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72年,陳品官校長在督學任內組織了一個編輯團隊,為馬祖國中、小的學生編撰鄉土教材,後來出版了《吾愛馬祖》一書。我負責撰寫兩章,即,〈民俗習慣流傳久遠〉及〈教育普及作育英才〉。因為章節篇幅事先已定,所以正式下筆的時候,總覺得取材內容處處受限,無法暢所欲言。初稿完成時,馬高有一位台籍老師,看了〈民俗習慣〉篇後特感興趣。尤其是對「端點心」習俗感到困惑不解。經過我的解釋,再加上他班上學生的實際舉例,最後才「茅塞頓開」。當初我在《吾愛馬祖‧民俗習慣流傳久遠‧歲時瑣記》中說:
大年初一,家家為了搶先放鞭炮,故凌晨時分,爆竹聲就此起彼落地響個不停,天一亮就到廟裡搶頭香,以求好運。新年期間若清除垃圾和傾倒廢水,那是很不吉利的事。大街小巷有民俗遊藝在穿梭著。親友見面,僅拱手祝賀,初二以後才能正式帶著禮品登門拜年。這一天,為了對長者表示敬意,左鄰右舍都會準備了「點心」來招待他們,叫做「老儂麵」,被招待的老人家,也會回敬以糕點糖果等,所以,全村都顯得安樂而祥和。(p.13)
傳統的馬祖社會是重視人情味的,在我小時候,鄉親的生活普遍不好,但年節中卻有許多習俗是令人難忘的。相對於今天的工商業社會,這些小動作、小節目是值得被記載、被詳述的。也許是在下孤陋寡聞,印象中我們並沒有送「臘八粥」和送「拗九粥」的習俗。但正月初二、初三卻有端著以「粉乾」(粗米粉ㄏㄨㄥˇ兀ㄤ,hungˇngang)煮的點心,向村莊中老人家致敬的行動,這個習俗馬祖話說「捧點心」(權宜注音ㄆㄨㄥˇㄉㄧㄢˇㄋㄧㄥ,phungˇtiengˇning)。手中的米粉湯就稱之為「老儂麵」(權宜注音ㄌㄡˋㄋㄛㄩㄣˇㄇㄧㄢ^,louˋnøyngˇmieng242),點心端進門時還要說幾句應景的吉祥話。「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凡是家中有年長者,這一天必定會收到左鄰右舍送來的敬老點心。數量很多,我曾見鄰居將收到的點心,集中在土灶上的「大鼎」(權宜注音ㄉㄛㄩˋㄌㄧㄤ+,tøyˋliang33)裡,中午加熱後,一家大小「一天到晚」就吃這一鍋麵。平常時候,大家的生活並不好,多半是省吃儉用的過著苦日子,但是過年期間,各家的餐桌上總會有「三葷兩素」的菜餚。此刻,不懂事的小孩,對突然湧現的米粉或有「厭膩」的感覺,他們絕沒想過,大人們對回禮的張羅也是煞費苦心的。
鋪在米粉湯上面的配料,離不開魚丸、魚麵、魚肉燕餃、幾根肉絲…等,那個年代魚比豬肉便宜。當時馬祖冬天的天氣,雖然既乾燥又寒冷,但沒冰箱的環境,除夕過後的食材,盡快處理掉總是上策。所以,送進門的點心幾乎是大同小異。理論上說,整個正月都能「捧點心」,但是,絕大部分的人家是選在初二、初三時進行。至於回禮品類,也幾乎都是三塊錢一包的餅乾,或兩包、四包不等的「炒米」(ㄑㄧㄚˊㄇㄧ+,tshiaˊmi33)。若手頭實在太緊了,煮兩粒蛋殼塗上紅顏色的「太平」(ㄊㄟ ㄅㄧㄥˋ,thei βingˋ)放在碗中,不讓空碗而回也行。
這個禮俗來自閩東沿海迨無疑義,因為我問過原鄉長樂的大嬸,她說小時候曾見過,後來則改送「太平卵」。但它起源於何時則不得而知,因為幾本記載福州風土的書籍並未提到它。但是它代表純樸年代、敬老尊賢的心意,卻是不容懷疑的。而初二又是回娘家的日子,兩種活動同一天進行,使濃濃的年節氣氛在村莊裡四處迴盪著。
趁此機會我將「捧」字音變現象為鄉親做說明。「捧」的馬祖話本音唸ㄆㄨㄥˋ(phungˋ),國語念ㄆㄥˇ,彼此之間是矛盾的。因為國語第三聲的字(排除它處變來的)福州方言要讀33或31調,其聲調符號為「+」。而方言的聲調,聽起來有一點像國語第四聲的字,它必然是來自國語的第二聲字(排除它處變來的)。我細查《康熙字典》所載的歷代古音可知,「捧」的音讀有三,即:
- 敷唪切的ㄆㄥˇ。
- 父勇切的ㄈㄥˋ。
- 符容切的ㄈㄥˊ
方言反應古音,古代並沒有輕唇音ㄈ的聲母,這是清朝大儒錢大昕發現的「古無輕唇音」之條例,所以,福州話有ㄏ無ㄈ,許多鄉親因此而ㄏ、ㄈ不分的。ㄈ是元朝以後才發展出來的聲母。國語中以ㄈ為聲母的字,在古音或福州方言中,絕大部分是要回歸讀ㄅ、ㄆ。故「捧」的方言唸ㄆㄨㄥˋ也不例外。
「禮」與「俗」是一體之兩面,它是規範也是制度。所以,隨著社會律動而遞嬗那是無法避免的事。時代走到今天,若能根據傳統禮制,闡釋其精髓並賦以新的意義,是值得讚同的。因此,有些朝氣蓬勃的社區協會,選擇重點禮俗來設計推闡,甚至推陳出新,以文化復興的角度來看,都是令人激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