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俗諺語珠璣
柴 山 再 大, 都 無 灶 門 大
ㄘㄚ ㄌㄤ ㄗㄟˋㄉㄨㄞ^ㄉㄨㄇㄛˋㄗㄧㄠ ㄇㄨㄛ兀 ㄉㄨㄞ^
ㄘㄚ ㄌㄤ ㄗㄟˋㄉㄨㄞ^ㄉㄨㄇㄛˋㄗㄧㄠ ㄇㄨㄛㄥ ㄉㄨㄞ^
Tsha lang tseiˋ tuai242 tu moˋ tsiau muoŋˋ tuai242
【本義】
再大的柴山都禁不起土灶的消耗。
【引申義】
萬貫家財,若坐吃山空,後果必定悲慘。唯有量入為出,積極任事,才能永保安康。
【註解】
- 正宗的福州語是沒有ㄐ、ㄑ、ㄒ等聲母,所以,大陸學者為馬祖編的母語教材《福州語》,其中就不見這三個聲母。隨手取第11冊課本來看。「情」讀ㄗㄧㄥ53;「請」讀ㄘㄧㄤ33;「酒」讀ㄗㄧㄡ31,(p.10)都是以ㄗ、ㄘ代替ㄐ、ㄑ。馬祖話之所以和原鄉的福州語不同,這是兩岸經過幾十年的阻絕後,馬祖人受推行國語運動的影響,語言產生同化、變遷的必然結果。所以,若把「柴」的音注成ㄑㄧㄚˋ,「灶」的音注成ㄐㄧㄠˇ,反而和實際的馬祖音更為切近。ㄐ、ㄑ、ㄒ和ㄗ、ㄘ、ㄙ發音部位很接近,前者的發音部位和方法為舌面塞擦和擦音,發音時舌面的前方頂住前硬顎。後者為舌尖前塞擦和擦音,發音時舌尖接觸上門牙的齒背。它們的距離僅一線之隔,所以容易受到遷移。60歲以下的鄉親應該都學過國語注音。國語的ㄗ、ㄘ、ㄙ不和ㄧ、ㄩ拚切,但是閩東方言則否,它後面可以帶ㄧ、ㄩ的。一旦ㄗ、ㄘ、ㄙ配ㄧ、ㄩ時,馬祖鄉親會受到學習國語的經驗影響,會自動把ㄗ、ㄘ、ㄙ的聲母調節成ㄐ、ㄑ、ㄒ。同語系的音韻差異必須有道理可說,若因此把ㄗ、ㄘ、ㄙ配齊齒呼、撮口呼的批評為錯誤的拼音,那實在是太沉重了。這個問題牽涉到尖團音、顎化音的理論,我在新的縣志《語言志》中有分析說明。
- 「山」的馬祖話說ㄙㄤ,不是說ㄕㄢ。正宗福州語真的是沒有ㄢ的音,到目前為止我仍然堅持此說。只有在發ㄧㄝㄥ(ieng)的音節時才和ㄧㄢ(ian)接近。前些日子,我在馬資網張貼〈班字考述〉小文,文中即採用此見解,結果有鄉親為此作情緒性的批評,並且擴大申論,一竿子打翻十幾年來馬祖所有母語老師所付出的辛勞;也否定了大陸學者長年研究的成果。但事實絕非如此。馬祖人說「飛機」的國語為ㄏㄨㄟ ㄐㄧ。說「麻煩」的國語為ㄇㄚ ㄏㄨㄤˊ(請注意首字的聲調),原因是福州話有ㄏ無ㄈ。稍有歲數且幼年失學的馬祖鄉親說國語時,聽不出他話語中有ㄓ、ㄔ、ㄕ的聲母存在,ㄦ也說得不標準,那是因為我們母語缺乏捲舌音之故。因為母語而影響到新語言的學習,這是語言的慣性所致。「馬祖人說國語ㄢ、ㄤ不分」既然是事實,那就表示兩者之間已產生混同了,而且是ㄢ向ㄤ靠攏(若有必要,我將另文再作詳析),兩者混同之後使同音字大量增加。ㄢ的韻尾是舌尖鼻音,發音部位偏前。ㄤ的韻尾是舌根鼻音,發音部位偏後。以響度來說,發音部位越靠口腔後面,其音強度越大。馬祖人說話特色之一是,又急又快音量又大,即便是在聊天,外地人也常誤以為是吵架,其原因在此。堅持馬祖話ㄢ、ㄤ並存的人,我只能說,他的國語太標準了,標準得令人羨慕。我有一位嫁入豪門的學妹。某日,夫妻倆招待日本商社朋友參觀鄧麗君墓園。我看到她手中的紀念品時就問她:「妳去了ㄐㄧㄥ ㄕㄤ?」其實,我心裡想表達的是「金山」,但口中說的是ㄐㄧㄥ ㄕㄤ,學妹很自然地理解成「經商」。因為句子文法不對,害她愣了半晌。打電腦時,這些細微的問題難不了我,但是,一開口說話就出糗。
