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馬祖「補庫」儀式,兼解方言「吹一羊」

1

回馬祖出席會議或講課時,只要時間允許,都會到山隴拜訪老同事—王榕樂組長。王組長深諳馬祖禮俗,熟人稱王爺而不名。咱們無話不談,說到高興時,久藏記憶匣中的家鄉往事每每破匣而出,故敘舊之外兼做民俗請益,許多陳年老問題,就在不經意中獲得解決。所以,每次返鄉,都能收穫滿滿的快樂而歸。

 

兩個月前在王府閒聊,看到牆壁上貼有與「補庫」有關的文字—「吹一羊」(見下圖1.)。因為語意缺邏輯,當下就認為它是廟管會主事者寫的錯別字。這三個字的馬祖話說ㄘㄨㄧ ㄙㄨㄛ ㄩㄛㄥˋ(tshui  suo  yongˋ)。我反覆的唸,方恍然大悟甚至為之莞爾,原來這是當日祭儀所需的包子供品及其數量。它的本字應該是「炊蜀禓」或「炊蜀筵」。既然如此,今天我們的話題就從此地開始說吧。

吹一羊。攝於王爺家
吹一羊。攝於王爺家

村境「補庫」是神界的大事,論其重要性如同元宵的「擺暝」。馬祖習俗把「添」看成吉祥話,所以,老一輩「嫩貳」鄉親又稱它為「添庫」。民間認為這是地方神祇「做歡喜」(ㄗㄛˇㄨㄤˋ 兀ㄧ+,tsˇuangˋngi+)的日子。整個儀式在當天分兩階段進行,上午在地方主廟祭拜全境神祇,供奉三牲大禮,燒的紙錢是「元寶」(兀ㄨㄛㄥ+ ㄇㄜ+,nguong+ mo+),它又稱做「庫銀」、「庫寶」、「庫錢」等。這是燒給神明專用的楮錢。所有祭儀必須在上午完成。

 

因為是神界「做歡喜」,為表示普天同慶,讓陰界鬼道也能同享齋供,故當天下午村民拜祭的對象就是陰間鬼物,尤其是孤魂野鬼。馬祖居民以捕魚居多,海上安全最值得重視。所以,原先各村莊補庫的下半場儀式,都是選在海邊沙灘或附近的空曠地進行。牛角六間排的鄉親務農者居多,先前是借鄰近的學校操場舉行(見下圖2.),這是很合理的思維。雖然如此,現場仍會安排「地頭神」的香案坐鎮,(據耆老說這是維持秩序,以免餓鬼搶食造成場面失控。參見開版照片)。拜祭鬼神的目的是換取四境平安,這是「交換式」的宣告,所以,儀式過程特重聚落區域的呈現。下圖3.是山隴境內不同的「社」,將供品做區隔式的排列,這是「有拜有保庇」的心理反應。

牛角六間排的補庫儀式
牛角六間排的補庫儀式
山隴補庫場面
山隴補庫場面

 

拜祭「下界」(鬼魂)的供品是麵粉蒸製的「炊」(ㄘㄨㄧ,tshui)、「冥(明)頭」(ㄇㄧㄥˇㄋㄠˋ,mingˇnauˋ)、「齋囝」(ㄗㄝˋㄧㄤ+,tsɛˋing+)及桶裝的「麵粉漿」(見下圖4.),此物又簡稱為「漿」(ㄗㄨㄛㄥ,tsuong)。它的用途有幾種說法,一說是供給無牙的年長鬼魂享用,一說是給無頭鬼食用。兩說不同,只好載此備參。

補庫儀式中的麵漿桶
補庫儀式中的麵漿桶

「炊」的本義原是泛稱,是「包、餅、福、齋([米齊])」的總名,後來則專稱中型包子後面塞有一糰糯米者。它們都是麵粉蒸的供品。其中的「餅、福」較為少見,尤其是後者。既然少見,那就有必要略作介紹。下圖5是連發為我拍攝的「餅」形,請注意看它中央有一孔洞如同繼光餅,只是繼光餅出於炭烤,而它是用蒸籠蒸成。至於「」包馬祖更是少見,今僅存於耆老的口述之中。下圖6拍自桃園八德五靈公廟,它是仿蝙蝠造型,頭尾兩端折起、按壓、蒸熟後出蒸籠之前蓋上紅印即成,故鄉親取其諧音稱之為「福」(圖6白顏色的包子)。補庫用的小包子有三種,大粒的包子144粒為一個單位,故馬祖方言又稱為「百四四」(ㄅㄚˇ ㄒㄧˋ ㄌㄟˇ,paˇsiˋleiˇ)。長一輩的鄉親向餅店老闆說訂製「百四四」時,老闆一聽即可會意。他的外觀大顆,成本高,故由「做頭」的人提供,或由大眾出資承製,禮成後再分發給大家。中型的以36粒為一個單位,故又稱為「三十六粒」(ㄙㄤˇㄋㄟˇㄌㄛㄩㄎ ㄌㄚㄎ,sangˇneiˇløyk lak),這種包子才叫做「炊」,又稱「冥(明)頭」,它的背後塞有一坨糯米。小時候社會經濟普遍不佳,吃糯米的機會不多,有些頑皮的孩子,只摳出糯米糰來吃,其餘的就丟在桌上讓媽媽「收拾」。最小的顆粒,比大拇指略大一些的叫做「齋囝」(ㄗㄝˋㄧㄤ+,tsɛˋiang+)。

