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是馬祖最近很夯的話題。對喜歡運動的我來說,真希望能藉舉辦大型活動的機會,進而「鼓動風潮」帶動地方的運動風氣,將運動和生活結為一體,成為日常習慣之一。
50歲以上的鄉親,應該不會反對「馬祖人是走路長大的」說法。當年的馬祖社會,物資條件極差,車輛被視為奢侈品。首座電影院設在南竿中心點—-梅石村,家住牛角、山隴、鐵板、馬港、…的鄉親,電影散場後,幾乎都是聊著劇情,披著星光,享受月色的走路回家。最近幾年我偶爾回家鄉,看到很多山隴、牛角的學童是搭公車上學,讓我既「羨慕」又感慨。
30年前任教馬祖高中時,總務處有一位同仁,自述:家住清水,就讀介壽國中時,每次忘了帶課本、作業、班費、…等,都得跑步回家,拿了以後再跑回學校。因為如此,練就了超強的腿力和「續航力」。後來代表馬中參加長跑競賽,在第一屆軍民自強運動大會上輕輕鬆鬆地摘下獎牌。
圖(一)是古早時代軍民運動大會的全景,時間大約是民國50年左右的青年節。此地原是馬祖初中的校址,今天是介壽國中、小的大操場。當時重大的慶典幾乎都在此舉行。本圖片是翻拍自早期的《今日馬祖》,圖中還能看到從前山隴村落民宅的樣貌。那一年我在唸國小,連續三天不上課。但是,老師規定必須到場當啦啦隊,我被安排坐在大禮堂的左側看台上,聚精會神地在看黃花崗烈士宣傳單,嘴巴忘了喊加油,結果被糾察登記。這次盛會牛角的中心國小冒出許多運動小明星,有幾位來自福澳的選手,其中以林金佃學長,和家住街上經營小吃店但不知芳名的學姊,令我印象特別深刻。兒童時代的林學長不僅是運動健將,更是校中風雲人物。(成年後的他也是籃球高手,服務馬祖日報社時是馬報籃球隊的主力隊員,曾多次和我所代表的馬中隊做友誼賽,對他的球技至今不忘。)這些選手或許是每天爬坡通學,鍛鍊出過人的腿力和體力,使得我校隊員在競技場上大放異彩。那時候的馬祖缺乏娛樂活動,一有大型活動,就好像趕集一般。彼時的觀眾或站或立的圍著大操場,為自己的隊伍嘶叫著。從圖片中的人口密集度來看,不難想像當年馬祖軍民人數是很可觀的。
事隔多年之後(應該是民國59年),李定司令官駐防馬祖時,又舉行了一次大規模的軍民運動會,地點是在今天的南竿機場。時間是當年的10月31日蔣公華誕日。圖(二)是當時武裝賽跑實況,照片拍得並不成功,因為主題不夠明顯,但至少讓後人知道南竿機場的原始輪廓。司令台的地方,大約就是今天航空站的方位。李司令官時代是馬祖軍民互動最頻繁的時候。他提倡小型康樂、克難樂隊、各村落文康比賽等,社會因此充滿了歡樂的氣氛。民國60年的文武(軍民)越野大賽,至今我仍能如數家珍。
那一次是耿丙寅老師當教練,從高、國中部的學生中選出30人組隊參賽。(隊伍中的成員,畢業以後有當校長的、當老師的、有選上議員的、也有當立委的,因為當時都是學長學弟的關係,所以,行文時對後來的職稱一律省略。)每天早晚集訓練習,正式比賽時,每一位選手發一塊泡過醋的海綿,耿老師嚴格要求大家含在嘴裡不可吐掉。師令如山,我們只好照做。兵馬開拔不久,為了大口吸氧,還沒到清水就有人開始「唾棄」它。這次比賽是採團體計時賽,不計個人名次。有比賽經驗的人都知道,計時賽最「可怕」,因為看不到對手,整個過程都是跟自己的影子賽跑。根據大會規定,每一隊須設有一位掌旗人,以各隊掌旗人達線所耗的時間來比勝負。若掌旗人先到達終點,而後面仍有落伍的隊員,則依落後人數來扣總成績。
為了不讓腳程慢的人拖累總成績,耿老師將隊友排成三個縱隊,中間多半是籃球校隊、且人高馬大者。這是戰術運用之一,道理很簡單,必要時好採取「大拉小」、「強帶弱」的拖人策略。比賽起點在今天福澳村老人活動中心附近的空地,終點是在馬港中正國中前大門下方的廣場,全程5400公尺。裁判槍聲一響,領頭的人是:曹玉國、林金炎、陳元利等,他們拼命地往前衝,目的是塑造出被追趕的指標。楊贛基教官吩咐我和扛隊旗的陳進福殿後壓陣。剛開始大家還能照著正常的速度、節奏跑著,因為口中含著海綿,如古代戰士急行軍時的「銜枚」。由於彼此無法交談,只能聽到大家急促的喘息聲音。潮水般的大軍過了清水,開始上坡起步。聽見某同學的媽媽說:「使馬汗,食飽閒。」(用馬祖話說。)也有民眾誤以為我們是違規被罰跑步的學生。大家沒空理他門。來自國中部的學弟們,個個都像勇猛的小公雞。經過文物館,又上了一個小坡來到工兵營(連?),有人腳步出現踉蹌。再往前,面臨全程最艱困的陡坡,志清發電廠就在眼前。左邊有憲兵把守著,因為怕選手跑錯路進了馬防部。楊教官神來一筆,在此安排一大堆的國中部女生當啦啦隊,這一招有用,但是對未成年的國中部男生來說是「無感」的。尤其是她們叫著:陳叉叉、曹某某加油時,大夥豈敢怠慢!只好就近、隨便的捉一個人推著上坡,好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翻過山頭,接著是下坡路段。經驗告訴我,此時的腳趾必須稍稍弓起做內彎狀。如此可增加摩擦力,同時避免膝關節受傷。否則雙腳用力著地,不但重心不穩,而且會出現「肝膽俱裂,柔腸寸斷」的感覺。最後一個轉彎,到達中正國中的後大門,陳進福開始揮舞隊旗趕人,我遙望著終點線,看到林俊惠達陣、曹爾忠達陣、陳建光達陣、…。高頭大馬的隊友也在滿地撿人。守在終點線的是林建亞組長和王榕樂組長,一個數著人頭,一個在搶鏡頭拍照,還有馬中樂隊演奏校歌來迎接我們。陳進福和第29位隊友同時衝過終點,現場立刻響起歡呼。大家通力合作為這次越野賽跑畫下完美的句點。賽前各隊都把傘兵「天龍」部隊當假想敵,沒想到第一名的馬中隊整整的快了他們3分鐘。
民國64、65年,我兩次參加台大校運會跑5000公尺,有一次編號是831(見圖三),見過世面的退伍男生吼:「八三么加油!」不明就裡的女生也跟著喊,令在場的系輔導教官為之尷尬萬分。
網友回應:
劉家國:
在續修縣志的教育志中,找到這張民國59年軍民運動大會老照片,提供分享:
據續修縣志記載:民國59年10月10日,南竿中隴至牛角嶺機場公路通車,舉行通車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