- 福州人說「柴」為ㄘㄚˋ。說「灶」為ㄗㄠˇ,它是陰去調,我們用「ˇ」標示是不得不然的權宜作法。馬祖方言陰去調的調值為21,國語的第三聲若是全上,調值為315,若是半上則尾音不會往上揚。由此看來福州語的21比國語半上調更為低沉。雖然如此,畢竟兩者是接近的,只是如此一來,「灶」的方言音調卻和國語的早、棗、澡、蚤等字相同了,唸起來不夠到位是不爭的事實。
- 短短的一句俗諺語卻用了「夸飾」、「對比」、「象徵」三種修辭法,所以,這句話的意涵是令人印象深刻的。
- 從前的馬祖生活條件極差,以電力、瓦斯當燃料是後來的事。有些鄉親會在自家貧瘠的土地上任雜草生長,日後再以這些枯的雜草當柴火。雜草叢生的土地馬祖話說「柴埕」(ㄘㄚˇㄌㄧㄤˋ)。馬祖是小地方,國軍來了以後,許多土地又被圈為軍事管制區,即俗稱的「禁區」,所以不可能有用「山」為單位的實景。本諺語說「柴山」,那是「夸飾」、「誇張」的修辭手法。
- 灶門:柴火進出之處,燒柴表示生活開銷,是借代用法。
【史鑑】
中國歷史上的皇帝,昏、暴、愚、痴的總和可謂人山人海,但穩坐「首席」的,非南北朝時北齊末代之君高緯莫屬。由於他不思進取,不圖國政,日日彈琵琶演奏〈無愁曲〉為樂,故臣民稱之為「無愁天子」。史書稱他:自卑「無志度」,口拙木訥,性懦不堪,故不喜接見朝士。但是玩起來可是箇中好手。他曾經在宮廷內建造貧民窟及菜市場,把自己打扮成乞丐、販夫或顧客,藉乞討和買賣交易來取樂。更誇張的事是,他命令本國的士兵,穿上黑衣打扮成羌人,自己卻站在高處用弓箭射他們。後宮佳麗三千,他獨愛淑妃。即使國家面臨外患侵擾,他仍不忘和佳人出遊圍獵。等到敵人兵臨城下,他把帝位禪讓給年僅八歲的兒子高恆,自稱太上皇躲到他處。但最後還是被北周武帝擄獲處死。
當時的天下形勢可謂北齊、北周、南朝陳國三強鼎立。北齊是佔盡優勢,他位於關東的富庶地區,人丁之數是其他兩國的總和。人口眾多按理說徵調兵源作戰應非難事,只因為民心已背,再加上虛耗度日,最後落得國滅人亡,被天下人所訕笑的結局。
【運用】
這是一句深富哲理的諺語,創作的人一定是看盡人間冷暖後所產生的體會。能打江山的人不一定能守成,窮與富都不過三代,若果真應驗了這句話還算好,因為有人一代尚未傳承,事業已走到盡頭,樓起樓塌全看在自已眼裡。所以,任何人都要想到,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的道理,一定要避免讓自己走到山窮水盡的境地。現在的社會崇尚虛華,勤奮工作,節儉度日的人不少,但奢靡揮霍,寅吃卯糧的人也所在多有。在生活周遭中若逢鋪張情事,適時以
此諺語作善意的規勸,無論對方接受與否,都算是功德一樁。
高志兄,真為你驕傲,希望能好好研讀你的大作,增長對故鄉语言文字的見識。
玉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