無關,則就是「雙關」。如,有人用「滿漢全席」形容軍營裡的阿兵哥在聚會。這四個字是「滿滿的座席全是男子漢」的濃縮,所以它是「雙關」。從前在空中大學面授《修辭學》時,我總是舉許多例子為同學做說明。「工夫」後來孳乳為「功夫」,現在我就將「工夫」二字分開來分析解釋。
- 工:「規矩」本應該寫成「規巨」。由我提供的古文字看來,「巨」象人手持「工」具在做事的樣子。「工」是畫直線、畫直角的道具。後來省略了「夫」,但是人的「手」還留在工具上,就成了「巨」字。並且構詞成「規巨(矩)」,表示畫圓形、畫方形的工具總稱。「工」是工具之一,由此引申為「工作」、為「事功」、為「工巧」、為「能事」(見李孝定老師的《讀說文記》123)。因為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此又引申出日期的「天」。故馬祖話的「三天」可以說成「三工」,類似的說法也保留在閩南語之中。
- 夫:它的本形本義是「成年男子」。《說文解字》對它的解釋是:「夫,丈夫也。从大,『一』以象『簪』。」「大」既象人的正面立形,在上面加髮簪,即表示可以行冠禮的「成年人」。他是「男子」的通稱,有專業學養的男人可稱為「大夫」、「夫子」。也可以指稱成丁受役之輩,故有「武夫」、「馬車夫(伕)」之例。結合2.兩個解釋來看,「工夫」的詞義引申後成為有專業的才能。直到今天,口語猶有「工夫了得」的日用詞彙。特別說明,「夫」的馬祖話有三種讀音。 (1)ㄅㄨㄛ(puo),這是白讀音。「丈夫」的馬祖話音變之後說ㄉㄛㄥ ㄇㄨㄛ(tongmuo) ,許多人誤以為是「唐晡」,結果附會出許多奇怪的說法。 (2)ㄏㄨ(hu),這是文讀音,本句諺語是用文讀音。(3)ㄏㄨˋ(huˋ),作嘆詞用。
【史鑑】
中國歷史上有許多令人省思的典故,今天就以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為小朋友講述一些道理。少年的李白曾感動於老嫗鐵杵磨針的毅力,最後努力向學,這故事告訴我們有恆與堅持的重要。
歐陽脩曾寫〈賣油翁〉的寓言故事。射者陳康肅對自己的射藝極為自豪,甚至到了目中無人的地步。某日,遇見一賣油翁,賣油翁對陳康肅的射藝不贊一詞,雙方經過言詞交鋒。最後賣油翁以銅錢一枚擺在油葫蘆口,舀了一勺油,但見油細如線的穿錢孔、入葫蘆,陳康肅因而懾服。這故事告訴我們熟能生巧的事實,然而「熟練」就是要靠長時間的磨練和經驗的累積。
【運用】
情境模擬,下列( )內的紅色字體是國語翻譯。
你這儂日日著厝咧「做郎郎」,若會出仕,後門鐵樹會開花。
(你這個人,每天在家遊手好閒的,將來若有出息,後院鐵樹會開花。)
你總無都無聽講,「有工才有夫,無工只是粗」的道理啦!
(你難道沒聽過「有努力就有成就,不努力那永遠只能幹粗活」的道理嗎!)
(本諺語由林元忠校長尊翁林宜水先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