用麵粉蒸的餅。王連發老師提供
用麵粉蒸的餅。王連發老師提供
仿蝙蝠造型的福包。攝於桃園八德
仿蝙蝠造型的福包。攝於桃園八德

家鄉的補庫儀式處處充滿著人情味,有些經濟窘迫的人家,他用蒸飯替代「冥頭」或「齋囝」以節省開支,大家也不會多加為難。有時為了撐場面,「做頭」(主事者)會向村公所借白米若干包備置一旁,讓祭品感覺更豐盛一些。供品旁擺放如線香一般的枝條,鄉親稱「齋棍」(ㄗㄝˋㄡㄥˇ,tsɛˋoungˇ),此物的作用如扁擔,目的是方便鬼囝將包子等供品挑走或抬回。

 

供奉「明頭」、「齋囝」,都是將它們裝在臉盆中(見下圖7.),所以,一臉盆包子的數量單位是說ㄙㄨㄛ ㄩㄛㄥˋ( suo  yongˋ),不明就裡的宮廟主事者將它寫成「一羊」,這是寫同義、同音的錯別字。正確的寫法應寫成「蜀禓」才是。《說文解字》說:「禓、道祭也。」《廣韻》是將同音的漢字排列在一起。禓字在《廣韻》中是和「楊、陽、羊、洋、烊.....」諸字並列,國語讀音皆為「ㄧㄤˊ」。國語的第二聲字(來自中古時代的入聲字不算)在福州方言都要念類似國語的第四聲。羊、禓兩字相較,羊字簡單好認好寫,適合民間日用,代代「誤」用後,今人反而不知其本形、本義了。即使是大陸出版的《福州方言詞典》也未收此語彙,更何況是ㄧㄤˊ的字形「禓」了。

被誤寫成「吹一羊」的「炊蜀禓」
被誤寫成「吹一羊」的「炊蜀禓」

既然如此,禓的字義為何?《說文解字》、《廣韻》都解釋為「道路上的祭祀。」三民版的《學典》說它的讀音有二,其字義為:「ㄧㄤˊ路上祭。ㄕㄤ死於非命的強鬼;驅除強鬼的祭祀。」鄉親們,看了資料以後,再聯想馬祖補庫的場景,您們會認為我將「蜀羊」改為「蜀禓」是有道理的。

 

補庫的儀式到了尾聲,各家戶會收到蓋有神明官印的黃色符籙(見圖8.),將它釘在門上可保闔家平安。人們相信鬼的世界和人間相同, 所以,陰間一樣有好勇鬥狠或性格溫吞、消極懶散的鬼。主事者會在臉盆中隨手抓一把「齋囝」拋撒在地上,這是照顧萬一搶不過強鬼的弱勢鬼群,讓它也能獲得飽餐之機會。早年長輩用「做鬼囝齋都搶 [勿會] 著」罵毫無本事,或養不活自己的人,這真是既生動又刻薄的話語。

符籙
符籙

任何習俗都會隨著環境變遷而調整,今天補庫的供品較從前更顯多樣。我生也晚,「齋棍」之事,腦海中完全沒印象。承蒙王爺告知,增長了不少知識,在此謹致謝忱,也感謝提供多張珍貴照片之美意。

1條評論

  1. 近日向民俗界友人討教,他認為此字應是「筵」,與陳老師分享一下。我回去後查了資料,才發現「筵」與「延」同音,福州話都讀成/yɔŋ53/或/yøŋ53/,在《廣韻》中是「夷然切」,古為-n韻尾。在閩東區方言中,福州話中的-m,-n,ŋ三套韻尾已合併,僅在寧德話、周寧話中還保持著這三個韻尾的對立,推測古福州話「筵」為*ion音,因韻尾合併的關係及元音同化而變成/yɔŋ53/,人們才用其同音字符「羊」來表音。此外,在道教的儀式中,常用「齋筵」來表示供設的素席,「筵」作為量詞可能由此而來,所以「筵」字的音義皆合。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