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島人如何捕捉蘇眉魚?
馬祖地區早年曾是蘇眉魚的盛產地,但文獻資料中並沒有記載,若非考古證據及魚民的口傳,連世界著名的漁業研究報告都未將福建沿岸列入產區。馬祖漁民稱蘇眉魚或龍王鯛為「蠣頭」,也把前額特別禿出的人取外號叫「蠣頭硺」,「牡蠣」的蠣與「蚵」的福州語音意一樣。
由亮島考古出土帶倒鈎的骨製魚叉及蘇眉魚的生態習性觀之,不論是八千多年前的亮島人或六千多年前居住在東莒以及距離東莒25海哩外的殼丘頭石器時代的先民們,他們都懂得如何捕捉蘇眉魚〈北京大學教授張弛論文中的隆頭魚指的應也是蘇眉魚〉。因為遺址中沒有網墬,也沒有魚鉤,所以使用網來圍捕或垂釣捕獲的機會都欠缺證據。亮島人極可能將有倒鉤的魚叉插在握桿前端凹槽內,以繩索連接魚叉後端的淺溝槽及握桿做成脫鏃標組〈見示意圖;取材自清華大學邱鴻霖亮島島尾遺址報告封面〉。
握桿的材料可能是竹子,因為在8000多年前的石器時代,要將其它的材質挖成中空在石器時代是有困難的,用石器將含中洞的竹子切割成可以托住魚叉的握桿則相對容易。〈清華大學邱鴻霖在馬祖亮島島尾遺址群綜合研究計畫成果報告p143稱為脫鏃標〉亮島人以具有倒鉤的脫鏃標潛入水中近距離刺殺蘇眉魚依出土證物的猜測應是合乎邏輯的。
〈馬祖亮島島尾遺址群綜合研究計畫成果報告p26.27〉亮島遺址出土中有許多魚叉後端的殘隻係因為被刺殺的蘇眉魚瞬間掙脫,或大隻蘇眉魚過厚的鱗片導致魚叉穿刺失敗並瞬間折斷,殘端因為有繩索與握竿連接得以保存,尖銳端應是留在脫逃的魚體內或掉落海中,故殘隻只有柄沒有銛部。筆者曾試著用力以鐵鎚敲打疑似製作魚叉的材料-鹿角,發現鹿角具韌性,不易被敲斷,由此可想像能將魚叉折斷的魚體之大或鱗片之厚。當然由出土的魚骨大小可以推算魚體大小,只是我所能查詢的文獻資料並無這些紀錄。
從之前一些潛水人所拍攝的影片中,我們發現蘇眉魚在水中並不怎麼怕人,這種習性讓近距離獵殺變成相對容易。以筆者的有限浮潛經驗,在水中接近魚並不困難,東引的資深職業潛水人劉金灼先生也證實這一點,這讓8000多年前的亮島人帶著魚叉潛水獵魚變成容易,亮島人1號外耳道的贅生骨是亮島人經常在水裡活動的最好證明。
楊縣長的觀察精闢,並親自訪問漁人,對魚種的習性進一步剖析,配合考古出土資料推擬整個漁獵過程,讓研究成果活了起來!