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字馬祖話讀音。
反 切:衣引切。
注音符號:ㄧㄥ+
馬 拼:ㄧㄥ+(ing+)
國際音標:iŋ33
漢語拼音:ying+
「派」字馬祖話讀音。反 切:坡怪切。
注音符號:ㄆㄨㄞˇ
馬 拼:ㄆㄨㄞˇ(phuaiˇ)
國際音標:pˊuai21
漢語拼音:puaiˇ
「永」、「派」二字無人不懂,但是它的創制及變化卻頗有來歷。學界對「永」字的解釋並不統一。一說字像人「水中潛行」狀,故它是「泳」字初文,其後才在字旁加「三點水」成游泳的專用字。因為游泳是行進的,所以,東周金文有加「止」的情形。「止」是「腳趾」的象形字,在古文字中的意義有時是表示「行動」。持此說的學人有高鴻縉先生等。另一種說法是來自《說文解字》。許慎說:「永,長也。象水巠理。」它的白話意思是:「永,長的意思。字形象水源流長的樣子。」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解釋,但都能言之成理。然而,「永」做長久解釋乃古書常見,持「游泳」本義之說者,只能說「長久」義是出於假借。
大家都知道,創造具體的、有實像形體的文字較簡單,反之,製造抽象的文字形體較為困難。因此古人在創造抽象的文字時,會有一些聯想或變通的辦法。譬如說,想要造一個代表:分流、分別、分岔、斜出、分支…等概念的漢字,就借用表示長流的「永」字做相反的呈現。所以古人有「反永為派」的說法。也就是說「永」字正寫為長流的意思,倒反書寫就是水長流的相反。分流、分別、分岔、斜出、分支的概念就是如此發展出來的。今天的「派」是後起字,三點水是後來加上去的。
「派」有中分、分別、分支的意思,所以,我們陳氏家族在牛角村被稱為「復興派」。來自香港的廣東籍僑生把「分信件、送報紙」的工作說成「派信、派報」。行政單位有「派任」名詞,就是「分發擔任」的意思。古人用干支計時,「午」時是上午11點到下午1點,方言的「熯派晝」就是正午時分。這些例子道理都是一樣的。雖然如此,古文字正反並書的現象是常見的,為避免兩字混淆,所以,有時會在字的上方加讀音相近的「羊」作區別(見字形演變圖)。目的是告訴人們此字要念「永」而不能念「派」。「永」和「派」的字形畢竟有關,所以在合體字中(尤其是俗體字),常見互用的現象,如,脉脈、眿眽…等。
馬祖話把男士西裝頭(見上面圖3.,男士中分髮型)說成「派剪」,這種髮型、早期女生「清湯掛麵」和女人與肩膀齊平的髮式都稱為「半剪」。男士西裝頭之所以有「派剪」之稱,那是因為有髮線向左右「派分」的結果。有人會寫成「破剪」,這也不能說是錯誤,因為「破」和「派」是同源詞,只是用「破」得費一些唇舌解釋。
從前的中小學有髮禁,男女學生每一次檢查,個個都是寸土必爭的。「服儀」晨檢時,最常見的場景是:男生都是抬頭挺胸,臉孔略帶仰角,如此能讓教官「錯覺」頭髮長度並無太超過。女生盡量拉上衣下襬,暫時讓衣領和頭髮間的空隙加大。凡此總總,如今回想無不為之莞爾。小學低年級的女生允許剪「瀏海」,馬祖話說「齊眉囝」(圖4.)。男生是超短的小平頭,馬祖話說「海軍頭」(圖5.)。為了省錢,有些同學跑到軍中福利站剪頭髮,用國語對理髮班長說:「理海軍頭。」弄得士官長一頭霧水。
古早以前,馬祖女人小姐、女士的身分靠髮型認定。未婚姑娘梳辮子,有時單辮垂背後,有時雙辮掛前胸。做新嫁娘開始,必須「梳髻」。年輕時秀髮茂密,女士們梳的是「大絡」(替代字)。這種髮式特色是,髮髻固定在後腦勺,前額則梳個隆起且中空的髮式,無以名之,姑且稱它為「髮包」。這是非常耗功夫的梳理(圖6.)。兒童時代看家母梳頭,每天早晨得費時40分鐘左右,這對家事繁忙的婦女來說,實在是一大負擔。50歲之後,髮量日漸稀疏,只夠在她後腦勺留個小髻,因為小髻是用「別脈」簪固定,所以,這種髮式也就叫做「別脈髻」。(圖7、8)。請大家注意朱興國老師左側的女士髮型,她就是梳「別脈髻」的。
家母在世時曾說,從前衛生條件差,女子頭生蝨子,男生頭長「白露屎」( 癩痢頭,那是極普遍的現象。當時的人家,把男生視為心肝寶貝,平時除了呵護有加、取惡名以避邪以外,還在他們的頭頂上下功夫。據家大人說,3、4歲時的我,仍然不良於行,郎中說那是腳生「遱骹彎」之故(腳無法伸直)。家族裡的伯母、嬸嬸建議媽媽,將我頭髮剃光,僅僅留下後腦杓一小撮,這叫做「犬尾」。此舉等同將我當狗來養,其意義和取「惡名」相同,目的是要躲避鬼怪或邪煞的侵擾。類似髮型大家應不陌生,因為和古畫中男童的髮型相似。若頭前留一撮,那也叫做「齊眉囝」。若左右兩側各留一撮,馬祖話稱「桃桃囝」(圖9.)。女生頭頂左右兩側各梳一粒「髮包」,老人家稱「蚱蜢纇」(圖10.),因為它像蚱蜢的眼睛而得名的。(圖中的女生「蚱蜢纇」形狀太尖了,應該梳扁平一些。)
馬祖傳統髪式已如上述,隨著老成凋零,許多髮型已不被今人所知了。時代在變,馬祖的閩東文化也在蛻變之中。今天,我將所知之事略作敘述,希望能為家鄉的歷史文化做一些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