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碟」,方言說ㄏㄨㄚ ㄌㄧㄝㄎ(hua liek),它是馬祖婚俗中非常特殊的項目之一。它的做法很簡單,將水果皮疊高,上插紅紙花即成(如圖),也有人用現成水果插上紅花端出。
早年馬祖的居民,經濟條件差,水果的消耗量極少,要做花碟時,只能取蔬菓之皮,如,紅、白蘿蔔皮、粗菜梗、番薯等,用刀稍稍切修後,插上紙花即能端將上桌。(請注意:「碟」是入聲字,讀音很短促,ㄎ在此不發音,只是做剎車動作而已,所以念完ㄌㄧㄝ的拼音時,語音要立刻停止住。這種聽起來短而促的語音,就是入聲字的最大特色,今天中國南方方言仍保存很多,但國語卻完全消失了。)
傳統的馬祖社會,餐宴多在自家進行,即使是重要的宴席,大多數是請廚師到府外燴。後來風氣漸開,才有到「館店」(餐館。ㄍㄨㄤ ㄋㄞㄥˇkuang naingˇ)飲宴這檔事。受雇來燴的廚師領取工資,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但廚師也想沾沾喜氣,想向新郎討個吉利,那就得「喝采」、「喝詩」表示祝福和慶賀了。有些廚師不善此道,只好以花碟表示其象徵的意義。新郎一見到花碟端上,就必須把紅包放在花碟上,廚師就持碟面帶微笑地稱謝而退。
無論是「請轉馬」(回門宴),或拜年的「接頓」(說詳下一篇),端出花碟的時間點依慣例是在甜湯之後。當時不成文的規定,花碟未出現之前,所有人是不能離席的。宴席到了尾聲,賓客若久久不見花碟,此時席上最年長的陪客會主動地問:有沒有打算出花碟?馬祖是小地方,有時候彼此熟識,拘於客套的禮數,能免的還是會免。
在「請轉馬」或「接頓」的宴席上,長輩允許晚輩適度的捉弄新郎,所以大家「樂見」新郎掏紅包,紅包「內容」多寡,全憑心意。有些受邀當陪客的阿兵哥,不懂此地習俗,一見到新郎掏紅包,他也不敢落後,結果賓主尷尬,卻樂壞了廚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