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義】
有兒孫偷吃祭品,雖說是對祖先不敬,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是讓祖先知道這孩子是自己的後代。所以,淘氣的小孩爬上供桌和祖先同享祭品,列祖列宗是不會怪罪他們囂張無禮的。
【引申義】
在逢年過節或為先人做忌日的餐桌上,不懂事的幼兒也爬上桌和祖先平起平坐,甚至吃將起來,大人若來不及制止,也只好如此說了。因為吃也吃了,責罵於事無補,順水推舟、順勢而為,反而能皆大歡喜。這種情形如同過年時不慎打破碗盤,只好說(也只能說)「碎碎(歲歲)平安」了。
【註解】
- 囝孫:後代子孫。閩東方言兒子的俗體字是「仔」(ㄍㄧㄤ+,kiang+)。
- 嘗蜀嘗:嘗一嘗。品嘗一下。「嘗」的馬祖話有兩種發音,一是ㄙㄛㄥˋ(songˋ),另一是ㄙㄨㄛㄥˋ(suongˋ),為了和最後一個字「傳」押韻,此地念後一個音比較妥當。
- 捌傳:「捌傳」有時用在表示「東窗事發」的意思時。這裡是做理解、知悉
解釋。關於ㄅㄞㄎˊ(paikˊ)這個音,它所乘載的字形有「八」、「別」、「捌」三種,其實它們之間是同源分化的,雖然「八」、「別」、「捌」後來各有字義,但仍然有人混用。為了能明白溝通,專字專用是有其必要的,所以「八」就固定被數字所用,「別」用做區別、分別、交叉之義。而將「捌」當做明白、理解的專用字了。
在我念國小的時候,牛角村有一曹姓人家,某日為他先人做忌日,正準備燒紙錢時,家中最小的孩子,看到桌上擺小酒杯的位置前面,有一位下巴蓄有一撮鬍子的老公公正在品嘗酒菜,邊吃邊喝,同時豎起大拇指表示對酒菜非常滿意。看見「陌生人」的孩子並沒有哭,事後他轉述「阿公對我笑」。同樣的事也發生在中隴我外婆家的隔壁。家母的解釋,「公婆嬤」常常會回來走動走動。「他們」對家人不會有負面的影響,其行蹤多半能讓幼兒感應得到。
數十年前的馬祖,社會經濟普遍落後。一般家庭,除逢年過節、祭拜祖先時有「好料」可吃以外,其他日子幾乎都是粗茶淡飯的。所以,不懂事的小孩一看到滿桌佳餚,就如脫缰野馬,伸手就抓。稍大一點的孩子,會趁四下無人之際,用「打帶跑」的方式偷吃一些。若大人防範得宜,就語帶威脅的恐嚇說:「偷食會乞(被)公婆嬤(祖先)拍嘴 [卑頁] (掌嘴。打耳光)。」若來不及制止,事實已造成了,就語帶無奈的說:「囝孫嘗蜀嘗,祖宗會別傳」。
【運用】
為祖先做忌日的儀式,馬祖話至少有三種說法,即,「做忌」(ㄗㄛˋㄍㄟ^,tsoˋkei^)。「做 [貝侯]」(借音。ㄗㄛˋㄏㄧㄠ^,tsoˋhiau^)。「做節囝」(ㄗㄛˇㄗㄟㄎˋㄍㄧㄤ+,tsoˇtseikˊkiang+)。第一種說法今天已變成罵人的話了,它被拿來形容「貪吃」、「好吃」、「飢不擇食」、「吃相難看」等。這些都是負面用語,如今,在正式做祭日的祭儀上已少用此語彙了,所以,使用時要特別小心。第二種說法本字待考。[貝侯] 的字義引申做「酒菜豐盛」的解釋,若有讀友知其本字,敬請賜教以長知識。第三種說法是中性詞,無所謂褒貶,是事實的陳述。為避免被誤會,用後兩種說法是比較妥當的。
儀式進行時,一對紅燭分置左右兩側(可有可無)。先點三炷香,拜三拜後,將線香插在祖先牌位前的香爐裡。面對牌位做口頭報告,今天是某人(要用稱呼)的忌日,請大家回來吃飯。雖然只是一人做忌日,但三炷香一插,瞬間列祖列宗都會不遠千里而回。所以,馬祖習俗在供桌上要擺十雙筷子,十個酒杯,每一杯要倒酒三次,表示「酒過三巡」。這當然是象徵意義。桌上備妥一碗滿滿白飯,正中央插一雙筷子。這碗飯馬祖話說「飯氣」(ㄅㄨㄛㄥˋㄎㄟˇ,puongˋkheiˇ),我頗懷疑它應該要寫成「飯餼」(待考)。這碗飯是有針對性的,是供給今天做忌日的人獨享的。若他的配偶還健在,則桌上供奉一碗擺在中間或單側,若夫妻皆已往生了,則需供兩碗擺在左右兩側。燒的紙錢是「紙箔」(ㄗㄟˇㄅㄛㄎ,tseiˇpuok),這是傳統習俗。但是,今天時下有做美鈔歐元的紙錢,日常用品之中也有電腦「哀鳳」,其實一切要以盡心意為考量才好啊!
孤家寡人、早夭的兄弟,或無子嗣但對這個家庭有特別關係的外人,在他們往生之後,有子嗣的一家之主,會在祖先牌位旁邊設一簡單的小香爐,多半是用空罐頭罐子做的,外面貼一張寫有受祭者名字的紅紙。每到年節時分,也對他們致祭一番,以免讓靈魂無所憑依
(開版圖片翻拍自王弘力繪《古代風俗百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